人教版七年級上地理教材分析
①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前三章的知識提綱,要寫滿一張A4紙 說了給採納
人教版初一上冊地理知識提綱
要人教版
kinden58542 | 2013-09-04
滿意回答
七年級(上)地理復習綱要
一、地球與地圖
(一)地球的形狀、大小與運動
1、提出證據說明地球是個球體:
站在海邊,遙望遠處駛來的船隻,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見船身,而離岸的船總是船身先消失,桅桿後消失。
站得高,看得遠。
發生月偏食時,地球擋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給地球照鏡子,使我們看見了地球的球體形狀。
2、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描述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徑:6371千米; 赤道周長:4萬千米; 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3、用事實分別說明地球自轉、公轉及其產生的地理現象
自轉 公轉
運動方向 自西向東 自西向東
運動周期 一天(24小時) 一年(365天)
旋轉中心 地軸 太陽
產生的地理現象 晝夜交替;時間差異 四季變化;五帶形成
(二)地球儀
運用地球儀,說出經線與緯線,經度與緯度的劃分。
用經緯網確定任意地點的位置: 給出地點要能在地球儀或地圖上讀出經緯度;給出經緯度要能找相應的地點。
(三)地圖(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運用地圖辨別方向,量算距離,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
(1)辨別方向:
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②指向標法: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北方。
③經緯線定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2)量算距離:①比例尺的計算:
②比較比例尺的大小與范圍大小和內容詳略之間的關系:
比例尺小 → 表示範圍大 → 內容簡單
比例尺大 → 表示範圍小 → 內容詳細
(3)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
①海拔: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②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
2、識別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3、根據需要選擇常用地圖,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養成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地圖的習慣。
二、海洋與陸地
1、海陸分布:
(1)運用地圖和數據說出全球海陸所佔比例,描述海陸分布特點。
A、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71%,陸地佔地球表面積的29%。
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況
①七大洲:(面積從大到小)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②四大洋:(面積從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洲界:亞洲與非洲:蘇伊士運河
亞洲與歐洲: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北美洲與南美洲:巴拿馬運河
2、海陸變遷:
(1)舉例說明地球表面海陸處在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
喜馬拉雅山上發現海洋生物化石
我國東部海域的海底發現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類活動的遺跡。
荷蘭的填海造陸(人類活動改變地表形態)
(2)知道板塊構造學說,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
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
a) 地中海 - 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
b)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阿爾卑斯山(歐洲):位於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交界處。
喜馬拉雅山(亞洲):位於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交界處。
地中海將消失:位於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擠壓碰撞處
紅海將擴大:位於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張裂地區。
三、氣候
1、天氣與我們的生活:
(1)知道「天氣」和「氣候」的區別:
天氣是短時間的大氣狀況,是易變的;
氣候是長期的(多年的)大氣平均狀況,是穩定的。
(2)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3)用實例說明人類活動對大氣環境的負面影響及保護大氣環境的重要性。
2、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1)世界氣溫的分布規律:
① 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主要原因是各緯度接受太陽輻射的差異)
② 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陸地氣溫低,海洋氣溫高。
③ 在山地,氣溫隨著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
(2)氣溫的變化:
① 氣溫的日變化:一天中,最高溫度出現在午後2小時左右(14時);
最低溫出現在日出前後。(會計算氣溫日較差)
② 氣溫的年變化: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則相反。(會計算氣溫年較差)
(3)會使用氣溫資料,繪制氣溫曲線圖,並讀圖說出氣溫的變化規律。
3、降水與降水的分布
(1)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圖,說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異。
① 從赤道向兩極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② 在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③ 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少,沿海地區降水多。
④ 在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⑤ 世界降水量最豐富的地區是赤道附近;最貧乏的地區是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
⑥ 世界降水量最豐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齊;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馬沙漠。
(2)會使用降水資料,繪制降水量柱狀圖,並讀出降水的變化規律。
4、世界的氣候
(1)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
熱帶: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溫帶: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
寒帶:寒帶氣候
(2)主要分布在溫帶地區亞歐大陸東岸、內部、西岸的氣候類型
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大陸內部:溫帶大陸性氣候
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3)舉例分析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等對氣候的影響
緯度位置影響:
a) 赤道地區終年炎熱,而南極大陸則冰雪覆蓋
b) 海南島終年如夏,降水較多;黑龍江省北部冬季漫長,多冰雪。
海陸位置影響:
a)青島的降水量比蘭州多
b)新疆塔里木盆地氣候乾燥,同緯度的北京氣候比較濕潤。
地形影響:
台灣島台灣山脈東側降水比西側多。
青藏高
② 地理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思維導圖
地理人教版七年級抄上冊思襲維導圖,五個字「自己動筆畫」; 覺得自己不會畫,擔心畫不好,怎麼辦?動筆吧!開始了就好辦,開畫才有思考,只有你畫,啟動的才是你的思考,思考一啟動就停不下來,畫好初稿再反復修改幾次,你一定會很有成就感的收獲滿意地理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思維導圖
③ 人教版初一上冊地理知識提綱
七年級(上)地理復習綱要
一、地球與地圖
(一)地球的形狀、大小與運動
1、提出證據說明地球是個球體:
站在海邊,遙望遠處駛來的船隻,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見船身,而離岸的船總是船身先消失,桅桿後消失。
站得高,看得遠。
發生月偏食時,地球擋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給地球照鏡子,使我們看見了地球的球體形狀。
2、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描述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徑:6371千米; 赤道周長:4萬千米; 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3、用事實分別說明地球自轉、公轉及其產生的地理現象
自轉 公轉
運動方向 自西向東 自西向東
運動周期 一天(24小時) 一年(365天)
旋轉中心 地軸 太陽
產生的地理現象 晝夜交替;時間差異 四季變化;五帶形成
(二)地球儀
運用地球儀,說出經線與緯線,經度與緯度的劃分。
用經緯網確定任意地點的位置: 給出地點要能在地球儀或地圖上讀出經緯度;給出經緯度要能找相應的地點。
(三)地圖(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運用地圖辨別方向,量算距離,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
(1)辨別方向:
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②指向標法: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北方。
③經緯線定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2)量算距離:①比例尺的計算:
②比較比例尺的大小與范圍大小和內容詳略之間的關系:
比例尺小 → 表示範圍大 → 內容簡單
比例尺大 → 表示範圍小 → 內容詳細
(3)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
①海拔: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②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
2、識別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3、根據需要選擇常用地圖,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養成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地圖的習慣。
二、海洋與陸地
1、海陸分布:
(1)運用地圖和數據說出全球海陸所佔比例,描述海陸分布特點。
A、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71%,陸地佔地球表面積的29%。
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況
①七大洲:(面積從大到小)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②四大洋:(面積從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洲界:亞洲與非洲:蘇伊士運河
亞洲與歐洲: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北美洲與南美洲:巴拿馬運河
2、海陸變遷:
(1)舉例說明地球表面海陸處在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
喜馬拉雅山上發現海洋生物化石
我國東部海域的海底發現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類活動的遺跡。
荷蘭的填海造陸(人類活動改變地表形態)
(2)知道板塊構造學說,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
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
a) 地中海 — 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
b)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阿爾卑斯山(歐洲):位於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交界處。
喜馬拉雅山(亞洲):位於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交界處。
地中海將消失:位於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擠壓碰撞處
紅海將擴大:位於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張裂地區。
三、氣候
1、天氣與我們的生活:
(1)知道「天氣」和「氣候」的區別:
天氣是短時間的大氣狀況,是易變的;
氣候是長期的(多年的)大氣平均狀況,是穩定的。
(2)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3)用實例說明人類活動對大氣環境的負面影響及保護大氣環境的重要性。
2、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1)世界氣溫的分布規律:
① 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主要原因是各緯度接受太陽輻射的差異)
② 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陸地氣溫低,海洋氣溫高。
③ 在山地,氣溫隨著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
(2)氣溫的變化:
① 氣溫的日變化:一天中,最高溫度出現在午後2小時左右(14時);
最低溫出現在日出前後。(會計算氣溫日較差)
② 氣溫的年變化: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則相反。(會計算氣溫年較差)
(3)會使用氣溫資料,繪制氣溫曲線圖,並讀圖說出氣溫的變化規律。
3、降水與降水的分布
(1)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圖,說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異。
① 從赤道向兩極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② 在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③ 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少,沿海地區降水多。
④ 在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⑤ 世界降水量最豐富的地區是赤道附近;最貧乏的地區是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
⑥ 世界降水量最豐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齊;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馬沙漠。
(2)會使用降水資料,繪制降水量柱狀圖,並讀出降水的變化規律。
4、世界的氣候
(1)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
熱帶: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溫帶: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
寒帶:寒帶氣候
(2)主要分布在溫帶地區亞歐大陸東岸、內部、西岸的氣候類型
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大陸內部:溫帶大陸性氣候
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3)舉例分析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等對氣候的影響
緯度位置影響:
a) 赤道地區終年炎熱,而南極大陸則冰雪覆蓋
b) 海南島終年如夏,降水較多;黑龍江省北部冬季漫長,多冰雪。
海陸位置影響:
a)青島的降水量比蘭州多
b)新疆塔里木盆地氣候乾燥,同緯度的北京氣候比較濕潤。
地形影響:
台灣島台灣山脈東側降水比西側多。
青藏高原緯度較低,但是氣候寒冷。
位於赤道附近的乞力馬扎羅山山頂白雪皚皚。
(4)舉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① 氣候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生活在不同熱量帶的人們衣著不同。
② 氣候影響人類的生產活動,其中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最顯著。
③ 氣候發生異常變化,會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危害,從而產生災害。
四、居民與聚落
(一)人口與人種
1、運用地圖、資料,說出世界人口增長和分布的特點
(1)世界人口增長:a)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總數已達60億。
b) 從1830年到1999年,世界人口每增長10億人口所需時間逐漸變短,這表明在這段時間內,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逐步變快。
(2)人口自然率=出生率-死亡率
(3)人口的分布:
人口密度 = (人/平方千米)
人口分布:
a) 人口稠密區:亞洲的東部和南部;
歐洲
北美洲東部
原因:
社會經濟條件:亞洲的東部和南部地區都是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人類在這里聚居的歷史悠久,農業發展較早;歐洲和北美洲這兩個地區都是工業發展較早的地區,經濟發達。
自然條件:這四個地區都分布在中低緯度近海地區,氣候較為適宜;同時,都在平原地區,所以自然條件都比較優越。
b) 人口稀疏地區:極端乾旱的沙漠地區;如撒哈拉沙漠、大洋洲西部沙漠
氣候過於潮濕的雨林地區;如亞馬遜平原
終年寒冷的高緯度地區;如北冰洋沿岸
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如青藏高原
原因:自然條件惡劣,不適合人類的生產和生活。
2、舉例說明人口問題對環境及社會、經濟的影響
(1)人口增長過多過快帶來的問題:交通堵塞、居住條件差、就業困難、生活貧困、環境污染、資源減少等。
(2)人口不斷減少停止增長,帶來的問題: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國家用於老年人的社會養老等費用增加等問題。
(3)採取措施:人類必須控制自己,做到有計劃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長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3、鄉村人中向城市遷移
(1)原因:
a) 鄉村人口增長造成勞動力過剩
b) 城鄉差別:城市就業機會、物質生活條件、文化教育等條件較鄉村好。
(2)帶來的問題
一方面為城市提供大量的勞動力,有力地支持城市建設;解決鄉村人多地少的問題。
另一方面則可能造成城市人口過多而引發城市交通堵塞問題、城市物質供應問題、城市就業問題、城市社會治安問題、城市環境問題等。
4、世界三大人種特點,並在地圖上指出三大人種的主要分布地區。
(1)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根據人類體質方面的特徵來劃分。
(2)世界三大人種的主要分布區:
白種人:歐洲、西亞、北非、美洲、大洋洲
黃種人:亞洲、北美洲北部、南美洲的部分地區
黑種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洋洲西北部
(二)語言和宗教
1、 語言:
世界主要的語言(聯合國的工作語言)的分布地區:
漢語:中國,東南亞部分地區
英語:歐洲的西部、北美洲、亞洲的南部等
俄語: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俄羅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
法語:法國、非洲一些國家
阿拉伯語:西亞、北非
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英語是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2、 宗教:
(1)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區
基督教: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形成於亞洲西部,目前集中分布在歐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蘭教:教徒被稱為穆斯林,產生與阿拉伯半島,主要分布在亞洲的西部和東南部,非洲的北部和東部
佛教:創始於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
(2)我國維吾爾族、回族多信仰伊斯蘭教
藏族、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
(三)聚落
13、 運用圖片描述城市景觀和鄉村景觀的差別
房屋 道路修築情況 商店的多少 學校的多少 醫院的多少 有無農田 有無果園 有無魚塘 自然景觀改變大小
密集度 高度
鄉村 小(稀疏) 矮 少 少 少 少 有 有 有 小
城市 大(稠密) 高 多 多 多 多 無 無 無 大
14、 舉例說出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1)聚落形成與發展的主要因素:
(2)建築風格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當地氣候特點 民居的建築特點
因紐特人的雪屋 嚴寒 雪塊構築,低矮,無窗,門小,牆厚,保溫性好。
黃土高原的窯洞 乾燥,冬冷夏熱 利用厚厚的黃土層,挖鑿成窯洞,冬暖夏涼。
傣族微竹樓(高架屋) 潮濕,炎熱多雨 雙層,樓上住人。涼爽,通風,防潮。
新疆的平頂屋 乾燥,風沙大 平頂房,屋頂可以曬莊稼。
西亞的鄉村 炎熱,乾燥 牆厚,窗小。可以減少白天太陽熱量的傳入和沙漠吹來的熱風。
(3)保護世界遺產的意義
傳統聚落是歷史時期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它們從不同側面記錄了當時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護甚至任意破壞,將導致無法挽回的損失。
五、發展與合作
1、國家和地區
世界上的國家和地區 ---200多個
a) 面積居世界前六位的國家: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
b) 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10個)
c) 地跨兩洲的國家:埃及(亞洲非洲)、土耳其(亞洲歐洲)、俄羅斯(亞洲、歐洲)、美國(北美洲、大洋洲)、巴拿馬(南美洲、北美洲)
d) 國界:地圖上一國與鄰國或公海之間的界線,是國家主權范圍的界線。國界是人為劃分的,有的依據山脈、河湖、海洋、經緯線來劃分,有的依據民族、語言、宗教等來劃分。
e) 領土:國界范圍內的領陸、領水和領空。
2、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
(1)劃分:依據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分為
發達國家
發展中國家
(2)運用數據和實例,說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發展水平差異。— (南北差異)
課本P89 圖 5.6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人口和國內生產總值比較」
地圖冊P37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發達國家 發展中國家
人口約佔世界的1/5 人口約佔世界人口的4/5
國內生產總值約佔世界的3/4 國內生產總值約佔世界的1/4
人口低增長 人口高增長
生活、教育水平高 生活、教育水平低
出售轎車、輪船、飛機、高檔日用品等 出售石油、礦石、木材、橡膠等原材料
(3)知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地區分布特點。
地圖冊P37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分布」
發達國家: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澳大利亞、紐西蘭例外 --- 在大洋洲)— 「北」
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 — 「南」
「南北對話」—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在經濟、政治上的商談。
「南南合作」— 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
「南北之差」—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差別。
3、國際合作
聯合國 總部 — 美國紐約 宗旨:「促進國家發展,維護世界和平」
6個主要機構 5個常任理事國(中、法、俄、英、美)
世界貿易組織 總部 — 瑞士日內瓦 中國於2001年12月正式加入
宗旨:「促進世界經濟發展和福利進步,主張貿易自由與公平」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和平、友誼、進步
國際紅十字會 人道主義
④ 七年級上冊地理知識要點(人教版)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1、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略扁的不規則的球體。 2、大小: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地球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 3、地球儀: 考點2:經緯線與經緯度 1、緯線與緯度 ①緯線的定義: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繞一周的圓圈。 ②緯線的特點: ③緯度的劃分:赤道(0°緯線) 海陸分布特點、七大洲、四大洋等三部分內容。 1、海陸分布特點:教材從文字和圖像兩方面說明了世界海陸分布特點;通過餅狀圖對世界海陸面積進行了比較;通過南、北半球以及柱狀統計圖說明了海陸分布及其特點,使學生了解把地球稱為「水球」的依據。當然,由於自古以來人們就居住在陸地上,將人類的家園稱為「地球」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2、七大洲:教材首先從大陸、島嶼、大洲等基本概念入手, 天氣預報圖 1、氣象預報圖(衛星雲圖):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陸地,白色表示雲雨區,其越濃說明雲層越厚,往往下面的雨就越大。 2、天氣符號圖:(識別常用天氣符號) 3、天氣預報圖:通常,天氣預報要說明一日內陰晴、風雨、氣溫和降水的情況。 知識點匯總,有天氣和氣候,1.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 2.舉例分析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因素對氣候的影響。 3.舉出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能力目標 1.初步學會閱讀世界氣候的分布圖,建立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分布的空間概念。 2.初步具備通過讀圖,分析某一地區氣候特徵的能力。 1.通過實例分析,體會到各因素對氣候的影響。 三個知識點1.知道地球自轉和公轉運動的基本規律。 2.理解晝夜交替現象的產生原因和地理意義。 3.初步了解現實生活中需要具備時差知識。 4.知道地球公轉引起晝夜長短的變化和四季的變化。 5.知道五帶的界線及各自的特點。能力: 1.學會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2.能用簡單的工具演示晝與夜以及晝夜更替。 3.能用圖或親身體驗比較分析二分二至日。 知道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是人類各種形式聚居地的總稱。舉例說出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懂得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能力目標運用圖片描述城市景觀和鄉村景觀的差別,以及各地民居建築的差異,聯系實際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認識保護傳統聚落的重要意義及生保護和珍惜傳統聚落的意識。
⑤ 七年級上冊地理書的總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4ab0230100bqof.html
七年級地理總復習提綱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儀
1、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2、大小:半徑:6371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赤道周長:4萬千米。
3、地球儀: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儀上找出地軸、兩極、赤道)
4、經線:
經線特點:所有經線一樣長;經線都指示南北方向;經線是一個半圓。
經度:0°—180°;0°經線為本初子午線,以東為東經,用字母E表示,0°經線以西為西經,
用字母W表示;
5、緯線:
緯線特點:緯線長短不一,赤道最長,向南北兩極逐漸縮短;緯線都指示東西方向;
緯線是一個完整的圓。
緯度:0°—90°;0°緯線為赤道,赤道以北為北緯,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為南緯,
用字母S表示。
6、低中高緯的劃分:南北半球,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
7、東西半球的劃分:以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為界;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
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
8、能在地球儀上利用經、緯網確定地球上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轉:晝夜交替,太陽東升西羅,時差
方向:自西向東;周期:一天(24小時);自轉中心:地軸。
地理意義:產生了晝夜更替和時間的差異。
10、地球的公轉:四季的變化,影子的長短
公轉中心:太陽;方向:自西向東;周期:一年;公轉軌道:橢圓。
地理意義:產生了季節的變化和晝夜長短的變化。
11、五帶的劃分:
第二章:地圖
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線段式、數字式
2、比例尺大小的比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單。
4、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5、地圖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一般的地圖,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有指向標的地圖,用指向標定向法:指向標的箭頭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有經緯網的地圖,用經緯網定向法: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6、圖例: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要記住常用的圖例)
7、注記:地圖上,用來說明山脈、河流、國家、城市等名稱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數字。
8、海拔(絕對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相對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
等高線:在地圖上海拔高度相同點的連線。
9、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密集,表示坡度較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度較緩。
10、由等高線的特點判斷地形:
山頂:等高線中間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線向低處凸出。
山谷:等高線向高處凸出。
鞍部:兩側的等高線比較高。
陡崖:多條等高線重疊的地方。
第三章:世界的陸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的水陸面積比例:海洋71%,陸地29%,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圖上准確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大洲之間的分界線:
亞洲、歐洲: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峽。
亞洲、非洲:蘇伊士運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馬運河。
亞洲、北美洲:白令海峽。
4、陸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類。
5、在地形圖上能找出喜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亞馬孫平原。
6、閱讀大洲地形圖,判斷大洲的地形大勢。
7、板塊構造學說:地球表層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塊拼合而成,分別是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
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板塊的內部比較穩定,板塊的邊緣地殼運動比較活躍,
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8、全球兩大火山地震帶: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
第四章:世界的氣候
1、天氣:一個地方短時間內的大氣狀況(風雨、冷熱、陰晴等),天氣是短時間的,經常變化的。
氣候: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氣候是長時間的,比較穩定的。
2、知道常用的天氣符號。
3、氣溫是指大氣的溫度,單位是℃,測定方法用溫度計。
4、一天中的氣溫有變化,陸地最高氣溫一般出現在午後2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一年中的氣溫有變化,北半球陸地月平均最高氣溫是7月份,最低氣溫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
5、氣溫日較差:一天中的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差值。
氣溫年較差:一年中最熱月的平均氣溫與最冷月的平均氣溫的差值。
6、氣溫的垂直變化:同一地點,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
7、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等溫線圖。
8、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規律:
全球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
同緯度海洋和陸地氣溫不一樣;
同緯度高原、山地氣溫低,平原氣溫高。
9、學會閱讀氣溫曲線圖。
10、降水:空氣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大地面,稱為降水。測定方法用雨量器,單位是毫米(mm)。
11、能分析一個地方降水的季節變化。
12、學會閱讀世界降水量分布圖。
13、世界降水的地區差異:
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
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西岸少;
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少、沿海降水多;
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14、學會閱讀降水柱狀圖。
15、世界氣候的主要影響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等。
16、知道主要的氣候類型及分布。
17、能舉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第五章:世界的居民
1、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人口密度=人口總數÷面積
3、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區: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及美洲東部等中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
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區:乾旱缺水的沙漠地區,高溫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
地勢高峻、空氣稀薄的高原山區。
4、人口問題:
人口增長過快,會導致糧食緊缺、住房緊張、交通擁擠、上學、就業、看病難、資源緊張等問題。
人口增長過慢,會導致勞動力短缺、國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齡化等問題。
5、世界三大人種:
黃種人:分布在亞洲東部、東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
白種人:歐洲,亞洲西部和南部,非洲北部,北美中部,南美洲東部沿岸及大洋洲。
黑種人:非洲南部和中部。
6、世界上的主要語言有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
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漢語,使用范圍最廣的是英語。
7、世界三大宗教:
伊斯蘭教:流行於亞洲西部、東南部,非洲北部和東部。
佛教:由古印度傳播到東亞和東南亞。
基督教:流行於歐洲、美洲和大洋洲。
8、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
9、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氣候溫暖濕潤、自然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的地區。
10、說出一些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聚落名稱。
第六章:世界地區的發展差異
1、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以及南半球的大洋洲。
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即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絕大部分國家。
能舉例說明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發展水平的差異。
2、聯合國由中、法、俄、英、美五個常任理事國和十個非常任理事國組成,總部設在美國紐約,
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國際合作和發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⑥ 七年級地理上冊教案人教版
http://www.pep.com.cn/czdl/jszx/tbjxzy/qs/jxsj/
源於生活重視基礎培養能力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教材特色
課程教材研究所 富兵
《歷史與社會》課程是這次課程改革的亮點和難點,如何在課程實施中體現《綱要》基本精神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整合人文社會科學相關知識,促進學生整體地、歷史地認識社會,有效地進行公民教育,教材編寫至關重要。我們教材編寫組在結構設計、內容表述、呈現方式等方面進行了初步探討嘗試,具體內容如下。
一、教材編寫的思路和結構
《我們生活的世界(上)》是按照《歷史與社會》課程標准(二)所闡述的整合理念,以學生的生活邏輯為主導,以地理和歷史學科為基礎,以相關學科知識為背景和支撐的新型的、綜合教材。它在融合了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側重於對學生進行人文地理和歷史的核心概念、基本觀點和技能方法的教育。
為此,本冊教材設計的基本思路即:生活是主題,包括人們生活的環境、生活的異同、生活的問題,它們是我們生活的社會中的現實存在。
時空是框架,即不同地域人們的生活(空間軸)和不同時代社會的發展(時間軸),它們是我們認識社會的兩個重要維度。
二、教材內容表述的特色
《歷史與社會》是一門開放的課程,它基於學科又超越學科,面向現實世界;始於課堂又不局限於課堂,融入社會生活。為有效地實現課程目標,我們確定了表述課文內容的四個原則:基於案例、基於生活、基於情境、基於問題1.基於案例的思路
教材採取範例性的敘述方式,選用大量的、富有情節的實例或案例呈現問題,營造解決問題的情境,幫助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活用知識,變呆板的知識為處理實際問題的手段。在本冊教材第四單元中體現得尤為充分。
教材在「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的每一課中都選取了代表一類同質但特點截然不同的地區,如:「平原人家」中有精耕細作、以手工勞動為主的湄南河平原和集約化大機器生產的代表——美國大平原;「與山為鄰」中有以游牧為生的天山牧民、以梯田開墾為業的元陽哈尼人和利用山區資源發展旅遊業的盧卡索居民;「傍水而居」中有臨湖的江南水鄉、臨海的山東漁村和臨水的義大利威尼斯;「草原人家」中有澳大利亞現代化牧場和內蒙古熱情奔放的草原文化;「乾旱的寶地」中有利用坎兒井灌溉的新疆綠洲農業和蘊藏豐富石油的波斯灣沿岸國家的石油工業;「文明中心——城市」中側重於經濟中心、城市布局和文化之都等角度,分別選擇了上海、築波和巴黎。不難發現,教材在各個點位的確定上頗費心思。每課選取內容的角度都不相同,而且中外兼顧,以中國為主,最大的突破在於沒有按照原有地理學科按地域或區域劃分的方式和選擇首都或重要城市進行介紹的作法,而代之以能夠反映不同區域(如平原、沿海、山地、草原、沙漠、城市或鄉村)人們的生活的典型材料。有的點位可能很小,但只要能反映一類區域人們的生活或某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就可以把它作為一個案例進行解剖。像法國盧卡索這樣的小山村,即使對地理專業工作者都是一個鮮為人知之地。它原是一個貧瘠的小村莊,經過十幾年的開發成為一個著名的度假城市,但在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時,如何治理和保護環境的問題也隨之而來。是看重眼前利益過度利用還是放眼未來善加保護,是擺在那裡居民面前的難題,也當前很多地區都面臨的一個兩難處境。教材實寫盧卡索,實則在對學生進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可持續發展教育。從這個意義上說,盧卡索雖小,卻有很強的代表性。
這種案例式教學以點代面,一方面避免了教學內容的面面俱到,掛一漏萬,另一方面降低了知識記憶要求,減輕了教學負擔,節省了時間。有助於學生學得透徹、領會深入、掌握牢固,學以致用。在通過學習某個具體的區域的過程中,掌握了解區域特色的方法、分析區域生活和解決區域問題的方法,並形成一定的概念與看法。既可以達到知識傳授的目的,又可以使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將實踐能力培養落到實處的同時,進行了調查和學習方法的滲透。
2.基於生活的思路
本冊教材嘗試改變單純、孤立地提供具體知識的做法,而是在敘述社會生活和社會發展常識的過程中,提供相關學科的概念和方法。教學內容力求顯現或選擇適用於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情況和環境。既從學生的經驗和生活邏輯出發,又不僅以解決具體社會問題為中心,注重教學的長期效果和潛能的開發。
在日常生活和學習經驗中,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知識,他們對很多問題和現象都會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認識。盡管可能是零碎的、片面的,或者還沒有接觸過,但當問題呈現在面前時,他們也可以憑借相關的經驗,依靠自己的認知能力,形成對問題的解釋。學生這些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歷對新知的獲得大有助益,為此,教材應充分關注並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增強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幫助其在原有的基礎上成長、提高。如「綜合探究一」在介紹不同種類的地圖後,提出「你還知道哪些地圖?你會在怎樣的情況下使用它們?」的問題,促使學生調動已有信息,積極動腦,主動挖掘獲取新知;再如第三單元「山川秀美」中設計了兩個學生的對話,引導他們從各自的經歷討論山區的好處與問題,加深學生對山區的了解和認識。第五單元「社會生活的變遷」中要求學生製作一個年代尺,「把從出生到現在發生的重要事件標識出來」的練習,以及「談談家鄉近幾十年發生的變化,看看其中包含的歷史」等等,這些內容或問題來自於真實的日常生活,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吻合,能夠增強學生與書本的親近感和真實感,學生易於產生主體建構知識的願望,為解決問題創設了良好的前提。
生活化在本書的另一個意義表現為它力圖改變過於強調「學科本位」「學科為中心」的弊病。在不同的主題下、不同的范圍內,緊緊圍繞人們的社會生活這個中心,結合個人生活、人類的生活環境、中國人生活的環境、世界不同地區人們生活的環境和人們生活的歷史等方面,勾勒人類生活的全貌(參見結構圖)。在此過程中,始終將人、地和社會有機聯系在一起,建立人類生活與自然環境的關系,闡述因地制宜和各要素相互聯系的觀點。例如第四單元中「美國大平原」和「元陽梯田」的設計。
美國中部大平原
從以上兩圖可以清晰地理解自然環境對人的生產、生活的影響以及人們如何利用適應、改造自然環境的。
3.基於情境的思路
傳統的觀念認為教材是事實性知識,是普遍規律或原理,是可以獨立於現實情境之外獲得的,學習的結果也可以自然地遷移到各種真實情境中。而實際上,情境總是具體的、千變萬化的,抽象概念、規則的學習往往無法靈活適應具體情境的變化,學生常常難以用學校獲得的知識解決現實世界中的真實問題。教學應力求引導學生自主建構知識,而不是只充當知識的復制機器。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是學生選擇學習和自主處理的素材。創設一定的情境,提供富於情節的、豐富的、現實的案例,除了能夠吸引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外,還能比較准確地把握學生在不同情況下如何活用所學知識或技能處理、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
每個單元後的綜合探究是本書集中體現情境教學特點的內容。「在地圖上獲取信息」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課文提供了五個不同的、具體的情境,在每個情境下,要求學生提出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方案。實際上,本課是在交待地理學習和社會生活的工具之一 ——學會使用不同種類的地圖:比例尺大小不同、功能不同(有交通圖、旅遊圖、等高線圖和反映不同歷史時期變化)的地圖。如果以定義加說明的形式直接表達出來的話,不僅枯燥乏味,使知識教條化,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遇到現實問題時仍可能茫然不知所措,不會將書本知識靈活運用到生活中去。而事實上,地圖的閱讀和使用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能的一部分,並且在未來社會中將變得日益重要。在情境式的活動設計中,把傳授和形成知識的兩個過程綜合在一起,不知不覺中達到了教學目的。課文這種處理方法,具有較大的擴展空間。
4.基於問題的思路
一切思維都從問題開始。教學過程不僅僅是把知識裝進學生的腦袋,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和思考,從而把知識變成他們自己的「學識」和「主見」。教學要促進學生思維就應首先培養問題意識,教學內容關注問題、引發問題,激發他們的探索慾望,圍繞問題展開敘述,針對問題進行探討。問題常常產生於具體的情景、非正常現象,本書注意在教學的重點或難點創設問題情境。問題的編排並不是在每部分單元學習的最後,也沒有提供標准化的統一結論,而是自始至終倡導師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經歷探究過程,通過交流和討論,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如第二單元「自然環境」中關於世界氣候類型的活動設計。氣溫和降水是反映氣候特點的最基本要素,是學生描述某一地區氣候需要掌握的兩個最重要的概念,但教材並未直接把概念告訴學生,而是引導他們仔細讀圖。圖2-11隻畫出不同氣候類型及其分布、不同地區的人們對本地氣候的描述。活動要求學生從中發現一些詞語,自己進行歸納得出結論。經過主動觀察、發現、理解、記憶下來的知識,學生可以日後隨時提取並加以應用。
三、教材內容的特點
《我們生活的世界》這些編寫方式的轉變決不意味著對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否定、拋棄,相反,基礎知識和技能在本書的處理更加實在、實用。
(一)注重基礎知識
為有效地實現開設綜合課程的目的,提升教學功能和效果,同時又不削弱人文地理和歷史教育的功能,教材精選了對學生終身學習必不可少的基礎知識和技能,特別是對九年義務教育結束後無法再接受學校教育的學生,提供未來學習、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和平台。例如:
1.基礎知識部分。
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可接受程度,循序漸進,有詳有略,提煉相關學科最基本的知識,而不是均衡覆蓋所有相關學科知識的方方面面。
·社區和區域(一些相關的基本概念)包括:社區的功能和類型、區域差異與聯系。
·世界自然與人文的總體特徵(可與分科地理的世界總論相對應)包括: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自然環境(地形和氣候)及景觀差異、人種、國家和地區。
·中國自然與人文的總體特徵(可與分科地理中的中國總論相對應)包括:疆域、行政區劃、人口與民族;地形、氣候、河流;自然環境差異(南北差異和東西差異)對人們生產與生活的影響。
·不同自然環境下人們的生活(部分地涵蓋了分科地理中的分區地理內容,但更側重於人的生活)包括:居住在不同平原、山區、水域、草原、沙漠與城市等地人們的生產、生活與文化活動。
·社會生活的變遷(開啟歷史之門的鑰匙,是學習具體的歷史知識的基礎,有些內容是對分科歷史的有益補充)包括:表示歷史時間和紀年的詞彙、中外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獲取了解歷史信息的途徑。
2.基本技能部分。
·閱讀、選擇和使用地圖的能力。
·閱讀和使用地球儀的能力。
·收集、辨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掌握和運用社會調查的方法、區域研究的一般方法。
·閱讀和製作年代尺的能力;建立年代和時序的概念。
·掌握歷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基本觀念:
人地關系——自然環境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人的活動對環境的反作用——滲透可持續發展思想。
歷史的觀念——事物都是在發展和變化的——歷史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歷史影響著今天的生活。
觀念的形成隱含在教學過程中,不是直白地灌輸給學生,而是經過主動加工、自然發生的,需要學生領悟、思考後逐漸形成。
(二)突出能力培養
1.體現在課題活動的設計上。
改變原來以概念、原理和觀點為主,直白地表達概念、觀點、結論、事實,輔之以少量的活動設計的課文風格,代之以大量引發思考、鼓勵動腦、動口和體驗探究價值的活動設計和案例分析,在活動中注重表達形成概念、觀點、結論和事實的過程。
作為教學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有些原來正文結論部分(規律性或常識性知識)變成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的過程。大體說來,課堂活動有三種設計方式。
(1)把原來教材總結歸納的內容以活動的方式呈現出來。學生通過討論、讀圖、練習或競賽等形式,體驗獲得新知識的過程,自己得出歸納性的結論。改變了原來先教給學生結論或定論,再讓學生驗證規律的做法。如以往學習中國地理基本概況時,教材一定要寫出與我國陸上相鄰和隔海相望的國家的名稱,但在我們的第三單元「國土與人民」中要求學生閱讀地圖,自己去發現答案,由於課本沒有寫出具體國家,又減少了學生死記硬背的內容,減輕了學生負擔;第三單元「山川秀美」中季風氣候的影響,也是讓學生根據已學知識,分析思考、集體討論、概括總結季風的好處以及因其不穩定性導致的危害,除了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總結歸納、語言表達、與人合作能力外,還要能擴展所學知識,否則無法回答出五個方面的問題,對學生提出了較高要求,類似活動還有很多。
(2)有一定難度的重要知識,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又不易推斷的內容,在經過學生大腦思維後,教材再展示給學生。「山川秀美」中需要學生知道我國地勢高低起伏的大致狀況,如果簡單地教給學生西高東低的概念,即時記憶可能很容易,但並未必理解。在本冊教材中我們安排了讓學生「沿著北緯32°的地形剖面圖,看看我國地勢自西向東是怎樣變化的?」的活動,這里學生應具備基本的地圖知識,會閱讀地形剖面圖,還要經過頭腦、視覺等感官活動,體驗規律性知識的獲得過程,最後教材才給出描述。再比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中秦嶺-淮河分南北是一個重點內容,南方北方的氣溫、降水以及景觀的差異很大,教材是將結論直白地呈現給學生,還是讓學生主動參與建構,親歷探究過程,其教育教學效果截然不同。我們嘗試讓學生先閱讀1月中國平均氣溫分布圖及中國年降水量線分布圖,分別找出經過秦嶺-淮河的(0℃)等溫線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線,然後交待秦嶺-淮河是劃分南北的分界線及其指標。雖然教材最後還是表達了結論,但學生經歷了學習過程,閱讀使用地圖等基本技能不斷被強化,學習的興趣和滿足感可以得到大大增強。
(3)開放性討論、辯論或技能訓練,不預設任何唯一的標准答案,而是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想像,只要言之有理,論之有據,就達到了教學效果。「山川秀美」中兩位學生提出了對山區的不同看法,在此基礎上,進而啟發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加深對山區的了解、熱愛和對問題的認識。「傍水而居」的自我測評中設置了「水對水鄉人們的生活有正面影響,也有負面影響,你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允許學生開闊思路,自由想像、思維。「從地圖上獲取信息」中讓學生幫助設計從北京到杭州的旅遊路線,時間、交通工具、經費未定,提供了非常廣闊的空間。學生只要了解交通圖的作用和用法就能夠完成路線設計,但不限制少數學生新穎、獨到的創意。這種開放式的編排是力圖將課程標準的理念落到實處的探索。
在教學中體現教與學的過程,活動的設計就是教學的有機、必要組成部分,承擔了課文教學內容應起的作用,好的活動甚至可以收到超過文字表達的效果;改變了在課後用「想一想」「做一做」等集中總結、復習知識的方式,把學習活動安排在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各個關鍵環節上。
2.體現在「自我測評」功能的轉變上。
「自我測評」不是老師用來檢測學生的工具,而是學生課下自我評價、反思學習成果的手段,因此不作硬性規定,習題設計具有很大的彈性,學生完全可以量力而行,因人、因地而異。它的功能不再是簡單的復習,重復記憶,而是教材內容的延伸、拓展和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比如第五單元「區域的故事」中選擇了「小漁村變大城市」的深圳、「逝去的繁榮」——樓蘭和美國的死城——「古老而年輕的北京」等地作為案例,其中暗含的一條主線,即區域變化的不同類型:從無到有、從有到無、古老與現代融合等,這個結論教材並未明確告訴學生,而將它放在課後自我測評中,「比較上海、築波、巴黎、深圳和北京等城市,說出這些區域變化的特點」。學生需要梳理出區域變化的類型,再聯系前面內容,比較、分類、整理。如果缺乏必要的知識准備和必備的技能,高效地完成此類測試是不太可能的。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似乎不需要學生牢記所謂的重點,也無需教師批閱,實際上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大大提高了,但又沒有做劃一的規定,不再用一把尺子衡量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實際設立切實可行目標,保證學生有所為,有所得。
3.體現在「單元綜合探究」形式的創新上。
體現研究性、綜合性的調查、探究主題,是本課程的特點之一。將研究性學習作為基本內容的呈現方式,貫穿於教材編寫的全程,作為課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本書的特色。在教材編寫的全程貫穿思維過程的引導,尤其注重引發學生產生問題、促進學生思考和探究的活動設計。有些本身就是教學內容,如「在地圖上獲取信息」「從地球儀上看世界」等;有些內容是在具體情境下的運用,在做中學,應用性強。
總之,《我們生活的世界(上)》突出體現內容的整合、注重基礎知識和技能的訓練、獲取知識的方法的習得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
(三)增強教材普適性
為保證課程標准理念、教學讀物編寫和具體教學實施之間的落差,課本盡可能適應不同地區、不同類型學生的需要,以利於師生在不同的條件下、在不同基礎上實施教學,大大增強了適用性、普及性和實用性。
課文提供了完成教學任務的基本資源,使各個活動在各地學校都能開展。為減少受教學資源限制等困難,教材指示了最基本的資料來源或參考,如「查閱世界地圖、《新華字典》或其他材料,給世界上領土面積前六位的國家排排隊。」
開放性的問題設計,緊密聯系本地和本人自身實際,使每個人都能有的可說、有的可做。例如「如果你家附近有山區,說說當地人是怎樣利用山區資源的。其中哪些措施值得推廣,哪些地方還值得改進。」「牧區人們的生產和生活與你所在地區的生活有什麼異同?為什麼?」「談談你的家鄉近幾十年來發生的變化,或者找出自己所在地區的一兩個地名,看看其中包含怎樣的歷史。」「你家鄉的地形和氣候是什麼樣的?這種自然條件會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哪些影響?」這樣的提問為學生的回答提供了很大空間,有助於加強對本地區的了解、關注,產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降低難度,提出具體要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中設計了兩位不同地區學生的春節問候。從他們各自的描述中,並提出的問題,學生可了解到南北方氣候、景觀及人們生活的差異。盡管學生水平有高有低,但都可以對某一個方面發表感想。
所設計的活動,適合於有關年級和不同地區學生的特點,呈現出不同的層次,有一定梯度,可操作、可把握,不論是調查研究還是課堂討論,都便於指導、富有成效。
此外,教材充分考慮了初一學生好動、好奇、注意力短暫集中的年齡特點,設計了反映他們年齡特徵、興趣特點和認知水平的活動。如「國家和地區」中給出9個國家的國旗,讓學生把國旗和相應的國家名稱聯系起來;我國省級行政區劃單位的拼圖游戲等,寓教於樂,於不知不覺中達到了知識教學、動手練習的目的,學生更易獲得滿足感,激發學習的內驅力。
本書圖文並茂,採用大量照片、圖畫和表格,一目瞭然,減少了文字說明,增強了現場感。可視性強、可讀性強,文字生動,趣味性強,這些也是本冊教材突破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