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3第一章教案
① 請問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章(就是那些區域產業什麼的) 要背的圖是不是只有中國省份 地
不是。。。國外的最好也唄。 考試都可能出的。
② 求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的思維導圖繪圖。地理課不聽的後果,感謝各位大佬。嗚。
地理必修3《區域可持續發展》整體結構和思維導圖(復慣用)
網路文庫里有很多
我摘了下來,你看看。
希望能幫到你。
③ 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章練習答案
http://www.qzqz.cn/
④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章第一節課後習題答案
P3活動
1.不同區域,由於地理環境的差異,建築物呈現出諸多不同。不僅傳統民居如此,而且現代城市的住宅樓也如此。
(1)下面列出的是我國南北方傳統民居的差異,分析形成這些差異的自然原因: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觀比南方強;
——北方民居的牆體嚴實厚重,南方民居的牆體輕薄;
——從北到南,民居的屋頂坡度逐漸增大,房檐逐漸加寬,房屋進深和高度逐漸加大。
(2)下面列出的是我國南北方城市住宅摟的差異,分析導致這些差異的自然原因:
——如果不考慮地價、建築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積的住房,北方的建築成本比南方高;
——建同樣高度的多幢樓房,北方樓房的南北間距比南方大。
本活動要求學生了解由於地理環境的差異造成南北方建築物特點的不同,並由此認識地理環境差異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1)比較而言,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長,南方的夏季濕熱而漫長。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陽光照和熱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觀比南方強。北方民居的牆體嚴實厚重,利用在冬季保溫禦寒;南方民居的牆體輕薄,利於在夏季通風透氣。從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漸增大,民居的屋頂坡度也逐漸增大(利於排水);隨著對保溫要求的降低和對通風納涼要求的提高,民居的屋檐逐漸加寬,房屋進深和高度逐漸加大。
(2)北方的城市住宅樓建設要考慮冬季室內取暖和牆體保溫,所以建築成本較高,樓房間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陽高度。冬季的正午太陽高度自北向南逐漸增大,為保證樓房底層正午有陽光照射的樓房間距自北向南逐漸減小。
P12活動
1.圖1.5和田1.6顯示的對洪水災害的監測和統計除運用了遙感技術外,還運用了哪種地理信息技術?這兩種地理信息技術在這次洪災監測和統計中具有怎樣的相互關系?
點撥:在圖1.5和圖1.6所示的洪水監測和統計中,除運用了遙感技術外,還運用了地理信息系統,遙感提供了信息源(信息搜集),地理信息系統對信息進行加工(分析、統計)。
2.城市110指揮中心在接到報警電話後,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指揮警車到達出事地點。為提高出警效率,許多城市配備了巡誓車。應用地理信息技術可大大提高出誓效率(圖1.11)。
(1)110指揮中心要隨時掌握每輛巡警車在城市中的位置,可以利用哪一種地理信息技術?
點撥: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統
(2)110指揮中心要確定哪一輛巡警車離出事地點最近,可以利用哪一種地理信息技術?
點撥: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統
(3)110指揮中心要判定最近的警車至出事地點的道路是否暢通,還需要利用哪些技術?如果存在嚴重交通堵塞,110指揮中心又該怎麼辦?
點撥:還要用到攝像和視頻傳輸技術。如果存在嚴重交通堵塞,需要另外找較近的且有條件較快趕到出事地點的巡警車(需要綜合運用上述技術)。
(4)假如你是110指揮中心的調度員,描述在接到報警電話到指揮警車前往出事地點的工作程序。
點撥:接警→確認出事地點的位置→(在顯示各巡警車的地理信息系統中)了解其周圍巡警車的位置→分析確定最近(或能最快到達)的巡警車→通知該巡警車。
(5)由此例推想,地理信息技術還可以應用於城市管理的哪些部門中?
點撥:城市交通組織和管理、商業組織和管理、城市規劃、衛生救護、物流等部門,都可利用地理信息技術。
⑤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知識結構圖
湘教版必修三(不知道你要哪個版本)
第一章 區域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
1、區域的主要特徵
①區域的概念(a)
區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間。
②區域的基本特徵(b)
基本特徵:⑴區域具有一定的界線。⑵區域內部表現為明顯的相似性和連續性,區域之間具有顯著的差異性。⑶區域具有一定的優勢、特色和功能。(4)區域之間是相互聯系的,一個區域的發展變化是會影響到周邊和相關的地區。
2、區域的空間結構
①區域空間結構的概念及類型(a)
區域空間結構是指一個地區各種區域要素的相對位置關系和空間分布形式。一般,區域空間結構由點、線、面和網路四種形式組成。
類型:鄉村地域(以農業生產活動為主)和城鎮地域(以非農業生產活動為主)
3、區域產業結構
①區域產業結構的概念及其影響因素(a)
區域產業結構是指三次產業及其內部的比例關系。影響產業結構的因素:自然地理條件、經濟發展水平、資源配置狀況、勞動力素質等。
②我國三次產業的劃分(a)
第一產業是廣義上的農業,包括農、林、牧、漁業;第二產業指工業(采礦業、製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和建築業;第三產業包括除第一、二產業以外的其他各業。
4、以傳統農業為主體的發展階段
①衡量區域發展水平的三個常用指標(a)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民收入、三次產業產值比重。
②以傳統農業為主體的發展階段的區域經濟特徵(b)
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也不高,以傳統農業為主。工業化處於起步階段,以資源型工業和勞動密集型加工製造業為主。區域空間結構簡單,區內經濟差異小,中心城市缺乏,現代化交通線路數量少,分布稀疏,對外開放程度不高,表現出典型的自給自足特徵,區域內部人地關系基本協調,整個區域處於低水平均衡狀態。
5、工業化的階段
工業化階段的區域經濟特徵(b)
工業化、城市化加速發展,第二、三產業比重迅速上升;勞動力開始由農業向製造業和服務業大規模轉移;區域內部集聚作用大為加強,相繼出現規模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業基地,區域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中心城市對於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大為加強,交通運輸建設顯著加快,區域對外開放程度提高;區域經濟表現出明顯的不平衡增長態勢。
6、高效益的綜合發展階段
高效益的綜合發展階段的區域經濟特徵(b)
工業化、城市化水平已較高,加工製造業向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全面升級。第二、三產業比重較大,第三產業的增長速度和產值比重超過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高科技成為區域發展的主導力量。基礎設施齊全,交通和通訊基本形成網路。區域內部的發展差異縮小,區域的開放程度和對外聯系增強,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較高。
7、東、中、西差異
①我國三大經濟地帶的劃分及圖示(a)
范圍:東部12個(遼冀京津魯蘇滬浙閩粵桂瓊)、中部9個(內蒙古黑吉晉豫皖鄂湘贛)、西部10個(陝甘寧青新雲貴川藏渝)。圖見課本P13頁。
②我國東、中、西部的區域發展差異(c)
東部經濟地帶
中部經濟地帶
西部經濟地帶
自然因素
位置
沿海,便於對外開放
內陸
地形
平原、丘陵為主
多高原、山地、盆地
氣候
季風氣候
非季風氣候區廣
自然資源
能源、資源缺乏
能源、資源多
社會因素
工業化
與城市化
工業化進程快,城市化水平高
工業化進程慢;城市化水平較低
科技教
育水平
較高
較低
發展機遇
20世紀80年代以來,東部地帶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積極對外開放,大力招商引資,取得了迅猛的發展
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西部地帶的社會經濟發展明顯加快
對外開放
開放時間較早,開放程度較高,吸引外資能力較強
開放時間較晚,開放程度較低,吸引外資能力較弱
經濟因素
經濟發
展水平
經濟發展水平高,發展速度快
經濟發展水平低,發展速度慢
產業結構
加工製造業和第三產業相對發達;以輕型或輕重混合型產業為主
農業經濟在國民經濟中還佔有較大的比重;以重型產業為主,其中中部表現出一定的過渡性
交通運輸
便利
不便利
③我國改革開放的時空發展(b)
從時間上看,開放起步於1980年設立的四個經濟特區,1984年開放14個沿海城市,以後開放步伐不斷加大,1992年基本形成全方位開放格局。從空間上看,開放首先從南部沿海開始,從沿海的點(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到沿海的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南三角地帶、山東半島、遼東半島等),再向中西部推進;但目前中西部的開放城鎮仍是點狀分布(長江沿海開放城市、邊境開放城市、省會開放城市),在開放程度上不及東部沿海地區。
8、南方和北方
①我國南方和北方的劃分(a)
通常情況下,我國的北方和南方是針對東部季風區而言的,其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
②我國南方和北方的區域差異、限制因素及發展方向(b)
南方與北方的區域差異
區域
項目
北方地區
南方地區
自
然
條
件
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為主
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有分布
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
植被
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
常綠闊葉林及熱帶季雨林
土壤
棕壤、鈣質土、黑土
紅壤、磚紅壤
社
會
經
濟
條
件
農業產業
以旱作為主,東北地區是全國重要的商品基地
以水田為主,長江中下游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和商品棉基地
工業產業
重工業發達,遼中南、京津唐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
輕工業發達,滬寧杭、珠江三角洲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
產業結構
第一產業比重相對較高
第一產業比重相對較低
交通運輸
以公路、鐵路為主
水運、公路、鐵路運輸都很便利
對外開放
對外開放較晚,開放程度低
對外開發較早,開放程度高
限制因素及發展方向:
北方地區
南方地區
限制因素
水資源不足,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產業結構不合理、對外開放不夠
洪澇災害,環境污染,山地水土流失嚴重,人地關系矛盾加劇
發展方向
調整產業結構,擴大開放,改善生態環境,加快渤海灣地區開發和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工作
進一步擴大開放的領域,治理環境,加快產業的升級改造,協調好人地關系
9、西部大開發
我國西部大開發的范圍及意義(b)
范圍:包括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廣西、內蒙古等12個省、市和自治區。其國土面積685萬平方千米,佔全國國土面積的71.4%;2002年末有人口約3.67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28.6%。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吉林延邊三個自治州,比照國家西部大開發有關政策實施開發開放。
意義:⑴有利於西部地區經濟協調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⑵有利於東、西部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有利於民族團結、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⑶有利於調整我國經濟結構,為東部地區產業升級和資金、技術、人才轉移提供新的發展空間,有效地擴大內需,增強國民經濟增長的需求拉動;⑷有利於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西北,改變生態環境,為全國特別是東部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生態屏障。
10、東、西部地區的經濟合作
我國東、西部地區的經濟合作所取得的成效與意義(b)
成效與意義:對口幫扶成效明顯;合作項目不斷增多,對西部地區投資力度加大;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聯系日益密切;實現了合作雙方的「雙贏」,實現了合作雙方的共同發展。
11、資源跨區域調配的經濟合作
①資源跨區域調配的意義(b)
我國資源豐富、種類齊全,但空間分布不均,與我國目前的經濟地理格局不相適應。能源和水資源的跨區域調配,有利於資源的合理配置,是縮小東西差距和南北差距,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②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的具體方案及圖示(c)
⑴南水北調工程:從長江引水向北,供水至華北、西北地區。(具體圖示見書本P26頁)
東線:從長江下游揚州引水,利用京杭大運河等河道作為主幹線進入天津。途徑蘇、魯、鄂、津、京5省市,主要解決華北地區的缺水問題。東線把長江、淮河、黃河和海河四大流域連接起來。
中線:從丹江口水庫引水,開渠輸水,途經鄭州、石家莊,終點北京。中線工程具有水質好,覆蓋面大、自流輸水等優點,是解決華北水資源危機的一項重大基礎設施。
西線:從長江上游引水入黃河,為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內蒙古和山西6省區提供灌溉、城鎮生活和工業用水,促進西北內陸地區經濟發展和改善黃土高原生態環境。
【拓展提示】南水北調工程的意義:可實現我國水資源的南北調配和東西互濟具有社會、經濟、環境等綜合效益;可促進工農牧業生產和經濟發展,緩解城鄉爭水、地區爭水、工農業爭水的矛盾,有利於社會安定團結;具有為工業、居民、農業供水,防洪,排澇等經濟效益;利於回升地下水位、保護生物多樣化、緩解北方地區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
⑵西氣東輸工程:主體工程是自新疆塔里木盆地輪南出發,由西向東經新疆、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蘇,終點到上海市。沿途將穿越戈壁、沙漠、黃土高原,並跨越黃河、長江、淮河等江河,全長4000多千米。工程總投資預計高達1200億元,輸氣量最終達到200億立方米/年。為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以及沿線的河南省、安徽省等供應天然氣。(具體圖示見書本P27)
西氣東輸工程還包括從四川、重慶到湖北、湖南等省的天然氣輸送工程。
【拓展提示】西氣東輸工程的意義:可加速改善東部地區的能源結構,有效治理大氣污染,改善沿線地區及長江三角洲地區人民的生活質量,促進西部大開發,拉動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
⑶西電東送(具體圖示見書本P29)
北通道:將「三西」(即內蒙古西部、山西、陝西)煤電基地和黃河上游水電送往京津唐地區。
中通道:將長江三峽和金沙江幹流水電送往華中、華東和福建以及廣東。
南通道:南部通道以開發雲南、貴州、廣西的水電為主,並以開發貴州等火電為補充,向廣東等東部地區送電。
【拓展提示】西電東送的意義:可促進西部地區的資源開發,將其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西部生態環境建設,有利於退耕還林和水土保持;為我國沿海較發達地區提供大量電力,為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保證,並緩解東部日益嚴重的環保壓力。
③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地理環境的影響(b)
資源跨區域調配對資源調出區、調入區及資源調配中所涉及的有關區域的地理環境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進行工程建設時,要評估工程對涉及地區地理環境的影響,包括有利的影響和不利的影響,對不利的影響要採取工程或技術手段加以克服。
南水北調:輸出區可能出現水資源緊張,生態環境受到影響;輸入區獲得水資源,改善當地水文環境,促進經濟的發展,也會在北方地區產生土壤次生鹽漬化問題。
西氣東輸:輸出區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加快天然氣的開發和綜合使用,改善產業結構,但管道的建設易破壞沿線地區的生態環境;輸入區可以緩解能源供應緊張局面,改善能源消費結構,減輕大氣污染。
西電東送:輸出區加快電力開發和輸電線路建設,發展區域經濟,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但水電站建設易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坑口火力電站易加劇環境污染;輸入區獲得充足的電力供應,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改善環境質量。
12、產業轉移
①我國產業轉移到基本特點(b)
沿海企業向內地轉移:因環境、資源問題,為尋求廉價資源和低成本進行的產業轉移;
中國台灣企業向中國大陸轉移:為尋求廉價的勞動力、眾多的發展機會、廣闊的市場空間而進行的產業轉移;轉移的產業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和高技術(IT)產業
廣東邊遠地區的產業集群效應:為促進區域經濟均衡發展進行的產業轉移。
②產業轉移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b)
產業轉移促進了被轉移地區的資源的開發,被轉移地區的資源優勢變為產業優勢,促進了產業的更新和升級,推動了被轉移地區經濟的發展;
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轉移勞動、資源密集型產業,使欠發達地區的環境污染加重,人地關系趨向緊張。
區域產業發展在經歷了由低級到高級、由落後到先進的階段以後,產業活動對區域地理環境的不利影響才可能逐步減輕。
【拓展提示】以珠江三角洲為例,可以看出產業轉移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
第一次轉移
第二次轉移
時間
改革開放初
20世紀90年代
轉移方向
由香港向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轉向鄰近地區
轉移產業
勞動密集型、傳統製造業
勞動、資源密集型產業
轉移原因
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水平低,且參與國際分工
珠江三角洲相對發達,
產業結構優化
對環境影響
環境污染加重
環境質量好轉
⑥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節活動題答案
1.(1) 比較而言,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長,南方的夏季時熱而漫長。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陽光照和熱量,北方居民正南正北的方位觀比南方強。北方居民的牆體嚴實厚重,利於在冬季保溫禦寒;南方居民的牆體輕薄,利於在夏季通風透氣。從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漸增大,居民的屋頂坡度也逐漸增大(利於排水);隨著對保溫要求的降低和對通風納涼要求的提高,民居的房檐逐漸加寬,房屋進深和高度逐漸加大。
(2)北方的城市住宅樓建設要考慮冬季室內取暖和牆體保溫,所以建築成本較高。樓房間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陽高度。冬季的正午太陽高度自北向南逐漸增大,為保證底層正午有陽光照射的樓房間距自北向南逐漸減小。
2.哈爾濱---錫林郭勒---山西太原---江蘇南部---井岡山-----西雙版納。
沿途看到的景觀(這些你可以在網上搜一下,我說的比較粗糙)錫林郭勒草原、山西太原煤礦、江蘇南部平原、井岡山亞熱帶森林、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等,產生差異的主要原因是氣候不同,導致氣溫和降水差異,使得這些地區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有很大的差異。
⑦ 關於高一地理必修3第1,2章
根據你所學過的地理知識或你已實踐過的旅遊知識,設計或說出一條旅遊線路,描述你在不同地區所能觀察到的主要地理景觀和地理現象,並說出你到上述地區旅行時的時間和應攜帶的主要生活用品。
(1)線路:__哈爾濱--沈陽--北京--南昌---香港---三亞_。
(2)時間和主要生活用品:___寒假。洗涮用品和必備的換洗內衣褲,另外還有防曬霜、晴雨傘、四季衣服各一套等__。
(3)主要地理景觀和地理現象:自然景觀:平原風光、廬山、井岡山、江南丘陵、熱帶風光、天涯海角等等__人文景觀:冰雕雪雕、故宮、頤和園、南昌起義紀念館、世界樂園等等
23.圖3—2—7是我國萬里長城和農牧過渡地帶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農牧過渡帶的年平均降水量大約在350毫米和450毫米之間,屬於旱作和草原牧區的過渡地區。
(2)根據農作侵入牧區帶來的影響,分析該地區荒漠化加劇的原因。
在牧區發展種植業,造成對牧區植被的破壞,土地失去植被的保護,逐漸退化,從而加劇了該地區的荒漠化。
(3)請設計一幅框架示意圖,說明該地區生態系統如何實現良性循環。
在圖中空白處填入以下字母就對了喲,試試吧B.社會經濟效益提高;C.農林牧業綜合治理;D.糧食單產水平提高;E.水土流失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