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地理城市化筆記
Ⅰ 地理必修一必修二總結的讀書筆記 2500字
二、重難點知識講解(一)人口數量的變化一個地區人口數量的變化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人口的自然增長,取決於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動;二是人口的機械增長,主要是由人口遷移引起的,它取決於人口遷移量的大小。考察的地域范圍越大,人口遷移對人口數量變動的影響就越小,從全球的范圍看,人口遷移對世界人口數量變動並不產生影響,決定人口變動的因素僅僅是人口的自然增長。(二)環境對人口數量變化的影響環境對人口數量變化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影響生育率和死亡率來實現的。生育率是指一定時期內出生人數與育齡婦女(指15歲到49歲婦女)數之比,它是決定出生率大小的基礎。1、環境因素對生育率的影響任何地區生育率的變化主要是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婚姻制度、生育政策、避孕技術、文化及宗教等社會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如「按受教育程度統計的我國35歲到45歲婦女生育的子女數(1981年)」圖反映出受教育程度對生育率的影響。婦女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的子女數越少。農村婦女生育的子女數多,城市婦女生育的子女數少。我國計劃生育工作的重點在農村。提高經濟和文化落後的農村地區婦女受教育程度,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是落實計劃生育工作的重要途徑。自然環境因素對生育率的影響極小,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直接的證據說明不同地區的人口因氣候等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產生了生育率的差異。2、環境因素對死亡率的影響與生育率不同,死亡率不僅受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同時也明顯受自然環境因素的制約。(1)社會環境因素對死亡率的影響經濟因素、政治因素、受教育水平和醫療衛生條件等是影響死亡率變化的主要因素。(2)自然環境因素對死亡率的影響氣候、水、土壤等對死亡率的影響較為明顯。其中,有些因素的影響是直接的。例如,某些地方的水土中含有令人體不適的某些元素,或者缺乏人體必需的某些元素,都會使人體產生病變,對當地居民健康的危害非常突出。科學證明,克山病、地方性甲狀腺腫大、某些惡性腫瘤的發生與水土因素有密切關系。大的自然災害,如地震、火山爆發、洪水、風暴等,往往給人類的生命和財產造成重大損失,使受災地區死亡率大幅度上升。下表為1947~1970年全世界死於自然災害的人數。自然災害火山爆發地震水災熱帶風暴死之人數0.72萬15.1萬17.3萬74.5萬3、環境污染對死亡率的影響環境污染也是造成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學研究表明,人類癌症的發生大多與環境因素有關,在環境污染較嚴重的地區,癌症死亡率明顯高於其他地區,即使某一地區環境污染程度較低,如果在此地長期生活,多樣化的有害物質可能對人的機體產生不間斷的微小損害,積累的結果能導致人體生理和免疫功能的退化,使發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三)人口數量變化對環境的影響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生產力發展水平不一樣,人口數量也不一樣,對環境的影響也不同。原始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人口數量很少人類的生存主要依賴自然環境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也很小農業社會生產力水平提高人口數量增多人類的生產活動影響和改造自然工業社會工業革命和科技進步使生產力水平大大提高人口數量劇增人類對自然環境的改造活動進一步加劇,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人口數量增長對環境的影響:人口增長與環境污染並不呈現正相關,不能認為人口多,環境污染程度就高,人口少,環境污染就輕。換一個角度看,某一地區人口多,增長快,其環境污染並不一定嚴重;另一地區人口少,增長慢,也不見得其環境污染就輕。這不難從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對比中得出結論,發達國家人口少且增長慢,但環境污染的程度並不比發展中國家輕。先進的科學技術,當然有利於環境的改善和保護,但技術能不能完全解決現有的環境污染問題,先進的技術能不能被掌握,並應用到改善環境中,這些都是問題,況且技術發展的本身也會對環境產生影響。(四)人口再生產類型及其轉變1、人口再生產的概念人口內部的老一代陸續死亡,新一代不斷出生,世代更替的過程,使人口總體不斷地延續下去,這稱為人口再生產。2、人口再生產類型及其轉變(1)人口再生產類型的決定因素人口再生產類型與一定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它是由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所決定的。(2)人口再生產的基本類型類型歷史時期特點形成原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原始型采獵文明時期極高極高極低生產力水平極低,人們主要依靠天然食物來維持生存,抵禦疾病和自然災害的能力極低,加上部落間的戰爭頻繁,人口死亡率極高,平均預期壽命短,盡管出生率很高,但人口增長速度極低傳統型農業文明時期高高較低農業的出現帶動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生產力大發展。在以手工勞動為基礎的農業經濟條件下,雖然生產力有所提高,生存環境有一定改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死亡率仍然較高,出生率很高,人口增長速度有所加快過渡型產業革命時期高低高產業革命帶來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二次生產力大發展。產業革命使人類的生存環境得到極大改善,營養水平提高,醫療衛生事業進步,導致人口死亡率快速下降。但是由於出生率沒有保持同步下降,因而人口快速增長現代型後工業化時期低低低隨著生產力的進一步提高,特別是現代科學技術進步,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進入了嶄的發展階段,在死亡率下降到很低水平並穩定後,出生率也持續下降到與死亡率相當的水平,人口發展表現為低增長或負增長(3)人口再生產類型的轉變①出生率高和死亡率很高,人口自然增長率偏低;②出生率高,死亡率快速下降,人口增長迅速;③死亡率進一步下降,出生率也開始下降,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④死亡率下降到很低水平穩定下來,出生率也趨於穩定,人口自然增長率普遍偏低。人口再生產類型的轉變是從死亡率的下降開始的。這是因為人口再生產類型轉變的根本原因在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使人們逐步擺脫了完全依賴自然環境的狀況,人們的營養水平和保障生命的各種條件,特別是醫療衛生條件得到改善,也就是說人們的生存環境發生很大的變化,這些都是死亡率下降的必要條件。可見,生產力的發展對死亡率的作用是直接的,這也正是人口再生產類型轉變首先從死亡率下降開始的基本原因。最後階段處於人口再生產類型的轉變後階段,屬於「現代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進一步延長,世代更替緩慢,人口年齡結構呈現老年型,即老年人口比重大,而老年人的死亡率一般較高。(五)人口再生產類型的地區分布不同國家或地區由於生產力發展水平不同,社會、經濟、文化及環境等存在差異,人口再生產類型的轉變並不具有同步性,也存在著各自的一些特點。地區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全世界2.20.91.4發達國家1.11.00.1發展中國家2.50.91.7非洲3.81.42.4北美1.40.90.6拉丁美洲2.40.61.8亞洲2.20.81.4歐洲1.01.1-0.1大洋洲1.80.71.11、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差異從上表中可以看出,目前發達國家或地區已完成了人口再生產類型的轉變,即人口再生產類型已經處於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長率的「現代型」;發展中國家人口再生產類型屬於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長率的「過渡型」。由於發展中國家人口約佔世界總人口的80%,因此總的來說,世界人口再生產類型屬於「過渡型」,正處在向「現代型」轉變的階段。人口出生率最高的是非洲,其次是拉丁美洲和亞洲;人口出生率最低的是歐洲,其次是北美洲和大洋洲。非洲生產力水平最低,生存環境、營養水平以及醫療條件相對較差,因而死亡率最高。2、發達國家之間的差異發達國家人口再生產均已處於「現代型」,但也存在明顯差別。德國、匈牙利等國家人口已連續多年出現負增長,整個歐洲人口自然增長率呈負值,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稍高,日本等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3、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差異亞、非、拉及大洋洲人口再生產雖然總體上處於「過渡型」,但各個國家之間差別很大:非洲國家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都很高;亞洲的韓國、新加坡等國,拉丁美洲的古巴、烏拉圭等國,人口再生產已進入或正要進入「現代型」;中國由於大力開展計劃生育工作,人口轉變的速度較快,目前已接近「現代型」。(六)環境人口容量的概念1、環境人口容量概念產生的背景目前,只有地球上有適合人類生存的條件,而地球的空間和資源是有限的,面對世界人口快速增長的事實,人們必然關注人口增長與環境承載能力的問題,從而提出了環境人口容量的概念。2、環境人口容量概念的含義環境人口容量,簡單地說就是環境所能容納的最大人口數。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曾對環境人口容量下了一個較為精確的定義: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預見到的時期內,利用本地資源及其他資源和智力、技術等條件,在保證符合社會文化准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家或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上述這一定義,其實包含以下幾層意思:(1)談環境人口容量,應指具體的時期,因為環境人口容量是時間的函數,具有不確定性;(2)資源、科技水平是制約環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3)生活(包括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是制約環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4)如果研究某一國家或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要以該國或地區所能利用的資源和技術為依據,而所能利用的資源和技術,不見得完全就是本地的,也可以是定義中所說的「其他」(如國外或地區以外的)資源和技術,這一點對地區環境人口容量的估計結果有較大的影響。3、制約環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1)資源資源是制約環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類的生存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資源狀況,資源越多,能供養的人口數量越多。資源的種類繁多,一般在研究中主要考慮的是幾種人類生存所依賴的資源,如土地、淡水、能源等。(2)科技發展水平人類獲得的資源數量,與科技發展水平密切相關。科技水平的提高,必然帶來獲取和利用資源在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變,從而帶來環境人口容量的改變。比如在原始社會,人類幾乎沒有掌握多少科技知識,所能獲得的資源也十分有限,因此環境人口容量很小。今天地球上的60億人口,在原始社會條件下是無論如何也不能、也不可能想像的。(3)生活消費水平人是社會性動物,人類的生活除了滿足吃、喝等生理方面的需求以外,還有精神生活的需求。生活消費不僅指物質生活消費,同時也包括文化精神生活的消費。由於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費水平並不相同,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費水平也在不斷變化。因此,確定什麼樣的消費水平,對環境人口容量產生較大的影響。(七)環境人口容量的估計1、環境人口容量的不確定性和相對確定性(1)環境人口容量的不確定性制約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是不確定的。例如,現有的資源總數並不確定,科技發展水平及人口消費水平等也在不斷變化,這就決定了環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確定性。(2)環境人口容量的相對確定性在一定歷史階段內,在假定技術水平、資源的基礎和潛力相對穩定,以及人口消費水平變化不大的條件下,可以對環境人口容量進行相對定量的估計。這就是環境人口容量的相對確定性。為了簡便,在實際中通常把某一種或幾種資源能供養的人口數,例如土地資源所能供養的人口數,作為環境人口容量的估計值。2、地球的環境人口容量在環境人口容量的估計中,假定的條件不同,估計的方法不同,必然得出不同的估計結果。在地球究竟能容納多少人的問題上,存在著截然不同的觀點。(1)悲觀者觀點面對當前人口增長和資源加速利用的現狀,以及由此引出的種種問題,悲觀者認為,現今世界上的人口太多,已經大大超過了地球環境人口容量。依照目前科學技術發展的速度,不能解決人口過多帶來的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問題,人口的進一步增長,後果不堪設想。(2)樂觀者觀點樂觀者著眼於尚未被人類開發利用的資源,以及未探知和未發現的領域,認為未來世界的人口,不會達到地球環境人口容量的極限值。在經濟高度發展、科技進一步提高的未來,人類有足夠的力量制止環境退化,推動人口與環境關系的良性循環。(3)多數學者對地球環境人口容量的估計多數學者認為未來全球環境人口容量在100億左右。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公布的報告認為,將全球人口穩定在110億或略多一些,可使地球上的人維持合理健康的生活。(4)地球環境人口容量的正確認識環境人口容量是在假定條件下得出的,假定的條件不同,估計的方法不同,結論也會不同。結合人類發展史來考察,每一個時期應該有各自的環境人口容量,這意味著在當時科學技術水平條件下所能容納的最大人口數,但人類的人口數從未達到過最高的人口容量。可以樂觀地相信,地球的人口增長不會達到自然環境的最高人口容量,因為科技水平在提高,新科技能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未來;另外人類對其自身與自然界關系的認識不斷地加深,已能主動調節人口增長與環境的關系,世界人口會得到有效的控制。但必須強調的是,樂觀的態度並不表示忽視環境人口容量估計的意義。在特定的時期和一定的科技發展水平下,過快的人口增長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是相當大的,對人類的發展也是有害的。3、我國的環境人口容量(1)我國環境人口容量的估計1991年,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發表報告《中國土地資源生產能力及人口承載力研究》,該報告認為,我國人口承載量最高應控制在16億左右。這里的16億主要是基於土地承載力而估計出來的。並不完全等同於我國的環境人口容量,這正如前面提到的,在實際中通常把某一種或幾種資源的人口承載力(如土地人口承載力)作為環境人口容量的估計值。(2)我國人口與環境關系的矛盾突出我國人口與環境,特別是人口與一些資源之間的矛盾已十分突出。①人口與可耕地的矛盾突出幾個國家人均耕地面積比較表(1991年)國家中國加拿大美國印度日本全世界人均耕地面積(公頃)0.081.690.750.190.030.25我國目前人均可耕地不足世界人均可耕地的1/3,屬於世界人均可耕地最低的國家之一。隨著人口增長和城市化的發展,生活用地和生產用地不斷增加,可耕地總數和人均可耕地存在繼續減少的趨勢。②人口與淡水資源的矛盾尖銳我國人均淡水佔有量僅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四分之一,淡水資源嚴重不足。由於缺水,工農業生產受到較為嚴重的影響,人們不得不大量開采地下水,有些地區已出現地下水枯竭的現象。(3)緩解人口與環境矛盾的基本國策我們必須正視我國人口增長與環境關系的矛盾,為了逐步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必須堅定不移地執行計劃生育和環境保護這兩項基本國策。研究環境人口容量的意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讓人們更加清楚地認識環境與人口的關系;②有利於人們了解各種環境問題;③促使人類自覺地保持與自然環境的良性平衡關系。
Ⅱ 高中地理必修2筆記
地理2考點解讀一、人口與城市【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主要特點及地區分布】P5-6 階段原始低增長階段(A)加速增長階段(B)增長減緩階段(C)低速增長階段(D)人口增長模式「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過渡」模式「低低低」模式人口增長類型原始型傳統型現代型特點出生率高較高開始下降,較低進一步下降,低死亡率高迅速下降,較低繼續下降,低低自然增長率低,波動大提高,高逐漸降低低人口增長相對靜止或低速增長急劇增長開始減緩零增長或負增長社會發展階段農業社會工業化初期發達國家20世紀50年代前後,發展中國家目前歐洲發達國家現在典型地區熱帶原始森林深處的土著居民非洲東部的坦尚尼亞、肯亞等國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德國、英國、法國等國 【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P10經濟因素(起重要作用)、戰爭、宗教、社會變革、國家政策、生態環境變化、個人動機和需求等——各因素主要通過案例來分析理解在某種特定的時空條件下,任何一種因素都有可能成為促使人口遷移的決定性因素。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自然環境因素社會經濟環境因素政治因素個人動機和需求氣候土地水自然災害礦產資源文化教育經濟發展交通通信婚姻家庭戰爭政策社會變革
【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的區別】P12-13環境承載力:指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是一個警戒值。(環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是一個理想值。一般而言,人口合理容量小於環境人口容量。如:中國的環境承載力是16億人,而人口合理容量是8-9億人。 【城市的(內部)空間結構及其形成原因】P20-21、P22-23 分布特點住宅區分布面積最廣;出現高級與低級住宅區的分化,且有背向發展的趨勢(高級住宅區在城市外緣,低級住宅區在內城和工業區附近)商業區呈點狀或條狀,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或街角路口(CBD經濟活動繁忙,建築物高大稠密,不僅是商業活動中心也是服務中心)工業區為降低成本、保護環境,不斷向城市外圍移動;沿主要交通干線分布合理的城市內部空間結構,最主要是處理好住宅區與工業區的關系。①便捷的交通聯系(為了方便職工的上下班)②排放廢氣和廢水的工廠應布置在居住區的下風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帶的遠郊區③應布置衛生防護帶。城市空間結構的形成原因:主要因素——經濟因素;其它因素——收入的高低,導致住宅區的分化;歷史文化或經濟方面的聲譽(知名度);種族或宗教團體(唐人街等);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響(歷史因素)經濟因素體現在各種活動的付租能力。影響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離市中心的距離。地理位置通達度土地價格或租金市中心有多條公路穿過最好最貴市中心延伸出的主要公路兩旁和公路交匯處次之比較貴遠離主要公路的地區差比較低 【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P26城市規模越大,等級越高,服務功能越強(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范圍大);城市規模越小,等級越低,服務功能越弱(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范圍大)。以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功能案例分析:一級中心:上海,全國最大的城市和經濟中心。服務范圍不久覆蓋整個區域,其影響還輻射到全國甚至國外。二級中心:南京和杭州,服務范圍主要是江蘇省及周圍省區的部分地區。三級中心:蘇州、無錫、常州、寧波。四級中心:揚州、鎮江等城市,服務范圍主要局限於是域內大多數城鎮和鄉村。 【城市化的過程與特點】P32-35圖2.20:稍被拉平的S形曲線城市化階段水平發展速度地域擴展趨勢常見的問題初期階段25%~30%以下,低緩慢緩慢城市各功能用地混雜布置,功能區分異不明確加速階段30%一70%,較高迅速快交通擁擠、環境惡化、住房緊張等,出現郊區城市化後期階段70%以上,高緩慢,甚至停滯繼續增大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 【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P36有利影響: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環境,例如,通過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設施、綠化環境等措施,使得環境向著有利於提高人們生活水平和促進社會發展的方向轉變,降低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壓力。(城市化的意義:城市是區域發展的經濟中心,能夠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而區域經濟水平的提高又促進城市的發展;促使聚落形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的變化。)不利影響:環境要素來源危害氣候城市工業排放各種氣體改變著太陽輻射強度,城市氣溫、降水等要素也發生變化,出現城市「熱島」現象;密集的建築群影響了日照、風速和風向。①城市氣溫、降水等要素也發生變化;②影響了日照、風速和風向。水文城市的道路系統和生產、生活活動設施使降水、徑流、蒸發、滲漏產生再分配使水質、水量和地下水運動發生變化。生物生物棲息地被城市的「鋼筋水泥」所改變生物的多樣性減少土壤城市工業生產排放出大量廢渣,特別是含有有害物質的廢渣對城市土地質量產生不良影響城市化帶來的問題:環境污染、交通擁擠、住房困難、就業困難、秩序混亂等 【地域文化對人口或城市的影響】1、對人口的影響:外國文化與人口:婚俗(如初婚年齡、婚姻的穩定程度)和宗教對人口發展的影響很大。中國文化與人口:生育——從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從多育多子到只生一個;職業選擇——從「學而優則仕」到「全民皆商」;人口流動——從安土重遷到「四海為家」2、對城市的影響: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形成將城市有組織地融入自然環境中的「山水城市」——杭州古代帝王對都城的規劃建設,多以皇宮為中心,將其擺放在城市的中軸線上,以顯示皇權的至高無上——北京美國首都華盛頓,以國會大廈和白宮的東西向和南北向兩條軸線及其交匯處為城市中心,國會大廈居於其上——體現了資產階級所標榜的民主與法制精神 二、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系【影響農業區位的主要因素】P42區位因素對農業的影響自然因素氣候 發展農業的基礎,影響農作物的種類和耕作制度地形平原:地勢平坦,土層深厚,適合發展耕作業;山區:耕作不便,且不宜水土保持,但適合發展林業、畜牧業等;山地自然條件的垂直地域分異,農作物分布隨海拔有所不同土壤 是農作物生長的物質基礎。不同土壤適宜生長不同農作物。水源影響農業的灌溉、對乾旱地區的農業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社會經濟因素市場 需求量決定了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交通園藝業、乳畜業等產品容易腐爛變質,需要方便快捷的交通條件機械(科技水平) 冷藏保鮮技術、耕作的機械化程度政策國家政策以及政府幹預,例如我國的商品性農業生產基地勞動力農民的文化素質,農民自身的資金情況 【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的特點及其形成條件】P45-54 類型案例主要分布地區主要作物主要特點區位條件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季風水田農業亞洲季風區東亞、東南亞、南亞季風區及東南亞的熱帶雨林氣候區 水稻小農經營(生產規模小);單產高;商品率低,機械化和科學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全年或夏季高溫多雨的氣候,適宜水稻生長;地勢低平,適宜水田管理;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人多地少,糧食需求量大商品穀物農業美國中部平原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 根廷、俄羅斯、烏克蘭等國。我國東北和新疆的國營農場。 小麥玉米等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機械化和科技水平高自然條件優越(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深厚、水源充足、氣候溫和、降水豐富);交通運輸便利;市場廣闊;地廣人稀,適宜進行大規模生產;機械化水平高;農業科技先進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大牧場放牧業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阿根廷、南非等國的乾旱、半乾旱氣候區牛、羊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專業化程度高;氣候溫和,草類茂盛,草質優良;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廉;距海港近,促進了商品經營。乳畜業西歐北美五大湖周圍、西歐、中歐、澳大利亞、紐西蘭等牛奶及其製品等商品率高;機械化程度高;集約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圍地形平坦,氣候溫涼、潮濕,適宜多汁牧草生長;城市化水平高,生活習慣影響,對乳畜產品需求量大混合農業澳大利亞墨累-達令盆地歐洲、北美洲和非洲的南非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主要是種植業與畜牧業結合的混合農業);我國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產小麥羊農場內土地交替種植小麥、牧草或休耕,可以保持土地的肥力;兩種生產方式在時間上做到忙、閑錯開,便於合理、有效地安排農業生產活動;可以根據國家政策和市場情況,農戶及時調整種植與放牧的規模,保證穩定的收入。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降水適中;地廣人稀;市場廣闊(世界主要小麥、畜產品產地);機械化水平高;交通發達;政府扶持。 【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P581、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動力、水源、交通運輸、勞動力、市場和政府政策等增強因素:交通運輸、市場、勞動力的素質、技術因素、環境減弱因素:原料(與交通運輸的發展有關)、勞動力的數量(與機械化程度的提高有關)主導因素的變化:(鋼鐵工業為例)原料—交通—市場2、工業區位選擇①經濟效益:類型名稱典型工業部門優勢發展地區原料指向型工業製糖業、水產品加工業、水果加工業所需工業原料豐富的地區市場指向型工業瓶裝飲料業、傢具製造業、印刷業接近產品消費市場的地區動力指向型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工業、化學工業能源供應充足的地區廉價勞動力指向型工業普通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傘工業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區技術指向型工業集成電路、航天、航空、精密儀表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的地區。②社會效益:國家政策變化的影響;國防的需要;個人偏好的影響;工業慣性的影響③環境效益:污染嚴重的工業的區位選擇 【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與發展特點】P65-721、工業聯系——工業集聚——工業地域工業聯系:①工序上的工業聯系 ②空間上的聯系(共同利用基礎設施或利用廉價勞動力)工業集聚:優點——可以充分利用基礎設施,加強彼此之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等,最終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利潤,獲得規模效益。工業地域:①自發形成與規劃建設的工業地域 ②發育程度較低與發育程度較高的工業地域2、工業分散①老工業區趨於飽和狀態,資源缺乏,新建企業外遷——不是工業聯系的結果②有工業聯系的兩種分散情況:如體積小、重量輕、價格昂貴的電子元器件生產企業與電子產品組裝工廠之間,可以相距較遠。又如產品結構復雜、零部件種類繁多的復雜產品生產,其各種零部件生產廠家也可以分布在許多地方,甚至形成跨地區、跨國的網路企業。3、 著名工業區形成條件發展特點傳統工業區德國魯爾區(英國中部工業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我國遼中南工業區等。)豐富的煤炭;離鐵礦區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陸交通;廣闊的市場衰落的原因:生產結構單一,魯爾區的五大傳統工業部門:煤炭、電力、鋼鐵、機械、化工;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鋼鐵過剩;新技術革命的沖擊;用地緊張、環境污染嚴重。綜合整治:①調整工業結構,改造傳統產業,扶持新興產業,實現產業結構多元化(減少煤炭、鋼鐵企業數量,擴大單個廠礦的生產規模,新建技術水平高的電子、石化、汽車等部門的中小企業);②調整工業布局(工業布局向西部和南部拓展,鋼鐵工業向沿海轉移);③發展第三產業(發展科技和教育,開展工業旅遊,發展金融服務業);④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網;⑤治理環境污染,加強環境管理,植樹造林,營造綠色空間,優化美化環境新興工業區義大利新興工業區大批廉價勞力;發達的銀行信貸體系;經濟高度開放;政府的大力支持;大批廉價勞動力;小城鎮用地用水方便;交通運輸方便。20世紀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漲價以中小企業為主;輕工業為主;生產過程分散;資本集中程度低;大多分散在小城鎮或農村(獨特的發展模式——工業小區)美國「矽谷」(高技術工業)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氣候宜人(這里屬於地中海氣候,溫暖濕潤);有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學);便捷的交通,通達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運輸;軍事訂貨:特殊的條件!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長速度快、產品更新換代周期短;研究開發費用比例高;產品面向世界市場 【農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有利影響:合理的農業生產,使土地等資源為人類持續利用,並且為我們提供衣食來源。農業生產技術的改進大大增加了農作物的產量。不利影響:不合理的農業生產,可能導致自然環境被破壞,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濫砍亂伐導致生物多樣性被破壞、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過度放牧導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導致土地鹽鹼化;化肥的大量使用導致土壤板結;農葯的不合理使用導致農產品和土壤污染) 【工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有利影響:創造出巨大的社會財富,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不利影響:工業生產對原材料的需求與自然界中有限的資源、能源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人類對資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會造成酸雨等嚴重的工業污染,並直接破壞環境。 【生產活動中地域聯系的重要性】人們的衣、食、住以及各種經濟活動都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間進行的。自然資源分布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間產生了人和物交流的需要。交通運輸是實現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交通運輸的重要性:促進生產規模,原材料供應范圍和產品銷售市場的擴大;加速區域開發,使資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加強工業和農業,城市和鄉村的聯系;加強科技和文化交流,保證國家統一和安全。
Ⅲ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筆記
第一章 人口的變化
第一節 人口的數量變化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長
1、10年來人口增長
歷史時期 人類的生產勞動 人口數量和增長情況 人口變化的原因
農業革命之前 主要從事採集和狩獵 人口數量化少,增長緩慢 人們獲取食物的能力低,抵禦疾病和災難水平差,死亡率高
農業革命至工業革命期間 利用簡單的工具從事農業活動 人口數量增多,增長速度加快 耕作和灌溉技術發展,食物供應變得穩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業革命以後 工業生產活動迅速擴大和發展 人口數量繼續增加,增長速度更加迅猛 用科學技術武裝起來的人類不斷壯大著改造自然的能力,人們能獲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醫療服務,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長最根本因素:生產力水平的高低
決定因素: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3、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差異
自然增長率水平 人口增長特點及成因 今後變化趨勢
發達國家 保持較低水平 受生育觀念、生活質量、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影響,增長緩慢 今後幾十年,人口數量將比較穩定,一些國家還會逐漸減少
發展中國家 水平較高 由於政治獨立,民族經濟發展,醫療衛生事業進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長很快 採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長速度將趨緩,但人口數量還將增加
中國 水平較低 增長緩慢 人口基數大
4、人口的發展一定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與環境的承載力相適應。
二、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
5、人口增長模式與相應人口問題
人口增長 人口問題
歷 原始低增長階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 人口增長過快
史 加速增長階段———「高低高」模式——傳統型——————兒童比重過大
軌 增長減緩階段—— 人口增長緩慢
跡 低速增長階段——「低低低」模式——現代型———————人口老齡化
6、影響人口模式轉變的因素:生產力水平、國家政策、自然環境、社會福利、文化觀念
7、為什麼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模式尚未進入現代型?生產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會制度。
第二節 人口的空間變化
一、 人口的遷移
1、 人口遷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國際或本國范圍內發生改變。
人口遷移三要素:居住地變更、時間上長期性(1年以上)、市空間位置變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 不同時期的國際人口遷移
時期 特點 遷出地區 遷入地區 原因 意義
19世紀以前 以集團型、大批量移民為主 舊大陸(亞非歐)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陸 歐洲殖民主義擴張、新大陸的開發 在客觀上開發了新大陸,傳播了工業文明,也改變了人種的空間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人口從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定居移民減少,短期流動人口增加 拉丁美洲、亞洲、非洲等 西歐、北美、西亞、北非 遷入地區經濟發展快 調整了勞動力空間分布不均
3、 一個地區人口數量的變化包括人口遷移和人口數量增減。
4、 不同時期的國內人口遷移
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脆弱;戰爭頻繁;自然災害;政府組織「屯墾戍邊」
時代 影響因素 遷移特點 流向
古代 深受統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縛;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脆弱;戰爭頻繁;自然災害;政府組織「屯墾戍邊」 大批遷入 遷往自然條件較好的地區
當代 性中國成立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 受國家政治政策影響大
國家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和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 有計劃、有組織 東部——西北和東北
沿海——內陸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 國家改革開放政策
經濟因素起主導作用 (改革開放政策) 遷移流量大,流向改變 西部——東部沿海城市和工礦區
農村——城市
5、 我國人口遷移的意義:調節人口空間分布和人才短缺;加強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進經濟發展,縮小地區差異。
6、 人口遷移效應
對遷入地區 積極 提供廉價勞動力,節約教育費用,促進遷入地經濟發展
消極 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劇人地矛盾
對遷出地區 積極 緩解人地矛盾,改善環境,增加收入(外匯),加強與經濟發達地區經濟、社會文化交流
消極 人才外流
其它效應 改變人口分布,人口結構;促進民族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人口群體基因交流和融合
二、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二是個人對生活或職業需求的變化。
——經濟因素、生態環境、政治因素、社會變革、宗教、個人動機和需求
在某種特定的時空條件下,任何一種因素都有可能成為促使人口遷移的決定性因素。
2、美國
1)促使美國成為移民國家的因素:
①新大陸為開發,需要大量勞動力
②15—16世紀,歐洲圈地運動,失業工人和破產農民為了追求更好的經濟待遇遷往美洲
③新航線開辟,為人們順利遷移掃清障礙
④殖民擴張,掠奪美洲資源財富
2)美國國內人口遷移
時期 遷移的原因 遷移流量
19世紀中期 南北戰爭——政治 人口大規模西移
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 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經濟 由鄉村流入城市
20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 農業危機、自然災害——經濟、生態環境 南部人口遷往北部和西部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東北老工業基地環境惡化,西部、南部有新資源、新興工業的陽光地帶——經濟、生態環境、個人動機需求 由東北部遷往南部和西部
70年代以後 城市環境改善和老工業區經濟重建(經濟、生態環境) 人口向老工業區和城市迴流
第三節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 環境承載力
1、 環境承載力,只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人口數量是衡量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指標。
2、 環境人口容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資源及其他資源、智力和技術等條件,在報政府和社會文化准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家或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3、 環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間的關系
科技發展水平——————決定開發數量 資源————環境人口容量 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決定消耗數量
最主要因素:在各因素中,科技發展水平與華努境人口容量成正相關關系,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與環境人口容量呈負相關關系,資源與環境人口容量成正相關關系。
4、 環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確定性,和相對穩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俄人口數量。——一個理想的、難以確定精確數值的「虛數」。
2、意義:對於制定一個地區或國家的人口戰略和人口政策又總要意義,進而影響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
3、對整個世界來說
(1)國際社會要倡導各國政府,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要盡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規模之內。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證大多數人擁有不斷追求高水平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利。
(3)尊重人地協調發展的客觀規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區持續發展戰略,既保持良好生態平衡,又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Ⅳ 求人教版地理必修二全部的手寫筆記
有點小多,加個好友,然後我給你私發
Ⅳ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總結
一、城市化
1、問題
①環境質量下降環境污染
②交通擁擠,居住條件差
③增加就業困難,失業人數增多
其他:貧困問題、內城衰落問題、人口老齡化問題、社會治安問題
2、解決辦法
①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
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條件
③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
3、城市化特點
發達國家
①起步早
②城市化水平高。③出現逆城市化現象。發展中國家
①起步晚,發展快。②城市化水平較低。③城市發展不合理。二、人口遷入、遷出
1、對遷入區的影響
(利)引進廉價勞動力,促進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
(弊)人口對環境壓力增大,社會治安
2、對遷出區的影響
(利)減少人口密度,緩解人口對環境的壓力
(弊)人才和勞動力的流失
三、農業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氣候;地形;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2、社會經濟因素:
市場(廣闊);交通(便利);科技(水平高);政策(支持);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
四、工業區(以魯爾地區為例)
1、區位優勢
①豐富的煤炭資源,離鐵礦近
②水源充足
③交通便利
④市場廣闊
2、衰落原因拯救措施
調整工業布局①煤炭能量地位下降
②世界性鋼鐵過剩
③生產結構單一調整工業結構,發展第三產業
④新技術革命的沖擊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產業升級換代
⑤環境污染嚴重治理污染,美化環境
五、交通運輸布局(南昆鐵路修建的意義)
1、促進經濟發展
2、促進民族團結
3、鐵礦資源豐富,加強外運
4、科技發展,能夠克服自然條件的限制
5、合理布局交通網
六、污染:大氣污染、雜訊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
可持續發展:經濟、社會、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原則:共同性原則、公平性原則、持續性原則
Ⅵ 求高一地理必修2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長、遷移與合理容量
第一節 人口增長的模式及地區分布
1、世界人口增長特點 總趨勢:持續增長
特點:階段性,工業革命以前:緩慢增長;工業革命以後:增長加速;二戰後:快速增長 對人口增長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生產力的發展2、近代人口增長模式及特點
模式 特點 分布 舉例 利弊
高低高模式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 發展中國家、工業化初期人口再生產模式 衣索比亞、坦尚尼亞、肯亞 人口增長快,勞動力充足人口年輕化,物質資料需求量大,資源短缺,環境、就業、住房壓力大
三低模式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發達國家 英國、日本、德國(負增長)、新加坡、中國 克服了人口增長過多、過快的問題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國防兵力不足,養老費用增加,年輕人負擔重
過渡模式 過渡 接近或已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的發展中國家 土耳其、阿根廷
4、中國人口變化模式
人口加速增長階段(1949-1957年):原因,建國後,經濟發展,社會穩定
人口負增長(1957-1961年):三年自然災害
人口高速增長階段(1961-1970年):經濟水平高,補償性生育
人口減速增長階段(1970-1980年):計劃生育
人口波動增長階段(1980-1991年):人口滯後效應
人口低速增長階段(1992-至今):三低模式,我國自然增長率下降依賴於出生率的下降(計劃生育)
第二節 人口的遷移
1、移動到一定距離之外(跨越行政區域界線),改變定居地的行為
人口移動(空間上位置改變)包括:①人口流動:暫時離開常住地(例旅遊、出差)②人口遷移
2、分類:按照人口遷移的范圍是否跨越國界分為:國內人口遷移和國際人口遷移
按遷移方向分為:農村向城市遷移(發達國家歷史上,發展中國家當前)和城市向農村遷移(發達國家
新趨勢);發達向不發達地區遷移:國際難民(包括環境難民)數量增加,持續時間長;發展中國家優
秀人才移民
3、特點
國際: ①新大陸發現前:遷移集中在舊大陸,跨國遷移多,跨洲遷移少
②新大陸發現後:跨洲遷移,從舊大陸亞洲、歐洲、非洲遷往新大陸南、北美洲、大洋洲
③二戰後,外籍工人(勞務輸出)成為國際人口遷移的主要形式
人口遷移流向,歐洲:遷出變為遷入;拉丁美洲:遷入變為遷出;北美洲、大洋洲:一直是遷入;亞
洲、非洲:一直是遷出
國內:遷移的最直接原因是:移民支邊、戰爭和自然災害
清以前:由黃河流域遷往珠江、長江流域,原因是戰爭
清——新中國:闖關東、走西口,原因是經濟
建國後、改革開放前:響應國家號召,開發新疆等,遷移少,原因是計劃經濟,嚴格戶籍管理
改革開放後:從落後地區遷往發達地區,人口流動頻繁,規模加大
4、原因:經濟原因(主要因素):例如,三峽移民(開發性移民)
政治因素:政治迫害(烏干達)、戰爭(巴以戰爭)、國家有組織移民(移民戍邊)
社會文化:宗教迫害(印巴分治)、民族歧視(印第安人)、文化傳統(中國葉落歸根)
生態環境:生態環境差異、環境惡化(愛爾蘭水災移民)
其他:家庭、婚姻:男女婚嫁、兩地分居
5、性別、年齡:男性比女性易遷移,年輕人比兒童、老人易遷移
第三節 環境承載力與合理人口容量
環境承載力 ①定義:養活的最大人口數(生存)
②影響因素:資源(主要因素,由最短缺的資源決定,木桶效應)、經濟等
③特點:不確定性和相對確定性。世界100億,中國 16億
合理人口容量,定義:養好的最大人口數(發展)
影響因素:①自然環境:正相關(現實人口間接反映合理人口容量的大小)
②地域開放程度:正相關(日本、荷蘭、比利時利用別國資源)
③本國自然資源:正相關
④生活質量、消費水平:負相關
⑤科技發展水平:當多開發的資源大於多需要的資源:正相關;當多開發的資源小於多需
要的資源:負相關
⑥貧富差距:負相關
Ⅶ 高中必修2地理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 人口與環境
[主要考點]
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主要特點及地區分布
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
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的區別
【知識掃描】
一、 人口增長在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主要特點
1. 人口自然增長率是指一定時期內人口出生率與死亡率相減得數
2. 比較人口增長在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主要特點
人口增長模式 出現的社會階段 主要特點 形成原因
高—高—低 工業社會以前,包括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社會初期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長率。 生產力水平低,糧食產量低,醫療衛生水平低,人口死亡率高
高—低—高 18世紀中期以後到到19世紀末出現在歐洲。20世紀50年代起,廣泛的存在大多數發展中國家。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人口自然增長率 生產力水平明顯提供,醫療衛生事業得到迅速發展,糧食產量大幅度增加,人口死亡率顯著下降。
低—低—低 目前,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已經步入這種人口增長模式。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現代科學知識的普及和醫療衛生技術的進步,人類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得到提升,人們的生育觀念和生育行為也發生較大的變化。人口出生率開始呈下降的趨勢。
二、 結合實例,說明不同地區人口增長的主要特點
目前發達國家大部分已屬於現代型人口增長模式,從20世紀50年代起,「高—低—高」增長模式普遍存在於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目前發展中國家都面臨著比較嚴重的人口問題。由於中國政府十分重視計劃生育工作,採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控制人口增長。我國人口增長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過渡。全世界人口增長模式也處於由傳統向現代型過渡階段。
三、 區別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合理容量
1. 環境承載力是環境能夠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2. 環境人口容量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環境能夠供養最大人口數量,可以用環境承載力來表示。
3. 環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影響因素是資源(正比),還包括科技水平(正比),地區生活和消費水平(反比)。
4.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所以環境人口容量大於人口合理容量。
四、 結合實例,分析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
1. 國際人口遷移:19世紀以前,國際人口遷移的總特點是以集團性,大批移民為主。例如15-16世紀,歐洲進行殖民主義擴張,引發了7000萬歐洲人遷移到美洲和大洋洲的國家和地區。二戰以後,國際人口遷移表現出新的特點:人口從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定居移民減少,短期流動的人口增多。歐洲由人口遷出地變為人口遷入地,主要是西歐經濟發展較快,吸引了大量的移民;拉丁美洲由人口遷人地變為人口遷出地,大量的人口流向美國、加拿大和歐洲,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亞和北非石油輸出國從境外招募大批的外籍工人。
國內人口遷移:解放初到改革開發,國內人口遷移主要是有計劃、有組織的進行得。例如60年代移民支援邊疆省份,70年代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此時我國人口遷移的風向多為從東向中部、西北、東北、西南方向遷移。20世紀80年代以後大量中西部農民向東部沿海就業。為了改善物質生活條件,獲得更高的經濟收入。
第二單元 城市與環境
第一節 城市空間結構
[主要考點]
城市的空間結構和形成原因
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
[知識掃描]
一、 結合實例,了解城市主要功能區的分布特點,分析城市的空間結構
1、城市主要功能區的分布特點
城市主要功能區 分布特點
商業區 分布在城市的中心區、街角、交通幹道兩側等交通便利的地區
住宅區 住宅是城市中最廣泛土地利用方式
工業區 工業區分布在城市的生產中心,一般靠近河流、鐵路、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方。
中心商務區位置范圍的變化,對城市的用地結構,功能分區,商業網點的布局和房地產的價格都具有顯著的影響。
2、城市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1)城市功能區在空間分布和組合形成了不同地域結構模式,具有代表性城市地域結構模式有三種:同心圓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2)城市內部空間結構形成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經濟因素,即各種活動願意付的地租水平
(3)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因素還包括交通線路分布,歷史文化因素,自然地理因素,經濟發展水平等。
(4)為了保護城市環境和降低成本,城市工業區向城市外圍遷移;為了方便運輸,工業區向外圍的主要交通線附近遷移。
二、城市服務功能
理解城市規模與其服務功能的關系,比較不同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
(1)一個地區城鎮的規模大小和數量成反比,規模小的城鎮數量多,規模大的城鎮數量少。
(2)理想的平原上,中心地(城鎮)的服務范圍表現為以中心地為核心的正六邊形
(3)高級中心地服務范圍大,彼此相距遠,正六邊形數量少;低級中心地服務范圍小,彼此距離近,六邊形數量多
(4) 就區域總體來看,高級中心地包含低級中心地,高級中心地范圍覆蓋低級中心地,從而形成層層嵌套空間網路系統
第二、三節 城市化
1. 城市化概念:人口和產業活動在空間上集聚,鄉村地區轉變為城市地區的過程,又稱城鎮化。
2、城市化標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用地規模擴大。其中城市人口占總人口中的百分比是最重要的指標。
3、不同類型國家城市化的不同進程:
發達國家特點 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70年代後期達到了70%);出現逆城市化現象(出現的原因:70年代後期,由於人們對環境質量要求的提高,以及鄉村地區和小城鎮基礎設施逐步完善;表現:城市人口向鄉村居民點和小城鎮迴流,大城市中心區萎縮,中小城鎮發展迅速,鄉村人口數量增多)
發展中國家特點 起步晚,發展快;城市化水平低(1990年只有33%);城市發展不合理(主要是由於城市經濟畸形發展以及人口增長過快,農村勞動力過剩造成的,城市化和經濟發展水平不適應)
4、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
環境質量下降 大氣污染 城市居民燃燒產生的煙塵,工礦企業排放的煙氣,各類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氣,危害人們健康
水污染 城市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危害人體健康
噪音污染 妨礙人們休息、工作、學習和交談,甚至損害人體健康
固體廢棄物 危害人體健康和環境
交通擁擠,居住條件差 交通堵塞,導致時間、能源浪費;住宅表現為住房缺少、質量低劣
增加就業難度,失業人數增多 影響社會治安,還會帶來貧困、內城衰落等問題。
5、城市化問題解決途徑:(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措施)
a. 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
b.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條件;
c. 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
6、中國的城市化(課本40頁)
第三單元 人類的生產活動與地理環境
第一節 農業
1、農業的概述
①農業生產的特點:地域性、季節性和周期性。
②農業的投入:自然條件:光照、熱量、水分、土壤
社會經濟條件:勞動力;生產資料、科技
③農業的分類: 按生產對象分類:種植業和畜牧業
按投入的多少分類:粗放農業和密集農業
按產品的用途分類:自給農業和商品農業
④農業區位因素:氣候、水源、地形、土壤、市場、交通、政策等
⑤農業發展與區位的關系:
區位因素 農業發展
氣候 熱量、光照、降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極大。光熱條件與農作物的分布、復種制度和產量關系最為密切。
水源 年降水量少於250毫米的乾旱地區,灌溉水源是決定性因素。
地形 不同的地形區(坡度、高度),適宜發展不同類型的農業。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土層深厚,適宜發展耕作業,山地適宜發展畜牧業和種植業
土壤 不同的土壤種類,適宜生長不同的作物。如東南丘陵地區分布廣泛酸性土壤,適合種植茶樹
市場需求 市場的需求量最終決定了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
交通運輸 主要影響商品農業的區位,園藝、乳畜業等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運輸條件
國家政策 世界各國的農業都受到國家政策以及政府幹預手段的影響。如我國20世紀80年代建立的商品糧基地
科學技術 是影響農業區位的重要因素,但它是通過影響其它因素而影響農業區位。
工業、城市的發展 在城市郊區及工礦區周圍,往往形成以生產蔬菜、肉、乳、禽、蛋為重點的農業生產基地。
⑥社會經濟因素發展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
社會經濟因素 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
市場區位 新興工礦區的出現,城市的發展,城區和工礦區周圍將重點生產蔬菜、肉、蛋、奶等,並發展園藝業
市場需求量 供不應求時,刺激生產,供過於求時,壓縮生產,如我國90年代初蘋果種植
交通條件和保鮮、冷藏技術 交通條件的改善和農產品保鮮、冷藏技術的發展,使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在地域上大為擴展,例如美國東南部地區利用光照優勢發展蔬菜、花卉,供應東北地區,我國北方冬季從南方的廣東、四川等省大量調運蔬菜;使農業區域專業化生產成為可能,例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等成為世界主要商品糧食生產基地,荷蘭、丹麥、紐西蘭等為世界主要的乳畜產品供應國,拉丁美洲、非洲以及東南亞和南亞成為世界熱帶經濟作物的生產基地
2、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的特點:
農業地域類型 分布地區 其他概況 典型案例
水稻種植業 集中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的季風區,以及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區 區位條件:
①高溫多雨的氣候
②平坦的地形
③勞動力豐富
④有悠久的歷史,稻米是傳統的食糧 小農經營;單位面積產量高,但商品率低;機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大牧場放牧業 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阿根廷、南非等地, 美國、阿根廷以牧牛為主,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以牧羊為主。
潘帕斯草原區位條件:①優良天然草場;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③海港近 採取的措施(以阿根廷為例):培育良種牛,加強牛群病害的研究;改善交通運輸條件;開辟水源;種植飼料。
商品穀物農業 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廷、俄羅斯、烏克蘭等地 基本特徵:
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是商品穀物農業的基本特徵。
作物:小麥、玉米 美國中部平原的商品農業的區位優勢:優越的自然條件,便利的交通運輸,地廣人稀,
高度發達的工業
混合農業 歐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 主要是飼養牲畜和穀物生產的混合農業 墨累-達令盆地的優點:農場成為一個良性的生態系統;農民可有效地利用時間安排農業活動;農業生產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對市場的適應性
3、農業生產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農業生產強度過大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
農業生產發展引起植被、地表環境、地表輻射特性、碳循環等發生改變
3、農業生產對
地理環境的影響 不合理的農業生產方式對環境的影響:過牧、不合理
農業生產技術改進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化肥、農葯的過量使用
第二節 工業生產
【知識掃描】
一、 結合實例,說明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
工廠建在什麼地方,在什麼地方建設工業區和工業城市,需要綜合考慮很多因素。例如要考慮從哪裡獲得原料、燃料和勞動力,市場在哪裡,交通是否方便,對環境影響的大小等因素。(工業區位因素:原料、動力(燃料)、勞動力、市場、交通運輸、土地、水源、政府。)
1. 不同類型工業部門,其生產過程和生產特點不同,區位選擇時考慮的主導因素各不相同。
工業部門類屬名稱 區位選擇的基本原則 代表部門
原料指向型工業 運輸原料成本較高(原料到產品重量大大減輕)原料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易變質等) 甜菜、甘蔗製糖等水果、水產品加工
市場指向型工業 運輸原料成本較高(重量、體積減少不多或有增加)產品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易變質、破碎等) 傢具、印刷、啤酒部分食品
動力指向型工業 消耗大量電能的工業 煉鋁廠、冶金及化工等重工業
廉價勞力指向型 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應接近具有大量廉價勞力的地區 普通服裝、電子裝配、包帶、製鞋等
技術指向型工業 技術要求高,應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地區 集成電路、衛星、飛機、精密儀表等
2. 隨著社會的發展,市場需求的變化,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工業區位因素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斷變化。例如隨著高科技企業不斷涌現,知識和人才因素對企業布局影響逐步加大。又如隨著交通運輸業發展,一些原料導向型企業可以遠離原料產地,接近市場分布(寶鋼和鞍鋼區位選擇差異)。再如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增強,環境因素對工業布局影響越來越大。
二、 結合實例說明工業地域形成條件和發展特點
1. 工業地域:工業集聚形成地域,稱為工業地域。
2. 工業聯系
(1) 生產協作聯系:工業生產的過程復雜,工序繁多,玩玩需要許多工廠共同 協作才能完成一項產品,這些工廠之間就存在生產協作關系
(2) 地理空間聯系:有些工廠雖然不存在生產工序上的聯系,但布局在同一個工業區內,共同使用這里的基礎設施。例如我國許多地方的經濟開發區內工廠就屬於這種聯系。我們稱之為地理空間聯系。
3. 工業地域的形成:具有工業聯系的一些工廠往往會近距離聚集,形成工業集聚。工業集聚可以加強企業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4. 工業集聚形成的地域,稱為工業地域
按成因分:自發形成的工業地域和規劃形成的工業地域
按發育程度分:發育程度低的工業地域(如食品工業),發育程度高工業地域(例如鋼鐵工業、石化工業、汽車工業等,其內部工業聯系比較復雜,形成工業地域面積大,協作企業多,生產規模大,往往發育形成重要工業區,進一步演變成工業城市,例如攀枝花市、鞍山市、大慶市、十堰汽車城)
5. 工業分散和工業的地域聯系
為了充分發揮不同地區區位優勢,一些具有生產協作關系工廠並不一定集聚在一起,而是分散分布到各地,我們稱之為工業分散。例如許多跨國企業工廠分布。
三、 結合實例說明工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影響
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增強,環境質量異成為重要的工業區位因素
1. 對大氣有污染的工業(化工廠、水泥廠、發電廠、鋼鐵廠等)
分布規律:工廠分布在居住區常年盛行風下風向,或最小風頻的上風向。
2. 對水源有污染的工業(印染廠,造紙廠、電鍍廠、化工廠、煉油廠)
分布規律:工廠分布在城市河流下游
3. 既有大氣污染又有水源污染的工業(化工廠和煉油廠)
分布規律:既要考慮風向又要考慮河流
污染工業分布規律
工業部門 污染類型 區位選擇
水泥廠,釀造廠 污染空氣 工廠設置在居民區最小風頻的上風向或常年盛行風的下風向,季風區的垂直郊外
印染長,造紙廠,電鍍廠,皮革廠 污染水源 污水排放口要遠離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化工廠,煉油廠 污染大氣,污染水源 綜合以上兩條
發電廠,鋼鐵廠 污染空氣,固體廢棄物污染 污染空氣綜合以上的,固體廢棄物污染要遠離居民區和農田
四、工業分類
工業類型 舉例 分布地區
資源密集型工業 採掘工業,製糖工業 受自然資源分布的制約
勞動密集型工業 紡織工業,服裝工業 分布在勞動力豐富的地區
資金密集型工業 鋼鐵工業,化學工業 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對原料的依賴性仍然比較大
技術密集型工業 電子工業,航天工業,核工業,激光工業 分布在科學技術和高等教育發達的地區
五、歷史上三次技術革命對工業的影響
歷次技術革命 年代 主要標志 新出現的工業部門
第一次 18世紀60年代 蒸氣機的發明 棉紡織、鋼鐵
第二次 19世紀70年代 電氣化 電力、化學、石油、汽車、飛機
第三次 20世紀50年代 信息技術,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和微電子技術 微電子,核工業,航天,激光
六、不同類型工業區的特點:
著名工業區 發展條件 發展特點
傳統工業區 德國魯爾區
(英國中部工業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 豐富的煤炭、離鐵礦區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陸交通、廣闊的市場 衰落的原因:生產結構單一,由於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鋼鐵過剩、新技術革命的沖擊。綜合整治:①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②調整工業布局、拓展交通;③完善交通網、發展科技;④繁榮經濟;⑤消除污染,美化環境
新興工業區 義大利新興工業區 大批廉價勞力、發達的銀行信貸體系、經濟高度開放、政府的大力支持 以中小企業為主;輕工業為主;生產過程分散;資本集中程度低;大多分散在小城鎮或農村
美國「矽谷」
(高技術工業) 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軍事訂貨。 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長速度快、產品更新換代周期短;研究開發費用比例高;產品面向世界市場
第三節 人類生產活動的地域聯系和交通運輸
【知識掃描】
一、 結合實例,說明生產活動中地域聯系的重要性
人類的各種社會活動,都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間進行,資源分布的地域差異,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促使不同地區之間的物質、能量、資金和信息,通過運輸、通信、商業、貿易等方式進行交流,實現優勢互補和相互促進、從而導致地域聯系。
二、 了解生產活動中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
主要方式:交通、通信、商業和貿易。
了解現代交通運輸系統主要方式特點比較圖表。(沖A59頁)
影響現代交通運輸線路選擇最主要的因素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可以通過科技發展克服不利的自然條件
三、 結合實例說明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
1.交通運輸與聚落的形成: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於開展商貿活動,通常形成較大的居民點,如河流幹流與支流的匯合處常發展為城市(例如武漢市,重慶市),在河流入海口,因擁有發達的水運條件和頻繁的商貿活動,有利形成比較大的城市。(例如上海,廣州等)
2.交通運輸與聚落空間分布
古代交通工具 現代主要交通方式 聚落分布 聚落形式
北方 馬 陸路 陸路幹道附近 團塊狀
南方 船 水運 臨水分布 帶狀
3.交通運輸與城鎮分布:沿河設城是我國南方的一般規律。(交通便利,取水方便)
4.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
例如:隨著鐵路的修建,在鐵路沿線和鐵路樞紐形成一些新興城市(石家莊、鄭州、株洲)
又如:一個地區交通運輸條件的變化,會給這個地區城市的布局和發展帶來很大影響。
(以揚州市為例,見課本80頁)
四、結合實例,說明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對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
1.山區交通不便,商業網點密度小,平原地區交通便利,商業網點密度大
2.城市中心區,交通便利,人流量大常形成中心商業區。(以市場最優為原則)
市區環線的邊緣,市區外圍的高速公路兩側常形成大型批發型商業區(是以交通最優為原則,而且地價便宜)
Ⅷ 地理必修2 城市化
你先了解下城市化的內涵:城市人口比重只是其中1方面
城市人口應該是從事非農業活動的,居住在城市范圍內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