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八年級地理上冊德育滲透計劃

八年級地理上冊德育滲透計劃

發布時間: 2021-03-02 03:55:44

八年級地理備課組工作計劃

2014-2015學年八年級地理備課組工作計劃
指導思想、目標任務
以地圖為依託和載體,教會學生讀圖、用圖,並從圖中獲取信息的技能,適當的時候還要教學生畫圖;其次,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識,並培養學生基本的地理素養,養成邊看書邊讀圖的學習習慣平時要加強地理知識的鞏固與復習,充分利用好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我們備課組工作以夯實常規教學為基礎,以堅持內涵發展為途徑,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重點,優質高效地完成各項教學任務,並使八年級地理組的各項工作在原有的基礎上,取得新的成績。
1、深度挖掘教材
八年級地理新教材和老教材相比,在知識的處理上,有許多不同的地方,這就需要我們整個備課組,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度挖掘教材,鑽研教材,深刻領會新課改的精髓,以便能更好的適應教學的靈活多變性。
2、認真、全面備課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面對日益靈活的地理內容,備課是一定要深度挖掘教材,全面吃透教材,靈活傳授教材,對課堂上的每一分鍾都要精打細算,認真設計好課堂的每一個環節。備好教材的同時,還一定要備好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備課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到這個時期學生的心理,充分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
3、狠抓課堂效率,注重知識的落實
八年級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兩極分化嚴重,這就要求上課時保證課堂效率,當堂的知識爭取當堂掌握。通過對經驗的學習,我們力爭:講課內容少而精,線索簡單而清晰,課堂給同學一定的時間當堂消化本節課的知識
4、利用上課前幾分鍾,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
初中生對於知識多數是死記硬背,不求甚解,這就更要求我們要不斷的在他們面前提醒、重復,也就是說我們要加大檢查力度,使學生的腦子里始終都裝著地理。
5、加強與同一班級其他任課教師的聯系

工作計劃 工作計劃格式 工作計劃寫作 周工作計劃 月工作計劃 季度工作計劃

我們應和其他任課教師聯系,時刻掌握著每個學生的狀況,並且及時的對症下葯,爭取不落掉任何一個學生
、主要工作安排
第一,認真履行工作計劃表所安排的教學工作;
第二,積極聽取其他老師的常態課,從中取長補短,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第三,積極參加本學科的課題研究活動。
第四,上好公開課

⑵ 如何在八年級上冊地理滲透防毒品教育

一、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調動社會各種積極因素,宣傳毒品危害,杜絕毒品來源,組織青少年學法、知法、用法、守法,引導青少年遠離毒品場所,嚴防毒品侵害,提高青少年抵禦毒品的能力,要求青少年用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和精神文明約束自己。

二、進一步發揮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功能,在學生中大力加強毒品危害教育,嚴格要求學生遠離吸毒人群;對於吸毒的學生,一律按照校規嚴肅處理。決不能允許毒品流入學校。

三、加大城市社區和農村居民委員會的禁毒工作力度。社區和居民委員會要關心青少年的成長,特別是對於單親家庭的青少年,更要給予熱情的關懷;法院在處理離婚案件時,要充分考慮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對於失足於毒品的青少年,要建立吸毒檔案,開展幫教工作,組織定期尿檢,發揮社區矯正的功能。

四、對於涉毒犯罪的青少年,要實行重教育、重感化、重挽救、輕懲罰的方針,盡可能少判、輕判、不判,少送監獄和勞動教養所,給予司法保護。實踐證明,青少年犯罪送進監獄和勞動教養所後,易受服刑的慣犯和成年犯罪分子的影響,非但自身得不到改造,反而會學習一些新的犯罪手段,不如放在社區,通過社區幫教矯正,更有利於他們改去惡習。對於已經戒斷的青年,社會要予以關心,幫助他們學會一技之長,政府要設法給他們安置就業。

五、加大打擊毒品犯罪的力度,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禁毒、防毒、拒毒氛圍。建議在總結執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禁毒的決定》

⑶ 如何地理課堂中滲透德育

初中地理是一門綜合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基礎性學科,它兼具歷史性、人文性、經版濟性,權是一門豐富多彩、情感凸現的學科。中學地理課程的改革使地理課成為培養學生科學態度、情感價值觀不可缺少的一門學科,在素質教育中承擔著重要作用,是促進學如何地理課堂中滲透德育

地理教學過程中如何滲透德育工作

1、鑽研教材內容,挖掘德育因素 

地理教材包含著及其豐富的德育內容。要結合教學充分發掘其本身的德育因素,寓德育於地理教學之中。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不能脫離實際,也不應是隨心所欲,而是要有知識傳授與思想教育的最佳結合點。如通過學習祖國歷史、地大物博、山川壯麗等內容,增強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這種感情表現在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對祖國歷史和文化的愛好;對祖國前途的高度關心和堅定信念;為了祖國人民甘願犧牲一切的獻身精神。

2、加強鄉土地理教學滲透德育教育

家鄉是我們成長的搖籃,它是學生看得見、感受得到、摸得著的熟悉地方。地理學科中的鄉土地理是指本鄉本土上的地理。幫助學生認識學校所在地區的生活環境,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增強愛國、愛家鄉的情感。通過鄉土地理教學,可使學生深刻地了解家鄉、深切地熱愛家鄉,自然會萌發建設家鄉的強烈願望,而愛國之心與愛家鄉之情是息息相通的,進而升華為熱愛和建設偉大祖國的崇高理想。

3、適當運用比較法的有效途徑滲透德育教育

地理教學中的大量事實材料,對從中比較所得的結論,具有極強的說服力,學生易於接受,迅速改變觀念,教育效果自然明顯。但要注意,對比的事物要具有類比性。

4、適時運用地理課外活動滲透德育教育 

地理課外教學指由地理教師組織安排的,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進行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地理課外教學活動。地理學是科學的、系統的、現實存在的,所以說地理課外活動能取得課堂教學所無法想像的德育滲透效果。例如,在講解土地荒漠化的時候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親身體驗談一談身邊是否有此類現象,然後讓他們自己先發表一下對於這些現象產生的原因、治理措施的看法,讓他們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然後教師再進行總結,這樣就很好地進行了這方面的德育教育。

5、通過作業訓練、試題測驗等來滲透德育教育。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接觸大量的作業、練習和試題,這是向學生滲透德育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在編選作業題、練習題和考試命題時,要注意增強思想性,發揮育人功能。從而增強學生的情感教育,要愛護環境,保護資源。

⑸ 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教學計劃

八年級地理教學計劃
一、 指導思想
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創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創新教學,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發展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養成動腦思考的習慣,充分發揮教師的特長,深化創新教育,優化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二、教學目標
1、使由「學會」向「會學」轉變。
2、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讓學生通過網路資源自主學習。
三、教學設想
1、結合本班學生實際,制定相應的切實可行的具體的教學計劃。
2、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知識的主人, 加強基礎,培養能力,實行啟發式,探究式,培養學法,提高能力。
3、要努力增設學生自己動手實驗的機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學好化學的自信心,面向體學生,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自主的體驗探究過程的樂趣,以次來獲得科學的學習方法。
4、要爭取把多媒體應用到地理教學中,優化教學過程,創設情景、解剖難點。
5、做好教後記,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與積累。
四、深入備課:
1、備學生
⑴幫助學生完成八年級地理學習的過渡。我們要切實作好八年級地理的教學,在教學進度上不能急於結束課程,提早復習,而要在教學中時刻向學生滲透地理學習的方法和規律。
⑵幫助學生養成看教材的好習慣。根據以往八年級的學生的學習經驗來看:很多學生心氣浮躁、眼高手低,平時不重視教材中的基礎知識,甚至不屑於做課後題,相反,卻一心撲在做各種習題冊和難題上,結果一些人連最基本的知識都弄不明白。因此在本學期將注重這方面的指導。
2、備教材
對一些暫時拿不準的問題,要進行廣泛的討論,以期在教學中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
3、備教法
嘗試將「研究性」的教學思想滲透到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內容,在備課中搜集和參考一些理論聯系實際的生動材料,把一些平淡無奇的知識轉變為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創設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中要貫穿人文精神,通過教學,培養學生意志堅定、熱愛科學的精神,培養學生道德高尚、獻身科學的精神,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勇於創新的精神,喚起學生關注地球、關注人類,提高環境道德素質,樹立社會責任感。

⑹ 地理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幾個途徑

初中地理是一門綜合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基礎性學科,它兼具歷史性、人文性、經濟性,是一門豐富多彩、情感凸現的學科。中學地理課程的改革使地理課成為培養學生科學態度、情感價值觀不可缺少的一門學科,在素質教育中承擔著重要作用,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
一、中學地理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標
中學地理德育教育的目標即為國家地理課程標准中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要求。主要有:關心家鄉的環境與發展,關心我國的基本地理國情,增強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增強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尊重不同國家的文化和傳統,初步形成全球意識;增強對環境、資源的保護意識和法制意識,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逐步形成關心和愛護環境的行為習慣。
二、中學地理德育教育的主要內容和重點
1.地理教育要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用科學的、實事求是的眼光來看待事物。
初中地理內容為兩大板塊,一是世界地理,包括地理知識基礎理論、世界自然資源、世界氣候、世界人口、世界政治分區、世界區域地理;二是中國地理,包括中國疆域、人口與民族、氣候、資源、河流與湖泊、交通、經濟、中國區域地理。無論是學習世界地理還是中國地理,教師除了要教給學生正確的基礎知識,更要注重辯證唯物主義教育,科學的、客觀的認識和分析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不能憑感覺,更不能想當然地來學習世界與中國、認識世界與中國。如學習世界自然資源中,我們認識到,目前,世界上由於地域差異、經濟差異、人文素質的差異,有很多國家、很多地區,人們文化落後,缺少科學知識,缺乏環境保護意識,使我們的自然資源數量不斷地劇減。更有甚者,一些貧困落後的國家地區的農村,人們為了求生存,還有毀林開荒、亂砍濫伐、過度放牧、亂采礦藏、破壞環境,造成環境惡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耕地減少;而人口又不斷增加,生態受到威脅,自然災害頻繁多發,直接影響到世界全局性和諧發展。因此,我們必須使學生明確到,協調人口、資源、環境關系,才能求得全球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
2.從國情教育入手,增強愛國情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形成地是建立在對家鄉的熱愛,對自然及人文環境的熱愛基礎上。對我國基本地理國情了解的基礎上,地理課讓學生從了解家鄉開始,通過地理圖片、圖像、視頻、文字資料、數據等方式進一步了解我國的基本地理國情,如我國的疆域,人口民族,地形、氣候、河流等方面的自然環境,土地、水、森林、礦產等方面的自然資源狀況,經濟與文化等人文方面的現狀,各地區的地理差異等,在此基礎上,正確認識中國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使學生了解世界不同地區人民的生活,尊重不同國家的文化和傳統,初步形成全球意識。在看待中國在世界的地位上,既不能盲目樂觀,更不能悲觀,要引導學生積極地看待和正確認識我國的國情,增強民族自豪和自尊的情感,樹立建設祖國的信心和責任感,轉化為正確的行為。使學生能夠把個人的成長進步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同祖國的繁榮富強緊密聯系在一起,為擔負起建設祖國、振興中華的光榮使命做好准備。
國情教育實際上是國民素質教育、基礎教育,地理知識具有強烈的思想性和教育價值,通過地理科學知識的傳授,培養學生解決國情問題的初步能力,把個人、民族和全球利益統一起來。對我國的國情,有優點,但也不能掩飾缺點,講優點有利於學生產生自豪感和自信心,但又要防止盲目自滿,不求進取的思想,過分誇大缺點,又可能產生自卑心理,所以要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喚起學生的緊迫感、責任感和報國心。
3. 增強對環境、資源的保護意識,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增強關心和愛護環境的社會責任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中國旅遊業"一節是教材新增加的專題教學內容。就是滲透經濟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教學探索。旅遊業與交通、通訊、建築、商業、保險業有緊密聯系,同時又可以帶動這些待業的發展,發展旅遊業能增加國家和地方的財政收入與外匯收入,是"無煙工業"。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旅遊業空前繁榮,成為我國迅速發展的新興經濟部門。它是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是扶貧致富的有效途徑。這就使學生樹立立足當代,面向未來和為人民為子孫後代造福的觀念,樹立發展與環境互補和對環境負責的觀念,樹立"旅遊搭台,經貿唱戲"永續發 展觀念,做自覺的環境衛士,增強了學生熱愛祖國錦綉河山、革命聖地、熱愛歷代勞動人民偉大創造的情感。
現代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的問題日益明顯。在人口、資源、環境問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讓學生了解不同地區的人民是如何根據當地自然環境和資源發展經濟,在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發展的成與敗的經驗教訓,地理課可以使學生正確認識人與地理環境的相互關系,樹立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發展觀,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4.地理教育中要注重學生的人生價值觀教育,培養學生專心鑽研科學文化知識,立志成才的精神。
當前的學生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