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二習題農業
1. 哪有地理必修二的復習題綱
必修2全書復習提綱
第一章 人口的變化
知識點
1.1人口的數量變化
1、一個地區人口的自然增長,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決定的。
2、20世紀以來特別過去100多年人口增長迅速的原因:
過去100多年,伴隨著生產工具和社會生產力等方面的進步,人類對自然環境開發利用和改造的范圍不斷擴大,對各種災害和疾病的防禦能力也不斷提高,使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利用和適應性不斷增強,死亡率進一步降低。
3、某個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的數量受人口自然增長率和人口基數大小共同影響。
4、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人口變化比較:(理解記憶)
自然增長率水平 人口增長特點 原因分析 今後變化趨勢 典型國家舉例
發達國家 保持較低水平 增長緩慢 社會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觀念的轉變等 比較穩定,一些國家的人口數量還會逐漸減少 俄羅斯、德國、日本
發展中國家 水平較高 人口增長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發展中國家佔到80%以上 政治上的獨立,民族經濟的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長開始趨於緩慢,很多國家實施人口控制措施 中國、印度、巴基斯坦
5、人口增長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三個指標構成。
公式: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6、三種人口增長模式特點
人口模式 特 點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傳統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
現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7、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
人口增長模式是由原始型向傳統型,繼而向現代型轉變。
轉變的因素:生產力水平、國家政策、社會福利、自然環境、文化觀念
8、大部分發達國家(歐洲、北美為代表)為現代型,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為傳統型,中國為現代型,世界為由傳統型轉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
1.2人口的空間變化
1、人口遷移:人的居住地在國際或本國范圍內發生改變。
人口遷移的判斷:是否發生了地域上的移動(行政區位的改變);是否有居住地的改變;時間的改變(通常為一年)
2、人口遷移的類型(按是否跨越國界):國際遷移、國內遷移
3、人口遷移的意義
調節人口空間分布和人才餘缺,加強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進經濟發展和縮小地區差異。
4、人口遷移對遷入地和遷出地的影響
對人口遷出地:好的影響有減少遷出地人口密度、緩解人口對環境的壓力
不好的影響有人才、勞動力的流失
對人口遷入地:好的影響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價勞動力,有利於經濟發展
不好的影響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對環境的壓力增加
5、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1)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2)個人對生活或職業需求的變化
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中,經濟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6、中國古代和近幾十年來人口遷移的因素:
古代:主要是戰亂(永嘉之亂、安史之亂、靖康之難),其次為開疆拓土、流放、戍邊等。
近幾十年:主要是國家政策、社會變革、經濟發展、個人需求等。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1、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容量的關系
環境承載力是指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衡量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指標是就是環境人口數量。
2、環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約因素
環境人口容量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區資源及其他資源、智力和技術等條件,在保證符合社會文化准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貨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所能容納的最大人口數)
制約因素:資源(成正比)、科技發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成反比)。
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緊迫性表現:
日益嚴峻的人口過快增長問題、人口城市化問題、城市人口老齡化問題
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記憶]
(1)國際社會倡導盡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規模內
(2)建立公平秩序保證大多數人擁有不斷追求高水平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利
第二章 城市與城市化
2.1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1、城市形態的概念:
城市佔據一定的空間,有著特定的外部輪廓形態。
2、城市形態的類型:
類型 團塊狀 條帶狀 組團狀
分布地區 平原地區 沿鐵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伸 地形崎嶇不平的丘陵山地
舉例 我國的成都、合肥,美國的華盛頓 蘭州、洛陽、西寧、宜昌 重慶
3、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應
同一種土地利用方式對用地空間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這會導致同一種活動在城市空間上的集聚。
4、功能區之間並無明確的界線,某一種功能區以某種土地利用方式為主,可能兼有其他類型的用地。
5、功能區: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
6、經濟因素是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主要因素,體現在各種活動的付租能力。影響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離市中心的距離。
7、各類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隨距離遞減示意圖[理解]
商業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離的影響最大
工業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離的影響最小
OA商業付租能力最強
AB住宅付租能力最強
BC工業付租能力最強
8、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其他因素:
(1) 收入的高低,導致住宅區的分化
(2) 歷史文化或經濟方面的聲譽
(3) 種族或宗教團體(唐人街等)
(4) 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響
9、城市內部空間結構隨城市發展而逐漸形成和變化
早期:功能區分異不明顯,市中心以市場、交通等優勢吸引工業聚集
一定規模後:由於用地緊張、交通擁擠、環境污染等問題,工廠企業向外搬遷,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發生變化。
2.2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1、城市等級劃分及依據:[記憶]
城市等級一般分為:集鎮、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國的劃分:特大城市(100萬以上)、大城市(50~100萬)、中等城市(20~50萬)、小城市(20萬以下)、以下為縣城、建制鎮等
依據:城市人口規模
2、城市等級與服務范圍的關系[理解]
城市等級低,服務種類少,服務范圍比較小;城市等級高,服務種類多,服務范圍比較大。
3、上海城市等級和服務范圍變化的影響因素[理解記憶]
(1) 上海位於我國南北海岸線的中點以及長江的出海口
(2) 上海市有發達的鐵路網,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勞動力、農產品以及巨大的市場
(3) 上海位於長江三角洲,地形平坦開闊。
4、城市等級體系:[記憶]
城市的服務種類、服務范圍是與城市的等級相對應的,在同一個區域中,城市的空間分布也與城市的等級密切相關,這些不同級別的城市空姐組合,構成了一個地區的城市等級系統。
5、城市等級與城市數目、相互距離的關系[理解]
等級較高的城市數目較少,相距較遠;等級較低的城市數目較多,相距較近。(德國南部為例)
2.3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義
(1) 土地的城市化(鄉村用地變為城市用地)
(2) 人口的城市化(鄉村人口變為城市人口)
(3) 一個城市等級提升的過程
(4) 一個區域城市等級體系形成的過程
2、人口向城市遷移的動力:[記憶]
推力:人口增長快對土地壓力大,自然災害,收入低、社會服務短缺
動力:就業機會多,社會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設施全,交通便利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標志: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
4、城市化的意義:
(1) 城市市區域發展的經濟中心,能夠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而區域經濟水平的提高又促進城市的發展
(2) 促使聚落形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的變化
5、世界城市化的進程
城市化階段 水平 發展速度 地域擴展趨勢 常見的問題
初期階段 25%~30%以下,低 緩慢 緩慢 城市各功能用地混雜布置,功能區分異不明確
中期階段 30%~70%,較高 迅速 快 交通擁擠、環境惡化、住房緊張等
後期階段 70%以上,高 緩慢,甚至停滯 繼續增大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
6、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城市化比較
發展中國家:起步晚,發展快;水平低;發展不合理(出現畸形發展);處於初期和中期階段
發達國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現逆城市化現象;處於後期階段
7、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記憶]
來源 危害
大氣污染 城市居民生活排出的煙塵;工礦企業[排放的煙氣;各類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氣 污染物有煤煙、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鉛等有害物質,污染空氣,危害健康(倫敦煙霧事件、光化學污染、酸雨)
水污染 工業廢水、生活污水 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質變壞,危害人體健康和動植物繁殖(骨痛病等)
固體廢棄物污染 工業生產、城市建設、居民消費 危害人體健康和環境(白色污染、廢舊電池等)
雜訊污染 交通運輸、工業生產、建築施工、社會活動 妨礙人們休息、工作、危害人體健康
8、如何建設「生態城市」:[記憶]
(1) 在城市建設中,要發展低污染的節能建築和綠色交通,減少環境污染
(2) 使城市景觀盡可能與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觀保持協調,建立一種良性循環(「天人合一」)
第三章 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3.1農業的區位選擇
1、農業的概念:
人類利用土地的自然生產力,栽培植物或飼養動物,以獲得所需要的產品。
2、農業區位的含義:
(1) 農業生產的位置
(2) 農業與地理環境各因素的聯系
3、農業的主要區位因素:[記憶]
自然因素:氣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會經濟因素:市場、勞動力、交通、政策、機械、科技
決定農業活動的類型和規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場因素。
4、農業區位選擇的實質:對農業土地的合理利用
5、對農業活動主導區位因素的判斷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風區、「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氣候因素)
千煙洲立體農業(地形因素)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亞熱帶沿海農業景觀的變遷(市場和政策)
茶葉宜在南方酸性紅壤種植(土壤因素)
大城市公路邊的乳畜業、園藝業(交通因素)
6、農業區位因素的變化
自然因素比較穩定,社會經濟因素發展變化較快。
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種促進農業發展(袁隆平雜交水稻、橡膠樹種植范圍的擴大);改善局部自然條件發展農業(大棚農業生產反季節蔬菜)
交通運輸的發展和冷藏技術的進步使世界農業出現專業化和地域化
7、農業地域的含義:
在一定的歷史發展階段,在社會、經濟、科技、文化和自然條件的綜合作用下,形成的農業生產地區。農業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合理利用農業土地的結果。
8、澳大利亞混合農業的主要特徵:
生產結構:種植業與畜牧業結合的混合農業(小麥—牧羊)
經營方式:家庭大農場
科技應用:劃區輪牧、種植優質牧草、輪作制
農業專業化、地域化水平較高
發展措施:東水西調
3.2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1、 季風水田農業(勞動力密集型)
分布:亞洲的季風區(東亞、東南亞、南亞都有分布)
作物:水稻為主(水稻的習性:好暖喜濕)
2、季風水田農業的區位條件:
(1) 氣候以季風為主,高溫多雨適合水稻生長
(2) 地勢平坦,適宜水田管理
(3) 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
(4) 人多地少,生活習慣導致糧食需求量大
(5) 水稻生產的歷史悠久(7000年歷史)
3、季風水田農業的特點
(1) 小農經營(生產規模小)
(2) 單產高,商品率低
(3) 機械化和科學水平低
(4) 水利工程量大
4、商品穀物農業(面向市場)
分布: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廷、俄羅斯、烏克蘭
作物:小麥、玉米
5、商品穀物農業的區位條件
(1) 自然條件優越(氣候溫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 交通運輸便利
(3) 市場廣闊
(4) 地廣人稀
(5) 機械化程度高
(6) 農業科技先進
6、商品穀物農業的主要特點
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機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3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1、大牧場放牧業(面向市場)
分布: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阿根廷、南非(乾旱、半乾旱氣候區)
生產對象:牛、羊
2、大牧場放牧業區位條件
(1) 氣候溫暖,草類茂盛
(2) 地廣人稀,地價低
(3) 距離海港近,交通便利
3、大牧場放牧業特點
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專業化程度高
4、阿根廷大牧場放牧業的發展措施
(1) 圍欄放牧、劃區輪牧、種植飼料、開辟水源
(2) 培育良種牛,加強對牛群病害研究
5、乳畜業
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區、西歐、中歐、澳大利亞、紐西蘭
農產品:牛奶及乳製品
6、乳畜業的區位條件
(1) 氣候溫涼、潮濕,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
(2) 城市化水平高,生活習慣影響,對乳畜產品需求量大
7、乳畜業的主要特點
商品率高;機械化程度高;集約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圍
第四章 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4.1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
1、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記憶]
自然因素:地形、水源
社會經濟因素:市場、勞動力、交通、政策、機械、科技
2、 經濟效益
從經濟利益看工廠應選擇在具有明顯區位優勢的地方,以花費最低的生產成本獲得最高利潤。(主導因素)
類型名稱 典型工業部門 優勢發展地區
原料指向型工業 製糖業、水產品加工業、水果加工業 所需工業原料豐富的地區
市場指向型工業 瓶裝飲料業、傢具製造業、印刷工業 接近產品消費市場的地區
動力指向型工業 有色金屬冶煉工業、化學工業 能源供應充足的地區
廉價勞動力指向型工業 普通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傘、製鞋工業 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區
技術指向型工業 集成電路、航天、航空、精密儀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的地區。
3、社會效益
國家政策變化的影響:從20世紀80年代我國沿海地區工業的大發展,到21世紀初我國對西部地區的大開發。
國防的需要:20世紀50—70年代,我國在內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業基地,主要是重工業和軍事工業。
個人偏好的影響:大批華僑和海外華人在家鄉投資辦廠。
4.環境效益
讀課本P61《污染嚴重的工業的區位選擇圖》,分析污染嚴重的工業的區位應如何選擇?
分析過程:某工廠——污染類型——如何治理
5.一個工廠的區位選擇整體分析思路:
1) 經濟效益
2) 社會效益
3) 環境效益
4.2工業地域的形成
一、工業聯系——工業集聚——工業地域
1.工業聯系
(1)投入——產出的聯系
第一種是甲企業的產出是乙企業的投入。如紡紗——織布——印染——服裝製造。同一工廠中不同工序之間的聯系也屬於這種聯系方式,如生產流水線。
(2)非生產上的空間聯系
有些工廠相互之間並沒有生產工序上的聯系,卻在地理空間上聯系在一起,工廠之間這種空間聯系有的為了共同利用基礎設施,有的為了共同利用廉價勞動力等,如某些經濟技術開發區中的不同工業企業
2、工業集聚
在工業發展中,具有工業聯系的一些工廠往往發生工業集聚現象。
工業的集聚的優點,可以充分利用基礎設施,加強彼此之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等,最終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利潤,獲得規模效益。
3.工業地域
(1)工業地域的概念
工業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們稱之為工業地域。
(2)工業地域的形成
工業地域按照不同的形成過程,可分為兩類:
①自發形成的工業地域
主要是在生產上有投入—產出聯系的工業企業自發集聚形成的;
②規劃建設的工業地域
既有與前者相同的類型,也有在共同的基礎設施條件吸收下,不同工業集聚而形成的。
(3)工業地域的性質
工業地域按照發育程度的不同,分為兩類:
①發育程度較低的工業地域
(如食品工業),以當地農副產品加工工業為主,工業聯系簡單、規模小、工廠少。
②發育程度較高的工業地域
(如鋼鐵工業區),工業聯系復雜、面積大、協作企業多、生產規模大,往往能夠形成專業化很強的工業城市。我國和世界許多著名的「鋼城」「石油城」「汽車城」
二、工業分散與工業的地域聯系
近些年來,一些科技含量高、工序復雜的工業(如飛機、汽車製造工業和電子工業等)開始出現分散的趨勢。跨國企業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最優區位條件,降低成本,以最終獲得最大的綜合經濟效益。
4.3傳統工業區和新工業區
一、傳統工業區
1、主要分布:德國魯爾區、英國中部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我國遼中南工業區等。
2、傳統工業區的特徵
⑴一般是在豐富煤、鐵資源基礎上,以紡織、煤炭、鋼鐵、機械、化工等傳統工業為主;
⑵以大型企業為軸心,逐漸發展起來的;
(3)問題:原料、能源消耗大、運輸量大、污染嚴重等
二、魯爾區的發展、衰落與整治(讀課本圖)
1.發展的區位條件
豐富的煤炭資源
離鐵礦較近
充沛的水源
便捷的交通
廣闊的市場
魯爾區以煤炭工業為基礎,以鋼鐵工業為主導,少數重工業部門高度集中。
2.衰落的主要原因
20世紀50年代以後,經濟開始衰落,其原因是:
(1) 生產結構單一
魯爾區的五大傳統工業部門:煤炭、電力、鋼鐵、機械、化工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3)世界性鋼鐵過剩
(4)新技術革命的沖擊
(5)用地緊張、環境污染嚴重
3.綜合整治措施
20世紀60年代,魯爾區開始實施綜合整治的總體規則,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綜合整治。
A、調整工業結構
B、調整工業布局
C、發展第三產業
D、優化環境
三、新興工業區
1、 概念:新興工業區是指20世紀50年代之後,在發達國家的一些鄉村地區,逐漸形成了以靈活多變的中小企業為主的工業地域。
2、 主要分布:在義大利東北部和中部地區,德國南部地區,以及美國「矽谷」等,日本的「硅島」(九州島)
四、義大利新興工業區(傳統輕工業)
1.義大利新興工業區發展特點
工業區 義大利新興工業區 傳統工業區
生產規模 以 中小企業為主 以大型企業為主
主要工業部門 輕工業 重工業
生產過程 分散 集中生產
資本集中程度 低 高
工業分布 分散在小城鎮或農村
無傳統工業區優勢的地區 集中布局
2.獨特的發展模式—工業小區
五、美國「矽谷」(讀課本圖)
1.特點
20世紀中、後期以來,在新技術革命的推動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興工業迅速發展起來。
(1) 人才:從業人員水平高
(2) 產品:研發費用高;
(3) 增長和更新速度快;
(4) 產品面向國際市場
2.崛起原因
(1)位置優越,環境優美
(2)氣候宜人。這里屬於地中海氣候,溫暖濕潤。
(3)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學
(4)便捷的交通,通達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運輸。
(5)市場穩定:軍事訂貨
第五章 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
一、地域聯系的方式:交通運輸、郵電通信、商業等
二、主要運輸方式及其特點:
運輸方式 優點 缺點
鐵路運輸 當代最重要的運輸方式之一。運量大,速度快,運費較低,受自然因素影響小,連續性好 修築鐵路造價高,消耗金屬材料多,佔地面積廣,短途運輸成本高
公路運輸 發展最快、應用最廣、地位日趨重要的運輸方式。機動靈活,周轉速度快,裝卸方便,對各種自然條件適應性強 運量小,耗能多,成本高,運費較貴
水路運輸 歷史最悠久的運輸方式,運量大,投資少,成本低 速度慢,靈活性和連續性差,受航道水文狀況和氣象等自然影響大
航空運輸 速度快,運輸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現代化運輸方式
運量小,能耗大,運費高,且設備投資大,技術要求嚴格。
管道運輸 運具和線路合二為一的新型運輸方式。貨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煤漿及其它礦漿。氣體不揮發,液體不外流,損耗小,連續性強,平穩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晝夜不停,運量很大。 管道運輸要鋪設專門管道,設備投資大,靈活性差。
二、交通運輸網的形成與發展趨勢:
高速化、大型化和專業化
三、交通運輸線、站的區位因素:
a.影響鐵路的建設的區位因素:經濟、社會因素成為決定性因素
b.影響公路的建設的區位因素:修築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條件,避開那些地形、地質、水文條件復雜的地段。2、盡量少佔農田耕地,處理好與城鎮發展的關系。
第六章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6.1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
一、人地關系的歷史回顧:
時期 人類思想 人地關系
采獵文明 崇拜自然 人地基本協調
農業社會 利用自然 對抗性增強,環境受到破壞
工業革命 征服自然 人地關系全面不協調
新技術革命 人類謀求協調發展 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二、直面環境問題
1、環境問題的產生
環境對人類生產、生活的排泄物具有一定的容納和清除能力(環境自凈能力)。當人類向環境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了資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時,就會出現環境問題,
2、環境問題的表現:
當今世界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環境污染(包括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雜訊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生態破壞(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鹽鹼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和臭氧的破壞、資源的枯竭、生物物種的減少)兩大類。
3、環境問題的分布:
城市地區主要表現為環境污染,鄉村地區主要表現為生態破壞。發展中國家環境問題較發達地區嚴重(其原因是:環境承受發展和人口的雙重壓力;經濟、技術水平落後;發達國家污染嚴重的工業轉移)。
三、可持續發展
1、 環境問題的防治:
從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壓力、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經濟的增長);從總體上,環境問題的本質就是發展問題,是在發展的過程中產生的,必須在發展的過程中解決
★2、可持續發展
(1)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可持續發展:它既滿足其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的內涵概括為:生態持續發展(基礎)、經濟持續發展(條件)、社會持續發展(目的),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共同組成一個系統。(課本P96圖)
(2)原則:公平性、持續性、共同性。
6、2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
一、必然性:
1、 龐大的人口壓力
2、 資源短缺
3、 深刻的環境危機
二、途徑
1、 循環經濟是重要途徑。
循環經濟以環境無害化技術為手段,以提高生態效益為核心,以環境友好方式利用經濟資源和環境資源,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
2、 循環經濟在工業中的表現形式是清潔生產。
清潔生產從原料開采—生產製造—消費使用—廢棄物處理的全過程來評估產品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克服了傳統工業生產只重視末端治理的弊端。能帶來良好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3、 循環經濟在農業中主要表現為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將農業生產和生態平衡納入協調一致的軌道。它模擬自然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形成經濟上和生態上的良性發展。
留民營村是「中國生態農業第一村」
所採取主要措施:調整產業機構,開展綜合利用, 廣開源流,開發利用新能
2. 高中地理必修二農業區位因素
自然因素:氣候、地形、水源、土壤、生物、環境(污染程度)
社會因素:勞動力、飲食習慣、市場、交通、科技、
3. 高一地理必修二 試題及答案.doc
自己找的
人教網上:http://www.pep.com.cn/gzdl/jszx/kbjc/dlst/200802/t20080226_446586.htm
http://www.pep.com.cn/gzdl/jszx/kbjc/dlst/200712/t20071218_431946.htm
給你一個網站,在這里你應該可以找到你需要的:
http://www.dilifu.com/DatumList-100.aspx
呵呵,希望可以幫到你
4. 高中地理作業,地理必修二世界主要農業地域類型
①季風水田農業(也就是種植業,代表國家或地區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東亞大中國(季風氣內候地區都適容合));特點(還是有點中國古代的小農經濟一樣,只是可能是高級階段,單產高,商品率低,機械化水平低。);存在問題(就是特點里消極的一面);解決措施(大力發展經濟,重視科學技術的研究等等……)②畜牧業代表國家阿根廷,西歐地區;特點(商品率高,啊哈哈……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問題,還不怎麼知道捏,自己想吧,就是氣候等問題哈!措施跟多來。③混合農業(哈哈,這個澳大利亞特別得很的);特點(基本相似於畜牧業),哎!寫作業了
5. 高一地理 必修二 農業篇1
應該是選擇D, BC可以首先排除,A 商品穀物農業主要農產品用來賣的,而不是版自給的,上海及周圍地權區人口較多,農產品一般是自給。另外中國的商品穀物農業主要在東北地區,以國營為主,而美國的商品穀物農業是私營的。
6. 高一地理必修二舉例工業,農業區位因素歸納課本工業,農業這兩章的案例區位因素
(1)影響農業的主要區位因素 氣候:熱量、光照、降水影響極大 地形:影響農業的類型(平原與山區不同)、影響農作物的分布(農作物隨海拔有所不同)。土壤:作物生長的物質基礎,不同土壤適宜生長不同作物,東南丘陵的紅壤適宜種茶樹等。 市場:市場的需求量最終決定了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 交能運輸:園藝業、乳畜業產品容易變質,要求有方便的交通運輸條件 政策:國家政策和政府幹預手段影響。(2)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 擴大某種農作物的區位范圍改造不適宜的自然因素,使之適於發展農業。改造要根據當地的經濟技術條件,並充分考慮投入和產出比 (3)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 市場需求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最為突出。交通運輸條件改善和農產品保鮮、冷藏等技術的發展,使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在地域上大為擴展
工業區位因素
自然因素:1.原料(臨近原料產地,原料充足);2.能源;3.土地(土地平坦開闊,利於建設,可降低成本);4.水源充足(臨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
經濟因素:1.市場(人口稠密,市場廣闊);2.交通(臨海或臨港或河流交匯處,臨鐵路高速路航空港,交通便利);3.勞動力(人口稠密,勞動力資源豐富);4.技術(科技發達,臨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勞動者素質高);5.農業基礎好(臨近商品糧基地等)。
社會因素:國家政策,國防安全,個人偏好,工業慣性。
環境因素:風向。
7. 高中地理必修二有關農業
首先要確定該圖像所表示的氣候類型。判斷氣溫曲線與降水柱狀圖,可按以下步驟:
以溫回定球答:7月氣溫高於1月,則為北半球,反之為南半球。該圖像表示北半球;
以溫定帶:最冷月均溫在15℃以上的為熱帶、0℃—15℃之間的為亞熱帶,但是溫帶海洋性氣候也屬於該范疇;0℃以下的為溫帶(除溫帶海洋性氣候外)。該圖像表示亞熱帶氣候或溫帶海洋性氣候;
以水定型:年雨型有熱帶雨林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夏雨型為季風氣候、草原氣候,冬雨型為地中海氣候,少雨型為熱帶沙漠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該圖表示年雨型。
綜上,該圖像表示溫帶海洋性氣候。
從氣候條件來看,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氣溫溫和、降水均勻充沛,適合牧草的生長(熱量條件較難滿足水稻種植與商品穀物種植),如歐洲西部乳畜業分布廣泛。因此該題選擇【B】。
8. 高一地理必修二: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2、商品穀物農業
典型地區:東北地區
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①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
②地形平坦開闊;
③耕地面積廣大;
④土壤肥沃;
⑤水源充足。
(2)社會經濟因素:①地廣人稀,農產品商品率高;
②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較高;
③交通便利;
④市場廣闊;
⑤工業比較發達;
⑥國家政策扶持。
3、我國水稻種植業
典型地區: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分析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①熱量充足,雨熱同期;
②三角洲地形平坦
③土壤肥沃;
④河網密布,水源充足。
(2)社會經濟因素:①交通便利;
②市場廣闊;
③工業比較發達;
④科技發達;
⑤勞動力豐富;
⑥國家政策扶持
6、我國南方低山丘陵區農業:
A、區位因素分析:熱帶亞熱帶濕潤地區,光熱水資源豐富,(氣象災害多發)
生物物種豐富,有較高產品產出能力,(但品種單一,經營粗放)
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土地類型多樣,(水土流失嚴重,紅壤貧瘠)
中小河流眾多,水資源豐富。(地形多樣,開發難度大)
B、整治和發展方向:綜合開發,走立體農業的道路;
系列開發優勢資源;
生態建設,封山育林,退耕還林,保持水土。
世界:
1、乳畜業 典型地區:西歐、美國東北部(五大湖區)、紐西蘭等地區和國家
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①氣候溫和濕潤,不利於種植業成熟,有利於多汁牧草的生長;
②草場面積廣闊;
③地形平坦,平原面積廣(紐西蘭除外)
(2)社會經濟因素:①城市分布集中,人口密集,消費市場廣闊;
②交通便捷。
2、大牧場放牧業 典型地區: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阿根廷、南非
潘帕斯草原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①氣候溫和,草類茂盛;
②草場面積大
(2)社會經濟因素:①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
②距離海港近;
③交通條件改善,冷藏技術的進步。
3、混合農業 典型地區:歐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墨累-達令盆地的優點:
①農場成為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
②可以有效利用時間安排農活
③農業生產具有靈活性和對市場的適應性。
4、商品穀物農業 典型地區: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
美國區位條件 ①自然條件(4個)
②交通運輸 ③地廣人稀
④工業基礎 ⑤科技
5、水稻種植業 典型地區: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的季風區以及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區
亞洲水稻種植業區位:①夏季或全年高溫多雨的氣候;
②地形平坦;
③勞動力豐富。
④水源充足
特點:小農經營;單產高但商品率低;機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6.糧食安全問題
①保護耕地,保護自然環境
②加強農田建設
③提高農業技術,提高單產
④惠農政策,提高農們的生產積極性
⑤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質
⑥做好糧食儲備
1、灌溉農業區位分析
典型地區:寧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分析自然區位因素:①熱量充足,溫差大;
②地形平坦;
③土壤肥沃;
④灌溉水源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