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第二學期地理質量分析
❶ 初一地理試卷分析
給你個例子,自己研究一下。
期中考試結束了,現將試卷,學生作答情況分析如下:
本次考試題共分兩個大題,第一大題為單項選擇題。第二大題為綜合題。其中綜合題又包括四個小題。基本上都是讀圖題。
一、第一大題為單項選擇題。共2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學生得分情況大多在20——25之間。比較有難度的小題有兩個。
1、第6小題:
某地以東是西半球,以西是東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該地的地理位置是( )
A西經20度和赤道的交點。B 東經160度和赤道的交點
C經度0度和赤道的交點 D經度180度和赤道的交點
正確答案選B ,學生容易掌握的是赤道的交點,因為赤道把地球分為南北兩個半球,不容易掌握的是東半球和西半球的范圍。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西經20度和東經160度。西經20度以東為東半球,以西為西半球,東經160度以東為西半球,以東為東半球。這點是作答本題的關鍵所在。
另一小題為16小題:
世人所關注的中東地區主要分布著( )
A黑色人種B混血人種C白色人種D黃色人種。
學生大多不明白中東地區指的是什麼地方,西亞。主要分布著白色人種。正確作案為C
學生失分原因是對課本上,練習冊上的重點內容記憶不準確.基礎知識不過關,比如連書上的原話:源於中國本土的宗教是什麼教都不知道。
二、第二大題為綜合題。基本上全是讀圖題。第一小題為練習冊上的題演變的。不同的是把方向改了。考查的是學生對方向一章的內容掌握如何。學生伯分原因是不明白什麼叫指向標,連地圖上的方向都弄不懂,每一步就錯了,後面的全錯了。另一小題野外定方向的方法是屬於我平時教學中的失誤,以為考試不會考,結果考試偏偏考出來了。
第二小題是畫了一個地球儀。主要考查學生對經緯網、經線、緯線、經度、緯度的掌握程度以及中、低、高緯的劃分。學生作答情況不盡人意,失誤原因是上課時我從來沒有讓學生用過地球儀。其實這一節內容用地球儀完全可以解決。只可惜我當時就沒有想到。結果學生做的一踏糊塗。
第三小題考查學生對七大洲、四大洋的掌握程度。畫的是南極洲為中心的南半球圖。學生做起來難度更大。
第四小題考查學生對世界人口、人種的掌握情況。學生也有難度。畫的圖更難。
本次考試題出的很有水平。注重了知識的綜合性,能把一章的內容融匯到一個圖中進行考查。培養學生的讀圖、析圖能力。
三、今後採取的措施:
1、每節課前都應讓學生預習新課內容。以備上課。
2、充分發揮多媒體、地球儀、掛圖等輔助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3、精講多練是永恆不變的主題。
4、培養學生的識圖、析圖能力。
5、加強記憶。
❷ 七年級下冊地理復習提綱(人教版)
地理:
第八章第二節 歐洲西部
1.歐洲西部地形以平原、山地為主。山地主要在北部和南部,歐洲西部北、西、南三面瀕臨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
2.世界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地區是歐洲西部。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是歐洲西部。
3.歐洲人以白種人為主;鬱金香、風車是歐洲西部哪個國家的象徵荷蘭。
4.歐洲西部氣候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冬季溫和,夏季涼爽,年降水量均勻。
5.歐洲西部的氣候自西向東由海洋性向大陸性過渡
6.歐洲西部人們稱的「綠色金子」指牧草。歐洲人酷愛乳產品和牛羊肉,這種飲食結構與發達的畜牧業有密切關系。
7.歐盟是一個政治和經濟組織。目前歐盟的成員國共有25個。歐盟成員國使用共同的貨幣是歐元。
8.歐洲西部旅遊業發達,南部海濱沙灘風景優美,北部峽灣曲折幽深、中部山地登山、滑雪
9.城市與相應著名旅遊項目:
巴黎------艾菲爾鐵塔; 鹿特丹-------圍海造田、風車 ;維也納-----音樂之都
羅馬-----古代斗獸場; 威尼斯-----「水城」; 雅典-----巴特農神廟
第三節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是熱帶草原氣候(去年期末試題選擇①)
2.下列河流與注入海洋組合正確是剛果河——大西洋(去年期末題選擇②)
3.當前困擾非洲各國的三大問題是人口問題、糧食問題和環境問題(去年期末題填空①)
4.非洲氣候敘述,正確的是非洲有「熱帶大陸」之稱,非洲地形敘述,正確的是非洲大陸的地形以高原為主
5.非洲幾內亞灣沿岸屬熱帶雨林氣候,而東部為熱帶草原氣候,因為東部地勢高、氣溫低
6.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北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黑種人的故鄉。
7.世界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洲是非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增長的速度超過了糧食和經濟增長的速度。
8.歐洲殖民者侵入非洲,最初是從掠奪黃金、象牙、香料開始,進而從事罪惡的奴隸貿易。
9.撒哈拉以南非洲向發達國家進口物資主要是機械、汽車等工業製成品
10.目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人口、糧食和環境問題。
11.解決非洲糧食問題應該保護環境,提高農牧業生產,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質
第四節 澳大利亞
1.20世紀7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的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是服務業(去年期末試題選擇③)
2.澳大利亞的人口和經濟中心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澳大利亞最大的工業中心是悉尼(去年期末試題選擇④)
3.澳大利亞東西兩側分別瀕臨太平洋和印度洋,南部隔海與南極洲遙遙相望。
4.澳大利亞地形分三部分,東部為山地,中部為平原,西部為高原(去年期末試題填空②)
5.目前,澳大利亞的服務業已大大超過工礦業和農牧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
6.澳大利亞的降水主要來自太平洋。澳大利亞周圍是海洋,與其最近的大洲是亞洲
7.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種類的是鴨嘴獸、考拉、袋鼠、鴯鶓
8.澳大利亞保留著很多古老種類,因為長期孤獨存在南半球海洋上,與其他大陸聯系少,生物進化 緩慢
9.澳大利亞70%以上羊只,集中分布在混合經營地帶,是因為這里地形平坦,降水較多,牧場廣布
10.分布在澳大利亞東南沿海的農牧業帶是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
11.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因為羊特別多,是世界上綿羊數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
12.南回歸線橫穿澳大利亞大陸的中部,因而熱帶氣候分布廣。
13.澳大利亞就東西半球而言,位於東半球,就南北半球而言位於南半球。
14.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15.澳大利亞有很多礦產出口,我國上海寶鋼也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
16.澳大利亞的首都是堪培拉,2000年9月,第27屆奧運會在悉尼舉行。
第九章第一節 美國
1.美國平原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一半以上,耕地約佔世界耕地面積的10%_(去年期末試題選擇⑤)
2.五大淡水湖中全部位於美國境內的是密歇根湖(去年期末試題選擇⑥)
3.位於美國太平洋沿岸的工業中心是洛杉磯(去年期末試題選擇⑦)
4.美國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去年期末試題選擇12)
5.美國農業生產的各個過程和環節都實現了機械化和專業化。(去年期末試題填空⑦)
6.美國西部高大山脈是落基山脈,東部山脈是阿巴拉契亞山,著名河流是密西西比河,注入墨西哥灣(去年期末試題填空④)
7.美國東西兩側瀕臨的海洋是大西洋和太平洋,分布在美國西部的著名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
8.在美國人種的構成中,占絕大多數的人種是白種人 ,美國的居民是美利堅民族。
9.密西西比河長度居世界第四位,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是五大淡水湖,湖水最終流入大西洋
10.分布在北太平洋中部的美國海外州是夏威夷州,位於北美洲西北角的阿拉斯加州。
11.美國的主體部分主要位於五帶中的北溫帶,主要農產品產量和出口量均佔世界第一位的有玉米、大豆、棉花
12.北美五大湖中,是世界最大淡水湖的是蘇必利爾湖
13.美國許多工業品產量居世界前列,常居第一位的工業品是合成橡膠、輪胎、鋁等
14.美國東北部工業城市是底特律、芝加哥、匹茲堡,著名的「汽車城」是底特律。美國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紐約。
15.美國西部最大港口,華人華僑最集中城市舊金山。美國興起最早、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中心是矽谷,位於舊金山附近。
16.美國本土部分地處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地形呈南北縱列分布
17.美國五大農業帶中,分布最南的農業帶是棉花帶,位於美國東北部的農業帶是乳畜帶
18.美國經濟增長有27%歸功於高新技術產業,而兩個傳統支柱產業建築業和汽車製造業僅佔18%。
19.美國發達的經濟,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資源 和破壞全球環境的基礎之上。也世界上最大的資源消耗國和廢物排放國
20.在美國的華人華僑他們主要布在紐約、舊金山、洛山磯等城市。
21.美國只有2個陸上鄰國,南面的是墨西哥,北面的是加拿大。
22.美國西部有一系列平行的南北走向的山脈,都是科迪勒拉山系一部分。
23.五大淡水湖中,全部位於美國境內的湖泊是密歇根湖,其他四個湖泊是美國與加拿大共有的。
第二節 巴西
1.亞馬孫河流域覆蓋著地球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內(去年期末試題填空③)
2.關於巴西的敘述正確的是:是拉丁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去年期末試題選擇⑧)
3.巴西城市化問題嚴重的城市是聖保羅(去年期末試題選擇⑨)
4.熱帶雨林的作用有保持水土、凈化空氣、維護生態環境等(至少三點)(去年期末試題填空⑥)
5.巴西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部沿海地區,巴西人口中所佔比例最大的是白種人
6.全世界希望巴西保護的自然資源是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的是熱帶雨林
7.下列各組農產品中,巴西產量居世界首位的是咖啡、甘蔗、柑橘
8.最早來到拉美的殖民者是歐洲人,他們把這里土著居民叫「印第安人」。
9.亞馬孫流域原始森林正以驚人速度減少,主要原因是亂砍濫伐
10.巴西儲量大、質地優良、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的是鐵礦
11.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是世界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
12.巴西最大城市和工業中心是聖保羅。首都是巴西利亞 ,城市輪廓為飛機狀,象徵巴西的騰飛。
13.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巴西人熱衷的民間娛樂活動是跳桑巴舞
14.在歐 洲和拉丁美洲,足球是參加活動和觀看比賽人數最多的一項運動,巴西足球水平堪稱世界一流。
15.巴西和巴拉圭合資修建,目前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是伊泰普電站,位於巴拉那河
16.巴西居民通用的語言及多數人信仰的宗教分別是葡萄牙語、天主教
17.每年2月下旬,巴西各地舉行盛大慶祝活動,人們載歌載舞,通宵達旦,這是狂歡節
18.巴西東臨大西洋,北、西、南與眾多國家為鄰,是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19.巴西首都在熱帶,但四季如春,終年繁花似錦,因為位於巴西高原上,海拔較高
20.巴西白種人佔一半多,混血種人約佔40%,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他們的祖先創造了瑪雅文明
21.亞馬孫平原地區人口稀少,因為氣候濕熱,原始森林密布,環境險惡,不適人類居住
22.巴西的城市人口要佔到人口總數的3/4,在發展中國傢具有典型性。
第十章 極地地區
1.南極地區是指南極圈以南的廣大區域,包括南極大陸以及周圍的島嶼(去年期末試題填空⑤)
2.世界上淡水資源最豐富的大洲是南極洲(去年期末試題選擇10)
3.南極半島東西兩側所臨的海洋是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去年期末試題選擇11)
4.在南極建造房屋,為了採光好應該坐南朝北(去年期末試題選擇14)
5.「我是南極的主人,。。。人家說我像紳士。。。」材料中的「我」是企鵝(去年期末試題選擇15)
6.北極有世界最大的格陵蘭島 ,瀕臨北極地區的主要國家有俄羅斯、加拿大、美國
7.目前已在南極建立科學考察實驗站的國家達到了18個
8.北冰洋出入太平洋的門戶是白令海峽,南極周圍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所環抱
9.一支探險隊,到達了地球上的某一點,發現前後左右均為北方,他們站在了南極點
10.南極洲冰層的平均厚度達2000多米,素有「冰雪高原」之稱。南極洲的面積在七大洲中大於歐洲和大洋洲
11.南極地處高緯度地區,海拔高,氣候嚴寒,有「世界寒極」之稱。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為暖季。
12.北極圈穿過 亞、歐和北美洲。北極礦產主要有石油 天然氣 煤、鐵。
13.從直升機上接受反射的無線電信號,目的是測量南極大陸岩床上的冰層厚度
14.利用鑽孔機從冰層鑽取圓柱樣品,可以獲得南極過去數千年的降水和氣溫記錄
15.世界最寒冷的地區是南極地區 ,最主要原因是地處高緯地區。
16. 1959年,澳大利亞、阿根廷等12 個國家簽訂《南極條約》。我國於1983年正式加入該條約。
17.南極是七大洲海拔最高的洲,因為大陸上覆蓋著2000多米厚的冰層
18.位於地球最南端的大洲是南極洲,與南極洲相距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兩洲之間是德雷克海峽
19.我國分別在南極喬治王島和南極大陸上建立了長城 站和中山站,在北極地區建立了黃河站。
20.南極地區是個巨大資源寶庫。不僅有鐵 、煤 等礦產資源,還有豐富的生物資源。
21.試一試:你能根據上述資料用簡短的語言概括出南極地區的氣候特點嗎:
南極洲氣候資料
大部分地區的年平均氣溫在-25 ℃以下,極端最低氣溫達-88 ℃以下;
大部分地區年平均降水量在55毫米以下,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
大部分地區的平均風速為17~18米/秒,最大風速可達100米/秒。
試試看!南極地區的氣候特點: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風庫(去年期末試題材料1)
22.為什麼稱南極為「白色沙漠」 降水十分稀少,降水量和沙漠地區大體相當,且為冰雪覆蓋。
23南極擁有的世界之最:①跨經度最廣的大洲 ②海拔最高的大洲 ③氣候最寒冷的大洲
❸ 地理七年級下冊知識要點整理
一、世界第一大洲
1、半球位置:亞洲大部分位於東半球、北半球。
2、瀕臨海洋:亞洲北部為北冰洋,東部為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
3、相臨大洲及分界線:亞洲西北以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為界;亞洲西南以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南面隔海與大洋州相望;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4、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洲,也是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人口最多的一個大洲。
5、亞洲分區:按地理方位將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北亞。
6、中國位於東亞,東亞還包括朝鮮、韓國、日本、蒙古。 ]
二、地形和河流
1、亞洲地形特點:中間高,四周低;地形復雜多樣,以高原、山地為主。
2、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黃河、長江、湄公河流入太平洋,恆河、印度河注入印度洋。
3、河流分布特點:大多發源於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
4、湖泊:裏海~~世界最大的湖泊,鹹水湖;貝加爾湖~~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世界陸地的最低點。
三、復雜的氣候
1、氣候特點: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大陸性氣候分布最廣。
2、溫帶大陸性氣候:它是亞洲分布范圍最廣的氣候類型,其氣候特點是冬季寒冷而漫長,夏季溫暖而短暫,全年降水稀少。
3、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南部,降水季節變化大,易發生旱澇災害。
4、在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島的達雅克人居住的高腳屋長達200米,人們過聚居生活
5、生活在恆河三角洲以捕魚為生的孟加拉人,交通工具是船。
6、生活在東西伯利亞的亞庫特人居住木屋,身穿毛皮衣服,運輸工具是狗拉雪橇。
7、沙烏地阿拉伯的貝都因人居住帳篷,身穿寬大袍子,過著游牧生活。
第七章 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
第一節 日本
1、主要島嶼:北海道島(緯度最大的島嶼)、本州島(面積最大的島嶼)、四國島、九州島;國土南北狹長,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海港
2、多火山地震原因:位於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交界處;環太平洋地震火山帶;富士山是一座火山,海拔3776米。
3、地域狹小,資源貧乏,是一個資源小國,從國外進口原料和燃料——加工——出口。
4、工業區集中分布區:太平洋沿岸、瀨戶內海沿岸。
5、單一民族構成的國家——大和民族;東西方文化兼容,傳統和現代並存
第二節 東南亞
1、東南亞范圍: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南洋群島)。
2、馬六甲海峽是重要的海上通道: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是印度洋——太平洋、亞洲——大洋洲的重要通道。
3、氣候特點: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分布:馬來半島的南部及馬來群島
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分布:中南半島及菲律賓群島北部
4、農業生產:水稻(泰國、越南、緬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國)、橡膠(泰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膠生產國)、棕油(馬來西亞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產國)、椰子(馬來西亞是世界最大的生產國,菲律賓是最大的出口國)、蕉麻(菲律賓是最大的生產國)
5、中南半島地形:山河相間,縱列分布;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6、華人、華僑最集中的地區;人種:大多數為黃種人7、旅遊資源:緬甸仰光大金塔、泰國曼谷水上城市、柬埔寨吳哥窟、越南下龍灣、花園城市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和婆羅浮屠。
第三節 印度
1、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世界第二人口大國。
2、印度地形特點:北部喜馬拉雅山脈,中部恆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東臨孟加拉灣,西臨阿拉伯海,南臨印度洋。
3、鄰國:北鄰中國、尼泊爾、不丹,東北孟加拉國、緬甸毗鄰,西北巴基斯坦,東南、西南與斯里蘭卡和馬爾地夫隔海相望。
4、氣候:大部分位於熱帶和亞熱帶;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熱帶季風氣候特點是全年高溫,一年分旱雨兩季。6—9月為雨季,西南風,海洋吹向陸地;每年10月至次年5月為旱季,東北風,陸地吹向海洋。西南季風很不穩定,導致旱澇災害頻繁。
5、印度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麥; 水稻主要分布在:恆河中下游平原和印度半島東西兩側的沿海平原 小麥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和恆河中上游平原
6、迅速發展的服務外包產業:被形象的稱為「世界辦公室」
第四節 俄羅斯
1、世界上面積最大、地跨亞歐兩大洲的國家,超過1700萬平方千米,歐洲國家。
3、地形:西部以平原為主,東部多高原、山地。
4、俄羅斯的主要地形區和主要河流自西向東:東歐平原 伏爾加河 烏拉爾山 西西伯利亞平原 葉尼塞河 中西伯利亞高原 勒拿河 東西伯利亞山地
5、氣候:大部分位於北溫帶,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
6、自然資源種類齊全,儲量豐富
7、重工業發達:聖彼得堡工業區:石油化工、造船、電子、航空航天、食品、紡織等工業。 莫斯科工業區:鋼鐵、汽車、飛機、火箭、和電子等工業部門(以上2個工業區是以機械、化學和多種輕工業為主)
烏拉爾工業區:石油、鋼鐵、機械等產品(以鋼鐵和機械工業為主)
新西伯利亞工業區:煤炭、石油、天然氣、電力、鋼鐵等工業產品(以重工業和軍事工業為主)
8、俄羅斯工業以重工業為主,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消費品製造業發展相對滯後,且主要工業區集中在歐洲部分。
9、俄羅斯歐洲部分鐵路非常密集,形成以莫斯科為中心的放射狀鐵路網;亞洲部分鐵路比較稀疏。西伯利亞大鐵路橫跨亞歐大陸,被稱為「亞歐大陸橋」。
10、客運以鐵路、公路為主;貨運以鐵路、管道為主,管道主要運輸石油和天然氣。
11、首都莫斯科是最大的城市,聖彼得堡是第二大城市和波羅的海沿岸重要港口。
第八章 東半球其他的國家和地區
第一節 中東
1、中東戰爭: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的戰爭;兩伊戰爭:伊朗和伊拉克
2、中東地處『一灣兩洋三洲五海』之地,一灣指波斯灣,兩洋指印度洋和大西洋,三洲指亞、歐、非洲,五海指阿拉伯海、裏海、黑海、地中海、紅海,其中的裏海是個湖泊。中東范圍包括西亞(除阿富汗)和北非的埃及。
3、重要的交通要道:土耳其海峽:黑海和地中海的通道;蘇伊士運河:地中海和紅海的通道。霍爾木茲海峽:波斯海和阿拉伯海的通道,被稱為「石油海峽」
4、中東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中東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運往東亞、歐洲西部、北美洲。
5、主要產油國有: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科威特、伊朗。
6、石油輸出地區或國家及航線:
往東航線C: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南海→太平洋→東亞。往西航線A: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歐洲西部、美國。
航線B: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歐洲西部、美國7、中東地區氣候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全年高溫少雨。氣候乾燥,河流稀少,水資源缺乏,分布不均,多國共用。中東的阿拉伯半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蘇伊士運河位於埃及。
8、中東人種主要是白種人,最多的居民是阿拉伯人,大多信仰伊斯蘭教。
9、被伊斯蘭教尊為聖城的是麥加(創始人穆罕默德誕生地),被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尊為聖城的是耶路撒冷。
10、人種和信仰:波斯人――伊朗,伊斯蘭教;猶太人――以色列,猶太教;土耳其人——土耳其,伊斯蘭教。
第二節 歐洲西部
1、歐洲西部北臨北冰洋,西臨大西洋,南臨地中海。人口稠密,國家眾多,絕大部分是發達國家。
2、國家和首都:英國首都倫敦,法國首都巴黎,義大利首都羅馬,德國首都柏林,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瑞士首都伯爾尼。
3、氣候:歐洲西部大部分為北溫帶,溫帶海洋性氣候廣布,全年溫和濕潤。
4、地形以平原為主,畜牧業發達,人們稱牧草為„綠色金子‟。英國畜牧業佔全部農產值的70%,法國和德國也略高於50%。
5、荷蘭、丹麥是世界著名的乳畜大國。
6、歐洲西部旅遊地多,a.挪威的峽灣風光、b.英國的倫敦塔橋和白金漢宮、c.荷蘭風車、d.波蘭華沙肖邦雕塑e.法國巴黎的盧浮宮博物館和艾菲爾鐵塔、f.瑞士阿爾卑斯山滑雪場、g.義大利羅馬古斗獸場、h.西班牙的鬥牛和地中海沿岸的沙灘、i.希臘奧林匹克遺址公園和巴特農神廟等。
第三節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世界上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大部分位於熱帶,熱帶草原氣候廣布,終年高溫,干濕季明顯,氣候分布特點為:以赤道為中心,南北對稱分布。
2、90%以上是黑種人,是黑種人的故鄉,地形以高原為主。
3、世界陸地上最長的斷裂帶:東非大裂谷;世界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
4、經濟:由於殖民主義的長期佔領和掠奪,大多國家形成了「單一商品經濟」,出口價格低廉的初級產品,進口價格昂貴的工業製成品,在國際貿易中處於不利地位。
5、非洲自然增長率居各大洲首位,人口眾多。
第四節 澳大利亞
1、澳大利亞位於南半球,南回歸線穿過中部,是一個獨占整個大陸的國家;國徽上有袋鼠和鴯鶓兩種動物,特有動物還有考拉、琴鳥和鴨嘴獸,植物有桉樹、金合歡等。
2、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三個不同牧羊帶: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粗放牧羊帶。
3、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集中在沿海地區,出口比例大,稱「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生產的礦產品80%以上用於出口,主要銷往中國、印度、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目前,服務業成為澳大利亞的支柱產業。
4、澳大利亞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首都:堪培拉,最大工業中心和港口城市:悉尼,第二大城市:墨爾本。
第九章 西半球的國家
第一節 美國
1.位置:西半球和北半球。北鄰加拿大,南鄰墨西哥。西臨太平洋,東臨大西洋,南瀕墨西哥灣。
2.領土組成:陸地面積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和中國,居世界第四。本土有50個州(本土48個州,2個海外州(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州和太平洋中的夏威夷州)
3.人口和首都: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以白種人為主,其次是黑種人,原住居民是印第安人。 4、屬於移民國家。首都華盛頓,位於美國本土的東側,大西洋沿岸。
4.地形:平原佔全國總面積一半以上,耕地廣大,佔世界耕地面積的10% . a.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b.中部------廣闊的平原組成, 約佔全國總面積的一半以上 c.東部------低矮的阿巴拉契亞山脈5.河流和湖泊:.a.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長的河流是世界第四長河(尼羅河、亞馬孫河、長江) b.五大湖--------自西向東為蘇比利爾湖(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淡水湖)、密歇根湖(美國全境)、休倫湖、伊利湖、安大略湖,最終通過聖勞倫斯河流入到大西洋,五大湖中除密歇根湖其餘均為美國與加拿大的分界線。
6.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7.農業地區專業化:a.高度發達,機械化程度高;農業生產專門化。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生產國和出口國。b.主要農業區:乳畜帶(國土的東北地區)、玉米帶(國土的中部)、棉花帶(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區)、小麥區(國土中部,在玉米帶的南北兩側)、畜牧和灌溉農業區(國土的西部地區)、亞熱帶作物帶(墨西哥灣沿岸)、混合農業區、小麥和林牧業區、水果和灌溉農業區。。
8.工業:a.特點:工業體系完整,部門齊全。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國家。能源、鋼鐵、機械、化工等工業在世界佔有重要地位,其中軍事工業和尖端技術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b.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最著名的是位於舊金山東南部的「矽谷」,它是美國興起最早、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
9.城市:紐約:大西洋沿岸,美國第一大城市和最大的海港。首都:華盛頓
第二節 巴西
1.位置:西半球和南半球;南美洲的東部,東臨大西洋。拉丁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
2.首都:巴西利亞。種族構成復雜:有土著印第安人(創造了瑪雅文明),白種人佔南美洲人口總數的一半,黑白混血種人約佔40%,黑種人約佔6%,是一個有大量混血種人的社會。
3.地形:亞馬孫平原----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這里的熱帶雨林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熱帶雨林區 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大的河流,世界第一大河,世界第二長河
4.氣候:以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氣候濕熱。
6.歐洲基督教節日,結合了葡萄牙的民歌、游戲和非洲的鼓樂、舞蹈;足球是人們最喜歡的一項運動,英國是現代足球的發源地。
8.農業是巴西重要的國民經濟基礎部門。熱帶經濟作物品種繁多,盛產木材、甘蔗、咖啡、天然橡膠、黃金和金剛石等農礦產品。咖啡、甘蔗、柑橘的產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豆、蔗糖、柑橘汁是重要的出口創匯產品。巴西有「咖啡王國」之稱,曾以「天然橡膠的故鄉」著稱於世。
10.工業:鋼鐵、汽車、飛機製造等躋身於世界重要生產國行列。
11.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而亞馬孫平原地區人口和城市稀少。聖保羅是最大的冬夜中心和城市,也是世界特大城市
12.熱帶雨林的危機:亞馬孫河流域覆蓋著地球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內。熱帶雨林一方面可以提供大量的自然資源,如木材,水果等;另一方面具有涵養水源、保護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凈化空氣等環境應。但是巴西廣闊的熱帶雨林正受到人們的嚴得破壞。熱帶雨林危機產生的原因主要是任意砍伐和掠奪式的遷移農業造成的。由於熱帶雨林被大量砍伐,因此影響了巴西、甚至全球氣候,使生物資源減少,水土流失嚴重,全球生態環境受到破壞。1990年,巴西政府向聯合國環境發展大會提交了《巴西環境報告》,決心用持續發展的方式開發熱帶雨林。
第十章 極地地區
一、南極地區
1、位置:主要位於南極圈以南,包括南極洲及周邊的海域,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區。
2、地形:以高原為主。有「冰雪高原」、「白色荒漠」、「風庫」之稱
3、特徵:氣候特徵——裂風、乾燥、嚴寒。人類寶貴的淡水庫;暖季11月到次年3月適合考察。 南極大陸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風雪最頻繁、風力最強的大陸。、極點:極點是南極點,地球自轉呈順時針旋轉。 5、代表動物:企鵝
6、考察:我國先後建立了喬治王島的長城站和南極大陸上的中山站,泰山站,昆侖站,
❹ 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
1、亞洲的地理位置:地處東、北半球,東北方向以白令海峽與南美洲為界,西北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為界,西南與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南面隔海與大洋洲相望。
2、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積最大,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
3、人們按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東亞、南亞、西亞、北亞、中亞、東南亞;中國位於東亞,東亞的國家有:中國、日本、朝鮮、韓國、蒙古。
4、分層設色地形圖:(中部(深棕色——粉紅色)海拔較高,四周顏色逐漸由淺黃色到淺綠的顏色——海拔逐漸變低)——亞洲地形的特點:中間高,四周低。
5、能在地圖中找出下列地名,說出這些地理事物的表現形式:喜馬拉雅山脈、珠穆朗瑪峰(黑色小三角)、青藏高原(深褐色區域)、西西伯利亞平原(綠色區域)、裏海、貝回爾湖、死海(封閉的淺藍色)、阿拉伯半島、馬來群島、華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帕米爾高原、伊朗高原。
6、河流分布特點:發源於中部,呈放射狀流向四周。主要河流有:長江、黃河、湄公河、恆河、印度河、鄂畢河、葉尼塞河。
7、亞洲氣候特點: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著,大陸性氣候分布較廣。分析其它大洲氣候特點的方法: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和那種氣候類型分布最廣。季風氣候的特點:夏季高溫,冬季低溫,降水季節變化大,集中於夏秋季節,雨熱同期。
8、按人口排序:亞洲、非洲、歐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按人口自然增長率排序:非洲、南美洲、亞洲、大洋洲、北美洲、歐洲。
10、國家的產業結構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越高的國家,經濟越發達,第三產業大,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起低的國家,經濟越落後,第一產業比重越大。
亞洲經濟差異:東部沿海經注發達,西部內陸經濟較落後,不同的海陸位置經濟發展不同,不同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的經濟發展不同。
2017年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歸納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
1、地理位置:海陸位置(太平洋西北部)、大洲位置(亞洲東部)、緯度位置(經緯度跨度較廣)23°N——46°N、122°E——148°E,日本南北國土狹長,並與經線斜交,使得日本的地理環境更為復雜多樣,跨緯度最廣,南北溫差就大,跨經度廣,東西地方時差就大。
2、地形特點:典型的島國,以四大島(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大島)和3900多個小島組成;國土面積37.7萬平方千米;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口(如神戶、橫濱),地形以山地為主、平原面積狹小、多火山、地震(日本地處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動頻繁,不穩定)
3、發達的加工貿易型經濟:日本是世界經濟強國,屬加工型貿易型經濟,對外依賴嚴重,要從國外進口原材料,出口製成品。
4、日本的主要工業區:京濱工業區、名古屋工業區、瀨戶內工業區、阪神工業區、北九州工業區;分布特點:日本工業高度集中,主要分布於瀨戶內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地區。
5、東西方兼容的文化:傳統色彩與現代氣息並存,中日文化交流源流長。
6、日本投資措施:擴大海外投資,建立海外的生產和銷售基地,主要向美國、西歐和東南亞地區; 海外投資建廠給日本帶來的好處:利用發展中國家的廉價勞動力;降低工業生產的投入成本;加入國際經濟技術的合作和國際市場的競爭;保護本國的自然資源,減緩資源消耗,保護本國環境,減少運輸成本的投入。 日本在海外投資建廠對其它國家的影響:日本把污染嚴重的企業移到海外,會使其它國家的環境受到污染,導致環境質量下降;日本從本國利益出發,保護本國資源的意識很強,但是大量進口木材或遠洋超量捕撈,將導致世界其它地區或國家的資源嚴重破壞,進而導致全球生態環境失調。
7、東南亞的范圍: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國家(共11國):越南、寮國、印度尼西亞(千島之國,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汶萊、東渧汶。 地理位置:緯度位置(10°S——25°N)主要位於熱帶;海陸位置:西臨印度洋,東臨太平洋,大部分國家都是臨海國和島國,受海洋影響較大;交通位置:位於南北兩個大洲(亞洲和大洋洲)東西兩個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處於「十字路口」。 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是從歐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各港口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是邊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氣候類型 分布地區 氣候特徵 對農業產生的影響
熱帶雨林氣候 馬來半島南部和馬來群島大部 全年高溫多雨 農作物可以隨時播種,四季都有收獲
熱帶季風氣候 中南半島,馬來半島以及菲律賓群島北部 全年高溫,有旱季和雨季 雨季播種,旱季收獲
2、東南亞的糧食作物為什麼 以水稻為主:水稻是一種主產的糧食作物,但它的生產需投入大量的勞動力,並且要求有高溫多雨的條件,東南亞人口稠密,耕進較少,高溫多雨,將水稻作為主要的糧食作物是因進制宜的必然條件。 東南亞熱帶經濟作物的分布狀況:泰國、越南、緬旬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國;泰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膠生產國;菲律賓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產國和椰子出口國;馬來西亞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產國;印度尼西亞是世界是最大的椰子生產國。
3、東南亞的河流大部分發源於我國的青藏高原地區,如湄公河(瀾滄江)、薩爾溫江(努江)、河流特點:南北縱列、山河相間,河流上洲流經山區,兩岸高山聳立,水流湍急,蘊藏豐富的水能資源,下洲河谷展寬,水流緩慢,泥沙沉積,河岸兩側形成沖積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縱橫,地勢低平而土質肥沃的河口三角洲。
4、為什麼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因為這些地方土地肥沃,地勢平坦,易於灌溉,交通便利,是東南亞人口稠密,農業發達的重要農業區,也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如我國的重慶,武江,上海。
5、印度的地理位置:位於我國的西南部,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印度的鄰國有巴基斯坦、中國、尼泊爾、孟加拉國、緬甸,以及隔海相望的斯里蘭卡,印度的地形可以他為三大地形區:北部為西馬拉雅南側山地,中部為恆河平源,南部為德干高原。
6、印度的人口總數己經超過了10億,是世界第二人口在國,50年間印度人口增長了近三倍,印度人口問題的主要特點:人口增長速度過快。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印度政府採取了人口控制政策及獎勵計劃,但是印度廣大農村的傳統觀念還十分強烈,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印度人口每年凈增量會越來越大。印度由於人口過多,使印度無論是人均自然資源佔有量,還是人均糧食產量和鋼產量與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都有較大的差距。這就說明,人口的過度增長會對一個國家的資源、環境以及經濟發展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7、印度的大部分地區處熱帶和亞熱帶,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熱帶季風氣候的主要特點是:全年高溫,雨旱兩季。雨季(6——9月)風從海洋吹向陸地(西南風),旱季(10月——次年5月)風從大陸吹向海洋(東北風)。季風使得印度水旱災害頻繁,如是季風來得早,退得晚,風力強的時候,形成水災,季風來得晚,退得早,風力弱的時候就形成了旱災。
8、印度糧食迅速增長的突破口在於推行了「綠色革命」。水稻和小麥是印度主要的糧食作物,二者的產量均居世界前列。水稻主要分布在降水充足、地勢平坦的恆河平原和沿海平原上;而小麥則主要分布在降水少、光照足的恆河上游和德干高原西北部。這也說明農業生產和自然條件的關系是極為密切的。
9、印度的工業,英國統治時主要發展紡織工業和采礦業,這是由於英國出於本國經濟發展的需求,對印度工業嚴格控制,印度當時科技水平相當落後,獨立後,印度積極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重視培養科技人才,努力發展本國工業,主要有:鋼鐵工業、機械工業、化學工業和棉麻紡織工業,而且在原子能、航天、計算機軟體等高科技領域也有一定的成就。
10、俄羅斯自然概況:①地形:比較平坦,以平原為主,烏拉爾山以西為平原,以東依次為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平原、東西伯利亞同地。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東西長1萬平方千米,南北寬約4000千米,面積超過1700萬平方千米;②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各地差異較大,北部有終年寒冷的極地氣候,南部有地中海氣候和溫帶草原性氣候,東部是溫帶季風氣候。俄羅期的氣候牲: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 ③河流與湖泊:伏爾加河是歐洲最長河,水力豐富,最主要的內河航道。鄂畢河、葉尼塞河、勒加河,富水能,封凍期長。貝加爾湖為世界最深的湖泊; ④自然資源豐富。種類多,儲量大,地區分布不均,東部多,西部少。主要礦產有:石油、天然氣、煤、鐵礦、有色金屬等,產地主要有庫爾斯克鐵礦、庫茲巴斯煤礦、秋明油田。
11、四大工業區:以莫斯科為中心的工亞區,分布在俄羅斯的歐洲部分,這里是俄羅斯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主要有鋼鐵、汽車、飛機、火箭和電子等工業部門;以聖彼得堡為中心的工業區,分布在俄羅斯的歐洲部分波羅的海沿岸。這里的石油化工,造船、電子、造紙和航天業十分發達。也是俄羅斯食品和紡織工業最發達的地區;烏拉爾工業區,在烏拉爾山區,位於亞歐分界線上。這里主要生產石油、鋼鐵和機械等產品;以庫茲巴斯為中心的西伯利亞工業區:這里主要生產煤炭、石油、天然氣、電力、鋼鐵等重工業產品和軍事工業產品。
12、亞伯利亞大鐵路為什麼沿南部山修建:首要原因是南部山區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其次俄羅斯北部地區由於緯度高,終年寒冷,氣溫低,有著很深的凍土層,而在凍土層上修建鐵路,難度大,且安全系數較低。管道運輸是將線路和運具合二為一的新型運輸方式,主要運輸石油和天然氣。交通運輸的兩種主要方式:公路和鐵路;貨運的兩種主要方式:管道和鐵路。
2017年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歸納第八章:東半球其它國家和地區
1.中東是以歐洲為中心劃分的地理區域。17世紀歐洲國家向東方擴張時,按距離的遠近,將部分東方國家分為近東、中東和遠東。中東地區主要包括阿富漢外的西亞各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敘利亞、黎巴嫩、約旦、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以及北非的埃及,其中西亞不包括土耳其的歐洲部分,而中東卻包括土耳其的歐洲部,也就是說中東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地跨亞洲、歐洲和非洲,被譽為兩洋三洲五海之地(亞洲、歐洲、非洲;大西洋和印度洋;黑海、地中海、裏海、紅海、阿拉伯海),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是本區成為熱點地區的原因之一。土耳其海峽與蘇伊士運河分別為亞洲與歐洲、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
中東猶如世界的交通要沖,古代這是曾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現在也還是東西方的交通要道,尤其是蘇伊士運河的開通和土耳其海峽的利用,更顯其地理位置的優越,中東還是世界交通的「空中走廊」,許多國際航線都要經過這里,因此,中東過去是帝國主義、殖民主義侵略擴張的地區,如今一些大國為爭奪世界霸權,都想把它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他們的斗爭十分激烈,這就造成了中東的局勢的不穩定。
2、豐富的石油資源:中東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石油儲量佔65.4%,產量佔30.5%,出口量佔44.7%),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被譽為世界石油寶庫。中東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沿岸,主要運往美國、日本、西歐各國.
❺ 七年級下冊地理的重點、考點內容,還有世界所有的氣候及其特點(關鍵是告訴我所有氣候的特徵),
1、亞洲的地理位置:地處東、北半球,東北方向以白令海峽與南美洲為界,西北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為界,西南與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南面隔海與大洋洲相望。
2、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積最大,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
3、人們按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東亞、南亞、西亞、北亞、中亞、東南亞;中國位於東亞,東亞的國家有:中國、日本、朝鮮、韓國、蒙古。
4、分層設色地形圖:(中部(深棕色——粉紅色)海拔較高,四周顏色逐漸由淺黃色到淺綠的顏色——海拔逐漸變低)——亞洲地形的特點:中間高,四周低。
5、能在地圖中找出下列地名,說出這些地理事物的表現形式:喜馬拉雅山脈、珠穆朗瑪峰(黑色小三角)、青藏高原(深褐色區域)、西西伯利亞平原(綠色區域)、裏海、貝回爾湖、死海(封閉的淺藍色)、阿拉伯半島、馬來群島、華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帕米爾高原、伊朗高原。
6、河流分布特點:發源於中部,呈放射狀流向四周。主要河流有:長江、黃河、湄公河、恆河、印度河、鄂畢河、葉尼塞河。
7、亞洲氣候特點: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著,大陸性氣候分布較廣。分析其它大洲氣候特點的方法: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和那種氣候類型分布最廣。季風氣候的特點:夏季高溫,冬季低溫,降水季節變化大,集中於夏秋季節,雨熱同期。
8、按人口排序:亞洲、非洲、歐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按人口自然增長率排序:非洲、南美洲、亞洲、大洋洲、北美洲、歐洲。
10、國家的產業結構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越高的國家,經濟越發達,第三產業大,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起低的國家,經濟越落後,第一產業比重越大。
亞洲經濟差異:東部沿海經注發達,西部內陸經濟較落後,不同的海陸位置經濟發展不同,不同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的經濟發展不同。
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
1、地理位置:海陸位置(太平洋西北部)、大洲位置(亞洲東部)、緯度位置(經緯度跨度較廣)23°N——46°N、122°E——148°E,日本南北國土狹長,並與經線斜交,使得日本的地理環境更為復雜多樣,跨緯度最廣,南北溫差就大,跨經度廣,東西地方時差就大。
2、地形特點:典型的島國,以四大島(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大島)和3900多個小島組成;國土面積37.7萬平方千米;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口(如神戶、橫濱),地形以山地為主、平原面積狹小、多火山、地震(日本地處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動頻繁,不穩定)
3、發達的加工貿易型經濟:日本是世界經濟強國,屬加工型貿易型經濟,對外依賴嚴重,要從國外進口原材料,出口製成品。
4、日本的主要工業區:京濱工業區、名古屋工業區、瀨戶內工業區、阪神工業區、北九州工業區;分布特點:日本工業高度集中,主要分布於瀨戶內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地區。
5、東西方兼容的文化:傳統色彩與現代氣息並存,中日文化交流源流長。
6、日本投資措施:擴大海外投資,建立海外的生產和銷售基地,主要向美國、西歐和東南亞地區; 海外投資建廠給日本帶來的好處:利用發展中國家的廉價勞動力;降低工業生產的投入成本;加入國際經濟技術的合作和國際市場的競爭;保護本國的自然資源,減緩資源消耗,保護本國環境,減少運輸成本的投入。 日本在海外投資建廠對其它國家的影響:日本把污染嚴重的企業移到海外,會使其它國家的環境受到污染,導致環境質量下降;日本從本國利益出發,保護本國資源的意識很強,但是大量進口木材或遠洋超量捕撈,將導致世界其它地區或國家的資源嚴重破壞,進而導致全球生態環境失調。
7、東南亞的范圍: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國家(共11國):越南、寮國、印度尼西亞(千島之國,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汶萊、東渧汶。 地理位置:緯度位置(10°S——25°N)主要位於熱帶;海陸位置:西臨印度洋,東臨太平洋,大部分國家都是臨海國和島國,受海洋影響較大;交通位置:位於南北兩個大洲(亞洲和大洋洲)東西兩個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處於「十字路口」。 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是從歐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各港口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是邊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氣候類型
分布地區
氣候特徵
對農業產生的影響
熱帶雨林氣候
馬來半島南部和馬來群島大部
全年高溫多雨
農作物可以隨時播種,四季都有收獲
熱帶季風氣候
中南半島,馬來半島以及菲律賓群島北部
全年高溫,有旱季和雨季
雨季播種,旱季收獲
2、東南亞的糧食作物為什麼 以水稻為主:水稻是一種主產的糧食作物,但它的生產需投入大量的勞動力,並且要求有高溫多雨的條件,東南亞人口稠密,耕進較少,高溫多雨,將水稻作為主要的糧食作物是因進制宜的必然條件。 東南亞熱帶經濟作物的分布狀況:泰國、越南、緬旬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國;泰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膠生產國;菲律賓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產國和椰子出口國;馬來西亞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產國;印度尼西亞是世界是最大的椰子生產國。
3、東南亞的河流大部分發源於我國的青藏高原地區,如湄公河(瀾滄江)、薩爾溫江(努江)、河流特點:南北縱列、山河相間,河流上洲流經山區,兩岸高山聳立,水流湍急,蘊藏豐富的水能資源,下洲河谷展寬,水流緩慢,泥沙沉積,河岸兩側形成沖積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縱橫,地勢低平而土質肥沃的河口三角洲。
4、為什麼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因為這些地方土地肥沃,地勢平坦,易於灌溉,交通便利,是東南亞人口稠密,農業發達的重要農業區,也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如我國的重慶,武江,上海。
5、印度的地理位置:位於我國的西南部,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印度的鄰國有巴基斯坦、中國、尼泊爾、孟加拉國、緬甸,以及隔海相望的斯里蘭卡,印度的地形可以他為三大地形區:北部為西馬拉雅南側山地,中部為恆河平源,南部為德干高原。
6、印度的人口總數己經超過了10億,是世界第二人口在國,50年間印度人口增長了近三倍,印度人口問題的主要特點:人口增長速度過快。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印度政府採取了人口控制政策及獎勵計劃,但是印度廣大農村的傳統觀念還十分強烈,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印度人口每年凈增量會越來越大。印度由於人口過多,使印度無論是人均自然資源佔有量,還是人均糧食產量和鋼產量與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都有較大的差距。這就說明,人口的過度增長會對一個國家的資源、環境以及經濟發展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7、印度的大部分地區處熱帶和亞熱帶,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熱帶季風氣候的主要特點是:全年高溫,雨旱兩季。雨季(6——9月)風從海洋吹向陸地(西南風),旱季(10月——次年5月)風從大陸吹向海洋(東北風)。季風使得印度水旱災害頻繁,如是季風來得早,退得晚,風力強的時候,形成水災,季風來得晚,退得早,風力弱的時候就形成了旱災。
8、印度糧食迅速增長的突破口在於推行了「綠色革命」。水稻和小麥是印度主要的糧食作物,二者的產量均居世界前列。水稻主要分布在降水充足、地勢平坦的恆河平原和沿海平原上;而小麥則主要分布在降水少、光照足的恆河上游和德干高原西北部。這也說明農業生產和自然條件的關系是極為密切的。
9、印度的工業,英國統治時主要發展紡織工業和采礦業,這是由於英國出於本國經濟發展的需求,對印度工業嚴格控制,印度當時科技水平相當落後,獨立後,印度積極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重視培養科技人才,努力發展本國工業,主要有:鋼鐵工業、機械工業、化學工業和棉麻紡織工業,而且在原子能、航天、計算機軟體等高科技領域也有一定的成就。
10、俄羅斯自然概況:①地形:比較平坦,以平原為主,烏拉爾山以西為平原,以東依次為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平原、東西伯利亞同地。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東西長1萬平方千米,南北寬約4000千米,面積超過1700萬平方千米;②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各地差異較大,北部有終年寒冷的極地氣候,南部有地中海氣候和溫帶草原性氣候,東部是溫帶季風氣候。俄羅期的氣候牲: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 ③河流與湖泊:伏爾加河是歐洲最長河,水力豐富,最主要的內河航道。鄂畢河、葉尼塞河、勒加河,富水能,封凍期長。貝加爾湖為世界最深的湖泊; ④自然資源豐富。種類多,儲量大,地區分布不均,東部多,西部少。主要礦產有:石油、天然氣、煤、鐵礦、有色金屬等,產地主要有庫爾斯克鐵礦、庫茲巴斯煤礦、秋明油田。
11、四大工業區:以莫斯科為中心的工亞區,分布在俄羅斯的歐洲部分,這里是俄羅斯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主要有鋼鐵、汽車、飛機、火箭和電子等工業部門;以聖彼得堡為中心的工業區,分布在俄羅斯的歐洲部分波羅的海沿岸。這里的石油化工,造船、電子、造紙和航天業十分發達。也是俄羅斯食品和紡織工業最發達的地區;烏拉爾工業區,在烏拉爾山區,位於亞歐分界線上。這里主要生產石油、鋼鐵和機械等產品;以庫茲巴斯為中心的西伯利亞工業區:這里主要生產煤炭、石油、天然氣、電力、鋼鐵等重工業產品和軍事工業產品。
12、亞伯利亞大鐵路為什麼沿南部山修建:首要原因是南部山區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其次俄羅斯北部地區由於緯度高,終年寒冷,氣溫低,有著很深的凍土層,而在凍土層上修建鐵路,難度大,且安全系數較低。管道運輸是將線路和運具合二為一的新型運輸方式,主要運輸石油和天然氣。交通運輸的兩種主要方式:公路和鐵路;貨運的兩種主要方式:管道和鐵路。
第八章 東半球其它國家和地區
1.中東是以歐洲為中心劃分的地理區域。17世紀歐洲國家向東方擴張時,按距離的遠近,將部分東方國家分為近東、中東和遠東。中東地區主要包括阿富漢外的西亞各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敘利亞、黎巴嫩、約旦、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以及北非的埃及,其中西亞不包括土耳其的歐洲部分,而中東卻包括土耳其的歐洲部,也就是說中東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地跨亞洲、歐洲和非洲,被譽為兩洋三洲五海之地(亞洲、歐洲、非洲;大西洋和印度洋;黑海、地中海、裏海、紅海、阿拉伯海),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是本區成為熱點地區的原因之一。土耳其海峽與蘇伊士運河分別為亞洲與歐洲、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
中東猶如世界的交通要沖,古代這是曾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現在也還是東西方的交通要道,尤其是蘇伊士運河的開通和土耳其海峽的利用,更顯其地理位置的優越,中東還是世界交通的「空中走廊」,許多國際航線都要經過這里,因此,中東過去是帝國主義、殖民主義侵略擴張的地區,如今一些大國為爭奪世界霸權,都想把它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他們的斗爭十分激烈,這就造成了中東的局勢的不穩定。
2、豐富的石油資源:中東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石油儲量佔65.4%,產量佔30.5%,出口量佔44.7%),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被譽為世界石油寶庫。中東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沿岸,主要運往美國、日本、西歐各國.
第六單元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一、 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及河流
1.地理位置:
① 亞洲的半球位置:亞洲大部分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但它又同時地跨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② 亞洲的緯度位置:亞洲大致位於10S——80N 之間,地跨熱帶、溫帶和寒帶,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廠的大洲。③ 海陸位置:亞洲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西與歐洲相連,分界線是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地中海。西南隔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鄰,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東南隔海與大洋洲相望亞是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
2.大小: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洲。七大洲按面積大小排列為: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3.地理分區:習慣上把亞洲分為6 個地區: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和北亞。各個地區和國家如下表所示:
地區 國家
東亞 中國、蒙占、朝鮮、韓國、日本等
東南亞 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印尼、東帝汶等
南亞 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孟加拉國、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等
西亞 土耳其、以色列、約旦、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科威特等
北亞 俄羅斯的一部分
4.地形:
① 地形特點:以高原和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地而起伏很大,既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 珠穆朗瑪峰(8844米),也有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低地—— 死海(一400 米),是世界上地面起伏最大的大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② 亞洲的世界之最: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大的鹹水湖:裏海;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貝加爾湖;陸地表面最低點:死海;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最大的內陸國:哈薩克;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最長的運河:京杭運河)
5.河流:亞洲大河受地勢影響,多發源於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主要河流如下表奔流人海:
河流 流向 特徵 注入海洋
長江 自西向東 長度、流量亞洲第一,世界第三 太平洋
黃河 自西向東 長度5500千米,中國第二長河 太平洋
湄公河 自西北向東南 在我國境內稱瀾滄江,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 太平洋
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 自南向北 位於亞洲北部,緯度較高,冬季河流冰期較長 北冰洋
恆河 自西向東 位於亞洲南部,流經印度、孟加拉國 印度洋
印度河 自北向南 位於亞洲南部,流經巴基斯坦 印度洋
二、復雜的氣候
1.氣候特點:
①氣候復雜多樣:亞洲地跨寒帶、溫帶和熱帶,東、北、南三面瀕臨海洋,西南深人到亞歐大陸內部;地形復雜多樣。受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的影響,亞洲的氣候復雜多樣。除溫帶海洋性氣候以外,世界上的各種氣候在亞洲都有分布。
②季風氣候顯著:亞洲背靠世界上最大的陸地——亞歐大陸,瀕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洋和陸地之間的熱力推異十分顯著,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風氣候區。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手風氣候都有分布,其中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惟獨亞洲有分布
③大陸性氣候分布(溫帶大陸性氣候幾乎占亞洲的一半):亞洲為世界第一大洲,面積廣大,亞洲內陸距海遠,受海洋影響小。夏季內陸升溫快,冬季降溫也快,因此冬冷夏熱;由於內陸距海遠,海洋水汽難以到達,因此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2.氣候對農業的影響:在亞洲,季風氣候對農業的影響尤為突出。在亞洲東部和南部季風氣候區,降水與夏季風的強弱有著密切的關系。一般說來,夏季風強的年份,從海洋上帶來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風弱的年份,降水也較少。如果降水過多,就可能造成洪澇災害;反之,降水過少,就可能形成旱災。因此,亞洲東部和南部(季風區)雨熱同期,使農作物得以旺盛生長,但常受不穩定的夏季風影響而發生旱澇災害,嚴重威脅著農業生產。
精講:( l )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亞洲人口佔61% 。
①世界各大洲或地區按人口數的多少排序為:亞洲、非洲、歐洲、拉丁美洲、北美和大洋洲。按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的高低排序為:非洲、拉丁美洲、亞洲、大洋洲、北美、歐洲。
②世界上人口超過l 億的國家共有10 個,其中有6 個位於亞洲:東亞的中國、日本,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
③眾多的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影響:
2.多樣的地域文化:亞洲大小民族共有1000個左右,約佔世界民族總數的一半(不同地區的民族,在建築、服飾、音樂、舞蹈、禮儀等方面表現出不同的文化藝術風格和不同的民風民俗。如:日本的抗震建築、沙烏地阿拉伯的帳篷和長袍。亞洲的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達米業平原(兩河流域),因其適的溫帶或熱帶氣候、豐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而分別成為人類文明的發祥地。
3.經濟發展旅異:亞洲除日本是發達國家外,其餘國家為發展中國家。各國經濟發展的差異很大。主要原因是:除日本外,各國過去長期遭受殖民統治,工業基礎一般較薄弱。從20 世紀70年代開始,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泰國等經濟發展較快。
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
問題一、日本的自然環境特徵
1、領土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等4個大島、3900多個小島及其周圍海域組成。
2、主要城市沿海分布,如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神戶、北九州、長崎等。
3、地形特點:以丘陵、山地為主。平原面積狹少,分布在沿海地區。關東平原為日本最大的平原。
4、多優良港灣:海岸海曲折,多優良港灣,尤其是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為最好,這對日本的漁業、造船業、海上運輸和對外經濟聯系十分有利。神戶和橫濱是兩個最要的對外貿易港。
5、多火山地震:日本地處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運動比較活躍,屬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所以,日本多火山、地震。每年有感地震達1500多次。被稱為「地震國」和「世界火山博物館」。日本最高的山——富士山就是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第一高山,日本人民奉為「聖岳」。
6、日本南北國土狹長,並與經線斜交,日本大部分處在23ºN——46ºN之間,跨經緯度廣將使日本的地理環境更為復雜多樣,如跨緯度廣,日本的南北溫差就大,跨經度廣,東西地方時間差就大。
問題二、日本的經濟
1、日本發展經濟的不利和有利條件。日本地域狹小,鐵礦、石油、煤炭等礦產資源貧乏,絕大部分依賴進口。國內市場狹小,產品大部分靠出口。但日本也有發展經濟的的優勢:a、島國多港灣,海運便利;b、勞動力素質高;c、管理效率高。
2、「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模式。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日本大量進口原料、燃料,然後依靠高技術和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對進口原料進行加工,製成高品質的工業產品,再銷往世界各地,形成了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對外貿易對象主要有美國、中國和歐洲。
3、近年來,日本加速擴大海外投資,建立海外生產和銷售基地。日本投資建廠的主要對像是美國、西歐、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好處:①利用發展中國家的廉價資源和廉價勞動力,降低生產成本;②加入國際經濟技術的合作和國際市場的競爭;③保護本國的自然資源,減緩資源消耗,保護本國資源;④減少運輸成本的投入。 對其它國家的影響:①日本把污染嚴重的企業移到海外,會使其它國家的環境受到污染,導致環境質量的下降;②日本從本國利益出發,保護本國資源的意識很強,但是大量進口木材或遠洋超量捕撈,將導致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資源嚴重破壞,進而導致全球生態環境失調。
4、工業分布特點及原因:日本工業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
5、日本經濟的有利和不利影響:日本經濟對外依賴嚴重,有利的影響是可促進日本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可促進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從而使日本的工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更具有競爭力;不利的影響是世界經濟危機的發生,必然使日本的經濟受到沉重的打擊。
問題三:東南亞的位置,河流與城市
1、十字路口的位置: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部分。中南半島的南部又稱馬來半島。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尤其是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天然水道,是從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各港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是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海上通道,日本把它稱為「海上生命線」。
2、東南亞的國家:東南亞共有11個國家。其中與中國陸地接壤的是:緬甸、寮國、越南;惟一的內陸國是寮國;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被稱作「千島之國」。
3、河流與城市的關系:中南半島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4、熱帶氣候與農業生產
問題四:印度自然環境特徵
1、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人口居世界第二位。眾多的人口對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帶來很大壓力。因此,印度政府推選計劃生育政策。
2、位置:①大部分位於10ºN——30ºN之間,主要位於熱帶。②海陸位置:亞歐大陸南部,印度洋以北,東瀕孟加拉灣,西濱阿拉伯海。
3、地形:分為三部分,北部是喜馬拉雅山脈,中部是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4、主要河流: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由西北向東南注入孟加拉灣。
5、自給有餘的糧食生產:印度自推行「綠色革命」以來,糧食不僅能夠自給,而且還有一定的余糧可供出口。主要家產品為水稻和小麥,水稻主要分布在恆河平原及沿海平原地區,小麥主要分布在恆河上游及德干高原西北部。
6、氣候: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全年高溫,一年分為明顯的旱季和雨季。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風,降水多,為雨季。每年10月——次年5月,盛行東北季風,乾旱少雨,為旱季。印度水旱災害頻繁,主要是由西南季風的不穩定造成的(一盤西南季風風力弱,來得晚、退得早,就形成旱災;反之,則形成水災)。
問題五:俄羅斯的位置、地形、氣候、河流
1、位置:俄羅斯緯度較高,絕大部分位於北溫帶。跨亞歐兩洲,也跨東西半球。西臨波羅的海,北臨北冰洋,東臨太平洋,西南臨黑海,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主要鄰國西有芬蘭、白俄羅斯、烏克蘭、南有哈薩克、中國、蒙古、朝鮮。國土遼闊,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2、地跨亞歐兩洲的歐洲國家:歐洲部分雖然面積只佔1/4,但人口佔3/4,工業、農業、首都、主要城市都位於歐洲,歷史上一直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因此,歷來被公認人歐洲國家。
3、地形:比較平坦,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大河和山脈成為地形區的重要分界線。
4、河流與湖泊:俄羅斯有四大河流,「母親河」伏爾加河位於東歐平原,自北向南注入裏海,是歐洲最長的河,也是著名的內流河。它流量豐富,水流平緩,航運價值很高。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主要湖泊有:裏海(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內陸(鹹水)湖)、貝加爾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5、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由於緯度高,冬季漫長漫長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溫暖。
問題六:俄羅斯的資源、工業和交通運輸業
1、資源:俄羅斯自然資源種類豐齊全,儲量豐富,是世界上少數幾個資源能夠自給的大國之一。主要礦產地有:庫爾斯克鐵礦、第二巴庫油田、秋明油田、庫茲巴斯煤礦。
2、工業:重工業發達,消費品製造業發展緩慢,工業主要分布在歐洲部分。四大工業區:①以莫斯科為中心的工業區;②以聖彼得堡為中心的工業區;③烏拉爾工業區;④新西伯利亞工業區。
3、交通運輸:俄羅斯交通運輸部門齊全,鐵路、公路、航空、內河、管道運輸均很發達,以鐵路運輸為主。歐洲部分鐵路網密集,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亞洲部分鐵路網比較稀疏,主要有西伯利亞大鐵路(亞歐大陸橋)。
4、主要城市:莫斯科(首都,最大城市),聖彼得堡(第二大城市)、摩爾曼斯克(終年不凍港)、符拉迪活斯托克(海參崴)、伏爾加格勒(伏爾加河河港)。
七年級地理下冊復習提綱
作者:jkuibo 文章來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點擊數:74230 更新時間:2007-6-4
第八章 東半球的其它國家和地區
一、中東地區成為長期熱點問題的原因
1、重要的地理位置:兩洋三洲五海之地。中東地處亞、非、歐三洲交界地帶,周圍被裡海(世界最大的鹹水湖)、黑海、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蘇伊士運河溝通了地中海和紅海,土耳其海峽溝通了地中海與黑海,因此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2、豐富的石油資源:中東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這也是一些大國爭奪的原因。
①中東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主要產油國有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埃及等國家;
②中東的石油,大部分由波斯灣沿岸港口用油輪運往西歐、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③石油輸出路線:a: 運向日本
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日本
B:運向西歐、美國
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曼德漢峽→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西歐、美國
C:運向西歐、美國
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印度洋→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西洋→西歐、美國
3、匱泛的水資源:是戰爭的導火線,是本區發展農業的制約因素。中東地處北回歸線穿過的大陸西岸和內部,終年炎熱乾燥,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僅在地中海沿岸分布著狹小的地中海氣候。匱泛的水資源對中東各國的生產以至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
❻ 初一地理試卷分析怎麼寫1000字
你也是初一的呀,我也是誒,我地理也不太好,我看了一點試卷,好難呢!不過只要認真復習,把每個字都好好看,相信一定能拿高分!
❼ 人教版七年級下學期地理和生物期末試卷
生物學七年級下冊期末測試題
一.我會選(每1分,共40分)
1.人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
A.森林古猿 B.長臂猿 C.獼猴 D.黑猩猩
2.人的生命是寶貴的,你知道新生命的起點是從哪裡開始? ( )
A.卵細胞 B.精子 C.受精卵 D.嬰兒出生
3.人一生中身體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是( )
A.童年時期 B.幼兒時期 C.青春期 D.成年期
4.人類必須控制人口增長的原因包括( )
A.資源有限 B.生物圈有一定的承受力
C.生活水平逐漸下降 D.A和B
5.孕婦在懷孕期間應當盡可能避免感冒,否則感冒葯的副作用會對胎兒構成危害,是因為( )
A.葯物可隨血液循環進入胎兒體內,危害胎兒的健康。
B.葯物可隨廢物排出而進入胎兒體內,危害胎兒的健康。
C.葯物可隨母體吸入的氧氣進入胎兒體內,危害胎兒的健康。
D.葯物可隨母體吸入的二氧化碳進入胎兒體內,危害胎兒的健康。
6.人步入青春期的信號是( )
A.身高迅速增加 B.腦的重量迅速增加
C.體內各器官的功能都快速增加 D.肌肉迅速增加
7.組成細胞的主要有機物是( )
A.糖類、蛋白質和脂肪 B.維生素、水和無機鹽
C.維生素、膳食纖維和糖類 D.維生素、糖、蛋白質
8.澱粉、脂肪、蛋白質在消化道內開始消化的部位依次是( )
A.口腔、小腸、胃 B.口腔、胃、小腸
C.胃、小腸、口腔 D.胃、口腔、小腸
9.在消化道的某一部位內抽取內容物進行化驗,結果發現其中的脂肪類物質還沒有被消化,蛋白質卻已被初步消化,那麼該部位應是( )
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腸
10.為了促進兒童骨骼的發育,除了給兒童多補充含鈣、磷多的食物,還應補充( )
A.維生素A B.維生素B C.維生素C D.維生素D
11.血紅蛋白的特性決定了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 )
A.運輸二氧化碳 B.運輸養料 C.運輸氧氣 D.運輸廢物
12.用顯微鏡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時,毛細血管的辨別特徵是( )
A.管腔較細 B.管腔較粗 C.血液流向心臟 D.管中紅細胞成單行通過
13.胡老師從河北到西藏工作,半年後體檢時發現,血液中有一種成分顯著增加。增加的成分最可能是( )
A.白細胞 B.紅細胞 C.血小板 D.血漿
14.小明足部受傷發炎,醫生在其左臂靜脈滴注抗生素,葯物到達足部的途徑是( )
①左心房;②右心房;③右心室;④主動脈;⑤肺動脈;⑥肺靜脈;⑦上腔靜脈;⑧下腔靜脈;⑨股動脈;⑩左心室
A.①③④⑥②⑦⑧⑨⑩ B.⑦②③⑤⑥①⑩④⑨
C.⑦②③⑤⑥①⑧④⑨ D.⑦②③⑥⑤①⑩④⑨
15.血液在體循環和肺循環中流動的共同規律是( )
A.心室、動脈、毛細血管、靜脈、心房
B.心室、靜脈、 毛細血管、動脈、 心房
C.心房、 動脈、 毛細血管、 靜脈、 心室
D.心房、 靜脈、 毛細血管、動脈、 心房
16.世界衛生組織號召普遍使用鐵制的炊具,是因為( )
A.鐵是骨骼和牙齒的重要組成部分 B.鐵有利於蛋白質的形成
C.鐵是維生素C的重要組成部分 D.鐵是血紅蛋白的成分
17.下列各器官中既屬於消化系統,又屬於呼吸系統的器官是( )
A.口腔 B.鼻腔 C.咽 D.喉
18.人體細胞要獲得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必須經過如下①②③等過程來完成
外界空氣肺泡血液組織細胞
① ② ③
在這些過程中,發生氣體交換的有( )
A.①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19.人呼吸時,呼出的氣體成分是( )
A.不含氧氣 B.全部是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有所增加 D.不含氮氣
20.呼氣時,膈肌的變化情況( )
A.膈肌舒張,膈頂部上升 B.膈肌收縮,膈頂部上升
C.膈肌舒張,膈頂部下降 D.膈肌收縮,膈頂部下降
21.某同學胸圍長度在平靜的狀態是80 cm,盡力吸氣時達到95cm盡力呼氣時是76 cm,他的胸圍差應是( )
A.15 cm B.19 cm C.4 cm D.23 cm
22.當膈肌和肋間外肌收縮時外界、肺泡、氣管處的氣壓大小是( )
A.外界>肺泡>氣管 B. 氣管>肺泡>外界
C.外界>氣管>肺泡 D.肺泡>氣管>外界
23.右圖為人體局部血液循環示意圖,其中①、③是動脈血管,②是毛細血管,①、②、③內流動的均為動脈血。則②的主要功能是( )
A.濾過作用 B.氣體交換
C.吸收養料 D.分泌物質
24.李先生在體檢時,發現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則他體內發生病變的部位可能是( )
A.腎小囊或肝臟 B.腎小管或胰島 C.腎小球或胰腺 D.腎小球或垂體
25.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約有150 L,而每天排出的尿卻只有1.5 L。對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和排尿意義的闡述中,不恰當的是( )
A.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會被腎小管重吸收
B.被重吸收的物質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無機鹽
C.人體排出尿能起到排出廢物和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含量的作用
D.為維持體內水分的相對平衡,人每天的喝水量不少於一天內形成的原尿量
26.下列哪種疾病與激素分泌異常無關( )
A.侏儒症 B.巨人症 C.夜盲症 D.糖尿病
27.李大爺是糖尿病患者,你給他提供的治療方案是注射( )
A.生長素 B.甲狀腺素 C.胰島素 D.腎上腺素
28.完成反射的結構叫( )
A.神經元 B.反射弧 C.神經末梢 D.大腦
29.神經系統的結構單位和功能單位是( )
A.長突起 B.神經元 C.細胞體 D.神經末梢
30.屬於復雜反射的是( )
A.瞳孔受到強光照射變小 B.精彩的啞劇表演引起觀眾哈哈大笑
C.誤食有害的東西引起嘔吐 D.吃巧克力引起唾液分泌
31.下列關於神經調節方面的論述,經不起科學推敲的是( )
A.「望梅止渴」屬於復雜反射,嬰兒的吮吸反射屬於簡單反射
B.脊髓的傳導功能由其白質內的神經纖維完成
C.小兒對排尿的抑制力較弱是由於脊髓的發育尚未完善
D.人喝醉了酒,走路搖晃、站立不穩,說明酒精已麻痹了小腦
32.「中風」的病人四肢沒有任何損傷,都出現了一側肢體不能活動的症狀,是因為哪個結構受損傷 ( )
A.肌肉 B.血管 C.大腦 D.脊髓
33.體檢時,醫生常用小槌敲打膝蓋下部的韌帶,會使小腿前伸,被檢查的這種行為受哪部分控制( )
A.腦干 B.脊髓 C.小腦 D.大腦
34.在高級神經活動方面,人類區別於動物的特點是( )
A.人能對語言、文字的刺激發生反應
B.能形成多種條件反射
C.形成的條件反射不會消退
D.人能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形成條件反射
35.參照右圖分析判斷:「遇到巨大聲響迅速張口以免被震破的、將鼓膜的振動傳到內耳的、將外界聲波刺激轉變為神經沖動的、將神經沖動傳到大腦皮層聽覺中樞的」結構依次是( )
A.④①⑦⑧ B.④①⑤③ C.⑧⑥⑤④ D.④⑤⑧⑦
36.小明在寒冷的環境中不由自主地打寒顫,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因為他的體內產熱大於散熱 B.這是人體防止體溫下降的重要反應
C.是由於骨骼肌不自主活動引起的 D.是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作用下進行的
37.下列哪項不利於環境保護( )
A.大力植樹造林 B.退耕還林還草
C.使用電子賀卡 D.使用一次性筷子
38.有關酸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養分發生化學變化,從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從而使魚、蝦等水生生物的生長和發育受到影響
C.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不用煤和石油等燃料
D.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葉,嚴重時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39.我國西部大開發的戰略中,「保護天然林」和「退耕還林(草)」是兩項重要內容,採取這兩項措施的首要目標是( )
A.開展生態旅遊 B.發展畜牧業 C.增加木材產量 D.改善生態環境
40.10年前某市有一條綠化非常好的街道。炎熱的夏日,人們走在綠陰道上,覺得心曠神怡,而今由於街道擴展,原來的綠化帶被毀,而新的綠化帶又沒有成長起來,結果人們都不願意在炎熱的無遮的街道邊走了。這說明森林能( )
①遮陽光 ②釋放氧氣 ③調節氣候 ④白天能釋放CO2 ⑤晚上能產生氧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②④⑤
二、我會填(共5個題,每空1分,共40分)
1.(8分)右圖是血液循環和氣體交換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圖中的5所指的是 ,內流 血。圖中7所指的是 ,內流 血。
(2)血液由2射出,流經5、6到3的循環途經叫 ;
(3)由M到N處,血液成分發生的變化是 。
(4)心臟結構中心壁最厚的是[ ] ,它是 循環的起點.
2.(8分)右圖是呼吸系統模式圖,請據圖回答:
(1)對吸入氣體有過濾,濕潤和溫暖作用的結構是[ ] 。
(2)痰是由[ ] 和[ ] 內表面的粘膜所分泌的粘液,以及被粘液粘
著的灰塵和細菌等組成。
(3)體內進行氣體交換的功能單位是[ ] ,它的壁由 上皮細胞構
成,外面有 圍繞著 ,適於 與血液之間進行氣體交換。
(4)肺泡內的氧氣進入血液與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結合需要穿過 層
細胞膜。
3.(12分)右圖三是腎單位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
(1)血液從[ ] 濾過到[ ] 成為原尿。
(2)原尿經過[ ] 的 作用,形成尿液。
(3)與[3]內液體相比,[6]內液體不含 。
(4)與原尿相比,尿中不含 ,因為 。
(5)尿的形成包括 、 和 三個過程。
(6)圖中流動脈血的結構序號是 。
(7)腎單位中血液由動脈血變靜脈血是在 。
4.(4分)下表顯示黃豆和牛奶內若干營養成分的重量,而某成年人對此類營養成分的每日需求量也一並列出,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養分
黃豆內的含量(g/100g)
牛奶內的含量(g/100g)
成年人每日需求量(g)
蛋白質
38.00
3.30
80.00
碳水化合物
31.30
4.70
380.0
脂肪
18.00
3.80
80.00
鈣質
0.06
0.12
0.80
(1)若該成年人每日只食用1000 g黃豆,表中養分會超過每日需求量的是 。
(2)黃豆、牛奶攝入人體後,其中參與脂肪成分消化的消化液是由哪些消化器官分泌的? 。
(3)牛奶被視為嬰兒的理想食品的原因是 。
(4)2004年曾一度被中央電視台曝光的安徽阜陽劣質奶粉,其營養成分與正常奶粉有什麼不同? 。
5.(8分)眼和耳是人體的重要器官,請根據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青少年如果患了近視眼及時配戴__________加以糾正,才能使物象成在_________上。
(2)如果眼睛在白天看物正常,傍晚時看不清東西,是由於食物中缺乏___________ ,多吃胡蘿卜也起作用,因為_________________。
(3)小洋同學過年時放鞭炮,不小心右耳失去聽覺。他的教訓告訴我們,遇到巨大的聲響時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剛的眼睛裡被稱為「黑眼珠」的部分是指 ,稱為「白眼球」的部分是 。
(5)根據你的生活經驗,在不同的光線下,人的瞳孔大小怎樣變化? 。
三、我會探究(共2個題,每空2分,共20分)
1.(10分)小明做了觀察唾液澱粉酶的消化作用實驗,請你幫他回答問題:
試管
加入物質
控制條件
檢驗方法
1號
饅頭碎屑+2 mL唾液
37 ℃水溶10分鍾
加兩滴碘液
2號
饅頭碎屑+2 mL清水
37 ℃水溶10分鍾
加兩滴碘液
(1)該實驗的實驗試管和對照試管分別是 試管。
(2)1號、2號試管經過充分振盪後,出現的現象分別是 。
(3)發生該現象的原因分別是:1號 ,2號 。
(4)本實驗用37 ℃水溶,是因為 。
2.(10分)為了探究廢電池對水體的污染,李強同學設計了以下實驗步驟:
(1)將一節5號電池破碎,浸泡在1 000 mL的清水中2~3天;
(2)在4隻魚缸上分別貼上標簽A、B、C、D;
(3)在4隻魚缸中分別放入等量的清潔無污染的河水;
(4)在四隻魚缸中分別加入50 mL、100 mL、200 mL、400 mL電池浸出液;
(5)再向各魚缸中分別放入三條金魚,定時喂喂同種飼料,觀察並記錄情況。結果見下表:
A
B
C
D
所加浸出液的體積/mL
50
100
200
400
金魚成活時間/天
15
12
7
1
根據以上設計,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1)該同學提出的假設是 。
(2)該實驗第5步中,放入各魚缸的金魚必須是 。
(3)通過實驗,該同學得出的結論是 。
(4)實驗時是否需要設置對照組? 。該如何設置? 。
參考答案
一.1.A 2.C 3.C 4.D 5.A 6.A 7.A 8.A 9.C 10.D 11.C 12.D 13.B 14.B 15.A 16.D 17.C 18.B 19.C 20.A 21.B 22.C 23.A 24.B 25.D 26.C 27.C 28.B 29.B 30.B 31.C 32.C 33.B 34.A 35.A 36.A 37.D 38.A 39.D 40.B
二.1.(1)肺動脈 靜脈血 主動脈 動脈血 (2)肺循環 (3)動脈血變靜脈血
(4)[4]左心室 體
2.(1)[1]鼻腔 (2)[6]氣管 [3]支氣管 (3)[4]肺泡 一層 毛細血管 肺泡 (4)5
3.(1)[3]腎小球 [6]腎小囊(或腎小囊腔) (2)[7] 腎小管 重吸收 (3)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 (4)葡萄糖 腎小管重吸收了全部葡萄糖 (5)腎小球的濾過 腎小管的重吸收 分泌 (6)[1][2][3][4] (7)腎小管外的毛細血管
4.(1)蛋白質和脂肪 (2)肝臟、小腸、胰腺 (3)含蛋白質豐富(或三大有機物比例合理),適於嬰幼兒生長 (4)摻入較多澱粉,蛋白質含量少
5.(1)凹透鏡 視網膜 (2)維生素A 胡蘿卜中含大量胡蘿卜素,在人體內變成維生素A
(3)迅速張口;或閉嘴,同時雙手堵耳 (4)虹膜 鞏膜 (5)強光下瞳孔縮小,弱光下瞳孔放大
三.1.(1)1號 和2號 (2)1號試管不變藍,2號試管變藍 (3)澱粉被唾液澱粉酶消化了 澱粉沒被消化 (4) 37℃消化酶消化能力最強
2.(1)廢電池對水體有污染作用(或對金魚有毒害作用) (2)同種、大小、生長狀況都相同 (3)廢電池對水體有污染作用,且廢電池浸出液濃度越大,污染越嚴重(或對金魚有毒害作用,且廢電池浸出液濃度越大,毒害作用越大) (4)是 再加一個魚缸,不加廢電池浸出液,其他條件一樣
http://www.pep.com.cn/czsw/jshzhx/qnxc/dbjc/qmcp/200706/t20070607_397067.htm這個是有答案的期末檢測(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