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版地理必修三知識結構圖
Ⅰ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知識結構圖
湘教版必修三(不知道你要哪個版本)
第一章 區域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
1、區域的主要特徵
①區域的概念(a)
區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間。
②區域的基本特徵(b)
基本特徵:⑴區域具有一定的界線。⑵區域內部表現為明顯的相似性和連續性,區域之間具有顯著的差異性。⑶區域具有一定的優勢、特色和功能。(4)區域之間是相互聯系的,一個區域的發展變化是會影響到周邊和相關的地區。
2、區域的空間結構
①區域空間結構的概念及類型(a)
區域空間結構是指一個地區各種區域要素的相對位置關系和空間分布形式。一般,區域空間結構由點、線、面和網路四種形式組成。
類型:鄉村地域(以農業生產活動為主)和城鎮地域(以非農業生產活動為主)
3、區域產業結構
①區域產業結構的概念及其影響因素(a)
區域產業結構是指三次產業及其內部的比例關系。影響產業結構的因素:自然地理條件、經濟發展水平、資源配置狀況、勞動力素質等。
②我國三次產業的劃分(a)
第一產業是廣義上的農業,包括農、林、牧、漁業;第二產業指工業(采礦業、製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和建築業;第三產業包括除第一、二產業以外的其他各業。
4、以傳統農業為主體的發展階段
①衡量區域發展水平的三個常用指標(a)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民收入、三次產業產值比重。
②以傳統農業為主體的發展階段的區域經濟特徵(b)
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也不高,以傳統農業為主。工業化處於起步階段,以資源型工業和勞動密集型加工製造業為主。區域空間結構簡單,區內經濟差異小,中心城市缺乏,現代化交通線路數量少,分布稀疏,對外開放程度不高,表現出典型的自給自足特徵,區域內部人地關系基本協調,整個區域處於低水平均衡狀態。
5、工業化的階段
工業化階段的區域經濟特徵(b)
工業化、城市化加速發展,第二、三產業比重迅速上升;勞動力開始由農業向製造業和服務業大規模轉移;區域內部集聚作用大為加強,相繼出現規模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業基地,區域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中心城市對於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大為加強,交通運輸建設顯著加快,區域對外開放程度提高;區域經濟表現出明顯的不平衡增長態勢。
6、高效益的綜合發展階段
高效益的綜合發展階段的區域經濟特徵(b)
工業化、城市化水平已較高,加工製造業向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全面升級。第二、三產業比重較大,第三產業的增長速度和產值比重超過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高科技成為區域發展的主導力量。基礎設施齊全,交通和通訊基本形成網路。區域內部的發展差異縮小,區域的開放程度和對外聯系增強,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較高。
7、東、中、西差異
①我國三大經濟地帶的劃分及圖示(a)
范圍:東部12個(遼冀京津魯蘇滬浙閩粵桂瓊)、中部9個(內蒙古黑吉晉豫皖鄂湘贛)、西部10個(陝甘寧青新雲貴川藏渝)。圖見課本P13頁。
②我國東、中、西部的區域發展差異(c)
東部經濟地帶
中部經濟地帶
西部經濟地帶
自然因素
位置
沿海,便於對外開放
內陸
地形
平原、丘陵為主
多高原、山地、盆地
氣候
季風氣候
非季風氣候區廣
自然資源
能源、資源缺乏
能源、資源多
社會因素
工業化
與城市化
工業化進程快,城市化水平高
工業化進程慢;城市化水平較低
科技教
育水平
較高
較低
發展機遇
20世紀80年代以來,東部地帶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積極對外開放,大力招商引資,取得了迅猛的發展
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西部地帶的社會經濟發展明顯加快
對外開放
開放時間較早,開放程度較高,吸引外資能力較強
開放時間較晚,開放程度較低,吸引外資能力較弱
經濟因素
經濟發
展水平
經濟發展水平高,發展速度快
經濟發展水平低,發展速度慢
產業結構
加工製造業和第三產業相對發達;以輕型或輕重混合型產業為主
農業經濟在國民經濟中還佔有較大的比重;以重型產業為主,其中中部表現出一定的過渡性
交通運輸
便利
不便利
③我國改革開放的時空發展(b)
從時間上看,開放起步於1980年設立的四個經濟特區,1984年開放14個沿海城市,以後開放步伐不斷加大,1992年基本形成全方位開放格局。從空間上看,開放首先從南部沿海開始,從沿海的點(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到沿海的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南三角地帶、山東半島、遼東半島等),再向中西部推進;但目前中西部的開放城鎮仍是點狀分布(長江沿海開放城市、邊境開放城市、省會開放城市),在開放程度上不及東部沿海地區。
8、南方和北方
①我國南方和北方的劃分(a)
通常情況下,我國的北方和南方是針對東部季風區而言的,其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
②我國南方和北方的區域差異、限制因素及發展方向(b)
南方與北方的區域差異
區域
項目
北方地區
南方地區
自
然
條
件
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為主
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有分布
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
植被
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
常綠闊葉林及熱帶季雨林
土壤
棕壤、鈣質土、黑土
紅壤、磚紅壤
社
會
經
濟
條
件
農業產業
以旱作為主,東北地區是全國重要的商品基地
以水田為主,長江中下游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和商品棉基地
工業產業
重工業發達,遼中南、京津唐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
輕工業發達,滬寧杭、珠江三角洲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
產業結構
第一產業比重相對較高
第一產業比重相對較低
交通運輸
以公路、鐵路為主
水運、公路、鐵路運輸都很便利
對外開放
對外開放較晚,開放程度低
對外開發較早,開放程度高
限制因素及發展方向:
北方地區
南方地區
限制因素
水資源不足,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產業結構不合理、對外開放不夠
洪澇災害,環境污染,山地水土流失嚴重,人地關系矛盾加劇
發展方向
調整產業結構,擴大開放,改善生態環境,加快渤海灣地區開發和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工作
進一步擴大開放的領域,治理環境,加快產業的升級改造,協調好人地關系
9、西部大開發
我國西部大開發的范圍及意義(b)
范圍:包括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廣西、內蒙古等12個省、市和自治區。其國土面積685萬平方千米,佔全國國土面積的71.4%;2002年末有人口約3.67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28.6%。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吉林延邊三個自治州,比照國家西部大開發有關政策實施開發開放。
意義:⑴有利於西部地區經濟協調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⑵有利於東、西部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有利於民族團結、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⑶有利於調整我國經濟結構,為東部地區產業升級和資金、技術、人才轉移提供新的發展空間,有效地擴大內需,增強國民經濟增長的需求拉動;⑷有利於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西北,改變生態環境,為全國特別是東部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生態屏障。
10、東、西部地區的經濟合作
我國東、西部地區的經濟合作所取得的成效與意義(b)
成效與意義:對口幫扶成效明顯;合作項目不斷增多,對西部地區投資力度加大;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聯系日益密切;實現了合作雙方的「雙贏」,實現了合作雙方的共同發展。
11、資源跨區域調配的經濟合作
①資源跨區域調配的意義(b)
我國資源豐富、種類齊全,但空間分布不均,與我國目前的經濟地理格局不相適應。能源和水資源的跨區域調配,有利於資源的合理配置,是縮小東西差距和南北差距,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②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的具體方案及圖示(c)
⑴南水北調工程:從長江引水向北,供水至華北、西北地區。(具體圖示見書本P26頁)
東線:從長江下游揚州引水,利用京杭大運河等河道作為主幹線進入天津。途徑蘇、魯、鄂、津、京5省市,主要解決華北地區的缺水問題。東線把長江、淮河、黃河和海河四大流域連接起來。
中線:從丹江口水庫引水,開渠輸水,途經鄭州、石家莊,終點北京。中線工程具有水質好,覆蓋面大、自流輸水等優點,是解決華北水資源危機的一項重大基礎設施。
西線:從長江上游引水入黃河,為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內蒙古和山西6省區提供灌溉、城鎮生活和工業用水,促進西北內陸地區經濟發展和改善黃土高原生態環境。
【拓展提示】南水北調工程的意義:可實現我國水資源的南北調配和東西互濟具有社會、經濟、環境等綜合效益;可促進工農牧業生產和經濟發展,緩解城鄉爭水、地區爭水、工農業爭水的矛盾,有利於社會安定團結;具有為工業、居民、農業供水,防洪,排澇等經濟效益;利於回升地下水位、保護生物多樣化、緩解北方地區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
⑵西氣東輸工程:主體工程是自新疆塔里木盆地輪南出發,由西向東經新疆、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蘇,終點到上海市。沿途將穿越戈壁、沙漠、黃土高原,並跨越黃河、長江、淮河等江河,全長4000多千米。工程總投資預計高達1200億元,輸氣量最終達到200億立方米/年。為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以及沿線的河南省、安徽省等供應天然氣。(具體圖示見書本P27)
西氣東輸工程還包括從四川、重慶到湖北、湖南等省的天然氣輸送工程。
【拓展提示】西氣東輸工程的意義:可加速改善東部地區的能源結構,有效治理大氣污染,改善沿線地區及長江三角洲地區人民的生活質量,促進西部大開發,拉動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
⑶西電東送(具體圖示見書本P29)
北通道:將「三西」(即內蒙古西部、山西、陝西)煤電基地和黃河上游水電送往京津唐地區。
中通道:將長江三峽和金沙江幹流水電送往華中、華東和福建以及廣東。
南通道:南部通道以開發雲南、貴州、廣西的水電為主,並以開發貴州等火電為補充,向廣東等東部地區送電。
【拓展提示】西電東送的意義:可促進西部地區的資源開發,將其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西部生態環境建設,有利於退耕還林和水土保持;為我國沿海較發達地區提供大量電力,為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保證,並緩解東部日益嚴重的環保壓力。
③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地理環境的影響(b)
資源跨區域調配對資源調出區、調入區及資源調配中所涉及的有關區域的地理環境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進行工程建設時,要評估工程對涉及地區地理環境的影響,包括有利的影響和不利的影響,對不利的影響要採取工程或技術手段加以克服。
南水北調:輸出區可能出現水資源緊張,生態環境受到影響;輸入區獲得水資源,改善當地水文環境,促進經濟的發展,也會在北方地區產生土壤次生鹽漬化問題。
西氣東輸:輸出區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加快天然氣的開發和綜合使用,改善產業結構,但管道的建設易破壞沿線地區的生態環境;輸入區可以緩解能源供應緊張局面,改善能源消費結構,減輕大氣污染。
西電東送:輸出區加快電力開發和輸電線路建設,發展區域經濟,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但水電站建設易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坑口火力電站易加劇環境污染;輸入區獲得充足的電力供應,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改善環境質量。
12、產業轉移
①我國產業轉移到基本特點(b)
沿海企業向內地轉移:因環境、資源問題,為尋求廉價資源和低成本進行的產業轉移;
中國台灣企業向中國大陸轉移:為尋求廉價的勞動力、眾多的發展機會、廣闊的市場空間而進行的產業轉移;轉移的產業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和高技術(IT)產業
廣東邊遠地區的產業集群效應:為促進區域經濟均衡發展進行的產業轉移。
②產業轉移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b)
產業轉移促進了被轉移地區的資源的開發,被轉移地區的資源優勢變為產業優勢,促進了產業的更新和升級,推動了被轉移地區經濟的發展;
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轉移勞動、資源密集型產業,使欠發達地區的環境污染加重,人地關系趨向緊張。
區域產業發展在經歷了由低級到高級、由落後到先進的階段以後,產業活動對區域地理環境的不利影響才可能逐步減輕。
【拓展提示】以珠江三角洲為例,可以看出產業轉移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
第一次轉移
第二次轉移
時間
改革開放初
20世紀90年代
轉移方向
由香港向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轉向鄰近地區
轉移產業
勞動密集型、傳統製造業
勞動、資源密集型產業
轉移原因
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水平低,且參與國際分工
珠江三角洲相對發達,
產業結構優化
對環境影響
環境污染加重
環境質量好轉
Ⅱ 大家幫忙找找魯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知識點
這里有更詳細的,因為表格無法粘貼——我查了這個是魯教版的(因為我花了點數從學科網(裡面標了版本)下載了,結果有表格在這里粘不到,就搜了一下標題,幫你找到了。
兄弟,各點加分鼓勵一下吧!哪怕一分也忍了,呵呵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識歸納整理(完善版)網址 0財富就可以下載哦
http://wenku..com/view/2980e18fcc22bcd126ff0c6f.html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識歸納整理(完善版)
第一章 區域地理環境和人類活動
1.1區域與區域差異
一、中國三大自然區
1、產生原因: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和海拔高度
地形、氣候:自然差異的基本因素
2、自然地理五要素 土壤、植被:自然區域的標志(鏡子)
水文
3、三大自然區的差異(P5圖)
東部季風區 西北乾旱和半乾旱區 青藏高寒區
分界線 400mm年等降水量線 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
位置、面積 東部臨海 45% 深居內陸、高山環繞 30% 西南青藏高原 25%
自
然
環
境 地形 平原、丘陵,水成地貌 高原、盆地 風成地貌 高原、山地,寒凍風化地貌
氣候 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溫帶大陸性氣候: 乾旱少雨 高寒氣候:氣溫低、晝夜溫差大、風力大、太陽輻射強
水文特徵 外流河,雨水補給為主 內流河,鹹水湖,冰川融水補給 內外流兼備,大河源頭,鹹水湖
土壤 森林和森林草原土壤 草原土、荒漠土(有機質少,鹽分高) 原始土壤
植被 北 寒溫帶針葉林
溫帶落葉闊葉林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南 熱帶雨林、季雨林 西 東
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東南 西北
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
山麓 山頂
森林—草原—荒漠
主導因素 氣溫隨緯度變化 降水隨海陸位置變化 水熱組合隨海拔變化
人
類
活
動 農業 最重要農業區(種植業) 畜牧業、灌溉農業、綠洲農業 畜牧業、河谷農業
不利條件
人多地少,環境問題 水源不足、土地荒漠化和鹽鹼化 氣溫低、空氣稀薄、風力大、水分不足、地勢崎嶇
影響程度 深刻 微弱
經濟文化 發達 落後
補
充 西南及青藏高原交通不便的原因:
西南地區(屬東部季風區):(1)地形崎嶇(2)多地質災害(滑坡、泥石流)
青藏高寒區:(1)地形崎嶇(2)高寒缺氧、凍土發育
4、東部季風區的內部差異
(1)、南北差異
①分界線: 1月0℃等溫線
秦嶺—淮河 暖溫帶與亞熱帶
800mm年等降水量線
濕潤區與半濕潤區
②南北差異(P9圖)
自 然 環 境 人 類 活 動
地形 氣候 河流 耕地
類型 農作物 水果 民居 古代
交通 方言 礦產 工業
北方 平原
高原 溫帶
季風 結冰 旱地 小麥、甜菜、大豆、棉花、雜糧 蘋果梨、 平頂 馬車 較少 煤、石油 天然氣 重工業為主
南方 丘陵
山地 熱帶
亞熱帶季風 不結冰 水田 水稻、甘蔗、油菜、茶葉、蠶絲 柑橘
荔枝 斜頂 船 繁雜 磷、有色金屬 輕工業為主
附:(2)四大亞區的差異(P10圖)
氣候 植被 土壤 作物熟制 農作物 農業條件
東北
溫帶季風,溫帶濕潤半濕潤區 針葉、針闊混交林 黑土 一年一熟 春小麥、大豆、甜菜 人均耕地多,土壤肥沃;熱量不足
華北 落葉闊葉林 黃土 兩年三熟、一年兩熟 冬小麥、穀子、棉花 水資源不足、乾旱、風沙、土壤鹽鹼化
華中華南 季風,亞熱帶濕潤區 常綠闊葉林 紅壤 一年兩熟到三熟 水稻、油菜
水熱充足
華南 季風,熱帶 常綠闊葉雨林 磚紅壤 一年三熟 水稻、橡膠等熱帶經濟作物
補充
南方方言繁雜的原因:交通不便,自然經濟自給自足,戰亂災荒較少,人群在地域上相對穩定
二、中國三大經濟地帶(P12圖)
1、依據:自然條件、自然資源、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補充:「西部大開發」的西部范圍:西部經濟地帶所包括省區+內蒙古+廣西
2、差異
東部地帶 中部地帶 西部地帶
省區 遼寧、河北、北京、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 共12個 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共9個 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四川、重慶、貴州、雲南、西藏 共10個
地理區位 面向大海,具有開放性和便利的海運 距海較遠,地形、地質條件復雜,交通不便
經濟水平 高 低
發展進度 快 慢
特徵
①能源、礦產缺乏
②對外貿易,海洋開發 新興產業基地 ①能源、礦產豐富
②能源、原材料生產基地,商
品糧、農林產品基地 ①能源、礦產豐富
②能源基地
③退耕還林、還草,改善
生態環境
1.2 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一、陸地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階段性、變化性)(P17、P19圖)
階段 人類活動分布區 舉例 人地關系
採集狩獵階段 動植物資源豐富的地區 依賴自然
農業社會 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大河沖積平原、三角洲、盆地 四大文明古國 改造環境、馴化家禽、栽種植物
工業社會 資源豐富(能源、金屬),區位交通優越(道路、航道、港口) 德國魯爾區、山東東營、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業帶 利用環境提供的資源或區位優勢發展經濟
後工業社會 環境質量優越(原因:可提高產品質量,吸引科技人員定居,提高科研效率) 美國矽谷、日本九州、英國蘇格蘭、德國慕尼黑、北京中關村、印度班加羅爾 影響環境質量
二、海洋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階段性)
航
海技
術 階段 影 響
落後 以海為疆界,古代文明發源於大陸內部
發展 (1)海洋交通發展(2)人口、城市向沿海集中(西歐、日本、美國東海岸和西海岸是世界上經濟最活躍區域)
進步 大陸架:石油、天然氣
開發海底礦產 太平洋最豐富
深海盆:錳結核 美、日、英、德已開采
三、島嶼對人類活動影響(階段性)
工業化 階段 影 響
以前 人口稀少、文化、技術由大陸傳入
以後 (1)利用島嶼港口優勢,發展商品經濟(英、日)(2)利用波浪、陽光、海島、海灘發展旅遊業(3)控制島礁,確定海域的歸屬權,具政治、國際軍事意義
補充: 地形:丘陵、平原
歐洲的三圃制 條件 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適合穀物生長;秋季水草豐美,適合放牧牲畜
三圃制:把土地分成三快:一塊植樹、一塊種田、一塊放牧
1.3 人類活動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
一、自然資源的利用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一)山西煤炭資源的開采
1、影響:
有利 ①調整生產力布局,加快城市化進程;②促進基礎設施建設;
③改善城鄉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④促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和農村小康建設。
不利 環境污染:水、土地和大氣污染
生態破壞:①占據農田,浪費土地資源,引起水土流失②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阻斷
2、條件:資源豐富,市場廣闊,交通較便利(大秦線、黃驊線、石太線)
3、面臨問題:資源枯竭、能源消費結構的調整、運輸力量不足
4、解決措施:(1)調整產業結構(2)提高綜合利用:變煤為電、油、氣(3)礦區復墾;礦坑發展水產養殖,保護環境
(二)水資源跨區域調配
1、澳大利亞:東水西調
2、美國:北水南調(加利福尼亞水道)
(1)地區:西部加利福尼亞州 農業:蔬菜、水果基地
工業:石油、電子、軍事、航天航空、原子能飛機等新興工業中心
(2)原因: 北部:濕潤、薩克拉門托河水量豐沛
(地中海氣候) 南部:地勢平坦、光熱充足,但乾旱少雨,水資源短缺
(3)意義:增加水源、調節氣候、保護野生動植物、保持水土、防止地面沉降
補充:3、中國的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
路 線 輸出地 輸入地
南水
北調 水泵,大運河
東線:揚州 天津(華北)
修運河
中線:三峽,丹江口水庫 鄭州、石家莊、北京(華北)
隧道
西線:通天河、雅礱江、大渡河
黃河上游(西北)
(1)減輕洪澇災害
(2)長江口鹽度升高,水質變差
(1)解決北方缺水問題
(2)保護濕地和生物多樣性
西氣
東輸 管道
塔里木盆地 上海
(1)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
(2)擴大就業,促進經濟發展
(1)緩解能源緊張狀況
(2)改善能源消費結構,保護生態環境
西
電
東
送 火電
北線:山西、內蒙 華北
黃河上游 水電 (京津唐)
三 峽 水電
中線:長江上游 華中(滬寧杭)
珠江上中游 水電
南線:貴州、雲南 華南
火電 ( 珠三角)
4、生物資源的利用
負面:森林的過度砍伐(熱帶雨林砍伐最嚴重):物種急劇較少
正面:運用科學技術(改良品種、灌溉、施肥、塑料大棚),增加產量,提高勞動生產率
二、產業轉移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
(一)產業結構
產業結構 勞動力分布的變化 低級形態
高級形態
第一產業(農業) 逐漸較少
第二產業(工業、建築業) 先增後降
第三產業(服務業,經濟水平的標志) 穩步增加
(二)產業轉移
1、部門:勞動、資源密集型產業
2、原因:(1)人均國民收入的提高(2)區域之間總體水平的差異
3、方向:發達地區 不發達地區
4、舉例:亞洲:美國 日本 四小龍、東盟 中國、越南
第一次 第二次
珠三角:香港 珠三角 欠發達的相鄰地區
5、對環境的影響
產業移出地 產業移入地
自然環境 提高環境質量 (1)鄉村地區 工業化地區
(2)導致環境污染
人文環境 (1)失業人口增加
(2)促進產業結構優化 (1)加快工業化進程
(2)緩解就業壓力
第二章 區域可持續發展
2.1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原因 自然:(1)黃土疏鬆(2)暴雨集中(3)構造運動強烈多地震(4)植被覆蓋率低
人為:過渡開墾、放牧、采樵、開礦、輪荒等。導致地表植被的破壞
經濟損失 (1)土壤肥力下降 農業減少
(2)溝壑發展、泥石流 破壞工礦交通設施
危害 (3)水、土、肥的損失 乾旱
生態破壞 (4)淤積江河湖庫 洪澇(下游「地上河」)
(5)畜清排渾導致水量損失 影響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措施 生物:植樹造林
(保持水土) 工程:興修水庫、打壩淤地、修建水平梯田
治理 小流域 原則: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結合
(根本措施) 方針:保塬、護坡、固溝
重點:水土保持、建立有機、高效的農村牧業體系
案例:洞庭湖濕地恢復與可持續發展
濕地 范疇:湖泊、沼澤、泛濫平原、河口三角洲、沿海灘塗、紅樹林、河流、水稻田等
功能:經濟、生態(「地球之腎」)
作用:調節水位、蓄洪防災、保證航運
洞庭湖 問題:圍湖造田、水土流失 長江中游洪災
濕地 可持續發展 原則:退湖還田、營造長江上中游防護林
具體做法:(1)調整農業結構(2)擴大城鎮人口容量(3)發展生態旅遊業
2.2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的治理
基本條件 區域位置:位於美國南方地區棉花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自然條件 自然環境:降水豐沛、水量大;地形起伏、落差大;水土流失嚴重、洪水泛濫
自然資源:礦產(煤炭、磷、鉛鋅、鐵、銅等)、水能資源等
人文條件:生產力水平低、經濟基礎差、交通困難
治理措施
經 驗
啟 示
案例:塔里木河流域的治理
概況 位置:南疆、內流河、冰川融水補給
地位:棉花、石油、瓜果基地
生態 特點:乾旱脆弱
環境 原因:氣候變化、水土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利用、盲目開墾和亂砍濫伐
問題:河道斷流、湖泊乾涸、地下水水位下降、林木死亡、土地沙化
(1)上游:節水防滲、山區水庫
治理 (2)中游:建閘、築堤、造林
(3)下游:跨流域調水
(4)全流域統一調度和管理
(5)增強節水意識
2.3中國東北地區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東北區域概況:
1、范圍:黑、吉、遼及內蒙古東部 2、面積:124萬KM2 3、人口:1.2億
4、地貌特徵:
山環水繞(北:小興安嶺;東:長白山;西:大興安嶺;河:松花江、嫩江、遼河、黑龍江、烏蘇里江等)
沃野千里(東北平原:北:松嫩平原;南:遼河平原;東:三江平原)——土地資源豐富——形成我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
二、農業生產條件:
1、自然條件:
(1)土地資源:耕地面積廣闊、土壤(黑土、黑鈣土)肥沃、宜農、宜林、牧等荒地多
(2)氣候:溫帶季風氣候,降水:400—800mm,東南向西北遞減;熱量:自南向北遞減
(3)林地面積大:佔全國林地面積的1/3,主要分布於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地。
(4)草場資源(呼倫貝爾草原、科爾沁草原)——畜牧業生產基地,農產品資源
(5)其它:水產資源、海岸線長、灘塗面積廣
2、社會經濟條件:
(1)工業部門齊全,是我國最早的重工業基地,工業發展為現代農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農業機械工業發展快,交通便利,促進商品糧交易
三、農業發展
1、熟制:一年一熟
黑龍江:春小麥、大豆、馬鈴薯
2、農產品 吉 林:玉米、高粱
遼 寧:冬小麥、棉花
3、布局變化: 農田向東西兩側推進——農業開發
城市周圍(郊區農業):副食品基地——市場需求
四、存在的問題:
1、農業生產比較粗放,耕地破壞嚴重(盲目開荒的後果);
2、林地和草地的比重下降,資源利用失調(亂砍濫伐、重采輕育、開荒、火災、蟲害等);
3、開墾沼澤地(三江平原是我國最大的沼澤分布區),破壞了濕地環境;
4、農產品質量和品種不適應市場要求,農業內部結構不盡合理;
5、水土流失嚴重:肥沃的黑土流失,造成土地生產能力下降,同時引發生態問題。
五、東北地區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1、調整農業與農村經濟結構;2、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3、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4、加快農業技術的應用和推廣;
5、改善農業生態環境,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2.4德國魯爾區的探索
一、魯爾區輝煌與衰退的區位分析(背景條件與衰退原因)
(一)魯爾區作為傳統工業區發展的優勢區位條件(即輝煌的區位優勢)
1、豐富的煤炭資源(魯爾煤田)2、離鐵礦區較近(初期:法國洛林;後期:瑞典等地)
3、充沛的水源(溫帶海洋性氣候,萊茵河、魯爾河、利珀河) 4、便捷的水陸交通(其位於歐洲中部陸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三條河流及人工河都可通航)
5、廣闊的市場(德國以及西歐發達的工業為魯爾區工業生產提供了廣闊的市場,促進了工業產品的銷售和工業的發展)
(二)衰退的主要原因(可持續發展的的制約因素)
1、生產結構單一(衰退的內在原因):以煤炭工業為基礎,以鋼鐵工業為主導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氣的廣泛使用;新技術煉鋼的耗煤量逐漸降低)
3、世界性的鋼鐵過剩(世界鋼鐵市場競爭激烈;鋼鐵市場需求量減少)
4、新技術革命的沖擊(傳統工業區衰退的根本原因)
(1)魯爾區工業傳統的生產和組織方式不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2)用地緊張(3)環境污染嚴重
二、魯爾區可持續發展的有益探索
1、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即經濟結構的多元化和產業轉型(這是結合整治的核心)
(1)對傳統工業進行改造;(2)鼓勵和引進新興工業;(3)重視發展第三產業。
2、發展科技,繁榮經濟(積極發展高等教育和科研機構)
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網(公路、鐵路、水運等) 4、消除污染,美化環境
三、思維發散:
針對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現狀和我國國情,以及根據德國魯爾區實施可持續發展策略成功的經驗,談談東北地區應採取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提示:我國的東北工業基地和魯爾區一樣屬於以重工業為主的老工業基地,目前也出現了和魯爾區類似的產業結構老化和環境污染等問題。為此,我國作出了「振興東北」的戰略決策)
主要措施如下:
① 改變單一的重工業結構,發展新興工業,發展第三產業;
② 把自身生產、學習經驗和科學研究相結合;
③ 提高自身的生產水平,淘汰一些落後的生產方式,加強自身的技術改造,提高產品技術含量;
④ 全面治理環境污染,提高東北的環境質量;
⑤ 大力拓展融資途徑,引進民間資本;
⑥ 政府給予一定的政策上的優惠。
2.5 中國江蘇省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一、工業化和城市化
概念:農業主導 工業主導
工業化 指標:農業產值、農業人口、城鎮人口
推 促 標志:工業產值
動 進 人口、地域
概念:農村 城市
城市化 文明
指標:城市人口、城市規模、城市人口比重
標志:城市人口比重
二、江蘇省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1、區域特徵:
(1)區域位置:長江下游,黃海之濱,淮河下游;
(2)區域特徵:城市眾多,人口密集,經濟發達;
(3)歷史上的輝煌:19世紀初,蘇州、揚州和江寧(今南京)的人口就超過50萬。
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快
2、現狀 工業化中期
城市化滯後於工業化
3、問題 4、措施
生態:環境污染(水體) 治理污染
調整行政區劃 提高聚集力
經濟:城市化質量不高(特大城市少) 發展城市群(組團式) 和輻射力
建設小城鎮(工業)
社會:忽視「以人為本」 保障農民利益
Ⅲ 求地理必修三思維導圖
高中地理必修三思維導圖
Ⅳ 地理必修三以亞馬孫雨林為例知識框架圖
剛剛做的,希望是你需要的。
Ⅳ 地理必修三思維導圖
地理必修三思維導圖在網路文庫上有。
地理必修3《區域可持續發展》思維導圖。
Ⅵ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識框圖——自己總結的或那種像大地圖一樣的圖表
《北斗地圖》 北斗地圖·考試圖典:新課標中學地理圖文詳解指導地圖冊 [平裝]
~ 譚木高考復習研究室 (作者), 譚木 (編者)
Ⅶ 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至必修三知識結構圖總結
只有一部分
Ⅷ 誰高中地理必修三的知識結構圖啊
高中地理新課程模塊三的主要學習內容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區域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第二,區域可持續發展;第三,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第一節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第一課時
一、區域
(一)概念: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依據一定方法劃分出來的地球表層的空間單位。
(二)特徵
1.具有面積、形狀、邊界等區位特徵。
2.內部性質相對穩定。
3.具有不同的級別
二、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長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地理環境特徵 區域發展特點 地理環境特徵 區域發展特點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氣候條件: 氣候條件:
土地條件: 土地條件:
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
備注補充: 備注補充:
第二課時
三、探究:地理環境與民居
(一)北方與南方民居建築的差異
(二)產生南北方建築差異的自然原因
四、探究:江蘇沿江開發的地理條件
(一)地理位置
(二)開發條件
(三)發展方向
第三課時
五、區域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的影響
發展時期 社會、經濟、科技水平 自然因素的影響 農業發展特點
開發早期 落後 阻礙農業發展 耕作農業發展緩慢
農業社會 使用船隻、改良土壤種植水稻、勞力豐富氣候優越 河流成為交通通道,土壤適宜耕種,水稻大面積種植,精耕細作 成為我國糧食、蠶桑、棉花的主要生產基地
工商業大發展時期到現在 人口、城市稠密,人均耕地少且零碎 不利於大規模機械化 全國糧倉以及棉花生產的地位日益下降
六、探究我國西部開發的條件與方向
活動與
板書設計
第一節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
第一課時
一、我國西北地區的概況
(一)位置
(二)地形特徵
(三)自然特徵:乾旱
成因:深居內陸,高原山地阻隔
(四)景觀特徵:草原、荒漠為主,且自東向西演替
二、西北地區荒漠化形成的原因
(一)自然因素
1.乾旱為主的環境
2.氣候異常
第二課時
(二)人為因素
1.原因:(1)人口激增對環境的壓力
(2)人類自身的活動不當
2.表現:(1)過度樵採
(2)過度放牧
(3)過度開墾
三、我國西北地區不同歷史時期的荒漠化
第三課時
四、荒漠化防治的對策和措施
(一)防治核心:人與自然的協調
(二)防治內容
1.預防潛在的威脅
2.扭轉土地的退化
3.恢復土地的生產力
(三)防治的原則:堅持維護生態平衡與提高經濟效益相結合,治山、治水、治鹼(鹽鹼)、治沙相結合
(四)治理的措施
1.合理利用水資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構築防護林體系
3.調節農、林、牧用地之間的關系
4.採取綜合措施,多途徑解決農牧區的能源問題
5.控制人口增長
活動
Ⅸ 求(人教版)地理必修3知識框架
必修3總共5章。
第一章: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
第一節 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例長江三角洲,松嫩平原) 重點
第二節 地理信息技術在區域地理環境中的應用(遙感,GPS,GIS)
第二章:區域生態環境建設
第一節 荒漠化的防治(我國西北地區為例) 重點
第二節 森林的開發和保護(亞馬孫熱帶雨林為例)
第三章: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
第一節:能源資源的開發(我國山西省為例) 重點
第二節:河流的綜合開發(美國田納西河為例) 重點
第四章:區域經濟發展
第一節:區域農業發展(我國東北地區為例) 各種農業類型 重點
第二節: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珠江三角洲)
第五章:區域聯系與區域協調發展
第一節:資源的跨區域調配(我國西氣東輸為例) 重點
第二節:產業轉移(東亞為例) 重點
課本上就只有這么多了,你想要真正學好地理,你要理解,純粹死記硬背是沒有用的。建議買一本地理知識小書,方便拿在手上看的,閑來無事,就多翻翻。看地理,學會多聯想。祝你學習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