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期中測試卷
A. 初中人教版地理期中測試題!
雲溪一中八年級上冊第一次月考地理試題
一、單選題(本題包括25小題,共5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下列關於我國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我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B.我國東臨太平洋,東部廣大地區雨量充沛,利於農業生產
C.我國主要位於熱帶
D.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近50°,南北氣候差異大,為我國發展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
2.與我國陸地相鄰,並且均為內陸國的有
A.俄羅斯,蒙古、巴基斯坦 B.哈薩克、印度、緬甸
C.蒙古、阿富汗、寮國D.朝鮮、尼泊爾、寮國
3.下列各組中,屬相鄰的兩個省級行政區的是
A.黑龍江省和遼寧省 B.雲南省和廣東省 C.甘肅省和重慶市 D.寧夏回族自治區和陝西省
4.下面關於我國各民族分布的說法,正確的是
A.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 B.各民族大聚居,小雜居
C.漢族主要分布在東部和南部 D.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
5.分布在第三級階梯上的主要地形類型是
A.丘陵和平原 B.丘陵和盆地 C.山地和高原 D.平原和高原
6.下列關於我國國土面積、疆界和鄰國的表述,正確的是
A.我國陸地面積達960平方千米 B.我國大陸海岸線長2萬多千米
C.我國陸地界線長18000多千米 D.與我國陸地相鄰的國家有14個
7.世界大多數農作物和動植物都能在我國找到適合生長的地區,是因為我國
A.季風氣候顯著 B.夏季普遍高溫 C.氣候復雜多樣 D.雨熱同期
8.下列地區,地處暖溫帶、半濕潤地區、溫帶季風氣候的是
A.長江中下游平原 B.東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華北平原
9、下列四個地形剖面圖中,最接近我國地勢變化特點的是
10.下列省級行政區中有兩個簡稱的是
A.河南省 B.湖南省 C.甘肅省 D.山西省
11.下列有關我國季風的敘述,正確的是
A.影響我國的夏季風,既有來自太平洋的西南季風,也有來自印度洋的東南季風
B.東南季風主要影響我國東部地區,西南季風主要影響我國西部地區
C.受季風影響明顯的地區稱季風區 D.季風區降水比非季風區降水較多
12.下列城市中冬季平均氣溫最低的是
A.北京 B.哈爾濱 C.上海 D.廣州
13.北回歸線穿過的省區,自西向東排列正確的是
B.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期中復習試題帶答案
1、 從半球位置看,我國位於 ( )
A.北半球 西半球 B.南半球 西半球
C.北半球 東半球 D.南半球 東半球
2、 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級行政區是 ( )
A.貴州省 B.雲南省 C.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D.台灣省
3、 北回歸線自西向東依次穿過我國的省區是 ( )
A.台、粵、桂、滇 B.滇、桂、台、粵
C.滇、桂、粵、台 D.滇、台、桂、粵
4、 分析下表資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年份 原煤(億噸) 原油(萬噸) 鋼(萬噸) 水泥(萬噸) 化肥(萬噸) 棉布(億米)
1949年 0.32 12 16 66 0.6 18.9
1999年 10.45 16000 12426 57300 3215 250.0
A.此表反映出我國工業發展速度很快
B.1949年到1999年產量增長最慢的是鋼
C.1949年到1999年產量增長最快的是原煤
D.此表反映出我國部分工業產品的產量增長很快
5、我國陸上鄰國中與我國有不連續疆界的是 ( )
A.俄羅斯、印度 B.巴基斯坦、越南
C.印度、緬甸 D.朝鮮、蒙古
6、根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國人口總數達到約 ( )
A.12.75億 B.12.85億 C.12.95億 D.13.95億
7、泉州所處的溫度帶和干濕區是 ( )
A.熱帶、濕潤地區 B.亞熱帶、濕潤地區
C.熱帶、半濕潤地區 D.亞熱帶、乾旱地區
8、海南島的氣候類型是 ( )
A.溫帶季風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
C.亞熱帶季風氣候 D.熱帶季風氣候
9、放假從長春到上海旅遊,選擇最經濟的交通運輸方式是 ( )
A.公路 B.水路 C.鐵路 D.航空
10、下列省區與它們的行政中心和簡稱相對應的是 ( )
A.貴州—貴陽—貴 B.福建—廈門—閩
C.廣東—廣州—桂 D.廣西—桂林—粵
12、「三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是 (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丘陵
13、調節河水水量空間分布不均的有效辦法之一是 ( )
A.興修水庫 B.跨流域調水
C.節約用水 D.防止水污染
14、下列屬於自然資源的是 ( )
A.布匹 B.煤炭 C.鋼材 D.水泥
15、下列資源中屬於非可再生資源的是 ( )
A.太陽能 B.水能 C.風能 D.核能
16、青藏高原緯度較低,但氣候寒冷,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 )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類活動
17、工業是國民經濟的 ( )
A.基礎 B.主導 C.「先行官」 D.以上都不是
19、下列屬於黃土高原上傳統民居的是 ( )
A.碉樓 B.窯洞 C.晾房 D.土牆平頂屋
20、我國最大的盆地是 ( )
A.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柴達木盆地 D.准噶爾盆地
21、以下四個城市中,受冬季風影響最大的是 ( )
A.呼和浩特 B.上海 C.廣州 D.海南
22、長江和黃河幹流都流經的省(區)是 ( )
A.青、藏 B.青、川 C.青、甘 D.川、藏
23、治理黃河的根本措施是 ( )
A.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B.上游興修大中型水庫
C.下游加固大堤 D.中上游疏浚河道
24、全國土地日是每年的 ( )
A.3月25日 B.10月1 5日
C.6月25日 D.12月15日
25、下列哪個調水工程是為解決青島市水資源不足的 ( )
A. 引黃濟津 B.引灤入津
C.引黃濟青 D.南水北調
26、下列農業部門與所能提供的食物相對應的是 ( )
A.種植業——蘋果 B.林業——大米
C.漁業——雞、鴨 D.牧業——乳肉
27、我國現代化短途運輸的主要方式是 ( )
A.航空運輸 B.海洋運輸 C.鐵路運輸 D.公路運輸
28、我國大陸第一條高速公路是 ( )
A.上海——嘉定 B.北京——天津
C.北京——沈陽 D.廣州——深圳
29、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是 ( )
A.遼中南工業基地 B.京津唐工業基地
C.滬寧杭工業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30、下列各組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均屬於沿海開放區的是 ( )
A.濟南、石家莊、西安 B.昆明、南寧、哈爾濱
C.武漢、南昌、大連 D.廈門、杭州、青島
C. 求八年級人教版上冊地理期中復習重點及期中測試題
第五章:
1、地理區域有許多不同的類型,有的是自然區域,如珠江三角洲;有的是經濟區域,如工業區;有的是行政區域,如西藏自治區。同一個地理區域,可能同時兼有多重「身份」。
2、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
3、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差異比較:
比較項目 秦嶺—淮河以北地區 秦嶺—淮河以南地區
1月平均氣溫(高於0°/低於0°) 低於0° 高於0°
年降水量 少 多
主要地形 平原與高原為主 平原、盆地與高原、丘陵交錯
植被類型 溫帶落葉闊葉林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河流流量 小 大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 一年兩熟或三熟
耕地類型 旱地 水田
糧食作物 小麥 水稻
傳統交通工具 馬車 船
傳統體育項目 滑雪、溜冰 賽龍舟、游泳
4、西北地區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以草原、荒漠景觀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積的沙漠分布;只有在盆地邊緣出現稀少的綠洲。這一切說明西北地區是一個以乾旱為主要自然特徵的地區。
5、青藏地區因地勢高聳而成為一個獨特的地區,由「高」隨之而來的另一個顯著自然特徵是「寒」。
6、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都是我國主要的牧區。內蒙古主要是溫帶草原牧場;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場;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場。內蒙古的三河馬、三河牛,新疆的細毛羊,青藏的氂牛、藏綿羊和寧夏的灘羊都是著名的畜種。
7、除了畜牧業外,在西北地區人們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發展灌溉農業。
第六章:
1、 北京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國際交往中心。人民大會堂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所在地,中南海是黨中央和國務院所在地。
2、 北京皇宮的城市格局是「凸」字形的,這樣的城市格局是我國歷代都城規劃和建設的代表作。
3、 北京有著無數名勝古跡,長城、頤和園、天壇、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其中北京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
4、 為了增強國際競爭力和服務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規劃和建設包括中央商務區、國際傳媒大道等在內的重點功能區,以及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建設人與環境和諧共處的城市環境。
5、 香港由香港島、九龍半島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圍200多個島嶼組成,澳門由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組成。港澳地區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6、 香港和澳門是我國的兩個特別行政區。我國政府制定了「一國兩制」政策,祖國內地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和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7、 香港人多地少,「上天」——建設高層建築,「下海」——填海造地,成為香港擴展城市建設用地的兩種重要方式。
8、 港澳地區第三產業很發達,香港是國際貿易中心、運輸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務中心和旅遊中心。博彩旅遊業是澳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
9、 長期以來,港澳與祖國內地一直保持著密切的經濟聯系,其中以香港表現得最為明顯。祖國內地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豐富且低廉,而香港則擁有豐富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香港和祖國內地的經濟合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
10、轉口貿易是指從一國購進商品後,不在本地銷售,而直接賣到其他國家的貿易形式,祖國內地是香港最大的轉口貿易夥伴。
11、台灣省包括台灣島,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島、釣魚島等許多小島,台灣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它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
12、台灣島是個富饒的寶島,被譽為「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島上約一半以上的土地覆蓋著茂密的森林,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的美譽。樟樹是台灣最著名的樹種,樟腦產量居世界首位。
13、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台灣經濟以農業和農產品為主,出口蔗糖、菠蘿、稻米、樟腦等。從60年代開始,台灣重點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形成「進口——加工——出口」型的經濟。
1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新疆境內高山與盆地相間分布,形成「三山夾兩盆」的地形特點。雄偉的天山山脈橫亘這些新疆中部,南北兩側分別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爾盆地。
15、新疆有大小數千個綠洲,是最主要的農業生產基地,小麥、玉米、高粱等是這里的主要農作物,棉花、甜菜和多種瓜果成為新疆綠洲的特色農產品。坎兒井是一種古老的引水工程,長期為新疆的綠洲居民所利用。
16、新疆預測石油、天然氣儲量約佔全國陸地總儲量的1/3,隨著國家「穩定東部,大力發展西部」的能源戰略決策的逐步實施,新疆有望成為中國重要的石油及天然氣工業基地。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將可以迅速增加當地的財政收入並能夠緩解東部地區的能源短缺問題。
第七章:
1、 珠江三角洲位於廣東省的東南部,海陸交通便利,被稱為我國的「南大門」。
珠江三角洲地區形成了一個包括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沿海開放城市(廣州)、經濟開放區(整個珠江三角洲)在內的多層次的開放體系。
2、 利用這里的優越條件,珠江三角洲吸引了大量海外華人的投資(珠江三角洲外資的主要來源地是港澳地區),成為了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地帶。
3、 20世紀80年代以來,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緊鄰港澳的優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澳的產業擴散,引進了大量的外資,同時也引進了先進技術設備、經營管理方法和最新工商科技信息,創辦了一大批加工製造企業,發展外向型的經濟。
4、 珠江三角洲生產的產品,主要是通過港澳貿易渠道,出口至東南亞、歐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區,賺取了大量的外匯。至20世紀末,這里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和日用消費品生產出口基地之一。
5、 港澳地區與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合作以「前店後廠」為基本模式。香港利用海外貿易窗口優勢,進行市場推廣和對外銷售,扮演「店」的角色。珠江三角洲地區則利用土地、自然資源和勞動力優勢,進行產品的加工、製造和裝配,扮演「廠」的角色。
6、 珠江三角洲地區加工製造業的發展,促進了餐飲、娛樂、運輸等服務業的發展,這些非農產業為當地剩餘勞動力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而且還吸納了數百萬外地勞動力。
7、 隨著非農產業的發展和人口的遷入,珠江三角洲有越來越多的農業用地被改變為工業、交通和城市建設用地,這些非農用地與尚存的農業用地相鄰,形成了居住用地、工業用地、基礎設施用地和農業用地交錯分布的獨特土地利用景觀。
8、 西雙版納是除海南省之外,我國原始熱帶雨林保存最為完整的地方。高大挺拔的望天樹、巨大的板塊根、殘忍的絞殺植物、氣勢磅礴「獨木成林」等都是雨林特有的景觀。
9、 西雙版納生活著上千種動物,其中有亞洲象、綠孔雀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人們形象地把這里稱為「熱帶動物王國」。
10、西雙版納還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以傣族為主體的多樣性民族風情為西雙版納增添了無窮魅力。
11、長期以來,西雙版納地區以農業生產為主,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在國家和雲南省有關政策的鼓勵下,西雙版納憑借得天獨厚的位置優勢和資源優勢,使旅遊業迅速崛起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
第八章:
1、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是黃土高原,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
2、水土流失帶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農作物產量下降;使溝谷增多、擴大、加深,從而導致耕地面積減少;還向黃河下游輸送大量泥沙,給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難。
3、黃土高原地形破碎,氣候較為乾旱,不僅水土流失嚴重,而且多種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旱澇災害是黃土高原地區最主要的自然災害,所以說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
4、在黃土高原要想使社會、經濟得到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生態建設,改善環境,一方面,採取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修擋土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過度放牧的地方減少放牧的牲畜數量等。
5、長江沿江地帶是一個較為典型的「帶狀」區域,不僅地理位置優越,而且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為本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區是全國經濟發展的重心地區。
6、長江沿江地帶溝通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與西部資源富集地區,構成了一個英文字母「H」的格局,是承東啟西的紐帶。
7、長江沿江地帶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區,而且工業基礎雄厚,目前已發展成為我國最具活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帶之一。通過眾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幹道,這些經濟技術優勢可向南北輻射,使我國南北經濟成為一體。
8、長江沿江地帶擁有很多城市,中下游地區城鎮密集,上游地區城市較少,其中,上海、南京、武漢、重慶四個特大城市,是區域的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強大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在這四個特大城市的基礎上,分別形成了以它們為中心的四個城市群。
9、長江沿岸是我國高度發達的綜合性工業地帶。目前,自東向西已經形成了四大工業基地。鋼鐵、石油化工、汽車、輕紡等工業基地沿江分布,構成了我國東西綿延的「工業走廊」的雛形。
10、在長江沿江地帶大規模的開發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如水土流失、洪澇災害(長江中下游地區是長江流域洪澇災害最集中、最嚴重、最頻繁的地區)、水污染和酸雨。
11、酸雨可導致水體、土壤酸化,對植物、建築物造成腐蝕性危害,華中酸雨區是全國酸雨污染范圍最大、中心強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區,西南酸雨區是第二嚴重的酸雨區,華東酸雨區的污染強度低於華中、西南酸雨區。
第九章:
1、國土遼闊、區域差異大是我國的一個基本國情。一個區域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揚長避短,因地制宜地發展經濟,同時還要加強區域之間的聯系。
2、人口眾多,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較低是我國的又一基本國情。21世紀的世界,是一個經濟走向全球化的世界,我國要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在世界中求發展。
D.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期中試卷及答案2013
原文: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回具備。答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譯文:
山河的壯美,是自古以來人們共同談賞的。這里的高峰插入雲霄,清流澄澈見底,河流兩岸懸崖峭壁,在陽光下各種光彩交相輝映。蒼青的密林和碧綠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蔥翠。每當早晨,夜霧將要消歇,可聽到猿猴長嘯,鳥雀亂鳴;每當傍晚,夕陽將落,可見到水中的魚兒競相跳躍。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謝靈運之後,還沒有人能置身這佳美的山水之中。
E. 初二上學期地理期中試卷(人教版)
八年級第一學期地理期中考試試題
閉卷(30分鍾,總分60分)
班級: 姓名: 學號:
一、單項選擇回題(每題2分,共答44分)
1. 北回歸線穿過的省區自西向東排列正確的是 ( )
F. 人教版的八年級上冊地理期中考試重點和考點是什麼較大機率考到什麼
中國地理位置、面積、鄰國、最東端西端…我國內海、最大的鹽漁場、島內嶼、經緯差異、省簡稱、行政容中心、人口最多、計劃生育、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增長快原因、人口分布、人口密度分界線、人口最多的省、最少的省、人口多的壞處、面積最大最小的省、少數民族人最多的最少的、少數民族辨析圖片(傣、藏、朝、蒙)、民族分布特點、我國地勢地形、三級階梯分界線走向名稱、山脈走向示意圖、地區地形(27頁)、四個高原特點、五種地形比例、災害:泥石流。產生和防治、氣候(冬季夏季氣溫分布)原因、秦嶺淮河五個性質、劃分濕潤半濕潤條件(降水蒸發) 就這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