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初中地理學科論文免費下載

初中地理學科論文免費下載

發布時間: 2021-02-27 06:41:32

初中地理論文600字

一、服飾與地理
1、人類服飾的材料與地理環境有密切的關系。遠古時代,人類生活在森林裡,披掛的樹葉、獸皮就成為衣服。後來,人類慢慢懂得了以植物纖維與動物皮毛為原料,紡織各種布匹,出現了原始的服裝。絲、麻、棉就是人類利用最早的纖維材料。我們的祖先早就在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養蠶織綢了。但由於北方環境惡化、氣候變得乾燥,蠶絲的生產逐漸向南方移動。如浙江的杭嘉湖地區、廣東的珠江三角洲地區都是我國重要的蠶絲產地。
2、服飾的樣式與地域特徵有關。不同的地區,氣候條件不同,風俗習慣也不同,其服飾的式樣也各不相同。例如,在炎熱乾旱的阿拉伯地區,人們喜歡穿白色而寬松的長袍;在北方寒冷地區,尤其是冬季,人們喜歡深色的皮製品服裝;在氣溫日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藏族牧民往往穿一條胳膊可以露在外面的「藏袍」。
3、服飾的變化與季節更替有關。隨著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更換,人們的服飾也隨著之變化。特別是四季分明的地區,人們一般要准備幾套與季節相適應的服裝。夏季男士的短袖襯衫、T恤,女性的連衣裙、短裙等,春秋季節的休閑裝、羊毛衫,冬季的滑雪杉、皮夾克等。
二、飲食與地理
1、菜餚方面。中國的菜餚在烹飪中有許多流派,其中,影響最大的是魯、川、粵、閩、浙、蘇、湘、皖等「八大菜餚」。每個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歷史與獨特的烹飪特色是分不開的,同時,也受到這個地區的自然環境、氣候條件、地方特產、飲食習慣等影響。我國的西南地區味偏辣,江浙一帶偏甜,北方菜味濃香並喜歡放蔥蒜,而廣東菜偏鮮偏淡。飲食和各地方的氣候與地形等因素有關,如西南地區較濕,尤其冬季更加陰濕,吃辣是為了驅寒去濕。
2、主食方面。由於地域差異,水熱條件不同,農作物的種植也不同。我國北方乾旱少雨,以種植小麥、甜菜為主;南方雨量充沛,以種植水稻為主。所以,形成了「北方麵食為主,南方米飯為主」的格局。
3、茶、酒方面。我國的茶葉品種繁多,如綠茶、紅茶、烏龍茶、黃茶、白茶、菊花茶等,由於各地在品茶方面有較大的差異,江南一帶喝綠茶居多,寒冷地區喝紅茶偏多。喝茶受地區的影響特別大,如氣候、地理條件、地勢差異等。酒文化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制酒業的興衰也反映了農業生產的起伏與自然災害的程度。由於地區氣候、地理位置不同有不同的飲酒習慣,酒的品種也不同,如寒冷地區的烈性白酒、少數民族地區的米酒等。
三、住房與地理
傳統民居的樣式、材料大多受當地自然條件的影響。例如,草原上的牧民為適應游牧的需要,通常居住在搭卸方便的蒙古包里;黃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黃土直立性好的特點開鑿窯洞來居住;根據降雨的特點,北方農村以平房、土房為主,南方以斜面瓦房為主,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以竹樓為主。現在,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城裡購買商品房時,更需要綜合考慮地理因素。例如,居住區的交通、周邊的配套設施、環境質量狀況、居住區的內部環境設計,以及房子的朝向、採光、通風、層高、間隔等因素。
四、出行與地理
人們的出行與地理環境密切相關。在高山峽谷中,人們用峽谷的急流乘皮筏漂流;在冰天雪地的高原地區,人們有時坐雪撬出行;在茫茫沙海中駱駝成為「沙漠之舟」。無論是旅遊還是出差,都要天氣與環境情況,決定出發的時間或交通方式。如雷雨天一般不宜乘坐飛機,可選擇乘坐火車;易發泥石流的地方,適逢雨季,就不能到這樣的地區去旅遊。外出要會閱讀地圖,通過讀圖迅速了解與熟悉新的環境,從而形成正確的空間概念。

Ⅱ 初中地理論文1500字左右

要什麼內容呢?

Ⅲ 欲尋找一篇初中地理論文

現代信息技術教育與初中地理教學整合初探
[摘 要] 在今天,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的實施和學校校園網路的開通,使以多媒體電腦為主的現代信息技術教育應用在農村成為可能,也決定了現代信息教育與地理教學整合的發展趨勢。本文就我校對現代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和計算機網路的應用,以及教師在這一項目使用過程中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及教學方式、教學方法帶來的更新與轉變,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經驗性的總結,初步探討現代信息技術教育與地理學科的整合的簡單方法與實施的途徑。
[關鍵詞] 信息技術 地理教學 整合
一、現代信息技術教育與初中地理教學整合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現代信息技術提供的學習方式,有利於因材施教,體現教育的公平、民主和學生的全面發展;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有利於多種教學策略的實現,深化學科教學,提高教學效益。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本身就是技術創新的產物,在高新技術更為發展的今天,教師的教學更不能缺少信息技術與各學科的融洽整合。
因而基於現代信息技術構建的地理課程決定了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新課程地理教材的突出特點是教材的多媒體化、教學的個性化與自主化、情景的虛擬化和地球的數字化,初中地理教材的這一特點決定了現代信息技術教育與地理學科整合的重要性及發展的必然性。
二、現代信息技術教育與初中地理教學整合具備的教學資源
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提供了中央電化教育館教學資源,該教學資源內容極為豐富,另外計算機網路也融有大量的地理教學資源,這對已實現遠程教育工程和開通計算機網路的學校來說,使現代信息技術教育與學科的整合成為現實。
三、現代信息技術教育與農村中學課程整合實踐與問題的解決
現代信息教育對城市的教師來說,也不是什麼新鮮的事物,但對於剛開通現代遠程教育項目和進入網路世界的農村教師而言,要應用好現代信息教育資源,存在的困難並不少。在一年多的教學實踐中,我力求把地理教學同多媒體有機地結合起來,尋求初中地理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存在的一種必然。
實例一:在講「黃河」這一節內容的過程中,我進行的多媒體課件教學。首先採用黃河的泛濫成災的圖片進行導入,強調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同時又是一條害河,它在歷史上曾多次決口泛濫,給黃河流域的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因此,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就是要治理與開發黃河;其次演示一張空白的中國地圖,然後從黃河的發源地開始演示,一直到入海口,形成一個巨大的「幾」字。並依次引出下列問題:1、黃河的發源地和入海口:巴顏喀拉山脈和渤海;2、黃河幹流的長度和形狀:5500多千米、"幾"字形;3、黃河幹流流經的省區: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共九個省區;4、黃河流經的主要地形區: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5、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點:內蒙古自治區河口鎮和河南舊孟津;6、黃河的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並請學生注意,這兩條支流分別位於黃河的哪一個河段。最後讓學生討論危害與利用開發。
實例二:《中國的民族》採用了多媒體信息的引入法,先讓學生觀看民族舞蹈和民族風情圖片,從而歸納出民族的概念、種類等。
通過教學實踐活動,在一般地理教學中的困難得以解決,如:
(1).地理教學板書、板圖、板畫內容豐富,復雜多樣,在有限的黑板上難以充分展示出來,通過多媒體課件可以用活地圖及圖文資料。教材如果以將聲音、立體圖像及文字進行多媒體化,不僅能實現教學的交互性,而且能解決教師在一般課堂上完成內容豐富的板圖、板畫需要耗費很多的時間的問題。
(2).地理教學需要分析研究自然界客觀事物的發生、發展和演變的規律,同時還需要了解世界各地的人文特徵、生產發展以及人地關系等問題。要使學生較好地掌握這些知識,多認識客觀事物的本身及其外貌特徵,多了解各具體國家生產建設的發展狀況非常必要,但用一般的教學手段難以實現,而採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能更生動形象的表現。
(3).地理教學中我國國情教育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的內容豐富,素材多,但生動活潑、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的畫面少。一般情況下難以創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完成德育任務。但是計算機網路選擇豐富的內容和素材可以很好地完成。
四、現代信息技術教育與農村中學課程整合的特點
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把以計算機網路和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網路運用於地理教學,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有利於學生認知發展過程實現教育目標的實現。電化教學的過程主要是教師根據教材內容、選用合適的電教媒體(如電影、電視、錄像、多媒體課件、計算機網路、投影等)指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的過程。地理教學利用直觀教具(如錄像、投影等)可以把學生所學知識具體形象、生動活潑、新穎而有趣地表現出來,為學生感知、理解、記憶創造條件。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又適應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誘發學習動機,調動學習積極性。
2、教學的直觀性有利於充分發揮地理教學中的地圖作用,達到圖文相統一的效果。地理教學一刻也離不開地圖,地圖是地理學科特有的形象材料,是地理學科的骨架,其中蘊藏著豐富的地理現象、地理知識、地理技能和地理智慧。地理過程是復雜的也是抽象的,許多地理過程比較難以理解。計算機可以對那些難以理解的地理過程和地理現象的形成過程進行模擬,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如通過計算機演示地球的運動,學生就可以輕松掌握有關地球的運動和四季形成等方面的知識,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想像能力,強化學生對宇宙和大自然的好奇感。
3、有利於培養智能型、開拓型人才。教學的過程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也是培養人才的過程。中學地理教學如何來完成這一使命,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中學生的學習心態:一是求知慾望大,凡事喜溯本求 源;二是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但我認為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促進智力因素的發展,提高注意力,增強求知慾,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有了興趣才會去思考、去探索、去想像、去創造、去開拓。
4、有利於地理教學中德育功能的落實。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務,也是工作的重點。要使德育教育融入地理知識的教學中,採用電化教學手段有獨到之處。學生通過實際材料的對比,自然產生了熱愛祖國、熱愛黨的強烈感情。特別是講到我國治理江河、興修水利、防風固沙、植樹造林、抗震減災、齊心協力、造福於民的事跡時,選用一組動人的畫面展現在學生面前,更能產生一種震撼,使學生強烈地感受到我們祖國的偉大,山河的壯麗,中華民族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民族,我們應該感到自豪。同樣在談到我國人口、資源、糧食、環境等問題時,也應該選用一組合適的畫面,指導學生用辯證唯物論的觀點去思考,去分析,使學生明確我國在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改革開放,存在問題、有困難是難免的,但我們有能力、有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
五、現代信息技術教育與學科課程整合的基本途徑、方法
現代信息技術教育與地理學科課程整合一般有以下幾種途徑和方法: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之間的整合就是要把各種技術手段完美、恰當地融合到課程中,把計算機和其他教育信息技術作為認知工具,以各學科知識為載體,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認知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地理學科活動應以計算機技術為依託,通過熟練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師,實現學科課程的內容目標;通過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媒體容量大、轉換快的特點,擴大課堂教學內容的肺活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各教師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的優勢,運用多媒體的手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進一步引導學生對信息的自主加工,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大膽創新,標新立異,敢於發表不同的見解,敢於打破常規,突破傳統觀念,從而形成新思想、樹立新觀點和創立新理論的教育觀念。
2、現代信息技術教育和學科課程的整合具有跨學科、跨課時、跨年級段,多採取課外活動形式的特點。在整合的過程中,教師要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改變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認識事物的過程,改變傳統的教學原則,改變教學內容和教材形式,也改變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材三者之間的關系。一般地,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不同,設置相應的學習任務。教師可把經過篩選的問題,通過圍繞某個具有時代特徵的專題,將現代科技、自然、人文、旅遊和環境等問題,通過計算機技術,創設問題情境,傳達給學生。
3、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多模式地開展整合。我們還可以從實際出發,把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應用到德育、藝術教育、科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環保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上,因地制宜,多模式地開展整合。
4、整合的關鍵是培養熟練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師。在現代信息技術教育與學科教學的整合過程中,一方面教育需要技術,信息時代的學科需要計算機技術,但是任何先進的技術都不能取代教師。現代教育要求教師不但要了解、掌握現代教學資源,學會運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同時還要不斷提高應用電教媒體的水平。處在學校教學第一線的教師是學校開展現代教育技術實驗、進行多媒體教學的主力軍,讓他們掌握應用電教媒體的方法,多給他們提供培訓的機會,使他們通過校內外的培訓,盡快提高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技術素質是十分必要的。
六、現代信息技術教育與農村中學課程整合的一些困難
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職業水平還很不高,尤其是在農村學校更是如此。近幾年來,經多方努力,雖出現了一些優秀的教學軟體,但難以應用到實踐中去,其主要原因是各科教師對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的意識還比較差,計算機應用水平不高,從而在教學中很難輕松的利用軟體。可以說,提高各科教師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的意識和職業水平已經成為當前最為緊迫的問題。
可見,加強現代信息技術教育與中學課程的整合是至關重要的。然而,目前現代信息技術教育與學科課程整合還只是處於個別學科、探索性研究階段,還沒有全面推廣。當然,隨著課程整合實驗的深入進行,必將提高教師使用現代技術的意識和現代教育觀念,必將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必將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而大大推動中學教育改革的進程。從這個意義上說,現代信息技術教育與課程整合將是一個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

Ⅳ 初中地理論文3000字

其實,有些災害是可以預防的.地震發生前,會有些預兆.比如馬等牲畜會掙脫韁繩,並瘋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會湧出洞外;蜜蜂會驚飛、逃竄;狗會狂吠,還有一些家畜會出圈,到處竄跑;老鼠成群結隊搬家……這些預兆可以讓人們提前知道將發生地震,如果發現這些動物有這些反常現象,須先辨別真假,再向地震局報告,以防在先,及早撤離.地震發生了並不是就必死無疑,其實,還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壓在廢墟的底下,這時候,你不要盲目亂動,要冷靜,先把手抽出來,慢慢地挪動廢墟,先保持呼吸順暢,再想辦法呼吸,喊人員來救你.如果發生地震時你在家裡,必須馬上鑽到堅硬、並且沒有倒塌的小房間中躲避,以免砸傷.還有,要貼著堅固的牆壁或在門口蹲著,在房子倒塌後,再求生,要避免被弄傷.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開陡崖,防止掉下山.還有要預防山體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學校,一定要聽從老師的指揮,躲到課桌下,注意保護頭部,如果在上體育課,要避免高大的建築物,不要被砸傷.如果在電影院,要躲在觀看椅底下避震,要避開掛在天花板上的燈、空調的懸掛物,用東西保護頭部,聽從指揮人員指揮撤離現場.在商場發生了地震,要避開玻璃櫃,避開貨物、廣告牌、燈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車內,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穩住重心,扶好扶手.其他自然災害不像地震一樣不可避免,有時是完全可以控制的.酸雨,被人們稱為「空中死神」,因為人們的工廠排放出的廢氣,(硫化物)飄到空中,一下雨,便和雨一起下來,就成了酸雨.酸雨會導致湖水變酸,魚蝦類死亡;森林漸漸衰老;農田變貧瘠;一旦滴到文物古跡,珍貴字畫上,馬上會被腐蝕爛……可見,酸雨對人們的危害有多大!溫室效應就是指大氣層中有氣體吸收紅外線,導致氣溫升高的一種效應.它的危害也不小,會導致很多人喪失生命,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子.溫室效應會使人得哮喘病等肺病,還會引發許多疾病,如腦炎、高燒.並會造成乾旱、洪水,糧食減少,許許多多地方財物損失重大. 還有許多自然災害,其中有許多是人類自己的「傑作」.所以,我們要有這方面的知識,不要自己害了自己.不止自然災害,還有人造災害.如火災、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類自己砍伐樹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所以,我倡議大家做好以下幾點: 1、 保護森林,種植樹木,保護水土. 2、 工廠不要排放太多廢氣,多用取之不盡的太陽能. 3、 要保護臭氧層,汽車不要排放廢氣. 4、 小心用火,不亂丟煙頭. 5、 要多學防震、防災方面的知識,有防範意識. 6、 節約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如果先做好了這幾點,會減少災害的發生,或者一旦災難發生時會挽回不少人的生命. 保護我們的家園——地球,便是保護自己.讓我們行動起來,共同防止災害的發生,讓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燦爛!

Ⅳ 初中地理論文範文

我國是世界上主要的「氣候脆弱區」之一,自然災害頻發、分布廣、損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20世紀的觀測事實已表明,氣候變化引起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乾旱、洪澇、雷暴、冰雹、風暴、高溫天氣和沙塵暴等)出現頻率與強度明顯上升,直接危及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因此,我認為,現在應該非常重視防災減災的問題。在防災減災中應該堅持「預防為主」的基本原則,把災害的監測預報預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並高度重視和做好面向全社會,包括社會弱勢群體的預警信息發布。
氣象災害是可以有較長預警時效、較高預測預報准確率的一類突發公共事件,加強災害性天氣的短時、臨近預報,加強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製作工作,加強氣象預警信息發布工作,是提高防災減災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災減災的綜合素質。通過加強防災減災領域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採用與推廣先進的監測、預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及設施,並充分發揮專家隊伍和專業人員的作用,提高應對自然災害的科技水平。
政府與社會團體應組織和宣傳災害知識,培訓災害專業人員或志願者。有關部門通過圖書、報刊、音像製品和電子出版物、廣播、電視、網路等,廣泛宣傳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等常識,增強公眾的憂患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過開展「防災減災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進村莊」行動,使最基層的社區居民、廣大中小學生、企業員工、廣大農村特別是偏遠地區的農民、社會弱勢群體增強防災減災意識,掌握基本的避災、自救、互救技能,達到減災目的。防災減災需要從娃娃抓起,把災害、災害應急知識納入中小學教學內容。
有關部門應編寫自然災害防禦宣傳手冊與宣傳材料,廣泛宣傳與普及災害知識、應急管理知識、防災減災知識,提高基層群眾參與應急管理能力與自救能力。
會公眾要充分認識災害預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類預警信息含義,在收到災害預警信息時,根據不同預警信息、不同的預警級別,採取積極有效的應對。需要建立廣泛、暢通的預警信息發布渠道。利用廣播、電話、手機簡訊、街區顯示屏和互聯網等多種形式發布預警信息,重要預警信息在電視節目中能即時插播和滾動播出。有關部門能確保災害預警信息在有效時間內到達有效用戶手中,使他們有機會採取有效防禦措施,達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目的。
自然災害風險指未來若干年內可能達到的災害程度及其發生的可能性。開展災害風險調查、分析與評估,了解特定地區、不同災種的發生規律,了解各種自然災害的致災因子對自然、社會、經濟和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影響的短期和長期變化方式,並在此基礎上採取行動,降低自然災害風險,減少自然災害對社會經濟和人們生命財產所造成的損失。自然災害的風險評估包括災情監測與識別、確定自然災害分級和評定標准、建立災害信息系統和評估模式、災害風險評價與對策等

Ⅵ 給個可以免費下載論文的網站

一、
綜合類
1、藍之韻論文
http://www.21blue.com
門類較全。
2、學生大論文中心
http://www.studa.com/newpaper/
3、蜂朝無憂論文網
http://www.51lunwen.com/main/ind...>
http://www.lunwennet.com/
中國免費論文網
http://www.solw.cn/
免費論文網
http://lw.chinaue.com/
中國大學生論文網
http://www.studa.net/
論文下載中心

Ⅶ 地理論文在哪裡可以直接查看和下載啊

一般可以在中國知網上查找,不過下載什麼的話就要充會員,我看漢斯出版社有一本地理科學研究,他們的論文可以免費下載,你找找有沒有你需要的

Ⅷ 哪裡可以免費下載初中地理課件

請登錄www.kt5u.com或地理教學網,注冊後,可免內費下載地理課件容。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