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島地理試卷分析
Ⅰ 青島市歷年生物地理結業考試試題
1.
2.宋代詩人蘇軾在《惠祟春江晚景》中寫道:「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這句詩描述的是哪一種非生物因素影響了鴨的生活?
A.光 B.溫度 C.水 D.空氣
3.在生態系統中正確的食物鏈是
A.陽光→狼→羊→綠色植物 B.綠色植物→昆蟲→蛙→蛇→鷹
C.分解者→蛇→昆蟲→蛙 D.細菌→羊→狼→ 綠色植物
4.某同學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時,選擇了5倍的目鏡和10倍的物鏡,則他看到的細胞被放大了
A.15倍 B.50倍 C.2倍 D.500倍
5.人體口腔上皮細胞中沒有的細胞結構是
A.細胞膜 B.細胞質 C.細胞壁 D.細胞核
6.今年入春以來,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在全球一些地區傳播。下列對病毒描述正確的是
A.不含遺傳物質 B.沒有細胞結構 C.都會使人得病 D.能獨立生活
7.種花或種莊稼,需要經常鬆土,其主要目的是
A.讓不定根迅速地長出來 B.讓根迅速擴展
C.讓土壤能涵養更多的水分 D.讓土壤里空氣充足,利於根進行呼吸作用
8.人體中產生卵細胞的器官是
A.睾丸 B.輸卵管 C.卵巢 D.子宮
9.人的一生中能夠有所發明和創造,大都是靠青春期打下的堅實基礎,容易接受新事物是青春期的一個重要特點,這是由於人的青春期
A.出現了第二性徵 B.大腦的興奮性較強
C.身體迅速長高 D.生殖器官的發育和成熟
10.人體攝取食物獲得營養,其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是
A.大腸 B.小腸 C.胃 D.食道
11.與人的左心室相連的血管是
A.上、下腔靜脈 B.肺動脈 C.肺靜脈 D.主動脈
12. 製作麵包發酵時利用的菌種是
A.酵母菌 B.醋酸菌 C.青黴菌 D.乳酸菌
13.你能想像一棵蘋果樹上長出三種不同口味的蘋果嗎?運用生物技術就可以做到,這種技術是
A.嫁接 B.扦插 C.人工授粉 D.組織培養
14.小麥和青蛙個體發育的起點都是
A.卵細胞的成熟 B.精子的成熟
C.受精卵 D.胚或胚胎
15.下列屬於遺傳現象的是
A.姚明母親長得高,姚明也長得高 B.父親感冒,女兒也感冒
C.一位模仿秀演員長得很像周傑倫 D.母豬生九崽,連母十個樣
16.現代遺傳學認為,能控制生物體性狀特徵的是
A.基因 B.糖類 C.蛋白質 D.脂肪
17.下列關於生物進化規律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由低等到高等 B.由簡單到復雜
C.由水生到陸生 D.由大型到小型
18.下列疾病中,屬於傳染病的是
A.肺結核 B.貧血 C.高血壓 D.近視眼
19.晚自習放學回家的某同學,發現房間里煤氣泄露,母親昏迷。這時他不應該採用的做法是
A.關閉煤氣閥門 B.打開電燈實施急救
C.打開門窗通氣 D.將母親搬到通風良好的場所
20.甲圖為1950-2000年間,某國35-54歲年齡段的人死於肺癌的人數比率(死於肺癌人數與總死亡人數之比)變化情況;乙圖為1950-2000年間,該國35-54歲年齡段的人吸煙人數比率(吸煙人數與總人數之比)變化情況。分析兩圖得出的結論是
35—54歲男性
35—54歲女性
甲圖
乙圖
A.吸煙的男性和女性都死於肺癌
B.吸煙的量越大,患肺癌的可能性越大
C.死於肺癌人數比率與吸煙人數比率有關
D.開始吸煙的年齡越小,患肺癌的可能性越大
二.非選擇題(每空2分,共40分)
21. (8分)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隨後的問題:
湖北沉湖濕地開展冬候鳥監測活動
國家林業局政府網2008年11月21日訊 鳥類資源是濕地的重要組成部份,其種類、數量的多少和分布狀況是衡量濕地生態系統優劣的一個重要指標。沉湖濕地是湖北重要濕地水禽越冬棲息地之一,是國際鳥盟公布的中國五大鳥類分布區之一。對冬候鳥進行監測調查,並進行整理分析,是濕地監測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
今年10月,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組織專班開始對沉湖濕地冬候鳥進行全天和全方位監測和統計。技術人員利用先進儀器,採用普查和抽樣調查方法,深入湖泊、灘塗、沼澤地,對越冬候鳥進行監測、分類、登記、統計。監測結果顯示:沉湖濕地通過幾年來的濕地宣傳、改善野生動物棲息地和嚴格執法等措施,冬候鳥的棲息環境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恢復,與以往同一時期相比較,冬候鳥種類和數量均有所增加。目前已統計沉湖濕地的冬候鳥有34種,數量有1.2萬多隻,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鳥類有東方白鸛、白頭鶴。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鳥類白琵鷺、小天鵝、灰鶴。省級保護鳥類有赤麻鴨、斑嘴鴨、豆雁、灰雁、小白額雁等29種。另外,本次監測發現的斑頭雁、白頭鶴、小天鵝等冬候鳥是在沉湖濕地消失幾年後,今年首次發現的。
請回答:
(1)鳥類的遷徙行為都屬於鳥類的____________(先天性/學習)行為。
(2)沉湖濕地就是一個 。A、生物群落 B、生物種群 C、生態系統。
若濕地環境遭破壞,會直接威脅到鳥類的生存,說明生物與其生活的______是統一的整體。
(3)物種一旦滅絕,便不可再生,自然界將失去許多寶貴的基因。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實質上就是___________的多樣性。因此,保護沉湖濕地對保護武漢的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意義。
22. (16分)科學家做過如下實驗,將深色樺尺蛾和淺色樺尺蛾分別進行標記,然後放養於不 同的地點,一段時間後,將所釋放的樺尺蛾盡量收回.統計其數目,結果如下表:
(1)樺尺蛾的體色(深色、淺色)在生物學上稱為________。其體色有深淺之分,這是一種_____________(填「遺傳」或「變異」)現象。
(2)工業污染區____________(填「深」或『『淺』』)色樺尺蛾所佔比例高,非工業污染區 _____________(填「深」或「淺」)色樺尺蛾所佔比例高。
(3)從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環境中生活著的樺尺蛾,保護色是不同的。根據達爾文理 論,保護色的形成是長期_____________的結果。
A.煙熏 B.捕食這種顏色的食物 C.自然選擇
(4)樺尺蛾的個體發育要經過卵、幼蟲、_______、成蟲四個階段,我們把這種類型的發育叫做___________發育。
(5)樺尺蛾的幼蟲對樺樹的危害很大,用__________的方法治理這種林業害蟲,既經濟又環保。
23.(10分)近年一些幼兒園和小學發生了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的嬰幼兒,可引起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潰瘍等。為了防止疾病流行,疾控中心提出以下預防措施(選摘):
①托幼機構做好晨間體檢,發現疑似病人,及時隔離治療;
②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應消毒,患兒糞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陽光下暴曬,室內保持通風換氣;
③做好環境、食品衛生和個人衛生,飯 前便後要洗手,預防病從口入;
······
(1)由材料可知,手足口病的病原體是_______________。
(2)從控制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來看,上述②措施屬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患了手足口病,治癒後可獲得免疫力。這是因為病原體侵入人血液後,體內會產生免疫反應,此時的病原體稱為______________,患者體內會產生相應的______________。當該病毒再次侵入人體後,就會被消滅。這種針對某一種病原體的防禦作用,稱為_______________免疫。
24.( 6分)甲、乙兩地出產同一種西瓜,甲地的西瓜比乙地的西瓜含糖量高。經調查,甲、乙兩地的西瓜,生長季節的光照條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但氣溫有差別(見下表)。
根據上述材料及表中數據分析可知:
(1)甲地的溫差比乙地的溫差________。
(2)甲、乙兩地西瓜通過____________作用製造的有機物的量應該是基本相同的.
(3) 甲地西瓜的含糖量比乙地的高,其原因是因為甲地西瓜晚上的溫度比乙地的低,所以甲地西瓜晚上的 作用消耗有機物的量比乙地的少,積累有機物的量就多,感覺更甜。
答案
D
B
B
B
C
B
D
C
B
B
答案
D
A
A
C
A
A
D
A
B
C
二.非選擇題(每空2分,共40分)
21. (8分)(1)先天性 (2)C 環境 (3)基因
22. (16分)(1)性狀 變異(遺傳,遺傳變異)
(2)深 淺
(3)C
(4)蛹 (完全)變態 (5)生物防治
23.(10分)(1)腸道病毒
(2)切斷傳播途徑
(3)抗原 抗體 特異性
24.(6分)(1)大 (2)光合 (3)呼吸
2009年武漢市八年級地理結業考試題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B
A
D
D
B
C
D
D
B
D
B
C
A
D
D
A
A
C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21.(每空1分,共12分)
(1)重慶 武漢 漢江 京廣 洞庭 鄱陽
(2) B F(3) 冶金 電力 鋼鐵 輕紡
22.(每空2分,共16分)
(1)耕地 (2)水田 旱地 (3)秦嶺 淮河 0 800 (4)濕潤地區
23.(每空2分,14分)
(1)甲 乙 (2)甲 (3) C
(4)溫帶季風氣候 乙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Ⅱ 山東青島地理簡介
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南部,位於東經119°30′~121°00′、北緯35°35′~37°09′,東、南瀕臨黃海,東北與煙台市毗鄰,西與濰坊市相連,西南與日照市接壤。總面積為11282平方千米。
Ⅲ 青島地理資料
青島為海濱丘陵城市,地勢東高西低,南北兩側隆起,中間低凹,其中山地約佔全市總面積的15.5%、丘陵佔25.1%、平原佔37.7%、窪地佔21.7%。全市海岸分為岬灣相間的山基岩岸、山地港灣泥質粉砂岸及基岩砂礫質海岸等3種基本類型。淺海海底則有水下淺灘、現代水下三角洲及海沖蝕平原等。青島所處大地構造位置為新華夏隆起帶次級構造單元——膠南隆起區東北緣和膠萊凹陷區中南部。區內缺失整個古生界地層及部分中生界地層,但白堊系青山組火山岩層發育充分,在本市出露十分廣泛。岩漿岩以元古代膠南期月季山式片麻狀花崗岩及中生代燕山晚期的艾山式花崗閃長岩和嶗山式花崗岩為主。市區全部坐落於該類花崗岩之上,建築地基條件優良。本區構造以斷裂構造為主。自第三紀以來,區內以整體性較穩定的斷塊隆起為主,上升幅度一般不大。
青島全市大體有3個山系。東南是嶗山山脈,山勢陡峻,主峰海拔1132.7米。從嶗頂向西、北綿延至青島市區。北部為大澤山(海拔736.7米,平度境內諸山及萊西部分山峰均屬之)。南部為大珠山(海拔486.4米)、小珠山(海拔724.9米)、鐵橛山(海拔595.1米)等組成的膠南山群。市區的山嶺有浮山(海拔384米)、太平山(海拔150米)、青島山(海拔128.5米)、信號山(海拔99米)、伏龍山(海拔86米)、貯水山(海拔80.6米)等。
全市共有大小河流224條,均為季風區雨源型,多為獨立入海的山溪性小河。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較大河流33條,按照水系分為大沽河、北膠萊河以及沿海諸河流三大水系。青島市土壤主要有棕壤、砂姜黑土、潮土、褐土、鹽土等5個土類。
青島地處北溫帶季風區域,屬溫帶季風氣候。市區由於海洋環境的直接調節,受來自洋面上的東南季風及海流、水團的影響,故又具有顯著的海洋性氣候特點。空氣濕潤,雨量充沛,溫度適中,四季分明。春季氣溫回升緩慢,較內陸遲1個月;夏季濕熱多雨,但無酷暑;秋季天高氣爽,降水少,蒸發強;冬季風大溫低,持續時間較長。市區年平均氣溫12.7℃。全年8月份最熱,平均氣溫25.3℃;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0.5℃。日最高氣溫高於30℃的日數,年平均為11.4天;日最低氣溫低於-5℃的日數,年平均為22天。降水量年平均為662.1毫米,春、夏、秋、冬四季雨量分別佔全年降水量的17%、57%、21%、5%。年平均降雪日數只有10天。年平均氣壓為1008.6毫巴。年平均風速為5.2米/秒,以南東風為主導風向。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3%,7月份最高,為89%;12月份最低,為68%。青島海霧多、頻,年平均濃霧51.3天、輕霧108.2天。青島的風能資源非常豐富。據測定有效風能密度為240.3瓦/平方米,有效風能年平均時間達6485小時。光能資源也較好,全年太陽輻射總量為120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550.7小時,日照百分率達58%。
青島海區港灣眾多,岸線曲折,灘塗廣闊,水質肥沃,是多種水生物繁衍生息的場所,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開發利用潛力。膠州灣、嶗山灣及丁字灣口水域營養鹽含量高,補充源充足,異樣菌量比大陸架區或大洋區高出數倍乃至數千倍,水中有機物含量較高。尤其是膠州灣一帶泥沙底質岸段,是發展貝類、藻類養殖的優良海區。該海區的浮游生物、底棲生物、經濟無脊椎動物、潮間帶藻類等資源也很豐富。市境有各種生物1400種。其中,動物近400種,植物1000餘種。
青島的礦藏多為非金屬礦。優勢礦產資源有石墨、飾材花崗岩、飾材大理岩、礦泉水、透輝岩、金、滑石、沸石岩。潛在優勢礦產資源有重晶石、白雲岩、膨潤土、鉀長石、石英岩、珍珠岩、瑩石、地熱。石墨、金、透輝岩主要分布在平度市和萊西市;飾材花崗岩主要分布在嶗山區、平度市、膠南市;飾材大理岩主要分布在平度市;礦泉水在青島市轄區內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城陽區、嶗山區及市內四區和即墨市;滑石主要分布在平度市;沸石岩、珍珠岩、膨潤土主要分布在萊西市、膠州市、即墨市和城陽區;重晶石、瑩石主要分布在膠州市、即墨市、平度市和膠南市;地熱資源主要分布在即墨市。
Ⅳ 青島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南部,東、南瀕臨黃海,東北與煙台市毗鄰,西與濰坊市相連,西南與日照市接壤;總面積為11282平方千米。
青島所處大地構造位置為新華夏隆起帶次級構造單元——膠南隆起區東北緣和膠萊凹陷區中南部。區內缺失整個古生界地層及部分中生界地層,但白堊系青山組火山岩層發育充分,在青島市出露十分廣泛。岩漿岩以元古代膠南期月季山式片麻狀花崗岩及中生代燕山晚期的艾山式花崗閃長岩和嶗山式花崗岩為主。市區全部坐落於該類花崗岩之上,建築地基條件優良。構造以斷裂構造為主。自第三紀以來,區內以整體性較穩定的斷塊隆起為主,上升幅度一般不大。
青島地處北溫帶季風區域,屬溫帶季風氣候。市區由於海洋環境的直接調節,受來自洋面上的東南季風及海流、水團的影響,故又具有顯著的海洋性氣候特點。空氣濕潤,雨量充沛,溫度適中,四季分明。春季氣溫回升緩慢,較內陸遲1個月;夏季濕熱多雨,但無酷暑;秋季天高氣爽,降水少,蒸發強;冬季風大溫低,持續時間較長。據1898年以來100餘年氣象資料查考,市區年平均氣溫12.7℃,極端高氣溫38.9℃(2002年7月15日),極端低氣溫-16.9℃(1931年1月10日)。全年8月份最熱,平均氣溫25.3℃;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0.5℃。日最高氣溫高於30℃的日數,年平均為11.4天;日最低氣溫低於-5℃的日數,年平均為22天。降水量年平均為662.1毫米,春、夏、秋、冬四季雨量分別佔全年降水量的17%、57%、21%、5%。年降水量最多為1272.7毫米(1911年),最少僅308.2毫米(1981年),降水的年變率為62%。年平均降雪日數只有10天。年平均氣壓為1008.6毫巴。年平均風速為5.2米/秒,以南東風為主導風向。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3%,7月份最高,為89%;12月份最低,為68%。青島海霧多、頻,年平均濃霧51.3天、輕霧108.2天。
青島市共有大小河流224條,均為季風區雨源型,多為獨立入海的山溪性小河。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較大河流33條,按照水系分為大沽河、北膠萊河以及沿海諸河流三大水系。
大沽河水系,包括主流及其支流,主要支流有小沽河、五沽河、流浩河和南膠萊河。大沽河是青島市最大的河流,發源於招遠市阜山,由北向南流入青島,經萊西、平度、即墨、膠州和城陽,至膠州南碼頭村入海。幹流全長179.9千米,流域面積6131.3平方千米(含南膠萊河流域1500平方千米),是膠東半島最大水系。大沽河多年平均徑流量為6.61億立方米。該河20世紀70年代前,徑流季節性較強,夏季洪水暴漲,常年有水;之後,除汛期外,中、下游已斷流。
北膠萊河水系,包括主流北膠萊河及諸支流,在青島境內的主要支流有澤河、龍王河、現河和白沙河,總流域面積1914.0平方千米。北膠萊河發源於平度市萬家鎮姚家村分水嶺北麓,沿平度市與昌邑市邊界北去,於平度市新河鎮大苗家村出境流入萊州灣。幹流全長100千米,流域面積3978.6平方千米。該河多年平均徑流量為2.53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含沙量為0.24千克/立方米。
沿海諸河系,指獨流入海的河流,較大者有白沙河、墨水河、王哥庄河、白馬河、吉利河、周疃河、洋河等。
Ⅳ 青島的風土人情,分析它們與哪些地理要素有關
青島的風土人情:
青島有北方特色的海鮮大席,也有山東各種特色的風味小吃,麵食鋪天蓋地,餃子熱氣沸騰。北方美食口味厚重,需要良好的消化能力。青島名廚雲集,山珍海味集中,又有譽滿海內外的青島啤酒和嶗山礦泉佐餐,滋味真是妙不可言。
青島的地理位置:青島處於渤海和東海的交界處,三面環海風景宜人,環境非常優美,尤其是古城區一排一排的梧桐古樹,青島大蝦等等。
青島特色舉例:
1、街區風貌 。青島的街道建在山上,或依山勢斜行,或隨山坡上下,有的甚至盤山環行,一條上海路,首尾幾乎相接。
2、節慶活動 。青島市區和所轄縣市,每年都有內容豐富的節會活動,最著名的有海雲庵糖球會、青島賞花會、青島之夏藝術節、青島國際啤酒博覽會。此外,還有即墨老酒節、萊西山楂節、大澤山葡萄節、平度石頭節等。
(5)2017年青島地理試卷分析擴展閱讀:
青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重點歷史風貌保護城市、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4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有嶗山風景名勝區、青島海濱風景區。山東省近300處優秀歷史建築中,青島佔131處。青島歷史風貌保護區內有重點名人故居85處,已列入保護目錄26處。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處:即墨馬山石林。
2017年,青島擁有A級旅遊景區123處,其中,5A級旅遊景區1處,4A級旅遊景區24處,3A級旅遊景區74處。擁有星級酒店104個,其中,5星級酒店9個,4星級酒店27個,3星級酒店63個。擁有旅行社504個,其中,經營出境旅遊業務旅行社52個,經營入境和國內旅遊業務旅行社452個。
參考資料:
網路-青島
Ⅵ 青島的地理位置
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抄東南部,東,南瀕臨黃海,東北與煙台市毗鄰,西與濰坊市相連,西南與日照市接壤.1994年2月,被列為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
島地區歷經滄桑,有著豐富的文化旅遊景觀,根據景觀的空間分布和文化內涵,可分為各具特色的四大區域,即:西部舊城區(西方近代城市風貌),東部新區(現代化國際城市風貌),市區腹地(膠東民俗文化風貌),郊區(歷代文物古跡風貌).到青島來游覽,即可享受宜人的氣候和優美的風光.又可在觀賞中外文化碰撞交融的結晶中產生深層次的思索和啟迪,因而具有很高的旅遊美學價值.
1992年,青島市重新調整了城市規劃總體布局,實施城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移的戰略.
新區距老市區中心約6公里,面積1.5平方公里.經過7年多的建設,一個現代化的新城區已經在市區東部拔地而起.新區現總建築面積383萬平方米.
Ⅶ 青島地理詳細分析(圖)!
青島為海濱丘陵城市,地勢東高西低,南北兩側隆起,中間低凹,其中山地約佔全市總面積的15.5%、丘陵佔25.1%、平原佔37.7%、窪地佔21.7%。全市海岸分為岬灣相間的山基岩岸、山地港灣泥質粉砂岸及基岩砂礫質海岸等3種基本類型。淺海海底則有水下淺灘、現代水下三角洲及海沖蝕平原等。青島所處大地構造位置為新華夏隆起帶次級構造單元——膠南隆起區東北緣和膠萊凹陷區中南部。區內缺失整個古生界地層及部分中生界地層,但白堊系青山組火山岩層發育充分,在本市出露十分廣泛。岩漿岩以元古代膠南期月季山式片麻狀花崗岩及中生代燕山晚期的艾山式花崗閃長岩和嶗山式花崗岩為主。市區全部坐落於該類花崗岩之上,建築地基條件優良。本區構造以斷裂構造為主。自第三紀以來,區內以整體性較穩定的斷塊隆起為主,上升幅度一般不大。
青島全市大體有3個山系。東南是嶗山山脈,山勢陡峻,主峰海拔1132.7米。從嶗頂向西、北綿延至青島市區。北部為大澤山(海拔736.7米,平度境內諸山及萊西部分山峰均屬之)。南部為大珠山(海拔486.4米)、小珠山(海拔724.9米)、鐵橛山(海拔595.1米)等組成的膠南山群。市區的山嶺有浮山(海拔384米)、太平山(海拔150米)、青島山(海拔128.5米)、信號山(海拔99米)、伏龍山(海拔86米)、貯水山(海拔80.6米)等。
全市共有大小河流224條,均為季風區雨源型,多為獨立入海的山溪性小河。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較大河流33條,按照水系分為大沽河、北膠萊河以及沿海諸河流三大水系。青島市土壤主要有棕壤、砂姜黑土、潮土、褐土、鹽土等5個土類。
青島地處北溫帶季風區域,屬溫帶季風氣候。市區由於海洋環境的直接調節,受來自洋面上的東南季風及海流、水團的影響,故又具有顯著的海洋性氣候特點。空氣濕潤,雨量充沛,溫度適中,四季分明。春季氣溫回升緩慢,較內陸遲1個月;夏季濕熱多雨,但無酷暑;秋季天高氣爽,降水少,蒸發強;冬季風大溫低,持續時間較長。市區年平均氣溫12.7℃。全年8月份最熱,平均氣溫25.3℃;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0.5℃。日最高氣溫高於30℃的日數,年平均為11.4天;日最低氣溫低於-5℃的日數,年平均為22天。降水量年平均為662.1毫米,春、夏、秋、冬四季雨量分別佔全年降水量的17%、57%、21%、5%。年平均降雪日數只有10天。年平均氣壓為1008.6毫巴。年平均風速為5.2米/秒,以南東風為主導風向。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3%,7月份最高,為89%;12月份最低,為68%。青島海霧多、頻,年平均濃霧51.3天、輕霧108.2天。青島的風能資源非常豐富。據測定有效風能密度為240.3瓦/平方米,有效風能年平均時間達6485小時。光能資源也較好,全年太陽輻射總量為120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550.7小時,日照百分率達58%。
青島海區港灣眾多,岸線曲折,灘塗廣闊,水質肥沃,是多種水生物繁衍生息的場所,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開發利用潛力。膠州灣、嶗山灣及丁字灣口水域營養鹽含量高,補充源充足,異樣菌量比大陸架區或大洋區高出數倍乃至數千倍,水中有機物含量較高。尤其是膠州灣一帶泥沙底質岸段,是發展貝類、藻類養殖的優良海區。該海區的浮游生物、底棲生物、經濟無脊椎動物、潮間帶藻類等資源也很豐富。市境有各種生物1400種。其中,動物近400種,植物1000餘種。
青島的礦藏多為非金屬礦。優勢礦產資源有石墨、飾材花崗岩、飾材大理岩、礦泉水、透輝岩、金、滑石、沸石岩。潛在優勢礦產資源有重晶石、白雲岩、膨潤土、鉀長石、石英岩、珍珠岩、瑩石、地熱。石墨、金、透輝岩主要分布在平度市和萊西市;飾材花崗岩主要分布在嶗山區、平度市、膠南市;飾材大理岩主要分布在平度市;礦泉水在青島市轄區內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城陽區、嶗山區及市內四區和即墨市;滑石主要分布在平度市;沸石岩、珍珠岩、膨潤土主要分布在萊西市、膠州市、即墨市和城陽區;重晶石、瑩石主要分布在膠州市、即墨市、平度市和膠南市;地熱資源主要分布在即墨市。
http://..com/question/46130814.html
http://life.ban.cn/tool/qing.shtml
Ⅷ 青島地理位置
青島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位於東經119°30′~121°00′、北緯35°35′~37°09′,東版、南瀕臨黃海權,東北與煙台市毗鄰,西與濰坊市相連,西南與日照市接壤;總面積為11282平方千米。
青島,山東省地級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是國務院批復確定的國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也是山東省經濟中心、濱海度假旅遊城市、國家重要的現代海洋產業發展先行區、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海上體育運動基地, 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
(8)2017年青島地理試卷分析擴展閱讀:
青島為海濱丘陵城市,地勢東高西低,南北兩側隆起,中間低凹。其中,山地約占青島市總面積(下同)的15.5%,丘陵佔2.1%,平原佔37.7%,窪地佔21.7%。青島市海岸分為岬灣相間的山基岩岸、山地港灣泥質粉砂岸及基岩砂礫質海岸等3種基本類型。
淺海海底則有水下淺灘、現代水下三角洲及海沖蝕平原等。青島市大體有3個山系。東南是嶗山山脈,山勢陡峻,主峰海拔1132.7米。從嶗頂向西、北綿延至青島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