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師范大學歷史地理學博士
Ⅰ 陝西師范大學歷史地理學研究生怎麼樣,都考那些課程
1月31日 02:00 陝師大的歷史地理學專業是國家級重點學科,另一個國家級重點在復旦大學。考試回科目為外語、政治答、中國歷史(古代及近現代)和中國自然地理學。另外北京大學、南開大學、暨南大學、西南大學、雲南大學、西北師范大學、浙江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高校也設置了該專業,但還是以陝西師范大學和復旦大學為最強。
Ⅱ 我想考歷史地理專業的研究生,復旦和陝西師范大學哪個更容易
樓下沒有一個懂的,誤人子弟,歷史地理專業是在旅遊學院嗎??歷史地理專版業是師范專業嗎?權?確實相比陝師大容易,好好去看下歷史地理專業是什麼專業,這個專業就是由復旦大學和陝師大撐起來的,復旦第一,陝師大第二,北大第三。何來侮辱一詞,更何況陝師大也是個部署211,文科本來就很強,綜合實力確實比不上很多學校,但是學科精度很高
Ⅲ 我想問下,陝西師范大學和西北大學歷史學研究生哪個學校的好,詳細點好嗎
西北師范大來學的歷史很源牛,有博士點。並且學校有100多年歷史了,只是地處於蘭州這種落後貧困地區,據說大多是自費,調劑生幾乎是自費,但是學校是很不錯的。地處於c區,但是聽說調劑的人很多,競爭還是會有的。你可以到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上查看學校咨詢。聽說有一年歷史報考了300多個,很多是同等學力考生。
齊齊哈爾大學比較有錢,聽說幾乎是公費。
青海師范大學的歷史還好,聽說有個別導師很好,只是學校位置太偏僻了在青藏高原城市西寧,學校硬體設施不太好,不過聽說公費容易拿,學費也便宜
.
西北師范大學是三個中最好的
.
青海師大最好考,只要上線幾乎能拿公費。齊齊哈爾大學也是如此
Ⅳ 有沒有考過陝西師范大學歷史地理學研究生的學長學姐啊請教應該用什麼復習資料啊。
陝西歷史,地理考我的學生,今年部門,但不知道你說這是不是一個專業的,他專參加了出版的屬眾議院代表的考試,考試普遍接受的教科書朱召侯中國古代歷史福建人(上,下),李侃如「現代歷史」(第四版)中國,他的秦史的中國高等教育教育教育出版社人民共和國;吳在小屋裡,出版6卷的高等教育在世界歷史「承載社會,當然,你可以參考其他書籍,我至於方向,根據自己的興趣,你可以根據導師的力量,具體的陝西老師看到了什麼?畢業生網路? />這所學校,因為我不是一個測試,它只能幫助你,你想幫助嗎?
Ⅳ 陝西師范大學歷史專業怎麼樣
陝西師范大學的歷史專業在全國來說,隋唐史是最牛的,應該排在全國前三;歷史綜合實力應該排在12或15之間。
其他歷史門類也不錯:在陝師大的歷史學院有兩個專業都是國家級重點學科,歷史學院的教授和副教授能占老師總人數的80%,本科生基本上都是教授級別的給上課,非師范生的保研率也很高,能達到50%;師范生就業率100%。
本科專業有歷史系和文博系。如果想上陝師大的歷史的話,你的分至少要比你們省的一本分數線高出20分(這個也不一定,要看你們省當年的高考的情況而定);
如果你想上歷史考古方面,西北大學是全國第三,考古是西北大學的王牌專業,分數也不低。
在西安,可能只有陝師大的歷史和西北大的考古在和西安其他學校的相應的專業比起來應該是最好的。
Ⅵ 誰知道現在中國都什麼學校招收歷史地理學的博士
暨南大學 西南大學 武漢大學 華中師大 人大 南京大學(可能在中國古代史專業招生)浙江大學 中山大學 廈門大學 東北師大等
一樓二樓發的資料有錯誤,南開和北師大沒有歷史地理,鄭大歷史地理只有碩士點。
Ⅶ 誰知道陝西師范大學歷史學怎麼樣
1.歷史地理學
創建人為大陸「歷史地理學三傑」之一的史念海(其餘二人為譚其驤、侯仁之)。
歷史淵源:
早期奠定了師大歷史地理學在國內地位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史念海、朱士光、馬正林三位教授。1987年由史念海創辦《中國歷史地理論叢》,它在今天依然是國內歷史地理學界唯一的專業期刊(CSSCI)。同年,師大成立歷史地理研究所;2000年,改組為西北歷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簡稱西北環發中心),同年被評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2年,師大歷史地理學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
中國古都學會:由史念海創建,如今會長是朱士光。今天八大古都格局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中國古都學會的影響,其中幾個古都是由中國古都學會認定的。
現狀:
上述三位教授,朱士光、馬正林早已不帶學生了,而史念海則在2001年病逝。如今擔任西北環發中心主任的是侯甬堅。
中心主要人員:
侯甬堅:教授,石泉、安芷生(中科院)的弟子;擔任師大西北環發中心主任,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歷史地理論叢》主編,《歷史地理》副主編。他是目前國內為數不多的系統學過歷史地理學(歷史學)、地質學(理學)的學者之一。
王社教:教授,史念海的弟子;擔任師大西北環發中心副主任、中國古都學會副秘書長、《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編輯部主任。
李令福:教授,史念海的弟子;擔任西北環發中心副主任,中國古都學會秘書長。
張萍:教授,朱士光的弟子;代表作《明清陝西商業地理研究》在2007年被評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
耿占軍:教授,史念海的弟子。擔任中國古都學會副會長。
今天,同在西安的西北大學歷史地理學的導師也是從師大出來的:如呂卓民、徐衛民,是史念海的學生。
2.中國古代史
歷史淵源:
中國古代史是師大的傳統優勢學科。其中,師大的先秦史、唐史作為全國重鎮之一已經很多年了。歷史上在師大任教的學者有趙世超(中國先秦史學會副會長)、何清谷(戰國秦漢史學家)、斯維至(中國先秦史學會副會長);史念海(中國唐史學會名譽會長、秘書長)、胡戟(中國唐史學會副會長、秘書長)、馬馳(中國唐史學會副會長、秘書長)、牛致功(中國唐史學會副會長、秘書長)、牛志平(中國唐史學會秘書長)……
1980年成立的中國唐史學會會址設在師大,主要創建人為史念海、唐長孺、郭琦。然後史念海創辦了《唐史論叢》,擔任主編多年,之後主編是杜文玉。2007,中國古代史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
今天師大中國古代史的主要教授有:
杜文玉:教授,擔任中國唐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唐史論叢》主編。
王雙懷:教授,史念海的弟子;擔任中國經濟史學會理事、中國武則天研究會副會長。
王暉:教授,晁福林的弟子;擔任中國秦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中國殷商文化學會理事。
韓小忙:教授、李範文的弟子,主攻西夏學;代表作《西夏文正字研究》在2006年被評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蕭正洪:教授,李長年(中國農業科學院)、史念海的弟子,主攻歷史地理學、明清史;擔任師大副校長。
3.歷史文獻學
歷史淵源:
由黃永年創建,黃永年的主攻方向是唐代歷史文獻。
今天師大歷史文獻學主要是黃永年的弟子賈二強(師大歷史文化學院院長)在,他的主攻方向也是唐代歷史文獻。師大是國內唐代文獻方面的重鎮之一。
4.專門史
師大專門史有8個方向左右,每位導師有自己不同的主攻方向:
韓星:教授,主攻中國文化史、先秦史;擔任師大儒教研究所所長。
袁林:教授,王玉哲的弟子,主攻先秦史、中國古代經濟史;擔任中國先秦史學會常務理事、西北區的副秘書長(西南區則是川大彭邦本,已升任副會長)。
薛平拴:教授,史念海的弟子,主攻隋唐史、歷史地理學、中國古代經濟史;擔任中國唐史學會副秘書長。
艾沖:教授,主攻歷史地理學、中國邊疆史地。
唐亦功:教授,黃永年、侯仁之的弟子,主攻城市歷史地理。
拜根興:教授,主攻中外關系史(東北亞方向)。
劉戈:教授,主攻中國民族史(回紇文方向)。
商國君:教授,主攻中國古代思想史,朱紹侯版《中國古代史》編者之一。
5.中國近現代史
主要導師有:
王玉華:教授,主攻中國近代思想史、文化史。
張華騰:教授,主攻清末民初社會轉型。
6.世界史
師大世界史是同中國社科院的合作基地之一。世界史80年代之後逐漸成為師大的一個傳統優勢學科之一。其中蘇聯史(俄國史)學科由楊存堂(中國蘇聯東歐史研究會副會長)創建,中國蘇聯東歐史研究會1985年由師大籌辦在西安舉辦成立大會。今天師大俄國史方面的導師是——曹維安:教授,擔任中國世界中世紀史研究會理事、中國蘇聯東歐史研究會理事。
今天師大世界史的主要優勢學科是美國史(冷戰史)、俄國史、歐洲史、世界近現代史。
主要教授有:
白建才:教授。擔任中國美國史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世界現代史學會常務理事(西北分會副會長)。
馬瑞映:教授,主攻歐洲史、國際關系史。擔任師大社科處處長。
何志龍:主攻中東歷史與國際關系,擔任師大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
7.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主要導師是張懋鎔教授,西大校友,李學勤的弟子,不過因為年紀大了貌似已經不帶學生了;曹瑋,教授,主攻商周考古與古文字,擔任中國殷商學會理事。
8.史學理論及史學史
史學理論及史學史只有一位導師——施建雄,教授,擔任師大研究生部副主任。
Ⅷ 陝西師范大學2011年考博專業課(中國歷史地理學和歷史地理學理論)每門是多少分,100還是150
每門100分
Ⅸ 陝西師范大學歷史師范怎麼樣
歷史地理學科是我校傳統優勢學科。本重點學科創始人史念海教授(1912-2001)是學術界公認的當代中國歷史地理學科的主要創建者之一。在史念海教授的帶領下,我校歷史地理學科不斷發展,影響不斷擴大,是我國歷史地理學研究人員集中、方向明確、特色鮮明的最重要的學術陣地之一。1981年,本學科點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我國首批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1996年,本學科被批准為陝西省重點學科;2000年,以本學科點為依託、以我校歷史地理研究所為核心組建的"西北歷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被批准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2年初,本學科被教育部批准為國家重點學科。
"十五"期間,我校歷史地理學科的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學科發展狀況良好。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學校將歷史地理學科置於全校學科建設重中之重的地位,給予充分的支持,學科發展具有良好的政策與制度環境。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學校即已加大了對本學科的支持力度,而在2001年後更是將本學科作為全校學科建設的重點,在隊伍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學術環境、經費支持和硬體設施等各個方面都給予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其中最值得提及的是,學校在辦學經費極為緊張的情況下,仍然確保對本重點學科每年投入不少於100萬元的建設經費。
第二,隊伍建設成效明顯,從事歷史地理學研究的校內人力資源充足,並形成了穩定的學術團隊。隊伍的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學科結構、學緣結構都有明顯改善。其中一個重要特點是學科帶頭人和骨幹年富力強,年輕科研人員數量較多,為本重點學科下一步的發展奠定了很好的隊伍基礎。
第三,重點研究方向進一步明確,特色更加突出,研究領域獲得重要拓展。原有的三個特色方向,即歷史環境變遷、歷史農業地理、城市歷史地理與中國古都學,其優勢得以繼續保持;同時又根據學科發展需要和國家社會經濟及文化發展的需要,形成了歷史商業地理、歷史民族地理兩個新的研究方向。
第四,科研水平繼續提高,學術影響力繼續增強。研究人員注重理論與研究方法的創新,不斷推出有影響力的成果。"十五"期間,我校本重點學科的研究人員共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等科研項目10餘項,出版和發表有影響的學術成果100餘項(種),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10項,有多人出任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中國農業歷史學會和中國古都學會等專業學術機構的主要領導。
第五,人才培養成績突出。我校本重點學科的人才培養始終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每年的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培養規模合理,數量保持適度增長。通過不斷完善《陝西師范大學歷史地理學專業研究生培養方案》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使博士生和碩士生的培養更加規范,研究生的創新意識明顯增強,學風良好。我們在人才培養中特別注意提倡關注學術前沿問題和國計民生,並同科研項目密切結合,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第六,國內外學術交流獲得了重大進展。除繼續保持與日本的一些高校和科研機構的交流和合作外,同美國、德國、法國以及我國香港和台灣地區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的交流和合作也開展得有聲有色。通過項目研究和互派訪問學者等方式進行的合作與交流,拓展了我校相關研究人員的學術視野,提升了學術研究的水平。在此期間,我們還主辦了6次國內外學術會議,與國內外同行就環境變遷、農村社會發展和歷史地理學理論等方面的重大問題進行了卓有成效的討論。
第七,社會服務功能得到進一步發揮。多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史念海先生所倡導的"歷史地理學當有用於世"的基本理念,強調學術服務於社會。"十五"期間,我們通過基礎研究成果和研究報告等形式,為國家、西北地區特別是陝西省的農業、環境與城市等方面的建設與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建議與咨詢意見,得到相關部門與社會的好評。
第八,科研基礎條件明顯改善。"十五"期間,我校本重點學科的主要依託單位歷史地理研究所遷入了設施一流的學校文科科研樓,學校為每位高級職稱研究人員設置了獨立的研究室,建立了"歷史景觀遙感分析與GIS實驗室",設立了新的研究生專用機房。我們購置了大量的專業圖書資料,充分滿足了科研工作的需要。我們開設了歷史地理學重點學科暨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的專門化數字平台"河山網",為學術研究、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提供數字化支持。學校還通過開發和購置等多種方式,為包括本重點學科在內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提供了大量數字化資源。
第九,我校編輯出版的學術季刊《中國歷史地理論叢》在學術界的影響進一步擴大。作為國內歷史地理學科唯一的定期學術期刊,《中國歷史地理論叢》肩負著促進中國歷史地理學繁榮發展、加強同國際歷史地理學界交流的光榮使命。學校及歷史地理研究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制定了嚴格規范的編、審制度,不斷提高刊物的質量。迄止目前,《中國歷史地理論叢》已出版21卷81輯,發行范圍達到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已成為國內歷史地理研究者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的首選期刊之一,是國內外同行了解我國歷史地理研究最新進展的重要窗口。
總之,"十五"期間,我校本重點學科在各個方面皆取得了重要進展,較好地實現了國家教育部所提出的學科建設目標,為中國歷史地理學的繁榮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Ⅹ 想考陝西師范大學的歷史學研究生,有過來人能告訴我一下這個專業還有細分嗎以及這個考試書目
1、你一共要考三門課,英語(100)、政治()、專業課(300)。英語和政治史全國統考,專業課是陝師大自己出題。你出成績後必須要過四條國家線才有機會進復試,總分線(去年295)、英語線(去年40)、政治線(去年40)、專業課線(去年120)。
2、陝師大的歷史學自主命題,今年分中國史、世界史兩套卷子。報中國史的只考中國史,世界史的只考世界史,非常人性化
3、有關專業課的復習,非常重要。因為你不是科班出身,所以現在就要開始著手復習。教材有兩種選擇,都可以,內容差不太多。第一種是北師大版九本;第二種是十一本(朱紹侯的兩本中古,李侃的中近,王檜林的兩本中現,齊世榮的六本世界史)。教材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其他教輔大綱解析必須要有。名詞解釋必須買一本(有兩個版本,長孫博版和仝晰綱版),其他的量力而行。教材一定要多看,反復看。
4、考研方向:
史學理論及史學史
就業前景:
歷史學理論類專業的畢業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門、國家機關、新聞出版等文化機構、文物考古研究機構、博物館等單位任職。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具有獨立從事田野考古發掘和研究、博物館陳列設計、保護與管理能力,畢業後能夠勝任中國考古學、博物館學及文物學等相關學科的教學、科研與管理工作, 並能夠在本學科做出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的探索和研究成果
歷史地理學
就業前景:
歷史地理學專業畢業後,能夠從事中國歷史地理及其相關學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也能勝任區域規劃、環境保護、新聞出版、方誌地名、水利建設等方面的工作,以及為政府決策部門作專題研究等。
歷史文獻學
就業前景:
歷史文獻學專業碩士畢業後,能夠從事中國歷史文獻及其相關學科的教學與科研,以及
專門的文獻整理工作,也能勝任出版社、新聞單位,以及一般行政部門的工作,具有較廣闊的需求前景。
中國古代史
中國古代史專業碩士畢業後,能夠從事中國古代歷史及其相關學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也能勝任新聞出版、方誌編修等方面的工作。
中國近現代史
就業前景:
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碩士畢業後能夠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文化事業及黨政軍等有關部門從事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
世界史
就業前景:
世界史專業畢業後能夠勝任世界史等相關學科的教學、科研與管理工作,能夠在本學科做出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的探索和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