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七年級下冊地理第七章試卷

七年級下冊地理第七章試卷

發布時間: 2021-01-22 07:47:13

⑴ 七年級下冊地理第七章復習 (平時上課都沒怎麼聽得進去)急!!!

第七章復習要點
15、日本是一個多火山、地震的島國,位於太平洋西北部,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及其它小島和海域組成。北海道、本州與九州之間有隧道相通,四國與本州之間有大橋相連。面積37.7萬,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對日本的漁業、造船業、海上運輸和對外經濟聯系十分有利。富士山是日本著名的旅遊勝地,是一座活火山。
16、日本地域狹小,資源貧乏,是一個資源小國。二戰後,日本經濟高速發展,對工業原料和燃料的需求越來越多,國內供給不足,因此對外依賴愈加嚴重。日本從國外進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然後依靠科學技術和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對進口原料進行加工,製成工業品大量出口,形成了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
17、日本海外投資的對象是美國、西歐、東亞和東南亞地區。
18、日本主要的工業區是京濱工業區,名古屋工業區,阪神工業區,瀨戶內工業區,北九州工業區。工業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
19、日本民族單一,大和民族占絕對優勢。日本文化既有大和民族的傳統色彩,又有強烈的現代氣息,是東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20、東南亞在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中南半島就是因在中國南部而得名。
21、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從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各港口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是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22、東南亞的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主要的熱帶經濟作物是橡膠、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產地。其中泰國、越南、緬甸是重要的稻米出口國,泰國是最大的橡膠產地,馬來西亞是最大的棕油生產國,菲律賓是最大的蕉麻生產國和椰子出口國,印度尼西亞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產國。東南亞的橡膠樹是從南美洲引進的,油棕號稱世界油王。
23、東南亞的氣候主要為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其中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島的大部分地區和菲律賓群島的北部,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馬來群島大部分和馬來半島南部以及菲律賓群島的南部。熱帶季風氣候的特點是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熱帶雨林氣候的特點是全年高溫多雨。熱帶雨林氣候的主要降水類型為對流雨。
24、東南亞中南半島上山脈,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特點。各大河上游流經山區,水能資源豐富,下游多形成沖積平原。這些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勢低平,易於灌溉,交通便利,成為東南亞人口稠密,農業發達的地區。中南半島的大城市主要分布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25、東南亞的主要河流為:紅河,湄公河,湄南河,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
26、東南亞是世界上華人和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新加坡比重最大,過去的南洋就是現在的東南亞。
27、東南亞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新馬泰是重要的旅遊路線。東南亞有豐富的熱帶自然景觀、眾多的美麗沙灘和島嶼,名勝古跡及獨特的風土人情。主要的旅遊資源是:緬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亞的波羅浮屠,柬埔寨的吳哥窟,泰國曼谷的水上市場,越南的下龍灣,花園城市新加坡。
28、東南亞的國家是: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東帝汶,菲律賓。
29、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印度是南亞人口中最多的國家,人口數量居世界第二。
30、印度主要的鄰國是巴基斯坦、中國、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緬甸,和隔海相望的斯里蘭卡。
31、印度的地形分為三部分:北部的喜馬拉雅山脈,中間的恆河平原,南部的德干高原。
32、印度大部分地區地處熱帶和亞熱帶,以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為旱雨兩季,雨季為6月至9月,旱季為10月到次年5月)為主,由於受季風的影響,年降水量極不穩定,水旱災害頻繁。乞拉朋齊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
33、印度人民解決水旱災害的措施,北部的恆河、印度河流域的灌溉系統,南部的防旱貯水池。西南季風對印度的水災起明顯的作用。
34、由於人口增長太快,水旱災害頻繁,生產技術落後,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里,印度每年需要進口大量的糧食。60年代後,實行了綠色革命,糧食不僅能夠自給,還有一定的余糧可供出口。水稻和小麥是印度主要的糧食作物。
35、印度在殖民統治時期,主要發展紡織工業和采礦業,獨立後,有鋼鐵工業,機械製造業,化學工業和棉麻紡織工業,而且在原子能,航天,計算機軟體領域也有一定的成就。
36、1999年,印度的黃麻產量居世界第一位,棉花的產量居世界第二位。加爾各答是最大的麻紡織中心,孟買是最大的棉紡織工業中心。
37、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東西長1萬多千米,南北長4000多千米,面積1700多萬。大部分地區比較平坦,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
38、俄羅斯是一個地跨亞歐兩洲的國家,是一個傳統上的歐洲國家,有130多個民族,主要為俄羅斯人,通用俄語。
39、主要地形區:東歐平原/烏拉爾山/西西伯利亞平原/葉尼塞河/中西伯利亞高原/勒拿河/東西伯利亞山地.
40、俄羅斯大部分位於北溫帶,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奧伊米亞康為北半球的寒極。
41、俄羅斯自然資源種類齊全,儲量豐富。有四大工業區:聖彼得堡工業區(石油化工,造船、電子,造紙和航空航天,是俄羅斯食品和紡織工業最發達的地區)莫斯科工業區(工業最發達的地區,鋼鐵、汽車、飛機、火箭和電子)烏拉爾工業區(石油、鋼鐵、機械)新西伯利亞工業區(煤炭、石油、天然氣、電力,鋼鐵) 俄羅斯的核工業和航空航天工業非常重要,但輕工業不發達。
42、主要的礦產地:庫爾斯克的鐵礦,秋明油田和第二巴庫油田,庫茲巴斯的煤礦。
43、俄羅斯的主要工業產品在世界上的地位:天然氣(第一)原油(第三)鋼(第四)煤炭(第四)發電最(第四)化肥(第五)
44、俄羅斯交通部門齊全,鐵路,公路,航空,內河,海洋和管道均很發達,但不平衡。歐洲部分非常密集,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亞洲部分比較稀疏,但有一條亞歐大陸橋(西伯利亞大鐵路:符拉迪沃斯托克—莫斯科)和貝阿鐵路。
45、五海通航:伏爾加河是歐洲第一長河,全長3600米,連結波羅的海,白海、黑海、亞速海,裏海。
46、莫斯科是首都,最大的城市,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聖彼得堡是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
注意:結合地圖看,很簡單的,祝你好運

⑵ 根竹初中七年級下冊地理第六,第七章填圖練習a卷的答案

把具體的題目寫清楚,大家才能幫你解答。

⑶ 七年級下冊地理復習資料 (六到七章) 人教版 很急!要快!~

1.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積最大、跨緯度最寬的大洲。
2.亞洲的地形特點是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勢特點是中部高四周低。
3.亞洲西臨歐洲、東臨北美洲、東南臨大洋洲。
4.亞洲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
5.東南亞的氣候主要是熱帶沙漠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為主。
6.世界的雨極是乞拉朋齊。原因:位於山峰的迎風坡,形成鋒面雨。
7.東南亞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印度利西亞。】
8.東南亞分為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9.中南半島區本區地形結構比較特殊,山川大勢多南北縱走,山川相間排列
10.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印度洋和太平洋,被日本稱為「海上生命線」
11.南亞的農作物主要是水稻,主要分布在東北部和沿海地區,小麥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和恆河的上游。
12.東南亞唯一一個內陸國是寮國
13.恆河流經印度,流入孟加拉灣;印度河流經巴基斯坦,流入阿拉伯海。
14.南亞的棉紡織工業區是孟買,首都是新德里,黃麻工業區是加爾各答
15.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跨緯度最大的國家。
16.俄羅斯分為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
17.俄羅斯氣候特點是冬寒冷而漫長,夏溫暖而短暫。
18.世界陸地最低點是死海湖面,-518米。最高點是珠穆朗瑪峰,8844.43米。
世界上貯蓄量最大、最深的湖是貝加爾湖,被俄羅斯稱為「母親伏爾加」
19.日本的工業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20.俄羅斯在歐洲部分的鐵路網較為密集,在亞洲部分較為稀疏。
21.俄羅斯的天然氣之類用管道運輸較為多,客運用鐵路和公路較為多。
22.第一產業:農業;第二產業工業;第三產業:旅遊業和流通部門;發達國家以第三產業為主,發展中國家以一地產業為主。
23.中東地區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水資源匱乏。
24.中東的戰亂: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為主。
25.中東是世界石油儲蓄量最大的地區,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

⑷ 求雙成卷王七年級下冊地理第七章綜合測試卷答案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10

B
D
A
C
B
B
D
D
D
A 11-20

D
C
B
A
D
D
D
B
C
D 21-25

C C C C B
二、
1.

1

日本海

太平洋

名古屋

東京

2

北海道島

本州島

3

太平洋


戶內海

2.

1

馬來群島

南北

山河相間

縱列分布

2

緬甸

寮國

泰國

柬埔寨


門答臘

馬來

菲律賓(
3
)印度尼西亞

亞歐

印度洋(
4
)馬來西亞

吉隆坡



(5)
東南亞連接亞洲和大洋洲,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各國人民
交往的要道。近代,東南亞進一步成為世界海運和航空運輸的樞紐之一。

3.
地處亞非的非洲國家;北臨地中海,東臨紅海;地處低緯度,北回歸線穿過南
部;熱帶沙漠廣布;尼羅河縱貫全境;盛產棉花等

4.A-


B-


C-


D-

E-


水稻需要較多的水,
它分布在年降水量
1000

2000
毫米、
地勢平坦、
土壤肥沃的
恆河平原,小麥對水的需求較少一些,分布在年降水量約
500

1000
毫米的高原上。

5.

1

B

2

D

3

B

4

A

5
)白令海峽

阿拉斯加

哈薩克





6
)葉尼塞河

東歐平原

西西伯利亞

烏拉爾山


7

D

6.

1
)火山、地震會造成房屋、道路等設施的損毀,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安全。火
山噴發出的火山灰會形成肥沃的土壤,在非火山活動期可被人類利用。火山活動還可
能形成礦石。


2
)是。如喜馬拉雅山以前是一片汪洋。


3

內部力量。
內部力量可表現為地殼運動、
火山、
地震。
外部力量表現為流水、
風、海浪等作用

七年級地理下冊學單元測試題第七章 在我國東面的太平洋西北部,有一個地狹人稠的島國,干是(

日本

⑹ 七年級下冊地理試卷最後一章(關於國家)

七年級下冊復習提綱第六章亞洲1、亞洲的地理位置:地處東、北半球,東北方向以白令海峽與南美洲為界,西北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為界,西南與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南面隔海與大洋洲相望。2、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積最大,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3、人們按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東亞、南亞、西亞、北亞、中亞、東南亞;中國位於東亞,東亞的國家有:中國、日本、朝鮮、韓國、蒙古。4、分層設色地形圖:(中部(深棕色——粉紅色)海拔較高,四周顏色逐漸由淺黃色到淺綠的顏色——海拔逐漸變低)——亞洲地形的特點:中間高,四周低。5、能在地圖中找出下列地名,說出這些地理事物的表現形式:喜馬拉雅山脈、珠穆朗瑪峰(黑色小三角)、青藏高原(深褐色區域)、西西伯利亞平原(綠色區域)、裏海、貝回爾湖、死海(封閉的淺藍色)、阿拉伯半島、馬來群島、華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帕米爾高原、伊朗高原。6、河流分布特點:發源於中部,呈放射狀流向四周。主要河流有:長江、黃河、湄公河、恆河、印度河、鄂畢河、葉尼塞河。7、亞洲氣候特點: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著,大陸性氣候分布較廣。分析其它大洲氣候特點的方法: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和那種氣候類型分布最廣。季風氣候的特點:夏季高溫,冬季低溫,降水季節變化大,集中於夏秋季節,雨熱同期。8、按人口排序:亞洲、非洲、歐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按人口自然增長率排序:非洲、南美洲、亞洲、大洋洲、北美洲、歐洲。10、國家的產業結構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越高的國家,經濟越發達,第三產業大,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起低的國家,經濟越落後,第一產業比重越大。亞洲經濟差異:東部沿海經注發達,西部內陸經濟較落後,不同的海陸位置經濟發展不同,不同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的經濟發展不同。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1、地理位置:海陸位置(太平洋西北部)、大洲位置(亞洲東部)、緯度位置(經緯度跨度較廣)23°N——46°N、122°E——148°E,日本南北國土狹長,並與經線斜交,使得日本的地理環境更為復雜多樣,跨緯度最廣,南北溫差就大,跨經度廣,東西地方時差就大。2、地形特點:典型的島國,以四大島(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大島)和3900多個小島組成;國土面積37.7萬平方千米;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口(如神戶、橫濱),地形以山地為主、平原面積狹小、多火山、地震(日本地處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動頻繁,不穩定)3、發達的加工貿易型經濟:日本是世界經濟強國,屬加工型貿易型經濟,對外依賴嚴重,要從國外進口原材料,出口製成品。4、日本的主要工業區:京濱工業區、名古屋工業區、瀨戶內工業區、阪神工業區、北九州工業區;分布特點:日本工業高度集中,主要分布於瀨戶內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地區。5、東西方兼容的文化:傳統色彩與現代氣息並存,中日文化交流源流長。6、日本投資措施:擴大海外投資,建立海外的生產和銷售基地,主要向美國、西歐

⑺ 地理七年級下冊第七章45道選擇題!!!急求

你上這要選擇題啊!!!!!!
探究上不就有嗎???還有試卷
夠100道了!!!!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