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安徽考試說明地理
A. 2014廣東高考考試說明
今年廣東省普通高考仍設置必考和選考內容,其中語文、英語、歷史、政治等學科考點有調整,其他學科總體保持穩定。與去年比,試卷結構、考查內容及難度沒有大的變化。文綜 難度系數約為0.6
試卷結構:考試時間為150分鍾,滿分300分。其中思想政治、歷史、地理三科各佔100分。
第Ⅰ卷為單項選擇題,共36題144分。第Ⅱ卷為非選擇題,共156分,這樣的分值和去年一致,其中必考題為115分,選考題為41分。考生可從中選擇三科各1題作答。其中包括從思想政治學科的《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和《科學思維常識》兩個模塊的試題中選答一個模塊試題;從歷史學科的《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和《中外歷史人物評說》三個模塊的試題中選答一個模塊試題;從地理學科的《海洋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和《環境保護》三個模塊的試題中選答一個模塊試題。
全卷難度為0.6左右,其中思想政治試題為0.6~0.65,歷史試題為0.6左右,地理試題為0.55~0.6,難度系數和去年一致。
思想政治 必考考點有調整
亮點解讀:考生要引起注意的是,時事政治部分與去年不同的是,沒有特別提出含中共十八大的主要精神;年度間國內外重大時事包括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經濟生活》部分,調整了「科學發展觀和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等知識點,增加了「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等知識點。在《政治生活》部分,減少了「我國政府關於人權問題的觀點」、「正確行使民主監督權」等知識點。在《文化生活》部分,增加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等知識點。
考試范圍:包括必修1《經濟生活》、必修2《政治生活》、必修3《文化生活》、必修4《生活與哲學》四個必修模塊內容,以及選修3《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選修4《科學思維常識》兩個選修模塊內容和本學年度時事內容。選修內容約佔10%左右。
歷史 部分考點有刪減
亮點解讀:在「近代中國」部分減少了「中體西用」知識點。
考試范圍:包括《歷史Ⅰ》、《歷史Ⅱ》、《歷史Ⅲ》三個必修模塊內容,以及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選修2《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三個選修模塊內容。選修內容約佔15%。
地理 選修內容約佔15%
考試范圍:包括《地理1》、《地理2》、《地理3》三個必修模塊內容,以及選修2《海洋地理》、選修5《自然災害與防治》、選修6《環境保護》三個選修模塊內容,《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准(實驗稿)》規定的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中的相關內容。選修內容約佔15%。
B. 求雲南省初中學業水平標准與考試說明 地理 生物 信息技術
地理於4月28日在雲南省學業水平網報名進行模擬考試
正式考試是在6月28日,生物地理兩科在早上考完
C. 2011年泉州市八年級生物地理會考考試說明公布時間
差不多在5、25到6月份的時候
D. 2017高考考試大綱說明出來了嗎
部分學科重要調整內容
除了英語之外,八個學科都調整了考試內容。有多個學科的模塊從選考變為必考。從目前看,對我市考生來說,物理、地理的調整影響最大。
以下是各個學科最重要的調整。
語文
1.現行考試大綱規定的2個選考模塊分別為「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要求學生從兩道選考題中選擇1道作答。2017年的考試大綱,取消選考模塊,「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均作為必考內容。
2.在「古詩文閱讀」部分增加了「了解並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的考查內容。
數學
1、增加了數學文化
2、現行的三個選考模塊刪去「幾何證明選講」,其他的兩個選考模塊內容和范圍不變,即從「坐標系與參數方程」「不等式選講」兩個模塊任選一個作答。
歷史
現行考試大綱規定的6個選考模塊分別為「歷史上的重大改革」「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探索歷史的奧秘」和「世界文化遺產薈萃」。
修訂後的考試大綱刪除選考模塊「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探索歷史的奧秘」和「世界文化遺產薈萃」,其餘3個選考模塊內容和范圍都不變,考生從3個模塊中任選1個作答。
地理
現行考試大綱規定的3個選考模塊分別為「旅遊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和「環境保護」,學生從3個模塊中選擇1個模塊作答。
修訂後的考試大綱,刪去「自然災害與防治」模塊。考生從「旅遊地理」和「環境保護」模塊中任選1個模塊作答。
物理
現行4個選考模塊分布為2-2,3-3,3-4和3-5,修訂後的考試大綱刪去2-2內容,將選修的3-5列為必考,其餘2個選考不變。
化學
現行考試大綱規定的4個選考模塊分別為「化學與生活」、「化學與技術」、「物質結構與性質」和「有機化學基礎」,學生從4個選考模塊中選擇1個模塊作答。
修訂後的考試大綱刪去「化學與生活」和「化學與技術」,從後2個模塊中任選1個模塊作答。
生物
刪去選修1中「植物組織培養」的內容,增加「某種微生物數量的測定」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應用」;選修3中「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術」調整為「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術(含PCR)」。
政治
考試內容沒有變化,但對學科「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動知識」「描述和闡釋事務」「論證和探究問題」四項能力考核目標的解析內容進行了修訂完善,進一步明確考查要求。同時,考題會強調德育導向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作用的發揮。
E. 江蘇小高考地理、生物的范圍是什麼只考必修嗎還是要考選修的啊
范圍只在必修部分,而且不是全部都考。具體的每一年都會有細微變化,要參照當年的《考試回說明》。事實答上,個人不必要擔心太多。一是老師們會研究好《考試說明》,講課期間告訴你重點在哪,節省你的時間;二是小高考題目十分基礎。
選修部分一般不會考到,要看《考試說明》,記得化學有一本選修《化學與生活》,但也十分基礎,其它的基本在必修部分。
F. 地理初中畢業升學考試指南
借高年級的地理書看好了
怎樣學好地理 地理環境空間廣大,地理事物多種多樣,地理關系錯綜復雜。學習地理尤其要注意學習方法,只有掌握好學習方法,才能化難為易,學得扎實而靈活。 1、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 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 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5、要善於動腦 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 ①學什麼?如黃河及其水文特徵。 ②在哪裡?如黃河流經的省區和流域范圍。 ③為什麼?如黃河的水文特徵是怎樣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樣評價黃河對我國北部地區提供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⑤怎樣協調好人地關系?如怎樣使人類與黃河的關系協調起來,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於動手 經常用手寫,動筆畫,動手製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手巧。 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你將越學越愛學。
相信有不少人跟我一樣,初中地理沒有認真學好,只能到高中再從頭來學。其實我覺得,學地理是非常有用的,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聯系特別密切。學了地理之後,覺得自己長了不少知識。可以隨心所欲地在地圖上指出任何一個國家及著名的城市,可以辨別出不同國家的地理概況、風土人情,可以了解到各種自然現象的成因、特徵,可以……這些對於懂地理的人來說都只是些皮毛。而對我這個曾經的「地理盲」卻是格外新鮮有趣的。教我們地理的黃國華老師是個全能型的「才子」。上他的課總能給我們一種特別充實的感覺。我們不敢有絲毫的分心,生怕一不留神便讓知識從耳邊溜走。我們總是不停地聽著、記著,一堂課下來,提綱上通常都是密密麻麻的筆記。我想,幸虧有這番「狂補」,要不這些基本的地理常識我們不知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學到呢!
G. 高3地理考試.說明西北地區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分兩個方面來說:
一是,由於西北地區深處內陸,距海遙遠,水汽難以到達,所以降水稀少專,氣候乾旱,植被稀少,受蒙古西屬伯利高壓影響,風力侵蝕強,地貌多荒漠,農業生產以畜牧業為主.
二是,以上任何一環節受到影響,都會使整個生態環境失衡.如,如果盲目發展灌溉農業,會加劇缺水狀態,荒漠化更嚴重,進而影響人類的生產活動.
H. 急需~~~~~《2011雲南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標准與考試說明》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歷史、地理。!!!!!
這個如弄丟的話,基本上沒有賣的,你只能去復印同學的了。
I. 2013年四川高考 地理考哪幾本書
三本必修 選修好像是4、5.最好問你老師
J. 2009福建高考考試說明
http://www.jyb.cn/gk/gksx/200901/t20090112_235032.html
福建09年高考考試說明
今年是我省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高考改革方案的第一年,我省所有科目首次實現自行命題。與往年相比,今年高考最大變化在於絕大多數科目都設置了選考題。昨天,備受全省考生和家長關注的2009年福建省高考考試說明正式出台,對語文、數學、英語、文科綜合和理科綜合各科的亮點、考試范圍、試卷結構和試題難易度比例作了詳細規定。
語文:重點考查六大能力
必考選考均有難易不同考查
亮點:在考查考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情況的基礎上,注重語文應用能力、審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設置的選考內容,不同選考模塊試題之間有相近的難度值;重點考查考生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鑒賞評價、表達應用和探究六大能力。
考試范圍:根據《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規定的必修課程中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兩個目標的「語文1」至「語文5」五個模塊,選修課程中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文化論著研讀五個系列,組成必考內容和選考內容。必考和選考均可有難易不同的考查。
試卷結構:語文試卷採用閉卷筆試的形式,考試限定用時150分鍾,全卷難度值0.6左右,試卷滿分150分。其中選擇題約15%,非選擇題約85%。
語文試卷包括六大題,具體題型及所佔分值如下:(一)古代詩文閱讀(27分),包括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6分、文言文閱讀15分、古代詩歌閱讀6分;(二)文學名著、文化經典閱讀(16分),包括文學名著閱讀10分,文化經典閱讀6分;(三)現代文閱讀12分;(四)文學類、實用類文本閱讀(選考)(15分);(五)語言文字運用10分;寫作70分。
數學:低難度試題比例增大
部分選修內容首進理科卷
亮點:今年我省高考數學考試說明提出,易、中、難試題的比例約為4∶4∶2。而2008年我省高考數學考試說明提出,易、中、難試題的比例約為3∶5∶2,這意味著今年高考數學難度低的試題比例可能會比去年增大;由於選修課程系列4中的《矩形與變換》《坐標系與參數方程》《不等式選講》是我省首次作為選考內容進入理科數學高考試卷,試題將會注意與實際教學相適應,難度定位為中等偏易。
考試范圍:文科數學考試內容為《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的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系列1的內容;理科數學包括必考內容和選考內容兩部分。其中必考內容為《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的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系列2的內容,選考內容為《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的選修課程系列4的4-2《矩形與變換》、4-4《坐標系與參數方程》、4-5《不等式選講》等三個專題的內容。
文科數學試卷包括第一卷和第二卷兩個部分。第一卷為12個選擇題,第二卷為非選擇題;理科數學試卷包括第一卷和第二卷兩個部分。第一卷10個選擇題,全部為必考題;第二卷為非選擇題,分為必考和選考兩個部分。其中必考部分由5個填空題和5個解答題組成,選考部分安排在第21題,作為解答題出現,由選修課程系列4的4-2《矩形與變換》、4-4《坐標系與參數方程》、4-5《不等式選講》等三個專題各命制1小題,考生從3小題中任選2小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前兩小題記分。
試卷結構:文、理數學試卷均採用閉卷筆試的形式,考試限定用時120分鍾,全卷難度值控制在0.6左右,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不得使用計算器。全卷由容易題、中等題和難題組成,難度值在0.7以上的試題為容易題,難度值在0.4~0.7的試題為中等題,難度值在0.4以下的試題為難題,易、中、難試題的比例約為「4∶4∶2」。
據了解,文科數學試卷選擇題共12題,每題5分,共計60分。填空題共4題,每題4分,共計16分。解答題共6題,共計74分;理科數學試卷選擇題共10題,每題5分,共計50分。填空題共5題,每題4分,共計20分。解答題共6題,其中必考題5題,選考題1題(包含3小題,每小題7分,考生從中任選2小題作答,滿分14分),共計80分。
英語:首設短文填詞新題型
詞彙量減少閱讀寫作量增加
亮點:在2008年我省英語高考考試說明的基礎上,對部分內容進行了調整,內容包括詞彙量、題型、閱讀量和書面表達題的單詞數的調整和變化;今年高考英語試題不拘泥於某一種或某一版本的教材,著重考查考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試卷結構、難易度等方面平穩過渡,同時也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及必要的區分度。
考試范圍:針對《新課程標准》附錄詞彙表中的七八級共約3500個單詞進行適當調整。調整後,共收錄七級詞彙約2500個、八級詞彙約650個和數詞、月份、星期、主要國家名稱及相關信息等詞彙總計約3200個單詞,以減輕學生的負擔;設計新題型時,英語學科增加了語境設置的主觀題。該題採用短文填詞的形式,替換2008年英語試卷中的短文改錯題;今年閱讀理解題的總閱讀量不少於1300個詞,而去年英語高考閱讀理解題的總閱讀量要求不少於1000個詞;今年首次增設短文填詞題,這道題將給出一篇約130個詞的短文,而2008年短文改錯題舊題型是給出一篇約100個單詞的短文;今年書面表達題要求考生寫一篇120個單詞左右的短文,而2008年高考考試說明書面表達題僅要求考生寫一篇100個單詞左右的短文。
試卷結構:英語學科仍實行自行命題,全卷滿分150分,考試限定用時120分鍾。試卷由第一卷和第二卷兩部分組成,其中第一卷為選擇題,第二卷為非選擇題。英語試題難度值設定為0.6左右。試題以中檔題為主,易、中、難試題的比例約為3∶5∶2,容易題的難度值為0.7以上,中檔題的難度值為0.5~0.7,難題的難度值為0.3~0.5。
文科綜合:每個學科各佔100分
歷史地理選修所佔比例相當
亮點:文科綜合考試內容選擇、試題形式設計和答題要求,既體現學科特點,又反映時代特徵,關注社會熱點、生產發展和科技進步,關注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尊重考生學習需求和發展方向的差異,鼓勵考生從不同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並根據選修課教學實際設置選考題。
考試范圍:思想政治考試范圍包括必修1《經濟生活》、必修2《政治生活》、必修3《文化生活》、必修4《生活與哲學》四個必修模塊內容,選修3《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選修4《科學思維常識》兩個選修模塊內容和時事政治。
歷史考試范圍包括《歷史1》《歷史2》《歷史3》三個必修模塊內容,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選修2《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三個選修模塊內容。
地理考試范圍包括《地理1》《地理2》地理3》三個必修模塊內容,選修2《海洋地理》、選修5《自然災害與防治》、選修6《環境保護》三個選修模塊內容,以及《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准《實驗稿》》規定的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中的相關內容。
試卷結構:文科綜合試卷採用閉卷筆試的形式,考試限定用時150分鍾,全卷難度值為0.6左右(其中思想政治:0.6~0.65,歷史:0.6左右,地理:0.55~0.6),試卷滿分300分(思想政治、歷史、地理分別佔100分)。
文科綜合試卷包括第1卷選擇題和第2卷非選擇題。其中第1卷為考生必答的單項選擇題,共36題144分;第2卷為非選擇題,共156分,分為必考題和選考題兩個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必考題共3題,約116分,思想政治、歷史、地理各1題,分別為思想政治、歷史、地理各學科的必修內容。第二部分選考題共8題,約40分,考生可從中選擇思想政治、歷史、地理學科各1題作答,即從思想政治學科《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和《科學思維常識》兩個選修模塊的試題中選答一個模塊的試題,選修模塊的內容約占思想政治學科總分的10%。從歷史學科《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和《中外歷史人物評說》三個模塊的試題中選答一個模塊的試題,其中選修模塊的內容約占歷史學科總分的15%。從地理學科《海洋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和《環境保護》三個模塊的試題中選答一個模塊的試題,其中選修模塊內容約佔地理學科總分的15%。
理科綜合:物理所佔比重最大
生物學科選考內容必須作答
亮點:理科綜合試卷在考查考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注重對學科能力和學科思想、方法應用的考查,重視考查考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試題適度體現探究性和開放性;關注考生的生活經驗、學習特點和認知水平,關注考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和個性發展潛能。設置選考內容,不同選考模塊試題之間有相當的難度值。
考試范圍:物理考試范圍分為必考內容和選考內容。必考內容包括「物理1」模塊中質點的直線運動、相互作用與牛頓運動定律,「物理2」模塊中的機械能、拋體運動與圓周運動、萬有引力定律和經典力學的成就與局限性,「選修3-1」模塊中的電場、電路和磁場,「選修3-2」模塊中的電磁感應和交變電流,「選修3-4」模塊中的機械振動與機械波、電磁振盪與電磁波、光和相對論;選考內容包括「選修3-3」模塊中的分子動理論與統計觀點,固體、液體與氣體,熱力學定律與能量守恆和「選修3-5」模塊中的碰撞與動量守恆、原子結構和原子核。據了解,物理學科必考內容分值佔90%(其中力學部分約佔45%,電學部分約佔40%,光學部分約佔5%),選考內容分值佔10%。物理科試卷包括容易題、中等難度題和難題(其中選考模塊的考查不出現難題),以中等難度題為主。
化學考試范圍分為必考內容和選考內容。其中必考內容涵蓋必修模塊「化學1」、「化學2」和選修模塊「化學反應原理」的內容。必考內容包括化學科學特點和化學研究基本方法、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常見無機物及其應用、常見有機物及其應用和化學實驗基礎等五個方面;選考內容涵蓋選修模塊「物質結構與物質」、「有機化學基礎」的內容,考生從中任選一個模塊考試。
生物考試范圍分為必考內容和選考內容。必考內容在生物1《分子與細胞》、生物2《遺傳與進化》和生物3《穩態與環境》三個必修模塊的范圍內容;選考內容在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模塊的范圍內,在2009年高考理科綜合試卷(福建卷)中,生物選考內容只設置一道非選擇題,為必答題。
試卷結構:理科綜合試卷採用閉卷筆試的形式,考試限定用時150分鍾,全卷難度值0.6左右(其中物理:0.55~0.6,化學:0.6~0.65,生物:0.6~0.65),試卷滿分300分(其中物理120分、化學100分、生物80分)。全卷總題量32題,考生需作答30題(其中物理11題、化學11題、生物8題)。
理科綜合試卷包括第1卷選擇題和第2卷非選擇題。第1卷為考生必答的選擇題共18題,共佔108分。其中生物共5題佔30分、化學共7題佔42分、物理共6題佔36分;第2卷為非選擇題,共佔192分,分為必考題和選考題兩個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必考題共9題佔137分,物理、化學和生物分別有4題、3題和2題。第二部分選考題共8題佔35分,考生可從中選擇物理、化學、生物學科各1題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