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期中地理試卷
㈠ 八年級地理下高效通期中綜合測試卷答案
3.視力正常的人的眼睛,視網膜上所成的像的性質和下列何者最相似?()A.照相機底片上所成的像B.幻燈機銀幕上所成的像C.放大鏡所成的像D.跟以上三種情況都相似4.春遊時,全班准備照張集體像,站隊後,發現兩側均有人在畫面外,為使每個人都能進入畫面,下列措施中符合要求的是()A.使照相機鏡頭離人遠些,同時使鏡頭到底片的距離減小些B.使照相機鏡頭離人遠些,同時使鏡頭到底片的距離增大些C.使照相機鏡頭離人近些,同時使鏡頭到底片的距離增大些D.使照相機鏡頭離人近些,同時使鏡頭到底片的距離減小些6.下列物體受到的重力最接近3N的是()A.一個鉛球B.物理教材C.一包方便麵D.一輛自行車7.兩只雞蛋相碰往往只碰破其中一隻,有關碰撞時相互間力的作用說法正確的是()A.兩只雞蛋受力一樣大B.破的那隻雞蛋受力大C.未破的那隻雞蛋受力大D.兩只雞蛋受力大小無法比較8.某人用力推置於水平地面的一隻箱子,但箱子沒有動,這是因為()A.推力小於地面給箱子的摩擦力B.箱子慣性太大了C.箱子受地球引力大於推力D.推力與地面給箱子的摩擦力相互平衡9.下列情況中物體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的是()A.靜止在桌面上的茶杯B.正在進站的汽車C.在空中盤旋的飛機D.在空中飛行的足球10.如圖4所示,兩匹馬各用1000N的力沿相反的方向拉一彈簧測力計。設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1,彈簧測力計所受合力為F2,則()A.B.C.D.圖411.重550N的工作人員乘熱氣球勻速上升。已知熱氣球自重為400N,則熱氣球受到的升力是()A.950NB.500NC.400ND.150N12.如圖5,設想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個物體在力F的作用下正沿曲線由A向B運動,當到B點時突然撤去力F,那麼此後物體的運動路線()A.是aB.是bC.是cD.無法確定圖5二.多項選擇題(每道題正確的選項多於一個,每題3分,共9分)13.圖6所示是來自遠方物體的光通過某一眼睛折射後的情況,根據光路圖可以看出()A.此人是遠視眼B.此人是近視眼C.應該用凸透鏡校正D.應該用凹透鏡校正圖614.下列事例中,哪個措施的目的是為了減小摩擦()A.在機械的轉動部分加裝滾珠軸承B.在自行車把套上做出凹凸花紋C.給自行車的軸加潤滑油D.氣墊船行駛時在船體與水面間形成高壓空氣層15.火車減速進站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火車的運動狀態在改變B.火車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為零C.火車在豎直方向上受到一對平衡力作用D.火車剎車是利用增大閘瓦對車輪的壓力來增大摩擦的23.海淀區某中學初二年級3班的同學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實驗中得到了如下表實驗的數據。實驗記錄:實驗次數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壓力情況木塊的速度接觸面積大小測力計示數(N)1木板木塊緩慢()2毛巾木塊緩慢()3木板木塊較快()4木板木塊緩慢()5木板木塊加鉤碼緩慢()數據分析:1、2兩次實驗中,相同的實驗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實驗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分析1、2兩次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結論是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_________有關。1、3兩次實驗目的是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_________是否有關。要研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大小是否有關應完成_________兩組實驗。24.在探究物重和物體質量關系的實驗中,小紅得到了如下表的實驗數據。請你根據實驗數據分析物重和物體質量關系。(要求:得出的結論要有依據。)實驗次數鉤碼質量(kg)鉤碼受到的重力(N)1234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據:30.穿著旱冰鞋的小孩用手推牆,會感到牆在推他,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同時他由靜止向後運動,這又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____________。31.汽車在緊急剎車的過程中,總要滑行一段距離才能停下來,原因是汽車_________;當雨天路面有水時,輪胎與地面間的摩擦變_________,在同樣車速條件下,汽車在緊急剎車後滑行的距離將比路面沒有水時變_________。因此,司機駕車要注意:「雨天路滑,小心慢行」。36.烈日下,小明和幾個同學到海灘遊玩、燒烤,等到點火時,卻發現忘記帶火柴了,他們幾個的包中只有繩子、玻璃、放大鏡、鏡子、紙等物品,請你幫他們想一想,可選用什麼器材,用什麼方法取火,並簡述這樣的理由。(3分)37.小李在電視中看見了一種體育娛樂活動:一個人把自己懸吊在一根很長的橡皮繩下,自由地在空中上下振盪。小李發現,不管這人運動的幅度如何,他上下一次所用的時間似乎總是相等的。小李想證實這個觀察結果的普遍性,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分別向他提出了建議。甲:多問幾個人,以多數人的意見為准。乙:問問老師。丙:用一根橡皮繩吊一個沙袋做實驗,測量不同幅度的情況下來回一次所用的時間。丁:直接打電話問問電視節目主持人。如果以上四種途徑得出的結論存在分歧,你最相信的是哪一種?簡要說明理由。(3分)38.使一個小球以相同的速度先後沿不同的水平面開始滾勸:(1)在泥土路面上,小球滾動一段距離後停止(2)在水泥路面上,小球能滾動較長的距離(3)在冰面上,小球能滾動更長的距離根據以上實驗事實,你能得出怎樣的結論?至少說出兩條。(4分)39.吊車吊著質量為2t的物體,在下列的兩種情況下,吊車給物體向上的拉力各是多少?(4分)(1)物體靜止不動;(2)物體以2m/s的速度勻速上升。七.附加題(填空題每空1分,選擇題每空2分,共20分)40.顯微鏡的鏡筒上下兩端各有一塊透鏡,下端的物鏡是將觀察物形成放大的實像,則物鏡應是_________透鏡,上端的目鏡將再次放大觀察物讓眼睛觀察,則目鏡應是_________透鏡。44.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用甲、乙、丙三個焦距不同的凸透鏡獲得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從中你能發現什麼問題?序號透鏡物距/cm像距/cm像的正倒1甲4/正2甲814倒3甲148倒4甲605.5倒5乙8/正6乙1435倒7乙3514倒8乙6012倒9丙14/正10丙35無法用光屏得到用眼睛直接看發現是倒立你的發現是:(1)這三個透鏡的焦距一樣嗎?簡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還發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運送液體貨物的槽車,液體上有氣泡,如圖19所示。當車向左開動時,氣泡將向________運動,其原因是________具有慣性。47.小蘭同學在超市購物的過程中,用10N的水平力推著購物車在水平地面上勻速運動,突然她發現前面有一位老人,於是馬上用20N的水平力向後拉小車,使小車減速,在減速運動過程中,小車所受合力為________N。若小車的質量越大,則減速過程需要的時間將更________________。48.一根彈簧,使它伸長1cm需要一定的拉力,如果只用它的一部分,也拉長1cm,所需要的力就更大。我們可以用彈簧的這種性質來調整彈簧測力計。一.單項選擇題(每道題只有一個正確的選項,每題2分,共24分)1.D2.B3.A4.A5.A6.B7.A8.D9.A10.C11.A12.B二.多項選擇題(每道題正確的選項多於一個,每題3分,共9分)13.AC14.ACD15.ACD四.實驗題(20~23題每空1分,24題3分,共17分)20.照像機,3,放大鏡21.5N,0.2N,1.6N22.(1)5N,伸長量與所受拉力成正比(2)3.5N23.壓力情況、木塊速度、接觸面積,粗糙程度,粗糙程度,速度,1和524.物體所受重力與其質量成正比,三種方法五.填空題(每空1分,共25分)25.焦點,焦距,平行,發散26.放大鏡,虛27.增大,下,實28.甲29.形狀,運動狀態30.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運動狀態(方向)31.有慣性,小,長(遠,大)32.豎直向下,2.9433.等於34.(1)運動的物體停不下來。(2)用手抓不住任何東西。35.3N,水平向右,加速六.簡答、計算題(共15分)36.(1)器材:放大鏡、紙(2)將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在透鏡的另一側不斷地移動紙屏,直到紙上出現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這一點為焦點,當溫度達到一定值,紙會自燃。(3)凸透鏡對光具有會聚作用。37.丙實驗最可靠38.(1)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2)物體所受的摩擦力越小,小球運動的距離越長。39.解:物體處於靜止狀態和勻速上升狀態都屬於平衡態,處於平衡態的物體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重力和拉力是一對平衡力七.附加題(填空題每空1分,選擇題每空2分,共20分)40.凸,凸41.逆,順42.40,25043.D,C44.(1)焦距不一樣,因為焦點是能否成像的分界點,甲,乙,丙(2)實像都是倒立的,虛像都是正立的45.左,液體46.C47.30,長48.A,DA
㈡ 初二地理上冊期中考試內容重點
八年級上冊考試要點
概況
1.疆域與行政區劃 ●運用地圖說出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 ●記住我國的領土面積,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的鄰國和瀕臨的海洋,說明我國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 ●在我國政區圖上准確找出34個省級行政區,記住它們的簡稱和行政中心。
2.人口與民族 ●說出我國人口總數,運用有關數據說明我國人口增長趨勢,說出我國的人口國策。 ●運用人口分布圖說出我國人口的分布概況。 ●運用民族分布圖,說出我國少數民族分布特徵。
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
1.自然環境 ●運用中國地形圖,了解我國地形、地勢的主要特徵。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及其影響因素。 ●在地圖上找出我國的主要河流,說出長江、黃河的概況。
2.自然資源 ●舉例說出什麼是自然資源,它有哪些主要類型。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點。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以及對於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運用實例,說出我國為解決水資源分布不均而建設的大型工程。
中國的經濟發展
1.經濟發展 ●運用資料並聯系實際,說出我國農業分布概況,並舉例說明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必要性。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工業的地理分布。●比較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運用地圖說出我國交通運輸網路的大致分布格局。
2.文化特色 ●知道我國民居、服飾、飲食的地方特色,●結合有關資料,說明我國地方文化特色對旅遊業發展的影響
㈢ 八年級下冊地理期中復習資料
初二地理下學期復習提綱(新人教)
第五章:
1、地理區域有許多不同的類型,有的是自然區域,如珠江三角洲;有的是經濟區域,如工業區;有的是行政區域,如西藏自治區。同一個地理區域,可能同時兼有多重「身份」。
2、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
3、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差異比較:
比較項目 秦嶺—淮河以北地區 秦嶺—淮河以南地區
1月平均氣溫(高於0°/低於0°) 低於0° 高於0°
年降水量 少 多
主要地形 平原與高原為主 平原、盆地與高原、丘陵交錯
植被類型 溫帶落葉闊葉林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河流流量 小 大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 一年兩熟或三熟
耕地類型 旱地 水田
糧食作物 小麥 水稻
傳統交通工具 馬車 船
傳統體育項目 滑雪、溜冰 賽龍舟、游泳
4、西北地區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以草原、荒漠景觀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積的沙漠分布;只有在盆地邊緣出現稀少的綠洲。這一切說明西北地區是一個以乾旱為主要自然特徵的地區。
5、青藏地區因地勢高聳而成為一個獨特的地區,由「高」隨之而來的另一個顯著自然特徵是「寒」。
6、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都是我國主要的牧區。內蒙古主要是溫帶草原牧場;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場;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場。內蒙古的三河馬、三河牛,新疆的細毛羊,青藏的氂牛、藏綿羊和寧夏的灘羊都是著名的畜種。
7、除了畜牧業外,在西北地區人們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發展灌溉農業。
第六章:
1、 北京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國際交往中心。人民大會堂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所在地,中南海是黨中央和國務院所在地。
2、 北京皇宮的城市格局是「凸」字形的,這樣的城市格局是我國歷代都城規劃和建設的代表作。
3、 北京有著無數名勝古跡,長城、頤和園、天壇、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其中北京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
4、 為了增強國際競爭力和服務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規劃和建設包括中央商務區、國際傳媒大道等在內的重點功能區,以及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建設人與環境和諧共處的城市環境。
5、 香港由香港島、九龍半島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圍200多個島嶼組成,澳門由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組成。港澳地區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6、 香港和澳門是我國的兩個特別行政區。我國政府制定了「一國兩制」政策,祖國內地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和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7、 香港人多地少,「上天」——建設高層建築,「下海」——填海造地,成為香港擴展城市建設用地的兩種重要方式。
8、 港澳地區第三產業很發達,香港是國際貿易中心、運輸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務中心和旅遊中心。博彩旅遊業是澳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
9、 長期以來,港澳與祖國內地一直保持著密切的經濟聯系,其中以香港表現得最為明顯。祖國內地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豐富且低廉,而香港則擁有豐富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香港和祖國內地的經濟合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
10、轉口貿易是指從一國購進商品後,不在本地銷售,而直接賣到其他國家的貿易形式,祖國內地是香港最大的轉口貿易夥伴。
11、台灣省包括台灣島,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島、釣魚島等許多小島,台灣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它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
12、台灣島是個富饒的寶島,被譽為「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島上約一半以上的土地覆蓋著茂密的森林,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的美譽。樟樹是台灣最著名的樹種,樟腦產量居世界首位。
13、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台灣經濟以農業和農產品為主,出口蔗糖、菠蘿、稻米、樟腦等。從60年代開始,台灣重點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形成「進口——加工——出口」型的經濟。
1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新疆境內高山與盆地相間分布,形成「三山夾兩盆」的地形特點。雄偉的天山山脈橫亘這些新疆中部,南北兩側分別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爾盆地。
15、新疆有大小數千個綠洲,是最主要的農業生產基地,小麥、玉米、高粱等是這里的主要農作物,棉花、甜菜和多種瓜果成為新疆綠洲的特色農產品。坎兒井是一種古老的引水工程,長期為新疆的綠洲居民所利用。
16、新疆預測石油、天然氣儲量約佔全國陸地總儲量的1/3,隨著國家「穩定東部,大力發展西部」的能源戰略決策的逐步實施,新疆有望成為中國重要的石油及天然氣工業基地。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將可以迅速增加當地的財政收入並能夠緩解東部地區的能源短缺問題。
第七章:
1、 珠江三角洲位於廣東省的東南部,海陸交通便利,被稱為我國的「南大門」。
珠江三角洲地區形成了一個包括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沿海開放城市(廣州)、經濟開放區(整個珠江三角洲)在內的多層次的開放體系。
2、 利用這里的優越條件,珠江三角洲吸引了大量海外華人的投資(珠江三角洲外資的主要來源地是港澳地區),成為了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地帶。
3、 20世紀80年代以來,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緊鄰港澳的優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澳的產業擴散,引進了大量的外資,同時也引進了先進技術設備、經營管理方法和最新工商科技信息,創辦了一大批加工製造企業,發展外向型的經濟。
4、 珠江三角洲生產的產品,主要是通過港澳貿易渠道,出口至東南亞、歐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區,賺取了大量的外匯。至20世紀末,這里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和日用消費品生產出口基地之一。
5、 港澳地區與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合作以「前店後廠」為基本模式。香港利用海外貿易窗口優勢,進行市場推廣和對外銷售,扮演「店」的角色。珠江三角洲地區則利用土地、自然資源和勞動力優勢,進行產品的加工、製造和裝配,扮演「廠」的角色。
6、 珠江三角洲地區加工製造業的發展,促進了餐飲、娛樂、運輸等服務業的發展,這些非農產業為當地剩餘勞動力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而且還吸納了數百萬外地勞動力。
7、 隨著非農產業的發展和人口的遷入,珠江三角洲有越來越多的農業用地被改變為工業、交通和城市建設用地,這些非農用地與尚存的農業用地相鄰,形成了居住用地、工業用地、基礎設施用地和農業用地交錯分布的獨特土地利用景觀。
8、 西雙版納是除海南省之外,我國原始熱帶雨林保存最為完整的地方。高大挺拔的望天樹、巨大的板塊根、殘忍的絞殺植物、氣勢磅礴「獨木成林」等都是雨林特有的景觀。
9、 西雙版納生活著上千種動物,其中有亞洲象、綠孔雀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人們形象地把這里稱為「熱帶動物王國」。
10、西雙版納還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以傣族為主體的多樣性民族風情為西雙版納增添了無窮魅力。
11、長期以來,西雙版納地區以農業生產為主,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在國家和雲南省有關政策的鼓勵下,西雙版納憑借得天獨厚的位置優勢和資源優勢,使旅遊業迅速崛起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
第八章:
1、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是黃土高原,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
2、水土流失帶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農作物產量下降;使溝谷增多、擴大、加深,從而導致耕地面積減少;還向黃河下游輸送大量泥沙,給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難。
3、黃土高原地形破碎,氣候較為乾旱,不僅水土流失嚴重,而且多種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旱澇災害是黃土高原地區最主要的自然災害,所以說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
4、在黃土高原要想使社會、經濟得到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生態建設,改善環境,一方面,採取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修擋土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過度放牧的地方減少放牧的牲畜數量等。
5、長江沿江地帶是一個較為典型的「帶狀」區域,不僅地理位置優越,而且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為本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區是全國經濟發展的重心地區。
6、長江沿江地帶溝通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與西部資源富集地區,構成了一個英文字母「H」的格局,是承東啟西的紐帶。
7、長江沿江地帶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區,而且工業基礎雄厚,目前已發展成為我國最具活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帶之一。通過眾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幹道,這些經濟技術優勢可向南北輻射,使我國南北經濟成為一體。
8、長江沿江地帶擁有很多城市,中下游地區城鎮密集,上游地區城市較少,其中,上海、南京、武漢、重慶四個特大城市,是區域的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強大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在這四個特大城市的基礎上,分別形成了以它們為中心的四個城市群。
9、長江沿岸是我國高度發達的綜合性工業地帶。目前,自東向西已經形成了四大工業基地。鋼鐵、石油化工、汽車、輕紡等工業基地沿江分布,構成了我國東西綿延的「工業走廊」的雛形。
10、在長江沿江地帶大規模的開發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如水土流失、洪澇災害(長江中下游地區是長江流域洪澇災害最集中、最嚴重、最頻繁的地區)、水污染和酸雨。
11、酸雨可導致水體、土壤酸化,對植物、建築物造成腐蝕性危害,華中酸雨區是全國酸雨污染范圍最大、中心強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區,西南酸雨區是第二嚴重的酸雨區,華東酸雨區的污染強度低於華中、西南酸雨區。
第九章:
1、國土遼闊、區域差異大是我國的一個基本國情。一個區域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揚長避短,因地制宜地發展經濟,同時還要加強區域之間的聯系。
2、人口眾多,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較低是我國的又一基本國情。21世紀的世界,是一個經濟走向全球化的世界,我國要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在世界中求發展。
㈣ 初中八年級地理期中試卷蘇科版
地理江蘇用的都是人教版吧。
http://www..com/s?wd=%E4%BA%BA%E6%95%99%E5%85%AB%E4%B8%8A%E5%9C%B0%E7%90%86%E6%9C%9F%E4%B8%AD&rsv_spt=1&issp=1&rsv_bp=0&ie=utf-8&tn=home_pg&rsv_sug3=4&rsv_sug=0&rsv_sug1=4&rsv_sug4=375
希望對專你有幫助- -。屬
㈤ 八年級上冊地理期中復習資料
八年級上冊地理期中復習資料
第一章 從世界看中國
第一節 遼闊的疆域
1、我國的地理位置:
位於東半球、北半球,位於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①從緯度位置看,南北跨緯度廣,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有少數地區屬熱帶,無寒帶;②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於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西部與許多國家接壤。東部瀕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眾多的島嶼和港灣,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2、中國的疆域:
①面積廣大,陸地面積有960萬平方千米(還有37萬平方千米的海洋國土、300萬平方千米經濟專屬區)。在世界各國中,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是世界第三大國。
②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千米,鄰國14個
③我國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分別是日本、韓國、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④我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⑤領土四端
⑥我國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意義: 我國南北跨緯度大,氣候資源豐富,有利於發展多種農業;東臨太平洋,在季風作用下,雨量充沛,利於農業生產,東部有許多港灣,便於發展海洋事業,加強同海外各國聯系與交往,西部深入大陸,陸上與中亞、西亞、歐洲直接往來。
3、中國的行政區劃
①我國的行政區劃:省(自治區、直轄市)、縣(自治縣、縣級市)、鎮(鄉)三級。 ②我國共34個省級行政單位(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省級行政區名稱 簡稱 行政中心 省級行政區名稱 簡稱 行政中心
北京市 京 北京 四川省 川(蜀) 成都
天津市 津 天津 湖北省 鄂 武漢
上海市 滬(申) 上海 湖南省 湘 長沙
重慶市 渝 重慶 浙江省 浙 杭州
黑龍江省 黑 哈爾濱 福建省 閩 福州
吉林省 吉 長春 雲南省 雲(滇) 昆明
遼寧省 遼 沈陽 貴州省 貴(黔) 貴陽
河北省 冀 石家莊 廣東省 粵 廣州
山西省 晉 太原 台灣省 台 台北
山東省 魯 濟南 海南省 瓊 海口
甘肅省 甘(隴) 蘭州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 呼和浩特
青海省 青 西寧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 烏魯木齊
陝西省 陝(秦) 西安 西藏自治區 藏 拉薩
河南省 豫 鄭州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 銀川
江蘇省 蘇 南京 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 南寧
江西省 贛 南昌 香港特別行政區 港 香港
安徽省 皖 合肥 澳門特別行政區 澳 澳門
少數民族最多的省------雲南省 全部處於熱帶的省----海南省
跨緯度最多的省--------海南省 跨經度最多的省------內蒙古自治區
緯度最高的省----------黑龍江省 面積最大的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人口最多的省----------河南省 人口最少的省--------西藏(除香港、澳門)
出產煤炭最多的省------山西
③北回歸線穿過的省(自東向西):台灣(台)、廣東(粵)、廣西(桂)、雲南(雲或滇)
第二節 眾多的人口
1、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國人口12.95億,佔世界人口1\5以上,我國人口增長較快,兩次人口增長高峰(1858年和1949年)。我國的人口政策是: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
①我國人口的國情是:人口基數大,增長速度快,人口東多西少。決定了我國人口政策是計劃生育。
②會計算人口的密度(人口密度=該地區的總人口數(人)/該地區的總面積(平方千米))
2、人口東多西少:我國東部地區人口密度大(500-600人每平方千米),西部地區人口密度小(10人每平方千米),面積57%,人口僅佔6%,東西人口分界線:從黑龍江省的黑河市至雲南省的騰沖縣。
3、人口最多的省------河南省 人口最少的省------西藏
第三節 多民族的大家庭
1、 民族構成:我國共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最多,占總人口數的92%,其它55個民族占總人口的8%,所以稱為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 的是壯族,有1500多萬人,人口400萬以上的民族有:滿族、回族、苗族、 維吾爾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等。
2、 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漢族的分布遍及全國各地,以東部和中部為集中,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
3、 民族政策:平等、團結、互助、民族區域自治
4、 漢族的分布遍布全國各地,以東部和中部最為集中,少數民族的主要分布 在西南、西北、東北地區。
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
第一節 地勢和地形
1、地勢特徵: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
階梯 主要地形 海拔
第一階梯 高原、盆地 4000m以上
第二階梯 三大高原、三大盆地 1000——2000m
第三階梯 三大平原、三大丘陵 500m以下
第一、二階梯的分界線是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
第二、三階梯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階梯 主要地形區
第一階梯 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第二階梯 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准葛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第三階梯 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
2. 我國地形特點: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①有利影響:地形多種多樣為我國因地制宜發展多種經營提供了有利條件。
②不利影響:山區多平原少,給大規模商品化生產及管理帶來了困難;山區由於地形崎嶇交通閉塞經濟文化落後,耕地資源不足。
3. 主要山脈及走向:
⑴❶南北走向:賀蘭山、六盤山、橫斷山
❷東西走向:天山—陰山、昆侖山—秦嶺、南嶺
❸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瑪峰是世界第一高峰)
❹西北——東南走向:阿爾泰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
❺東北——西南走向: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長白山—武夷山、台灣山脈⑵山脈兩側地形區
南北走向山脈 西側地形區 東側地形區
大興安嶺 內蒙古高原 東北平原
太行山 黃土高原 華北平原
巫山 四川盆地 長江中下游平原
橫斷山 青藏高原 雲貴高原
東西走向山脈 北側地形區 南側地形區
天山 准葛爾盆地 塔里木盆地
昆侖山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4. 四大高原:
❶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山廣布、雪山連綿
❷內蒙古高原:地表坦盪,最平坦的高原
❸黃土高原:溝壑縱橫,世界黃土分布最廣
❹雲貴高原:地形崎嶇,石灰岩廣布,多喀斯特地貌
5. 四大盆地:
❶塔里木盆地:最大,內有塔克拉瑪干沙漠(最大)。
❷准葛爾盆地:第二,其緯度位置偏高,受到西風濕潤氣流的影響。
❸柴達木盆地(「聚寶盆」):地勢最高,盆地內礦產資源豐富。
❹四川盆地(「紫色盆地」):物產豐富,農耕發達。
6. 三大平原:
❶東北平原:最大,黑土面積廣大,由三江平原(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沖積而成)、松嫩平原(松花江、嫩江沖積而成)、遼河平原(遼河沖積而成)組成。
❷華北平原(「黃淮海平原」)——黃河、淮河、海河沖積而成。
❸長江中下游平原(「魚米之鄉」)——長江及其支流沖積而成,地勢低平、湖泊眾多、河渠稠密、水田連片。
7. 三大丘陵: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
第二節 中國的氣候
1. 氣侯特徵: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大陸特徵顯著、多特殊天氣、旱澇災害頻繁。
2. 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南北溫差小且普遍高溫(青藏高原、天山、大小興安嶺除外)。
3. 溫度帶(北到南):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青藏高原、西藏大部分、四川西部是高原氣候區)。
4. 我國降水量地區分布規律: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規律:東南多,西北少。
我國降水的時間分布規律:夏秋多,冬春少。
我國的雨極: 「火燒寮」 (台灣東北部)。
5. 我國的干濕地區(根據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對比劃分)
干濕地區 年降水量 氣候 主要植被 分界線
濕潤地區 800mm以上 濕潤 森林
半濕潤地區 400—800mm 較濕潤 草原、森林
半乾旱地區 400—200mm 較乾燥 草原
乾旱地區 200mm以下 乾旱 荒漠
6. 中國主要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氣候(西北地區)、高原山地氣候(青藏高原);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東部,自北向南)
7.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8. 我國的特殊天氣:寒潮、梅雨、台風、沙塵暴等。
9.自然災害:
❶洪澇:我國發生頻繁、損失嚴重的自然災害。它多出現在降水比較集中的夏、秋季,是我國東部平原地區的多發災害之一。
❷乾旱:對我國農業生產影響最大、最常見、分布范圍最廣的一種氣候災害,不僅降水稀少的西北地區旱情嚴重,而且在東部季風區亦常出現旱情。
第三節 中國的河流
1. ❶外流河:最終流入海洋的河流,外流河的流域叫外流區。
❷內流河:最終未流入海洋而流入內陸湖泊或中途消失的河流。內流河的流域叫內流區。
❸外流區的面積約佔全國的2/3,水量佔95%以上;我國的外流河大都流入太平洋,只有2條(瀾滄江、雅魯藏布江)流入印度洋,1條(新疆的額爾齊斯河)流入北冰洋。
2. 外流河的水文特徵
地區 東北 秦嶺淮河以北 秦嶺淮河以南
河流 黑龍江及其支流松花江 遼河、海河、黃河 長江、珠江
水量 流經森林茂密、氣候濕潤地區,水量豐富。 流經半濕潤、半乾旱地區水量較小。 流經降水豐富的濕潤地區,水量豐富。
水位變化 河流補給多樣,
水位變化較小。 河流補給主要是7、8月的降水,水位變化大。 降水季節長,
水位變化小。
汛期 春天積雪融化形成春汛。夏季受夏季風影響形成夏汛。
汛期較短,季節變化較小。 降水季節短,
汛期較短,季節變化大。 降水多, 降水季節長
汛期長,季節變化小
含
沙
量 森林茂密,水土流失小,
含沙量小。 河流上中游植被少,且流經疏鬆土質的地區,水土流失嚴重;含沙量大。 植被保護較好,
含沙量大。
結冰期 冬季長,氣溫低,
結冰期長。 冬季較短,
結冰期較短。 冬季氣溫0℃以上,
無結冰期。
3. 京杭運河: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人工運河,流經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在內河航運中僅次於長江。
塔里木河:我國最長的內流河,河流水源主要來自北部天山和南部昆侖山的冰雪融水。
4. ❶內流湖(鹹水湖):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湖泊。青藏高原湖區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群分布區,主要是鹹水湖,
❷外流湖(淡水湖):鄱陽湖(我國最大)、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東部平原湖區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等地,是我國淡水湖最集中的地區。
5. 長江:「黃金水道」,我國最長、年徑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世界第三長河。
❶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沱沱河,流經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注入東海,
❷上中游的分界點——湖北宜昌,中下游的分界點——江西湖口。
❸主要支流——雅礱江、岷江、嘉陵江、烏江、湘江、漢江、贛江。
❹長江上遊河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❺長江三峽: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四川盆地以東,深切巫山;位於第二階梯向第三階梯的過度處,水流湍急,水能資源極為豐富。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具有防洪、發電、航運、水產養殖、供水、灌溉和旅遊等綜合利用效益。
❻長江之最:最大、最長支流是漢江。流域內面積最大的湖泊是鄱陽湖。長江最大的內河港口是南京港。
6.黃河:長度與流域面積均居我國第二,但水量很小。
❶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流經9個省(自治區),注入渤海,
❷上中游的分界點——內蒙古河口,中下游的分界點——河南孟津。
❸主要支流:上遊河段——洮河、湟水();
中遊河段——無定河、延河、汾河、渭河(支流:涇河、洛河)
❹黃河沖積了:華北平原(黃河、海河、淮河沖積而成)、寧夏平原(「塞上江南」、河套平原(內蒙古)——我國重要的農業區。
❺黃河「地上河」(在河南)形成原因:黃河出黃土高原,流入平原地區,由於河道變寬,坡度變緩,流速緩慢,大量泥沙沉積河底,使河床逐漸抬高,成為「地上河」。
❻黃河之害——下游決口改道。
❼治黃的根本在治沙(根本措施:加強中游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保持。具體措施:上中游大力植樹種草,修築梯田,打壩於地。下游加固黃河大堤。興建水利工程。)
❽黃河上中游水能資源豐富,已建成龍羊峽、劉家峽、青銅峽、小浪底等一系列大中型水利樞紐工程。尤其是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在河南)是治黃的一個關鍵性工程,它在防洪、發電、灌溉、攔沙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⑶在山區應大力發展林業、采礦業及旅遊業。
㈥ 八年級上冊地理期中試卷
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考試題
一、單項選擇(
1、下列屬於我國內海的是 ( )
A、東海 黃海 B、東海 渤海
C、渤海 瓊州海峽 D、南海 黃海
2、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是 ( )
A、內蒙古自治區 B、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C、西藏自治區 D、四川省
3、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是()
A、蒙古族B、藏族C、壯族D、滿族
4、我國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線是()
A、秦嶺—淮河一線B、第一階梯界線
C、黑河—騰沖一線D、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界線
5、下列關於我國位置描述正確的是()
A、我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B、位於南溫帶
C、位於西半球D、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東岸
6、我國民族分布特點是()
A、漢族只分布在中部地區B、各省區民族分布單一
C、大雜居,小聚居D、大聚居,小雜居
7、我國瀕臨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
A、渤海黃海東海南海B、渤海東海南海黃海
C、渤海南海東海黃海D、東海黃海渤海南海
8、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A、緯度因素B、地形因素C、海陸因素D、洋流因素
9、我國三級行政區劃指的是( )
A、省、縣、鄉B、省、自治區、直轄市
C、省、縣、直轄市D、國家、首都、省
10、我國汛期最長的河流是( )
A、黑龍江B、珠江C、長江D、黃河
11、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方是( )
A、漠河B、海口C、青藏高原D、廣州
12、關於秦嶺——淮河一線敘述正確的是( )
A、是我國一月份0攝氏度等溫線B、與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位置接近
C、是半濕潤區與半乾旱區的分界D、是暖溫帶與中溫帶的分界
13、我國最大的湖泊是( )
A、青海湖 B、鄱陽湖 C、洞庭湖D、太湖
14、我國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
A、長江 B、黃河C、額爾齊斯河D、雅魯藏布江
15、北回歸線自西向東穿過我國的省級行政區是()
A、台灣廣東廣西雲南B、雲南廣西廣東台灣
C、雲南廣東廣西台灣D、台灣廣東廣西雲南
16、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界線是()
A、昆侖山——祁連山
B、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C、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D、秦嶺-淮河
17、「不管是東西北風,還是東南風,都是我的歌。」歌詞反映我國氣候()
A、復雜多樣B、大陸性氣候廣
C、季風氣候顯著D、海洋性氣候顯著
18、我國最大的內流河是()
A、黃河B、長江C、珠江D、塔里木河
19、我國河流冬季有無結冰期的界線是()
A、長城B、長江C、南嶺D、秦嶺——淮河
20、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是()
A、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B、蒙古越南寮國
C、印度汶萊緬甸D、汶萊哈薩克俄羅斯
21、下列省區、簡稱、行政中心組合正確的是()
A、江西省—湘—南昌B、河北省—鄂—武漢
C、福建省—閩—福州D、廣東省—貴—廣州
22、關於我國降水分布趨勢,正確的是()
A、從東南沿海湘西北內陸遞減B、從南到北遞減
C、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D、從東南向東北遞增
23、有「聚寶盆」之稱的是()
A、四川盆地B、柴達木盆地C、塔里木盆地D、准格爾盆地
24、「地上河「是()
A、黃河上游B、黃河下游C、長江下游D、長江上游
25、下列河流水源主要來自冰雪融水的是()
A、長江B、黃河C、珠江D、塔里木河
26、影響我國最主要的氣候災害是( )
A、台風 B、寒潮 C、旱澇 D、泥石流
27、我國貨運量居第二位的是( )
A、黃河 B、長江 C、京杭運河 D、珠江
二、綜合題
(一 )讀中國地形圖和沿北緯32度地形剖面圖回答問題(共10分)
1、寫出序號代表的山脈名稱: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上述山脈中弧形山脈是_________(填序號)
2、從地形剖面圖中可知我國的地勢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形剖面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稱
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
( 二)讀季風圖回答問題(共6分)
1、此圖是影響我國的_____(冬、夏)季風,①是來自________洋的_______風②是來自_______洋的__________風。
2、受到此季風影響的地區是___________________區。
(三)讀中國政區圖回答問題(共12分)
1、我國省級行政區共有_____個,包括_____個省,_______個直轄市,_____個自治區和2個特別行政區。
2、寫出字母所代表的省區名稱
A__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E_________
3、寫出我國鄰國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四)讀黃河流域圖回答問題(共8分)
1、黃河發源於A______________山脈,流入B_________海。
2、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3、寫出序號所代表的支流名稱
支流: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
4、下列措施中根治黃河「地上河」問題的是( )
A、在下游加固堤壩 B、在中游加強水土保持工作
C、裁彎取直 D、在下游植樹造林
(五)讀長江流域圖回答問題(共10分)
1、寫出序號代表的支流和湖泊名稱
支流: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
湖泊:⑥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
2、長江發源於______省,向東流入_________海
3、長江中游和下游的分界①___________ , ②是我國最大的水利工程______________。
4、長江最主要的憂患問題是__________。
㈦ 八年級期中地理試卷考後反思
月考後的反思 時間如流水般淌過,轉眼間考試也已結束,試卷也發下來了.望著試卷上的分數,我驚訝了.因為這並不是我真正想要的分數.為什麼我不能考得再高一些呢!於是,我開始自我檢查. 我平時不上課不認真,地理竟然還沒及格,為此,我想出了幾個辦法.1)在做題前,時刻要記得還有個"";2)解答題時,不要急於下筆,要先在草稿紙上列出這道題的主要步驟,然後按照步驟一步步做下來,不忽略每一個細節,盡量把每一道題都答得完整漂亮;3)平時多做一些不同類型的題,這樣就會對大多數題型熟悉,拿到試卷心中就有把握;4)適當做一些計算方面的練習,讓自己不在計算方面失分.我想如果我能做到我以上提到的這幾眯,我一定能把考試中的失誤降到最低.因此,我一定會盡力做到以上幾點的. 但我想僅靠以上幾點還是不夠的,我還就該擁有幾點科學應試技巧.於是,我根據我自己的實際情況想出了幾點.第一點:拿到考卷後,應把考卷整體審視一遍,看一看哪些題比較容易,哪些題比較難.第二點:先從簡單的題做起,把那些好拿的分數全部拿過來.第三點:如果有選擇題不會,亂蒙也要寫上一個.因為如果你寫了你就有的機會,總比沒有機會好.第四點:遇到難題,實在寫不出來的話,就過.不要死死地盯著那道題,而忽略了別的題.第五點:考完後,認真地檢查,看看自己有沒有把題目看錯或抄錯. 在下一次考試中,我一定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 這次考試之所以沒有考好,總結原因如下: 1 平時沒有養成細致認真的習慣,考試的時候答題粗心大意、馬馬虎虎,導致很多題目會做卻被扣分甚至沒有做對。 2 准備不充分。毛主席說,不打無准備之仗。言外之意,無准備之仗很難打贏,我卻沒有按照這句至理名言行事,導致這次考試吃了虧。 3 沒有解決好興趣與課程學習的矛盾。自己有很多興趣,作為一個人,一個完整的人,一個明白的人,當然不應該同機器一樣,讓自己的興趣被平白無故抹煞,那樣不僅悲慘而且無知,但是,如果因為自己的興趣嚴重耽擱了學習就不好了,不僅不好,有時候真的是得不償失。 失敗了怎麼辦?認真反思是首先的: 第一,這次失敗的原因是什麼?要認真思考,挖掘根本的原因; 第二,你接下來要干什麼?確定自己的目標,不要因為失敗不甘心接著走,而是要正確地衡量自己。看看想要什麼,自己的優勢在什麼地方,弱勢是什麼; 第三,確定目標。明確自己想要的,制定計劃,按部就班的走。 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以及盲目的追求。 數學是必考科目之一,故從初一開始就要認真地學習數學。那麼,怎樣才能學好數學呢?現介紹幾種方法以供參考: 一、課內重視聽講,課後及時復習。 新知識的接受,數學能力的培養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要特點重視課內的學習效率,尋求正確的學習方法。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展開思維預測下面的步驟,比較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同。特別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後要及時復習不留疑點。首先要在做各種習題之前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回憶一遍,正確掌握各類公式的推理過程,慶盡量回憶而不採用不清楚立即翻書之舉。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勤於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講,應不造成不懂即問的學習作風,對於有些題目由於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時難以解出,應讓自己冷靜下來認真分析題目,盡量自己解決。在每個階段的學習中要進行整理和歸納總結,把知識的點、線、面結合起來交織成知識網路,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二、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要想學好數學,多做題目是難免的,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剛開始要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准,反復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幫助開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決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題規律。對於一些易錯題,可備有錯題集,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正確的解題過程兩者一起比較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更正。在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讓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腦興奮,思維敏捷,能夠進入最佳狀態,在考試中能運用自如。實踐證明:越到關鍵時候,你所表現的解題習慣與平時練習無異。如果平時解題時隨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時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三、調整心態,正確對待考試。 首先,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這三個方面上,因為每次考試占絕大部分的也是基礎性的題目,而對於那些難題及綜合性較強的題目作為調劑,認真思考,盡量讓自己理出頭緒,做完題後要總結歸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使自己在任何時候鎮靜,思路有條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緒。特別是對自己要有信心,永遠鼓勵自己,除了自己,誰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誰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試前要做好准備,練練常規題,把自己的思路展開,切忌考前去在保證正確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題速度。對於一些容易的基礎題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對於一些難題,也要盡量拿分,考試中要學會嘗試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發揮。 由此可見,要把數學學好就得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了解數學學科的特點,使自己進入數學的廣闊天地中去。
㈧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期中地理復習資料提綱
八年級上冊地理期中復習提綱(人教版)
1、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
●緯度位置及優越性: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小部分在 (熱帶),沒有(寒帶)。氣候差異大,為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
●海陸位置及優越性:(1)位於(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使我國東部廣大地區(在夏季風濕潤氣流的影響下,降水)豐富,有利(農業)生產;(2)海陸兼備,東部地區有利與(海外各國友好往來) ;西部地區(深入亞歐大陸內部),使我國陸上交通能與(中亞、西亞、歐洲)各國直接往來,便於對外(交往和合作)(3)沿海有許多優良的港灣,便於發展(海洋事業)。
●我國領土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陸上鄰國14個。逆時針依次為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寮國)、越南。陸上疆界2萬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國家6個: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 )。(P4圖1.4)
●行政區劃
(1)我國現在行政區基本劃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縣(自治縣)和鄉(鎮)三級,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2)面積最大的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3)北回歸線自西向東依次穿過的省級行政區的簡稱是雲、桂、粵、台。
(4)省級行政單位的輪廓特徵、簡稱、行政中心(P7圖1.7)
2、我國的人口
●人口總數:2000年( 12.95 )億。
●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人口 基數大,人口增長快。
●我國人口分布特點: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龍江黑河—雲南騰沖一線為界,(東部)地區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區人口密度較小。(我國西部地區人口稀少,但資源豐富,在西部大開發時,應注意什麼問題?西部地區具有資源優勢,但自然環境相對脆弱。在目前人、地、水、土矛盾已相當尖銳的條件下,開發西部,一定要以保護環境為前提,不能先開發後再治理。)
●人口國策: 實行計劃生育。
●內容: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人口最多的省:河南,人口密度最大的省:澳門,人口密度最小的省:西藏自治區
3、我國的民族
●我國共有(56)個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漢)族,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
●漢族分布特點:漢族的分布遍及全國各地,以 (中部)和(東部)最為集中。
●少數民族分布特點:主要集中在(東北)、(西北)、(西南)。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壯)族。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
●少數民族風情:
(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
(傣族)族的潑水節、孔雀舞,
(藏族)族的集體舞、藏歷年,
(朝鮮)族的長鼓舞等。
4、我國的地形
●我國地形的特點:(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山區在開發和保護方面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1)山區地面較為崎嶇,(交通)不便,(基礎設施)建設的難度較大。
(2)在開發利用山區時,要特別注意(生態環境建設),預防和避免山地災害(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發生。
●我國地勢特徵:(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階梯的分界線 海拔高度 主要地形類型 主要地形區 (P22圖2.2)
二級階梯分界線: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
山脈;
二、三級階梯分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
第一級階梯: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第二級階梯: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內蒙古高原、雲貴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
第三級階梯:500米以下 丘陵、平原。
東南丘陵、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的特徵對我國的氣候、河流、交通產生的影響:
(1)對氣候的影響: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於海上的濕潤氣流向我國內陸推進,為我國廣大地區帶來豐沛的降水。
(2)對河流的影響:西高東低的地勢,必然造成我國的大江大河自西向東奔流入海;河流在高一級階梯向低一級階梯流動時,落差大,產生巨大水能。
(3)對交通的影響:向東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聯系;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成為我國東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礙。
山脈 兩側的地形區 (P27活動3)
西側 東側
①大興安嶺 內蒙古高原 東北平原
②太行山 黃土高原 華北平原
③巫山 四川盆地 長江中下游平原
④橫斷山脈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或雲貴高原
山脈 兩側的地形區
北側 南側
⑤昆侖山脈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⑥天山山脈 准噶爾盆地 塔里木盆地
●山脈構成地形骨架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我國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
(內蒙古高原)地面坦盪、一望無際
(黃土高原)黃土廣布、地表千溝萬壑
(雲貴高原)地表崎嶇,喀斯特地貌顯著
●四大盆地
面積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盆地
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達木)盆地
緯度最高的盆地是(准噶爾)盆地
發展農業生產條件最優越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主要山脈走向:東-西走向:天山山脈――陰山山脈
昆侖山脈――秦嶺
南嶺
東北-西南走向: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長白山脈――-武夷山脈
台灣山脈
南-北走向:橫斷山脈
西北-東南走向:祁連山脈
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5、我國的氣候
●根據活動積溫,我國從北到南可以劃分為5個溫度帶
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此外還有一個地勢較高的高原氣候區.
(1)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主要原因(主緯度位置),次要原因(冬季風)
夏季溫差不大,全國普遍高溫
(2)1月0℃等溫線經過:秦嶺—淮河
(3)南京位於:秦嶺—淮河 以南,亞熱帶
(4)瓊 台 粵 桂 雲或滇有熱帶分布
(6)冬季最冷的地方:漠河,夏季最熱的地方:吐魯番
夏季最冷的地方:青藏高原(原因:海拔高,氣溫低)
(7)我國的三大火爐(重慶,南京,武漢)
●我國的400mm和 800mm等降水量線的位置(P35圖2.16)
●依據降水量和蒸發量的關系,我國可以劃分
㈨ 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冊期中測試題 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下列地理區域分類,正確的是 ( A )
A、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是經濟區域
B、經濟特區、工業基地是行政區域
C、我國有5個溫度帶、4類干濕地區,都是自然區域
D、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既不是經濟區域,也不是行政區域
2、我國南方與北方自然環境差異大,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D )
A、北方是亞熱帶落葉闊葉林,南方是溫帶常綠闊葉林
B、北方的黃河水量大於南方的長江
C、北方以平原、高原為主,南方高原、盆地、平原、丘陵都很廣
D、北方降水少,但各月氣溫都在0℃以上,南方降水多,但各月氣溫都在0℃以下
3、北方與南方人文差異大,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 )
A、北方民居屋頂坡度大於南方
B、北方鐵路、公路運輸為主,南方水路運輸量大於北方
C、耕作制度上,北方一年一熟,南方兩年三熟
D、主要糧食作物方面,呈現南麥北稻的結構
4、「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下列理解正確的選項是 ( C )
A淮河以北更適合橘樹生長,枳是橘的優良品種
B淮河以南一月均溫小於0℃,適合橘樹生長
C淮河以北一月均溫小於0℃,不適合橘樹生長
D橘樹在淮河以南生長,與降水有關,與氣溫無關
5、西北地區主要地形類型是 ( A )
A、大草原、大荒漠 B、大高原、大盆地
C、大山脈、大平原 D、丘陵、山地
6、寫列描述語言,符合西北地區自然環境特徵的是 ( B )
A、河流很少,且多為外流河
B、西部盆地以草原、荒漠景觀為主
C、盆地邊緣、高山山麓地帶有綠洲分布
D、內蒙古高原上肯定見不到遼闊的草原
7、塔里木盆地的綠洲上,灌溉水源主要來自 ( C )
A、黃河河水 C、高山冰雪融水
C、淡水湖泊水 D、大氣降水
8、青藏高原與西北地區的地理界線是 ( D )
A、大興安嶺—太行山 C、陰山—賀蘭山
C、秦嶺—淮河 D、昆侖山—祁連山
9、甘肅灌溉農業最發達的地區是 ( D)
A、河套平原 B、湟水谷地
C、河西走廊 D、寧夏平原
10、寧夏平原的灌溉水源主要來自於 ( C)
A、長江江水 B、黃河河水
C、塔里木河河水 D、小潢河河水
11、北京最早是稱為「薊」的城市,形成的朝代是 ( D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12、港澳與內地保持密切的經濟聯系,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D )
A、內地勞動力資源豐富,但自然資源匱乏
B、港澳資金、技術、人才豐富,但缺乏管理經驗
C、內地80%以上的工業已轉移到港澳地區
D、香港80%以上的生產、生活資料來自內地
13、台灣是富饒的寶島,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C )
A、盛產熱帶、亞熱帶水果,樟樹種植特別少
問題補充:B、風景名勝不勝枚舉,明清故宮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
C、盛產甘蔗,大量出口蔗糖,有「東方甜島」的美譽
D、全島1/2被森林覆蓋,動物繁多,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的美譽
14、對「形成新疆瓜果特別甜的原因」的理解,正確的是 ( D )
A、是新疆人民多年培育的結果,與氣候無關
B、大力興建坎兒井工程,有穩定的灌溉水源
C、「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是上天對他們的恩賜
D、夏季氣溫高,光照足,晝夜溫差大
15、北京舊樓改造中,應注意保護 ( A )
A、四合院 B、窯洞 C、竹樓 D、蒙古包
16、台灣新竹科學園區號稱「台灣矽谷」,其工業部門主要是
( C )
A、石油化學工業 C、鋼鐵工業
C、電子工業 D、造船工業
17、隨著「穩定東部,大力發展西部」的能源戰略決策的逐步實施,新疆將成為 ( C )
A、煤炭開發基地 B、水能開發基地
C、石油及天然氣工業基地 D、太陽能及風能開發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