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學課題
『壹』 我們這里要搞一個高效課堂的地理教學競賽,我也不知道該選個什麼課題怎麼設計,心裡沒底,請幫幫我
准備階段:准備和知識准備兩個環節(學案的製作,教本的研究)
導學階段:(包括明確目標、自學討論、精講點撥)
應用評價階段:(括激活練習、達標測試、課後反饋三個環節)
在導學階段的「精講點撥」是高效課堂一個特色 ,要求教師精講時要注意語言和手勢的教學藝術,在板書時要運用特定信號。精講還包括在課堂上能夠凝聚學生的注意力,創造特定的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應用評價階段的「激活練習」是和諧教學的又一特色。這一環節要求教師把單調的課堂練習變得活潑多樣,如可以採取做游戲、抽簽問答、接力做題、表演課本小品、搶答競賽等方式。
四環節:
一是導入新課,明確目標。
教師在導入新課後,要向學生出示或說明這堂課的學習目標。
二是自學指導,整體感知。
教師提出自學的要求,指導學生自學教材。在自學的過程中本著先整體後部分、先宏觀後微觀的原則,先整體感知、理解教材、直奔主題,不要在細節上下功夫。教師在指導學生自學時要做到四明確:明確時間、明確內容、明確方法、明確要求。這樣學生才能高效率地自學。
三是交流、展示、點撥、精講探尋規律:
教師在學生交流展示後,主要的是引導學生尋找教材的規律和解決這一類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整體思維的習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是當堂檢測,及時反饋,拓展提高:
學生通過自學和討論(包括教師的點撥),初步找到了解決這一類問題的規律和方法,然後運用這一規律和方法進一步理解和分析教材,完善和鞏固學習的知識和方法。盡量做到三清運動: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不留尾巴,分散復習。
『貳』 如何從高中地理教學中挖掘科技創新的研究課題
有些來學生在確定研究課題時自,離開了教師的指導,光憑著自己的興趣愛好,提出的課題遠離自己現實生活,超越了學生的觀察、研究能力范圍,可查閱的資料又極其有限,教師與學生都感到十分的困難,最後只得翻閱一些書籍、上網下載草草收場,失去了研究的意義。
二、課題的來源
1.地理教材內部。
地理是研究人與環境的科學,是一門與社會現實關聯性很強的學科。一切地理環境的發生、發展與變化都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在課本上,很多地理問題的探究本身就是一個研究性學習課題,下面我列舉一些高二地理選修6課本上出現的部分研究性課題:
以上我列出了高中地理課本選修6中的教學內容部分課題,都是課本提出來供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的。通過主體的探索、研究求得問題解決,從而掌握了課本知識,體驗和了解科學的探索過程,形成自主探究、創新的意識和習慣,增長知識,積累和豐富直接經驗。
2.地理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匯點。
『叄』 高中地理中的小課題有哪些
高總地理中的小課題可以針對現在學生對地理教學的認識,地理教學的發展影響等等方面來進行研究和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又該如何解決等等。你可以來,億百出版網看看。
『肆』 「高效地理課堂」研究性課題研究什麼
周至一中地理組 高飛巧 「高效地理課堂」教學研究課題,主要是研究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採用什麼樣的方式、方法或方案,讓學生在學業上有超常收獲,有超常提高,有超常進步。具體來說,就是使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概括起來有三個方面:一是效率高,二是效果佳,三是效益大。 一、問題提出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 越來越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用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的課堂教學模式,便成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通過學習杜郎口中學的成功經驗,教育教學質量有明顯提升。我校提出「高效地理課堂」教學策略研究作為課題的。在實施新課程和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我校始終將優質高效地理課堂的研究作為重要突破口, 在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認知規律,不斷改革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大膽創新教學管理機制的同時,總結出基於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的「高效地理課堂」教學模式。 二、課題界定 高效地理課堂是針對地理課堂教學的無效性、低效性而言的。 地理課堂教學高效性是指在常態的地理課堂教學 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一般是一節課)高效 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高效地理課堂的「高效」 ,指的是在地理課堂 教學中,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 好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即通過地理課堂教 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超常收獲, 有超常提高,有超常進步。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 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 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概括起來有三個方面:一是效率高,二是效果佳,三是效益大。 「策略」就是能夠實現地理課堂高效的方式、方法或方案。如: 「優化教學設計,關注師生生命成長」 「優化教學內容, 促使學生學習成功」 「優化教學方法, 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優化教學情感, 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優化教學評價,彰顯學生思辯能力」 「優化時間安排,創建全新學習課 堂」 「優化學法指導,探究最佳教學途徑」 「優化督促機制,保證學生全員參與」 「優化班風 學風,創造和諧學習環境」 「借非智力因素,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等等。 三、研究綜述 高效教學源於 20 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是「教學是藝術還是科學」之爭的產 物,其核心是以學生有無進步與發展作為衡量教學效益的惟一標准。國外從 20 世紀初就開始了課堂教學高效性問題的研究, 迄今為止,他們已經分析了各種影響地理課堂教學高效性的因素。 1. 20 世紀初研究的是教師特徵與教學高效性的關系。 2.20 世紀60、70 年代研究的是地理課堂教學活動與教學高效性的關系。 (1)關注學生的學習。 主要研究人員有加涅、布魯納、奧蘇貝爾等人。 (2)關注師生關系。 (3)關注教師的教學策 略和學生的學習策略。 3.教學媒體與教學的高效性。 (1)微格教學。六十年代初,發端於美國加州斯坦福大學的微格教學是為培養、提高教師 的地理課堂教學實際操作能力而設計的。2) ( 新技術與教學的高效性。 美國學者布蘭斯福特 (1999) 認為,由於許多新技術都具有交互性,因而現在我們可以更容易地創建教學環境,在這種環 境中學生能夠通過實踐來學習、獲得反饋和不斷地改進他們的理解以及建構新知識。 國內近幾年在「高效地理課堂」教學策略方面也進行了一定研究。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教育學博士李如密認為,高效課堂教學應該是將教學的速度、收效和安全有機結合在一起的教育活動。高效地理課堂教學策略有很多,但「深入了解學生找准有效教學的契合點」「發揮教學目標的導向功能」「多樣化的教學呈現策略」「巧妙掌控教學時間的運籌」「掌握教學藝術技巧」「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指導」等都很重要。 四、研究意義 1.有利於真正減輕愈來愈沉重的教學負擔; 2.有利於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3. 有利於迅速適應國家推行的課程改革; 4.有利於提升實驗中學辦學品位。 五、理論依據(1)建構主義理論。該理論對發展和完善我國的課程和教學理論、指導和促進我國的地理課堂 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的靈魂就是認為, 人的知識不是被動地接受的,而是通過自己的經驗主動地建構的, 指出教學應當力求使學生自己進行知識的建構, 而不是 要求他們復制知識、疊加知識。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是學習活動不可替代的主體, 在學習活動中,學生具有主動選擇、發現、思考、探究、應答、質疑的需要與可能。(2)教學最優化理論。巴班斯基認為:要達到教學最優化的目的,就必須分析學生狀況和 教學任務,明確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方式,擬定教學進度,對教學結果加以測定和分 析等等。要達到最優化的關鍵:一是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質的東西,確保學生能掌握這些 內容;二是選擇能有效地掌握所學內容、完成學習任務的教學方法、方式,進行有區別的教 學。(3)有效教學理論。該理論源於 20 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有效教學理論的核 心是教學的效益。①「有效教學」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展;②「有效教學」關注教學效益, 要求教師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③「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要求每一個 教師不斷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④「有效教學」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學需要教師掌握 有關的策略性知識,以便於自己面對具體的情景作出決策。(4)有意義學習理論。邁耶認為,教學必須滿足三個條件:幫助學習者選擇有關信息、組織信息及整合信息才能促進有意義學習。 因此, 有意義的學習依賴於學習過程中知識的主動建構。 六、研究目標(1)改善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探索高效地理課堂教學規律。(2)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升教師的地理課堂教學水平。(3)教會學生主動學習,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4)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降低教師的工作強度。 七、研究內容 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效果和效益的策略。主要針對當前地理課堂教學存在的效率低、效果差、效 益小的問題, 選取典型的案例進行分析, 一邊研究一邊實踐, 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革措施。 1.教學准備的高效性策略。2.地理課堂教學的高效性策略。3.教學評價的高效性策略。 八、研究方法 1.教育觀察研究法。 2.教育調查研究法。 3.教育行動研究法。 4.教育個案研究法。 5.教育敘事研究法。 6.教育經驗總結研究法。 7.教育實驗研究法。 九、課題研究的反響及效益 我校「高效地理課堂」教學研究課題研究的重點是地理課堂教學改革,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地理課堂學習的參與度,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績. 十、問題討論「高效地理課堂」教學研究是一個外延相當廣泛的課題,值得研究的問題很多,我們在研究過程中,僅僅是涉及到了一些表面的問題,對於師生關系的研究、班級文化的研究、非智力因素的研究等很多領域我們都只是想過,還未進行深入研究,在今後的研究過程中,我們將進一步拓寬教師的思路和視野,從更多角度,對「高效地理課堂」的教學策略進行研究。
『伍』 如何把地理課改落實到教學中去課題研究
新課改已經有些年頭了,現在很多教師把新課改理念不能有效落實歸咎於高考的壓力,我個人也認為不能排除這方面的因素。在現實教學中,高考是教學的指揮棒,所以高考怎麼考,我們就怎麼教。但現在地理高考所考查的內容和形式以及考查的難度跟以往相比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高考強調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注重對學生地理能力和地理素養的考查等。因此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地理能力的培養。
我在講解「鋒與天氣」這一內容時,做了一些嘗試:在設計這節課時,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設計活動,以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學習中來。當時上課的時候是2011年12月份,正值淮南遭遇冷鋒天氣的時候,我通過未來一周的天氣預報發現,那幾天會有一次明顯的冷空氣過境。於是我讓班裡的地理興趣小組從周二到周五每天早晨7:40在淮南一中校園內實地觀察和記錄校園的天氣變化情況,包括氣溫的實測值、雲量、風向和風力等。我把這節課定位為學生課外探究活動的匯報課,在新課導入部分用地理興趣小組室外觀測氣溫的視頻導入。為了更加直觀地說明問題,我還把地理興趣小組的觀測結果製成了二維坐標圖(如右圖)。
我開始引導學生:「從圖中同學們可以看出淮南市本周天氣的劇烈變化過程,那麼導致這種天氣變化的原因是什麼?」通過這樣的引導可以讓學生自然地過渡到本節課的學習中來。
在新知學習的過程中,可充分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技術來突破重難點,如在講冷暖鋒對天氣的影響時,可用動畫來模擬,讓學生直觀地看到氣團的運動和成雲致雨的過程。可藉助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來加深學生對主要知識的印象,如在講冷鋒、暖鋒和准靜止鋒的區別時,把全班學生分成三個小組,讓他們進行合作探究。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力爭讓學生自己獲取主要知識,而不是由教師來滿堂灌輸。
在課堂的訓練反饋環節,我結合學生在觀測氣溫活動中提出的疑問設置了以下原創題。
讀「淮南一中校園天氣變化圖」(如上頁圖),回答下列問題。
1.導致這次天氣變化的天氣系統是()
A.冷鋒B.暖鋒C.准靜止鋒D.無法確定
2.11月29日到12月2日上午淮南的氣溫驟降,風力較大,並伴有降水現象,說明此時該天氣系統正處於過境_________(前、時、後)。
3.早晨7:40測得氣溫應該接近天氣預報中氣溫的最____________(低、高)值;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發現他們測量的值往往比天氣預報中的偏高,如果排除測量誤差的影響,大家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前兩個問題是常規問題,緊扣本節課的內容;學生能比較輕松地答出來,第三個問題的確是學生在測量的過程中提出來的疑問。這些問題一出學生的興致一下子高漲了起來,經過一段時間的討論後,有很多學生針對第三個問題提出氣溫偏高與測量地點有關(在校園內,即城市內具有熱島效應,所以測量值偏高)。學生得出答案的速度很快,我給予了表揚,並進一步引導:「大家可知道一天中的最低氣溫出現在什麼時段?而我們在7:40測量的時候太陽有沒有升起?」在我的引導下,學生很快找到了答案(一天中的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7:40測量的時候,在淮南的12月份太陽已經升起,近地面氣溫由日出前的最低值開始逐步回升)。通過這樣的引導,實際上又把前面所學的地球運動中的知識貫穿了進來,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嚴謹的治學態度。
在課堂的拓展延伸環節,我設計的是本節內容與高考的鏈接,用高考原題來展現高考對本節內容的考查要求。(例題略)
最後,新課改下課堂教學非常注重三維教學目標,在前面的課堂教學環節中,我已經有意識地滲透了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在這一階段我還是專門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讓學生把竺可楨和淮南一中地理興趣小組觀測氣象的兩幅照片做了一下對比,讓學生談一談感想。
我的引導是:「竺可楨是中國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同時也開創了新中國氣象氣候學的先河,他在氣象氣候學領域能取得巨大的成就,很重要一點就是他每天堅持不懈地進行物候觀測和記錄。而我們淮南一中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們,他們正在認真做和竺可楨當年同樣的工作,他們在求知、探索和成才的道路上已經邁出了第一步。大家要以地理興趣小組中的同學為榜樣,從現在開始,從淮南一中出發,在求知的道路上要越走越遠。」
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9/view-3960072.htm
『陸』 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研課題有哪些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有效課堂教學的策略研究內容提要:高中回地理課堂教學是學答校實施素質教育培養人才的重要渠道。在教學實踐中,由於受升學考試的壓力和傳統教育教學理念的影響,目前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還普遍較低。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研課題有哪些
『柒』 初中地理課題研究的題目有哪些,課堂教學方面的,小的,詳細的課題
馬兒
『捌』 地理課題研究可以選什麼題目
一、選擇課題1.課題來源課題來源(問題的提出)可謂五花八門、多種渠道:諸如實踐中尋找、經驗總結、信息交流、比較對比等:以本課題為例,課題來源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1)現實生活中親身感受。長期以來,人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存在嚴重局限性,由於環境污染、生態破壞、資源浪費、人口膨脹、耕地減少、森林枯竭、草原沙化、氣候變暖等問題對人類生存的威脅越來越嚴重:而且更可怕的是目前這些問題並沒有為每一個人所清醒地認識和理解。人們不管是從事工業、農業、牧業等生產活動,還是在日常生活中,為了追求高額利潤和貪圖過度享樂,可隨意開采資源、過度放牧、亂排廢物等,到處都能看見或聽見環境被污染、生態被破壞的現象和事件。出現這些現象和事件的原因,歸根結底是因為人們缺乏環境保護知識和環境保護意識。(2)長期教學實踐中體會。本人在9l級大專專科學生開設的專業選修課----《環境化學概論》的教學過程中,驚訝地發現:90%以上的中學教師和校長竟然不相信地球缺乏淡水,而且認為環境的惡化與自己毫不相干;不了解為什麼國家把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國策;不了解沙塵暴起因、溫室效應、酸雨及厄爾尼諾現象等比較常見的環境問題。這些事實清楚地說明,在學校教育中嚴重缺乏環境教育。環境問題的解決,從根本上來說,除依靠科技力量、經濟制裁和依法治理以外,還必須持久、系統和全面地開展環境保護教育,努力培養全民族的環境意識,從而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以保證國民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因此,我深深感到廣泛、持久地開展環境保護教育是當前環境保護工作中一項艱巨而緊迫的任務,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2.確定課題范圍提出籠統的課題以後,需要進一步了解、加工相關材料,使課題更加精煉、有價值。以本課題為例,需:要做以下幾項工作。(1)查閱資料。查閱並收集有關資料、科研情報的目的:一是,可以盡量充分弄清前人在本課題相關研究領域的最前沿成果、研究方法和被關注的程度,以防止重復勞動.從而可以確定課題研究的價值、意義和目的;二是,經過了解、分析、比較找出本課題的優勢,估計可能遇到的困難、現有的研究條件、實驗設備和人力、物力等自身研究能力,從而可以分析課題的可行性;三是,同時可以搜集有關資料。據搜集相關材料和科研情報了解到:目前關於環境知識和環境保護方面的實際例子多、譴責檢討多、法律法規多、監測數據多等,環境問題確實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其重要性和迫切性逐漸被世界各國政府和人們所認識,人們的環境意識日益提高。世界各國普遍開展了各項治理活動,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採取了強硬措施,世界環境狀況初步得到好轉。例如,採取了一些污染企業關閉、排放污染物定標」、垃圾處理、「氟里昂」和「六六六」的禁用等具體措施,對控制和治理環境污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因為人們的環境意識淡薄,導致了一邊治理、另一邊破壞的惡性循環。更值得一提的是,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的「環境教育問題」卻強調的少、措施也不得力,而且人們根本不重視教育手段,只重視懲罰。從此得出結論:必須加強環境保護與治理課題的研究,盡快找到對所有的人進行環境教育的有效途徑;在全社會應加強環境教育工作,廣泛開展環境宣傳教育活動,以提高全民族的環境意識,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2)確定研究方向。環境問題內容廣泛、復雜交叉,包括環境保護政策、教育、措施、治理與檢測等;所涉及的學科門類多,包括生物、化學、地理、物理、社會經濟、文化教育、醫葯保健、法律政策等;環境教育的內容豐富,教育對象也普遍,涉及到全社會的各行各業。所以必須找出環境教育的突破口、切入點,以實現「以點帶面」的效果。「要讓環境教育走進學校、走進課堂是全社會開展環境教育的突破口,也是最有效的途徑。」這是經過總結歸納、全面分析以後所得出的結論。初步調查結果表明:目前,有些地區雖然強調在某些某類學校應開設環境教育課程,但是其內容不全面、方法生硬死板,收效甚微。所以有必要更深入研究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中加強環境教育的必要性、滲透方法及其具體內容,這就是本課題所研究的方向。(3)確定研究類型。本課題屬於運用教育學、心理學原理和各學科教學理論來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進行大膽的改革,並探尋新教育措施和途徑,所以屬於開發性研究類課題。(4)明確指導思想和原則。以馬列主義、辯證唯物論為指導,堅持「客觀性、科學性、可行性和創新性」原則。客觀性主要表現在尊重客觀事實,掌握第一手材料,實事求是地評價;科學性主要表現在找出事物內在聯系,概括其發生變化的規律,並在實踐當中檢驗、修改;可行性主要表現在正確估計可能遇到的困難、現有的研究能力和研究者的積極性;創新性主要表現在課題的獨到之處,研究成果的先進性和現實意義。3.分析特色與可行性經過分析、比較,應歸納出課題研究的前景、研究價值和現實可行性,這是課題研究的內在動力,思想基礎。以本課題為例,具有以下幾個特點:選題新穎,目前在我國居領先地位;實用,為各級各類學校的素質教育改革和新課程改革提供具有較高參考價值的材料;創新,便於推廣落實,實施環境教育的方法富有創造性;具有現實意義,可行性較強。本課題不但受國家政策支持,學校、教師和學生也都容易接受,而且所需的經費少,也不需要太多的設備條件和場地。二、制定研究方案選定課題以後,不要急於操作,首先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課題研究方案,做好計劃,在思想和物質等方面進行充分准備,使課題研究工作具有計劃性、科學性和規范性。為此需要作以下幾項工作:1.大膽設想,總體規劃,分解任務根據課題的研究方向、研究原則,結合現有的科研條件,一要大膽提出理論假設,明確研究思路;二要策劃總體規模,制定出研究方法、時間進度和成果體現形式;三要把整個課題研究任務分解成若干個小問題,若干個階段,分期分批、分層次、有計劃地完成任務;四要提出課題的具體名稱。以本課題為例,可分成以下幾個小問題。(1)說明必要性。本課題從環境污染的現狀和嚴重性出發,研究我國在各學科、各層次學校教育中實施環境教育的目的、意義以及其緊迫性,列舉大量的環境問題和環境污染的事實說明加強環境教育的必要性。(2)探討實施方法。即探討在各學科、各層次學校教育中實施環境教育的方法和途徑:(3)列舉實施內容。即從學校心理學角度,結合各年齡階段學生的特徵和現狀,列舉對各類學生實施或滲透環境教育的具體內容。(4)驗證推廣。即選擇一定數量的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典型學校進行試驗,在實踐當中推廣、使用,驗證所提出的理論、實施方法和滲透內容的准確性:並找出不足之處,及時修改,使之更加完善。(5)推出成果。即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分學科匯總,並編輯出版書籍,使實施環境教育的工作落到實處。(6)結題升級。進行結題論證、廣泛推廣,進入更高層次的課題研究計劃。2.確定重點、找出難點本課題的重點,也是其創新部分,即探討進行環境教育的方法和途徑;本課題的難點,也是其關鍵部分,即列舉滲透環境教育的具體內容,在實踐當中驗證、推廣、使用;匯編並出版書籍:3.確定工作步驟及時間進度確定工作步驟及時間進度的目的是把分解的小問題更加具體化、定量化,以保證研究工作按時完成:以本課題為例,一般按下列步驟完成整個研究工作:第一步:×年×月一×年×月,組織有關的研究人員,深入到各學科、各層次學校教育的實踐當中,以走訪、問卷調查、座談討論等形式進行深入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了解廣大群眾、教師和學生對環境問題的認識、態度等情況。第二步:×年×月一×年×月,進行統計歸類、分析總結,形成書面材料(論文),概括地說明實施和滲透環境教育的必要性,並提出以下問題:進行環境教育的方法和途徑,列舉滲透環境教育的具體內容:第三步:×年×月一×年×月,在實踐當中驗證推廣:第四步:×年×月一×年×月,匯編並出版書籍:第五步:×年×月一×年×月,進行結題論證、推廣、升級。4.確定研究方法以課題的研究目的、內容以及研究對象的性質和特點為依據,確定切實可行、易於操作的研究方法。必要時可綜合採用多種方法。可採用的方法是:調查討論法、觀察發現法、試驗推廣法、比較改進法、統計歸納法等。5.經費預算以節儉、高效的原則預算經費,包括旅差費、會議費、資料費、實驗推廣費、印刷費等項
『玖』 初中地理課題研究的題目有哪些,課堂教學
很多,比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氣溫和降水的測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