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地理學保繼剛
❶ 兩道旅遊地理學考試題!求解答! 以實際例子來解釋旅遊動機激發的外動力相互作用最重要互補性和代替性
【四】答一、旅遊地空間競爭的理論解釋
由於多個旅遊地在同一個地域內出現,他們各自的旅遊吸引力往往會出現此消彼長或共同增長的動態變化和旅遊地市場結構的在組織的現象。
理論模型:Tij=GPiAj/Dbij
Tij為客源地與目的地之間的旅遊次數的量度;__
G、b為經驗參數;
Pi為客源地的人口規模、財富或旅行傾向的量度;
Aj 為目的地吸引力或容量的某種量度;
Dbij為客源地與目的地之間的之間的距離;
某一旅遊地與其附近的旅遊地之間的空間相互作用可以概括為兩種:一種是補充關系,另一種是替代關系。在同一等級旅遊地之間,這種作用是相互的,在不同等級的旅遊地之間,其作用是單向的,表現為上一等級作用於下一等級。如下表:
二、名山旅遊地的空間競爭
三、喀斯特石林的空間競爭
作業:
1.簡述巴特勒的旅遊地生命周期理論,並談談你對此理論的看法.
2.試述旅遊空間競爭理論的模型。
3.舉例分析某旅遊地空間競爭特點。
4.名山旅遊地空間競爭特點
參考PPT文檔http://wenku..com/link?url=_QB9yGtTnaxOUCz-J9lFqplBhFapYvBxQXEb-oU44_gZoPo5_VMsu27jPcx0y
【五】1 旅遊資源及其替代互補性
1.1旅遊資源
旅遊資源(Tourism Resources),在英文中又稱作「旅遊吸引力」(Tourism Attraction),其本身包括能刺激旅遊者產生旅遊動機的各種因素,它是旅遊目的地藉以吸引旅遊者的最重要因素,也是確保旅遊開發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
保繼剛和楚義芳在《旅遊地理學(修訂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次印刷)中指出:旅遊資源是指對旅遊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歷史文化遺產,以及直接用於旅遊目的的人工創造物。可以是有具體形態的物質實體,也可以是不具有具體物質形態的文化因素,如民情風俗。該定義指出,凡是對旅遊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的、人文的、歷史的、現代的、有形的和無形的東西都可以被稱為旅遊資源。由此看出旅遊資源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
1.2旅遊資源的替代互補性
旅遊資源的替代互補性,是旅遊資源空間相互作用的表現。分析旅遊資源的替代互補性時,是定位在同一大旅遊區內。旅遊資源的替代互補性分析,不僅在理論上具有重要意義,還在旅遊資源開發、旅遊規劃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有較強的實踐意義和可操作性。
1.2.1旅遊資源的替代性
替代性即干擾機會。旅遊資源的替代性是指同類旅遊資源之間的空間相互作用。同一類型的資源個體在同一地域出現時,它們個體之間會產生空間競爭,分流遊客,從而使各自吸引力相互抑制,並表現為級別高、吸引力大的資源個體替代、抑制級別低、吸引力小的資源個體[1]。以下分長程旅遊者(包括國際遊客和區際距離長的遊客)和短程旅遊者(包括區際距離短的遊客和區內遊客)來闡述。
參考文檔源自《山西的旅遊資源的替代互補性分析(實驗報告)》http://wenku..com/link?url=QIFcA0-XuprSQQS8MRgQp1Qt5y7-aJkz5wq_-PedB7
❷ 旅遊地理學這本書長什麼樣 是考大專的那本書嗎 難不難啊
你說的《旅遊地理學》是旅遊專業中眾多科目當中的一門專業課的名稱,教材封面詳見圖片,好好學的話不難,容易通過,祝你早日完成學業。
❸ 跪求傳說中的旅遊屆三大巨頭南剛北虎中原都是誰
旅遊規劃界三大巨頭是:南剛-保繼剛,北虎-吳必虎,中原- 原群
(3)旅遊地理學保繼剛擴展閱讀:
南剛:保繼剛,漢族,1964出生,雲南人,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5年在中山大學地理系獲博士學位。現任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院長、旅遊學院院長。2001年成為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Tourism Studies 會員。
主要研究旅遊地理和旅遊規劃。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出版著作10部,發表論文80餘篇。主持編著的《旅遊地理學》2002年獲教育部優秀教材二等獎。主持西部旅遊投資規劃(西南片),主持湖北省、桂林市、蘇州市、黃山市等地旅遊發展總體規劃。
❹ 旅遊地理學保繼剛和黃震方區別什麼是旅遊地理學
木乃伊是採用隔絕空氣和水的方法使屍體不腐爛,由一個古老的傳說而來;而秦始皇的則是用水銀等防腐物質保持屍體的「新鮮」。雖然方法不同,但原理相近,目的相同。其實都是渴望長生不老的一種封建迷信思想在作祟。
❺ 旅遊地理學 在同一旅遊目的地內,同種類型的旅遊景點增加過多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會增加規劃成本,使得在這個目的地內的景點效益性不強
遊客在這個目的地旅遊容易感到無趣,使得景點的價值性受到壓制
❻ 保繼剛的科研簡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旅遊區域經濟影響評價模型及比較研究(2005-200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城市旅遊理論體系、結構功能及遊憩商業區研究(2002-200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旅遊開發的區域效應研究」,批准號:49271032,1993—1995
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旅遊地理學的若干理論和方法初步研究,批准號:48900004,1990—1991,已完成。
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珠江三角洲城市旅遊地生命周期及其調控研究,批准號:00101,2001-2003。
Australian Centre for Cooperative Research in Sustainable Tourism (CRC):An Analysis of the Outbound China Market to Australia,2000-2001。(與Trevor Sofield合作,主持廣東部分)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Community Perceptions of Hong Kong Disneyland: Its Impacts on Tourism in the Pearl Delta Region. (與 John Ap合作,主持廣東部分) 國家旅遊局項目:香格里拉生態旅遊區規劃(2006-)
國家旅遊局項目:新疆喀斯特湖旅遊發展規劃(2005-)
地方規劃項目:湖南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2006-)
地方委託:黃山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04-2005,已完成
地方委託:西雙版納在瀾湄次區域旅遊合作中的戰略研究,2003-2004,已完成
國務院西部開發辦、國家計委、國家旅遊局:西部旅遊投資規劃(西南片),2002-2003,已完成
湖北省旅遊局:湖北省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00-2001,已完成
廣東省旅遊局:「廣東省旅遊發展戰略研究」,1997-1999,已完成
地方委託:蘇州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00-2001,已完成
地方委託:桂林市旅遊發展戰略研究,1999-2000,已完成。 · 保繼剛等著:城市旅遊——原理·案例,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
· 保繼剛等著:旅遊區規劃與策劃案例,廣東旅遊出版社,2005。
· 保繼剛:走過三大洲,廣州:廣東旅遊出版社,2004。
· 保繼剛:旅遊開發研究——原理、方法、實踐(第二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 保繼剛等著:旅遊規劃案例,廣州:廣東旅遊出版社,2003。
· 保繼剛、鍾新民、AlanLew主編:發展中國家旅遊規劃與管理,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2003。
· 保繼剛等:湖北省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01-2020),中國旅遊出版社,2003。
· 保繼剛、鍾新民等:桂林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01-2020),中國旅遊出版社,2002。
· 保繼剛、楚義芳:旅遊地理學(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 保繼剛、潘興連、GeoffreyWall主編:城市旅遊的理論與實踐,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 保繼剛:旅遊開發研究--原理、方法、實踐,北京:科學出版社,1996。
· 保繼剛、彭華主編:韶關市旅遊發展規劃研究,廣州:地圖出版社,1996。
· 保繼剛、楚義芳、彭華:旅遊地理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 陳傳康、保繼剛:北京旅遊地理,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1989。
· Stephen L.J. Smith 著,吳必虎譯,保繼剛校:遊憩地理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 Ⅰ 旅遊理論、方法、綜述
· 保繼剛:中國主題公園的發展反思及國際主題公園進入中國的透視,風景園林,2005年第2期,26-30。
· 保繼剛、甘萌雨:廣州舊城城市遊憩商業區比較研究,風景園林,2005年創刊號,80-83。
· 宗曉蓮、保繼剛:解構納西古樂神話——對一項民族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商品的人類學分析,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 保繼剛、劉雪梅:房地產開發主導下城市濱水區更新的反思——以廣州濱江東為例,規劃師,2005年05期。
· 張朝枝、徐紅罡、保繼剛:世界遺產地內索道乘客的特徵、滿意度及其影響——武陵源案例研究,旅遊學刊,2005年03期。
· 保繼剛:研究規范——中國旅遊學術研究的基本前提,旅遊學刊,2005年03期。
· 保繼剛、龍江智:城市旅遊驅動力的轉化及其實踐意義,地理研究,2005,24(2):274-282.
· 龍江智.保繼剛:城市旅遊發展的動力:理論分析與案例研究,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5年01期。
· 周常春、保繼剛:肇慶城市旅遊競爭力研究——兼論城市旅遊競爭力的分析框架,地域研究與開發,2005,24(2):78-83。
· 劉雪梅、保繼剛:從利益相關者角度剖析國內外生態旅遊實踐的變形,生態學雜志,2005,24(3):348-353。
· 李麗梅、保繼剛:基於旅遊者—目的地相互作用的人地關系研究——以廣西陽朔為例,中國旅遊研究(China Tourism Research),2005,1(1):4-16
· 孫九霞、保繼剛:社區參與的旅遊人類學研究:陽朔遇龍河案例,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27(1):85-92。
· 朱竑,胡麗芳,保繼剛:三峽旅遊空間拓展影響下的湖北恩施旅遊業發展研究.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版),2005,44(1):112-116.
· 田美蓉著(保繼剛點評):遊客對歌舞旅遊產品真實性評判研究——以西雙版納傣族歌舞為例.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16(1):12-19
· 保繼剛、鄭海燕:蘇州城市旅遊地生命周期的系統動態研究,規劃師,2004,11期:13-16。
· 保繼剛、蘇曉波:歷史城鎮的旅遊商業化研究,地理學報,2004,59(3):427-436。
· 保繼剛、甘萌雨: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市旅遊目的地地位變化及因素分析,地理科學,24(3):365-370。
· 戴光全、保繼剛:西方事件及事件旅遊研究的方法,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15(3):13-16,21。
· 戴光全、保繼剛:西方事件及事件旅遊研究文獻分析,世界地理研究,2003,12(4):78-83。
戴光全、保繼剛:西方事件及事件旅遊研究的概念、內容、方法與啟發(上),旅遊學刊,2003,18(6):111-119。
戴光全、保繼剛:西方事件及事件旅遊研究的概念、內容、方法與啟發(上),旅遊學刊,2003,18(5):26-34。
· 保繼剛、孫九霞:旅遊規劃的社區參與研究――以陽朔遇龍河風景旅遊區為例,規劃師,2003,7期:32-38。
· 甘萌雨、保繼剛:城市旅遊競爭力研究初步,現代城市研究,2003,4期:22-25。
· 保繼剛、徐紅罡、李麗梅:從桂林旅遊規劃看中國旅遊規劃的發展,載:發展中國家旅遊規劃與管理(保繼剛、鍾新民、劉德齡主編):21-35,2003,科學出版社。
· 保繼剛、陳勇、鍾韻:桂林市城市旅遊的空間結構,載:發展中國家旅遊規劃與管理(保繼剛、鍾新民、劉德齡主編):147-158,2003,科學出版社。
· 保繼剛:西部旅遊開發的四大問題,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14(1):5-6。
· 保繼剛、古詩韻:廣州城市遊憩商業區(RBD)形成與發展,人文地理,2002,17(5):1-6。
· 保繼剛、徐紅罡、戴光全:「告別三峽游」的影響及理論解釋,地理研究,2002,21(5):608-616。
· 朱竑、柳意雲、保繼剛:老工業城市的旅遊規劃探索,經濟地理(增刊),252-257,2002。
· 鄭海燕、保繼剛:桂林海外客源市場的空間結構演變,經濟地理(增刊),266-271,2002。
· Jigang Bao, Chao Zhang, Life Cycle Model in China 's Tourism Planning: A Case study of Danxia Mountain in Guangdong Province , Reg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 Durban , South Afica ,2002.
· Jigang Bao, Tourism geography as the subject of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 China , 1989-2000. Tourism Geographies 4(2), 2002, 148-152.
· 古詩韻、保繼剛:廣州城市遊憩商業區(RBD)對城市發展的影響,地理科學,2002,22(4):489-493。
· 保繼剛、鄭海燕、戴光全:桂林國內客源市場的空間結構演變,地理學報,2002,57(1):96-106。
· 保繼剛、劉雪梅:廣東城市海外旅遊發展動力因子量化分析,旅遊學刊,2002,17(1):44-48。
· 保繼剛、文彤:社區旅遊發展研究述評,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13(4):13-18。
· 鄭海燕、保繼剛:廣東省居民潛在出遊力的地區差異分析,地域研究與開發,2001,20(3):70-74。
· 保繼剛、徐紅罡、李麗梅、JohnAp:香港迪斯尼樂園對珠江三角洲的影響,旅遊學刊,2001,16(4):34-38。
· Xu Honggang, Bao Jigang. A System Dynamics Study of Resort Development Project Management in Tourism Region: A Case Study of Guilin ,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Thinking in Management, 250-256, Australia , 2000. Editors: G. Altmann, J. Lamp, P.E.D. Love, P. Mandal, R. Smith and M. Warren.
· 丁健、保繼剛:特類喀斯特洞穴旅遊生命周期探討——以雲南建水燕子洞為例,中國岩溶,2000,19(3):284-289。
· 李麗梅、保繼剛:大學生旅遊行為研究——以中山大學為例,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11(4):45-49,54。
· 保繼剛、朱竑、陳虹:基於雙贏戰略的澳門-珠海旅遊互動發展,熱帶地理,1999,19(4):348-352。
· 保繼剛、吳必虎、陸林:中國旅遊地理學20年(1978-1998),載《世紀之交的中國地理學》,吳傳鈞、劉昌明、吳履平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 李貞、保繼剛、覃朝峰:旅遊開發對丹霞山植被的影響研究,地理學報,1998,53(6):554-561。
· 古詩韻、保繼剛:城市旅遊研究進展,旅遊學刊,1998,14(2):15-20。
· 保繼剛:旅遊地生命周期理論與旅遊規劃,建築師,1998,6期,41-50。
· 保繼剛、古詩韻:城市RBD初步研究,規劃師,1998,4期,59-65。
· 保繼剛:主題公園發展的影響因素系統分析,地理學報,1997,52(3):237-245。
· 保繼剛:科學認識旅遊業及旅遊規劃,廣東旅遊,1997,第2-3期,16-17。
· 保繼剛、陳雲梅:宗教旅遊開發研究——以廣東南華寺為例,熱帶地理,1996,16(1):89-96。
· 戴凡、保繼剛:旅遊社會影響研究——以大理古城居民學英語態度為例,人文地理,1996,11(2):37-42。
· Fan Dai, Jigang Bao. The Social Impacts of Tourism: A Case Study in Dali, Yunnan Province , China .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1996 ,( 2 ):132 -144 。
· 劉曉冰、保繼剛:旅遊開發的環境影響研究進展,地理研究,1996,15(4):92-100。
· 保繼剛、彭華:旅遊地拓展研究——以丹霞山陽元山景區為例,地理科學,1995,15(1):63-70。
· 保繼剛、蔡輝:旅遊開發對南崑山的經濟影響研究,人文地理,1995,10(2):18-24。
· 李海東、保繼剛:漂流專項旅遊開發研究——以廣東樂昌漂流為例,經濟地理,1995,15(2):108-112。
· 保繼剛:喀斯特洞穴旅遊開發,地理學報,1995,50(4):353-359。
· 保繼剛、彭華:名山旅遊地空間競爭研究——以皖南三大名山為例,人文地理,1994,9(2):4-9。
· 保繼剛:大型主題公園布局初步研究,地理研究,1994,13(3):83-89。
· 保繼剛:喀斯特石林旅遊開發的空間競爭研究,經濟地理,1994,14(3):93-96。
· 保繼剛:論旅遊地理的研究核心,人文地理,1992,7(2):11-18。
· 保繼剛:引力模型在遊客預測中的應用,中山大學學報,1992,31(4):133-136。
· 保繼剛、梁飛勇:海濱沙灘旅遊資源開發的空間競爭分析——以茂名市沙灘開發為例,經濟地理,1991,11(2):89-93。
· 保繼剛:旅遊者空間行為規律在賓館選址中的意義初探,人文地理,1991,6(3):36-41。
· 郭來喜、保繼剛:中國旅遊地理學的回顧與展望,地理研究,1990,9(1):78-87。
· 保繼剛:首都幾個重要公園遊客量預測,北京旅遊發展戰略,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185-194。
· 保繼剛、楚義芳:七篇旅遊地理碩士論文評介,旅遊學刊,1989,4(1):62-66。
· 保繼剛:旅遊資源定量評價初探,乾旱區地理,1988,11(3):57-60。
· 保繼剛、唐新民:區域旅遊發展戰略理論初探,雲南社會科學,1988年5期,14-19。
· 陳健昌、保繼剛:旅遊者行為研究及其實踐意義,地理研究,1988,7(3):44-51。
· 保繼剛:頤和園旅遊環境容量研究,中國環境科學,1987,7(2):32-38。
· 保繼剛:旅遊者行為研究,社會科學家(桂林),1987(6):19-22;另載:人文地理研究(吳傳鈞主編),江蘇教育出版社,1989,294-304。
Ⅱ 旅遊開發
· 保繼剛、古詩韻:珠海市RBD發展研究,城市旅遊的理論與實踐,p.10-15,保繼剛等主編,科學出版社,2001。
· 徐頌軍、保繼剛:廣東發展農業生態旅遊的條件和區域特徵,經濟地理,2001,21(3):371-375。
· 保繼剛、柳意雲:武漢市主題公園發展探討,地域研究與開發,2000,19(1):66-69。
· 保繼剛:珠江三角洲主題公園發展回顧,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11(2):15-19。
· 保繼剛、朱竑:珠海城市旅遊發展,人文地理,1999,14(3):7-12。
· 朱竑、保繼剛:廣東文化中的弊端對廣州都市旅遊的負面影響,嶺南文史,1999年3期,59-61。
· 保繼剛、朱竑、劉曉冰:珠海市旅遊發展模式及驅動機制研究,特區探索,1998,(5):19-21。
· 保繼剛:深圳市主題公園的發展、客源市場及旅遊者行為研究.建築師,1996,第70期,4-20,26。
· Jigang Bao, 1996. Theme Parks Development in Southern China . Abstract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92nd Annual Meeting , Charlotte , North Carolina .
· 劉舸、保繼剛:都江堰市旅遊區位分析與旅遊業發展研究,經濟地理,1994,14(2):86—88。
· 保繼剛:廣東小坑國家森林公園旅遊開發可行性研究,地理學與國土研究,1994,10(2):51—55。
· 保繼剛:深圳、珠海大型主題公園布局研究,熱帶地理,1994,14(3):266-272。
· 保繼剛:雲南省旅遊區劃及其分區開發研究,雲南地理環境研究,1993,5(增刊):40-48。
· 保繼剛、蔡靜影:潮州旅遊業:困境、機遇、發展,廣東旅遊,1993年12期,9-13。
· Bao Jigang, 1992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Shenzhen, Technical Program Abstracts of the 27th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Congress, Washington.
· 保繼剛:深圳市客源市場、賓館酒店與旅遊資源對應開發關系,深圳市旅遊發展規劃(陳傳康等主編),同濟大學出版社,1992,36-59。
· 保繼剛、王雲鵬:德宏旅遊區位分析及其資源開發研究,德宏經濟,1990年,1、2期合刊,36-44。
· 史靜一、保繼剛:遵義旅遊區開發研究,貴州社會科學,1989年9期,24-28,37。
· 保繼剛、戴金榮:黔東南旅遊資源開發探討,貴州社會科學,1988年1期,41-45。
· 保繼剛、周之穗、唐新民:試析滇中「三湖一山一市旅遊區開發的層次結構,雲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文稿,1988年7期,16-22。
· 保繼剛、周之穗等:雲南省旅遊業開發,雲南國土,1988年總第十三期,13-27 。
❼ 請問中山大學地理考研
中山大學考地理有自然、人文、地圖信息、區域規劃四個方向,考試范圍有政治、英語、數學、地理學基礎、區域分析規劃、人文地理理論方法、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城市規劃等課程
❽ 什麼是旅遊地理學它的研究對象和內容分別是什麼
旅遊地理學是研究人類旅行游覽與地理環境關系的學科,又稱娛樂地理學。旅遊地理學系指觀光旅遊而言,娛樂地理學則包娛樂在內,是廣義的旅遊地理學,二者均為人文地理學的分支。
旅遊地理學不僅同地理學的許多分支關系密切,而且與社會學、民俗學、考古學、歷史學、建築學、園林學、經濟學彼此滲透,因此它又是一門邊緣學科。
旅遊地理學所研究的主要內容有:旅遊的起因及其地理背景,旅遊者的地域分布和移動規律,旅遊資源的分類、評價、保護和開發利用論證,旅遊區(點)布局和建設規劃,旅遊區劃和旅遊路線設計,旅遊業發展對地域經濟綜合體形成的影響等。
(8)旅遊地理學保繼剛擴展閱讀:
現代旅遊地理學研究始於20世紀20年代。麥克默里發表的《娛樂活動與土地利用關系》,被認為是現代旅遊地理學的第一篇論文。早在1935年,英國地理學家布朗就倡議地理學家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旅遊業上。
他和詹姆斯、卡爾森等先後論述了局部地區的自然資源、發展基礎、聚落構成的差異對旅遊業發展的影響,測定了旅遊形態及其經濟價值,並闡述了旅遊形態和旅遊設施的意義。
20世紀40年代艾塞林、迪賽對遊客客流進行了分析。50年代聯邦德國地理學家哈恩從遊客的性質、逗留時間、季節性變化方面劃分了德意志聯邦旅遊地類型。可是,這段時間內絕大多數旅遊地理著作主要是描述某些旅遊勝地,或限於一般論述旅遊的經濟意義,對旅遊地理學的基本理論極少探討。
❾ 急求中國旅遊地理教案 中職
到中國教育網上找
❿ 我學旅遊管理,要寫畢業論文了,給我推薦幾本書
貴州省旅遊業及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
黔南師院貴定分院貴定師范學校 自科教研室 賀萬榮 551300
內容提要 :貴州是個旅遊資源大省,有著豐富的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在貴州旅遊發展過程中遇到一些制約因素 。針對這些因素提出貴州旅遊持續發展的六個方面的基本對策,以保證貴州旅遊的待續穩定發展。
貴州的現代旅遊業開始於 1979—1980 年,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貴州的旅遊業發展迅速,為貴州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貴州已成為我國重要的旅遊省份之一。然而,貴州旅遊收入與貴州旅遊資源大省的地位極不相稱,貴州旅遊必須要在現有的基礎上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立足現在,著眼未來,採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證貴州旅遊健康、持續的發展。
• 貴州旅遊資源開發現狀分析及前景預測
1980 年,貴州省旅遊部門接待了香港師生暑期旅遊團,成為貴州現代旅遊業開始的標志。 1981 年成立了中國國際旅行社貴陽分社, 1982 年成立了貴州旅遊局, 1988 年,貴州省旅遊局與貴州省外事辦公室正式分署辦公,貴州旅遊業從此自成系統。
目前,貴州有四星級飯店 1 家,三星級飯店 2 家,兩星級飯店 25 家,一星級飯店 9 家,共提供客房 3300 多間,旅遊接待能力大大提高。在旅遊服務接待方面,現有接待機構 70 家,其中 12 家國際旅行社,有 58 家國內旅行社,配有多個語種的翻譯導遊人員, 有相當規模的旅遊接待車隊,旅遊接待能力較強。 1980 年,貴州接待國際旅遊人數僅 1694 人次; 1990 年上升到 24112 人次; 1995 年為 136459 人次。
貴州的交通運輸條件近年來發展迅速。有龍洞堡國際機場一個,還有銅仁機場、黎平機場、興義機場、安順機場等四個支線機場。計劃建設的還有荔波機場、黃平機場、茅台機場、六盤水機場等。在公路建設方面,已經建成新貴黃公路、貴遵公路、貴新公路、凱麻公路、頂興公路、水黃公路、貴畢公路等高速公路或高等級公路,鎮(寧)勝(境關)高速公路正在建設之中。鐵路運輸方面,繼貴昆鐵路、黔桂鐵路、黔渝鐵路、湘黔鐵路之後,相繼開通了株(州)六(盤水)復線、南昆鐵路等。目前貴州的交通已形成了多種運輸形式相互補充的立體交通網路,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非常便利的運輸條件。
貴州旅遊風景區點多,質高,面廣。現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8 個(黃果樹瀑布、龍宮、織金洞、紅楓湖、舞陽河、馬嶺河峽谷、漳江風景區、赤水四洞溝、十丈洞瀑布); 4 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梵凈山、荔波喀斯森林、赤水桫欏保護區、草海自然保護區); 2 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遵義、鎮遠); 24 個省級風景名勝區; 11 個自然民族村寨。
在短短的二十多年的時間里,貴州的旅遊業發展速度較快,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加入旅遊者行列的人越來越多。在西部大開發戰略部署下,貴州旅遊環境、投資環境的不斷改善以及旅遊目的地人口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可以預測貴州旅遊的大發展時期將會迅速到來,貴州旅遊將進入新的歷史時期。
• 貴州旅遊大發展的制約因素分析
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不斷深入和推進,貴州的旅遊業將迎來春天。就目前來看,貴州旅遊的大發展將面臨一些嚴峻的考驗:
• 貴州旅遊基礎設施配套差。近些年來,貴州的基礎旅遊服務設施雖 然得長足的發展,但各項基礎設施之間發展不平衡,還不能滿足入黔旅遊客人快速增長的需求,反過來會制約貴州旅遊的大發展;
• 貴州旅遊可進入性較差。從 80 年代末期我省開始建設首條高等級公路 ——貴黃公路起,我省的交通運輸條件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多條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鐵路復線、支線機場的相繼投入使用,為我省的旅遊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在已經建成使用的各交通線路來看,很少有直達旅遊景點的。也就是說,從市區到各旅遊景點的道路交通狀況還很惡劣,各景點的可進入性較差。
• 旅遊規劃管理 體制不順。由於旅遊業的開發是一個多部門多待業共同完成的事業。在規劃和管理的過程中,主管部分林立,責權利劃分不清,職能相互交叉,多頭管理現象嚴重,出現問題時互相扯皮的現象相當嚴重,損害了旅遊形象,制約了旅遊業的快速發展。
• 旅遊從業人員素質不高。隨著旅遊業的發展,人們旅遊目的和動機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從原來單純的觀光瀏覽演化為增長知識、消遣娛樂、探險獵奇、考察研究等,旅遊者也從原來的國內客人為主發展到國內國際齊頭並進的局面,因而對對旅遊從業人員綜合素質要求較高。
• 旅遊產品競爭能力不強。貴州是一個旅遊資源大省,許多資源具有開發價值。但是,貴州旅遊資源的資源優勢並不等於產品優勢,也不等於市場優勢。貴州旅遊產品的打造、包裝、宣傳和推銷的力度不夠,導致貴州旅遊的競爭能力不強,養在深閨無人知,最終不能實現資源到經濟的轉化。
• 貴州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第一、理順旅遊業管理體制。在旅遊業的管理體制上,要做到「三權」分離,使景區的所有權、經營權、管理權分屬不同的職能部門,要充分發揮政府主導行業主管的作用。從某種程度上講,政府主導和行業主管是旅遊業順利發展的重要保證條例之一。所謂政府主導,指在旅遊業的發展過程中,政府部門對旅遊業要正確定位,給旅遊業發展予寬松的產業政策和較多的投入。在旅遊業發展中作好宏觀調控,把旅遊管理的權力最大限度地放在旅遊管理部門。旅遊管理部門則應作好旅遊發展的具體規劃;協調好旅遊行業內部的相互關系;加強對旅遊產品的監督和管理力度,把好旅遊質量關。
第二、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增強旅遊地的吸引力。貴州比較具有市場競爭力是旅遊資源是自然旅遊資源,自然旅遊資源的吸引力來源於優美的生態環境。尤其是生態旅遊的迅速發展,對生態環境的要求更高了。貴州是一個喀斯特地貌分布較廣泛的地區,生態環境比較脆弱,旅遊的環境容量較小,在大規模開發旅遊的過程中,如果不注重生態環境的建設和管理,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旅遊接待人數不斷增加,將引起生態環境質量的迅速退化,最終又限制著旅遊的發展。因此,要保證貴州旅遊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必須努力做好生態環境建設工程,在旅遊發展中打出「生態」牌,在生態環境上大做文章。
第三、提高旅遊地居民的綜合素質,營造和諧的旅遊人文環境。從目前來看,旅遊目的地總是在自然環境優美的地方,這些地方一般都是相對比較貧窮落後的地方,當地的居民素質普遍偏低。隨著現代旅遊的發展,旅遊者的目的、動機、興趣愛好等都在發生著變化,旅遊者更多的想要了解旅遊地的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情況,尤其是國際旅遊的發展,旅遊者與旅遊地居民的交流將更為廣泛。因此,客觀上要求旅遊地居民要具有較高的綜合文化素質,才能適應現代旅遊尤其是國際旅遊的發展趨勢。旅遊主管部門應有計劃有步驟地對旅遊地的居民的文化素質、道德修養等進行培訓,這也是提高旅遊地競爭實力的一種有效措施。
每四、嚴把導游質量關,提高導游員綜合素質。貴州有一批較有影響力的旅遊資源,如黃果樹瀑布、安順龍宮、織金洞等,對發展入境旅遊有一定的市場競爭能力。然而,長期以來,由於各方面的原因,貴州的導游員乃至全國的導游員的整體素質偏低,對旅遊景點的相關科學知識背景了解不多,講解時往往局限於一些表象的東西,比如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景點的外觀形象等。對於景區景點的一些內在的科學性的知識知之甚少,不能滿足遊客的求知需求。今後對導游員的錄用考查要注重綜合素質的考查。要大力培養能掌握多門語言的導游員,滿足國際旅遊迅速發展的需要。
第五、加強對貴州旅遊資源的整體包裝宣傳,提升貴州旅遊形象。貴州是一個旅遊資源大省,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都很豐富,但長期以來,貴州旅遊接待人數與周邊省份如雲南、廣西、湖南等相比差距較大,許多國內國外遊客往往經過貴州直達雲南而很少在貴州停留。其中有一重要因素就是長期以來對貴州旅遊的包裝宣傳不夠,導致貴州的旅遊形象較差,人們對貴州的了解不多,認識不深。要保證貴州旅遊在今後的發展中穩步前進,政府必須加大對旅遊業的投入,全方位、多層次地對貴州旅遊進行包裝宣傳。要讓國內國外的遊客了解貴州的旅遊資源優勢和特點,知道貴州、嚮往貴州、走進貴州、懷念貴州。
第六、繼續發展貴州交通事業,增加旅遊景點的可進入性。良好的交通條件是旅遊業得以大發展的前提條件。最近幾年,貴州的旅遊交通條件的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省會貴陽到各旅遊景區的交通時間大大縮短。但是,現在的各種交通條件都主要是從貴陽到各旅遊城市,而連接旅遊城市與各景點的道路質量還跟不上形勢的發展,對吸引回頭客非常不利。因此,旅遊交通的發展也是未來旅遊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
旅遊是一個綜合性極強的產業,在旅遊業的發展過程中,需要貴州的相關部門的密切配合,相互協作,形成強大的合力,才能把貴州的旅遊事業推向一個新的高峰,使貴州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經濟優勢,成為西部地區的真正的旅遊大省。
參考文獻:
《旅遊地理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保繼剛 楚義芳 彭華 編著
《貴州旅遊地理》貴州科技出版社 楊龍 編著
《旅遊管理綜論》經濟管理出版社 張廣海 方百壽等 編著
《貴州旅遊》 貴州民族出版社 廖善友 編著
貴州省旅遊業及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
黔南師院貴定分院貴定師范學校 自科教研室 賀萬榮 551300
內容摘要 :貴州旅遊資源豐富,發展旅遊條件優越。但在貴州旅遊業發展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制約因素,限制了貴州旅遊持續穩定發展,通過對這些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從管理體制、生態環境建設、旅遊地居民素質、導游素質、包裝宣傳、旅遊交通等六個方面來提升貴州旅遊形象,保證貴州旅遊持續、穩定、快速的發展 。
關鍵詞 :貴州旅遊 制約因素 旅遊形象 持續發展
加快貴州旅遊產業發展的對策思考
省政府 研究室 王禮全
貴州旅遊資源豐富、特色鮮明,為把貴州旅遊業培育成為新的支柱產業提供了充足的資源條件。改革開放以來,貴州旅遊業不斷發展,特別是「九五」以來,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把旅遊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和新的增長點培育的戰略決策,極大地推動了貴州旅遊業的發展。特別是近年來,貴州旅遊業的供給條件和需求條件基本具備,逐步形成了全方位開發之勢,進入了加快發展的新階段,其作為戰略性產業的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先導性帶動作用也開始顯現。但從總體上看,貴州旅遊業仍然處於高投入、低產出的發展初期,從旅遊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的進程不快;交通基礎設施和接待條件的「瓶頸」制約比較突出;大旅遊、大產業的發展態勢仍然受部門牽制、條塊分割的影響,發展的整體合力不強;缺乏精品牌,形象競爭力不強,行業整體素質不高,旅遊產業面臨全面提升的壓力。
在當前面臨難得機遇和激烈競爭的新形勢下,應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加快把貴州旅遊業培育成為新的支柱產業的總體部署,按照大旅遊、大市場、大產業、大發展的思路,通過推進市場化、產業化、信息化和社會化,推進貴州旅遊業的加快發展。
一、提高旅遊產業的市場化程度,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競爭性產業發展規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配置旅遊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不斷增強旅遊產業的發展活力。
旅遊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組織引導和有效調控,有人據此把旅遊業視為政府主導型產業。政府在旅遊業發展中的確起著多方面的主導作用,包括制定旅遊產業發展規劃和相關產業政策;把旅遊資源的開發和有效保護結合起來,實現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平衡;對旅遊項目開發組織科學論證、嚴格審批和監督管理;對旅遊生產力進行合理布局;對旅遊公共基礎設施進行引導性投資;整合各方面力量支持和參與旅遊業的發展;協調解決旅遊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確保其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等。但是,除了旅遊資源經營具有壟斷性外,旅遊業的其他業務都具有較強市場競爭性,因而旅遊業也應順應市場要求,尊重市場供求原則,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走市場化發展的路子。
因此,應堅持以政府為主導,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按照現代理念發展旅遊業。一是旅遊資源的開發要以市場為導向,即以旅遊需求為基礎,確定開發方向、開發規模和開發特色,打造發展亮點,在旅遊業發展規劃指導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配置旅遊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二是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建立和完善旅遊產業的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加快對旅遊企業進行現代企業制度改造,發揮企業的市場主體作用,改進政府對旅遊業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減少行政干預,增強產業發展活力和內在動力。三是通過市場化手段解決旅遊業發展中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在政府實行投入引導的同時,創新思路,通過特許經營權出讓、資產重組、股份制改造等多種手段籌集發展資金,形成多元化投資開發格局;通過市場化手段,促使餐飲、酒店、商業等方面形成產業集聚。四是按照「大市場」的要求,積極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
在市場競爭加劇的形勢下,應將旅遊業從政府部門過多包攬的懷抱中解脫出來,將其放到市場競爭的大環境中,更多地經受市場的競爭,更多地發揮市場對它的調節作用,從而開拓大市場,實現大發展。
二、提升旅遊業的產業化水平,按照大產業的要求,進行資源和產業整合,延伸產業鏈,把旅遊產業變成產業旅遊,加快構建特色旅遊經濟體系。
旅遊業不僅綜合性很強,關聯度較高,而且是依託性很強的產業和外向型產業。因此,旅遊經濟具有特殊的運行規律。這是研究制定旅遊產業發展戰略和相應政策的基本出發點。
從總體上看,貴州旅遊業產業規模還不大,產業結構不合理,其發展過多地依賴資源,依賴景區景點,粗放式經營突出,依靠先進科技進行深度開發滯後,產業鏈短,關聯度不高,組成旅遊產業各部分之間只是形成了一種鬆散的結合和簡單的數量關系,產業組織化程度不高,缺乏有效的資源整合手段,加上體制機制的制約,與資源稟賦和現有條件相適應的旅遊經濟體系尚未形成。這種狀況不盡快改變,將會影響整個旅遊產業的發展。
要加快把旅遊業培育成我省新的支柱產業,當前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大力提升旅遊業的產業化水平。按照大產業的思路,遵循產業經濟發展規律,對產業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把其他相關產業范疇包容在旅遊業裡面,實現良性互動,構築特色旅遊產業框架,加快打造完整的旅遊產業鏈,加快旅遊產業化進程。
為此,一是要進一步加強產業基礎條件建設,在加快公路、鐵路、機場建設的同時,改善運輸組織方式,增加國內航線和航班,增設國際航班。同時加快酒店業等接待設施建設,使之能適應大旅遊發展的需要。二是有機整合 「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克服過去那種只重「游」而忽視其他要素的傾向,把分散的要素整合起來,把工藝品、旅遊紀念品、特色食品開發等與旅遊業結合起來,特別是把把資源開發和文化產業發展與旅遊業結合起來,延長產業鏈,形成依託中心城市和旅遊集散中心的大產業格局。三是注重特色和抓住比較優勢,對景區景點進行深度開發,尤其應在文化開發上下功夫,提高旅遊產品的文化內涵,著力打造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旅遊精品,塑造品牌,提升產業質量。四是加強旅遊經濟內部主導行業的培育。實踐證明,旅行社在旅遊產業發展中越來越起著龍頭的作用。應盡快改變過去過度依賴風景資源來發展旅遊業的做法,適應現代旅遊業發展的新特點,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把旅行社作為旅遊經濟的主導行業加以培育。目前全省旅行社達120多家,但其規模普遍較小,市場競爭力較弱,在旅遊業發展中難以起到「龍頭」作用。應適應客源由自然流量為主體向以競爭流量為主體轉變的新變化,根據旅遊業加快發展的需要,選擇部分綜合條件較好的旅行社進行重點扶持,使之做大做強,成為龍頭產業,以合理組織旅遊生產力,帶動和促進其他相關行業的發展。同時,通過資源重組等途徑加快培育旅遊企業集團。五是加快人才隊伍建設,為旅遊業加快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人才是第一資源,是旅遊業加快發展的關鍵要素。專業人才缺乏,人才隊伍總體素質不高,是長期制約貴州旅遊業發展的瓶頸之一。應高度重視旅遊人才資源開發,支持學校辦好相關專業,促使有關部門和企業加強人才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並且積極引進人才,充分發揮人才作用。
三、加快推進旅遊產業的信息化,建立旅遊信息服務網路化的新型模式,創新旅遊信息交流方式,大力提升旅遊業的信息化水平。
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信息化已成為加強企業管理,降低企業成本,快速提高產業素質和市場競爭力的有效手段。推進旅遊產業信息化,對旅遊業的加快發展和提高產業層次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旅遊產業的市場廣闊,涉及面寬,加上遊客層次不同,群體各異,尤其需要通過信息化手段向遊客及時提供所需的各種旅遊信息,實現網路化服務。
在這方面,國內外很多地方積累了成功的做法。一些地方的旅遊信息服務已具體到到鄉村旅遊點的道路、景點、所能提供的住房及其價格等信息,都能從其網站查閱,並配有圖片,方便旅遊者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國內很多地方也加快了旅遊產業信息化步伐。
貴州旅遊產業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藉助於信息化手段。一是應加快構建全省統一的旅遊信息技術平台,建設旅遊信息資料庫,加快信息發布和交流,大力推進網路化服務。可選擇在貴陽、遵義、安順等大城市建設旅遊信息服務平台,利用國際互聯網和多媒體技術,建立旅遊信息服務網路,促使現有網站增加欄目,豐富內容,提高製作水平,從而為遊客提供景區景點、交通運輸、酒店餐飲、各種旅遊服務價格以及旅遊商品購買等全方位的信息服務。二是加快市場營銷網路化,優化銷售流程,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各種形式的旅遊促銷,在產品宣傳、客戶信息管理等方面加快運用電子管理信息系統,發展電子商務,擴大旅行社網站,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使之成為提升貴州旅遊服務質量,加快貴州旅遊業發展的一個推動器。
四、加快推進旅遊產業的社會化,增強產業整合能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開發旅遊產業,提高旅遊業的地位,延伸旅遊業的內涵,加快形成大產業格局。
旅遊業發展的實踐不斷證明正,任何資源都可能具備旅遊資源的屬性而供人們開發利用。是由於旅遊資源的廣泛性非常突出,旅遊產業的綜合性強、關聯度高,涉及的部門和行業多,旅遊產業的發展就必須依託交通運輸、飲食服務、文化、商貿,以及工業、農業和相關基礎設施條件,依託城市和旅遊集散中心,這就決定了一個完整的旅遊產業體系必須以旅遊為紐帶,把餐飲、住宿、交通、娛樂、商貿、信息等各個方面的業務整合為協調動作的產業鏈條,一個完整的旅遊過程只有在高度的社會整合作用下才能實現。因此,旅遊業的社會性,旅遊產業的發展不是一、兩個部門的事,也不僅僅是政府部門的事,而必須與有關部門高度協調,密切配合,依靠全社會力量辦旅遊,組織社會各方面參與發展旅遊,這樣才能使旅遊業的發展具有強勁的生命力和長久的持續力。
推進旅遊產業的社會化,一要加強部門協調和合作,相互配合,開成合力聯合打造旅遊產業的整體形象,共同推進旅遊產業發展。二要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廣泛動員社會力量按照旅遊產業發展規劃、參與旅遊產業開發,政府部門為其創造條件,提供服務,營造環境。三要促使旅遊業發展與相關產業開發結合起來,按照「自然與人文交融、商貿與休閑一體、經濟與生態並重」的原則,挖掘內涵,提高品位,推進產業互動,實現聯動發展,提高整體效益。
總之,貴州旅遊業進入了加快發展的時期,全省旅遊生產力初具規模,具備了提升產業層次的基本條件。在新的形勢下,應抓住機遇,順勢而為,堅持市場化運作,產業化推進,信息化提升,社會化參與,加快產業整合,優化產業結構,擴大產業規模,提高產業素質,使貴州的旅遊資源優勢真正轉化成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
本專題所有論文均為:貴州省旅遊局提供 未經授權不得下載或轉載!
你看這辦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