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世界地理知識試卷

世界地理知識試卷

發布時間: 2021-01-18 02:12:54

① 世界地理知識

1,牛頓的萬有引力,都知道嘛,兩個物體之間有吸引力,就是地球和太陽之間有引力。版兩者越近引力越權大,反之亦然

2,地球繞著太陽旋轉,且成橢圓形轉,當地球和太陽近時,引力就大了,海洋的水就漲起來了,遠時就落下去了,就形成潮湧!

② 世界地理常識大全

最大的海:珊瑚海(479萬多平方公里).其次阿拉伯海和南海
最小的海:馬爾馬拉海,其次亞速回海和渤海答
鹽度最高的海:紅海,也是最年輕的海
鹽度最低的海:波羅的海
唯一沒有海岸線的海:馬尾藻海
島嶼最多的海:愛琴海
最著名的涌潮:錢塘江潮
最大的洋:太平洋,也是最深的,水溫最高的,錳結核最多的
最小的洋:北冰洋 海運最繁忙的洋:大西洋(為什麼?)
最大的洋流:西風漂流,也是最大的寒流
最大的暖流:墨西哥暖流
面積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
最高的島嶼:新幾內亞島,也是分屬兩國的最大島嶼
唯一分屬三國的島嶼:加里曼丹島
最長的海峽:莫三比克海峽
最深的海峽:德雷克海峽,也是最寬的海峽
最曲折的海峽:麥哲倫海峽
船隻通過最多的海峽:英吉利海峽
石油運輸最繁忙的海峽:霍爾木茲海峽
最大的海灣:孟加拉灣,墨西哥灣,幾內亞灣其次
最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11034
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
最長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
噴發次數最多的火山:埃特納火山
輪廓最完整的火山:馬榮火山,其次富士山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500多萬平方公里).

③ 求世界地理常識,課外知識

無論什麼競賽地理知識都是固定的,如果已經過去的歷史,除了個別地方因版為戰爭、權政治、自然等因素有一些小小的改變。一般大學以下的要是有競賽的話基本是區域地理居多。看了你的提問就知道你地理知識一般,地理知識是靠平時的積累和興趣活得的並不像其他學科會了就會了。所以只能給你一些建議:最近新聞突發的熱點事件的地理位置,重點國家的掌握,還有就像第一個回答的兄弟說的,你要拿張地圖看了,基本考試都會考什麼是最大的什麼是最小的、什麼是最多的、什麼是最早的、什麼是…… 掌握全球只地理方面的之最就方便一些。
還有你要看題的話,下載一些高三的文科綜合試卷,只看地理方面,其他的都一點挑戰性沒有。建議你去各大教學網站或www.gougou.com 好了說了這么多累死我了。希望你成功

④ 世界地理知識集錦

世界地理之最

1最大的海:珊瑚海(479萬多平方公里).其次阿拉伯海和南海

2最小的海:馬爾馬拉海,其次亞速海和渤海

3鹽度最高的海:紅海,也是最年輕的海

4鹽度最的海:波羅的海

5唯一沒有海岸線的海:馬尾藻海

6島嶼最多的海:愛琴海

7最著名的涌潮:錢塘江潮

8最大的洋:太平洋,也是最深的,水溫最高的,錳結核最多的

9最小的洋:北冰洋

10海運最繁忙的洋:大西洋

11最大的洋流:西風漂流,也是最大的寒流

12最大的暖流:墨西哥暖流

13面積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

14最高的島嶼:新幾內亞島,也是分屬兩國的最大島嶼

15唯一分屬三國的島嶼:加里曼丹島

16最長的海峽:莫三比克海峽

17最深的海峽:德雷克海峽,也是最寬的海峽

18最曲折的海峽:麥哲倫海峽

19船隻通過最多的海峽:英吉利海峽

20石油運輸最繁忙的海峽:霍爾木茲海峽

最大的海灣:孟加拉灣,墨西哥灣,幾內亞灣其次

最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11034

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

最長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

噴發次數最多的火山:埃特納火山

輪廓最完整的火山:馬榮火山,其次富士山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500多萬平方公里).

⑤ 高二世界地理知識框架復習

世界地理
第一單元 世界地理概況
一、世界的陸地和海洋
(一)世界海陸分布 1.陸地(29%)
(1)大陸、大洲、半島、島嶼(2)七大洲:名稱與分布;大陸上的洲際分界線;地形特徵 亞洲:地形復雜,起伏很大,中高周低,高原山地面積廣大 非洲:以高原為主 歐洲:以平原、山地為主,是世界海拔最低的大洲 南極洲:冰島大陸,世界海拔最高大洲 北美洲:西部山地,中部平原,東部高原 南美洲:西部山地,東部高原平原相間排列 大洋洲:西部高原、中部平原、東部山地
(二)海洋(佔71%)
1.洋、海、海峽 2.四大洋名稱分布:太平洋(面積最大)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面積最小)
(三)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1.陸地地形:山地—海拔較高,地表起伏大,坡度陡;平原—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平坦廣闊;丘陵:海拔較低,起伏不大,坡度和緩;高原—海拔較高,地面坦盪,邊緣陡;盆地:周高中低
2.海底地形 大陸架:大陸向海洋延伸部分 大陸坡、海溝、海嶺、洋盆3.地形的變化 內力作用與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結果 (1)內力作用:來自地球內部,表現為地殼運動、火山、地震等,使地表變得高低不平(2)外力作用來自地球外部,表現形式:風、流水、冰川、海浪等,高山削低,低地填平,使地表形態趨於平坦。
二、世界的居民和國家
(一)世界的人種、語言和宗教
1.世界人種(1)白色人種分布:歐洲、北美洲、大洋洲 (2)黃種人主要分布亞洲東部 (3)黑種人:主要分布非洲、大洋洲、美國
2.世界語言和宗教 (1)世界語言:漢語、英語、俄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 (2)世界的宗教 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
(二)世界政治地圖和分布
1.世界的國家 (1)世界18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地區 (2)面積不等,前6位: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 (3)人口不等 最多中國,其次是印度 (4)政治制度不同: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國家
2.國界和領土 領土:國界線范圍以內的陸地、領海、領水和領空
3.世界地理區域的劃分 按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歐洲西部、歐洲東部和北亞、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極洲13個地區
4.重要國際組組: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
第二單元 世界地理分區
一、東亞
(一)概述
1.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側。
2.國家:中國、朝鮮、韓國、蒙古、日本
3.地形特徵:海岸線曲折,多半島和島嶼;地勢西高東低:西部多高原、山地,東部沿海多平原和丘陵,半島、島嶼上多山地和丘陵;主要大河向東注入太平洋
4.氣候特徵:(1)季風氣候顯著 成因:海陸熱力差異 類型:亞熱帶季風、溫帶季風 (2)溫帶大陸性氣候 分布中國西北部、蒙古 特點:夏季炎熱冬季寒冷,全年乾燥少雨 (3)東西部氣候差異:東部氣候海洋性明顯,向西大陸性增強。
5.人口和居民:人口主要分布於沿海平原 居民:大多數為黃色人種 民族6.經濟:東西部差異顯著,東部自然條件優越,工農業發達,西部氣候乾旱,牧業為主
(二)日本
1.自然地理特徵:(1)位置及領土組成:東亞島國,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及周圍小島組成 (2)地形:多山,山地丘陵佔3/4,平原狹小。(3)氣候:以海洋性季風氣候為主 (4)資源:森林水力資源豐富,礦產貧乏
2.發達的經濟 (1)條件:有利→豐富勞力資源,較高科技水平,多良港,不利→礦產資源缺乏,需從國外進口 (2)經濟特徵:外向型經濟 (3)地位:是世界上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工業部門齊全 (4)對外貿易:主要貿易對象:美國,其次為亞洲和西歐 最大貿易港口:神戶、橫濱
3.太平洋沿岸的工業 四大工業區:東京—橫濱、大阪—神戶、名古層、北九州
4.漁業發達,農業單產高
二、東南亞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
1.位置和范圍: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2.主要國家:內陸國—寮國,面積最大國—印度尼西亞
3.重要地理位置: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通道,東方「十字路口」———馬六甲海峽
4.地形: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布馬來群島:地形崎嶇多火山地震
5.氣候: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二)居民和經濟
1.居民:絕大部分屬黃色人種 分布:多分布大河沿岸平原、河口三角洲及沿海平原。 (2)宗教:佛教、伊斯蘭教 (3)華人、華僑最集中地區
2.經濟:(1)主要農產和礦產 農產品:水稻、天然橡膠、油棕、椰子等。礦產資源:錫、石油最為著名 (2)迅速發展的工業和旅遊業 加工工業發展迅速、旅遊業發展快 (三)新加坡
1.城市島國 馬來半島南面,領土由新加坡和附近一些小島組成處馬六甲海峽東口,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要道上 華人佔34
2.新興工業國:(1)利用優越地理位置、優良港口,發展轉口貿易,對外貿易和航運業 (2)出口加工工業發展迅速 (3)利用本國優勢發展旅遊業3.花園城市 注意:環保和美化城市
三、南亞
(一)概述
1.歷史和宗教 人類文明中心之一,佛教、印度教發源地
2.位置和范圍 (1)位於喜馬拉雅山以南的亞洲部分,包括南亞次大陸和印度洋上的許多島嶼 (2)主要國家:內陸山國:尼泊爾、錫金、不丹;臨海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島國:斯里蘭卡、馬爾地夫
3.三大地形區:北部喜馬拉雅山南坡山地;中部:印度河、恆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4.主要河流:印度河→源於我國西藏,向西部注入阿拉伯海恆河:源於喜馬拉雅山區,注入孟加拉灣,河口有恆河三角洲
5.氣候:熱帶季風氣候→雨季6—9月盛行西南季風為雨季,10月—次年5月盛行東北季風為旱季 西南季風與農業生產:西南季風早晚強弱造成旱澇災害影響農業生產
(二)印度
1.世界文明古國 南亞面積最大國家,世界第二人口大國
2.農業:亞洲耕地面積最大國家,主要農產品:水稻、小麥、棉花、茶、黃麻等3.工業:礦產:煤、鐵、錳等,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東北部
工業:電力、鋼鐵、機械較發達,核能、電子航空、航天發展較快4.主要城市:首都新德里,人口最多城市加爾各答,最大港口:孟買
四、中亞
(一)位置:范圍
1.位置:地處內陸,距海較遠,「亞歐大陸橋」的重要通道
2.范圍:包括五個國家,與我國相鄰的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
(二)自然環境
1.地形:以丘陵、平原為主,主要平原為圖蘭平原和裏海沿岸平原
2.氣候:冬冷夏熱,降水稀少,溫帶大陸性氣候
3.河流湖泊河流多內流河,內流河有阿姆河、錫爾河、外流河→額爾齊斯河湖泊多為內流湖,有世界最大的湖泊裏海。
作用:這些河流為中亞的工、農牧業生產發展提供水源
(三)經濟
1.農業:分布:西部、北部灌溉農業為主,中部、南部畜牧業為主
主要農產品:棉花僅次於中國、美國、畜牧業→細毛羊、羔皮羊為主
2.工業:采礦業、加工工業、冶金、軍事工業較發達
五、西亞和北非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
1.重要的交通位置:兩洋(大西洋、印度洋)
三洲(亞、歐、非) 五海(地中海、紅海、黑海、阿拉伯海、裏海)之地
2.地形:高原為主,平原面積狹小。世界陸地最低點死海
3.氣候: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炎熱乾旱。地中海沿岸為地中海氣候
4.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沙漠,地下石油資源豐富
(二)居民和經濟
1.居民:白色人種為主 民族、語言:阿拉伯人為主,通用阿拉伯語
宗教:多數居民信仰伊斯蘭教,西亞是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發祥地
2.世界石油庫和磷礦庫:西亞石油以波斯灣為中心,主要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成特、伊拉克。北非盛產石油及磷礦石,摩洛哥磷礦石產量佔世界3/4
3.畜牧業和灌溉農業(1)畜牧業較發達,以游牧為主(2)灌溉農業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綠洲,綠洲農業代表植物:棗椰(3)地中海沿岸水果產區
(三)埃及
1.位置:非洲東北部,及亞洲境內西奈半島
2.尼羅河的贈禮:尼羅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肥沃的土壤;便利灌溉水源
3.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連接大西洋和印度洋
4.經濟:重要的傳統出口商品———長絨棉 主要經濟支柱:石油、運河、僑匯、旅遊業
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自然環境
1.地形:以高原為主,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東非大裂谷,最高山峰:氣力馬扎羅山;剛果盆地及成因
2.河流、湖泊:水力資源最豐富河流—剛果河 最深湖—坦噶尼喀湖
3.氣候特點:炎熱多雨,以熱帶草原、熱帶雨林氣候為主
4.礦產:南非黃金產量第一,幾內亞鋁土,尚比亞銅礦、奈及利亞石油
(二)居民和經濟
1.黑種人的故鄉 黑色人種為主 2.政治版圖變化 3.初級產品為主的經濟 4.人口、糧食與環境問題 (1)人口自然增長率超過糧食增長率,許多國家糧食不能自給;不合理開發導致環境惡化。 (2)解決問題途徑:保護自然環境,提高農牧業生產水平,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質,加強民族團結

⑥ 世界地理常識

世界地理--七大洲{申請精華}

亞洲
名稱 亞細亞洲,簡稱亞洲。
位置:位東半球的東北部,東、北、南三面分別瀕臨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靠大西洋的屬海地中海和黑海。
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亞洲大陸與歐洲大陸相連,合稱亞歐大陸,總面積5 071萬平方千米,亞洲大陸約佔4/5。
范圍:大陸東至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40′,北緯60°05′),南至皮艾角(東經103°30′,北緯1°17′),西至巴巴角(東經26°03′,北緯39°27′),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18′,北緯77°43′)。西北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與歐洲分界,西南隔蘇伊士運河、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南有一系列與大洋洲接近的群島環繞大陸,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地理區域:亞洲共有48個國家和地區。在地理上習慣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東亞包括中國、朝鮮、韓國、蒙古和日本。東南亞包括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汶萊等國家。南亞包括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錫金。西亞也叫西南亞,包括阿富汗、伊朗、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喬治亞、土耳其、塞普勒斯、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約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葉門、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和巴林。中亞包括土庫曼、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和哈薩克的南部。北亞指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
【居民】
人口 35.13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60.5%,以中國人口最多,人口在1億以上的還有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人口分布以中國東部、日本太平洋沿岸、爪哇島、恆河流域等地最為密集。
種族:黃種人約佔全洲人口的3/5以上。其次是白種人,黑種人很少。
語言:亞洲語言分屬於:漢藏語系、南亞語系、阿爾泰語系、朝鮮語系、日本語系、印歐語系。 宗教:亞洲是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的發源地。中南半島各國的居民多信佛教;馬來半島和馬來群島上的居民主要信伊斯蘭教,部分居民信天主教和佛教;南亞各國的居民主要信印度教、伊斯蘭教和佛教;西亞各國的居民主要信伊斯蘭教。

【自然環境】
海岸線 大陸海岸線長69 900千米。多半島和島嶼。半島總面積約1 000多萬平方千米,是半島面積最大的一洲,阿拉伯半島為世界最大的半島。島嶼總面積約27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北美洲居世界第二位。加里曼丹島為世界第三大島。
地形:亞洲地形的總特點是地勢高、地表起伏大,中間高、周圍低,隆起與凹陷相間,東部有一列縱長的花彩狀島弧。平均海拔約950米,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上地勢最高的一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總面積的3/4,其中有1/3的地區海拔在1 000米以上。平原占總面積的1/4,計1 000多萬平方千米。全洲大至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一系列高大山脈向四方輻射伸延到大陸邊緣。主要有天山山脈、昆侖山脈、喜馬拉雅山脈、阿爾泰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厄爾布爾士山脈、托羅斯山脈和扎格羅斯山脈等。在以上主幹山脈之間有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安納托利亞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等。在山地、高原的外側分布著面積廣大的平原,主要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恆河平原、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等。亞洲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山脈和山峰,又有世界上著名的平原和窪地。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稱,平均海拔4 500米;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瑪峰,海拔8 848米;西西伯利亞平原東西寬1 500千米,南北長2 300千米,大部分地面海拔在100米以上;世界最低的窪地棗死海,水面低於地中海海面400米。亞洲不僅陸上起伏極端,且大陸東緣的弧形列島與太平洋的海底部分也同樣表現出起伏極端,列島上的山脈與極深的海溝伴生。亞洲最高峰與鄰近海域最深海溝高低相差約20千米。 火山與地震:亞洲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洲,東部邊緣海外圍的島群是太平洋西岸火山帶的主要組成部分。從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向北經尼科巴群島、安達曼群島、德干高原北部、伊朗高原北部到小亞細亞半島一帶,為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沿岸火山帶的一部分。亞洲也是世界上地震頻繁且多強烈地震的洲之一。
水系:亞洲有許多大河,大都源於中部高山地帶,呈放射狀向四面奔流。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龍江、黃河、長江、珠江、湄公河等;流入印度洋的有印度河、恆河、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等;流入北冰洋的有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等。內流河主要分布於亞洲中西部乾旱地區,有錫爾河、阿姆河、伊犁河、塔里木河、約旦河等。亞洲落差最大的瀑布是印度西南沿海施臘巴提河上的焦格瀑布,落差253米。亞洲湖泊較之其它洲不算太多,但不少湖泊具有特色,聞名世界。如亞歐界湖裡海是世界第一大湖、最大的鹹水湖;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亞洲最大的淡水湖;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窪地;巴爾喀什湖是一個同時存在著淡水和鹹水的內陸湖。亞洲湖泊分布較廣,大致可分北亞、中亞、西亞以及青藏高原和長江中、下游五大湖群。 氣候 亞洲大陸跨寒、溫、熱三帶。氣候的主要特徵是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典型和大陸性顯著。東亞東南半部是濕潤的溫帶和亞熱帶季風區,東南亞和南亞是濕潤的熱帶季風區,中亞、西亞和東亞內陸為乾旱地區。以上濕潤季風區與內陸乾旱區之間,以及北亞的大部分為半濕潤半乾旱地區。亞洲大部分地區冬季氣溫甚低,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的地區約佔全洲面積的2/3,上揚斯克和奧伊米亞康一帶,1月平均氣溫低達-50℃以下,奧伊米亞康極端最低氣溫曾低達-71℃,是北半球氣溫最低的地方,被稱為北半球的寒極區。夏季普遍增溫,最熱月平均氣溫除北冰洋沿岸在10℃以下外,其餘地區均在10?5℃之間。20℃以上的地區約佔全洲面積的1/2,伊拉克巴士拉極端最高氣溫曾達58.8℃,為世界最熱的地方。降水分布的地區差異懸殊,主趨勢是從濕潤的東南部向乾燥的西北部遞減。赤道帶附近全年多雨,年降水2 000毫米以上。印度東北部的乞拉朋齊年平均降水量高達11 430毫米,為世界最多雨的地區之一。西南亞和中亞為終年少雨區,廣大地區年降水多在150?00毫米以下。9、10?月間,西伯利亞和蒙古高原上空經常有強烈的冷空氣(寒潮)南下,東亞的大部分地區易遭侵襲。發生於中太平洋西部的台風,5?0月襲擊東亞和東南亞東部沿海地區;發生於孟加拉灣的颶風,5?0月襲擊孟加拉灣沿岸地區,常造成嚴重災害。

【自然資源】
礦物 亞洲礦物種類多、儲量大,主要有石油、煤、鐵、錫、鎢、銻、銅、鉛、鋅、錳、鎳、鉬、鎂、鉻、金、銀、岩鹽、硫磺、寶石等。石油、鎂、鐵、錫等的儲量均居各洲首位,錫礦儲量約佔世界總儲量60%以上。
森林和草原:森林總面積約佔世界森林總面積的13%。用材林2/3以上已開發利用。人工造林有一定的發展。俄羅斯亞洲部分、中國的東北、朝鮮的北部,是世界上分布廣闊的針葉林地區,蓄積量豐富,珍貴用材樹種很多。中國的華南、西南,日本山地的南坡,喜馬拉雅山南坡植物特別豐富,除普通闊葉樹種外,還有棕櫚、蒲葵、杉屬、水杉屬等。東南亞的熱帶森林在世界森林中占重要地位,以恆定、豐富的植物群落著稱。其主要樹種是龍腦香科,還有樹狀蕨綱、銀杏、蘇鐵等「活化石」。亞洲草原總面積約佔世界草原總面積的15%。
水力:亞洲各國可開發的水力資源估計年可發電量達26 000億度,佔世界可開發水力資源量的27%。

海洋漁業:亞洲沿海漁場面積約佔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的40%。盛產鮭、鱒、鱈、鰹、鯖、小黃魚、大黃魚、帶魚、烏賊、沙丁魚、金槍魚、馬鮫魚以及鯨等,著名漁場有舟山群島、台灣島、西沙群島、北海道島、九州島等島嶼的附近海域,以及鄂霍次克海等。中國沿海漁場面積佔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近1/4。

【經濟簡況】
亞洲各國中,除日本為發達國家外,其餘均是發展中國家,各國經濟都有一定的發展,許多國家發揮其自然條件和資源的優勢,經營多種熱帶和亞熱帶作物;積極勘探、開采礦產資源;大力發展製造業,使經濟體制由以農業、礦業為主的「單一」向「多元化」方向發展,亞洲的工業、農業和交通運輸業在世界經濟中已佔重要地位。 農業 稻米、天然橡膠、金雞納霜、馬尼拉麻(蕉麻)、柚木和胡椒等的產量均佔世界總產量的90%以上。中國稻米產量佔世界第一位,印度占第二位;馬來西亞的天然橡膠產量佔世界第一位,印度尼西亞占第二位。金雞納霜主要產在印度尼西亞;馬尼拉麻主要產在菲律賓;柚木和胡椒主要產在東南亞各國。黃麻、椰干、茶葉的產量均佔世界總產量的80%左右。黃麻主要產在中國、印度和孟加拉國;椰干主要產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印度、馬來西亞和斯里蘭卡等國。茶葉主要產在印度、中國和斯里蘭卡。其他還有棉花、花生、芝麻、煙草、油菜子等的產量在世界上也佔有一定的地位。
工業:石油年產量約佔7-10億噸,佔世界年產量的27-30%;天然氣年總產量約1000億立方米,佔世界年總產量的6%以上,煤年產量約10多億噸,佔世界年總產量的22%以上;年發電量約10000億度,約佔世界年發電量的13%;鋼產量年約1.7億噸,約佔世界總產量的24%;錫精礦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60%左右,其中馬來西亞產量佔世界各國中第一位。鎢精礦產量約佔世界產量的45%。亞洲的畜牧業、漁業也很發達。
亞洲工業:各國各地區工業發展水平和部門、地域結構差異顯著。絕大多數國家工業基礎薄弱,采礦和農產品加工及輕紡工業佔主要地位。中國工業發展迅速,工業體系完整。日本是高度發達的世界經濟大國。蒙古工業以畜產品加工為主。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是新興工業化國家。印度尼西亞和汶萊以生產原油為主要。印度工業較發達。除阿富汗、黎巴嫩和土耳其外,西亞多數國家工業均以生產原油和煉油為主,西亞能源在世界能源中占重要地位。
交通:亞洲的交通各地發展不一。中國東半部、日本、爪哇島、斯里蘭卡西部、印度中部、土耳其西部交通發達,以鐵路、公路運輸為主。廣大內陸地區和沙漠地區以畜力為主。東南部沿海海上運輸發達。經濟發達地區空運發展迅速。

非洲

【概況】 名稱 阿非利加洲,簡稱非洲。位置:位於東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西北部的部分地區伸入西半球。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北隅以狹長的紅海與蘇伊士運河緊鄰亞洲。范圍 :大陸東至哈豐角(東經51°24′、北緯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東經20°02′、南緯34°51′),西至維德角(西經17°33′、北緯14°45′),北至吉蘭角(本賽卡角)(東經9°50′、北緯37°21′)。面積:約3 020萬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次於亞洲,為世界第二大洲。地理區域:非洲目前有56個國家和地區。在地理上,習慣將非洲分為北非、東非、西非、中非和南非五個地區。北非通常包括埃及、蘇丹、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亞速爾群島、馬德拉群島。東非通常包括衣索比亞、厄利垂亞、索馬里、吉布地、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和塞席爾。西非通常包括茅利塔尼亞、西撒哈拉、塞內加爾、甘比亞、馬里、布吉納法索、幾內亞、幾內亞比索、維德角、獅子山、賴比瑞亞、象牙海岸、迦納、多哥、貝南、尼日、奈及利亞和加那利群島。中非通常包括查德、中非、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加彭、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南非通常包括尚比亞、安哥拉、辛巴威、馬拉維、莫三比克、波札那、納米比亞、南非、史瓦濟蘭、賴索托、馬達加斯加、葛摩、模里西斯、留尼汪、聖赫勒拿等。

居民】人口 74 800萬。佔世界人口總數12.9%,僅次於亞洲,居世界第二位。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增長率均居世界各洲的前列。人口分布極不平衡,尼羅河沿岸及三角洲地區,每平方千米約1 000人。撒哈拉、納米布、卡拉哈迪等沙漠和一些乾旱草原、半沙漠地帶每平方千米不到1人。還有大片的無人區。人種:非洲是世界上民族成份最復雜的地區。非洲大多數民族屬於黑種人,其餘屬白種人和黃種人。
語言:非洲語言約有800種。一般分為4個語系。 宗教:非洲居民多信奉原始宗教和伊斯蘭教,少數人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

【自然環境】海岸線 大陸海岸線全長30 500千米。海岸比較平直,缺少海灣與半島。島嶼:非洲是世界各洲中島嶼數量最少的一個洲。除馬達加斯加島(世界第四大島)外,其餘多為小島。島嶼總面積約62萬平方千米,佔全洲總面積不到3%。地形:非洲大陸北寬南窄,呈不等邊三角形狀。南北最長約8 000千米,東西最寬約7 500千米。非洲為一高原大陸,地勢比較平坦,明顯的山脈僅限於南北兩端。全洲平均海拔750米。海拔500 1 000米的高原佔全洲面積60%以上。海拔2 000米以上的山地和高原約佔全洲面積5%。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帶。地勢大致以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的剛果河河口至衣索比亞高原北部邊緣一線為界,東南半部較高,西北半部較低。東南半部被稱為高非洲,海拔多在1 000米以上,有衣索比亞高原(海拔在2 000米以上,有「非洲屋脊」之稱)、東非高原和南非高原,在南非高原上有卡拉哈迪盆地。西北半部被稱為低非洲,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大部分為低高原和盆地,有尼羅河上游盆地、剛果盆地和查德盆地等。非洲較高大的山脈多矗立在高原的沿海地帶,西北沿海有阿特拉斯山脈;東南沿海有德拉肯斯山脈;東部有肯亞山和乞力馬扎羅山。乞力馬扎羅山是座活火山,海拔5 895米,為非洲最高峰。非洲東部有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帶,裂谷帶東支南起希雷河河口,經馬拉維湖,向北縱貫東非高原中部和衣索比亞高原中部,經紅海至死海北部,長約6 400千米;裂谷帶西支南起馬拉維湖西北端,經坦噶尼喀湖、基伍湖、愛德華湖、艾伯特湖,至艾伯特尼羅河河谷,長約1 700千米,裂谷帶一般深達1 000? 000米,寬幾十千米到300千米,形成一系列狹長而深陷的谷地和湖泊,其中阿薩勒湖的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56米,為非洲陸地最低點。沙漠:非洲的沙漠面積約佔全洲面積1/3,為沙漠面積最大的一洲。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面積777萬平方千米;西南部還有納米布沙漠和卡拉哈迪沙漠。火山與地震:東非大裂谷帶內及其附近,分布著一系列死火山和活火山,其中高大火山海拔達5 000米以上。非洲中、西部亦有不少高大火山。東非大裂谷帶也是非洲地震最頻繁、最強烈的地區。水系:非洲的外流區域約佔全洲面積的68.2%。大西洋外流水系多為源遠流長的大河,有尼羅河、剛果河、尼日河、塞內加爾河、沃爾特河、奧蘭治河等。尼羅河全長6 671千米,是世界最長的河流。剛果河的流域面積和流量僅次於亞馬孫河,位居世界第二位。印度洋外流水系包括贊比西河、林波波河、朱巴河及非洲東海岸的短小河流、馬達加斯加島上的河流等。非洲的內流水系及無流區面積為958萬平方千米,約佔全洲總面積的31.8%。其中河系健全的僅有查德湖流域。奧卡萬戈河流域和撒哈拉沙漠十分乾旱,多間歇河,沙漠中多干谷。內流區還包括面積不大的東非大裂谷帶湖區,河流從四周高地注入湖泊,湖區雨量充沛,河網稠密,不同於其它乾旱內流區。非洲湖泊集中分布於東非高原,少量散布在內陸盆地。高原湖泊多為斷層湖,狹長水深,呈串珠狀排列於東非大裂谷帶,其中維多利亞湖是非洲最大湖泊和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二深湖。位於衣索比亞高原上的塔納湖是非洲最高的湖泊,海拔1 830米。查德湖為內陸盆地的最大湖泊,面積時常變動。 氣候:非洲有「熱帶大陸」之稱,其氣候特點是高溫、少雨、乾燥,氣候帶分布呈南北對稱狀。赤道橫貫中央,氣候一般從赤道隨緯度增加而降低。全洲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的地帶約佔全洲面積95%,其中一半以上的地區終年炎熱,有將近一半的地區有著炎熱的暖季和溫暖的涼季。衣索比亞東北部的達洛爾年平均氣溫為34.5℃,是世界年平均氣溫最高的地方之一。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以南的阿齊濟耶,1922年9月13日氣溫高達57.8℃,為非洲極端最高氣溫。乞力馬扎羅山位赤道附近,因海拔高,山頂終年積雪。非洲降水量從赤道向南北兩側減少,降水分布極不平衡,有的地區終年幾乎無雨,有的地方年降水多達10 000毫米以上。全洲1/3的地區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東南部、幾內亞灣沿岸及山地的向風坡降水較多。

【自然資源】 非洲已探明的礦物資源種類多,儲量大。石油、天然氣蘊藏豐富;鐵、錳、鉻、鈷、鎳、釩、銅、鉛、鋅、錫、磷酸鹽等儲量很大;黃金、金剛石久負盛名;鈾礦脈的相繼被發現,引起世人矚目。許多礦物的儲量位居世界的前列。非洲的植物至少有40 000種以上。森林面積占非洲總面積的21%。盛產紅木、黑檀木、花梨木、柯巴樹、烏木、樟樹、栲樹、胡桃木、黃漆木、栓皮櫟等經濟林木。草原遼闊,面積占非洲總面積的27%,居各洲首位。可開發的水力資源豐富。沿海盛產沙丁魚、金槍魚、鮐、鯨等。 【經濟簡況】工業 非洲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水平最低的洲。大多數國家經濟落後。采礦業和輕工業是非洲工業的主要部門。黃金、金剛石、鐵、錳、磷灰石、鋁土礦、銅、鈾、錫、石油等的產量都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輕工業以農畜產品加工、紡織為主要。木材工業有一定的基礎,制材廠較多。重工業有冶金、機械、金屬加工、化學和水泥、大理石採制、金剛石琢磨、橡膠製品等部門。 農業 農業在非洲國家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是大多數國家的經濟支柱。非洲的糧食作物種類繁多,有麥、稻、玉米、小米、高粱、馬鈴薯等,還有特產木薯、大蕉、椰棗、薯芋、食用芭蕉等。非洲的經濟作物,特別是熱帶經濟作物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棉花、劍麻、花生、油棕、腰果、芝麻、咖啡、可可、甘蔗、煙葉、天然橡膠、丁香等的產量都很高。乳香、沒葯、卡里特果、柯拉、阿爾法草是非洲特有的作物。畜牧業發展較快,牲畜頭數多,但畜產品商品率低,經營粗放落後。漁業資源豐富,但漁業生產仍停留在手工操作階段,近年來淡水漁業發展較快。 交通:非洲是世界交通運輸業比較落後的一個洲,還沒有形成完整的交通運輸體系。大多數交通線路從沿海港口伸向內地,彼此互相孤立。交通運輸以公路為主,另有鐵路、海運等方式。南非共和國、馬格裡布等地區是非洲交通運輸比較發達的地區。撒哈拉、卡拉哈迪等地區則是沒有現代交通運輸線路的空白區。目前非洲有公路約130多萬千米,鐵路約78 000千米。內河通航里程約52 000千米。海運業占重要地位。航空業發展較快。

歐洲

【概況】名稱 歐羅巴洲,簡稱歐洲。位置:位於東半球的西北部,亞洲的西面。北臨北冰洋,西瀕大西洋,南隔地中海與非洲相望,東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同亞洲分界,西北隔格陵蘭海、丹麥海峽與北美洲相對。范圍:大陸東至極地烏拉爾山脈(東經66°10′,北緯67°46′),南至馬羅基角(西經5°36′,北緯36°00′),西至羅卡角(西經9°31′,北緯38°47′),北至諾爾辰角(東經27°42′,北緯71°08′)。面積:1016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8%,僅大於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 地理區域:歐洲有44個國家和地區。在地理上習慣分為南歐、西歐、中歐、北歐和東歐五個地區。南歐指阿爾卑斯山以南的巴爾干半島、亞平寧半島、伊比利亞半島和附近島嶼,包括南斯拉夫、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馬其頓、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希臘、義大利、梵蒂岡、聖馬利諾、馬爾他、西班牙、葡萄牙和安道爾。西歐狹義上指歐洲西部瀕大西洋地區和附近島嶼,包括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和摩納哥。中歐指波羅的海以南、阿爾卑斯山脈以北的歐洲中部地區。包括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國、奧地利、瑞士、列支敦斯登。北歐指歐洲北部的日德蘭半島、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一帶。包括冰島、法羅群島(丹)、丹麥、挪威、瑞典和芬蘭。東歐指歐洲東部地區,在地理上指愛沙尼亞

、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和俄羅斯西部。 【居民】 人口 7.28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2.5%,是人口密度最大的一洲。人口分布相對均勻。絕大多數國家人口密度為50人/平方千米,僅北歐地區相對稀疏。民族:歐洲絕大部分居民是白種人(歐羅巴人種),在各大洲中,種族構成相對比較單一。全洲大約有70個民族,絕大多數民族的人口均達到一定數量,小民族和小部落較為少見。多數國家的民族構成也較單一。民族構成較復雜的國家有俄羅斯、瑞士等。語言:歐洲各國語種很多,主要語言有英語、俄語、法語、德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等。宗教: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

【自然環境】海岸線 大陸海岸線長37 900萬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線最曲折的一個洲。多半島、島嶼和港灣。半島和島嶼的總面積約佔全洲面積的1/3(其中半島面積約240萬平方千米,約佔全洲面積的24%;島嶼面積約75萬平方千米,約佔全洲總面積的7%)。此外還有許多深入大陸的內海和海灣。地形:歐洲地形總特點是以平原為主,冰川地貌分布較廣,高山峻嶺匯集南部,海拔200米以上的高原、丘陵和山地約佔全洲面積的40%,其中海拔在500? 000米的僅佔15%,海拔2 000米以上的高山僅占約2%;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約佔全洲面積的60%。全洲平均海拔300米,是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歐洲平原西起大西洋岸,東至烏拉爾山,綿延數千里,形成橫貫歐洲的大平原。阿爾卑斯山脈橫亘南部,是歐洲最大的山脈。東南部大高加索山脈的主峰厄爾布魯士山,海拔5642米,為歐洲最高峰。歐洲北部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地勢比較平緩,沿岸多深入內陸、兩岸陡峭的峽灣。裏海北部沿岸低地在海平面以下28米,為全洲最低點。氣候:歐洲絕大部分地區氣候具有溫和濕潤的特徵。大陸南北跨緯度35°,包括附屬島嶼也只有47°,除北部沿海及北冰洋中的島嶼屬寒帶、南歐沿海地區屬亞熱帶外,幾乎全部都在溫帶。是世界上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面積最廣的一洲。歐洲西部各地方距海洋均不超過700千米,而東部距海洋最遠的地方可達1 600千米,因此歐洲從西向東由海洋性氣候過渡到大陸性氣候。又由於平原遼闊,從浩瀚的大西洋吹來的濕潤西風能無阻地深入內陸,濕潤的空氣調節了氣溫,北大西洋暖流使整個西歐及北歐西部沿海地區更為溫暖。最冷月廣大地區在0?16℃之間;最熱月平均氣溫多在8?4℃之間。降水量的多少及其分布情況是由於距大西洋的遠近和盛行風向的不同而有差別。靠近大西洋的向風坡,年平均降水量達1 000毫米以上,廣大的低山、丘陵、高原和平原地區,年平均降水量在500? 000毫米之間,南歐三大半島的南部屬亞熱帶地中海式冬季降水區,冬季降水約佔全年降水的30?0%。 水系:歐洲河網比較稠密,多短小而水量豐沛的河流,不少河流之間有運河連接。外流區域約佔80.5%,其中流入大西洋的河流(包括流入地中海、黑海和波羅的海)流域面積約佔全洲面積的68%;流入北冰洋的約佔12.5%;內流區域約佔19.5%,大多注入裏海。主要河流是伏爾加河、多瑙河、烏拉爾河、第聶伯河、頓河、萊茵河、羅訥河、泰晤士河等。歐洲落差最大的瀑布是挪威的奧爾默利瀑布,落差563米。歐洲湖泊眾多,且是一個多小湖群的大陸,但分布很不均勻,主要分布在北部和阿爾卑斯山地區。歐洲湖泊多為冰川作用形成。阿爾卑斯山麓分布著許多較大的冰磧湖和構造湖,山地河流多流經湖泊。

【自然資源】礦物 歐洲的地質勘探進行較早,大部分地區已勘查。目前,石油的探明儲量約124億噸;天然氣探明儲量約37萬億立方米(多集中在原蘇聯,其次在荷蘭、英國和德國);硬煤探明儲量4.7萬億噸(烏克蘭的頓巴斯、波蘭和捷克之間的西里西亞、德國的魯爾和薩爾、法國的洛林和北部煤田、英國的英格蘭中部等皆有世界著名的大煤田);鉀鹽儲量約640億噸(多集中在原蘇聯、德國);鐵礦儲量3 400億噸(主要集中在原蘇聯、法國、瑞典、英國和德國);銅礦金屬儲量約7 100萬噸(其中50%以上集中在原蘇聯,其次分布在波蘭);鉻礦儲量約3.5億噸。褐煤、鉛、鋅、汞、硫磺也較豐富。阿爾巴尼亞盛產瀝青,世界馳名。森林與草原:歐洲森林面積達8.74億公頃,約佔世界森林總面積的23%,其中以原蘇聯森林面積最廣大。草原面積約佔世界草原總面積15%。水利:可開發的水力資源估計年可發電量為18 000億度,約佔世界可開發水力資源的18%。海洋漁業:歐洲沿海漁場面積約佔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的32%。盛產鯖、鯷、鱈、鮭、鰻、沙丁魚和金槍魚等。著名漁場有挪威海、北海、巴倫支海、波羅的海、比斯開灣等。歐洲捕魚量約佔世界30%,捕魚量最多的國家為俄羅斯和挪威,其次為西班牙、丹麥、英國和冰島等。

【經濟簡況】 歐洲經濟發展水平居各大洲之首。工業、交通運輸、商業貿易、金融保險等在世界經濟中占重要地位,在科學技術的若干領域內也處於世界較領先地位。歐洲絕大多數國家屬於發達國家,其中北歐、西歐和中歐的一些國家經濟發展水平最高,南歐一些國家經濟水平相對較低。 工業 歐洲煤、鐵開采量佔世界總開采量的30

⑦ 高三關於經緯度分析的世界地理習題集和知識點

1.
荒漠與荒漠化:荒漠是指氣候乾燥,降水量非常少的地區或自然景觀,它包括沙漠、沙地、戈壁等。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現象,是一個變化過程,其結果可能出現荒漠景觀。
2.
我國的土地沙漠化主要分布於西北地區,石漠化主要分布於南方地區,鹽漬化主要分布於西北地區和華北平原,凍融荒漠化主要分布於青藏高原。
3.
荒漠化常與貧困相伴。土地荒漠化嚴重的地區多是我國貧困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區。
(1)
荒漠化是人類過度的經濟活動和潛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響、共同作用的產物。
(2)
在荒漠化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氣候因素的變化,特別是降水量的變化,往往影響著荒漠化的進程。
(3)
人類活動在荒漠化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4.
南方丘陵山區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當地能源缺乏,農村薪柴匱乏,亂砍濫伐嚴重。該地區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城市較多,而且這里土層薄,一旦發生水土流失,就難以治理,因此造成的經濟損失遠大於黃土高原。.
5.
同學們要注意:
(1)有關黃土高原地區的考查通常以經緯網圖為切入點,同學們要注意典型地理事物的經緯度位置,如秦嶺(34°N)、大同(40°N);掌握110°E經線穿過的主要地理事物。
(2)黃土高原地區一些地理事物具有典型的地理界線特徵,如長城、太行山脈、秦嶺、祁連山脈等,同學們要掌握其地理意義。
6.
資源開發的優勢條件,一般可從資源、市場、交通三方面進行分析。資源數量和質量具有優勢,市場需求量大,且交通便利的地區,資源開發條件較好。
7.
煤炭外運能力不足和水資源短缺是山西省煤炭資源開發面臨的主要問題。
8.
山西煤炭資源豐富,以煤炭為基礎的重化工業在生產過程中會造成「三廢」污染,給山西帶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
9.
水力資源是否豐富主要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河流的水量,二是河流的落差。一般來講,水量越大,落差越大,水力資源越豐富;反之水力資源越貧乏。
10. 流域開發建設與綜合治理的分析思路:先要充分利用案例提供的各種數據、圖表(氣溫變化曲線、降水量柱狀圖、地形剖面圖等),對流域內的自然狀況和社會經濟條件進行全面的分析,得出流域開發的有利條件和制約流域發展的不利因素。再根據有利因素制定流域發展的方向,根據制約因素探索綜合治理的對策。
11.
影響河流航運價值的自然因素,主要有河流徑流量大小與季節變化、河水的流速、河流的通航里程;影響河流航運價值的經濟因素主要有流域內的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口、城市的數量。
12. 流域綜合治理的一般措施
上游:治理原則是調洪,做法是修水庫、植樹造林;
中游:治理原則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庫,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則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開挖河道。
13.
東北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徵可簡要歸納為:山環水繞,平原內孕;氣候冷濕,森林茂密。
14.
不要錯誤地認為,只有年降水量大於800毫米的地區才屬濕潤區。東北的北部和東部地區,雖然年降水量不足800毫米,但由於該地的緯度較高、蒸發量小,因此地表仍較濕潤,也屬濕潤區。
15.
以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汛期出現在春季,並不是出現在夏季,這是因為夏季氣溫雖然較高,融雪能力很強,但此時地表已無積雪。
16. 分析沼澤的形成原因,可從水的來源、去處兩大方面進行。沼澤的形成,一般是由於水的來源豐富,如降水豐富,易出現洪澇等。另外也因為水不易排走。
17.
地廣人稀,人均耕地多,是東北地區糧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
18.
東北地區糧食生產的突出特點為:大規模機械化生產和地區專業化生產。
19.
某區域農業發展條件的分析一般應按以下步驟進行:
(1)從地形、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方面,分析該區域適合發展的農業類型以及適合種植的農作物。
(2)綜合考慮該區域社會經濟條件,如科技、交通、市場等方面,從上一步已確定的農業類型及作物中選取單位產值較高且對當地生態環境基本無害的一部分。
(3)要注意區域內部自然及社會經濟條件方面的差異,合理布局小區域農業。
(4)關注重要農業區域農業發展過程中的生態問題及發展障礙。
20.
工業化與城市化的關系:工業化與城市化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區域工業化必然帶動城市化,城市化反過來促進工業化。
21.
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和城市化快速發展的原因可簡要歸納為:地理(當地優越的區位條件和自然環境)孕育了機會,歷史(僑鄉、適逢發達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創造了機會,政策(改革開放)催生了機會。
22.
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的第二階段雖然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主,但與發達國家的高新技術工業有顯著的區別,其重工業和製造業不發達,制約了工業化的進一步發展,今後應加強鋼鐵、石化、汽車等基礎工業的發展。
23.
工業化與三大產業的關系
科學技術推動了工業化,工業化又促進了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工業化處於不同的階段,三大產業的比重不同。工業化早期,三大產業的比重由大到小呈現一二三排序;工業化推進過程中,第一產業比重逐漸下降,第二產業比重逐步上升,三大產業的比重由大到小呈二一三的排序;實現工業化後,第三產業發展迅速,第二產業比重相對下降,三大產業的比重由大到小呈現三二一的排序。
24.
天然氣並非無污染的能源!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僅為煤的40%左右,相對於煤炭、石油等能源來說,具有使用安全、熱值高、潔凈等優勢;但天然氣並非沒有污染,只是污染較輕。
25.
解決資源短缺問題的途徑:提高資源利用率,節約資源;尋找資源替代品和實施跨區域資源調配等。
26.
跨區域資源調配線路的選擇:要保證穩定、安全的資源供應;要考慮線路的造價;要考慮沿線地形、河流等自然條件和城市分布等社會經濟條件;要盡量避免造成嚴重的生態問題。
27.
跨區域調配工程的評價思路:需從輸出地和輸入地兩個方面來說明。對輸出地側重說明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並進一步促進城市化發展和經濟發展,促進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對輸入地則突出說明解決了資源短缺問題,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以及促進該區生態環境建設等方面。
28.
產業轉移的主要表現形式:對外直接投資、設立營銷網路、建廠、設立研發機構等。其中設立研發機構是產業轉移的高級形式。
29.
產業轉移的實質就是企業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最優區位,以降低生產成本,獲取較多的利潤,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30.
發達國家到發展中國家投資建廠,首先是利用發展中國家的廉價勞動力資源,其次是佔領當地市場,再次是利用其地價便宜的優勢。
31.
發展中國家在接受發達國家重化工業轉移時,應充分估計其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加強對廢棄物排放的控制和綜合治理,堅決避免走「先污染,後治理」的道路。
32.
對於我國重要地形區的經緯度位置,可利用重要經、緯線進行「串聯式」記憶,如沿30°N緯線從西到東依次有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沿40°N緯線從西到東依次有塔里木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同樣,還可利用90°E、100°E、110°E、120°E經線來串聯記憶。這種記憶方法效率較高,但准確性不高,與左邊的表格結合起來復習效果更好。
33.
中國重要地形區圖是歷年高考考查的重點,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是高考地理試卷或文綜試卷上的「常客」。考查中國地理知識的高考試題大都直接或間接地涉及了中國重要地形區。
34.
山脈是地形的骨架,許多大的地形區都是以山脈為界的,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要歸納總結某條山脈兩側的地形區分別是什麼,或某地形區四周分別有什麼山。例如天山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爾盆地的分界線;東北平原東有長白山,西有大興安嶺,北有小興安嶺。
35.
一般來說,對於任何一個區域,我們都可以建立一個知識結構模型,它包括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徵、人文地理特徵和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四個方面。而各要素之間又可以建立次一級的知識模型,如自然地理中的地形、氣候、水文、植被、土壤、自然帶等要素的特徵及各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關系;人文地理中的農業地域類型、工業地域類型、商業貿易、交通、城市與人口等要素的特徵及相互之間的關系。
36.
南北方地區自然環境與工農業關系
北方地區:屬半濕潤地區,農業生產需大興農田水利,開渠打井,利用河水、地下水灌溉,發展以旱作為主的耕作業。本區煤、鐵、石油資源豐富,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全國重工業基地和能源基地,在農產品資源的基礎上發展了紡織工業和食品工業,交通運輸以鐵路運輸為主。
南方地區:屬濕潤地區,發展以水田為主的耕作業,種植亞熱帶、熱帶的經濟作物和林果。輕紡工業和有色金屬工業發達,建立了沿江、沿海工業帶,河湖眾多,水運便利。
37.
我國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雖存在很大的差異,但也存在一些共同特點,如都為雨熱同期的季風氣候等。
38.
幾種農業類型的區分
(1)綠洲農業:乾旱荒漠地區有水源灌溉處的農業。一般分布於乾旱荒漠地區的河、湖沿岸,以及山麓地帶與沖積扇地下水出露的地方,如我國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農業就為綠洲農業。
(2)灌溉農業:是在乾旱半乾旱地區,因為降水較少,主要依靠地下水、河流水等水源發展的農業,如我國西北地區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的農業就為灌溉農業。
(3)河谷農業:一般是指在海拔高的河谷地帶出現的農業類型,如青藏高原南部的雅魯藏布江谷地的農業就是河谷農業。
39.
青藏地區氣候高寒,夏季平均氣溫低,因而種植業主要分布在海拔較低、熱量條件較好的河谷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農業生產的共同有利條件為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40.
三條重要山脈
橫斷山脈:①地勢第一、二級階梯的分界線;②青藏高原與四川盆地的分界線;③青藏高寒氣候區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的分界線。
陰山:①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②溫帶季風氣候區與溫帶大陸性氣候區的分界線;③內、外流區的分界線。
祁連山:①地勢第一、二級階梯的分界線;②青藏高原與內蒙古高原(河西走廊)的分界線;③青藏高寒氣候區與暖溫帶的分界線;④青藏高原高山氣候區與溫帶大陸性氣候區的分界線;⑤青藏高寒區與西北乾旱半乾旱區的分界線。
41.
光照強的地方氣溫不一定高,如我國青藏高原太陽輻射強,但由於地勢高,夏季為我國氣溫最低的地區之一。
42.
我國的冬季風與夏季風:
(1)我國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台灣、海南島外都受冬季風影響,冬季風加劇了北方嚴寒,使南北溫差加大,活動異常時,帶來嚴寒、大風、霜凍等惡劣天氣。
(2)我國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以東以南地區為受夏季風影響明顯的季風區,夏季風影響我國降水量的時空分布,活動異常時易發生水旱災害。
43.
我國受夏季風影響明顯的地區,才被稱為季風區,並不是受季風影響的地區都叫季風區;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大致以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為界。受夏季風影響的季節,並不都是多雨的,如長江中下游地區7、8月的降水量就較小,常形成伏旱天氣。
44.
長江流經的省(市、自治區)——「青雲重上兩江湖,西四安。」這句話包含了長江流經的青海、雲南、重慶、上海、江蘇、江西、湖南、湖北、西藏、四川、安徽11個省(市、自治區)。
45.
海河、淮河的治理應根據其水系特徵進行。一般來說,可以採取的措施:上游修建水庫、植樹造林;中游加固河堤,修建蓄洪、分洪工程;下游開挖入海水道,加快洪水排泄。
46.
分析河流水系圖時,首先,要從總體上把握各河流流域跨越的經緯度、發源地、流經的地形區和入海口;其次,要分清上、中、下游並了解各河段的水系特徵,記住重要的支流、湖泊、峽谷、城市的名稱及位置;最後,了解重要的地理事物,如水電站、灌溉農業區、商品農業基地、工業基地等與河流干支流的位置關系。
47.
長江的綜合治理
(1)綜合治理長江的首要任務是防洪,主要措施:①生物措施,在長江中上游營造防護林,保持水土;②工程措施,對「九曲回腸」的荊江段裁彎取直,在中下游加固江防大堤,興建分洪、蓄洪工程,在干支流上修建水庫。
(2)充分發揮「黃金水道」的作用,疏浚航道,加強沿江港口建設,擴大沿江地區的對外開放,促進經濟發展。
(3)主要水利工程:三峽水利樞紐、葛洲壩水利樞紐等。
48.
我國東部和西北地區的河流汛期都在夏季,但影響因素分別是降水量和氣溫。
49.
黃河的綜合治理:
(1)治理黃河的根本在於中游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植樹種草、打壩淤地、修建水庫)。(2)加固黃河大堤,利用小浪底水庫調水調沙。
(3)針對凌汛,採取炸冰壩的措施,疏浚河道。
(4)主要水利工程:小浪底水利樞紐、萬家寨水利樞紐等。
50.
在復習有關我國主要工業基地的知識時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通過分析我國四大工業基地分布圖,掌握其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河流位置等,形成完整的地理空間概念。
(2)掌握工業基地中主要工業城市的名稱和位置。
(3)運用區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和原理去審視四大工業基地,形成相應的知識體系。
51.
魯爾區的綜合整治對遼中南工業基地的借鑒意義: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改變單一的重工業結構;全面治理環境污染,提高環境質量;加強自身技術改造,淘汰落後的生產方式,提高自身的生產水平;加強交通的基礎設施建設;政府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等。
52.
0°緯線:剛果蘇門前,亞馬家裡面。
23°26′N:一灣兩海三半島,還要經過台灣島。
23°26′S:南非澳洲南美洲,拉普巴拉向南流。
20°W:冰島以西格陵蘭,大西洋中東部穿。
20°E:斯堪的納維亞山,波羅的海巴爾干,波德平原地中海,剛果盆地好望穿。
40°E:東經四十度,東歐平原穿,黑海和紅海,東非高原邊。
60°E:北烏拉爾山,南阿拉伯海,中穿伊朗和鹹海。
120°E:興安渤海台灣海,澳大利亞西部穿。
0°經線:零度經線不列顛,伊比利亞幾內亞。
180°經線:白令海中,紐西蘭東。
53.
任何地理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地圖上,可以通過某地理事物與周圍相關地理事物在方向、距離上的比較,確定它的區域位置。如黃土高原位於太行山以西,若能確定某高原東部為太行山,即可確定其為黃土高原。
54.
不同地區的氣候特徵、自然帶特徵、動物特徵、土壤特徵、河湖特徵、地貌特徵、人文特徵等都具有一定的規律性或特殊性,這些特徵是區域定位的重要線索。如據降水和氣溫情況可以判斷某區域是處於低緯還是高緯,是內陸還是沿海,是大陸東海岸還是大陸西海岸。
55.
與中國有關的重要經緯線上主要地理事物的分布應作為重點來記憶,可簡單歸納如下: 23°26′N:北回歸線東西穿,雲南兩廣和台灣。
30°N:岡底斯山橫斷山,四川盆地杭州灣。
40°N:塔里木祁連山,河套南側渤海灣。
80°E:天山山脈塔里木,青藏高原穿西部。
90°E:阿爾泰山吐魯番,可可西里孟加灣。
100°E:河西走廊祁連山,橫斷山脈泰國灣。
110°E:北起陰山貫三秦,南越巫山過南海。
120°E:興安虎聲吼,渤海水色秀,長江三角洲,台灣海峽游。
56.
亞洲既有世界最高的喜馬拉雅山脈,又有世界最低的窪地死海。
57.
第四紀冰川對歐洲地貌影響顯著。東歐平原和中歐平原部分呈波狀起伏的地形、北歐地區的峽灣海岸和眾多的湖泊、南部阿爾卑斯山區的寬谷和尖峰等,都是冰川作用的結果。
58.
亞洲的貝加爾湖、非洲的坦噶尼喀湖等較深的湖泊大多由岩層斷裂下陷,積水而形成的。
59.
美洲西部地區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是由美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擠壓隆起而形成的;美洲東部低緩的高原、山地是外力作用長期侵蝕的結果。
60.
歐洲西部和亞洲東部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有利於海洋運輸的發展;非洲大陸海岸線平直,港灣較少,不利於海洋運輸的發展。
61. 北美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亞地形特徵的異同:
都可以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西兩側高、中間低,但具體地形類型存在差異。北美洲東部為高原和山地、中部為平原、西部為山地;南美洲東部為高原、中部為平原、西部為大山系;澳大利亞東部為山地、中部為平原、西部為高原。
62.
復習交通要道時,可以與選擇航海路線結合起來。例如從俄羅斯聖彼得堡到天津港,走最近航海路線依次經過:波羅的海、基爾運河、北海、英吉利海峽、大西洋、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蘇伊士運河、紅海、曼德海峽、亞丁灣、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南海、台灣海峽、東海、黃海、渤海海峽、渤海。
63.
「十字路口」是交通位置重要性的重要表現:
馬六甲海峽是亞洲通往大洋洲,太平洋通往印度洋的「十字路口」。德國位於歐洲大陸中部,是從西歐到東歐,從北歐到南歐的「十字路口」。巴拿馬運河通航之後,中美地峽成為北美洲通向南美洲,大西洋通向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64.
西亞石油運往西歐和北美地區的最近航線是經過蘇伊士運河的航線,但石油運輸量最大的航線是繞過非洲南端好望角的航線。
65.
注意海上交通要道的地理界線作用:
如蘇伊士運河是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是南美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白令海峽是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土耳其海峽是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
66.
經常有同學把麥哲倫海峽與德雷克海峽混淆。麥哲倫海峽位於南美洲大陸南端與火地島之間;火地島與南極半島之間的德雷克海峽是南極洲與南美洲的分界線。
67.
注意大陸和大洲的區別:世界上有六個大陸,七個大洲,但並不能說大陸比大洲范圍大,或者大洲比大陸范圍大,如亞歐大陸比亞洲范圍大,澳大利亞大陸比大洋洲范圍小。
68.
亞馬孫熱帶雨林的全球環境效應
(1)影響著地球上大氣中的碳氧平衡,有「地球之肺」之稱。
(2)促進全球水循環,調節全球水平衡。
(3)世界生物基因寶庫。
69. 亞馬孫熱帶雨林面積廣闊的原因
(1)氣候:常年受濕熱的赤道低氣壓帶控制,氣溫較高,蒸發劇烈,對流旺盛,降水多。
(2)地形:亞馬孫平原北部為蓋亞那高原,南部是巴西高原,西部是高大的安第斯山脈,槽狀的地形形成了巨大的「聚水盆地」,周圍高原、山地的地表徑流不斷地向河床匯聚,使得該區降水豐富,濕度大。
(3)洋流:沿岸有暖流流經,帶來大量水汽。
(4)信風:亞馬孫河巨大的喇叭狀河口,向大西洋敞開,使東南信風和東北信風,攜帶著大量水汽,進入河谷地帶,一直向西推進,在西部受到山地的抬升,形成大量的地形雨。
70.
剛果河水能豐富的原因
(1)水量大:剛果河地處熱帶雨林氣候區,全年高溫多雨,降水豐沛;剛果河流域面積較廣,集水面積大。
(2)落差大:剛果河下游地勢陡峻,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資源豐富。
71.
在河流的不同河段,開發利用的側重點不同。中上游地勢起伏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的地區,主要是開發水能資源;中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平緩、河道寬闊、流量穩定的地區,主要開發內河航運。
72.
河流航運條件分析
氣候:降水影響河流流量大小、流量的季節變化、河流水位高低以及河道的寬度。氣溫:影響結冰期的長短,決定河流能否四季通航。
地形:落差大小決定水流是否平穩。
通航里程:江闊水深,水流平穩,則通航里程長。
航運價值的大小還受河流流域或沿岸人口、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
73.
非洲地理狀況
非洲大陸上,地形多高原。東非大裂谷,陷落地層斷。乞力馬扎羅,非洲最高巔。維多利亞湖,屬盆地凹陷。中部有盆地,剛果河其間。幾內亞海灣,大西洋沿岸。馬達加斯加,大島位東南。南非好望角,大陸西南端。
74.
非洲氣候
非洲熱帶大陸,赤道橫貫中部。氣候略呈帶狀,南北對稱分布。中部熱帶雨林,終年高溫雨足。三邊熱帶草原,干濕南北季反。熱帶沙漠規律,南北回歸不誤。地中海式兩端,冬雨夏干特殊。
75.
非洲有四條大河:
剛果河、尼羅河、尼日河和贊比西河;其中只有剛果河的徑流量比較穩定,其他三條河流的汛期都出現在其所在半球的夏季。
76. 印尼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地處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
77.
東南亞的石油主要分布於印尼、汶萊,特別是印尼,集中於蘇門答臘島,蘇門答臘島因此被稱為「希望之島」,現在印尼成為東南亞重要的石油輸出國,石油主要輸往日本。
78.
西亞石油輸出線路之一的「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曼德海峽→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有著眾多的考點,如北印度洋的季風洋流,紅海的成因及鹽度,地中海沿岸地區氣候的成因、特徵,直布羅陀海峽的密度流等,復習時應通過石油運輸線將其串起來。
79.
美國是世界上的資源大國,煤、鐵、石油等資源豐富,但該國也是石油等資源進口較多的國家之一,這與美國的「高消費」密切相關。
80.
日本四大島,本州最重要;海岸線曲折,人稠地狹小;地震活動頻,海洋季風顯;森林水力富,礦產資源少;經濟發展快,科技水平高;經濟四要區,原料進口要;對外貿易港,神橫本州島;東京為樞紐,鐵路速度高;寒暖流交匯,捕魚北海道;地小靠機械,農業單產高;文化東西兼,櫻花國代表
81.
世界上以鋼鐵為主的傳統工業區基本上都分布在煤、鐵資源豐富的地區,但日本由於煤、鐵資源短缺,只能通過海運輸入煤、鐵資源來發展鋼鐵工業,因此日本以鋼鐵為主的傳統工業區主要分布在瀨戶內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
82.
歐洲西部溫帶海洋性氣候顯著的原因
①緯度位置:大部分地區位於35°N—60°N之間,屬於溫帶,盛行西風。②海陸分布:西臨大西洋,大陸輪廓曲折,使海洋的影響深入內陸。③地形:中部為平原,山脈為東西走向,有利於海洋濕潤氣流深入內陸。④洋流:北大西洋暖流對沿岸地區起增溫、增濕作用。
83.
歐洲西部地形、氣候特徵
歐西地形分三,山地平原相間;地表錯綜復雜,侵蝕來自冰川。氣候西部特點,溫帶海洋明顯;東屬溫帶大陸,海洋特徵逐減;南部地中海式,北部夏涼冬寒。
84.
澳大利亞大陸與其他大陸長期隔離,自然環境比較單一,生物進化緩慢,這些動物又沒有威脅其生存的天敵,故能生存至今。
85.
澳大利亞人口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原因:氣候溫暖濕潤,適於居民生活;有優良的港口,對外聯系方便;開發時間早。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