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七年級上冊試卷
❶ 初中一年級地理上冊總結
七年級地理(上)主要知識點
一、地球與地圖
(一)地球和地球儀
1. 地球的形狀、大小與運動
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1、地球是一個球體。依據: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的實例。
2、地球的表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赤道周長約4 萬千米。
二、地球儀
在地球儀上識記以下內容:
南、北極,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
三、緯線的緯度
1、緯線:在地球儀上,赤道和與赤道平行的的圓圈叫緯線。
緯線有三個特點:①、緯線指示東西方向;②、緯線的長度不相等(赤道最長,從赤道向兩極,緯線逐漸縮短,最後成一個點);③、自成一個圓。
2、緯度:①、赤道為0°,赤道以北為北緯(0°—90°N),赤道以南為南緯(0°—90°S)。赤道將地球平分南、北兩個半球。緯度數從赤道向北、向南逐漸增大。緯度最大值90°。
②、人們規定: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
四、經線和經度
1、經線:在地球儀上,連結南、北兩極並垂直於緯線的弧線。
經線有三個特點:⑴、指示南北方向;⑵、長度都相等;⑶、自成半圓。
2、經度:⑴、經度的起點是0°經線,也稱「本初子午線」。0°經線為經過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根經線。0°經線以東為東經(0°—180°E);以西為西經(0°—180°W),所以東西經最大度數為180°。經度數從0°經線向東、向西逐漸增大。
⑵、180°經線:180°E和180°W重合的經線。
⑶、任何一個經線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兩個半球。國際上規定20°W和160°E兩條經線組成的經線圈,作為劃分東西兩個半球的分界線。如:15°W位於東半球;165°E位於西半球。
五、經緯網
1、利用經緯網確定地面上任何一點的位置。
2、讀經緯網圖,能回答有關問題(舉例說明)
(二)地球的運動
自轉 公轉
方向 自西向東 自西向東
轉動一周所需要的時間 24小時 一年
旋轉中心 地軸 太陽
所產生的地理現象 晝夜更替 四季變化 五帶P11
轉動特點 繞地軸不停自轉 地軸始終傾斜66.5º北極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
生活中的例子 太陽東升西落「白日依山盡」 時差 春夏秋冬來復去
1、用事實分別說明地球自轉、公轉及其產生的地理現象。P11
2、地球上不同的地區,出現時間差異。
例:我們班想觀看12日上午7:30在美國紐約舉行的足球賽,要什麼時候收看電視?① 12日上午7:30; ②12日中午11:30;③12日晚上20:30。
3、地球上五帶的劃分:
⑴、熱帶:回歸線之間23.5°N—23.5°S(太陽光有直射);
⑵、北溫帶:北回歸線與北極圈之間23.5°N—66.5°N(有四季變化);
⑶、南溫帶:南回歸線與南極圈之間23.5°S—66.5°S(有四季變化);
⑷、北寒帶:北極圈內66.5°N—90°N(有極晝、極夜);
⑸、南寒帶:南極圈內66.5°S—90°S(有極晝、極夜);
註:從五帶分布來看,非洲最熱,南極洲最冷。
(二)地圖
一、平面上的八個方向:
1、地圖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⑴、方向 ①、平面上的八個方向: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
②、地圖上方向的表示法:
a、有指向標的地圖,應根椐指向標所標方向去辨認(箭頭指向北方);
b、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採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定確定方向;
c、在經緯網上應根椐經緯網所指的方向確定方向。
圖上距離
⑵、比例尺:①、比例尺=————
實地距離
②、比例尺的方式:數字式 1/1000或1:1000;
文字式 圖上1厘米等於實地距離100千米;
線段式 0 1 2 3
③、比例尺的選擇: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單。如:學校平面圖應選擇較大比例尺;畫中國政區圖應選擇較小的比例尺。
比例尺大小:1/100>1/100000
⑶、圖例和注記:識記一些常用的圖例。
1、五種基本地形的特徵:
山地 海拔較高大於500米,坡度較陡,地面崎嶇。如:喜馬拉雅山—阿爾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
丘陵 海拔較低,相對高度小於200米,地面較崎嶇。如:中國的山東丘陵和東南丘陵。
高原 地面起伏較小,海拔較高,邊緣較陡峻。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巴西高原(世界最大)。
平原 地面起伏較小,海拔較低,小於200米。亞馬孫平原(世界最大),東歐平原。
盆地 四周高,中間低。剛果盆地(世界最大)。
2、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記山頂、鞍部、陡崖、山脊、山谷(如下圖所示)P16。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越密集,表示坡越陡;等高線越稀疏,表示坡越緩。
第2章 海洋與陸地
世界的海陸分布
1、海洋與陸地:海洋佔71%,陸地佔29%。
2、七大洲:
⑴東半球的大洲:亞、歐、非、大洋洲;西半球的大洲:南、北美洲。
南極洲位於南極圈內,地跨東、西半球。
⑵、面積最大和最小的大洲:亞洲、大洋洲;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南極洲、歐洲。赤道穿過的大洲:非洲、亞洲、大洋洲、南美洲。
(3)、亞、歐兩洲分界線: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
亞、非兩洲分界線:蘇伊士運河。
南、北美洲分界線:巴拿馬運河。
亞、北美洲分界線:白令海峽。
3、四大洋:⑴、面積最大,最深的是太平洋;面積最小,最淺的是北冰洋。
⑵、大西洋呈「S」形,地跨南、北半球。
4、識記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圖。
海陸變遷
1、地球表面形態處在永不停自的變化之中。如:地震、火山等(地中海面積的縮小,紅海面積的擴大,東非大裂谷的擴張等都說明地球內部在運動)。
2、板塊構造學說:地球共分為六大板塊(P 37 圖)
3、火山與地震:世界上兩大火山、地震帶:⑴、環太平洋地震帶;⑵、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帶。
第3章氣天氣和氣候
第一節 多變的天
1、天氣指某一個地方短時間內的大氣狀況。特點是多變。如:狂風暴雨、風力大等。
2、氣候指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狀況。特點是有相對的穩定性。如:炎熱乾燥,冬冷夏涼等。
3、識記常用的天氣符號,會讀簡易天氣預報圖。
4、空氣污染指數
第二節、氣溫和氣溫分布
氣溫與生活
氣溫變化
氣溫日較差= 一天中最高氣溫— 一天中最低氣溫
氣溫年較差= 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氣溫— 一年中最低月平均氣溫
氣溫分布
1.等溫線密集,說明氣溫差別大;等溫線稀疏,說明氣溫差別小。
2.等溫線與緯線平行,說明氣溫主要受緯度影響;等溫線與海岸平行,說明氣溫受海洋影響顯著。
3.等溫線彎曲分布的規律見下表。
⑴、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規律:從低緯度向高緯度氣溫逐漸降低。
A、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
B、同緯度,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陸地氣溫低,海洋氣溫高。
C、同緯度,海撥高、氣溫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氣溫降低0.6度。
⑵、北半球一年當中平均氣溫最高是七月,最低是一月;南半球則相反。
第二節、降水和降水分布
(一)降水與生活
1、降水: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雹等,統稱為降水。
2、降雨等級:小雨、中雨、大雨、暴雨。
(二)世界降水分布的規律
1.赤道附近地帶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
2.南、北回歸線兩側,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3.中緯度,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
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第四節、世界氣候
(一)分布
分布地區 氣候類型
熱帶 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溫帶 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寒帶 寒帶氣候
二類型
分布地區 氣候類型
大陸東岸 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大陸內部 溫帶大陸性氣候
大陸西岸 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1、熱帶氣候:
類型 地表景觀 氣候特徵 主地分布地區
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雨林 全年高溫多雨 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馬來群島
熱帶季風氣候 熱帶季雨林 全年高溫,一年分雨季(6—10月)和旱季(11月—次年5月) 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
熱帶草原氣候 熱帶草原 全年高溫,一年分乾季(11—次年5月)和濕季(6月—10月) 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 如:非洲大陸
熱帶沙漠氣候 熱帶沙漠 全年炎熱乾燥 西亞和北非、
澳大利亞中部
2、溫帶氣候:
類型 地表景觀 氣候特徵 主地分布地區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冬季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夏季高溫多雨,四季分明 中國、美國、巴西等國東南部
地中海氣候 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冬季暖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 南北緯30°—40°大陸西部,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溫帶季風氣候 溫帶落葉闊葉林 冬季寒冷乾燥,夏季暖和多雨,雨熱同期 中國東北部,俄羅斯東南部,朝鮮半島及附近地區等
溫帶海洋性氣候 溫帶草原 冬暖夏涼,年降水量較多,季節分配較均勻 中緯度地區的大陸西岸。如:歐洲西部大西洋沿岸等
溫帶大陸性氣候 森林草原、荒漠 冬冷夏熱,年降水量較多,夏季多雨 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內陸地區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耐寒的針葉林 冬長而嚴寒,夏短而暖和,降水較少 俄羅斯和加拿大
3、寒帶氣候:
(1)、極地氣候:①、苔原氣候:亞歐大陸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終年嚴寒,分布有苔蘚和地衣等。
②、冰原氣候:終年嚴寒。主要分布 北極地區和南極洲,無植物生長。
(2)高山高原氣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的山地高原,氣溫較低,降水較少,自然景觀的垂直變化顯著為基本特色。
影響氣候的因素: 。
第四章、第五章知識點
1、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人口密度=該地區的總人口數該地區的總面積
3、分布:世界人口稠密區(亞洲東部、亞洲南部、歐洲、北美洲東部等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200人以上地區)人口稀疏區(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大洋洲西部沙漠地區、南美洲亞馬孫平原、亞洲和北美洲北冰洋沿岸地區、中國的青藏高原地區等)。
人口分布規律:經濟發達、自然條件優越的地區人口稠密,自然條件很差的地區人口稀疏。
4、人口問題
所謂人口問題,是指由於人口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人口數量增長、人口素質、人口結構(人口年齡、性別結構,人口的城鄉結構和地區分布結構)等問題,以及人口增長過快或人口停止增長乃至出現負增長而對環境和社會、經濟等所產生的影響。
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交通堵塞、居住條件差、就業困難、飢餓貧困
5、遷移:鄉村人口向城市遷移的主要原因:①鄉村人口增長造成勞動力過剩;②城鄉差別——城市的就業機會相對較多,城市的物質生活條件較鄉村好,城市的文化、教育等條件較鄉村好。鄉村人口湧入城市對城市發展所產生的影響。
積極意義鄉村人口向城市遷移城市,可以為城市提供大量的勞動力,有力地支持城市建設;負面影響:可能造成城市人口過多而引發城市物質供應問題、城市就業問題、城市社會治安問題、城市環境問題等一系列城市人口問題。
6、人種:根據膚色、發色與發型、眼色、頭型、鼻型、面型、血型等不同,居民可分為黃色、白色、黑色三大人種。
❷ 初中地理復習提綱(一)七年級上冊 人教版
七年級上冊
第一章 讓我們走近地理
第一節 我們身邊的地理知識
一、解開地理之迷:
我國:最早出現「地理」一詞的是公元前5世紀《易。系辭》
西方:公元前2世紀古希臘學者埃拉托色尼寫出第一本地理專著《地理學》
二、地理與日常生活:熟悉生活環境、確認方向、識別天氣、了解風土人情、提高生活適應能力
三、地理與生產建設:1、地理與農業生產 2、地理興建工業企業
3、地理與交通、商業網點、區域規劃、解決全球性的問題等
四、地理與風土人情:西伯利亞居民、狂歡節、聖誕節、鬥牛、阿拉伯人的服裝等。
第二節 我們怎樣學習地理
一、學會看地圖:1、地圖製作過程:鳥瞰圖形----平面圖-----地圖(P6)
(學習基礎) 2、最早的地圖:距今4700多年蘇美爾人
3、地圖的種類:(P7)
二、地圖三要素:
1、方向:
(1)通常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2)有指向標地圖:箭頭指向北方
(3)有經緯網地圖: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
(4)室外看地圖:面朝北背朝南
(5)確定地平面方向:指南針;北極星;太陽;年輪;樹葉疏密;山兩側的潮濕程度
2、比例尺:(1)定義:圖上距離與實地距離之比
(2)表示方法:數字式;文字式;線段式
(3)大小比較:分子為1分母大,比例尺小
(4)用比例尺量算:注意線段式比例尺的應用
大比例尺 范圍小 內容詳細
小比例尺 范圍大 內容簡單
(5)相同圖幅的兩幅地圖
(6)學校平面圖宜用約1/1000的比例尺
3、圖例與注記:(1)圖例與注記的區別(P10)
(2)常用圖例符號(P10)
4、看地圖的順序:圖名——方向——圖例——比例尺——圖的內容
5、學會收集地理信息(學習之本):圖書館查閱資料;上網查詢;社會實踐等
6、學會思考地理問題(學習關健):地理事物的名稱、分布、特徵、成因、聯系等
7、在野外旅行中學習地理(重要途徑):准備好地圖、指南針、筆記本、照相機等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一節 認識地球
一、地球的形狀
1、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蓋天說—渾天說—麥哲倫環球航行—衛星探測
即天圓地方—張衡的「天之包地,猶地之裹黃」—球體—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2、麥哲倫航行的時間和路線:(P15)
3、地球是球體的證據:(1)海邊看船;(2)草原看馬;(3)麥哲倫環球航行;(4)月食時月球表面的圓弧形陰影;(5)現代探測技術及照片;(6)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7)登高望遠
二、地球的大小: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
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
三、 地球儀
1、 幾個概念:地球儀;地軸;北極;南極;赤道;經線;緯線;經度;緯度
2、 緯線與經線
概念 起點 形狀 長度 指示方向
緯線 與赤道平行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 以赤道為起點 圓圈(除極點外) 半球:不相等
全球:度數相同的緯線長度相等 東西方向
經線 連接南北兩極並垂直於緯的弧線 以本初子午線為起點 半圓 所有的經線都相等 南北方向
3、經度與緯度
起點度數 最小值與最大值 北緯南緯東經西經 變化規律
緯度 赤道為0° 0°與90° 赤道以北為北緯以南為南緯 從赤道向南向北逐漸增大
經度 本初子午線為0° 0°與180° 本初子午線以東為東經以西為西經 從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逐漸增大
90°N
本初子午線
N 大 180° W E 180°
0° S 赤道
大 0° 大
90°S 大
4、重要的經緯線:
(1)0°經線:又稱本初子午線,經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舊址,經度起點線
(2)180°經線:只有一條
(3)西經20°和東經160°:東西半球的劃分界線
(4)0°緯線:又稱赤道,經過厄瓜多首都基多,南北半球的分界線
(5)北緯23.5°與南緯23.5°:北回歸線與南回歸線
(6)北緯66.5°與南緯66.5°:北極圈與南極圈
5、低中高緯度的劃分:0°——30°——60°——90°
低 中 高
6、東西半球的劃分:赤道以北為北半球,以南為南半球;西經20度向東到東經160度為東半球,西經20°向西到東經160°為西半球
7、相對應的經線:組成一個經線圈,度數之和為180°,符號相反。
三、經緯網:確定地球表面的任何一點的位置
第二節 世界的海陸分布
一、 海陸分布大勢:
七分海洋,三分陸地(71 %/ 29% );
無論怎樣把地球分成出兩個半球,都是水半球面積大於陸半球面積
二、 七大洲和四大洋
1、 幾人概念:大陸;大洲;島嶼;半島;洋;海;海峽;
2、 口訣: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太大及印北
3、 洲界線:亞洲與歐洲: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峽
亞洲與非洲:蘇伊士運河
亞洲與北美洲:白令海峽
北美洲與南美洲:巴拿馬運河
4、 繪制海陸輪廓
第三節 世界的地形
一、 陸地地形
1、 海拔與相對高度:兩者的概念與計算
2、 五種地形的比較
地形類型 大致海拔 地表形態
共同點 地表形態
不同點 世界之最
平原 200米以下 地面起伏小 海拔較低 亞馬孫平原
高原 500米以上 海拔較高邊緣較陡峻 青藏高原(高)
巴西高原(大)
山地 500米以上 地面崎嶇不平 海拔高坡陡谷深 科迪勒拉山系
喜馬拉雅山—阿爾卑斯山系
丘陵 500米以下 海拔低相對高度小於200米 —————————
盆地 海拔不定 四周高中間低 剛果盆地
3、 世界兩大山系:(1)環太平洋沿岸山脈帶:東岸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和安第斯山) 西岸為日本群島台灣島菲律賓群島組成的島弧
(2)橫穿亞歐大陸南部和非洲大陸北部的山脈帶:喜馬拉雅山、阿爾卑斯山和阿特拉斯山
二、 海底地形
大陸架:坡度緩,水深在200米以內
大洋中脊:新海洋誕生的地方
大陸坡:大陸架向外傾斜的陡坡
海溝:最深的地方(馬里亞納海溝)
三、 學看地形圖
1、 地形圖的繪制過程:鳥瞰圖—平面圖—等高線地形圖—等高線分層設色地形圖
2、 五種地形部位的等高線表示圖
3、 五種地形類型的表示圖
4、 顏色與地形:黃色——陸地,藍色——水域,綠色——平原,大面積黃色或棕色——高原,長條形黃色或棕色——山脈,眾多小塊黃色——丘陵
5、 山脊處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山谷處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
6、 坡陡處等高線密集,坡緩處等高線稀疏
7、 如何利用等高線爬山
第四節 海陸變遷
一、 地表形態變化:處於不停息的運動變化之中
海洋——陸地: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海洋生物化石;地中海不斷縮小
陸地——海洋:台灣海峽森林林遺跡;東非大裂谷將形成海洋
二、 大陸漂移假說:魏格納和假說內容(P33)
三、 板塊構造學說:(P35)1、內容:3點 2、六大板塊名稱與分布 3、解釋了大陸漂移
四、火山和地震:兩大火山地震帶: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喜馬拉雅—地中海火山地震帶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一節 世界的人口
一、世界的人口數量與增長
1、 總數:65億
2、 增長:18世紀以前增長緩慢,18世紀以後增長迅速。原因:生活和醫療水平的提高,死亡率下降,壽命延長。
3、 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計算
三、 世界人口的分布——不均勻
1、 分布地區:中低緯度地區,原因:氣候溫和、降水較多的平原和盆地及沿海地區
2、 四大稠密區: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
3、 四大稀疏區:乾旱的荒漠、寒冷的極地、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熱帶雨林
四、 世界的人口問題
1、人口過多增長過快所帶來的問題
(1)、給資源和環境造成壓力: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各種污染和災害
(2)、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壓力:就業、居住、教育、醫療等問題
2、人口增長過慢所帶來的問題:勞動力短缺、兵源不足、人口老齡化等
3、對策與出路:人口增長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4、城市人口比重(P43)
5、人口遷移:發展中國家:人口由農村向城市遷移;發達國家:人口由城市向農村遷移
第二節 世界的人種
一、人種的概念與種類(P45)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
二、三大人種的比較和分布
人種 外表特徵 分布地區(P45和圖3-8)
黃色人種 P45閱讀文 亞洲東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
白色人種 歐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西部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種 非洲中部和南部、美洲部分地區
混血人種:主要分布在南美洲
第三節 世界的語言和宗教
一、世界的語言
1、總數:2000種
2、聯合國六大語言及分布: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
語言 分布地區和人數
漢語 中國和東南亞(使用人數最多)12億
英語 英、美、澳、印、菲等(使用最廣)4億
法語 法國
俄語 俄羅斯
西班牙語 西班牙及南美洲
阿拉伯語 西亞和北非的阿拉伯國家
二、 世界的宗教
中國大多數人不信教,土生土長的宗教是道教。
宗教 發源地 時間 分布 教徒 建築物及經書
基督教 巴勒斯坦 公元1世紀 歐美及大洋洲 10億、
多與廣 教堂
《聖經》
伊斯蘭 教 沙特 公元7世紀 亞洲西部東南部、非洲北部和東部
中國西北部 7億
穆斯林 清真寺
《古蘭經》
佛教 古印度 公元前6世紀 東亞、東南亞
及斯里蘭卡 2億
善男信女 廟宇
《藏經》
第五節 世界的聚落
一、 聚落的形態
1、 聚落的概念與類型:城市和鄉村
2、 城市與鄉村的區別
名稱 概念 人口 交通 經濟活動 建築物
城市 P51 多且集中 道路多且寬便利 非農產業如工業服務業等 高且密集
鄉村 P52 少且分散 道路少且窄 農業為主 矮且分散
3、 鄉村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
4、 鄉村演變成城市的各個階段的外表景觀的變化(P52圖)
5、 容易形成聚落的地方:河流的交匯處、入海口;沿河沿湖;鐵路或公路的交叉處;平原和山麓地帶
6、民居建築特色與自然環境的關系(P53)
7、濕熱地區——雙層結構、屋頂傾斜(坡形屋)、人住上層
寒冷地區——牆厚窗小、雙層玻璃
炎熱乾旱地區——屋頂平(平頂屋)、窗小
二、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
1、文化遺產的類型:
2、保護措施:(P54第二段)
第四章 世界的氣候
第一節 天氣與氣候
一、天氣與氣候的區別
名稱 概念 時間 穩定性
天氣 一個地區短時間里陰晴、風雨、冷熱等大氣狀況。 短 不穩定
氣候 一個地區多年的天氣平均情況。 長 較穩定
二、天氣符號: 會識別:台風;沙塵暴;晴天;雨;雪;陰天等
三、衛星雲圖:綠色表示陸地;藍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雲雨區,越白表示雲層越厚,下雨的可能性越大。
四、天氣預報:報氣溫和降水;中央電視台:衛星雲圖—天氣形勢圖—城市天氣預報圖
五、天氣與氣候 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第二節 氣溫和降水
一、 氣溫
1、 概念與單位
2、 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
(1) 年平均氣溫的分布規律:A由低緯度向高緯度地區遞減;B同緯度的海陸氣溫不同
C南半球等溫線平直;D海拔低處氣溫高海拔高處氣溫低(P61)
(2)一月平均氣溫分布(最冷月);七月平均氣溫分布(最熱月)(P62、P63)
(3)最熱的地方是非洲大陸;最冷的地方是南極洲
3、氣溫的測定:一日4次;日均溫(除以4),月均溫(除以月天數),
年均溫的計算(除以12)
三、降水
1、降水的條件:三方面:水汽;氣溫下降;有凝結核
2、降水的類型及區別:地形雨;對流雨;鋒面雨
3、降水量的測定: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計總和)
4、世界降水的分布規律:A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B沿海地區降水多,
內陸地區降水少;C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5、世界的雨極和干極:乞拉朋齊、智利阿塔卡馬沙漠。
6、氣候資料的統計方法
(1)表示方法:橫坐標表示時間,左側縱坐標表示氣溫,右側縱坐標表示降水量
(2)繪制過程:先描點,畫光滑的氣溫曲線,再畫逐月降水量柱狀圖
(3)分析方法:A看氣溫最高月與最低月及其氣溫值和年溫差
B看降水逐月分布情況、季節分配情況、總降水量情況
(4)特殊值:熱帶:全年T >20度(16度) 亞熱帶:最冷月T>0度
溫帶:最冷月T<0度最熱月T>16度 寒帶:最熱月<5度
多雨:月R>100MM 適中:月R=50MM左右 少雨:月R<30MM
第三節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一、 地球的形狀即緯度位置
太陽高度角從低緯度地區向高緯度地區逐漸變小——氣溫由低緯度地區向高緯度地區遞減
二、地球的運動
1、地球自轉和公轉對比
運動形式 含義 方向 周期 結果及影響 特徵
自轉 繞地軸轉 自西向東 一天或24小時 晝夜交替、各地時間的差異、一天中氣溫的變化
公轉 繞太陽轉 自西向東 一年 四季的更替、晝夜長短變化、各地獲得熱量不同、形成五帶。 1、地軸與公轉軌道平面總是保持66。5度夾角2、北極總是指向北極星附近
3、四季的變化
二分二至 日期 太陽直射點 季節 地理現象
春分 3月21日前後 赤道 春季 晝夜等長
夏至 6月22日前後 北回歸線 夏季 晝長夜短、北極極晝南極極夜
秋分 9月23日前後 赤道 秋季 晝夜等長
冬至 12月22日前後 南回歸線 冬季 晝短夜長、北極極夜南極極晝
3、 地球上的五帶 北南溫帶,北南寒帶,熱帶
(1)名稱 (2)分界線 (3)太陽直射情況 (4)極晝極夜現象 (5)獲的光熱情況
二、海陸分布
物理性質 對氣溫的影響 對降水的影響
海洋 吸熱慢放熱慢 夏季氣溫低冬季氣溫高 近海地區降水多
陸地 吸熱快放熱快 夏季氣溫高冬季氣溫低 內陸地區降水少
三、地形地勢
1、屏障作用:陰坡氣溫低濕度大,陽坡氣溫高濕度小
2、阻擋作用: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3、垂直作用:氣溫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約降低0。6度,導致高山高原氣溫低,平原氣溫高。
四、人類活動
1、影響局部氣候:緩和與惡化
2、導致氣候反常:產生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旱澇災害
4、 城市熱島效應:城區和郊區氣溫和降水不同
五、 洋流影響:暖流經過地區增溫增濕,寒流經過地區降溫降濕。
六、 地球變暖的結果:海平面上升,熱帶風暴加劇,乾旱面積擴大,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
第四節 世界主要氣候類型
一、 劃分標准:各地氣溫和降水的組合而形成的氣候特徵。
二、熱帶氣候類型
氣候類型 氣候特徵 分布地區
熱帶雨林氣候 終年高溫多雨 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馬來群島
熱帶草原氣候 終年高溫,降水總量較少,分旱雨兩季 熱雨氣候兩側,以非洲最典型
熱帶季風氣候 終年高溫,降水總量大,分旱雨兩季 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
熱帶沙漠氣候 終年高溫少雨, 南北回歸線經過的內陸地區和大陸西岸地區,以撒哈拉沙漠最典型
氣候類型 氣候特徵 分布地區
亞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四季分明 中國東南部,美國東南部,巴西東南部及阿根庭澳大利亞等沿海地區
地中海氣候 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 南北緯30-40度的大陸西岸,地中海地區最典型
三、亞熱帶氣候類型
三、 溫帶氣候類型
氣候類型 氣候特徵 分布地區
溫帶季風氣候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中國東北部,俄羅斯東南部,朝鮮半島和附近地區
溫帶海洋性氣候 終年溫和濕潤 中緯度40-60度的大陸西岸
溫帶大陸性氣候和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夏季溫和,降水稍多,冬季寒冷乾燥 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中部和北部
四、 寒帶氣候或極地氣候
氣候類型 氣候特徵 分布地區
苔原氣候 夏季短暫溫和,冬季漫長而嚴寒,終年降水極少 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冰洋沿岸
冰原氣候 格陵蘭島和南極大陸
五、 高山高原氣候:氣候垂直變化明顯;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安第斯山等。
六、 學習方法:1、本章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世界氣溫分布和降水分布的各三大規律要與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一一對應分析。2、世界氣候類型要用比較法來學習,認真查閱圖表:如熱帶、亞熱帶、溫帶氣候的異同點;亞熱帶季風氣候與地中海氣候異同點;溫帶季風氣候與溫帶大陸性氣候的異同點。3、了解熱帶雨林氣候的功能,熱帶草原氣候的動植物,地中海氣候的硬葉林和旅遊,溫帶大陸性氣候內部景觀差異,亞寒帶針葉林分布,南北極地區的動物,非洲氣候類型分布的對稱特點。
第五章 世界的發展差異
第一節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一、不同類型的國家:200個國家和地區
1、面積上: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梵蒂岡
2、人口上:中國、印度、美國、梵蒂岡
3、社會制度上:社:中越朝古;資:美英法
4、地區:格陵蘭(丹麥)、百慕大地區
二、分布特點
1、劃分標准: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
2、半球分布:發達國家:北半球;發展中國家: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
3、大洲分布:發達國家:歐洲、北美洲、大洋洲;發展中國家:亞洲、非洲、拉丁美洲
4、南北對話、南南合作、五項原則
三、發展差異
1、發展差異的原因: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造成
2、差異表現:人口與國內生產總值的差異:佔世界人口80%發展中國家只佔世界22%的國民生產總值,發達國家卻相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差異;工農業生產發展水平不同。
3、發展較快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巴西、東南亞國家。
第二節 國際合作
一、 國際間的矛盾和與沖突:
1、 原因: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
2、 表現:見課本P92圖
二、世界的主題:和平與發展;世界三大問題:人口爆炸;資源危機;環境污染
三、國際合作與經濟全球化:能說明P42的圖
第三節 國際組織
1、意義:重要工具、紐帶和橋梁
2、聯合國:記5 大常任理事國與總部、了解六大機構。
3、WTO、奧委會、紅十字會:記總部所在地,了解宗旨和職能及認別標志。
4、其它國際組織總部所在地。
❸ 初中七年級上冊地理寶典訓練答案
可以的話貼上題目
❹ 初中七年級上的地理總復習,試題、資料……
) 中考地理知識點總結
七年級上冊
一、地球與地圖
1、地球的形狀:兩極稍扁,赤道略鼓,不規則的球體。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徑:6371千米; 赤道周長:4萬千米; 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3、、經線與緯線的特點,經度與緯度和半球的劃分。
4、地球自轉、公轉的特點及其產生的地理現象
旋轉軸 方向 周期 現象
自轉 地軸 自西向東 一天 晝夜交替;時間差異
公轉 太陽 一年 四季變化;五帶形成
5、地圖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6、識別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7、根據需要選擇常用地圖,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養成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地圖的習慣。
二、海洋與陸地
1、海陸分布:
(1)運用地圖和數據說出全球海陸所佔比例: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71%,陸地佔地球表面積的29%。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況
①七大洲:(面積從大到小)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②四大洋:(面積從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洲界:亞洲與非洲:蘇伊士運河
亞洲與歐洲: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北美洲與南美洲:巴拿馬運河
2、海陸變遷:
(1)改變地表的作用有來自內部(地殼運動、火山和地震)和來自外部(流水、風力、海浪和冰川)兩種。
(2)知道板塊構造學說,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
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
a) 地中海 — 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
b)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3)大陸漂移學說,魏格納。
三、天氣與氣候
1、多變的天氣:
(1)知道「天氣」和「氣候」的區別:
天氣是短時間的大氣狀況,是易變的;
氣候是長期的(多年的)大氣平均狀況,是穩定的。
(2)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3)用實例說明人類活動對大氣環境的負面影響及保護大氣環境的重要性。
2、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1)氣溫的變化:
① 氣溫的日變化:一天中,最高溫度出現在午後2小時左右(14時);
最低溫出現在日出前後。(會計算氣溫日較差)
② 氣溫的年變化: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則相反。(會計算氣溫年較差)
③五帶中,熱帶氣溫變化最小,溫帶寒帶較大
(2)會使用氣溫資料,繪制氣溫曲線圖,並讀圖說出氣溫的變化規律。
(3)世界氣溫的分布規律:
① 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
② 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陸地氣溫低,海洋氣溫高。
③ 在山地,氣溫隨著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
3、降水與降水的分布
(1)降水的形式:雨、雪、冰雹
(2)會使用降水資料,繪制降水量柱狀圖,並讀出降水的變化規律。
(3)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圖,說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異。
① 從赤道向兩極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② 在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③ 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少,沿海地區降水多。
④ 在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⑤ 世界降水量最豐富的地區是赤道附近;最貧乏的地區是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
⑥ 世界降水量最豐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齊;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馬沙漠。
4、世界的氣候
(1)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
熱帶: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溫帶: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
寒帶:寒帶氣候
(2)主要分布在溫帶地區亞歐大陸東岸、內部、西岸的氣候類型
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大陸內部:溫帶大陸性氣候
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3)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等對氣候的影響
(4)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四、居民與聚落
(一)人口與人種
1、運用地圖、資料,說出世界人口增長和分布的特點
(1)人口自然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的分布:
人口密度 = (人/平方千米)
(3)人口分布: a) 人口稠密區:亞洲的東部和南部、 歐洲 、北美洲東部
b) 人口稀疏地區:極端乾旱的沙漠地區;如撒哈拉沙漠、大洋洲西部沙漠
氣候過於潮濕的雨林地區;如亞馬遜平原
終年寒冷的高緯度地區;如北冰洋沿岸
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如青藏高原
2、人口問題對環境及社會、經濟的影響
3、鄉村人中向城市遷移
4、世界三大人種特點,並在地圖上指出三大人種的主要分布地區。
(1)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根據人類體質方面的特徵來劃分。
(2)世界三大人種的主要分布區:
白種人:歐洲、西亞、北非、美洲、大洋洲
黃種人:亞洲、北美洲北部、南美洲的部分地區
黑種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洋洲西北部
(二)語言和宗教
1、 語言:
世界主要的語言(聯合國的工作語言)的分布地區:
漢語:中國,東南亞部分地區
英語:歐洲的西部、北美洲、亞洲的南部等
俄語: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俄羅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
法語:法國、非洲一些國家
阿拉伯語:西亞、北非
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英語是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2、 宗教:
(1)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區
基督教: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形成於亞洲西部,目前集中分布在歐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蘭教:教徒被稱為穆斯林,產生與阿拉伯半島,主要分布在亞洲的西部和東南部,非洲的北部和東部
佛教:創始於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
(2)我國維吾爾族、回族多信仰伊斯蘭教
藏族、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
(三)聚落
1、 運用圖片描述城市景觀和鄉村景觀的差別
2、 舉例說出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1)聚落形成與發展的主要因素:
(2)建築風格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3、保護世界遺產的意義
傳統聚落是歷史時期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它們從不同側面記錄了當時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護甚至任意破壞,將導致無法挽回的損失。
五、發展與合作
1、世界上的國家和地區 ---200多個
(1) 面積居世界前六位的國家: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
(2) 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10個)
(3)地跨兩洲的國家:埃及(亞洲非洲)、土耳其(亞洲歐洲)、俄羅斯(亞洲、歐洲)、美國(北美洲、大洋洲)、巴拿馬(南美洲、北美洲)
(4)國界:地圖上一國與鄰國或公海之間的界線,是國家主權范圍的界線。國界是人為劃分的,有的依據山脈、河湖、海洋、經緯線來劃分,有的依據民族、語言、宗教等來劃分。
(5) 領土:國界范圍內的領陸、領水和領空。
2、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
(1)劃分:依據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分為
發達國家
發展中國家
(2)運用數據和實例,說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發展水平差異。— (南北差異)
(3)知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地區分布特點。
發達國家: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澳大利亞、紐西蘭例外 --- 在大洋洲)— 「北」
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 — 「南」
「南北對話」—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在經濟、政治上的商談。
「南南合作」— 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
「南北之差」—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差別。
3、國際合作
聯合國 總部 — 美國紐約 宗旨:「促進國家發展,維護世界和平」
6個主要機構 5個常任理事國(中、法、俄、英、美)
世界貿易組織 總部 — 瑞士日內瓦 中國於2001年12月正式加入
宗旨:「促進世界經濟發展和福利進步,主張貿易自由與公平」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和平、友誼、進步
國際紅十字會 人道主義
1.赴南極考察的最佳時期是( )
A.每年11月到次年3月 B.北半球的夏季
C.每年的7月至9月 D.9月23日前後
2.中國第一個南極考察站位於( )
A.南極圈以內 B.南極半島 C.拉斯曼丘陵 D.喬治王島
3.橫穿南極大陸國際考察隊的中國科學家名叫( )
A.李樂詩 B.秦大河 C.金慶民 D.李華梅
4.淡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是( )
A.海洋 B.北極地區 C.南極地區 D.大江,湖泊
5.我國正式加入《南極條約》的時間是( )
A.1949年 B.1978年 C.1983年 D.1993年
6.北極地區在科研和考察方面的重要地位在於( )
A.有獨特的自然條件和地理位置 B.有豐富多樣的動植物資源
C.有種類繁多的礦產資源 D.有大量的固體淡水資源
7.南極大陸附近海面顯著的自然景觀是( )
A.成群的企鵝 B.皚皚的白雪 C.多彩的極光 D.漂浮的冰山
8.人們去極地的最終目的是( )
A.為了自然探險 B.為了觀光旅遊
C.為了本國經濟的發展 D.為了人類更好地進行持續發展
9.閱讀"南極地區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
南極地區示意圖
(1)填出圖中數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①_______點,②_______地,③________半島;海洋: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海峽:⑨________.
(2)我國南極科學考察站:A__________,B__________.
(3)在圖上填出文森峰的位置並注記名稱.
(4)目前,已有__________個國家在南極建立了__________多個科學考察站,每年都有大批科學家在__________季赴南極考察.
參考答案:1.A 2.D 3.B 4.C 5.C 6.A 7.D 8.D
9.(1)南極 威爾克斯 南極 印度洋 大西洋 太平洋 羅斯海 威德爾海 德雷克海峽 (2)長城站 中山站 (3)略 (4)18 140 暖
1、地圖的種類包括:自然地圖和社會經濟地圖。
2、地圖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3、在地圖上確定方向: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採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確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圖時,應手持地圖,面朝北,背朝南;
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4、例尺就是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一般來說,所畫范圍大,內容簡單,選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畫范圍小,內容詳細,選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個分數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5、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麥哲倫環球航行依次經過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6、赤道就是0°緯線,赤道周長約為4萬千米,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緯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別用N和S表示。0°經線又叫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有180°,分別用E和W表示。
7、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
8、以赤道為界把地球分為南、北半球;
以20°W和160°E為界把地球分為東、西半球。
9、緯度范圍:0° 30°為低緯度;30° 60°為中緯度;
60° 90°為高緯度。
10、地球表面,陸地面積佔29%,海洋面積佔71%,所以有形象地稱地球為「三分的陸地,七分的海洋」。
11、比較經線和緯線的特點:
名稱 形 狀 長 度 指示方向
經線 半圓(弧形) 相等 南北方向
緯線 都是圓(極點除外) 有長有短 東西方向
12、七大洲的名稱按面積依次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注意看P23圖2-19和圖2-20)(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亞洲和歐洲連成一塊合稱亞歐大陸,中國位於亞洲。
南極洲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洲;亞洲是面積最大的大洲。
13、四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
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洋。
14、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和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
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5、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總稱為地形。
通常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
16、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對高度,地形圖上用海拔來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褐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7、非洲的剛果盆地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盆地;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是安第斯山脈。
18、五種基本地形的特點:
平原:海拔較低,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較高,地面坦盪,邊緣陡峻;
山地:海拔較高,峰巒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緩;
盆地:周圍高,中間低。
19、海底地形包括大陸架、大陸坡、大洋底三部分,大洋底由海溝、洋盆和大洋中脊組成。
20、地球表面形態處於永不停息的運動與變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態的地形是地球內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
21、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
22、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處有張裂拉伸、有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最容易發生火山和地震。
23、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環太平洋沿岸山脈帶和橫貫亞歐大陸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脈帶上。
24、在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緩。等高線由低處向高處凸出的部位是山谷,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的部位是山脊。
25、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總數已超過60億。
人口的自然增長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26、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發達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經濟發展水平低國家(發展中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快。
27、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區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如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原因是這些地區處在中低緯度地區、氣候溫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臨海地帶。
28、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指一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量。
29、人口的增長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30、城市問題主要表現在: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工業污染、雜訊干擾、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31、世界三大人種分別是: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
黃色人種分布在:亞洲東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也屬黃色人種。
白色人種分布在:歐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種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三大人種的具體分布到P46圖3-8識記)
32、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均為黃色人種。
33、目前被聯合國確定為工作語言的是: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其中使用范圍最廣的是英語;使用人數最多的是漢語。
34、巴西通用葡萄牙語,西亞和北非通用阿拉伯語。
35、世界的三大宗教:
基督教:產生於公元1世紀,經典為《聖經》,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傳最廣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典型建築為教堂。
伊斯蘭教:產生於公元7世紀,經典為《古蘭經》,主要分布在亞洲西部和東南部、非洲北部。典型建築為清真寺。
佛教:產生於公元前6世紀,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典型建築為寺廟。
道教是源於中國本土的宗教。
36、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
37、天氣和氣候概念和區別:
概念 特點
天氣 某個地方短時間內發生的陰、晴、冷熱等變化 多變、不穩定
氣候 某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 相對穩定
38、在衛星雲圖上,白色通常表示雲雨區,藍色表示陸地,綠色表示海洋。
39、氣候的兩個要素:氣溫和降水。
40、在北半球最熱月出現在7月,最冷月出現在1月;南半球相反。
一天當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點(14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41、世界氣溫分布的規律:由低緯度(赤道)地區向高緯度(兩極)地區逐漸降低。
42、非洲是最炎熱的大陸,南極洲是最寒冷的大陸。
43、降水形成的條件:空氣中含有足夠的水汽和凝結核;空氣溫度下降到水汽能夠凝結出來的程度。
44、科學家依據降水形成過程中空氣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種主要類型: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對流雨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45、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
46、世界降水的分布規律:
赤道附近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
中緯度地區大陸的沿海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
南北回歸線兩側,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47、氣溫年較差=最熱月平均氣溫—最冷月平均氣溫
48、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狀、地球的運動、海陸分布、地形地勢、人類活動、緯度位置。
49、緯度越高太陽輻射越小。
50、地球的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一周的周期是一天,自轉產生晝夜交替現象。
51、地球的公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一周的周期是一年,公轉產生四季更替現象;地球公轉時地軸總與公轉軌道平面保持66.5度的夾角不變。
52、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
夏至日(6月22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
冬至日(12月22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
春分日(3月21日前後)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
53、熱帶(23.5°N~23.5°S)有陽光直射現象,氣候終年炎熱;寒帶(緯度66.5°~90°)有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終年寒冷;溫帶(緯度23.5°~66.5°)既沒有陽光直射也沒有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的四季變化明顯。
54、目前全世界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是梵蒂岡;
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
55、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通常把世界的國家劃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於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
56、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幹涉內政、互不侵犯、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57、國際間的矛盾與沖突的主要原因是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
58、當今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
59、世界規模最大和最有影響力的全球性國際組織是聯合國(UN)。
60、聯合國總部設在美國紐約,聯合國安理會的主要職能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
61、中國與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62、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總部設在瑞士洛桑。
63、紅十字會的宗旨是堅持人道主義。
重點地圖讀圖指導:
1、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判讀方位。(小河、村莊圖)
2、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讀出某的經緯度位置及判斷半球位置(東西半球,南北半球)、所屬的高、中、低緯度,兩點間的相對位置。
3、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陸分布圖,識記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位置,七大洲輪廓,三條重要的洲界線。
4、判讀:大陸、海峽、半島、大洋、群島、島嶼。
5、等高線地形圖:識別陡坡和緩坡,山頂、山谷、山脊,海拔和相對高度。
6、海底地形圖:三部分,五種地形,大陸架的深度不超過200米。
7、六大板塊示意圖:板塊名稱。
8、常用圖例識別。
9、世界人口分布圖:四大人口分布稠密區。
10、城市和鄉村的景觀差異。
11、常用天氣符號圖識別。
12、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判讀,氣候類型的判斷。
13、地形雨示意圖。
14、五帶的劃分圖。
15、地區公轉示意圖。
16、面積居前六位的國家輪廓圖。
❺ 初中地理反思100字
初一地理期中考試反思一:七年級地理下冊期中考試反思
「這次期中考試的成績不會太好。」這是沒考試之前我就料想到的,因為這幾個月以來,一直突突突地往前趕,沒給孩子們喘息的時間,更沒給他們復習的時間。但我沒想到的是結果會相差那麼大,尤其是作為教研組長,我感到很不自在,感到找找自己身上的原因是很有必要的。通過試卷分析及幾天的反思我發現存在自己身上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條。
1、課堂效率不高,時間觀念不強。可能是因為自己課下與學生嬉鬧的比較多,有些學生分不清課上、課下,與老師鬧,違犯紀律後,老師對他的批評當作與他說笑。
2、抓學生抓得不緊。現在的情況是學生的發展不均衡,兩極分化嚴重,差生很多,他們中大部分都有不寫作業的惡習。雖然平時也挺生氣,想要抓抓,但是往往事一多就忘了。
3、教學思路有待改進。一開始拿過題之後,我還覺得題出的不夠好。但是仔細想一想又覺得其實不是別人的題出的不好,分明是自己的指導思想有問題,別人為什麼能考第一,我們每次總是考得不理想,這裡面關鍵是思路。教師往哪指,學生就往哪去;教師指教不到,學生就做不到。本次期中考試充分暴露出了我忽視基礎知識的弱點。
也許本次考試考得不好也未必全是壞事,它及時給我敲響了警鍾:自己和別人的差距是很大的,要想在期末考試中取得理想成績,必須要多下點苦功了。為此,我決定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進:
1、向課堂要質量,抓好課堂時間,珍惜課堂上的每分每秒,把其他的事能課後解決的就課後解決。
2、重點抓後進生的輔導,對於不寫作業的學生,及時與其溝通,督促其進步。
3、認真鑽研教材,鑽研課標,抓好學生的讀圖、用圖等基本功訓練。
初一地理期中考試反思二:七年級地理期中考試後的反思(478字)
本學期期中考試結束了,七年級地理試卷批閱後,感覺學生的學習成績出現了不容樂觀的狀況,尤其是在本次考試中,暴露出學生對讀圖題掌握不牢,練習不夠,知識點掌握不牢固。現對本次考試反思如下:
一、試卷方面
1.從整體上看,本次試題應該說難度比較適中,符合學生現階段的認知水平。考查到了學生所學的六、七章知識。內容緊密聯系學生所學知識點,有利於考察基本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及程度。
2.學生做題中暴露出的問題
(1)基礎知識點掌握不牢固。
(2)讀圖填空題出現填寫顛倒問題。
(3)材料分析題,分析不夠確切。
二、原因分析
結合平時上課學生的表現與作業,發現我在教學過程中存在以下幾個誤區。
1.思想認識不夠
相信學生的能力而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直接導致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沒有良好的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
2.沒有充分認識到知識點的難度和學生的實際情況
通過批閱考試試卷,發現中差生在答題的過程中,知識點混淆不清,基礎差。
三、改進措施
根據七年級學生的年齡和思維特點,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知知識。
初一地理期中考試反思三:七年級地理下學期期中考試反思(1064字)
這次地理期中考試, 地理成績很理想。 不及格的學生太多。通過對班級內部,以及年部各班的橫向比較, 我感覺存在以下問題。
1、通過考試反映出部分學生在學習中不夠認真,不愛動腦分析問題,主要是學習地理的方法不正確,還是停留在死記硬背的水平上。
2、部分學生對綜合題掌握不好,主要是讀圖、識圖能力和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沒有形成。學習中沒有把所學的知識落實到圖上來,沒有建立地圖的空間聯系,使得學習效率大大降低。
3、部分學生的學習態度不端正,有厭學和棄學的現象,主要是因為這些學生在平時有學不明白的問題,課下沒有時間或興趣去解決,時間長了就會厭學或棄學。
4、有些地理知識在學習時中沒有強調,一些學生沒有重視平時的交流和展示 。
解決措施:
1、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尊重賞識學生,特別是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關心和幫助學困生,給他們創造學習的機會,樹立他們的自信心。這就需要靠激勵評價來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在地理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中,教師的贊賞、激勵的評價語言不僅能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對地理知識產生濃厚興趣,而且能交流師生情感,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堅定學習的自信心。還要特別注意鼓勵後進生主動發言,而且在發言的質量上不要提太高的要求。這樣來進行評價會讓學生感到態度誠懇,評價中肯,進而產生主動求知的心理沖動,以良好心態進入學習。
2、採取有效措施培養學生讀圖、識圖能力和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地理的方法。加強對學生高效課堂的培訓,加強各環節的銜接,加強對學生的預習和展示的培訓,使地理課堂教學更高效。在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中要盡量創設情景,寓基礎知識與生活、生產的實際問題之中,多讓學生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釋日常生活現象,提高學生分析、解釋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3、因人施教,全面發展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素質教育教導教師對待學生學習情況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每個學生都是有個性的獨體,對待優秀學生更要嚴格要求,不能寵愛,對待中等學生要持之以恆,鼓勵表揚,鞏固其基礎知識前題下進一步提高學習能力和成績,而對差生更不能放棄,更要循循循善誘,提高學習興趣。從而縮小學生之間三級分化,達到全面學習發展,建設好優秀向上的班級集休。
4、認真鑽研教法,精心備課,採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方法,為學生學好地理創造條件和動力。多聽課,學習其他老師的好的做法,在自己的教學中不斷改進和應用;課後積極批改和反思,不斷加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的學習。
❻ 求初中地理 單元同步訓練 7年級上冊
2012年七年級地理上冊半期測試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
1、讀圖回答問題:(4分)
(1)就南、北半球而言,甲地位於________半球,乙地位於________半球。
(2)緯線A(虛線)叫做________
(3)經線①的經度是________,該經線又被稱為________________。
(4)關於甲地的經、緯度敘述正確的是________
A、東經140°,南緯40°
B、東經20°,北緯40°
C、西經40°,南緯20°
D、東經140°,北緯40°
(5)甲在乙的___________方向,甲位於地球五帶中的________。
2、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4分)
(1)用箭頭在圖中標出地球公轉的方向。
(2)當地公轉至A處時,日期是___________,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是 _________ ,這一天北半球晝夜長短狀況是__________ ,北極圈內有___________現象。
(3)當地球公轉到B處時,北半球節氣是_______ 。
(4)當地球公轉到C處時,太陽直射點是 ________ 緯線。
(5)當地球公轉到B,C之間時,北半球為________ (季節)。
3、讀等高線的地形圖完成下列問題(3分)
(1)、A山頂的海拔高度在_______
米以上。
(2)、此圖的等高距是________米。
(3)、①、②兩坡中,陡坡是______ 。
(4)、C點的名稱是_______,D點的名稱是________,E點的名稱是______
4.讀下面圖形完成下列練習:(6分)
(1)寫出圖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稱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2)寫出圖中數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稱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3)七大洲中,緯度最高的是________,面積最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
(4)四大洋中,面積最大的是________洋。緯度最高的是________洋。(填字母)
1、讀下面的六大板塊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3分)
(1) 在圖中適當位置上,用字母填註:
a巴拿馬運河 b白令海峽
(2)A是______板塊,②是最小的________大陸,
(3)喜馬拉雅山脈主要是由 _
❼ 初中一年級上冊地理考題
2009—2010學年上學期期中考試試卷
初一地理
題號 一 二 總分
得分
說明: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綜合題)兩部分,計100分。考試時間為60分鍾。請將第Ⅰ卷選擇題的正確答案寫在第Ⅱ卷的答題卡上。只交第Ⅱ卷。
第 I卷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正確選項,答案填在答題卡內,每小題 2 分,共 50分。期待你理想的成績。)
1、下列幾個節日中,去天安門廣場觀升旗儀式最早的是 ( )
A、元旦 B、「六一」兒童節 C、國慶節 D、「三八」婦女節
2、元寶山區的大致位置是(41ºN—42ºN,118ºE—119ºE),它位於( )
A、西半球,北半球、中緯度 B、東半球,北半球、中緯度
C、西半球,南半球、高緯度 D、東半球,南半球、高緯度
3、下列關於地球上海陸分布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地球表面以陸地為主 B、地球表面是七分陸地三分海洋
C、地球表面的陸地佔71% D、地球表面是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4、下列關於地球大小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平均半徑約為6371千米
B、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
C、在赤道紀念碑處,「坐地日行八萬里」
D、從北京東行繞地球一周約4萬千米
5、「滄海桑田」是指 ( )
A、海陸變遷 B、滄海變桑田 C、填海造陸 D、桑田變滄海
6、同學們的衣櫥里存放著春夏秋冬四季衣服,這是因為我們生活在五帶中的 ( )
A、熱帶地區 B、寒帶地區 C、溫帶地區 D、亞熱帶地區
7、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我國吐魯番盆地最低處海拔-155米,兩地之間的相對高度是 ( )
A、8999.43米 B、8693.43米 C、8844.43米 D、9158.4米
8、經常發生地震的台灣島處在哪些板塊的交界地帶( )
A、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 B、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
C、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 D、亞歐板塊與美洲板塊
9、文字式比例尺:圖上1厘米相當於實地距離100千米,表示成數字式是 ( )
A、1∶1000 B、1∶10000 C、1∶1000000 D、1∶10000000
10、我國地理工作者在喜馬拉雅山考察時,發現含有魚、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化石,這說明 ( )
A、我國古代的科技已經很發達,人類活動已觸及喜馬拉雅山
B、海洋生物演化過程中自行爬到山上的
C、現代登山運動員將生物化石帶到山上的
D、這里曾經是海洋,板塊碰撞擠壓使地表上升,原來的海洋變成了陸地
11、關於地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繪制學校平面圖宜採用小比例尺
B、以北極為中心的地圖要根據指向標來辨方向
C、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度較陡
D、各種彩色地圖上的綠色部分都表示平原
12、過去山坡上種糧食,收成不好;現在改種果樹,收入明顯增加了,因為山坡種植果樹有利於保持水土和植被的原生環境,利於提高農民的收入,這符合 ( )
A、尊重自然規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B、因地制宜,揚長避短
C、綜合地分析問題 D、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13、七大洲中緯度最高、跨經度最廣的是 ( )
A、南極洲 B、亞洲 C、非洲 D、大洋洲
14、被三個大洲所包圍的大洋和被三個大洋所包圍的大洲是 ( )
A、 印度洋,亞洲 B、北冰洋,南極洲
C、太平洋,歐洲 D、大西洋,北美洲
15、太平洋到大西洋的捷徑是 ( )
A、蘇伊士運河 B、巴拿馬運河
C、直布羅陀海峽 D、白令海峽
16、由於地球的自轉運動,在地球表面產生的地理現象有下列的:
A、季節變化 B、晝夜更替現象
C、晝夜長短的變化 D、五帶的劃分
17、「未來兩天內將有寒潮影響本市,氣溫下降6℃~8℃,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預防感冒」,這說明天氣與什麼密切相關 ( )
A、農業生產 B、交通 C、人們生活 D、旅遊
18、下列各點中位於東半球的是:
A、162°E B、170°E C、15°W D、159°W
19、.在地球儀上表示東經度的符號是 ( )
A、「S」 B、「N」 C、「E」 D、「W」
20、每年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時,赤峰的節氣是 ( )
A、冬至日 B、夏至日 C、春分日 D、秋分日
21、北京市氣象預報,明天有3—4級東南風,明天天安門廣場升起的五星紅旗將飄向: ( )
A、東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東北方向
22、下列四種比例尺,最大的是 ( )
A、1:5000
B、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50千米
C、500萬分之一
D、
23、在衛星雲圖上,當北京為綠色時,說明北京地區是: ( )
A、草地 B、平原 C、晴轉陰天氣 D、晴朗天氣
24、下列事實或現象中,能夠說明地球是球體的是 ( )
①、入港的船,先望見桅桿,後見船身
②、月食時,地球的本影是一個圓形
③、晝夜交替現象
④、登高遠望,視力所及天與地相接之線,必是一個大圓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
25、下列符號中屬於晴轉雷陣雨的是 ( )
一、選擇題答題卡(每題只有1個正確選項,每小題2分,共5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綜合題部分(共50分):
26、讀圖「地球某種運動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8分):
1)、本圖表示地球的_______運動,地球在軌道上運動一周所需的時間是_________。
2)、在地球運動軌道處的短線上補繪箭頭,以正確表示地球此種運動的方向。
3)、當地球處於圖中A點位置時,全球各地晝夜長短情況是
。當地球處於圖中B點位置時,太陽直射在 線上,我們把這一天叫做 日(節氣),北半球得到太陽的熱量比南半球 。當地球處於圖中D點位置時,赤峰地區是 季。
27、讀東、西半球圖回答(19分):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大洋名稱:
A、 ;B、 ;C、 ;D、 。
2)、寫出圖中數字代表的大洲名稱:
①、 ,②、 ,③、 ,④、 ,
⑤、 ,⑥、 ,⑦、 。
2)、③大洲與⑤大洲的分界線是 運河;①大洲與②大洲的分界線是 運河;⑤和④兩個大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 海—— 海峽。
3)、七大洲中面積最大的是 ;面積最小的大洲是 ;赤道穿過大陸的大洲有 、 。
28、讀下面的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問題:(8分)
1)、寫出圖中數碼號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
① ,② ,③ ,④ ,⑤ 。
2)、乙山頂與A點的相對高度是 米。
從A點或B點出發,更容易攀登到乙山頂的是 點,原因是 。
29、讀下圖,在橫線上填出圖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稱:(3分)
B、 ,
C、 ,
D、 。
30、讀經緯網圖,回答下列問題:(9分)
1)、寫出圖中A、B的地理坐標:
A 、經度: ,緯度: 。
B、經度: ,緯度: 。
2)、A、B兩點中有陽光直射現象的是 。
3)、圖中A點在B點的 方向。圖中 A點位於 (南、北)半球和 (東、西)半球。
4)、A、B兩點中,位於中緯度、四季分明的是 。
31、下圖中,三大洲依次屬於的板塊是:(3分)
A、 板塊
B、 板塊、
C、 板塊。
初一地理期中考試答案
一、選擇題答題卡部分(每題只有1個正確選項,答案填在答題卡內,每小題2分,共5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B D D A C A A D D C B A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B B C C C A C A D D A
二、綜合題部分:(共50分,)
26、(8分):1)、公轉運動,一年。 2)、略。 3)、晝夜相等。北回歸線,夏至日,多。冬季。
27、(19分): 1)、A、北冰洋;B、大西洋;C、太平洋;D、印度洋 。
2)、①、北美洲,②、南美洲,③、非洲,④、歐洲,⑤、亞洲,⑥、大洋洲,⑦、南極洲。 2)、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黑海、土耳其海峽。 3)、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美洲。
28、(8分)1)、①山頂,② 鞍部,③ 山谷,④山脊 ,⑤陡崖。
2)、460米。A點,A點距山頂乙的坡度比B點緩(A點到山頂比B帶點到山頂的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29、(3分) B、海峽, C、半島, D、島嶼。
30、(9分)1)、A 、90°E,20°S。;B、94°E,26°S。 2)、A。 3)、西北方向。南、東半球 。 4)、B點。
31、(3分)A、南極洲板塊、 B亞歐板塊、 C、印度洋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