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地理教學要素包括哪些

地理教學要素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 2021-01-18 00:57:40

㈠ 你認為新課程理念下一節好的地理新授課應具備哪些要素

我覺得應該把視頻納入到教學當中

地理教學設計的要素有哪些

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法和教具准備、教學過程、鞏固訓練(有些還要加上學生分析、教材分析)

㈢ 地理教學設計主要構成因素有哪些

地理教學理論是地理教學實踐經驗的總結和系統反映,是地理教學設計最直內接的理論來容源。地理教學理論認為突出人地關系、注重空間關系是地理學科教學的鮮明特色。人地關系既是地理教學的核心內容,也是地理教學設計的思想論、方法論。地理教學設計應有利於學生認識人地關系的種種表現、理解協調人地關系的基本途徑,懂得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地理事物之間存在著各種關系,從不同角度看,有空間關系、空間聯系、因果關系、層次關系、包容關系、並列關系、利害關系等錯綜復雜的多種關系,共同組成了絢麗多彩的大千世界,其中最重要的是空間關系和空間聯系。地理教學設計中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間關系、空間聯系
是促進學生地理智慧成長的有效途徑。

㈣ 地理教學要突出地理事物的______和______,強調地理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特別是______和______對地理現象

地理教學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系,強調地理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特別是自回然因答素和人文因素對地理現象和地理過程的綜合影響,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現象和問題,逐步形成對地理事物的總體特徵的認識.根據題意.
故答案為:空間差異;空間聯系;自然因素;人文因素.

㈤ 影響地理課堂高效性的因素有哪些

一、精心的課前准備奠定高效課堂基礎
打造高效課堂,首先就要高效的課前備課。地理的高效備課要求教師從學科知識的教學轉變為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科能力教學;從機械地「教教材」轉變為「用教材」。所以教師在課前要有效備課,有效備課要求教師首先要研究課標,准確理解課標要求,把握課程目標,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三個方面應達到的總體要求。在此基礎上,對每個學習主題中內容標準的不同學習層次的要求要能認真分析、准確理解。只有這樣,我們在備課和課堂教學中才能找到「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才能真正在把握教材、處理教材上做到游刃有餘,得心應手。
其次,充分了解「學情」是高效課堂的立足點。高效課堂要求我們徹底轉變「教」與「學」的關系,地理課堂的高效必須是學生「學」 的高效。傳統的教法和學法要進行徹底的「革命」,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都要轉變到學生「如何學」「怎麼學」,要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突出學生的「學」,要求我們必須加強對「學情」的研究,在充分了解、掌握學生的基礎上備課、上課。
二、精彩的導入是高效課堂的前奏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導入是高效課堂的開始,它雖不是教學主體,但精彩的導入是高效課堂成功的一部分,能極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喚起學生的求知慾,引領學生進入知識的海洋。因此,精彩的導入成為高效課堂的關鍵一環。
例如,我上課講到「大規模的海水運動」時,用了懸念導入法: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英國海軍為了防止德國軍艦進入地中海,在大西洋與地中海之間布下了水雷陣,同時派出強大的艦隊,日夜巡邏防守,真可謂固若金湯!哪知道德軍潛水艇經常神不知、鬼不覺地出現在地中海,給英軍以突然襲擊。原來,德軍早已掌握了該地區一重要的地理現象和規律,而這一點恰好被英軍將領忽略了。你認為德軍是如何抵達地中海的呢?利用史事,適時提問,巧設懸念,使學生帶著問題饒有興趣地進入到「大規模的海水運動」知識的學習中去,效果不言而喻。
再如,講到「水循環」這節課時,可以以右江河為例。上課前改用李白名句說道:「君不見,右江之水何處來」,學生自然接到說:「右江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樣因地制宜地挖掘地方鄉土地理資源,並通過詩句吟對的手法,很快就拉近了和當地學生的心理距離,而且自然地完成了課堂導入環節,過渡到新課學習中去。
精彩的導入是高效課堂中的一門藝術,沒有固定的模式,重在用得「巧、准、新」,力求因課而異,有所創新,避免弄巧成拙,拖沓冗長,喧賓奪主。
三、富有成效的探究式學習是高效課堂的主體
探究式學習可以讓學生真正融入到學習當中,提高地理學習能力,有利於學生思維的發展,能力的鍛煉,培養集體合作精神,增強自主學習的動力。探究式學習是讓每一位學生都積極投入當中,但由於存在學生個體的差異,可能會出現探究合作不理想甚至是浪費寶貴課堂時間的現象。因此,探究式學習要講究策略,講究質量和效率。
在探究過程中,教師要扮演好組織者、指導者、合作者、欣賞者的角色,既要時刻關注學生活動的進程,不斷調整組織策略又要參與到不同學習小組的學習活動中了解信息。但切忌在布置探究任務後,放任不管或是蜻蜓點水在學生之間,准備下課了,才來一個所謂的「總結」,其實就是公布已既定的結果,但不是探究的結果。這會使讓學生感到瞎忙活了一陣,原來早就有答案了,也不利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學生匯報階段,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營造帥生之間、生生之問對話的良好氛圍,要培養學生勇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知識的整合。因此,教帥要適時介入,或即興點評或提出問題,或修正知識,以引領和深化知識使學生的學習效果最優化。
四、恰當的提問是高效課堂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提問效果的好壞,往往成為一堂課的成敗關鍵。所以,教師掌握好課堂提問的尺度,在課堂教學中不時提出一些引人深思的問題,常常能營造成一種積極的、熱烈的、競爭的課堂氣氛,一個個閃爍著奧秘神光的問號會轉化為學生的智慧火花,創造出靈感。那麼,教學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例如講到關於「城市化帶來的問題」內容,我是這樣設計提問的:廣西的首府南寧,面積比十多年前擴展了幾倍,人口也隨之迅猛增長,這會給南寧帶來哪些問題呢?試從城市污染程度、交通狀況、住房狀況和就業等方面進行分析。學生一聽到首府南寧,就很興奮,總有很多話要說,一下子就激發了學生想回答問題的慾望。在學生回答完這些問題後,教師及時總結。這樣,既完成了「城市環境質量下降」的學習內容,又為下一個內容——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質量的提問埋下伏筆。
因此,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應通過恰當的課堂提問來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有效地理解所學的地理知識。
五、多媒體輔助教學是高效課堂的重要舉措
地理課程標准指出:「強調信息技術在地理學習中的應用。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對地理教學的影響,營造有利於學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識和能力的教學環境。」在地理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和課程內容,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使抽象的地理事物形象化,復雜的問題簡易化,靜態的內容動態化,對提高教學效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多媒體技術可以產生引人入勝的情景,術以其強烈的趣味性、多樣的色彩、悅耳的音樂使學生獲得多重感官的刺激,最大程度地喚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也可減少板書,省時省力,使教師擺脫重復性勞動,解決地理教學內容多課時少的矛盾,提高教學質量,最終形成良性循環。例如我上課講到氣旋時,首先讓學生觀看「厄瓜多赤道上的奇怪現象」的短片,引發學生的去地轉偏向力和大氣運動的興趣,接著結合動畫演示氣旋的形成,再觀看台風圖像,使學生對氣旋加深了解,掌握好知識。
地理事物的演變過程和某些特殊的地理現象往往是地理教學的重點或難點。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可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課件模擬地理事物的演變過程,展示某些地理事物和現象。例如,講到「等高線」時,假如沒有多媒體和其他教具,學生難以看懂等高線,又何談應用等高線呢。因為等高線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太抽象了,而藉助多媒體三維等高線課件來演示將等高線的形成和應用逐步地演示出來,觸動了學生的空間思維神經,化難為簡,使學生很快吸收知識,掌握好方法和技巧,效果甚佳。
六、練習到位是鞏固高效課堂成果的重要環節
部分教師局因限於教材研讀和教學設計,無從靜心、細心、准確地尋找練習的「點」,「練得零碎」、「練得盲目」、「練得無味」,課堂練習的無效、低效就漸漸演繹成為了 「疑難雜症」。課堂練習是檢驗學生學習情況的最佳途徑,因此課堂練習要緊扣當堂教學內容。這首先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選編課堂練習時要精心設計,堅決避免重復。經過教師精心篩選或編制的練習除了能引導學生實現認識的第二次飛躍,即將知識轉化為能力之外,很重要的一點是通過檢查,能對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的程度了如指掌,有利於教師獲得大量反饋信息,同時也是教師檢查自己教學工作效率的做好手段。這樣不僅可以很好地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也可以很好培養學生的能力,解決學習中理解上的一些盲點。

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系統由哪些要素組成

一、重視充分積極的感情投資,促進情感互動
情感是人對現實世界各種事物所抱的不同態度和不同體驗,是影響學習者行為和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師生互動的主體是人,「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因此在教學中必須注意發揮情感因素的作用,由情生趣,以情誘思,創設和諧的心理環境。「親其師,信其道」,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產生的心理氛圍是促進師生積極互動的必要條件,情感互動在師生課堂互動中居於核心地位。
1.1創設民主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
師生的情感交融需要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寬容和理解,需要學生的「敞開」和「接納」。教師作為互動的主導者,首先應尊重學生、熱愛學生、關心學生,認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願意傾聽學生的經歷和故事,課堂上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優生,要注意激發他們的成就感和進取心,對學困生,要激發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對有自卑感的,要亮化其閃光點,對在學習中受到暫時挫折的,要給予理解和積極鼓勵,激發他們的思維和想像力,充分了解學生的喜好和他們的心理動態,走下講台,深入到學生中與他們一起自學、商討,除講究教學民主,給學生充分發表意見的機會外,還要有博大的胸懷,勇於接受學生的批評意見,注意「觀點開放」,善於利用激勵和微笑,讓每個學生都能與教師平等交流,真正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1.2充分展示教師的課堂教學魅力
地理學科在中學基礎學科中長期處於不被重視的地位,直至2000年恢復高考才又被文科生重視起來,因而要讓學生樂學、善學地理,教師應格外重視情感投資,善於運用感情來感染學生的情緒,促進互動。崇高的敬業精神,全面的知識結構,先進的教學理念,精心的教學設計,優美簡明的板書、美觀形象的板圖、幽默風趣而又聲情並茂的語言表達、甚至教師優雅的儀表、廣泛的興趣愛好,這些都特別能感染學生。同時在教學中注意運用多種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以趣促情。如引入詩句組織教學,講述山地氣候的垂直變化時,借用白居易的「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講述月相時,引入張繼的「楓橋夜泊」,平時搜集時事地理資料,介紹當日突出的國內外大事或者天氣等,在適當時機穿插,如今年講述地質災害時,引入印度洋地震海嘯時,英國小姑娘運用老師所教知識救人之事,讓學生既深刻認識到地理知識的有用性,又誘發了師生的情感溝通和相互交流。或根據教學內容安排恰當引入小故事,如介紹洋流時,講鄭和下西洋、漂流瓶、奴隸貿易中的「三角航程」、「神出鬼沒」的德國潛艇的故事等。所有這些都為課堂互動奠定了重要的情感基礎。
1.3深入挖掘教材的課堂升情內容
地理課的性質和內容,決定著它的教學是一個具有豐富的思想教育因素的過程。高中地理學科思想教育的范圍很廣,內容也很豐富,歸納起來主要有:科學的人地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國情、國策教育以及全球觀念的教育等等,在傳授高中選修地理有關可持續發展問題時,可以珠江三角洲生態農業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現實正反加以論述引發師生的情感共鳴。《中國地理》的章章節節,字里行間無不浸透著內在的德育教育因素。教師只要通過不斷鑽研業務,挖掘地理教材縕含的思想教育內容,才能有效促進師生對教學內容的情感互動。
二、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情景,豐富認知互動
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在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在於優化教學過程,而這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引人入勝、輕松和諧,具有啟發性、創造性的、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的教學情景。在生動、多元的教學互動中,學生可交流的話題增多,情感體驗豐富,思路打得開,彼此間容易發生相互影響,感性上也容易產生溝通。所以課堂上除了老師准備豐富的材料、設計豐富的環境外,還要引導學生收集各種信息資料,帶到課堂上來,在此基礎上設計的師生互動內容,而不是一味地採用講授法,讓學生在充斥信息的環境中接受多方刺激、發生認知互動。
2.1活動情景
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經常變換教學方法,適時適量採用游戲、學習競賽、進行實驗操作、觀察等活動的形式,尋找一切機會促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溝通。在學習東西部的差異時通過充分發揮學生集體的智慧,合作學習,從地形、氣候、資源、人口、民族、教育、科技、經濟水平等方面去找出東西部的優勢和劣勢,然後開展大比拼,教師給最先完整地回答了問題或具有創新見解的小組和學生記優勝分,通過生動活潑的方式,活躍了課堂氣氛,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
2.2直觀情景
人們對事物的認識,首先是從感性知覺開始的,感知生活、感受生活是前提。直觀的形式可以有實物直觀、圖像直觀、模型直觀等,其中圖像直觀是最主要的直觀形式。由於地理事物的復雜廣泛性以及地理演變過程大多具有漫長性等特點,限於學生的視野和見聞,因此要求地理教學直觀方式具有多樣性。教師精心挑選教學掛圖、運用地理標本、模型、儀器、多媒體等,使枯燥無味的地理知識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如教師在講解日、地、月三者的關系以及日、地、月的自轉、公轉時,利用「三球儀」進行模擬演示,在學習「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時出示有關地質構造模型、播放動畫「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等形成過程示意圖,引導學生從感性認識開始,通過形象思維,達到理性認識,採用多樣化的直觀手段,幫助學生理解復雜的地理原理和規律,促進師生的認知互動。
2.3問題情景
宋代教育家朱熹說過:「學貴有疑」,教師應善於在教學中通過啟發式的導言、展示圖表系統、學生的讀、聽、看等方式,抓住教學的重點、難點、設疑,或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但應力求做到不能盲目追求問題的數量,而忽視問題的質量,例如講《地中海氣候》,教師可演示有關地中海氣候的分布地區及氣候成因等幻燈片時,提示如下問題引思質疑,讓學生觀察、思考:①地中海地區的緯度位置如何?海陸位置關系怎樣?本地區氣候的特徵、成因是什麼?②從世界上這種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來看,它有何分布規律?這種氣候區的植被有什麼特點?為什麼?③我國東部地區的長江流域一帶與地中海地區緯度大致相當,為什麼氣候類型、氣候特徵不同?問題注意麵向全體學生,鼓勵人人參與,可請學生從不同的層次,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結構求思求辨解答,其他學生提出補充和修改意見,對難度較大的問題,其間教師可採用討論法、談話法等,通過一系列的師生互問、生與生互問,讓學生在質疑、交流、爭辯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教師也可根據回答情況,作適當的補充說明和啟發,最後由教師或學生歸納總結,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
2.4講練情景
「講到要害上,練到刀口上」。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充分進行組織准備,精選有針對性、層次性、典型性習題,形式上可靈活多樣些,學生人手一份,獨立或討論完成作業題,教師及時對學生完成的題目作出指導、總結、評定、鼓勵,注意點撥力求精要、富有啟迪作用。
新的地理課堂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流與合作,共同學習的過程。對於中學地理教學來說,在課堂上開展積極的師生互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求知慾望和各種能力,還利於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合群性和社會交往技能,同時還有助於增進師生情感的交流、加強課堂教學管理和教師自身的素質。總之,積極的師生互動是提高學生地理學習綜合素質,提高地理教學質量關鍵所在。
課堂是新課程實施的主陣地,是一個以學生為認知、實踐、發展為主體的特殊認知過程,而目前高層次的地理學習人才的培養需要開放型、創新型教育來完成,需要教師不斷加強自身的素養,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課堂成為師生互動交流的自由天堂。
當然師生互動的建設並不是一蹴而就的突擊,也不是靠形式上的熱熱鬧鬧完成的,筆者曾對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新的教學模式作了一些積極有意義的探索,通過師生間動態的信息交流和相互溝通,以逐步真正達到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的境界。

㈦ 影響地理教學活動的主要因素,各要素的界定關鍵詞是什麼

影響地理教學活動抄的主要要素及關鍵詞:

地理教學過程是一個由學生、教師、地理課程等要素相互作用的動態過程,具有非線性、不確定性、開放性和自組織性。地理教學過程的基本要素可以分為結構要素和過程要素。

結構要素是指參與教學過程的實體性較強的要素,主要包括教師、學習者、課程和教學媒體,其中教師是結構要素中的主導要素,學習者是結構要素中的主體要素,課程和教學媒體是結構要素中的客體要素。

過程要素是指參與教學過程的實體性較弱的要素,主要包括教學目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形式、課程計劃、學科課程標准、教學環境、教學時間、教學空間、預期結果等。

地理教學過程流程圖是表示地理教學過程中不同環節的安排、開展及實施過程的整個流程的示意圖。

地理教學過程流程圖的編制要求:

1(在地理教學過程流程圖的圖框之內,簡要說明不同教學環節或步驟的主要內容。

2(在地理教學過程流程圖的圖框之上,可以註明需要了解的其他信息。

3(地理教學過程流程圖的反饋迴路應該是閉路循環,不能中間斷開。

4(流程圖的有些圖像符號可以自創,但需要在流程圖的圖框之下說明其含義。

㈧ 以高中必修1第四單元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為例,說明學情分析對地理教學目標設計的意義

教材的第二、三、四章分別從各自的角度介紹了自然地理環境的幾個要素——大氣、水、地貌。本章內容在於向學生揭示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間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互相影響、互相滲透、互相制約的,從而構成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是相對的,而差異性是絕對的。自然地理環境在一定方向上發生分化,形成了自然地理環境的地域差異。本章的理論性較強,教學時應選取相應的圖片或錄像等直觀地向學生展示地理環境,使學生產生充分的感性認識,並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通過學習,應使學生理解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內涵和陸地環境地域分異的規律。通過本章內容的學習,還應使學生建立動態的、聯系的、立體的分析問題的思維方式。

課時安排:共5課時

第一節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2

課時第二節 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2

課時問題研究 如何看待我國西北地區引進歐洲冷季型草坪

1課時

第一節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從容說課

要使學生理解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就要先讓學生了解地理環境的復雜性。教學中可通過一段錄像來引出這一問題,選取的地區應具有典型性和鮮明性(如西雙版納或內蒙古草原),引導學生分析景觀錄像中各地理要素之間是如何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原因就是地理要素間不是簡單的匯集,而是各要素間進行著物質與能量的交換,通過教材P93活動,以生物為例,說明地理環境的要素通過與其他的要素之間進行物質與能量的交換改變了其他要素的性質,從而改變了自然地理環境的性質。在理解了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之後,又從三個方面詮釋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地理要素的變化會「牽一發而動全身」。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使學生懂得在利用自然的過程中,不能把地理要素彼此割裂開來,而應充分認識到各要素之間的密切聯系,統籌考慮,避免不合理的利用給生態帶來不良的後果。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基本內涵。

2.了解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表現。

3.使學生樹立普遍聯系的觀點,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中要充分考慮各地理要素的關系,避免牽一發而動全身。

過程與方法

1.探究與活動,理解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2.利用景觀圖片分析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幫助學生樹立事物是普遍聯系的思想,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統籌考慮。

教學重點

1.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原因。

2.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

3.自然地理環境的演化過程具有統一性。

4.自然地理環境要素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教學難點

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

課時安排

2課時

㈨ 區域地理教學應重視的幾個問題

下面就區域教學中應該明確的幾個問題做簡單描述,以供同行,尤其非師范專業、非地理專業的地理教師交流。
一、地理位置的描述和重要性
1.半球位置是經緯度位置
一般來說,地理位置包括絕對位置和相對位置。人教版教材中,大洲位置的描述,是從半球位置、海陸位置和經緯度位置等方面進行的。這樣的敘述,看起來半球位置、海陸位置和經緯度位置好像是並列的關系。實際不然,我們知道,東、西半球的劃分是以20°W和160°E為界,也就是東、西半球分別是一定的經度范圍,即東、西半球位置是經度位置。
2.強調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許多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理位置,如亞洲東南部顯著的季風氣候,是因為地處世界最大的大洲和大洋之間。
(1)東南亞――「十字路口」的位置:東南亞一節的第一框題――「十字路口」的位置,就突顯和強調位置的重要性。課文中,又對馬六甲海峽大篇幅敘述。這樣,許多人對「十字路口」的位置和馬六甲海峽在課文中的作用就會產生理解上的混淆。筆者認為,「十字路口」的位置和馬六甲海峽位置的重要性是東南亞位置重要性的兩個主要表現。如果說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是錦,那麼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歐洲非洲與東南亞東亞各港口最短航線必經之地的馬六甲海峽則是其上的一朵鮮花。
(2)中東――「三洲五海之地」:和東南亞一樣,中東位置細化,重要性主要表現在「三洲五海之地」、蘇伊士運河和土耳其海峽上。中東聯系亞、歐、非三大洲,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周邊有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和裏海。蘇伊士運河、土耳其海峽被稱為「天下咽喉」,是地中海通往黑海的唯一海峽。蘇伊士運河溝通了地中海和紅海,間接地溝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是世界上使用最頻繁的航線之一。
二、強調地質要素的案例:主要在《日本》和《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中
1.多火山、地震是日本主要的環境特徵
教材以「多火山、地震的島國」為標題介紹了日本的自然條件,把日本的位置、領土、地形多山、海岸線曲折多港灣、火山地震活動頻繁等特點聯系了起來,並用圖文資料多火山、地震對日本的影響進行了舉例描述。從中可見,「多火山、地震」在日本一節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2.黃土是一種岩石,也是這一區域最顯著的自然環境特徵
《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一節課題是由原來的《黃土高原》改進來的,意在突出「黃土」這一地質要素。首先,要明確黃土在地理科學中是一種岩石,在教材中可以理解為黃土這種岩石及其上的黃綿土。其次,黃土已成為黃土高原這一區域最顯著的自然環境特徵。因為黃土是影響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響黃土高原水土嚴重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是影響黃土高原許多人文現象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有甚者,人們提到「黃土」「黃土地」已經不單指一個自然名詞,而往往帶有特定的人文含義,如「黃土文明」「黃土文化」「黃土風情」等。
三、初中地理中出現的自然環境要素有哪些
對自然環境要素,有許多不同的觀點、概括和分類。有的認為自然環境要素由大氣、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組成;有的認為包括土壤、位置、地形、地質、氣候、水文、生物、資源,災害等;有的認為包括岩石圈、大氣圈、生物圈、土壤圈和水圈;還有六大要素、五大要素等說法。
人教版課本中,七年級下冊第六章分為《位置和范圍》和《自然環境》兩節;八年級第一章為《從世界看中國》、第二章為《中國的自然環境》。從中可見,位置沒有被列為自然環境要素。須注意,在學習每個區域自然環境之前,必須學習位置。
四、日常生活用語與地理專業名詞的區分
在日常生活中,也就是在學生的腦海中,有許多地理概念是錯誤的、或者是與教材內涵相差很遠的。如每到冬季,天氣突然變冷,隨時都可以聽到人說「西伯利亞的寒流來了」。這句話中的「寒流」就是一個典型概念錯誤的例子。我們知道洋流是海水大規模的運動,寒流是其中的一種。而冬季影響北方地區降溫的是來自西伯利亞地區的冷空氣,如冷空氣南侵達到一定標准就稱為寒潮。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