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報經驗
⑴ 意識的問題
意識,它是哲學、心理學以及其它有關學科共同的研究對象或研究課題。究竟
什麼是意識,不僅它本身是一個一時難於說清楚的復雜問題,而且從古至今人們對
它的理解也很不一致,眾說紛紜,讓人莫衷一是。
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稱的「意識」一詞有兩種用法:一個當動詞用,即指
「意識到」的活動,亦即認識活動;一是當名詞用,即指與物質相對立的活動的結
果,如知識、思想、觀念等等。
心理學研究意識問題與哲學研究意識問題有一致之處,但又有所區別。從一致
處來說:二者研究的都是意識問題,而且科學心理學對意識問題的研究,接受馬克
思主義哲學的指導。 從區別來說: 哲學研究的是作為名詞使用的「意識」,即與
「物質」相對立的意識,是總體研究人的意識,其基本問題是意識對存在的關系問
題,即指個人意識,也指社會意識;心理學研究的是作為動詞使用的「意識」,即
指「意識到」的活動、認識活動,是較為具體地研究人的個體意識,研究它的實質、
發生和發展、結構和功能等,雖然在心理學的一些學科(例如社會心理學)中也不
免會較多地涉及社會意識問題,但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它所研究的畢竟是
個體意識。
因此,在心理學中,意識是「人所特有的一種對客觀現實的高級心理反映形式」
。 筆者曾撰文(《意識問題雜談》,載《心理學探新》,1982年第4期)談到:作
為人所特有的心理現象的意識,是包括感覺、知覺、思維在內的一種具有復合結構
的最高級的認識活動,思維在其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是人類以共同勞動等實踐
活動為基礎結成的社會中同語言一起產生、又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而發展的;它是
藉助於第二信號系統而實現的腦對客觀現實的反映;它具有自覺性、能動性、創造
性等特點;在人的各種心理活動中,它發揮著調節、控制、指導的作用;它不僅是
社會的產物,而且在階級社會中還會帶有階級性色彩。這後一句話反映了個體意識
與社會意識的必然聯系性。1992年,筆者在《論消費者的意識》(該長篇論文提交
湖北省心理學會學術年會交流,後經刪節為《消費者的意識與消費類型》一文,載
《中南財經大學學報》 ,1993年第3期)一文中再次寫到意識:「從廣義方面來理
解,『意識』是指與物質相對的活動的結果,用作名詞,如知識、思想、觀念等等,
哲學中常說的『存在決定意識』這『意識』是精神的東西,所以,『意識』與『心
理』是相通的,但二者內涵不完全相同」;從狹義方面來理解,『意識』是指人的
認識活動,用作動詞,如『意識到』,所謂『意識到』也就是『認識到』,心理學
中所說的意識,就是指的『意識到』,即人的心理活動,它是一種認識形式,是一
種反映形式。……在醫學上,意識是指『神志清晰狀態』或『醒覺狀態』;在精神
醫學上,意識是指病人整個精神活動的清晰程度和清晰范圍」。因此,「『意識』
作為人的一種高級認識活動,包括對環境和人自身的識別能力以及其清晰的程度。
正常人在清醒的時候,意識是明晰的,神志清楚,能正確地識別和理解時間、地點、
人物、事件以及自己的經濟收入和消費狀況,能對周圍環境的作用(包括周圍他人
消費情況對自己的影響作用)作出相應的、合適的、有目的的、能動的反映和反應。
」
人之所以為人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人有意識。
意識形態
講簡單點就是人類對於人類社會的認識角度,共產主義是一種意識形態,資本主義也是一種意識形態.下面是諸多哲學家描述的 。
意識形態(ideology)
阿爾圖塞(Louis Althusser)
意識形態是一個諸種觀念和表象(representation)的系統,它支配著一個人或一個社會群體的精神。
意識形態是個體與其真實的生存狀態想像性關系的再現。
為了說明我關於意識形態的結構和功能的中心議題,我將首先提出兩個主題,一個是否定的,另一個是肯定的。第一個主題涉及到用意識形態的想像形式來"再現"的對象;第二個主題涉及的是意識形態的物質性。
主題一:意識形態再現了個體與其存在的真實狀態的想像性關系。
……當我們承認意識形態並不與現實對應時,亦即承認意識形態構成了一種幻覺時,我們就是認可了意識形態構造了一個現實的幻覺,它們只需被"解釋"為發現了隱含在那個世界想像的表象後面的世界之現實(意識形態=幻象/暗示)。
主題二:意識形態有一個物質的存在。
在說到那些看來塑造意識形態的"觀念"或"表象"但卻沒有一個觀念的或精神的存在,有的則是一個物質存在時,我已經觸及到這一主題。我甚至提出,"觀念"的觀念性或精神性存在只出現在"觀念"的意識形態中,或意識形態的某種意識形態中,這里我要補充說,它只出現在自科學涌現以來似乎就奠定了這一概念的意識形態之中,亦即出現在科學實踐者在其自發的意識形態中向他們自己展示(真實或虛假)的"觀念"之中。
伊格爾頓(Terry Eagleton)
意識形態特別指涉在表意層面上展開的權力斗爭的方式;盡管這種表意活動捲入了各種霸權過程,但並不是在各種情況下都處於維持統治的支配水平上。
意識形態通常被感受為自然化和普遍化的過程。通過設置一套復雜的話語手段,意識形態把事實上是黨派的、論爭的和特定歷史階段的價值,顯現為任何時代和地點都確乎如此的東西,因而這些價值也就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和不可改變的。
簡言之,意識形態是一個話語問題,一個處於歷史情境中的主體間的實踐交往問題,而不只是一個語言問題(我們所敘說的命題問題)。意識形態也不只是一個偏向性的、偏見性的和黨派性的話語問題,盡管沒什麼人類話語不是這樣。
意識形態是指很大程度上被掩蓋了的貫穿在並奠基於我們實際陳述的那些價值觀結構,我說的是在其中我們言說和信仰的方式,它們和我們所生活的社會的權力結構和權力關系有關……亦即情感、評價、感知和信仰的模式,它們與社會權力維系具有某種關系。
吉爾茲(Clifford Geertz)
就研究意識形態的社會決定因素而言,存有兩種主要的路徑:利益論和張力論。在前者看來,意識形態乃是一種面具或武器;而對後者來說,意識形態則是病症和處方。以利益論來看,意識形態的主張要在爭取優越的廣泛斗爭的背景中加以考察;依據張力論,則是在修正社會心理失衡的漫長努力背景中來考察。在前一種背景中,人們是追逐權力,在後一種背景下,人們則是逃離焦慮。
盡管有其他差異,但所謂認知的和表現的符號或符號系統至少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它們都是信息的外在資源,人類生活正是依賴這種資源加以塑型的,所以它們是感知、理解、判斷和運作世界的超個人的機制。文化的種種模式--宗教的、哲學的、美學的、科學的和意識形態的模式都是一些"程序";它們為社會的和心理過程的組織化提供模板或藍圖,就像遺傳機制為有機體過程的組織化提供了這樣的模板一樣……人這種製造工具、會笑和會撒謊的動物,也是未完成的動物,或者更准確地說,是自我完成的動物。人是他自我實現的主體,他從符號模式建構的一般能力中創造出界定自身的特殊能力。或者說,回到我們的主題上來,正是通過意識形態的建構,以及社會秩序的圖式意象的建構,人才使自己無論好歹地成為一種政治動物。
作為文化系統,科學和意識形態的區別應在其分別表徵的總體情境的不同符號策略類型中找尋。科學是以這樣一種方式來命名情境結構,亦即包含其中的對待這些情境的態度是無功利性的,其形式是節制的、簡潔的和絕對分析性的,通過迴避最有效的陳述道德情操的語義學手段,科學尋求最大限度的思想明晰性。而意識形態命名情境結構的方式則是,包蘊其內的對待這些情境的態度乃是一種承諾。其風格乃是華彩的、生動的和有意暗示性的:通過科學所迴避的語義學手段來表達道德情操,它追求喚起人們的行動……科學是文化的診斷性和批判性層面,而意識形態則是文化的辯護性和論辯性層面,它指的是"文化的那一個部分,即主動關心信仰和價值模式的確立與捍衛。
詹姆遜(Fredric Jameson)
從這一較高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看到本質上是認識論意義上的第一種意識形態模式並不能給予我們多大幫助,因為現在起決定作用的並不是某一種思想體系是真理還是謬誤的問題,毋寧說是其在階級斗爭中的功能、作用及有效性問題。現在人們認為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的任務是合法化和領導權(這兩個詞分別來自哈貝馬斯和葛蘭西),換句話說,沒有任何一個統治階級能夠永遠依靠暴力來維護其統治,雖然暴力在社會危機的動亂時刻完全是必須的。恰恰相反,統治階級必須依靠人們某種形式的贊同,起碼是某種形式的被動接受,因此龐大的統治階級意識形態的基本功能就是去說服人們相信社會生活就應該如此,相信變革是枉費心機,社會關系從來就是這樣,等等。而同時,可想而知,一種相對抗的意識形態的功能就是--例如馬克思主義本身,作為無產階級的意識形態,而不是作為關於社會狀態的"科學"--向佔領導權地位的意識形態提出挑戰,揭穿、削弱這種意識形態,使人們不再相信它,作為更廣闊范圍內奪取政權斗爭的一部分,還必須發展自己與之相對的意識形態。
拉克洛(Ernesto Laclau)
意識形態不是由對肯定的本質的誤認所構成的,確切地說是相反,意識形態是由於沒有認識到以下事物所構成的,即沒有認識到任何可能性不確定的特徵,以及沒有認識到任何最終彌合的不可能性。
.
列維納斯(Emmanuel Levinas)
意識形態這個概念最初是一個黑格爾式的概念,後來被用於馬克思主義對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的批判,這個概念所擁有的許多令人信服的力量來自尼采和弗洛伊德。它的新穎之處就在於:理性現象可能比起非理性現象晦暗,更難以把握。它的神秘化力量可以如此隱蔽,以至於邏輯的藝術不足以打碎這種神秘。神秘化源於一種無意識的意圖,將神秘之物給神秘化了。
就像康德超驗辯證法中的理性一樣,意識形態可能是幻象的必要來源。這也許是最近的一種看法。假如人們相信阿爾圖塞的話,那麼,意識形態總是表現了某種方式,正是在這種方式中,意識會經驗到它對決定它的那些客觀的和物質的條件的依賴,亦即對科學理性在其客觀性中要加以把握的條件的依賴。然而,一個必然產生的疑惑是,這是否同時在告訴我們以下意識的某種怪異性,這種意識是有關科學所控制的秩序的,確切地說,與科學所屬的東西相關,亦即主體的斷裂,科學與存在之間的巨大鴻溝和"游戲"。
比爾格(Peter Bürger)
應該注意到,在這種模式中,意識形態並不能簡單地理解成是社會現實的拷貝,亦即社會現實的復制,而應看做是社會現實的產物。意識形態是一種活動的結果,這種活動對作為一種不充分事物的所經驗的現實的反應("真正的現實",亦即人在現實中展開的可能性被壓制了,因此人被迫進入在宗教領域中"幻想地實現"他自己)。意識形態並不僅僅是某種社會狀況的反映;它們是整個社會現實的各個部分:"意識形態的要素並不只是掩蓋了經濟利益,它們不只是標語和口號:它們是所進行的現實斗爭的組成部分和要素。"
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
"意識形態"在社會學分析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術語,但這個術語的困難首先在於:要麼它是用於描述:a)一個階級或其他社會集團系統的或自覺的信仰,恰如"意識形態的"這個詞的通常用法是意指一些普遍原則或理論主張,或通常不那麼中聽的說法,是指一些教條。要麼是用於描述:b)一個階級或社會集團獨特的世界觀或普遍觀念,它既包括一些系統的和自覺的信仰,也包括不那麼自覺的和系統闡發的態度、習慣和情感,甚至包括一些無意識的假定、意旨和承諾。
威廉森(Judith Williamson)
意識形態就是某種意義,它是由社會的狀況必然產生的,並有助於永久維持這些社會狀況。我們會感到有一種歸屬的需要,一種身處某個社會"階層"的需要,盡管這種需要很難察覺。實際上這種需要也許是想像性地被賦予的。我們所有人都真實地需要一種社會存在,一種共同文化。大眾媒介在某種程度上就提供了這一需要,它能在我們的生活中(潛在地)實現一種肯定的功能。
齊澤克(Slavoj Zizek)
作為一種信念,一組觀念、信仰、概念等,意識形態的內在概念被用來使我們確信其"真理",但實際上服務於某種隱含的特定權力利益。與這一概念對應的意識形態批判模式就是徵候式閱讀模式:這一批判的目的在於通過對裂隙、空白和筆誤來揭示官方文本隱含的偏見--以"平等和自由"來揭櫫市場交換中合作者的平等和自由,當然,這種市場賦予生產方式所有者以特權。
意識形態不再被視為一個保證社會再生產同質的機制,不再作為"社會的凝聚力";它變成了一個維特根斯坦式的含混關聯的和異質的過程的"家族",其范圍是嚴格地局部性的。依照這些思路,所謂的統治的意識形態主題批判努力要表明,一種意識形態要麼發揮著決定性的影響,但不限於某一社會階層,要麼揭露意識形態在社會再生產中的作用是邊緣化的。
⑵ 胡煥庸的主要論著
華東師范大學人口研究所成立後,全所人員在胡煥庸的率領之下,在人口地理學、人口經濟學和人口社會學以及實際應用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其中有胡煥庸獨力完成的著作,如《中國8大區人口密度與人口政策》和《中國8大區人口增長、經濟發展的過去和未來》兩書;還有全所共同完成的論文集,如,在《中國東部、中部、西部3帶的人口、經濟和生態環境》一書的15篇論文中,他個人有10篇。可以想見,年逾八旬的胡煥庸,仍然處於思維活躍狀態,因而在人口地理研究中一馬當先。
胡煥庸的一些工作成果是同年輕人合作的。其中特別重要的有,他和張善余合作的《世界人口地理》和《中國人口地理》(上下兩冊);和伍理合作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分布圖》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密度圖》。前2種是全新的著作,而且材料豐富,分析詳明,篇幅巨大,深受國內外學者的重視。後2種是他在30年代發表的《中國人口分布圖》和《中國人口密度圖》的更新和重繪。它們都是老一輩的經驗及熱情同新一代的智慧和勤奮的結合,是兩代人各盡所能、通力合作的結果。
胡煥庸的人口地理著作,有很多特點。他十分重視人口地理的區域差異。根據這樣的差異,他把全國分成8大人口區,即黃河下游區,遼吉黑區,長江中下游區,東南沿海區,晉陝甘寧區,川黔滇區,蒙新區和青藏區。而且,在一區甚至一省以內,也有不同的情況。例如,他把甘肅省稱為「人口生態類型最多的」省份。關於人口密度的地區差異的問題,他十分強調人口密度和地理環境的關系,尤其是人口和糧食生產的關系。在中國8大人口區之中,青藏區和蒙新區在表面上都是地廣人稀的地區。但是,如果把人口數量同當地負載能力結合起來,情況就大不相同了。在人口地理中,胡煥庸還注意到人口變遷的問題。我國西北半壁人口對全國人口的比重,同1933年相比,有1.6%的提高,即從4%提高到5.6%。這顯然是我國40年來重視開發西北的結果。東北三省的人口總數,在近百年中增加了20倍。這里既有經濟發展的因素,也有人口遷移的因素。研究人口地理是為了提供國家制訂人口政策的參考。在這方面,胡煥庸設想,青藏區人口不宜超過1000萬,蒙新區不宜超出6000萬。因此,他認為「少數民族地區急需推行計劃生育工作,其迫切性更大於人口稠密的漢族居民地區」。所有這一些,都體現科學的人地關系的原理。 1胡煥庸等譯.戰後新世界.上海:商務印書館,1924.
2胡煥庸.約翰白呂納的人生地理學.地理雜志,1928,1(1). 3胡煥庸.法國之地理學.載《新地學》(南京:鍾山書局,1933).
4胡煥庸.東壩考察記.方誌月刊,1933,6(12).
5胡煥庸.法國地誌.南京:鍾山書局,1933.
6胡煥庸.中國人口之分布.地理學報,1935,3(2).
7胡煥庸.白呂納人地學原理譯本序.方誌月刊,1935,8(1、2).
8胡煥庸.英國地誌.南京:鍾山書局,1935.
9胡煥庸.德國地誌.南京:鍾山書局,1935.
10胡煥庸.俄國地誌.南京:鍾山書局,1935.
11胡煥庸.江蘇圖志.中央大學地理系,1935.
12胡煥庸,李旭旦等.兩淮水利鹽墾實錄.中央大學地理系,1935.
13胡煥庸.黃河志氣象篇.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14胡煥庸.中國商業地理大綱.地理學報,1936,3(1).
15胡煥庸.中國之農業區域.地理學報,1936,3(2).
16胡煥庸.國內交通與等時線圖.地理學報,1936,3(4).
17胡煥庸.南歐地誌.南京:鍾山書局,1936.
18胡煥庸.氣候學.香港:商務印書館,1938.
19胡煥庸.四川地理.重慶:正中書局,1939.
20胡煥庸.世界經濟地理.重慶:青年書店,1940. 21胡煥庸.蘇聯經濟地理.重慶:青年書店,1941.
22胡煥庸.美國經濟地理.重慶:青年書店,1942.
23胡煥庸.中國經濟地理.重慶:青年書店,1943.
24胡煥庸.日本地誌.重慶:京華印書館,1944.
25胡煥庸.朝鮮地誌.重慶:京華印書館,1945.
26胡煥庸.台灣和琉球.重慶:京華印書館,1945.
27胡煥庸.兩淮水利.南京:正中書局,1949. 28胡煥庸.淮河.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51.
29胡煥庸.淮河的改造.上海:新知識出版社,1954.
30胡煥庸.蘇聯自然地理概論.上海:新知識出版社,1955.
31胡煥庸.各洲自然地理講義〔亞洲部分〕.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1959.
32胡煥庸.各洲自然地理講義〔歐洲部分〕.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1959. 34胡煥庸,康淞萬,蔡吉.世界氣候的地帶性和非地帶性.北京:科學出版社,1981.
35胡煥庸,陳業裕.世界海陸演化.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36胡煥庸等.人口研究論文集(第一輯).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1981.
37胡煥庸,周之桐.法國經濟地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38胡煥庸,嚴正元,康淞萬.歐洲自然地理.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39胡煥庸,張善余.世界人口地理.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1982.
40胡煥庸等.人口研究論文集(第二輯).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1983.
41胡煥庸.中國八大區人口密度與人口政策(中英文版).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3.
42胡煥庸.論中國的人口分布.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1983.
43胡煥庸,張善余.中國人口地理(上冊).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1985.
44胡煥庸等.人口研究論文集(第三輯).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1985.
45胡煥庸.中國八大區人口增長、經濟發展的過去與未來.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1986.
46胡煥庸.淮河水道志.蚌埠:淮河志編纂辦公室,1986.
47胡煥庸.中國人口地理簡編.重慶:重慶出版社,1986.
48胡煥庸,張善余.中國人口地理(下冊).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1986.
49胡煥庸等.中國東部、中部、西部三帶的人口、經濟和生態環境.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1989.
50胡煥庸,伍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分布圖.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89.
51胡煥庸,伍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密度圖.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89.
52胡煥庸.中國人口的分布、區劃和展望.地理學報,1990,45(2).
53胡煥庸自選.胡煥庸人口地理選集.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0.
⑶ 陳晉的工作經歷
1992.8-1996.9, 北京師范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系,1993年破格晉升講師, 1996年破格晉升副教授。
1995.1-1995.8, 香港中文大學地理系,訪問學者。
2000.9-2001.7,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環境科學、政策與管理系,博士後。
2001.8-2004.3, 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項目研究員(博士後)。
2004.4-2005.5, 全職到北京師范大學資源學院、北京師范大學環境演變與自然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工作,副教授。
2005.6-2009.11,北京師范大學減災與應急管理研究院、北京師范大學環境演變與自然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授,2005年被批准為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博士生導師。
2008.10-2009.3,日本名古屋大學環境研究科,客座教授。
2009.12-現在, 北京師范大學地表過程與資源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副主任。 1. 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理論與方法專業委員會理事;
2. 《遙感學報》編委;
3. 日本名古屋大學環境研究科客座教授;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函評專家,國家863計劃函評專家;
5. 中國地理學會會員;
6.學術期刊審稿人: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IEEE Transaction of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Landscape Ecology,《中國科學》、《科學通報》、《地理學報》、《遙感學報》等期刊。
⑷ 第一志願西南大學,不知道地理科學類專業怎麼樣
閆小培:女,1956年3月生,教授、博士生導師,深圳市副市長。1982年畢業於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地理教育專業,獲學士學位;1987年畢業於英國南安普頓大學人文地理學專業,獲碩士學位;1997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人文地理學專業,獲博士學位。1982-1990年在西南師范大學任教,1991年3月至今在中山大學任教。現任中山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系主任、城市與區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地理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學科評審組成員、中國地理學會城市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副主任、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常務理事、廣東省地理學會常務理事、廣州市城市規劃協會副理事長;曾任國際地理聯合會(IGU)人口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兼任《地理科學》(英文版)、《人文地理》、《經濟地理》、《城市規劃》、《國外城市規劃》、《規劃師》、《現代城市研究》、《地域研究與開發》等雜志編委。兼任中國致公黨廣東省委會副主委、致公黨中央委員、廣東省人大常委。閆小培從事城市地理、地理專業英語和城市發展學本科和研究生課程的教學工作。任負責人之一的城市地理學課程被列為中山大學和廣東省重點建設課程。閆小培從事城市發展與城市化、區域發展與城市規劃、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等領域的研究工作。1990年代以來,主持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1項、建設部與廣東省政府合作項目1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主持國際合作項目2項、與香港合作項目2項,主持地方政府委託項目10餘項。作為主要研究者,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自1990年以來,已在《地理學報》、《地理科學》、《JournalofChineseGeography》(《地理學報》英文版)、《ChineseGeographicalScience》(《地理科學》英文版)、《地理研究》、《人文地理》、《經濟地理》、《熱帶地理》、《中山大學學報》、《城市規劃》、《國外城市規劃》、《城市問題》、《城市研究》、《城市》、《UrbanGeography》(美國)、《GeoJournal》(德國)、《JournalofGeographyEcation》(韓國)等國內外主要地理和規劃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00餘篇,出版著作4本。閆小培曾獲廣東省高校科技進步三等獎、中南地區大學出版社優秀學術專著一等獎、中山大學先進科技工作者、中山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廣東省政協優秀提案獎、中山大學地學院優秀班主任、廣東省南粵教書育人優秀教師稱號。周介銘:男,1956年5月生於四川省成都市,漢族,教授,四川師范大學校長。1982年7月畢業於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1982-1985年在蘭州商學院貿易經濟系、西北民族學院民族貿易系任教師,1985-1990年任四川師范大學地理系講師、副系主任,1990-1997年任四川師范大學副教授、教授,教務處副處長、處長,1997-2003年任四川師范大學副校長,2003年至今任四川師范大學校長。周介銘主要從事人文地理學的教學與研究,特別是在國土規劃與整治,土地資源經濟評價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多次承擔國家計委、國土資源部、四川省科技廳、四川省國土資源廳、雲南省土地局、四川省教育廳及各級地方政府下達的科研課題。他主持和承擔的《成都市國土總體規劃》項目獲國家計委科技進步三等獎(1992年),主持和承擔的《都江堰市區土地定級與基準地價評估研究》項目獲國家土地管理局科技進步二等獎(1995年),主持和承擔的《AUTOPLY縣級土地利用現狀及變更調查信息管理系統》項目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997年),他主持和承擔的項目還多次獲得國家土地管理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獎,並於1993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除承擔大量科研項目外,他還出版了3本專著,並在各類刊物發表論文100餘篇。周介銘在教學與教學管理上也有較深的研究,先後兩次獲得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他是四川師范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人文地理學碩士點的學術帶頭人,招收資源評價方向的研究生。周介銘現擔任中國地理學會理事,四川省地理學會副會長,四川省土地學會副會長,四川省國土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四川省土地估價師協會副會長,並於1998年起連續兩屆受聘為四川省科技顧問團顧問。王一鳴:副院長,研究員,博導,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959年出生,1982年畢業於西南師范學院地理系,獲學士學位;1985年碩士畢業於西南師范學院地理系。1989年7月畢業於天津南開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曾先後在國家計委國土地區研究所和宏觀經濟研究院工作,歷任室主任、所長助理、副所長,院長助理。2001年1月任國家計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2003年兼任國家發改委國土地區研究所所長。2005年2月任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主持院日常工作。主要著作:中國區域經濟政策研究知識經濟與中國經濟發展「十五」計劃時期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若乾重大問題研究主要學術論文:西部大開發要以體制和機制創新為先導關於加快城市化進程的若干問題研究領導幹部宏觀經濟管理知識讀本「十五」計劃時期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若干問題研究許炯心:男,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48年12月出生於四川省。1977年畢業於西南師范學院地理系;1981年獲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學位。此後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1986年9月-1987年7月在荷蘭國際地學與航測學院進修。1995年5月-1996年7月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作高級訪問學者、客座教授。現任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地理學會理事、地貌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水利學會泥沙專業委員會委員;《地理研究》編委,JournalofChineseGeography編委、(IE索引刊物)編委。研究領域和研究方向:主要從事河流地貌、流域侵蝕產沙和河流泥沙災害方面的研究工作。科研業績:共發表論文110餘篇,其中SCI索引論文近30篇。出版專著4部(含合著)。代表性學術著作:1.1996,中國不同自然帶的河流過程,科學出版社。2.1997,河型對含沙量空間變異的響應及其臨界現象,中國科學,Vol.27,No.6,548-553.承擔項目情況:主持或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及面上項目、973項目、國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關項目、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重要方向及領域前沿項目等共20餘項。獲獎情況:曾獲中科院自然科學二等獎、科技進步二等獎各一次。錢樂祥,教授,博士,廣州大學博士生導師。1987年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本科畢業,1997年於華東師大博士畢業,主要從事GIS與遙感應用方向的教學科研工作,現任廣州大學研究生處副處長兼地理信息科學系教授,兼任中國自然資源學會熱帶亞熱帶資源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兼副秘書長、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理論與方法專業委員會通訊委員、廣東省地理學會理事暨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等學術兼職。先後承擔省部級以上項目10餘項;出版《地球信息科學引論》等專著6部;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獲各種獎勵20餘項,2005年獲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發表的學術論文:1.QianLexiang,CuiHaishanandChangJie..Pedosphere,2006,16(6),SCI;2.錢樂祥,丁聖彥.珠江三角洲土地覆蓋變化對地表溫度的影響.地理學報,2005,60(5);3.錢樂祥等.福建土地退化的景觀敏感性綜合評估.生態學報,2002,22(1);4.錢樂祥等.GIS支持的土壤貧瘠化區域分異研究.地理科學,2002,22(1);5.錢樂祥,丁聖彥,許叔明.伊洛河流域不同地貌類型區的景觀空間結構對比分析.地理科學,2003,23(5)。邱道持:男,漢族,重慶市人,1947年生。1978年10月至1982年1月在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學習,1982年1月畢業於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獲學士學位,留校任教至今。其間,1985年至1987年曾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大學學習。在校工作期間,先後擔任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系主任、西南師范大學科技處處長、教育部西南師資培訓中心副主任、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重慶市地理學會常務副理事長、重慶市國土學會副理事長、重慶市土壤學會副理事長,重慶市科協常委。2001年10月調任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長。邱道持同志多年從事地理教育和國土資源管理教學科研工作,成績突出。先後承擔了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及輔助決策支持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課題任務書編號:2001BA604A02)以及重慶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重慶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重慶市土地定級估價等30多項科研課題。在《中國土地科學》、《自然資源學報》、《經濟地理》、《人文地理》等學術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60餘篇。出版了《中國政治地理》、《綜合自然地理學》、《重慶市礦產資源開發》、《土地資源學》等專著。先後獲得教育部曾憲梓優秀教師獎、四川省人民政府優秀教學成果獎、以及國土資源部、建設部、重慶市人民政府等八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996年被西南師范大學聘為教授、2000年被西南農業大學聘為博士生指導教師、2001年被重慶市委組織部和市人事局評選為地理學學術帶頭人。王力:男,教授,人文地理專業碩士導師,生態學專業博士導師。1993年碩士研究生畢業於西南師范大學自然地理專業,獲理學碩士學位;1997年博士畢業於西南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獲管理學博士學位。1996年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國家遙感中心參加ARC/INFO專業培訓。主要研究領域:資源經濟學、土地資源學、農業經濟學。主持「重慶黔江開發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悅來鎮城鎮總體規劃」、「永川生態經濟綜合發展規劃」等項目10項,發表論文20餘篇,出版專著2部。吳康明:1963年9月生,四川省廣安市人,1982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7月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畢業留校工作,副教授。曾任西南師范大學團委副書記(主持工作),四川省委社教工作團達縣工作隊隊長。1992年12月任西南師范大學團委書記。1997年1月任西南師范大學圖書館黨總支書記、校黨委委員。1997年12月任重慶市團委副書記、黨組副書記。1998年5月當選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委員。2001年12月任重慶市團委書記、黨組書記。2003年6月當選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委員。2004年6月任重慶市北碚區委副書記、代理區長,2005年任北碚區區長,2007年任市委黨校(重慶行政學院)副校長(副院長)(正廳局級)。譚凈:男,1961年9月29日生,四川南充市人。1979年9月考入西南師范學院地理系,1983年7月畢業留校任教。1984年7月擔任助教,1991年7月任講師,1995年10月任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副主任,1996年10月任副教授,2003年6月任西南師范大學資環學院副院長,2004年6月調致公黨重慶市委,歷任副秘書長兼組織處處長、秘書長、副主委兼秘書長。在校期間,主講過《中國經濟地理》、《產業布局學原理》、《經濟地理學導論》、《地理學思想史》、《土地估價理論》、《中國地理》、《房地產開發》、《房地產經營》等本科專業課和《產業布局學原理》、《經濟地理學導論》、《區域經濟學》等研究生班課程。1次被評為校優秀教師,多次評為優秀實習指導教師。曾參加或主持完成了「海南省通什市城市總體規劃」、「四川經濟地理」、「川南國土規劃」、「合江縣農業資源開發重點項目技術經濟研究」、「長江上游地區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總體戰略研究」、「歇馬鎮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研究」、「長江水天城總體規劃和土地估價與預測」、「石柱縣悅來鎮、下路鎮城鎮總體規劃」、「九龍坡西部九鎮城鎮體系規劃」、「三峽移民與發展」等科研課題。其中1項被評為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評為重慶市社科三等獎。參編的著作2部,在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篇。羅清泉:四川省蓬安人,生於1967年3月,198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8年畢業於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獲學士學位;同年就讀地理系區域地理學中國經濟地理專業研究生,1991年獲理學碩士。1998年韓國韓南大學進修宏觀經濟學;1999年重慶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攻讀博士研究生,2005年獲工學博士學位。1998年至2002年先後任重慶市計委(發展計劃委員會)高技術處副處長、國民經濟綜合處副處長、處長,兼任重慶市區縣經濟發展公室副主任。2003年2月任重慶市涪陵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黨組成員。2006年12月至今任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分管發展規劃、財政金融、高技術產業、西部開發等方面工作,兼任重慶市高新技術產業化公室副主任、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學會副理事長。實踐經驗豐富,是重慶市「十五」計劃制定者和起草人之一,「十一五」重大專題規劃的制定者之一,重慶市「一圈兩翼」區域發展、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主體功能區、川渝合作成渝經濟區建設等重大戰略的策劃者和推動者。理論功底扎實,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出版專著3部。
⑸ 景區管理的圖書名
張進福,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旅遊系教師,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訪問學者。多年從事景區管理,旅遊社會學的教學、研究與實踐工作。現今正致力於以西藏及其他西部地區為「田野」的旅遊學理論研究,特別是對旅遊儀式,「主客」關系旅遊影響的思考。先後在《旅遊學刊》,《廈門大學學報》、《經濟管理》等刊物上發表論文20多篇。
黃福才,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旅遊管理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旅遊管理、旅遊市場營銷旅遊規劃與海峽兩岸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教學科研工作。在《經濟管理》、《浙江大學學報》、《地理學報》、《旅遊科學》、《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經濟地理》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包括合著)出版《旅遊學概論》等6部專著與教材(包括合著)。先後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國家旅遊局研究項目等課題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獲省部級等獎勵多項。 第一章 緒論:景區與景區管理
第一節 景區定義
第二節 景區地位與作用
第三節 景區構成要素與景區系統
第四節 景區發展歷程與生命周期
第五節 景區類型與我國景區發展概況
第六節 景區管理內容框架
第二章 景區管理基礎、管理體制與經營權轉讓
第一節 景區管理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 景區管理體制
第三節 景區經營機制
第四節 經營權轉讓
第三章 景區治理模式
第一節 景區治理模式概述
第二節 整體租賃經營模式
第三節 非上市股份制企業經營模式
第四節 上市公司經營模式
第五節 整合開發經營模式
第六節 網路復合治理模式
第七節 其他模式特點
第四章 景區上市經營與上市景區分析
第一節 景區上市背景及其爭論
第二節 上市景區概況
第三節 上市景區經營分析
第四節 「華僑城A」案例分析
第五章 景區資源管理
第一節 景區旅遊資源管理
第二節 景區土地資源管理
第三節 景區人力資源管理
第四節 景區財務資源管理
第五節 景區信息資源管理
第六章 景區環境管理
第一節 旅遊與環境關系及景區可持續發展
第二節旅遊容量及其應用
第三節 景區旅遊環境標准與環境質量評價
第七章 景區接待服務設施規劃與管理
第一節 景區飲食服務設施規劃與管理
第二節 景區住宿接待設施規劃與管理
第三節 景區行游接待設施規劃與管理
第四節 景區娛樂接待設施規劃與管理
第五節 景區購物接待設施規劃與管理
第八章 景區遊客引導與管理
第一節 景區遊客行為與遊客流分析
第二節 景區遊客行為規劃
第三節 景區遊客行為引導
第四節 景區旅遊解說系統
第五節 景區遊客排隊管理
第九章 景區與當地居民關系管理
第一節 居民態度與居民角色分析
第二節 景區居民社會調控與居民社區系統規劃
第三節 景區居民外遷
第四節 景區居民參與
第五節 重視居民利益:肯亞的成功經驗
第十章 景區標准化與質量管理
第一節服務標准化與旅遊標准化
第二節 景區標准化管理
第三節 景區質量管理
第四節 景區服務質量標准化
第十一章 景區安全管理
第一節 景區安全管理概述
第二節 景區安全事故表現形態與安全事故類型
第三節 景區安全管理法規體系與安全管理制度
第四節 景區安全控制與管理
第五節 景區專項安全管理
附錄
附錄1 景區管理相關文件
附錄2 中國世界遺產名錄
附錄3 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附錄4 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附錄5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附錄6中國世界地質公園
附錄7中國國家地質公園
附錄8 中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附錄9中國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附錄10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
附錄11 上市景區經營實況
附錄12 部分景區經營權轉讓實錄
後記
⑹ 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的校友風采
閆小培:女,1956年3月生,教授、博士生導師,深圳市副市長。1982年畢業於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地理教育專業,獲學士學位;1987年畢業於英國南安普頓大學人文地理學專業,獲碩士學位;1997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人文地理學專業,獲博士學位。1982-1990年在西南師范大學任教,1991年3月至今在中山大學任教。現任中山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系主任、城市與區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地理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學科評審組成員、中國地理學會城市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副主任、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常務理事、廣東省地理學會常務理事、廣州市城市規劃協會副理事長;曾任國際地理聯合會(IGU)人口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兼任《地理科學》(英文版)、《人文地理》、《經濟地理》、《城市規劃》、《國外城市規劃》、《規劃師》、《現代城市研究》、《地域研究與開發》等雜志編委。兼任中國致公黨廣東省委會副主委、致公黨中央委員、廣東省人大常委。
閆小培從事城市地理、地理專業英語和城市發展學本科和研究生課程的教學工作。任負責人之一的城市地理學課程被列為中山大學和廣東省重點建設課程。閆小培從事城市發展與城市化、區域發展與城市規劃、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等領域的研究工作。1990年代以來,主持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1項、建設部與廣東省政府合作項目1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主持國際合作項目2項、與香港合作項目2項,主持地方政府委託項目10餘項。作為主要研究者,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自1990年以來,已在《地理學報》、《地理科學》、《Journal of Chinese Geography》(《地理學報》英文版)、《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地理科學》英文版)、《地理研究》、《人文地理》、《經濟地理》、《熱帶地理》、《中山大學學報》、《城市規劃》、《國外城市規劃》、《城市問題》、《城市研究》、《城市》、《Urban Geography》(美國)、《GeoJournal》(德國)、《Journal of Geography Ecation》(韓國)等國內外主要地理和規劃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00餘篇,出版著作4本。閆小培曾獲廣東省高校科技進步三等獎、中南地區大學出版社優秀學術專著一等獎、中山大學先進科技工作者、中山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廣東省政協優秀提案獎、中山大學地學院優秀班主任、廣東省南粵教書育人優秀教師稱號。
周介銘:男,1956年5月生於四川省成都市,漢族,教授,四川師范大學校長。1982年7月畢業於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1982-1985年在蘭州商學院貿易經濟系、西北民族學院民族貿易系任教師,1985-1990年任四川師范大學地理系講師、副系主任,1990-1997年任四川師范大學副教授、教授,教務處副處長、處長,1997-2003年任四川師范大學副校長,2003年至今任四川師范大學校長。
周介銘主要從事人文地理學的教學與研究,特別是在國土規劃與整治,土地資源經濟評價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多次承擔國家計委、國土資源部、四川省科技廳、四川省國土資源廳、雲南省土地局、四川省教育廳及各級地方政府下達的科研課題。他主持和承擔的《成都市國土總體規劃》項目獲國家計委科技進步三等獎(1992年),主持和承擔的《都江堰市區土地定級與基準地價評估研究》項目獲國家土地管理局科技進步二等獎(1995年),主持和承擔的《AUTOPLY縣級土地利用現狀及變更調查信息管理系統》項目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997年),他主持和承擔的項目還多次獲得國家土地管理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獎,並於1993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除承擔大量科研項目外,他還出版了3本專著,並在各類刊物發表論文100餘篇。
周介銘在教學與教學管理上也有較深的研究,先後兩次獲得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他是四川師范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人文地理學碩士點的學術帶頭人,招收資源評價方向的研究生。
周介銘現擔任中國地理學會理事,四川省地理學會副會長,四川省土地學會副會長,四川省國土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四川省土地估價師協會副會長,並於1998年起連續兩屆受聘為四川省科技顧問團顧問。
王一鳴: 副院長, 研究員,博導,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959年出生,1982年畢業於西南師范學院地理系,獲學士學位;1985年碩士畢業於西南師范學院地理系。1989年7月畢業於天津南開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曾先後在國家計委國土地區研究所和宏觀經濟研究院工作,歷任室主任、所長助理、副所長,院長助理。2001年1月任國家計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2003年兼任國家發改委國土地區研究所所長。2005年2月任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主持院日常工作。
主要著作:
中國區域經濟政策研究
知識經濟與中國經濟發展
「十五」計劃時期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若乾重大問題研究
主要學術論文:
西部大開發要以體制和機制創新為先導
關於加快城市化進程的若干問題研究
領導幹部宏觀經濟管理知識讀本
「十五」計劃時期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若干問題研究
許炯心:男,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48年12月出生於四川省。1977年畢業於西南師范學院地理系;1981年獲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學位。此後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1986年9月-1987年7月在荷蘭國際地學與航測學院進修。1995年5月-1996年7月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作高級訪問學者、客座教授。現任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地理學會理事、地貌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水利學會泥沙專業委員會委員;《地理研究》編委,Journal of Chinese Geography 編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IE索引刊物)編委。
研究領域和研究方向:主要從事河流地貌、流域侵蝕產沙和河流泥沙災害方面的研究工作。 科研業績:共發表論文110餘篇,其中SCI索引論文近30篇。出版專著4部(含合著)。
代表性學術著作:1. 1996,中國不同自然帶的河流過程,科學出版社。 2. 1997,河型對含沙量空間變異的響應及其臨界現象,中國科學,Vol.27,No.6,548-553. 承擔項目情況:主持或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及面上項目、973項目、國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關項目、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重要方向及領域前沿項目等共20餘項。
獲獎情況: 曾獲中科院自然科學二等獎、科技進步二等獎各一次 。
錢樂祥 , 教授, 博士, 廣州大學博士生導師。1987年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本科畢業,1997年於華東師大博士畢業,主要從事GIS與遙感應用方向的教學科研工作,現任廣州大學研究生處副處長兼地理信息科學系教授,兼任中國自然資源學會熱帶亞熱帶資源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兼副秘書長、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理論與方法專業委員會通訊委員、廣東省地理學會理事暨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等學術兼職。先後承擔省部級以上項目10餘項;出版《地球信息科學引論》等專著6部;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獲各種獎勵20餘項,2005年獲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發表的學術論文:
1.Qian Lexiang, Cui Haishan and Chang Jie. Impacts of 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 on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in Zhujiang Delta. Pedosphere, 2006, 16(6), SCI;
2.錢樂祥,丁聖彥. 珠江三角洲土地覆蓋變化對地表溫度的影響. 地理學報,2005,60(5);
3.錢樂祥等. 福建土地退化的景觀敏感性綜合評估. 生態學報,2002,22(1);
4.錢樂祥等. GIS支持的土壤貧瘠化區域分異研究. 地理科學,2002,22(1);
5.錢樂祥,丁聖彥,許叔明. 伊洛河流域不同地貌類型區的景觀空間結構對比分析. 地理科學,2003,23(5)。
邱道持:男,漢族,重慶市人,1947年生。1978年10月至1982年1月在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學習,1982年1月畢業於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獲學士學位,留校任教至今。其間,1985年至1987年曾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大學學習。在校工作期間,先後擔任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系主任、西南師范大學科技處處長、教育部西南師資培訓中心副主任、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重慶市地理學會常務副理事長、重慶市國土學會副理事長、重慶市土壤學會副理事長,重慶市科協常委。2001年10月調任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長。
邱道持同志多年從事地理教育和國土資源管理教學科研工作,成績突出。先後承擔了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及輔助決策支持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課題任務書編號:2001BA604A02)以及重慶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重慶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重慶市土地定級估價等30多項科研課題。在《中國土地科學》、《自然資源學報》、《經濟地理》、《人文地理》等學術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60餘篇。出版了《中國政治地理》、《綜合自然地理學》、《重慶市礦產資源開發》、《土地資源學》等專著。先後獲得教育部曾憲梓優秀教師獎、四川省人民政府優秀教學成果獎、以及國土資源部、建設部、重慶市人民政府等八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996年被西南師范大學聘為教授、2000年被西南農業大學聘為博士生指導教師、2001年被重慶市委組織部和市人事局評選為地理學學術帶頭人。
王 力:男,教授,人文地理專業碩士導師,生態學專業博士導師。1993年碩士研究生畢業於西南師范大學自然地理專業,獲理學碩士學位;1997年博士畢業於西南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獲管理學博士學位。1996年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國家遙感中心參加ARC/INFO專業培訓。
主要研究領域:資源經濟學、土地資源學、農業經濟學。主持「重慶黔江開發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悅來鎮城鎮總體規劃」、「永川生態經濟綜合發展規劃」等項目10項,發表論文20餘篇,出版專著2部。
吳康明:1963年9月生,四川省廣安市人,1982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7月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畢業留校工作,副教授。曾任西南師范大學團委副書記(主持工作),四川省委社教工作團達縣工作隊隊長。1992年12月任西南師范大學團委書記。1997年1月任西南師范大學圖書館黨總支書記、校黨委委員。1997年12月任重慶市團委副書記、黨組副書記。1998年5月當選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委員。2001年12月任重慶市團委書記、黨組書記。2003年6月當選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委員。2004年6月任重慶市北碚區委副書記、代理區長, 2005年任北碚區區長, 2007年任市委黨校(重慶行政學院)副校長(副院長)(正廳局級)。
譚凈:男,1961年9月29日生,四川南充市人。1979年9月考入西南師范學院地理系,1983年7月畢業留校任教。1984年7月擔任助教,1991年7月任講師,1995年10月任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副主任,1996年10月任副教授,2003年6月任西南師范大學資環學院副院長,2004年6月調致公黨重慶市委,歷任副秘書長兼組織處處長、秘書長、副主委兼秘書長。在校期間,主講過《中國經濟地理》、《產業布局學原理》、《經濟地理學導論》、《地理學思想史》、《土地估價理論》、《中國地理》、《房地產開發》、《房地產經營》等本科專業課和《產業布局學原理》、《經濟地理學導論》、《區域經濟學》等研究生班課程。1次被評為校優秀教師,多次評為優秀實習指導教師。曾參加或主持完成了「海南省通什市城市總體規劃」、「四川經濟地理」、「川南國土規劃」、「合江縣農業資源開發重點項目技術經濟研究」、「長江上游地區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總體戰略研究」、「歇馬鎮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研究」、「長江水天城總體規劃和土地估價與預測」、「石柱縣悅來鎮、下路鎮城鎮總體規劃」、「九龍坡西部九鎮城鎮體系規劃」、「三峽移民與發展」等科研課題。其中1項被評為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評為重慶市社科三等獎。參編的著作2部,在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篇。
羅清泉:四川省蓬安人,生於1967年3月,198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8年畢業於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獲學士學位;同年就讀地理系區域地理學中國經濟地理專業研究生,1991年獲理學碩士。1998年韓國韓南大學進修宏觀經濟學;1999年重慶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攻讀博士研究生,2005年獲工學博士學位。1998年至2002年先後任重慶市計委(發展計劃委員會)高技術處副處長、國民經濟綜合處副處長、處長,兼任重慶市區縣經濟發展辦公室副主任。2003年2月任重慶市涪陵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黨組成員。2006年12月至今任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分管發展規劃、財政金融、高技術產業、西部開發等方面工作,兼任重慶市高新技術產業化辦公室副主任、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學會副理事長。實踐經驗豐富,是重慶市「十五」計劃制定者和起草人之一,「十一五」重大專題規劃的制定者之一,重慶市「一圈兩翼」區域發展、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主體功能區、川渝合作成渝經濟區建設等重大戰略的策劃者和推動者。理論功底扎實,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出版專著3部。
⑺ 《地理學報》投稿求助
朋友你好,根據我多年從事文字工作的經驗,我認為:如果投稿更有針對性版,命中率會更高一權些。這就關繫到,你是哪裡的?干什麼的?寫的稿件是什麼體裁?什麼內容?如果說投稿的話,最好投當地的報刊、網路或者是你從事的職業報刊發表,要投哪個媒體首先要研究哪個媒體,看它需要什麼內容、什麼體裁、什麼格式的稿件,「對症下葯」,這樣會更輕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會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夠告訴我你的具體情況(干什麼工作,哪裡的,寫的小說的大致內容等),我可以給你一些建議。我1993年開始在部隊時開始發表各類文章,包括:報告文學、新聞、詩歌、散文、小說、評論等體裁的,到目前,先後在《人民日報》《法制日報》《農民日報》《中國文化報》《法制文萃》《半月談》《解放軍報》《中國國防報》《中國綠色時報》《中國日報》《中國教育報》《人民公安報》《中國交通報》《中國安全生產報》《中國轉業軍官》《中國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報刊發表的大約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獲獎。另外:投稿時,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對報刊媒體,這兩點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⑻ 田明的期刊論文
29.田明,農業轉移人口空間流動與城市融入,人口研究,2013(4) CSSCI
28.田明,孫林,進城農民工的工作流動及影響因素分析,山東社會科學,2013(8)CSSCI
27.田明,進城農民工的高流動性及其解釋,清華大學學報(哲社版),2013(5)CSSCI
26.田明,流動人口城市間橫向遷移規律研究,地理研究,2013(7)CSSCI
25.田明、薄俊麗,東部地區流動人口城市融入的比較研究,人文地理,2013 CSSCI
24.田明,城鎮化面臨的問題及破解之策,中國決策參考,2013(2):46-50
23.Tian, M., and Xu, L. (2013). Spatial mobility and urban integ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an analysis on the determinants of intercity mobility.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Los Angeles, April 9-13, 2013.
22.田明,李睿.就業結構轉變與城鎮化的國際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山東社會科學,2012(12):116-122,CSSCI
21.田明,優化國土開發空間格局的若干建議,重慶社會科學,2012(12):100-102
20、Ming Tian, Xiulan Zhang(2011): The impact of the global economic slowdown on enterprises and employees in China. Journal of Asian Public Policy, 4:1, 76-102.
19.田明、王玉安:《我國城市化與就業結構偏差的比較分析》,《城市問題》2010年第2期,第54-59頁。CSSCI
18.田明、薄俊麗:《提高我國礦產資源利用效率的市場激勵機制分析》,《礦冶》2005年第4期。EI
17.田明、仇士香:《2004宏觀調控:「雪中送炭」與「錦上添花」》,《財經界》2005年第3期。
16.田明、孫威:《我國煤炭城市轉型發展研究》,《礦冶》2004年第1期。EI
15.田明、常春平:《小城鎮發展存在的障礙及制度創新的要點》,《城市規劃》2003年第7期。CSCI
14.樊傑、田明:《我國城市化與非農化水平的相關分析及省際差異》,《地理科學》2003年第6期。CSCI
13.樊傑、趙燕霞、田明:《台灣海峽兩岸地緣經濟整合的機制與途徑》,《地理學報》2003年第3期,第415-423頁。CSCI
12.田明、樊傑:《產業區的形成機制及其與傳統空間組織理論的關系》,《地理科學進展》2003年第2期。CSCI
11.樊傑、呂昕、田明:《(高)科技型城市的指標體系內涵及其創新戰略重點》,《地理科學》2002年第6期。CSCI
10.田明:《區域建設及其空間模式探討》,《科技導報》2002年第11期。
9. 田明、袁海清:《小城鎮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現代城市研究》2001年第5期。
8. 田明:《小城鎮發展需要進一步制度創新》,《小城鎮建設》2001年第8期。
7. 田明、張小林:《區域建設及其基本理念》,《地域研究與開發》2001年第4期。
6. 田明:《區域建設及區域研究的新視野》,《科技導報》2001年第1期。
5. 田明、何流:《發達省份落後地區經濟發展研究》,《經濟地理》2000年。CSCI
4. 田明:《中國城市化的發展趨勢及未來模式》,《現代城市研究》2000年第6期。
3. 田明、張小林:《縣城在鄉村城市化中的優勢分析》,《人文地理》2000年第5期。CSCI
2. 田明、張小林、湯茂林:《我國鄉村小城鎮分類初探》,《經濟地理》1999年第6期。CSCI
1. 常春平、田明:《河北省壩上生態環境惡化分析》,《天津職業大學學報》1999年第2期。
⑼ 地理教師必讀書目
1. 保羅·克瓦爾 《地理學思想史》
推薦語:本書以令人信服的論據,對上自古希臘下至21 世紀初的地理學思想作了全新的劃分。全書旁徵博引,層次分明,條理清楚,結構嚴謹,詳簡適當,譯述精當。
2.《山海經》
推薦語:《山海經》乃中國文化的珍品,是中國古人想像力的集中體現,深刻並鮮活地反映了上古時代的種種神話傳說。320 幅最珍貴的古版插畫,選自10 部國寶級版本。特別添加張步天教授獨家考據地圖,指明古地址的現代方位。
3. 阿瑟·格蒂斯《地理學與生活》
推薦語:地理學是一門古老的學科,最初僅指地球的繪圖與勘查,但發展到今天已經逐漸成為一門范圍廣泛的學科。相對於其他地理學書籍,本書特別突出了地理學與生活的相關性。對人體有害的天氣現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形態的變化、城市垃圾與危險廢物的處理等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均有涉及。
4.《中國國家地理》
推薦語: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是中國大陸著名的有關地理的雜志。因雜志社隸屬中國科學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專家學者作為該社顧問,同時還有許多戰斗在科考第一線的工作者與雜志社保持著密切聯系,因此具有很強的獨家性和權威性。
5. 斯特拉博《地理學》
推薦語:現存的唯一一部這樣的地理學著作:它范圍最廣泛、內容最全面地描述了直到羅馬帝國時代的整個古代西方世界。作者認為地理學應包括數理地理學和自然地理學兩大部分:前者以天文學和數學為基礎,後者研究地表和大氣圈的自然現象。他指出要很好地認識地理學,必須掌握有關天文學、數學、大地測量學和地理學史等基礎科學知識。
6. 祝穆生《方輿勝覽》
推薦語:中國古代地理總志叢刊,全書分為前集四十三卷,後集七卷,續集二十卷,拾遺一卷。前集自浙西路起,至海外四州止;後集為淮東和淮西兩路;續集自成都路起,至利西路止;拾遺則自覽安府至紹熙每府州各補數條。各集之末又有簡短的告白。
7. 酈道元《水經注》
推薦語:《水經注》因注《水經》而得名,《水經》一書約一萬余字,《唐六典·注》說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經注》看似為《水經》之注,實則以《水經》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
8. 錢穆《古史地理論叢》
推薦語:匯集了錢穆先生考論古代歷史地理的二十餘篇文章。作者以通儒精神將地名學、史學、政治經濟、人文及民族學融為一體,辨析異地同名的歷史現象,探究古代部族遷徙之跡,進而說明中國歷史上各地經濟、政治、人文方面的演進變遷。
9. 衛文傑《中學地理老師手冊》
推薦語:一本已經絕版的好書,對中學地理老師教學有著很大的幫助和啟發。
10. 史蒂芬·法里斯《大遷移——氣候變化與人類的未來》
推薦語:美國一位新聞記者對各種氣候問題的關注。這些閱讀,有益於我們從社會系統的角度去看待一些氣候變化與生態的問題,而不僅僅局限於簡單的學科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