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學中的立德樹人
Ⅰ 怎麼在把地理核心素養作為一個方面寫進說課稿
1、《教育部課程改革綱要》
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應體現時代要求。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
會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革命傳統;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
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
民服務;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具有適應終身學
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
和生活方式,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2、《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 口號: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戰略主題
3、《教育部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
一個「抓手」————課程改革
五項任務(五個統籌)
統籌各學段、統籌個學科、統籌教育教學的核心環節、統籌各方面優勢力量、統籌校內外陣
地
二、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證法制、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國家提出立德樹人、高考改革高中階段普及率達到了85以上,高中教育成為了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更加重視培養國民基本素質。國際上,高中教育改革也成為共同趨勢。
2、地理學科核心素養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實踐力(1)人地協調觀
指人們對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關系所持的正確價值觀。人地關系是地理學科最為核心的研
究主題和基本的思維視角。面對人口、資源、環境、發展問題人類社會要更好的協調好人類
Ⅱ 如何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立德樹人簡
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獲得最大限度的版發展和提高,這也是創權造良好的課堂氣氛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教學中,教師要正確處理好"面向全體"與"因材施教"的關系,針對每個學生不同的知識起點,提出不同的要求,、施以不同的幫助,讓他們都有自我表現、自我成功的機會,都能獲得知識、能力和自信心。這既是小學數學教學十分艱巨的任務,也是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重要方面。我們要對暫時後進的學生充滿愛心和信心,用滿腔摯愛和熱忱,營造出祥和的心理環境,消除他們學習的心理障礙,使他們置身於教師的期望之中,在無卑無怯、積極主動的課堂氣氛中抬起頭來學習。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都說明,師愛能引起學生積極的情緒體驗,它不僅能激起後進生學習的良好興趣,而且能轉化為他們學習的內部動機,從而提高智力活動的積極性。
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各環節有效滲透學科核心素養
2016年第5期(總第299期)
No.5,2016
高中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構建與培養策略
李
紅
(嘉應學院地理科學與旅遊學院,廣東梅州514015)
摘要:核心素養是最關鍵和最基礎的共同素養,是後天獲得的素養,它除了學科獨特素養
外,還包括跨學科素養。高中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包括基本的地理知識、技能和學習地理的方法等。為此,應採取基於地理教科書的地理核心素養培養、基於校本課程的地理核心素養培養、基於課堂教學的地理核心素養培養和基於地理核心素養的教學質量評價等策略。
關鍵詞:高中生;地理;核心素養中圖分類號:G623.4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0845(2016)05-0029-062014年3月發布的《教育部關於全面深化課
該具備哪些最核心的知識、能力與情感態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來社會,才能在滿足個人自我實現需要的同時推動社會發展?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通過多學科整合歸納出「能互動地使用工具」「能在異質社群中進行互動」和「能自律自主地行動」等方面的核心素養。隨後世界許多國家或地區,如中國、美國和日本等也紛紛啟動以「核心素養」為基礎的教育目標體系研究,並在此基礎上進行課程改革,以期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借鑒國內外有關研究組織、專家和學者關於核心素養研究理論之精華及弗洛伊德的意識人格理論和馬斯洛的動機人格理論,結合我國高中學生心理發展特點,筆者認為,我國高中學生的核心素養可定義為:是健全人格的高中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和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情感品格的綜合表現,是掌握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學方法,是正確的世界觀,具體說就是:
1)核心素養是最關鍵、最基礎的共同素養。
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要研
究制定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體系和學業質量標准,把核心素養和學業質量要求落實到各學科教學中,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已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構建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時代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高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體系,指導地理教師准確地把握教學的深度和廣度,提供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