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地理學讀書報告
❶ 急求關於歷史和地理的書籍讀書筆記等,
歷史地理札記•筆記第十一
2009-10-23 19:38:18 來自: 無咎 (聽雪樓)
中國歷史人文地理的評論 3
09年3月至6月
《中國歷史人文地理》,鄒逸麟主編,社會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
一、過去的歷史,歷史教科書其實在疆域這方面是很不實事求是的,而是從政治方面,歷史受政治所要挾,從現今政治的角度來寫過去的歷史,今日的疆域如何,往日的疆域就在今日疆域的歷史上寫,比如朝鮮半島、越南,因為他近日民族國家還存在,就努力為他在古代還原現在的疆域,而西藏、內蒙、新疆、台灣——台灣還有問題——因為他今天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因而就在往日的歷史上努力將其打造成自古以來,自很古以來就一直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兩方面都很明顯是很不正確的。就宋所寫的,該書第一章特點的第三方面,「從歷史事實出發來闡釋歷史。如並不因為朝鮮與越南是獨立國家而遮掩其過去是我國領地的事實,不像過去一些史學家把當時對朝鮮等地的用兵看做是侵略」,從這一點來說,這本書是做得不錯的;
四、我國自古以來基層行政區劃最低一級的往往是最穩定的,而第一級區劃,即中央以下往往變化很大,這多出於政治的考慮,即便是因為經濟,如蘇南、蘇北,其目的也在於中央更好的控制整個中國,維持大一統。而地方,如縣城、鄉鎮、村落,有的則延續了幾千年,而與朝代興亡無關,所以感覺很多時候老百姓的生活與政治無關,(這可能就是中華民族文化延續的原因——歷經元清異族入侵——體系不亂;最低基層行政與高級政區在文化上是割裂的),上升不到那麼一個高度,進而會懷疑政治存在的意義,「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如果愚夫愚婦不知道這些,只知道吃穿用足,是不是會更好些……
(按:近觀所謂外國漢學家書——實不理解宋末士大夫之殉國。他們是五歲孩子放牛,自然不會理解。)
十、聽李教授講座,講到東西方人口之對比,中國古代人口增長之特點,與西方比較。可提之處有中國傳統是一夫多妻制,從禮儀檯面上講,目的在於傳宗接代,中國人口自古眾多,是在於大眾思想必有保存後代之想法,這就從總的層面上講,會保證整個中國的人口不會有大的衰減,這個是在正常的情況下,即使遇到災荒、戰亂,人口一下子有大的銳減,但一旦穩定下來,中國傳統的道德機器又馬上發揮其強大的作用,人口很快又會回升到戰亂前的水平;
十一、上面提到戰亂、災荒,這也是控制人口的一個古代的非人為機制,一旦生產力無法負擔超額的人口,這些矛盾便會涌現出來,不單是戰亂與災荒,國家制度也會受到沖擊,這些應然的反應也又像一個機器一樣,又將人口降低到與生產力適應的水平;
(按:譬如財政里的自動穩定器,又譬如賤買貴賣。 可是自進入機器時代,這些傳統的自動穩定器都失卻其作用,譬如今日如何體弱之幼兒,都不至於早夭)
十二、另一個就是中醫,中醫的先進來保存中國的人口。但是據說中醫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倪匡說:我不是不相信中醫,我只是不相信有人會用。) 我想古代中國人壽命比西方人長,一大原因可能在於中國人健康的飲食習慣與生活習慣,比如喝開水,吃熟食;據說中國人牙齒普遍比西方好,乃是多食纖維食物之緣故;
十三、另外,每次中國人口的銳減,下一次制度又會自動使他平衡;而西方人口的銳減卻最終導致了西方體制的變化,所以中國古代成熟的太早,制度太過完善,反而阻礙了中國近現代的蛻變;
十五、歷代造成人口銳減的戰爭,尤以少數民族入侵為甚,p136,元之南侵,金朝戶數下降到13%,四川下降到4%;
十七、中國古代人口分布的變遷與中國古代經濟中心的轉移幾乎是一致的,而且這兩項是互作用,共附共生的,人口的轉移會促進轉移地勞動力的增加,促進其經濟的增長,而人口的轉出地則因為其勞動力的下降,而進一步使其經濟下降,另一方面因為人口轉移到的熱點地帶經濟增長的加快,而進一步吸引轉出地人口轉出的加快;這就是經濟與人口遷移相依相存的作用。P142
二十二、蒙古高原上自古民族眾多,然留至今日者,只一蒙古族,可見得漢族對蒙古族同化之失敗;蒙元之時,蒙古還有其四大汗國,在伊斯蘭,在印度,都與當地人融合的好的很。我認為民族融合是弱小民族之提升,強勢民族再獲內在動力之大因素,甚而可以消滅人種之分歧,消弭戰爭,民族融合之妙,非一言所能盡述。 蒙古人和漢人融合的不好,和元朝蒙古皇族普遍水準低,素質差,頭腦固執有很大的關系; 如分人種優劣的那幾個等級; p168
二十三、清朝滿族統治者一度禁止漢人出關外,以保護其土地,沒想到最後保護其土地的,恰是這些千方百計去了關外的漢人;
二十四、p173 「到鄭氏統治的末期,全島人口達25萬,其中十五萬是來自大陸的漢族移民及其後裔」,真不知道台灣人老搞什麼本省人、外省人有什麼意義,生生造出個民族來;更把一個高山族分成好多個小民族,一個山頭一個民族,如阿美族之類,無聊,且生造出許多矛盾來。最不智者即為此也,天下大同為萬世不可跌破之真理也!
(9月19日按:之前看白壽彝中國通史第一卷,發現高山族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民族調查未曾進行,所以他們非要分成很多民族,如果真有非政治的依據的話,也未嘗不可;)
二十六、看王孝通《中國商業史》,其中每把朝代之興衰寄之於商業,譬如秦之統一六國,不在於商鞅重農抑商,而在於商人呂不韋當了秦的丞相之後,改易商鞅的政策,大興商業,才最終導致秦的富強。很明顯他這個觀點是不對的。作者在寫商業史,故每每都扯到商業上去。中國社會從來都不是一個商業社會,作者也承認,中國近代之屈辱史,其一端也在於商業不興。而中國自古商業不興,就是因為中國從來只是一個農業社會,因為農業發達,物產豐富,所以商業存在的意義就不那麼大了。回到上面的問題,我們從初中歷史課本上就知道了秦之統一六國,其根基在於商鞅,在於商鞅重農抑商的政策,在於秦農業的發展。 此書亦提到了這一點。P178
二十七、p186,書上說道,在古代的社會生產條件下,農業的發展與人口數量基本上是成正比的,即使到了毛澤東時代,「人多力量大」還是深入人心。因此又回到經濟重心南移的問題上,基本上經濟重心南移與人口的南遷是重疊的問題;
二十八、中國古代農業技術的發展(輪作、輪荒、施肥、一年兩熟……),無非是發明新農具,創造新的種植制度,但總之都是精耕細作。這就是與現代農業的區別所在,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是大農庄式,大片土地機械耕種式,而多出來的人口,全部做服務業,作為農業服務的服務業,將農民解放出來,以服務業代替農業,同時獲得更多的由於農業的高效率而產生出來的利益;
三十一、(外一則)凡我心中有事之時,即片刻放不下,或以為該備要之事繁,而我獨使其簡;或以為該備要之事簡,而我獨使之繁,總之其縈繞於腦,揮之不去,不可或忘,而無法做其他事,如看書;但偏偏可去看電影,但我已浪費這許多時間,再去看會覺有愧於心。
我之煩惱,看似可笑,可真真切切不至結束不至紛至沓來那一刻而不可結束也!
寡人之愁,愁無可愁,愁後又愁,想以酒澆愁,又生新仇,且以書愁,聊以解愁,俟有佳人,陪我消愁,愁愁愁愁,無盡之愁……
三十三、商代都城之遷徙,是出於政治軍事的需要;
西周時各城邑之間的關系乃是宗法關系
三十四、歷代城邑的氣質是與王朝的氣象一樣的,王朝中興,則城邑布局無拘無束,p312,秦的阿房宮,漢武帝將建章宮建在西牆之外;如果疆域分裂,或者王朝凋敝,則會出現大批以廢墟形態出現的城市,p318,魏晉南北朝;再如曹魏,p322,「在北方……價值觀念」,城牆是價值觀的體現。
三十六、商業之發達,在於商品之需求,商品之需求,在於人口,人口超過其所在區域之供給,無法負荷,則產生商業;
商業的存在,依賴於兩方面,需求與供給。古代商業的產生,要麼它是某種產品的原產地,要麼就是它的人口數量達到一定規模,急需一定數量、一定種類的商品;
這又聯繫到移民,以及移民原來的種植技術與習慣;
三十九、商業也可定義為整個商業區域內的互通有無;
❷ 有關地理的讀書筆記1500字就夠了。。。急求 啊
《中國歷史人文地理》,鄒逸麟主編,社會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
一、過去的歷史,歷史教科書其實在疆域這方面是很不實事求是的,而是從政治方面,歷史受政治所要挾,從現今政治的角度來寫過去的歷史,今日的疆域如何,往日的疆域就在今日疆域的歷史上寫,比如朝鮮半島、越南,因為他近日民族國家還存在,就努力為他在古代還原現在的疆域,而西藏、內蒙、新疆、台灣——台灣還有問題——因為他今天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因而就在往日的歷史上努力將其打造成自古以來,自很古以來就一直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兩方面都很明顯是很不正確的。就宋所寫的,該書第一章特點的第三方面,「從歷史事實出發來闡釋歷史。如並不因為朝鮮與越南是獨立國家而遮掩其過去是我國領地的事實,不像過去一些史學家把當時對朝鮮等地的用兵看做是侵略」,從這一點來說,這本書是做得不錯的;
四、我國自古以來基層行政區劃最低一級的往往是最穩定的,而第一級區劃,即中央以下往往變化很大,這多出於政治的考慮,即便是因為經濟,如蘇南、蘇北,其目的也在於中央更好的控制整個中國,維持大一統。而地方,如縣城、鄉鎮、村落,有的則延續了幾千年,而與朝代興亡無關,所以感覺很多時候老百姓的生活與政治無關,(這可能就是中華民族文化延續的原因——歷經元清異族入侵——體系不亂;最低基層行政與高級政區在文化上是割裂的),上升不到那麼一個高度,進而會懷疑政治存在的意義,「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如果愚夫愚婦不知道這些,只知道吃穿用足,是不是會更好些……
(按:近觀所謂外國漢學家書——實不理解宋末士大夫之殉國。他們是五歲孩子放牛,自然不會理解。)
十、聽李教授講座,講到東西方人口之對比,中國古代人口增長之特點,與西方比較。可提之處有中國傳統是一夫多妻制,從禮儀檯面上講,目的在於傳宗接代,中國人口自古眾多,是在於大眾思想必有保存後代之想法,這就從總的層面上講,會保證整個中國的人口不會有大的衰減,這個是在正常的情況下,即使遇到災荒、戰亂,人口一下子有大的銳減,但一旦穩定下來,中國傳統的道德機器又馬上發揮其強大的作用,人口很快又會回升到戰亂前的水平;
十一、上面提到戰亂、災荒,這也是控制人口的一個古代的非人為機制,一旦生產力無法負擔超額的人口,這些矛盾便會涌現出來,不單是戰亂與災荒,國家制度也會受到沖擊,這些應然的反應也又像一個機器一樣,又將人口降低到與生產力適應的水平;
(按:譬如財政里的自動穩定器,又譬如賤買貴賣。 可是自進入機器時代,這些傳統的自動穩定器都失卻其作用,譬如今日如何體弱之幼兒,都不至於早夭)
十二、另一個就是中醫,中醫的先進來保存中國的人口。但是據說中醫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倪匡說:我不是不相信中醫,我只是不相信有人會用。) 我想古代中國人壽命比西方人長,一大原因可能在於中國人健康的飲食習慣與生活習慣,比如喝開水,吃熟食;據說中國人牙齒普遍比西方好,乃是多食纖維食物之緣故;
十三、另外,每次中國人口的銳減,下一次制度又會自動使他平衡;而西方人口的銳減卻最終導致了西方體制的變化,所以中國古代成熟的太早,制度太過完善,反而阻礙了中國近現代的蛻變;
十五、歷代造成人口銳減的戰爭,尤以少數民族入侵為甚,p136,元之南侵,金朝戶數下降到13%,四川下降到4%;
十七、中國古代人口分布的變遷與中國古代經濟中心的轉移幾乎是一致的,而且這兩項是互作用,共附共生的,人口的轉移會促進轉移地勞動力的增加,促進其經濟的增長,而人口的轉出地則因為其勞動力的下降,而進一步使其經濟下降,另一方面因為人口轉移到的熱點地帶經濟增長的加快,而進一步吸引轉出地人口轉出的加快;這就是經濟與人口遷移相依相存的作用。P142
二十二、蒙古高原上自古民族眾多,然留至今日者,只一蒙古族,可見得漢族對蒙古族同化之失敗;蒙元之時,蒙古還有其四大汗國,在伊斯蘭,在印度,都與當地人融合的好的很。我認為民族融合是弱小民族之提升,強勢民族再獲內在動力之大因素,甚而可以消滅人種之分歧,消弭戰爭,民族融合之妙,非一言所能盡述。 蒙古人和漢人融合的不好,和元朝蒙古皇族普遍水準低,素質差,頭腦固執有很大的關系; 如分人種優劣的那幾個等級; p168
二十三、清朝滿族統治者一度禁止漢人出關外,以保護其土地,沒想到最後保護其土地的,恰是這些千方百計去了關外的漢人;
二十四、p173 「到鄭氏統治的末期,全島人口達25萬,其中十五萬是來自大陸的漢族移民及其後裔」,真不知道台灣人老搞什麼本省人、外省人有什麼意義,生生造出個民族來;更把一個高山族分成好多個小民族,一個山頭一個民族,如阿美族之類,無聊,且生造出許多矛盾來。最不智者即為此也,天下大同為萬世不可跌破之真理也!
(9月19日按:之前看白壽彝中國通史第一卷,發現高山族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民族調查未曾進行,所以他們非要分成很多民族,如果真有非政治的依據的話,也未嘗不可;)
二十六、看王孝通《中國商業史》,其中每把朝代之興衰寄之於商業,譬如秦之統一六國,不在於商鞅重農抑商,而在於商人呂不韋當了秦的丞相之後,改易商鞅的政策,大興商業,才最終導致秦的富強。很明顯他這個觀點是不對的。作者在寫商業史,故每每都扯到商業上去。中國社會從來都不是一個商業社會,作者也承認,中國近代之屈辱史,其一端也在於商業不興。而中國自古商業不興,就是因為中國從來只是一個農業社會,因為農業發達,物產豐富,所以商業存在的意義就不那麼大了。回到上面的問題,我們從初中歷史課本上就知道了秦之統一六國,其根基在於商鞅,在於商鞅重農抑商的政策,在於秦農業的發展。 此書亦提到了這一點。P178
二十七、p186,書上說道,在古代的社會生產條件下,農業的發展與人口數量基本上是成正比的,即使到了毛澤東時代,「人多力量大」還是深入人心。因此又回到經濟重心南移的問題上,基本上經濟重心南移與人口的南遷是重疊的問題;
二十八、中國古代農業技術的發展(輪作、輪荒、施肥、一年兩熟……),無非是發明新農具,創造新的種植制度,但總之都是精耕細作。這就是與現代農業的區別所在,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是大農庄式,大片土地機械耕種式,而多出來的人口,全部做服務業,作為農業服務的服務業,將農民解放出來,以服務業代替農業,同時獲得更多的由於農業的高效率而產生出來的利益;
三十一、(外一則)凡我心中有事之時,即片刻放不下,或以為該備要之事繁,而我獨使其簡;或以為該備要之事簡,而我獨使之繁,總之其縈繞於腦,揮之不去,不可或忘,而無法做其他事,如看書;但偏偏可去看電影,但我已浪費這許多時間,再去看會覺有愧於心。
我之煩惱,看似可笑,可真真切切不至結束不至紛至沓來那一刻而不可結束也!
寡人之愁,愁無可愁,愁後又愁,想以酒澆愁,又生新仇,且以書愁,聊以解愁,俟有佳人,陪我消愁,愁愁愁愁,無盡之愁……
三十三、商代都城之遷徙,是出於政治軍事的需要;
西周時各城邑之間的關系乃是宗法關系
三十四、歷代城邑的氣質是與王朝的氣象一樣的,王朝中興,則城邑布局無拘無束,p312,秦的阿房宮,漢武帝將建章宮建在西牆之外;如果疆域分裂,或者王朝凋敝,則會出現大批以廢墟形態出現的城市,p318,魏晉南北朝;再如曹魏,p322,「在北方……價值觀念」,城牆是價值觀的體現。
三十六、商業之發達,在於商品之需求,商品之需求,在於人口,人口超過其所在區域之供給,無法負荷,則產生商業;
商業的存在,依賴於兩方面,需求與供給。古代商業的產生,要麼它是某種產品的原產地,要麼就是它的人口數量達到一定規模,急需一定數量、一定種類的商品;
這又聯繫到移民,以及移民原來的種植技術與習慣;
三十九、商業也可定義為整個商業區域內的互通有無;
❸ 高分求歷史讀書報告,一篇2000字的,一篇3000的,謝謝!採用後追加懸賞
水滸傳》讀書筆記(一)--醉打蔣門神
武松殺死了西門慶,就被發送了孟州充軍,又在十字坡結識了張青和孫二娘。但是這些都不夠精彩,唯獨這集里的武松醉打蔣門神最為精彩。
本集中,武松為了個人的友誼而去幫助施恩奪回快活林和在路上每家酒官都吃上三碗酒,這兩點,就知道他有著放任一己的感情。
而他在打蔣門神之前的挑逗更是精彩,先是到酒官里找茬,然後把蔣門神惹急,在狠狠的打他,這能證明武松是個粗中有細的人。
他在挑逗時還可分成幾個細節,三次換酒,之後說讓蔣門神的小妾陪他喝酒,酒飽不讓,就和他們打了起來(這里包括蔣門神)。
他在禽了蔣門神之後,又怕他告官,在說要求蔣門神的第三件事時,卻怕他告官和以後再把快活林奪回來,所以讓他離開孟州,不得在此居住。由此也可以開出武松多麼的細心。
《水滸傳》讀書筆記(二)--沂嶺殺四虎
李逵見宋江父子團聚後,也想念自己的老母,便去沂水縣的百丈村接自己的母親。
去時,途上遇見李鬼扮成的假李逵威脅,李鬼戰敗求饒,說他尚有九十歲老母,殺他就是把他和他的老母一塊殺了。李逵可憐他,便饒了他,而且還給了他一錠銀子,讓他走了。
我覺得是作者很反感像李鬼這樣的人,所以就讓李鬼和李逵再次遇上,而且讓李逵把他殺死。一是作者可以出一下氣,二是讓那些讀者也贊同他,並看完後有一種豪邁氣質,似乎自己就是李逵。李逵殺李鬼是很精彩。
但是後來的李逵背著老母過沂嶺時殺虎的場景最為精彩。先是去打水,然後發現老母不見了,又發現兩只小虎和兩條人腿,憤怒之下殺死小虎,公、母虎分別來尋仇都被殺。
只可惜殺了虎,還被人請到家裡做客,後又被擒。這讓人看完之後,都想替李逵打抱不平,可見作者的用心良苦。
《水滸傳》讀書筆記(三)--抱怨獅子樓
武松在陽谷縣坐了都頭,又上京辦事。回來時,才知道哥哥武大郎死了,武松心疑便察得實情,去告官,誰知縣館已受賄,無奈下在獅子樓為武大郎報了仇。
其中,讓人看得最熱血沸騰的就是最後報仇時殺死西門慶的那一段,武大郎雖死,潘金蓮和西門慶也得到了她該得到的惡果,而武松為民除害還被發配孟州。我覺得這有可能是作者在諷刺當時的朝廷昏庸無道。西門慶在這里被作者描寫的簡直是「臭不可聞」,幾乎上誰看完都痛罵他一兩句,這能體現作者是多麼的會描寫人物啊!
《水滸傳》讀書筆記(四)--賣刀汴京城
楊志盤纏用盡,只得將寶刀賣去,賺些錢投奔他鄉謀生。誰知賣刀時,當地潑皮牛二百般凌辱,楊志忍無可忍便殺死牛二,再去報館。最後被判充軍大名府。
最有趣的莫過於楊志賣刀時的情景。先是問誰買刀,牛二來後,讓他試刀,牛二百般阻撓和凌辱,最後被殺。這告訴了我們當時的一些地痞流氓是什麼樣的。而牛二被殺不僅為書中的老百姓們出氣,而且另讀者看完也出了口氣,這也許就是作者抓住了讀者的心理來寫的吧。
《水滸傳》讀書筆記(五)--題詩潯陽樓
宋江到了江洲後,結識了神行太保等人。一天在潯陽樓喝酒,乘著一時酒興便在牆上題了一首反詩,還留下姓名。最後被黃文炳看到打入死牢。
這件事把宋江寫得讓讀者哭笑不得,不知該怎麼說他,本集也沒有什麼精彩的環節。只是作者能把宋江寫到讓讀者看了說不出宋江什麼的境界,真是了不起。只能夠說宋江太糊塗,提什麼詩罷了。而正是有了這一集,才能更好的襯托出下一集截法場的情景來。用宋江題詩被抓著一段來襯托出後面截法場的情景。的確,用宋江題詩被抓要比用其它的好。一是讓你說不出什麼,二還可以把他們截法場的理由弄得更充分。所以我覺得這集好。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樑山之後,對高俅之子的凌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斗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斗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丑惡的東西同化了.
我還清楚地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為小事與他人發生沖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傢伙們聞風喪膽.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大事發生,但"義"字卻滲透著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大義.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的民族,當日本侵華,多少義氣凜然的革命烈士,用他們的滿腔熱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國.董存瑞捨身炸暗堡,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這些都是炎黃子孫大義的延續,是中國歷史上揮之不去的光輝.
一個人,可以不相信神,卻不可以不相信"神聖".當前,我們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讓我們相信這一份"神聖",用自己的雙手去維護這一份"神聖".
❹ 歷史讀書報告怎麼寫
怎樣寫調查報告(就是讀書報告,關於歷史就OK啦)
講兩個問題:
調查報告的寫法
調查報告的撰寫格式
Ⅰ 調查報告的寫法,包括標題、署名、正文。篇幅:3500-5000字。
1.1 標 題: 三種寫法。
① 標題是文章標題的寫法(如:《西部企業生態立旗「一石三鳥」》,《某某市蔬菜的品種結構問題》,《興「母親水窖」工程 擺脫缺水窘境》)。
② 標題是類似於公文標題的寫法(如:《某鋼廠技術供應處實行經濟責任制調查》,《關於農村信用社業績的調查報告》,《對內蒙古生態移民面臨問題的調查》)。
③ 正副標題寫法,一般是正題揭示主題,副題寫出調查的事件或范圍。(如:《 振興經濟要靠科學技術——包頭市依靠科技人員發展工業的調查》。)
1.2 署 名: 標題下面要署名,即寫姓名、年級、班級。
1.3 正 文: 由兩個部分構成,即 前言;調查報告的主體。
1.3.1 前 言:扼要說明 調查的目的;時間、地點;對象或范圍;做了哪些調查;本文所要報告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這一部分,主要是介紹基本情況和提出問題,寫法可靈活多樣。
1.3.2 調查報告的主體:主要是對事實的敘述和議論。 一般把調查的主要情況、經驗或問題歸納為幾個問題,分為幾個小部分來寫。每個小部分有一個中心,加上序碼來表明,或加上小標題來提示、概括這部分的內容,使之眉目清楚。
Ⅱ 調查報告的撰寫格式
題 目
姓 名
( 經濟管理學院 2001級 經濟學專業 )
前 言
一、
1、
①
②
③
2、
3、
4、
二、
三、
結 語
調查報告寫作格式
一、概念與特點
調查報告是對某項工作、某個事件、某個問題,經過深入細致的調查後,將調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統整理,分析研究,以書面形式向組織和領導匯報調查情況的一種文書。
調查報告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寫實性。調查報告是在佔有大量現實和歷史資料的基礎上,用敘述性的語言實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觀事物。充分了解實情和全面掌握真實可靠的素材是寫好調查報告的基礎。
(二)針對性。調查報告一般有比較明確的意向,相關的調查取證都是針對和圍繞某一綜合性或是專題性問題展開的。所以,調查報告反映的問題集中而有深度。
(三)邏輯性。調查報告離不開確鑿的事實,但又不是材料的機械堆砌,而是對核實無誤的數據和事實進行嚴密的邏輯論證,探明事物發展變化的原因,預測事物發展變化的趨勢,提示本質性和規律性的東西,得出科學的結論。
二、分類
調查報告的種類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情況調查報告。是比較系統地反映本地區、本單位基本情況的一種調查報告。這種調查報告平方根是為了弄清情況,供決策者使用。
(二)典型經驗調查報告。是通過分析典型事例,總結工作中出現的新經驗,從而指導和推動某方面工作的一種調查報告。
(三)問題調查報告。是針對某一方面的問題,進行專項調查,澄清事實真相,判明問題的原因和性質,確定造成的危害,並提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和建議,為問題的最後處理提供依據,也為其他有關方面提供參考和借鑒的一種調查報告。
三、寫法
調查報告一般由標題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一)標題。標題可以有兩種寫法。一種是規范化的標題格式,即「發文主題」加「文種」,基本格式為「××關於××××的調查報告」、「關於××××的調查報告」、「××××調查」等。另一種是自由式標題,包括陳述式、提問式和正副題結合使用三種。陳述式如《東北師范大學碩士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提問式如《為什麼大學畢業生擇業傾向沿海和京津地區》,正副標題結合式,正題陳述調查報告的主要結論或提出中心問題,副題標明調查的對象、范圍、問題,這實際上類似於「發文主題」加「文種」的規范格式,如《高校發展重在學科建設――××××大學學科建設實踐思考》等。作為公文,最好用規范化的標題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題結合式標題。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或范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第二種是寫明調查對象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查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出問題、提示影響、說明中心內容等。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
2.主體。這是調查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3.結尾。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
(ps:記得第一次寫是初一的實踐課了,應用文很簡單,但注意科學性嚴謹性,要客觀,不要夾雜主觀情緒。)
❺ 武漢大學歷史地理學研究生考那些科目具體點
武漢大學歷史地理學專業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標
1.較好地掌握歷史地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以及系統的專業知識,了解中國歷史地理研究的基本狀況和趨勢,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的能力。
2.能運用一門外國語比較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文獻資料,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
二、研究方向
1.歷史人文地理: 以先秦兩漢歷史地理與文化為中心,全面探索先秦時期民族與列國
分布、城邑地望、文化發展以及政治地域結構的形成與演變等。
2.區域歷史地理: 以長江流域為中心,探討一定區域范圍內歷史時期地理現象的分
布、演變及其規律,以及區域人地系統的形成與演化規律。
3.中國旅遊地理: 研究中國旅遊資源與旅遊業的地理分布與空間差異,考察旅遊資
源開發與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環境變遷的關系,探索旅遊地的形成、發展的規
律及其開發模式。
4.歷史自然地理: 主要研究長江中游地區自然環境的演變,為合理利用自然資源、
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三、學習年限
以二年制為基礎的彈性學制。考慮到研究方向的特點,歷史地理方向以三年制為主,旅遊地理方向以二年制為主。
四、課程設置與學分(見附表)
本專業應修滿的學分總數為26學分。其中:公共必修課6學分,學科通開必修課10學分,研究方向必修課4學分,自選課6學分。
五、學位論文
第二學期末或第三學期初(旅遊地理方向應適當提前)在導師指導下,提出學位論文選題和研究計劃,並在指導小組內作開題報告,經討論認可後可正式進入專題研究和論文撰寫。論文應盡量選擇學科前沿領域課題,在理論和方法方面應具備一定的新意,觀點明確,思路清晰,文字流暢,論據扎實,學風嚴謹。
六、其他學習項目的安排
教學實踐在第三或第四學期進行,一般安排本科生有關課程(如中國歷史地理專題、中國旅遊地理、楚文化研究、歷史文獻學)的輔導、答疑和批改作業。
各研究方向可根據實際情況安排科研實習,包括參加導師主持的課題研究,參加各種形式的學術會議、野外地理考察和考古調查。
七、培養方式
採取以導師為主、導師負責和指導小組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式。導師要全面關心學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質與業務學習;要因材施教,充分發揮研究生主動性和自覺性,注意加強研究的自學能力、科研能力、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要嚴格要求,定期檢查,確保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歷史地理學專業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課程計劃表
類別 課程編碼 課程名稱 學分 學時 開課學期 教學方式 考核方式 備注
必
修
課 必修課
公 共 061152001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2 36 1 講授 考試
061152002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 2 72 1 講授 考試
061022001 第一外國語 2 72 1 講授 考試
必修課
學科通開 061122001 專業英語 2 36 2 講授 考試
061122002 中國古代史研究方法 2 36 1 講授 課程論文
061122003 中國古代史導論 2 36 1 講授 課程論文
061122004 中國古代歷史文獻及史料學 2 36 1 講授 課程論文
061122005 中國古代史研究前沿 2 36 1 講授 課程論文
研究方向必修課 061122016 歷史地理學的理論與方法 2 36 1 講授 課程論文
061122039 中國歷史地理專題 2 36 1 講授 課程論文
061122040 自然地理學 2 36 2 講授 課程論文
自
選
課 061022002 第二外國語 2 72 2 講授 考試
061122008 計算機應用 2 36 2 講授 考察
061122041 中國歷史自然地理 2 36 2 講授 課程論文
061122042 楚文化研究 2 36 2 講授 課程論文
061122043 區域歷史地理研究:思路與方法 2 36 2 講授 課程論文
061122044 旅遊地理研究專題 2 36 2 講授 課程論文
061122045 旅遊資源學 2 36 2 講授 課程論文
061122046 先秦兩漢歷史地理與文化 2 36 2 講授 課程論文
061122047 城市地理學 2 36 2 講授 課程論文
061122048 地理學思想史 2 36 2 講授 課程論文
其它自選課程參見 「歷史文獻學」專業相關課程
「中國古代史」專業相關課程
補修課 中國通史 隨本科生上課、考試,至少2門,
不計學分
歷史文獻學
❻ 學習《歷史地理學》這門課程後有什麼收益和建議
首先:歷史地理學是研究歷史時期地理環境及其演變規律的學科,它是地理學的年輕分支學科,又與傳統的沿革地理研究有密切關系。沿革地理主要研究歷代政區和疆域的變遷,在中國已有悠久的歷史,內容十分豐富,在西方也有類似的研究。然而,歷史地理學作為現代地理學的組成部分首先是在西方發展起來的。
其次:研究對象是歷史時期的人地關系,脫胎於傳統的輿地學,是一門既古老而又年輕的學科。它的研究領域,主要有四大塊:
1、歷史地理學理論與方法:包括學科屬性之確定、地理學方法、歷史學方法等。
2、歷史自然地理研究:包括地貌、水文、氣候、動植物、自然災害、海陸變遷等。
3、歷史人文地理研究:包括政區、疆域、經濟、城市、人口、交通、軍事、社會、文化等。
4、歷史地理文獻研究:包括傳世文獻、佚失和出土文獻等。
收益:歷史地理專業主要培養掌握歷史地理的基礎理論與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獨立從事歷史地理研究工作的能力,並能夠在本學科與相關學科做出有理論及實踐意義的成果。
未來的發展方向:歷史地理學專業畢業後,能夠從事中國歷史地理及其相關學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也能勝任區域規劃、環境保護、新聞出版、方誌地名、水利建設等方面的工作,以及為政府決策部門作專題研究等。
建議:此科目涉及范圍比較廣, 大體分為三類: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其他分支。所以想要學的透徹必須多了解相關內容與學習.
❼ 歷史地理學都學習什麼書呢
我才考完研,本科行政管理報的是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差一點沒上,今年准備再拼一版把。我權當時査學校給的參考書目是:
《中國歷史地理概述》 鄒逸麟福建 人民出版社
《中國歷史地理概論》 王育民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國史綱要》 翦伯贊 人民出版社
《中國自然地理》 趙濟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古代漢語》 王力主編 中華書局
歷史地理學是歷史學和地理學的一門交叉學科,這門學科本科沒有專門的專業,碩士基本是同一起點,但是跨專業的話,本科地理學的更受歡迎。以上推薦書目基本是復試的時候才用到,初試看313歷史學基礎的輔導就行了。網上有說11本的,我當時用的教材:
《簡明中國古代史》張傳璽。《中國近代史》李侃。《中國現代史》王繪琳(上、下)
《世界史》吳於廑(六本)
因為是統考看看這些也差不多了。四川大學歧不歧視我不知道,反正復旦大學歷史地理全國第一,好像推免只佔30%。不歧視。
❽ 什麼是歷史地理學論文
什麼是歷史地理學論文
就是跟地理和歷史有關的 論文啊!
❾ 歷史讀書報告
在中國歷史上,再也沒有如岳飛這般的冤獄竟能夠穿透時光的帷幕,至今仍留慟傷。但同樣的,岳飛冤獄也構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謎團。南宋立國那令人困惑的晦澀進程,構成了我們文化上的長久的疑霧,至今仍然是眾說紛紜。
岳飛的冤獄令得整個民族為之傷慟,不僅是因為岳飛其人是中國軍事史上不世出的天才將領,不僅是因為岳飛的忠誠與冤獄構成了強烈的反差。最重要的是,岳飛冤獄是在南宋的軍事力量佔到優勢的前提之下而發生的,南宋朝廷在中原面臨著行將收復的優勢之下,卻突然自動摧毀自己的國防力量,解除軍事武裝,興起奇冤大獄,其怪異的思維耐人思量。
南宋的軍事優勢,不唯是我們後人的認知,甚至連當時的宋高宗趙構也看得明明白白。早在金兀術提傾國之兵,做困獸相搏,卻徒然透露出其軍事上的頹勢之時,趙構就已經意識到這一點。然而宋高宗趙構卻終於選擇了屈膝投降,放棄了自己的軍事優勢甚至主動解除武裝,枉殺千古名將岳飛,留下來了憾事令得多少人氣淤於胸。
從此趙構在歷史上以其一個單調的陰灰色剪影而定格,再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然而,趙構的選擇所帶來的疑惑卻仍然未能有一個令人信服的解釋,民間傳統為君權諱,將岳飛冤獄歸罪於權奸秦檜,但這樣的徒然替宋高宗趙構開脫,卻是缺乏歷史依據的,事實上,殺害如岳飛這般的高級軍事將領,若然是沒有趙構的旨意,是萬萬不可能的。
然而岳飛終究被害,從此南宋喪失了收復中原的最後機會。對此,史家將其歸罪為趙構膽小畏敵,歸罪於趙構唯恐岳飛真的迎回宋欽宗,威脅到趙構的地位。
前一個解釋,分明是對南宋的歷史缺乏了解,要知道北宋國滅之時的趙構剛剛十九歲,卻於國家危破之際,重整河山,再造社稷,這決非是一個缺乏膽量與勇氣的人能夠做得到的。
而後一個解釋卻只能說明部分問題,如果趙構真的害怕迎回的宋欽宗會威脅到他的地位的話,那麼,於他而言只需要解除了岳飛的兵權就能夠收到效果了,未必非要將岳飛殺害不可。
但是岳飛終於被在解除兵權之後,構陷枉殺,如此這樣背離民意的齷齪勾當,那必然是有其內在症因的。
最讓我們不解的是:在趙宋皇廷死亡名單上,最早有意要鏟除的人不是岳飛,而是三大將之一的張俊。然而奇怪的是,當張俊對解除其兵權的使節發出死亡的威脅之時,其人非但沒有受到懲罰,反而加官晉爵,並「帶領岳飛」去鏟除同為三大將之一的韓世忠,只是因為岳飛反對這一無益的自戕行為,才使得他自己淪為了險惡政爭的犧牲品。
——由是我們困惑不已,那趙宋朝廷究竟是以一種什麼樣的怪異標准選擇犧牲品,促成那無法消彌的濃烈殺意的契因又是什麼?
事實上,追循趙構的南宋復國史,我們會意外的發現,烽火連天的中原血戰,不過是副戰場而已,南宋朝廷所面對的主戰場並不在疆場之上,而在於皇家權力的激烈搏殺之中。
析讀於南宋的復國歷史,讓我們驚訝的發現禍在蕭牆之內,南宋最大的敵人,是冷酷而邪惡的皇家權力自己,而非攻城掠地的敵對國家。
正如人們所猜測的那樣,南宋帝國最可怕的敵人不是金兵,不是金兀術,而是這個政權最急欲解救的被金人所俘虜的宋欽宗。
更可怕的是,宋欽宗甚至從未曾有機會走出他的俘虜營,他只是一個陰郁而執著的存在,就舉重若輕的擊碎了南宋軍民十年之久的准備與付出。
十年之功,廢於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
諦聽岳飛發出這撕心裂肺的哀傷,我們就會知道皇家權力的陰惡與冷酷。
要知道,民族英雄岳飛以洗涮國恥為已任,要直搗黃龍,迎回被敵國俘虜的徽欽二帝,但事實上,唯其這兩個皇帝才是滿胸忠義的岳飛的最大敵人。一旦陷入這個險惡的陷阱之中,縱如岳飛這般偉大的人物,也只能任由暗黑的皇家權力輾壓成塵,除了那千古的英名,與世代的哀傷,除此我們再也無話可說。
宋欽宗是如何以他的陰郁存在,擊跨稱雄天下的南宋軍事力量的,他又是如何於不動聲色之中,將偉大的民族英雄岳飛輾壓成塵的,而那風雨飄搖的南宋帝國,又是如何於這陰暗的皇權博弈之中屈辱殘存的,所有的這一切,正是我們需要重新認知的歷史。
認識歷史,就意味著認識我們自己。
認識歷史,就意味著認識我們民族之中那生生不息的與黑暗皇家權力相抗衡的內在精神力量。
❿ 學習歷史地理學課程有何現實意義
平時是為了陶冶情操.
其實歷史確實是一個鏡子,看史書有時候能讓人的心靈沉澱,升華。
地理也是一個有意義的學科,能了解一些基礎的常識,比如什麼星星了,氣旋了的.
大學以後學習,就是比較專業的了。
歷史可能為了更好的了解中國和世界的文化,從中找到可以借鑒的東西甚至找到比如幾個國家之間友好/仇恨的根源等等。
地理個人認為更偏重理(盡管高考劃到文),因為他是對地球的構造,氣象等的了解,對了解地球,預測災難來說都有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