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認識地球地理學法

認識地球地理學法

發布時間: 2021-03-13 23:54:18

『壹』 地理學習方法

對於課本,首先得弄懂理解地理上的基本原理,然後加強識記,包括地圖,可版以說在高考前,權地理課本基本要全文背誦,尤其是人文地理部分。(有點苛刻哦~)
識記老師每節課的教學思路,你能將老師所有上課的思路標題背下來,可以說你的功夫長進了,這是個「由厚變薄」的過程,我認為這個過程最重要。
當「由厚變薄」後,還要進行「又薄變厚」,深化知識的理解。知識就是在這樣的反復過程中得到提升的。
應對考試,當然要做練習題。對於典型的題目,要識記,想想答案是怎樣組織的,出題人的考察意圖是什麼,考書本的哪一部分。
學著當地理老師,你應該想,如果我是地理老師,我該怎樣教學,會使學生們更好理解?(這是較高的層次啦)學會幫助其他同學解決難題,提升自己的水平。
等等等等,一言難盡,願你盡快喜歡上這門課!

『貳』 地理的學習方法是什麼

一、文理交融,學法兼用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包括宇宙、大氣、海洋、陸地等,主要屬於理科內容。特別是其中的地球運動及時間計算、太陽高度角、各種日照圖以及氣候、洋流、各種等值線圖等內容,具有鮮明的理科特點,需要較多的邏輯思維。學習時,應該採用偏重理科的學習方法,強調理解重於記憶,以會用為目的,側重於對地理原理、地理規律的理解運用,聯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平時還應多做練習,重視解題思路,特別要多畫圖,以加深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主要屬於文科內容,適合採用偏重文科的學習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非常重要。學習時要多看書,熟悉和掌握知識要點;會看書,把握教材的脈絡和主要思想、觀點;還要多思多想,善於總結,形成自己的看法。學習人文地理側重於觀點、方法的運用,結合實際進行評價與反思。

二、圖文結合,易學好記
地理學習離不開地圖,必須重視地圖,識圖、用圖也是地理學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著豐富多彩的各種類型的插圖,與文字配合,使教材內容的呈現更加直觀、形象、生動。學習時,不論是自然地理還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視圖的學習和運用,採用圖文結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認識、理解和掌握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地理規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學、好記好用。
例如,「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內容,必須結合「二分二至日全球晝長和正午太陽高度角」的圖像來學習,才能闡述清楚,理解透徹,遇到相關知識的試題時才能靈活運用,順利解答,脫離了地圖是難以弄懂和解答這類問題的。又如,「世界城市化的進程」內容,結合「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長圖」和「上海城市建設用地的擴展圖」學習,使我們比較容易地理解城市化的概念,記住城市化的三個主要標志。
地圖是地理知識的載體和學習地理最重要的工具,運用地圖記憶地理知識是最准確、最牢固、最有效的記憶方法。地理內容紛繁復雜,但幾乎所有的地理知識都源於它在相關圖上的位置。學習時要做到看書與看圖相結合,將地理知識逐一在圖上查找落實,熟記;平時要多看地圖(還可以填圖、繪圖),「圖不離手」,把地圖印在腦子里,並能在圖上再現知識。這樣,當我們解答地理問題時,頭腦中就能浮現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圖:「地球運動」,「大氣分層」,「山河分布」,「洋流流向」,「國家位置」,「鐵路干線」,「工業中心」……於是,我們就可以從中准確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從容作答。有的同學可能會認為,看圖太費時間,不如看書來得快。殊不知落實到圖上的知識印象深刻,經久難忘,便於運用,避免了死記硬背文字造成的多次重復耗時,枯燥無味,知識容易張冠李戴等弊病。因而從整體效果上看,圖文結合實際耗時並不多,效果卻很明顯。同學們學習地理,應該養成讀圖用圖的習慣,培養讀圖用圖的能力,只要胸有成「圖」,定能事半功倍。

三、知識聯系,融會貫通
高中地理的學科特點主要可概括為以下幾個特點:
1.學習的側重點是掌握「有什麼規律?」「為什麼?」「怎麼辦」的問題。
初中地理更多的是學習「在什麼地方?」「有什麼樣的事物」「有什麼特點」等問題,因此不可避免的涉及大量的記憶性的內容,因此其學習方法的側重點就是解決怎樣科學地、高效地記憶這些地理事實材料。
而高中地理側重解決的是地理事物的規律及其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通過探究這些規律的形成原因來為形成人類的相應對策服務。也就是說,應側重於通過多因素的綜合分析、歸納那些繁雜的地理事實材料,從中推導出一些規律,從本質上掌握其成因,最後形成人類生產生活的相應對策。可見,高中地理的學法核心是理解而非記憶,是應用而非記憶。
2.無論自然地理或是人文地理都表現為以人地關系為主線的顯著特點,幾乎所有的地理問題都跟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學習地理必須緊扣這條主線。
3.許多地理問題都有知識與能力的跨學科特點。自然地理部分主要與數學、物理、生物學科聯系較多,人文地理主要與政治聯系較多。對於我們面臨的高考大綜合考試意義尤其重大。
4.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區域地理基礎之上的,初中地理中區域的位置、地形、氣候、河流、資源等地理要素,往往是高中系統地理,特別是人文地理的基礎。因此,具備必要的初中地理知識是學好高中地理的保障。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同學的初中地理知識已經淡忘,影響到高中地理的學習,因而有必要在高中地理的學習過程中適當復習一些初中地理的知識。一是可以抽點時間瀏覽一下初中地理教材,主要是地球地圖知識、大洲大洋的分布、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基本情況、中國分區地理等內容,加深這些基礎知識在頭腦中的印象。二是在高中地理的學習中,當涉及初中知識時,及時查找區域地圖或復習初中相關內容,注意高初中知識的有機聯系,把系統地理知識落實到具體的地理區域中去理解、分析、解決問題,使知識得以融會貫通。

『叄』 關於地理的學習方法

1、預習。預習既是學習方法問題,也是學習習慣的問題。預習的內容很多,如:課前要預習生詞、課文和語法內容,在自己不懂的地方作上標記,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去聽課,課堂上盡力去解決自己不懂的問題,如仍不懂,課後應馬上問老師。
2、聽課。聽課是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聽課效率高的學生往往能夠在課堂上掌握教師講授的大部分內容。聽課要做到:緊跟各個教學環節,如復習、引入、呈現、練習和鞏固等;要集中精力,聽懂教師的講解,並做好筆記;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如回答問題、對話、角色扮演和復述等。
3、作業。要認真完成課後作業。英語作業分口頭和筆頭兩種。對語言學習來說,朗讀、記憶、背誦等課後作業十分重要。
4、復習與總結。課後要進一步理解課上所學的內容,如整理筆記、復習重點和難點;熟讀或背誦重要句子;通過歸納、分析和比較,使知識條理化;根據個人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
5、自備一本詞典。對於重點詞彙或易混詞要勤查詞典,學會用簡單的英語去解釋生詞,其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以便今後能正確使用英語詞典等工具書,准確地理解詞義。
自己試著分析結構比較復雜的長句子,如能理解長、難句,那麼也就不難理解整篇文章了,這樣也隨之提高了閱讀能力。
6、課外時間盡量多看些課外讀物或英語報刊雜志,多讀故事類、幽默笑話類材料,以便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另外,可以輯一些英語諺語、警句等(如:Practice makes perfect. 熟能生巧;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這樣在擴大自己知識面的同時激勵自己發奮學習。
7、多說英語,多背課文,培養語感;多寫英語,鍛煉自己的組詞造句能力;課余時間要多與老師交流,解決遺留問題,堅持勤學好問。

『肆』 地理的學習方法

那啥,其實我也學得不好啊,查了半天,發現都是廢話·········
怎樣學好地理 地理環境空間廣大,地理事物多種多樣,地理關系錯綜復雜。學習地理尤其要注意學習方法,只有掌握好學習方法,才能化難為易,學得扎實而靈活。 1、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 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 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5、要善於動腦 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 ①學什麼?如黃河及其水文特徵。 ②在哪裡?如黃河流經的省區和流域范圍。 ③為什麼?如黃河的水文特徵是怎樣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樣評價黃河對我國北部地區提供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⑤怎樣協調好人地關系?如怎樣使人類與黃河的關系協調起來,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於動手 經常用手寫,動筆畫,動手製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手巧。 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你將越學越愛學···
這是什麼道理,高三進入復習階段,老師絕對不會再詳細講的,當他跟你們復習時,那就只能能聽多少聽多少了····其實我覺得還是要背,還要多看地圖,要有那個概念,在腦海里····基本上就這啊···

『伍』 學習地理的方法

地理作為一門學科,學法上有著與其他學科許多共同點。如:科學的學習態度;勤動腦、勤動手、勤動口;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等;同時還有它獨特的學法
.
一、地理學習的靈魂——地圖的利用
1、學會分類
地圖包括日照圖、統計圖表、地形剖面圖、地質圖、地理景觀圖、地理原理示意圖、地理漫畫圖、地理數據圖、地理結構圖、地理等值線圖等。
2、學會讀圖
①先讀圖的主題
②看清圖例
③注意細節
④聯系實際
3、學會變圖
①圖圖轉換(剖面圖轉換為平面圖)
②圖文轉換
4、學會用圖
①用圖歸納總結地理規律或特點
②用圖記憶
復習中國地理:可看10方面地圖,即:中國政區圖、中國地形圖、中國氣候圖(氣溫、降水量)、中國水系圖、中國資源圖(森林、礦產、水能、旅遊資源等)、中國農作物分布圖、中國工業分布圖、中國人口、民族、城市、商業中心圖、中國交通圖、中國自然保護區圖等。逐一看圖、記圖,甚至畫圖,中國地理的基本知識就掌握了。
學習世界地理:
1、要在十條線上下功夫(五條經線、五條緯線)。
2、找出十條線穿過地區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
3、在經緯度跨度不超過十度范圍內描一幅輪廓圖,說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徵和人文地理特徵,並問一個為什麼?這樣你會發現你開始「腦」中有「圖」,「心」中有「理」了,地理不再是單調的文字)
二、地理學習的支柱——教材的理解
1、依綱據本,掌握地理原理、規律
①先將書讀厚:在書上作讀書筆記,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點
②再將書讀薄:將知識整理歸納形成主幹,構建自己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指用圖示的方法來表達人們頭腦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論等,是把隱性的知識顯性化、可視化,便於思考、交流與表達。它是由節點、連線組成的知識網路圖,其中節點表示概念,連線表示概念之間的聯系,用節點和連線組成的網路知識結構表示某一個主題及其層次。
2、利用課本,學會舉一反三
做到舉一反三,尋找同類地理事物的一般特點和規律。在復習中要跳出教材的局限,適當拓寬知識面,在思考問題時,有一定的鋪墊,能觸類旁通,思路靈活。
3、利用課本總結和歸納,掌握地理學習的規律。如:
區域地理(大洲或國家):位置、范圍、人口、地形、氣候、河湖、資源、工農業、交通、城市。
高中地理:分布(區位選擇)、成因、特點、問題、解決措施
、巧妙記憶地理知識
①諧音記憶法。
例:地殼中含量最豐富的自然元素:氧、硅、鋁、鐵、鈣、鈉、鉀、鎂
(養閨女,貼給哪家美?)
②口訣記憶法。
例:我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兩湖兩廣兩河山,五江雲貴福吉安;川西二寧青甘陝,內重台海北上天,港澳特別行政區,一國兩制已實現。

『陸』 地理的學法

學地理其實也不難,地理必備的五樣法寶,一本地圖冊,一張中國地圖和一張世回界地圖,一個地球答儀,一本地理知識大全,一套專題練習題。以練習題為框架,看到那個專題,先看資料,再做題,不懂查完資料再做,再不懂就看答案後理解,還不懂就問老師。好好利用地球儀,它對空間地理很有幫助,而且能提高我們的立體思維能力。

『柒』 地理,第一章認識地球,第三節地球的運動。

你把圖拍清楚點吧

『捌』 例舉地理的教法和學法!

地理3點基本教法和學法:
1、要學會看地圖——立體的地球儀,可專以讓自己建立立體的思維方法屬,地理的知識是立體的;平面的行政區圖、地形圖、氣候帶分布圖、自然資源分布圖、交通圖……;會看地圖就已經學會30-50%的地理知識。
2、多看地圖——書面知識與地圖結合可以強化記憶,反復可以增強記憶,當形成習慣後,知識也就立體化了;
3、掌握地理要素及其要素之間的關系——如氣候的要素是:位置、溫度、降水;位置的要素是: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交通位置、資源、經濟水平(工業、農業、服務業……)等。「位置」是地理要素當中最為主要,是核心。
地理要素在不同的地方,其中一個要素會起主導作用,位置則是永遠不可以忽視的因素。
地理要素之間會相互影響:位置影響氣候、自然資源,位置與資源影響交通、經濟水平與地位……

會看地圖,掌握了地理要素及其關系,也就是掌握了地理的核心知識。

『玖』 認識地球教案

活動一:導入,了解歷史上人們對晝夜變化的認識。
1、談話導入:
2、知道是什麼原因產生晝夜交替變化嗎?根據你的生活經驗猜想一下。
3、介紹歷史上人們對這個現象的認識過程。
(1)為什麼會出現晝夜交替的現象呢?關於這個問題,過去人們也非常想知道。歷史上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說法。介紹「地心說」和「日心說」。
(2)老師總結:晝夜的變化是地球、太陽的位置相互變化的結果,但是歷史上人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是有一個過程的。通過好多天文學家的努力,證實地球並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陽才是地球、月亮等天體的中心,實際上地球本身自己也在運動。
活動二:探究晝夜交替的原因。
1、我們知道了地球是圍繞太陽運轉,但是晝夜到底是怎樣形成的?讓我們先來共同研究幾個問題。
(1)我們每天看到的太陽,它什麼時候從哪方升起,何時又落向何方?分析這個現象,這說明了什麼?同學們可以藉助桌上的地球儀研究一下。(地球是自轉的,自西向東轉)
(2)我們看到太陽的變化,兩次變化一般間隔多長時間?討論研究一下,這個現象又說明了什麼?
(3)白天與黑夜交替的變化是伴隨什麼現象發生的?
學生討論、交流。老師總結。(地球自西向東運轉,自轉一周大約是24小時,晝夜現象伴隨太陽的東升西落發生。)
模擬實驗研究晝夜交替變化的原因。
師:我們已經知道晝夜現象是與太陽的東升西落相伴發生的,太陽升起後,進入白天,太陽西落後,進入黑夜,也知道了地球能自轉,自轉一周是24小時,為了進一步搞清楚晝夜現象的成因,我們根據這個事實來做一模擬實驗。
老師介紹實驗材料:地球儀、手電筒(模擬太陽光)
學生分組活動,老師巡視。
交流活動成果。
老師總結:地球是一個球體,太陽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著太陽的那面是白晝,背對太陽的那面是黑夜。作為地球上的一點,當它面對太陽時,就是白天,當它背對太陽時,就是黑夜,因為地球不停地自轉,晝夜現象就會交替出現。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