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文化地理學土家族景觀研究

文化地理學土家族景觀研究

發布時間: 2021-03-13 07:56:03

『壹』 文化地理學的概念

文化地理學是研究人類文化的空間組合,人類活動所創造的文化在起源、傳布版方面與環境的關系的學科。權

文化是指人類社會在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具有歷史的延續性,同時在地球上佔有一定的空間,是人類社會環境的組成部分。

文化地理學的研究,旨在探討各地區人類的文化定型活動,人們對景觀的開發利用和影響,人類文化在改變生態環境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該地區區域特性的文化繼承性,也就是研究人類文化活動的空間變化。它是人文地理學的重要分支,也是文化學的一個組成部分。

http://61.144.36.8/HJXJ/News_Detail.asp?id=1317

『貳』 大學選修課 文化地理和人文地理概論主要學什麼 哪個好

人文地理學簡復而言之就是制是研究人文現象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
文化地理學簡而言之就是是研究文化現象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
那麼其區別就在於「人文」與「文化」了。
而人文與自然相對應,是包括文化的,所以文化地理學屬於人文地理學,是人文地理學的一個分支。
人文地理學最主要的包括:人口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城市地理學、旅遊地理學、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行為地理學等。
文化地理學主要包括:民族地理學、宗教地理學、語言地理學、藝術地理學等。
當然,兩門學科是有交叉和重疊的,比如文化區、文化擴散、文化景觀等基礎內容都是會講的。
因此,
兩個都是大學地理學科類專業很重要的課程,選哪個還的看自己的興趣愛好。如果想學全學范的話就選人文地理學,如果想學部分學精一點的話就選文化地理學。但如果兩個都能選的話,建議兩個都學。

『叄』 文化地理學研究的關鍵問題是什麼

文化地理學是研究人類文化空間組合的一門人文地理分支學科,也是文化學的一個回組成部分。它研究答地表各種文化現象的分布、空間組合及發展演化規律,以及有關文化景觀、文化的起源和傳播、文化與生態環境的關系、環境的文化評價等方面的內容。
文化地理學的研究,旨在探討各地區人類社會的文化定型活動,人們對景觀的開發利用和影響,人類文化在改變生態環境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該地區區域特性的文化繼承性,也就是研究人類文化活動的空間變化。
除此之外,文化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也是文化地理學研究的內容,例如乾旱、半乾旱地區不適合發展耕作業,因此就發展了牧業,進而形成了游牧文化。社會組織作為制度文化,也是文化地理學研究的對象。所以說,文化的產生與發展,與自然地理環境有很大的關系。

『肆』 新文化地理學特色主題是

文化地理來學是研究人類文自化空間組合的一門人文地理分支學科,也是文化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研究地表各種文化現象的分布、空間組合及發展演化規律,以及有關文化景觀、文化的起源和傳播、文化與生態環境的關系、環境的文化評價等方面的內容。

『伍』 社會文化地理學研究的什麼

社會文化地理學是人文地理學的分支學科。社會地理學分析空間中的社會現象,研究各種社會類型的區域分布並分析比較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在探討人地關繫上強調社會因素對地區文化景觀、生活方式的影響。研究內容包括人口、聚落、民族、宗教、語言、行為和感應等方面的地理問題,並致力於解決社會問題。文化地理學則從人類文化的空間組合的角度,解釋各種文化要素如何使不同地區具有各種區域特徵,研究對象和內容與社會地理學有許多相同之處。但前者主旨是研究人類不同社會集團的地域特徵及其與環境的關系,後者則是研究人類創造的文化地域。有些學者將社會地理學和文化地理學的內容合稱為社會文化地理學。很早以來,地理學的著作中已注意到種族和民族的分布以及自然環境對人類的影響。拉采爾的人文地理學代表著作即以人類地理學 命名。在維達爾- 白蘭士和白呂納的人文地理學著作中,也都包含種族和民族地理的內容。不過,現在人種地理學和民族地理雖然仍是介於人種學、民族學和地理學之間的邊緣學科,但研究者則多為人種學和民族學者。
著名理論:
各地的人口數量、分布和遷移是重要的地理現象,人文地理學者十分關注。維達爾-白蘭士的《人文地理學原理》第一章即論述了人類在地球上的分布、密度以及各洲的人口狀況。第一次世界大戰後,I.鮑曼分析了中歐的人口地域分異現象 ,瑞典地理學家 S.德·耶爾深入研究瑞典人口分布並制出人口分布圖。從此,人口地理學成為人文地理學的一門分支學科。聚落是一種重要的文化景觀,既反映自然環境的特徵,也表現人類文化的差異。德國地理學家J.G.科爾最早對聚落作系統的研究,他於1841年發表了《人類交通居住與地形的關系》。白呂納則把房屋這一聚落現象列為人文地理事實的第一綱第一目,包括房屋類型、村落形式、都市位置及其與環境的關系。此後,聚落地理研究在一些國家形成各自的風格。如德國著重聚落景觀,法國重視經濟對聚落的影響,英國偏重聚落歷史地理,美國則關注白人拓荒者居住問題。聚落地理學形成後,最初包括在其中的城市地理學由於發展迅速,逐漸獨立成為人文地理學的一個分支,使得聚落地理學現在實際上是研究鄉村聚落地理。以鄉村地區的經濟、社會以及資源和環境問題為研究對象的鄉村地理學也是在聚落地理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其研究內容已超出鄉村聚落地理范疇。

『陸』 為什麼文化生態學是文化地理學的核心理論

文化生態學研究的是文化與環境的關系.研究地域文化的組成、功能、結構、空間特性和時間動態,系統要素之間與系統內部發生的各種過程極其互相作用機制.系統的相互作用關系包括:文化與文化之間、文化與環境之間、各種過程之間的相互關系.文化生態是用生態學的觀點研究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既研究自然地理環境在文化發展中的作用,也研究人的文化作用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一、直鏈型文化生態關系對應的人地關系思想流派:
①環境決定論:強調自然環境對社會發展的決定作用.人是環境的產物,其活動、發展、分布都受環境的嚴格限制.代表學者有亞里士多德、孟德斯鳩、黑格爾、拉采爾等.
積極意義
反對唯心主義神決定論
客觀上尊重和保護自然環境
消極意義
束縛人對自然的開發利用
自然宿命論,助長種族主義,發達國家的侵略擴張
這種直鏈型研究方法中環境以單向因果關系強有力地限制文化,環境對文化的作用是因果直鏈型.這種環境決定的思潮雖然流行時間長,當是過分強調環境的作用,忽視了各種因素之間的復雜關系,人類社會不僅受環境影響,也受社會、歷史諸因素影響.環境並不起決定作用.
二、網路型文化生態關系對應的人地關系思想流派:
①可能論:注重人對環境的適應與利用方面的選擇能力 .
觀點 :人與地理環境相互作用,互為因果
自然地理環境為人類社會發展提供多種可能性,由人類能動地擇.學者:維達爾·白蘭士和白呂納.
積極作用
批判人地關繫上的必然論、決定論
有助於人類發揮主觀能動性,推動社會發展
局限性
尚未找到人類社會發展和人地關系的決定因素
尚未發現人類改造利用自然的合理途徑
將人地關系仍視為因果關系,不利於認識人地關系的復雜性
②適應論:
1、觀點
人地關系是人類對地理環境在利用中的適應
人對地理環境的適應具有多種可能性
2、代表學者:
英國人文地理學家 羅克斯比(1880—1947年)
人文地理學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人群對他們的自然環境的適應;二是居住在一定區域內人群及其和地理區域之間的關系.
(1)人的生理適應自然地理環境形成種族地理現象
(2)人類生產活動適應自然地理環境形成經濟地理現象
(3)人類社會組織適應自然地理環境形成社會地理現象
(4)人類政治活動適應地理環境形成政治地理現象
③生態論:
1、觀點:
人地關系是人類對地理環境的選擇性反應
地理學統一的主題是人地關系--人類生態
2、代表學者:
美國地理學家 巴羅斯(1877—1960年)
生物學借用「生態」術語關注生物與自然地理環境的關系,社會學將「生態」還原為人類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地理學為「人類生態學的科學」,其目的不在於考察環境本身的特徵和客觀存在的自然現象,而在於研究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反應.
歷史學是研究人類在時間上的關系.地理學側重於分析人類在空間上的關系.
④文化決定論:認為隨著科學的發展,現代技術條件使人類可以按照自己的願望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人地關系中人取決定作用.
相同的自然環境+不同的文化系統=不同的文化景觀:傳統社會-文化的多樣性,「十里不同風」
不同的自然環境+相同的文化系統=相似的文化景觀:現代社會-文化的趨同,「千城一面」現象
積極作用
批判自然地理環境決定論
客觀上激發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
危害
破壞自然環境
破壞生產力
否定自然地理學
三、和諧文化生態關系對應的理論:
人地關系協調論 (和諧論)
觀點:人類社會與地理環境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形成一個復雜的人地巨系統
人類社會與地理環境對立統一
社會發展與地理環境應協調發展
人類必須約束自身行為來協調人地關系
代表學者與論著
莊子 齊物論 李特爾 M.J.懷特 吳傳均

『柒』 研究區自然地理景觀

湖北恩施地區轄屬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該州位於湖北省西南,與四川、湖南接壤。全州含8縣兩市,面積2.446萬km2,人口346.83萬,本次研究區范圍包括該州恩施市、利川市,以及建始縣、宣恩縣部分地區,地理坐標東經108°30′~109°55′,北緯30°00′~30°34′,面積2699km2(圖5-1)。

圖5-1湖北恩施地方病分布和采樣位置分布圖

1—花被;2—沙地;3—新塘;4—魚塘壩;5—杉坨;6—南潭;7—范家坪;8—羅家壩;9—芭蕉;10—曉關;11—自生橋;12—支羅;13—長平;14—南甫;15—民生;16—銅鑼關;17—建南;18—箭竹溪;19—樂福店;20—繼昌

研究區地貌受雲貴高原大婁山山系和武陵山山系的控制和影響。西部為大婁山系的北延部分——齊躍山脈,東部為武陵山脈分支。兩山系呈北北東向延伸,在長江沿岸與東西向巫山山系交匯。因此,本區具有北北東走向的山地地貌特徵。在齊躍山系與武陵山系之間發育一系列北北東向分布的山間盆地,如建始盆地,恩施盆地,來鳳盆地等。除此而外,在各山系內部亦發育有山間河谷盆地及丘陵盆地,如恩施的新塘、宣恩的椿木營、利川的磨道、馬前等。山區平均海拔一般在1000m以上,盆地平均海拔<300~500m,高差500~700m。

研究區水系發育。以齊躍山為界形成東西兩支水系。東支為清江水系,發源於利川齊躍山,由西向東流經利川、恩施、巴東,在宜都縣注入長江,是影響本區的主要水系。西支長江幹流水系,向北西方向進入四川注入長江,主要影響齊躍山以西地區。

本區土壤大體上仍以齊躍山為界,東部山區主要為棕壤和黃棕壤,山間盆地為紫色土、石灰土和沼澤土,河谷盆地發育沼澤土、水稻土等;西部山區和丘陵盆地發育紫色土和沼澤水稻土。由於東西兩部分地貌和土壤的差異、其植被也各具特色。東部區主要產水青岡林、油松林、杉木林、馬尾松林、清葉松林等針葉林和灌木林,西部山地丘陵產柏木松、杉木、馬尾松、青岡林、落葉林等針葉林和闊葉林。

以上自然地理特徵可以看出,研究區內齊躍山脈是一條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線,它的東部和西部形成兩種不同的自然地理分區。

『捌』 求關於人文地理、文化地理、經濟地理的文章

文化地理學是人文地理學的一個分支,其出現的時間比較晚,而作為一門課程出現在大學講台,更是近期的事,並多設置在北美洲各大學的地理系,在歐洲則比較少見。

文化地理在地理系開設課程所處的地位各校不同,有的是作為人文地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有的是把人文地理學與文化地理學等同起來。後者是把文化地理學當成不包括經濟地理學在內的人文地理學,也就是狹義的人文地理學。上述情況,可從有關著作與教科書的名稱上反映出來。例如,斯賓塞(J. E. Spencer)和托馬斯(W. L. Thomas)兩人所著的《文化地理學導論》(Introcing Cultural Geography),此書從文化發展的觀點來分析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他明確指出,文化地理是人文地理學的一個分支;在齊穆爾察克(C. E. Zimolzak)等著的《人文景觀》(The Human Landscape)一書,其副題——地理學與文化(Geography and Culture);而魯賓斯蒂因(J. M. Rubenstein)等所著的《文化景觀》(The Cultural Landscape)一書的副題則是人文地理學導論(An Introction to Human Geography)。可見,人文地理學與文化地理學在這里有一定的同義性。另外,如迪伯利(Harm J. De Blij)和斯托達德(R. H. Stoddard)等分別著的人文地理學,其副題分別為:文化、社會與空間(Culture、Society and Space)和人、地與文化(People、Place and Culture)。這充分說明人文地理學在研究社會與空間,人與地之間關繫上的文化的重要性,即把文化當作人與地之間關系的媒介。

在本世紀初,人文地理學被介紹到中國來時就作為一門重要課程出現在大學地理系。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於受到某些錯誤思想的干擾,人文地理學被排除在地理學之外,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使人文地理學課程在我國中斷了三十多年。

1984年以後,我閱讀了喬丹(T. G. Jordan)等著的The Human Mosaic(《人文馬賽克》),副題——文化地理導論(A Thematic Introction to Cultural Geography),對該學科發生濃厚的興趣。後來,就以此書為基礎開設此課程。四年來,分別在北京大學地理系與北京大學分校的城市與區域科學系多次講授此課程,同學們大都對此發生興趣。在北大還作為一門面向全校的選修課來開設,選課的學生遍及20多個系,200多個座位的大課堂,曾座無虛席,聽課的學生都有較好的反映,這對我是個很大的鼓舞。

當然,在這過程中,我也遇到過很多困難。主要是過去對文化地理學領域所涉及的內容接觸較少,所以,只能邊學邊教,並在實踐中不斷充實,逐步深入。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我感到過去在我們的課程設置中比較地注意了「地」,而忽視了「人」。可是「人地關系」則一直是地理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如果離開了人來研究地理學,有很多問題是難以深入的。正如美國文化人類學家克羅伯(A. Krceber)和克拉克洪(C. Kluckhohn)在其文化的定義中提到:文化一方面可以看作是行動的產物,另一方面它又是進一步行動的制約要素。這就可以理解迪伯利和斯托達德所寫的兩本人文地理學的副題中「社會和空間」、「人和地」都加上「文化」一詞的意義。由此可見,了解文化對深入研究「人地關系」是十分重要的。除文化地理學外,近期出現的社會地理學、行為地理學和感應地理學等人文地理學的各分支學科也反映了地理科學對「人」的重視。

本書的框架基本上取材於喬丹的著作。對各種文化現象都是從分布區、擴散、文化生態、文化綜合與文化景觀五個方面進行分析,貫穿始終,這種結構,雖然有的地方尚待商榷,但仍不失其重要的優點。此外並盡量從其他教科書及有關文獻中吸取內容。

高等教育出版社對本書的出版給予很大支持。在我開始教這門課時,就向我約稿,希望編寫成書。但自感教這門課不易,寫成教材當然更加困難。盡管如此,這本教材在經過幾年試教後,在該社地理編輯室大力支持下,終於與讀者見面。因成書倉促,錯誤與不妥之處難以避免,望讀者不吝指正。

『玖』 文化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的關系

文化地理學的研究,旨在探討各地區人類社會的文化定型活動,人們對景觀的開發利用和影響,人類文化在改變生態環境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該地區區域特性的文化繼承性,也就是研究人類文化活動的空間變化。

除此之外,文化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也是文化地理學研究的內容,例如乾旱、半乾旱地區不適合發展耕作業,因此就發展了牧業,進而形成了游牧文化。社會組織作為制度文化,也是文化地理學研究的對象。所以說,文化的產生與發展,與自然地理環境有很大的關系。

狹義的文化地理學是指研究語言、信仰、風俗、文學藝術等精神文化的空間分布及特點的科學,屬於人文地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廣義上的文化地理學,等同於人文地理學。即是研究地球表面人類活動所創造的各種文化事象的分布與變化規律,以及人類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廣義的文化地理學將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社會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等都視為文化地理學的研究范疇。其中政治地理學包括政治地理、軍事地理;經濟地理學包括農業地理、工業地理、交通運輸地理、商業地理、旅遊地理;社會地理學包括人種地理、人口地理、聚落地理、社會地理、(狹義)文化地理。

社會地理學是研究各種社會集團的區域分布、空間利用類型及其地域類型形成過程的學科。社會集團具有不同的類型,起源於特定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方式。這些生活方式代表了不同的社會集團對不同自然環境的反應,具有一定的空間分布。居住在世界上的人們有不同的方式生活,他們的民族祖先、文化習俗、宗教信仰、語言、社會制度、經濟發展水平等都有很大差異,因而可以劃分成不同的社會集團。而社會集團不論大小都佔有地球表面的一部分,都在不同程度上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形成不同的空間布局。

『拾』 文化地理學的發展簡史

文化地理學是人文地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經過近90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穩定的學科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作為人文地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與遠在希里多德、公元前五世紀希臘歷史學家和斯特雷波(古希月邵地理學家)時代的學者有重大關系。被稱為現才劃也理學之父的德國地理學家卡爾·里特爾(1822年),關心人類文化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里特爾以後的幾十年,美國學者G .P.馬什『1864年)研究了人類活動改變陸地的方式。可是另一位地理學家弗里德里克·拉采爾(1 891年)為人類文化的地理研究或給他創造的人類學一詞提供了一個線索。他在1866一1875年考察了美國和墨西哥,被美洲生活方式的各種文化類型(德國人、中國人、印度人和非洲人)的貢獻所感動。他闡述了由文化的結合所引起的地理模式的總的思路。與拉采爾泊兔國發現了人類地理學的同時,法國地理學家維達爾(1899年)帶動了法國文化地理學的發展。維達爾在他開辟的索幫被任命為主席,他提出了人類文化與他的地理特徵。他發展了作為繼承人類集聚特徵的生活方式的概念。
1822年,李特爾便對人類文化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發生了興趣。幾十年後,拉采爾倡議研究人類文化地理,提出了「人類地理學」一詞,論述了歷史景觀,認為文化地理區是一個獨特集團的、各種文化特徵的復合體,而且很重視對文化傳布的研究。與此同時,維達爾·白蘭士在19世紀末提出生活方式的概念和人類文化及其地理影響的思想。
20世紀初,美國人類學家克羅伯認為地理因素替代時間居於突出地位。在他的這一思想和早期的文化地理學思想影響下,索爾提出了關於文化地理的重要論點,主張用文化景觀來表達人類文化對景觀的沖擊。他認為文化地理學主要通過物質文化要素來研究區域人文地理特性,文化景觀既有自然景觀的物質基礎,又有社會、經濟和精神的作用,他還強調人文地理學是與文化景現有關的文化歷史研究。受索爾影響的美國文化地理學者們被稱為文化地理的伯克利學派。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文化地理的研究除了對文化景觀、區域文化的歷史的探討之外,瑞典地理學家哈格斯特朗將空間擴散分析法應用到文化傳播的研究中,形成了文化地理的瑞典學派。
中國文化地理的思想起源很早,歷代各類著作、方誌中有大量文化地理資料記載,但很少有人專門從事這方面的研究。當代的中國歷史學家、民族學家、人類學家等只從本學科研究的需要出發考慮文化的地區差異和文化起源的地理背景,歷史地理學、聚落地理學、地名學等地理學研究中亦有所涉及,但文化地理學尚未成為獨立研究的學科。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