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學進去近代地理學發展階段
『壹』 地理學發展史的古代地理學
(上古時期至18世紀末)
古代地理學是農牧業社會的產物。其特點是以地理知識的描述性記載為主;學科內外分化不明顯;由於環境差異和交通不便,古代地理學的體例和內容具有顯著的地域差異。 本時期的地理思想和著作主要出現在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中國、印度、古希臘和稍後的羅馬帝國等古代文明中心。它們各具特點,其中以中國和古希臘、羅馬最為重要。
古希臘羅馬 古希臘羅馬地理學繼承了古埃及地理學運用數學探討地理現象的傳統,成為西方地理學發展的源流。其早期重要奠基人,是公元前 5世紀的希羅多德,他最早探索了歷史上的人地關系、討論了區域的界線;希波克拉底創立了人的 4種氣質學說,探討了環境對人類行為的影響。稍後,德謨克利特對宇宙的無窮性、大氣現象的原因、生物對氣候的依存以及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的關系,進行了觀察和推測。柏拉圖從唯心論出發,認為圓是最完美的對稱形,演繹出圓的地球位於宇宙中心,這是球形說最早的概念。柏氏的學生亞里士多德,則唯物地認為地球和天體都是原質構成的,從實驗材料和實地觀察中進行了歸納判斷,科學地證實了大地球形說。
亞里士多德以後的古希臘文明衰落期和羅馬帝國時代,是西方經典地理學建立時期。代表性人物主要有古希臘的埃拉托色尼和羅馬時代的斯特拉波、托勒密。
埃氏被西方地理學界尊為「地理學之父」,他不僅第1次合成了 geographica(意為地理學或大地的記述)這個術語,而且用兩地竿影換算出弧度,計量了地球的周邊是252000希臘里(約摺合為39690公里),已近於近代的實測值。埃氏不僅是古代數理地理的創始人,還發展了亞里士多德的居住適應地帶學說,將世界分為歐洲、亞洲和利比亞(以後的非洲)3個地區,以及一個熱帶、兩個溫帶和兩個寒帶等5個地帶,並首次根據經緯網繪制世界地圖。
斯特拉波整理荷馬史詩以來的古代地理知識,繼承亞里士多德和埃拉托色尼的居住適應地帶學說,利用當時商業航海的記載並結合自己一生旅行見聞,寫成17卷《地理學》。它較詳細地記載了當時以地中海為中心的羅馬帝國地理情況,是西方區域地理的先聲。
托勒密的名著《地理學指南》(8卷),內容包括地圖投影、各地的經緯度表和繪有經緯度的世界地圖。這部著作為近代地圖學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他的地心說統治人類的思想達1500年之久。
中國 在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各種流派的人地關系思想。
在世界觀方面,主要是圍繞著所謂「天」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指主宰一切的上帝,一指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規律。兩者分別具有唯心和唯物傾向,但均有聽天由命的色彩。孔子提出「畏天命」,符合周王自命為天子的政治要求;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重視自然規律並具有地理唯物論見解。
在方法論方面,陰陽、五行、八卦學說作為一種樸素的辯證說理工具,對地理現象的解釋起到不少作用。《周易》認為自然界是由陰陽兩種對立力量作用下發生變化的,在地理書籍中山的陰坡和陽坡、河的北岸和南岸亦均以陰陽區分,沿襲至今。以八卦表示8個天象和地理方位,更是始於中國。
《內經·素問》這本最早的醫書將木、火、土、金、水類比為東、南、中、西、北 5個方位和春、夏、長夏(暑)、秋、冬5個季節,並認為東部地區主木,屬青色,象徵植物繁茂;南部地區主火,屬紅色,象徵土壤紅赤;中部地區主土,屬黃色,象徵黃土高原和沖積沃土;西部地區主金,屬白色,象徵戈壁大沙漠;北部地區主水,屬黑色,象徵日照短暫和土壤棕黑。
中國最早的地理著作是戰國時代的《尚書·禹貢》和《管子·地員》。《尚書·禹貢》按地理特徵將古代中國版圖分為九州,並概要記載各地自然條件、經濟活動和物產交通,堪稱世界上第一部綜合地理作品。《管子·地員》探索了中國土地的分類和山地植物的垂直帶譜,是世界上最早對土地進行系統分類的作品。 (4~14世紀) 中國、阿拉伯的地理知識和地理思想有長足的進步;歐洲的地理知識和地理思想則出現了停滯和倒退。
歐洲 中世紀是經濟、文化衰落的黑暗時代,政教合一、閉關自守的小君主國使人們的地理眼界大為縮小,統治者力圖使地理學成為基督教的奴僕,出現了地理學思想的反動。不僅古希臘、羅馬在地理方面的優秀傳統未得到繼承,而靡用宗教迷信和占星術來解釋一切地理現象。如 6世紀商人科斯馬斯著《基督世界地形》,以地平說代替球形說。書中以摩西的聖櫃作為地球的形狀,把大地看成為扁平長方形,東西長度為南北之兩倍,四周為海洋環繞,其外又有陸地,即天堂所在。12世紀以後,由於十字軍東征,使歐洲人地理眼界擴寬了;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的成立和教會建立大學,將古希臘、羅馬的經典著作由阿拉伯文轉譯過來;加上指南針從中國傳入,使商業航海發達起來。所有這些使歐洲的地理作品和地圖繪制開始出現某些轉機。阿拉伯世界 7世紀開始,伊斯蘭教團結了分散的阿拉伯部族,統治了中亞、西亞、北非和伊比利亞半島,巴格達成為伊斯蘭世界的學術中心。他們翻譯希臘先哲的著作;連年征戰、麥加朝覲和商業航海活動,又使伊斯蘭世界成為東西方交流的樞紐,涌現了許多偉大的穆斯林旅行家,如馬蘇第等。十進位制和羅盤就是此期由中國經印度和阿拉伯世界傳入歐洲的。古代阿拉伯地理學的成就是不應忽視的。如921年,巴爾基搜集了阿拉伯旅行者的氣候觀察,編成了第一本《世界氣候圖集》;稍後,馬克迪西提出將世界分成14個氣候區的方案;11世紀早期,阿維森納觀察中亞山區,提出褶曲抬升山嶽的運動和侵蝕切割地形的均變過程。
中國 這個時期在方誌、沿革地理、域外地理、自然地理和地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如法顯的《法顯傳》、玄奘的《大唐西域記》至今仍是研究中亞、印度歷史地理的重要文獻;酈道元的《水經注》至今仍為考證中國水資源和水環境演變的要著;沈括的《夢溪筆談》一書提出了河流的侵蝕、搬運和堆積作用,並用以解釋華北平原形成的原因,較西方類似的見地早4個世紀。 (15~18世紀) 本期的重大事件是中國的鄭和「七下西洋」和西方的地理大發現。雖然,鄭和下西洋的時間比C.哥倫布開始的地理大發現早半個多世紀,船隊的規模、航海的技術也遠勝於哥倫布,然而其社會意義和對地理學的影響則遠不及地理大發現。
各民族之間的相互旅行探險,古已有之。但是,旅行探險同地理大發現不是一回事,說哥倫布是新大陸的發現者,正是從地理大發現這一重大社會事件出發的。哥倫布之後開始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即西方由中世紀封建制向近代資本主義的過渡階段。地理大發現給地理學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可以從3方面闡明:①地理大發現期間,成功地在遠程航行中運用了羅盤,並精密地測定了經度,技術的改進和數據的積累導致了地圖學的革新。16世紀初,P.亞皮安繪制了一個地球的心狀圖,其弟子G.墨卡托於1569年繪成了一幅適用於航海的等距圓柱投影世界全圖,成為第一個將整個地球表面描繪在平面上的人,爾後又編繪《墨卡托地圖集》。在中國,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編繪的世界地圖,改變了中國學者沿用的「天圓地方」、「華夏居於寰宇之中」的舊觀念。②通過15世紀末到18世紀的地理探險和發現,出現了一些學術價值較高的地理著作。德國S.明斯特爾的《宇宙誌》於1544年出版,被認為是地理大發現的早期代表作。德國B.瓦倫紐斯的《普通地理學》首次將地理學領域區分為專論和通論兩大部分,前者描述地區特徵,後者揭示全球性法則。中國明末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後,也在同期進行了實地考察和理論探索工作,如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記》已有不少成因方面的論述;清初劉獻廷提出地理學要闡明「天地之故」,即探討地理現象形成的原因等。但是,沒有成為中國古代地理學的主流,中國古代地理著述多描述性記載,缺少對地球表面整體規律的研究。這是近代中國地理學落後的原因之一。③15世紀20年代到17世紀20年代,西歐出現了「文藝復興」,藝術和科學得到蓬勃發展,從而使學者能對自然界和人類活動的某些法 則進行概括。當時的地理考察和發現,為哲學家和科學家提供了豐富的自然、人文及二者關系的具體素材。另一方面,新生的地理唯物論又給予地理學發展以難以估量的影響。17世紀法國哲學家孟德斯鳩提出的氣候決定論,18世紀德國哲學家I.康德的二元論,均成為近代地理學的方法論基礎。中國沒有一個文藝復興,且地理發現的眼界遠較西方為窄,歷代封建王朝的權力集中,一方面保證了國家統一和經濟穩定,另一方面也阻礙了社會、文化和科學的變革。不變論的思想、傳統天人感應的唯心哲學觀,嚴重阻礙了地表事物內在規律的研究和正確人地關系的探討。
總之,從15~18世紀,地理學處於由古代向近代轉變的時期。西方地理學用了3個多世紀,完成了技術革新、資料積累和建立地理唯物論的哲學基礎3方面的准備,為歐美近代地理學的建立創造了前提。中國在明末清初,亦開始了整體地表規律的探索,但由於技術手段缺乏創新、科學資料積累不夠,特別是統治者仍鼓吹天命論等,新的地理學無法興起。
『貳』 西方城市地理學發展階段各自有哪些特徵
一、1920年以前
工業革命、城市發展----聚落地理學----城市區位、城市內部形態 城市地理學成為專專門學科之前屬的階段,從 人地關系的角度去研究聚落
二、1920-1950年
帕克、沃斯、伯吉斯(20年代)----住宅區、中心商業區、工業區----土地利用模式 克里斯塔勒(1933年)----《南德的中心地》----中心地等級體系 初步奠定研究重點階段,從社會學科角度來研究城市。
三、1950-1970年
1、 「數量革命」 -克里斯塔勒2、城市系統與城市空間分析 空間學派興起和城市地理學獨立階段,從社會學科角度來研究城市。
四、1970以來年
人文學派、行為學派、激進學派的產生和城市地理學的多元化發展階段。
『叄』 地理科學的發展階段及主要特徵
地理學的發展階段
地理學的發展可劃分為三個基本階段:
古代地理學,以記載地專理知屬識為主體;
近代地理學,對各種地理現象進行條理化歸納,並對它們之間的關系進行解釋性描述;
現代地理學,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規范研究與實證研究並舉,解釋各種地理現象的內在機制並預測其未來演變。
『肆』 地理學哲學的地理學思想的起源、演變與發展分期
地理學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古代、近代到現代的發展階段。地理學思想萌芽散布於上古時代的內史詩、哲學、歷容史叢書中,當時的中國、埃及、巴比倫、印度諸國產生了相當規模的地理知識積累,形成了地理學觀念的雛形。從公元5世紀延續到15世紀,是地理學發展的中古時期,宗教勢力特別是歐洲的基督教壟斷了學術領域,窒息了地理學的思想。但從公元2~15世紀,中國發達的古代文明形成了世界上最發達的地理研究中心,中國的地理志、地圖、專論從數量到質量都達到了當時的最高水平。地理學的近古時期約始於地理大發現時代,從15~17世紀中葉,地理學的視野擴展到全球,標志著地理學科學見解的啟蒙。19世紀後半期,進入近代發展時期,地理學思想不斷發展,新的理論和方法不斷涌現,逐步形成了現代地理學;
『伍』 論述地理學的發展和地理學思想史演變
現代地理學是繼承和發展了近代地理學綜合性、區域性的傳統思想,已成為一個分支眾多的大學科體系。但地理學的綜合整體觀和綜合工作的高難度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矛盾與差距,加上許多邊緣學科和交叉學科的出現,使地理學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需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應用新技術,以提高綜合能力,開拓新的研究和應用領域。目前世界面臨著人口、資源、環境和社會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在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實踐中,有許多問題需要地理工作者去解決,如資源的開發利用;農業生產潛力的發揮與提高;環境質量評價監測和預報;產業布局與區域規劃,鄉村發展與城鎮化;自然災害防治對策,國土整治與區域發展等。這些都對地理學家提出了新的要求。迫使地理學進行學習和深入研究,推動地理學的發展。我國地理學家已經在調查、了解、評價自然條件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區域發展和協調人地關系等方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同時在地理學基礎研究方面也存在著創新和突出的前景。目前,在人類邁向21世紀前夕,可持續發展是當代社會進步的指導原則,它體現了人與自然關系的協調和諧以及人類對後代的責任感。1987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認為:可持續發展指既滿足當代人需求又不損害後代滿足其需求的能力基礎的發展。其實質是要協調好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的關系。為後代奠定一個能夠持續發展的基礎。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了《21世紀議程》,它體現了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思想。中國政府制定的《中國21世紀議程》則是我國推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綱領和藍圖。其戰略思想是發展經濟要充分考慮自然資源的長期供給能力和環境的長期承受能力,在發展過程中要兼顧局部和全局利益,眼前和長遠利益,使環境與發展得以協調,其主要內容大體可歸納為:可持續發展總體戰略,社會可持續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可持續發展四個部分。目前《21世紀議程》作為國家、部門以及地區發展規劃的重要依據,得到國內外的密切關注。對地理學來說迎來了發展契機,我們應當抓住這一機遇,調整知識結構,擴大適應能力,積極投入,這是地理學發揮作用提高水平,為社會做出重要貢獻取得社會承認的關鍵。
『陸』 美國地理學史的近代地理學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地理學的各自然分科在加速了獨立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被相鄰地學學科吸引
的趨勢。氣候學、地貌學和生物地理學逐漸相應地歸入氣象學、地質學和生物學。30年代初,I.鮑曼寫了《地理學與社會科學的關系》一書後,地理學在美國社會科學界取得應有的地位,成為自然和社會的兩棲學科。人文地理學分支得到進一步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美國農業部出版了V.C.芬奇和O.E.貝克的《世界農業地理》。1925年,克拉克大學創辦《經濟地理》雜志,從20年代到40年代登載了世界各大洲的許多農業地理論著。20年代起,城市地理學開始發展,先後出現研究城市結構的同心帶學說、扇形學說和多核心學說(見城市地域結構),這些學說成為建立地理空間模式的第一步。 60年代末以來,美國地理學的另一重大變化是激進地理學,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地理學的出現和發展。這主要是西方世界的階級矛盾和種族矛盾突出,以及第三世界民族斗爭激烈所促成的。1969年克拉克大學創辦了激進地理學刊物《對立面》。一部分地理學者主張用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來研究地理現象,並重建地理學思想和實踐。R.皮特在其編輯的《激進地理學》一書中指出「作為一門完整的革命科學,馬克思主義為地理學的激進運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1974年美國成立了社會主義地理學家聯合會(USG),並發展有廣泛的國際聯系。
由於地理學人文化傾向的加強和地理學思想的不斷變化,美國地理學的自然的和人文的地理學分支學科為數眾多,區域地理研究涉及到世界各地。不同的思想流派雖然在美國地理學發展史上發生興衰變化,但彼此也並未完全取代。現代美國地理學呈現出多元化的現象。 普雷斯頓·詹姆斯著,李旭旦譯:《地理學思想史》,商務印書館,北京,1982
『柒』 人文地理學的發展簡史
樓主你好,希望採納,謝謝
人文地理學英文:human geography
定義:研究地球表面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之間相互關系形成的地域系統及其空間結構的地理學分支學科。
人文地理學簡介:
以人地關系的理論為基礎,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又稱人生地理學。它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人文」二字與自然地理學的「自然」二字相對應,泛指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僅指社會文化現象。人文地理學一般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社會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等,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則指社會文化地理學。
近代階段:
19世紀初至20世紀50年代,地理學進入出現不同學派、學說紛出、各種學科建立並形成體系的時期。19世紀里,地理學開始形成自然和人文兩大分支,近代科學地理學的奠基人 A.von洪堡和C.李特爾分別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創立了早期理論。從此,人文地理學出現一系列理論,各分支學科陸續建立並形成了體系。
現代階段:
20世紀60年代以來,由於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人文地理學在理論、方法以及研究內容等方面發生了巨大變化。
『捌』 地理科學的發展可以劃分為那幾個階段各個階段劃分的時間界限和代表人物
地理學來的發展可劃分為三個基本源階段:
古代地理學,以記載地理知識為主體;
近代地理學,對各種地理現象進行條理化歸納,並對它們之間的關系進行解釋性描述;
現代地理學,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規范研究與實證研究並舉,解釋各種地理現象的內在機制並預測其未來演變。
『玖』 論述現代人文地理學研究發展歷程
發展簡史
人文地理學的發展歷經知識的積累、學科的形成和理論的演變、學科的分化以及理論和方法上的革新等過程。按其發展順序,可分為古代、近代、現代3個階段。
古代階段
這是地理知識積累的時期,以片斷記述為主,出現了各種關於人地關系的論述。在中國地理古籍和其他古籍中,載有許多關於人地關系的論述,其中既有《禮記·王制》篇中「廣谷大川異制,民生其間者異俗」的帶有地理環境決定論的思想,又有《孟子·公孫丑下》中主張「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人定勝天的思想,還有東漢時期王充的《論衡·明雩》篇中「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隨行而應人」的主張人、地各有規律,反對人地關系絕對化的思想。從公元前5~前3世紀成書的《尚書·禹貢》開始,在許多地理古籍中還記述了大量的人文地理現象,明末清初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和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則討論了人地關系的若干問題。但是在中國古代未產生系統的人文地理著作來表述人地關系思想。在西方,地理學一直是把地球作為人類的家鄉來研究,古希臘、羅馬學者如希羅多德、斯特拉波等,都在其著作中對各地的人文地理現象作過論述。中世紀的西歐形成一些相互隔離、閉關自守的政教合一的君主制國家,經濟、文化處於衰落狀態,人文地理學的發展相應處於停滯狀態。與此同時,阿拉伯國家的地理學獲得較大發展,伊德里西等學者在著作中記述了不少人文地理現象。地理大發現開始後,歐洲各國陸續出版了各種地理著作,其中有不少篇幅是關於世界各地人文地理的描述,大多偏重於種族、聚落等方面的研究,對於人文地理學的發展起到巨大促進作用。
近代階段
19世紀初至20世紀50年代,地理學進入出現不同學派、學說紛出、各種學科建立並形成體系的時期。19世紀里,地理學開始形成自然和人文兩大分支,近代科學地理學的奠基人 A.von洪堡和C.李特爾分別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創立了早期理論。從此,人文地理學出現一系列理論,各分支學科陸續建立並形成了體系。 ①理論的形成和演變。李特爾用經驗法和比較法,研究世界各地區各種地理現象的因果關系。在他的《地理學——地理對人類素質和歷史的關系》(1822~1859,第2版)一書中,探討了自然現象與人文現象的相互關系,把自然作為人文的基本原因,強調自然界對人類歷史的影響。在他去世後,人地關系理論在各國有不同的發展。 德國地理學家F.拉采爾在 1882年和 1891年出版的《人類地理學》一書中,論述了人類作為環境的產物,其活動、發展和分布受到環境的嚴格限制。以後他的學生美國地理學者E.C.森普爾和E.亨廷頓等人更加強調地理環境對人類文明的決定性作用,他們的觀點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形成系統的環境決定論。 幾乎與此同時,法國的地理學家P.維達爾-白蘭士不同意環境決定論的觀點,提出另一派人地關系論的觀點,後人稱之為可能論或或然論。他認為地理學的特殊任務是闡述自然條件與人文條件在空間上的相互關系。自然環境提供一定范圍的可能性,而人類在創造居住地時,按照自己的需要、願望和能力來利用這種可能性。他的這一觀點在其學生J.白呂納1910年發表的《人地學原理》(曾譯《人文地理學》)一書中得到進一步發揮,白呂納認為自然是固定的,人文是無定的,兩者之間的關系常隨時代而變化。維達爾-白蘭士和白呂納等人的觀點對法國地理學影響很深,從而形成法國學派。 英國利物浦大學的P.M.羅士培教授受法國學派的影響,1930年創用了「調節」一詞,創立「適應論」。他認為調節包含兩重含義,即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限制,以及人類社會對環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羅士培認為人文地理學研究人-地之間雙向的相互關系,主要探討人類社會活動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美國地理學家 H. H.巴羅斯1923年發表「人類生態學」一文,則提出生態調節論。他主張人文地理學是研究人類的生態的觀點,在人地關系中人是中心論題,其他現象只是當它們涉及人及其對它們的反應時,才有必要說明。他還認為歷史學研究人類在時間上的關系,地理學則側重於分析人類在空間上的關系。 20世紀初,德國學者O.施呂特爾提出文化景觀的概念,認為探討原始景觀轉變為文化景觀的過程是地理學的主要任務。以後美國地理學家C.O.索爾又提出,人類按其文化的標准,對天然環境的自然現象和生物現象施加影響,將它們改變為文化景觀。與此同時,另一美國學者D.S.惠特爾西提出「相繼佔用」學說,認為地理學不應研究人類對環境的適應,而是研究人類社會在一地佔用的歷史過程。他們都強調文化在人與地理環境的關系中的作用,形成有關人地關系的文化景觀論,實際上也是一種「文化決定論」。它強調一個地區居民在其態度、目標或技術上如有任何重大改變,則需要重新估價自然資源基礎對於他們的意義。 在人文地理學發展過程中起過一定作用的還有地理學上的「二元論」。同洪堡主張地理學應在復雜性中理解統一性一樣,李特爾認為統一性正是地理學的特點。但是,德國的O.佩舍爾等人卻反對李特爾的人文方向,認為地理學只能是對地球表面形態的研究,人類活動則不在其研究范疇之內。從而產生了地理學的二元論。佩舍爾主張的二元論在西歐實際支持者人數並不多。 蘇聯地理學界從20世紀30年代起,批判了人文地理學,突出發展經濟地理學,實際上以經濟地理學代替了人文地理學。同時,蘇聯把自然地理學和經濟地理學當做互不相關的兩門科學,理由是統治物質世界的規律和統治人類經濟活動的規律是完全不同的,認為這兩門學科無論在邏輯上還是在實際上都不能合成為一門學科,經濟地理學是純粹的經濟學科,應當徹底摒棄地理觀點。直到1960年,..阿努欽'" class=link>..阿努欽批判了30年代以來蘇聯地理學界分裂自然地理和經濟地理的二元論,主張區域研究應謀求自然地理和經濟地理之間的聯系和平衡,得到許多學者如..紹什金和..馬爾科夫等人的熱烈支持,開始在蘇聯逐步強調地理學的統一性(見蘇聯地理學史)。 ②學科體系的形成。隨著人文地理學的理論發展,研究內容和范圍也不斷擴大,同自然地理學一樣開始分化,陸續出現了一些分支學科,並形成人文地理學的學科體系。人種地理學、人口地理學、聚落地理學、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商業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工業地理學、農業地理學、交通運輸地理學等,都是在此階段形成並發展的。 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歐洲各大學地理課有許多是由歷史學者講授的,許多學者強調地理學研究,特別是人文地理學的研究與歷史學關系十分密切,而且歷史地理學的研究也長期囿於歷史人文地理的內容。因此,歷史地理學曾是人文地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英國的學者H.C.達比等自20世紀30年代以後,開始研究歷史自然地理,使歷史地理學不僅研究歷史時期人文地理現象的變化,也研究歷史時期自然地理現象的變遷,從而成為地理學的一門獨立分支。
現代階段
20世紀60年代以來,由於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人文地理學在理論、方法以及研究內容等方面發生了巨大變化。 ①人地關系理論的新發展。由過去的環境決定論、可能論以及適應論轉變為和諧論。這是由於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人口膨脹、工業增長、城市化過程加速,世界不少地區出現生態平衡破壞、環境污染、資源匱乏以及社會問題嚴重的現象,過去的人地關系理論已無法反映現實和指導人類的合理行動了。在生態學和環境科學發展的影響下,人文地理學者主張以和諧論分析人與環境的關系。70年代以來,分析並和諧人與環境的關系已成為人文地理學的新課題。1980年 8月底在東京召開的第24屆國際地理大會上,大會主席英國倫敦大學教授M.J.懷斯在開幕詞中指出:「在今天世界人口日增,環境變化急劇,資源匱乏和自然災害頻繁的處境中,如何去和諧自然環境和人類文化生活的關系,已成為國際地理學界所面臨的主要研究任務。」 ②觀察和分析方法的革新。1955年,美國華盛頓大學地理系教授W.L.加里森開設研究班,用數學統計方法培養了一批地理學者。其中的英國學者R.J.喬利和P.哈格特在1960年以後把數量方法引進劍橋大學和布里斯託大學地理系,使得這種革新很快在各國地理學者中傳播開來,對地理現象分布差異的表述開始從定性向定量階段發展。航空測量技術和衛星遙感技術的應用,使地理學在資料收集和制圖工作上有很大改進,對人文地理學的發展也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電子計算機的應用,使地理學者能夠處理多種變數的復雜計算,對一些空間規律的研究採用新的統計方法和技術手段,進行精確的度量,並用數字形式表達人地關系,說明區域差異及其變化。 ③系統論的引進和模型的運用。50年代系統論創立以後,迅速成為各學科的基本方法論。美國地理學家E.A.阿克曼於1965年提出地理學者應當探索許多各自不同但又相互依賴的變數的一種系統的概念,從時-空角度處理人與環境的系統。60年代開始,不少學者已在研究生態系統、政治系統、經濟系統、社會系統以及地域系統方面作出貢獻。定量計算和系統論思想的引進,使地理學開始採用模型來表述所研究的地理現象。瑞典地理學家T.哈格斯特朗用歸納模型說明新事物浪潮特徵,用隨機模型來預測新事物擴散概率,引起廣泛注意。英國學者喬利和哈格特合著的《地理學的模型》(1967)和D.W.哈維《地理學的解釋》(1969),對地理學採用模型探討實際問題起到很大促進作用。 ④行為地理、旅遊地理學等新分支學科和領域的出現,以及社會文化地理學、城市地理學地位的提高。60年代行為科學興起後,出現了行為地理的研究。70年代,行為研究在地理學中十分盛行,通過研究不同人類社會集團、階層、階級對不同環境的反應和行為決策這一過程,使地理學為解決實際問題的決策可發揮更大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旅遊事業的蓬勃發展,旅遊收入對於國民經濟收入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使得旅遊地理學發展很快,成為人文地理學的一個新分支。人類以各種不同的社會集團的形式存在,各集團的不同文化既是社會環境的組成部分,又是人們行為制約的因素。因此,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研究空間中的社會現象和文化差異的社會文化地理學重要性日益提高。同時,許多國家重建城市的需要,新的城市迅速增加、城市規模日益擴大的趨勢,促使城市化進程加快,帶來居住、就業、交通、環境等一系列城市問題,使城市地理學在人文地理學中逐漸居於重要的地位。 ⑤研究目的結合實際的關聯運動。傳統的人文地理學以小區域研究、經濟區劃和文化景觀類型為其主要論題,現在則轉向分析解決現實社會問題為主,涉及國土整治、環境保護、貧窮和飢餓、種族歧視、資源合理利用以及改善人民生活等問題。人文地理學論題的這種方向性轉變,即所謂關聯運動。傳統的人文地理學研究是將復雜現象的組合分裂開來,以便分別研究整個復雜環境中的各個成分,從而導致學科分化階段。20世紀中期以來,人文地理學開始面向社會問題,從而在研究中打破各分支學科人為界線,出現新的綜合。 此外,70年代以來還出現了兩種人文地理學主張:一為人本主義地理學派,認為數量運動的機械模型壓抑了研究者和研究對象的主觀性,提出以人為中心的地理學,致力於觀察具有特殊空間概念的社會結構,研究它們和社會生活之間的關系,理解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一為激進地理學派,由於60年代後美國經濟衰退,階級、民族矛盾突出,一部分地理學者認為首先應對資本主義制度進行抨擊,並為革命性的變化提出建議。他們創辦了刊物《對立面》,宣傳自己的觀點和研究成果。此外,部分學者提出要用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論武裝地理學,提出新的綜合論方向,反對學科分裂和專業化傾向。
[編輯本段]主要分支學科
人文地理學經過長期發展已形成一個較完整的學科體系。一般可以分為綜合理論部分、通論部分(部門人文地理學)和專論部分(區域人文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綜合理論部分主要指對人地關系理論的研究。人文地理學通論部分可分為經濟、政治、社會文化3個大的方面,也有一些學者將其分為社會文化和經濟兩個主要方面。人文地理學專論部分則包括對各種地區人文要素的區域地理研究。
劃分方法之一
在葉寶明主編的《人文地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中,主要分支學科劃分為: (1)人口地理學 (2)資源地理學 (3)經濟地理學 (4)政治地理學 (5)文化地理學 (6)旅遊地理學 (7)歷史地理學 (8)聚落地理學 (9)社會地理學 (10)社區地理學
劃分方法之二
在王恩涌等(第一版)、趙榮等(第二版)主編的《人文地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中,主要分支學科劃分為: (1)人口地理學 (2)農業地理學 (3)工業地理學 (4)城市地理學 (5)語言地理學 (6)宗教地理學 (7)旅遊地理學 (8)政治地理學 (9)行為地理學
劃分方法之三
在陳慧琳主編的《人文地理學》(第二版,科學出版社)中,主要分支學科劃分為: (1)經濟地理學 (2)人口地理學 (3)聚落地理學 (4)文化地理學 (5)旅遊地理學 (6)政治地理學
劃分方法之四
這里按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和當前各分支學科發展的實際情況,將人文地理學分為經濟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社會文化地理學和城市地理學四大部分。這種劃分方法較為粗略,還可以進一步細分。 (1)經濟地理學 以闡釋人類生產和生活資料的生產、流通和消費分配等人類經濟活動的地域分布和空間組織為主要任務。近代地理大發現以後,人類的商業活動空前繁榮,從而產生了經濟地理學的前身——商業地理學。19世紀後半葉,地理學者開始在自然地理基礎上探討經濟生產活動和地理環境的關系。經濟地理學研究擴展為包括農業地理學、工業地理學、交通運輸地理學和商業地理學等領域。傳統的經濟地理學關心各種資源、生產及商業的分布同自然環境的關系,以生產布局、區位分析為研究的核心。其中區位論和中心地學說對地理學和其他學科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現代經濟地理學的研究開始注意社會結構、政府決策以及人們的行為決策對經濟布局的影響,並出現了國土經濟學,重視國土整治問題。有些學者認為旅遊地理學研究所涉及的旅遊屬於經濟活動范疇,因此旅遊地理學也是經濟地理學的組成部分之一。 (2)政治地理學 通過研究國民與領土的關系來分析政治現象的地域體系,並分析以政治、軍事、經濟和宗教為背景的各種國家集團對世界和地區所起的作用。政治疆界的變化以及政治區域的演變、結構和功能的分析,也是政治地理學的內容。1897年出版的拉采爾的《政治地理學》,將國家當作附著於地球上的有機物,並提出「生存空間」的概念。以後,H.J.麥金德於1904年提出陸心說。由於他們及其他學者的努力,政治地理學成為人文地理學的重要分支。20世紀30年代,K.豪斯霍弗把地緣政治學引入為德國納粹的侵略政策服務的歧途,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政治地理學的發展受到影響。現代分析技術及模式的應用,使地理學者得以測定各類各級政治區域的效率和效果,並開始研究政治行為和政府決策的地理背景。例如,參與國土整治的決策、首都的定位、大都市區的結構、國家公園的設置、選票模型地域分布以及領海界線和沿海捕魚權等課題的研究。軍事地理學研究與軍事行動有關的地理學問題,它的研究同政治地理學一樣,最終是為政治目的服務的。 (3)社會文化地理學 很早以來,地理學的著作中已注意到種族和民族的分布以及自然環境對人類的影響。拉采爾的人文地理學代表著作即以「人類地理學」命名。在維達爾-白蘭士和白呂納的人文地理學著作中,也都包含種族和民族地理的內容。不過,現在人種地理學和民族地理雖然仍是介於人種學、民族學和地理學之間的邊緣學科,但研究者則多為人種學和民族學者。 各地的人口數量、分布和遷移是重要的地理現象,人文地理學者十分關注。維達爾-白蘭士的《人文地理學原理》第一章即論述了人類在地球上的分布、密度以及各洲的人口狀況。第一次世界大戰後,I.鮑曼分析了中歐的人口地域分異現象,瑞典地理學家S.德·耶爾深入研究瑞典人口分布並制出人口分布圖。從此,人口地理學成為人文地理學的一門分支學科。 聚落是一種重要的文化景觀,既反映自然環境的特徵,也表現人類文化的差異。德國地理學家J.G.科爾最早對聚落作系統的研究,他於1841年發表了《人類交通居住與地形的關系》。白呂納則把房屋這一聚落現象列為人生地理事實的第一綱第一目,包括房屋類型、村落形式、都市位置及其與環境的關系。此後,聚落地理研究在一些國家形成各自的風格。如德國著重聚落景觀,法國重視經濟對聚落的影響,英國偏重聚落歷史地理,美國則關注白人拓荒者居住問題。聚落地理學形成後,最初包括其內的城市地理學由於發展迅速,逐漸獨立成為人文地理學的一個分支,使得聚落地理學現在實際上是研究鄉村聚落地理。以鄉村地區的經濟、社會以及資源和環境問題為研究對象的鄉村地理學也是在聚落地理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其研究內容已超出鄉村聚落地理范疇。 社會地理學分析空間中的社會現象,研究各種社會類型的區域分布並分析比較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在探討人地關繫上強調社會因素對地區文化景觀、生活方式的影響。研究內容包括人口、聚落、民族、宗教、語言、行為和感應等方面的地理問題,並致力於解決社會問題。文化地理學則從人類文化的空間組合的角度,解釋各種文化要素如何使不同地區具有各種區域特徵,研究對象和內容與社會地理學有許多相同之處。但前者主旨是研究人類不同社會集團的地域特徵及其與環境的關系,後者則是研究人類創造的文化地域。有些學者將社會地理學和文化地理學的內容合稱為社會文化地理學。 (4)城市地理學 現代世界城市人口比重越來越高,城市規模越來越大,城市地理學也隨之發展迅速。主要內容包括城市的形成和成長過程,城市的功能和特徵,城市的空間結構、社會組織及其影響范圍,城市人口構成,城市的類型和規劃等。地理學中的許多數量方法,也最先應用到城市地理的研究。
[編輯本段]學科特點
人文現象的分布、擴散和變化雖然受到自然環境的制約,但是社會、經濟、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尤其是社會生產方式和社會經濟制度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人文地理學可以說是地理學中的一門人文科學或社會科學。人文地理學的研究特點既有綜合性、地域性和動態性等地理學各分支學科所共有的特徵,又有以人文現象作為研究主體的特徵;其研究對象雖與社會科學有相同之處,但其注重地域分布特徵及人文現象與地理環境的相互關系,又不同於社會科學,從而形成其特有的理論和方法,成為一門跨學科的邊緣性科學。作為地理學中一門接近人文或社會科學的學科,人文地理學在研究方法上既採用地理學中傳統的方法(如實地調查、運用地圖等)和現代方法(如航空像片、衛星像片、地理模型等),也引進大量的社會科學方法(如抽樣調查、定量技術、心理學和行為學等研究方法)。
[編輯本段]任務和意義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空間分布以及兩者間相互關系的一門學科,人文地理學和自然地理學是相互密切聯系的兩大組成部分。因此,人文地理學的發展對於地理學的發展有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學同經濟學、人口學、政治學以及環境科學、生態學、區域科學、行為科學結合,可以為解決世界性的資源短缺、人口危機、自然災害、環境污染和生態平衡以及城市問題等作出貢獻,尤其是對於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規劃起到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學的分支學科和研究課題中,有許多也是其他學科的基本研究內容之一。如經濟地理學對於經濟學、人口地理學對於人口科學、城市地理學對於城市科學、政治地理學對於政治學、軍事地理學對於軍事科學、民族地理對於民族學、語言地理對於語言學、宗教地理對於宗教學、人種地理學對於人類學,都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蘇聯20世紀30~60年代,曾出現用經濟地理學取代人文地理學、割裂人文地理學和自然地理學之間聯系的片面做法,從而阻礙了人文地理學的發展。目前蘇聯地理學恢復了統一地理學,經濟地理學也已涉及其他社會因素,成為社會經濟地理學。中國50年代到70年代也曾取消人文地理學,80年代開始大力恢復人文地理學研究。一方面系統地引進外國人文地理學理論和方法,另一方面在原有的經濟地理學等學科研究的基礎上,開展了人口地理學、城市地理學、旅遊地理學以及其他方面的研究。
[編輯本段]存在問題和發展趨勢
目前人文地理學仍然缺乏完成大區域宏觀研究和小區域微觀研究之間的聯結所需的理論和方法,仍是許多分支學科鬆散組合的一門學科,有待於進一步的發展。此外,有關人地關系的理論探討,數量統計方法和模型、系統的運用,行為科學的引進,以及對社會實際問題的研究,也尚處於初始階段。 盡管人文地理學仍存在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但在現代社會發展中,人類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質)和科學技術的作用日益顯著,使得地理學人文化的趨勢加強。人文地理學地位的提高,將使地理學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人文地理學處於一種對社會、對自然、對人類的一種學問,相對地理學的其他分類,難度比較大,但內容更貼近我們的生活。學好這門學問,對我們的生活是有極大幫助的。
『拾』 試述地理學的發展分幾個階段各階段有何特徵
人文地理學的產生和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
(1)古代人文地理學的萌芽內時期(萌芽階段):從容公元前9世紀荷馬史詩開始到1859年(19世紀中葉以前)
(2)近代人文地理學的形成時期(近代階段):1859—1945年(19世紀中葉到二戰以前)
(3)現代人文地理學時期(現代階段):1945年—今(二戰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