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中學地理教學中的焦點問題

中學地理教學中的焦點問題

發布時間: 2021-03-12 23:06:24

地理教學實踐中的熱點問題有哪些

我國地理教育教學研究中的熱點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地理教育改革的理論和實踐缺乏版有機權的聯系,兩張皮的現象仍然存在,改革觀念處於表面狀態,課程內容識記的知識點較多,對能力和情感態度培養顯得不足,課程評價還是強調甄別、選拔功能,而沒有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如何,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等。上述原因造成我國中小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比較扎實,但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不足,這一切都是有悖於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目標以及未來社會對個人發展的要求。為了基礎地理能更好的與地理科學發展接軌,與當代的教育思想一致,必須要對基礎地理教育走過的改革之路有清楚的認識。因為她可以使我們聯系歷史更好的理解、更加理性的看待目前的教育改革。明白該繼承些什麼,應該改造些什麼,怎麼改造,從而最終走向一條科學合理、充滿潛力的創新之路.

㈡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遇到的難度較大問題是什麼

新教材在知識結構方面,較舊教材而言更加不系統,這對於教師而言,如何把握好教材的深度、廣度,如何處理好教材的知識體系
活動量明顯增加,教師如何有效的組織好這些活動,如何安排好教學進度,這些都為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師提出了挑戰。教師普遍感
時間難以把握,如果不充分讓每位學生都積極參於,那就只是走過場,流於形式,如果充分調動每位同學,那麼時間難於把握,課
諸多的不配套影響了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材與教輔資料明顯不配套,新的教材還沒有相應的教輔,現有的教輔資料還都是以舊教作了相應的修改和刪減,但在練習中卻出現了。對於這些問題,教師該不該講,應講到什麼程度,教師難於把握。
學校在地理教學資源上與現行的高中地理新課程的要求嚴重不匹配。高中地理新教材的文字表述,結論性的東西減少了,但學生的
觀察的實際操作的內容明顯增多,但學校必要的教學輔助工具不足,有的甚至缺乏。如缺少應有的實物模型和多媒體演示實驗,學生的時差和太陽高度的變化等難以理解。
初高中地理教學嚴重脫節以及初高中地理課程的要求不一致。初中一、二年級開設地理課,初三不開設地理,中考又不考地理,使
新課程改革的初中地理,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低,教材內容過於簡單,而高中地理在難度和要求方面上升輻度大,這對於學生而言
教學帶來更大的難度。許多學生連經線、緯線都不懂,這樣對於地球的運動、時差的計算、季節的形成等問題的理解更是水中望月
生進行講解,這就面臨課時緊張,教學任務難於完成。也正是因為這些多方面的原因,使得高中地理讓許多學生感到難學,導致興有的學習狀態,困惑著許多教師。
高中學生普遍對新課程改革了解不夠以及學生傳統的學習行為使學生一下子也很難適應新形式下的課堂教學。還有,學生對地理學響地理教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教師對新教材也有諸多不適應的地方,如新教材中的部分內容高度概括、高度濃縮,新課程的名詞、概念出現得少了,結論性的敘
「閱讀」和「案例」等問題探究的形式多了。但是我們教學仍然受傳統教學的經驗的影響,對學生總是不放心,總是想講的面面俱
教材注重的是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和啟發,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於學習,真正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另外教師如何對待案例、究竟要處理到何種程度才算適宜,多數教師心中也沒有底。 二、解決措施
針對以上出現的一些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堅定的落實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如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經驗、
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滿足學生不同的地理學習需要,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同
高中教育的基礎性這一特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同樣要注重學科基礎知識的落實,盡量使每一個學生掌握地理學科最基本和最基礎。具體而言,主要應採取以下一些做法:
1、重視加強理論學習,努力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新課程改革對學校、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
行為的研究已成為全體教師的共識,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教師觀和質量觀等。因此在每周的集體備課活念、高中地理課程標准、課程內容與目標等理論知識進行學習與探討,從而使自己的教學實踐具備堅實的理論基礎。
2、在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改變教學方法與手段等方面大膽革新。新課程注重「師生互動」、「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等教學原
改變過去教師「一言堂」的局面,變學生被動的接受學習為主動的合作、探究式學習,要努力做到轉變教師角色與地位,由過去課伴、朋友、指導者轉變。

㈢ 學生初中地理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問題的遷移能力非常欠缺。

2、地理圖文轉換能力欠缺,找不出分析解決問題的銜接點。

3、對地理現象或成因的敘述不規范或者是抓不住問題的關鍵點所在。

教學建議:

1、仍然要以雙基為本,把握教學的主方向。新課標強調注重過程與方法,但是並不等於否定了對基礎知識的重視。為此,重點應該抓住以下幾個方面的主幹知識,並重視地理原理的教學:一是夯實基礎知識,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個知識點,重在理解;二是准確把握主幹知識體系,以干帶支,重在貫通;三是對重點知識進行系統整理,既要挖掘知識間的橫向聯系,又要透視知識間的縱向聯系,構建知識體系框架,重在運用;四是有針對性地進行多種能力的培養,增強知識的遷移性,重在智能訓練。

2、理論聯系實際,強化知識應用能力的訓練。學是為了用,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在抓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學習的基礎上,應聯系實際問題,有意識地強化基本概念和原理等的應用能力訓練。

3、重視區域,強化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區域性是地理學科的特點之一,地理空間思維能力的考察一直是我們對學生地理能力要求的主導方向。比如,有注記的經緯網地圖、局部政區圖、局部地形河流等的分布圖等等。要教會學生如何讀取和應用圖中的有效信息,藉助平時建立的空間概念,及時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後准確定位。如中考題中選擇題的第9小題,有效的信息就是那三條不同走向的山脈,根據山脈的名稱和位置,可以定位甲是位於柴達木盆地,結合我們所了解的本區域的物產情況即可選出正確的答案。再如:第10小題,可以藉助的有效信息是黃河的流向和圖中的山脈,定位於這是山西省。第12小題可以藉助的有效信息是黃河、2條山脈的走向或者是省區的輪廓等定位於此山是天山山脈。第二卷的第四大題可以藉助國界線和輪廓形狀先定出大致區域,再根據圖中提供的山脈、鐵路和礦產等進一步准確定位。

4、根據教材的內容適時把地理的熱點和焦點有度地融入課堂教學中。不要單純地為熱點、焦點而偏離了我們的教材內容和課標要求。

熱點、焦點問題的最終落腳點還是地理知識與地理能力的考察,所以我們在復習的時候要注意將熱點、焦點問題回歸到教材,從中找出相關的地理素材,用地理學科的知識去分析、闡釋和評價重大社會問題及人類面臨的諸多問題,才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5、挖掘潛能,重視學法指導和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在這個方面我以前說的比較多,今天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在提倡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活動的今天,我們必須對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有一個全面而客觀的認識。學習者通過信息技術很容易獲得顯性知識,而隱性知識的獲取與生成則需要學習者內在知識的積累,積極地思考、綜合和創新等,很難被學習者直接獲得和掌握。這就需要發揮我們教師的作用,通過學法的指導引導學生積極地思維、合理的創新、有效地綜合,使學生能夠最大限度地獲取並生成隱性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教師只有了解了現代學習方式的主要特徵,才能明確在哪一個環節上應該關注哪一點。那麼現代學習方式的主要特徵是什

㈣ 地理教學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看圖讀圖,以及畫圖的能力培養,相當重要

㈤ 新課程背景下地理課堂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有效課堂教學的策略研究
內容提要: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培養人才的重要渠道。在教學實踐中,由於受升學考試的壓力和傳統教育教學理念的影響,目前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還普遍較低。本文結合地理教學實踐,從教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等幾個方面闡述了高中地理有效課堂教學的途徑。
還從營造和諧課堂融洽師生關系、創設問題情景啟迪學生思維、倡導合作探究改變學習方式、科學布置作業注重建構拓展等幾個方面敘述了高中地理有效課堂教學的方法,從而使學生獲得最大的進步與發展。
關鍵詞:新課程 有效課堂教學 策略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是學生獲取信息、提高多種能力和養成一定思想觀念的主渠道。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其具體目標就是要改變過去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的學風,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的教學要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地學習,使每一個學生得到充分發展。然而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要實現用最少的時間使學生獲得最大的進步與發展,使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這是新課程改革必須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高中地理有效課堂教學提出的背景
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培養人才的重要渠道,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學校教學活動的一個基本追求。當前,課堂教學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回歸,這就要求我們尊重教育規律,以人為本,使課堂教學從內容到形式,都強調學習者過程的體驗,重視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創造性與開發性思維的培養,強調價值觀教育和道德教育,尊重學生成長規律,突出學生個性發展是新形勢下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特點。
但是,在教學實踐中,由於受升學考試的壓力和傳統教育教學理念的影響,以教師為中心、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現象仍很普遍,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益低下仍很突出。如:課堂教學中缺少恰當的師生對話、師生互動和師生互相尊重的民主氛圍;學生的學習強度大,教師教學任務重,課堂教學手段與技術滯後等情況也還沒有得到改變。所以,在新課程背景下正確理解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探索高中地理有效課堂教學,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實踐不僅重視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而且重視學生成功與發展的過程,對於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益,對於促進教師專業化的發展,對於推進中小學課程改革,對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對於培育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和價值。
二、高中地理有效課堂教學的基本內涵 1、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可以說是教學永恆的主題,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標准。有效教學的關鍵是要關注學生發展的自主性、主動性,尊重學生發展的差異性,強調學生發展中的體驗與交往過程,使他們成為發展與變化的主體,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主動發展、個性發展。
2、有效課堂教學
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使每一位學生不斷地獲得新的知識和能力。然而同一內容,不同的教師施教,效果則可能會截然不同,其差異的關鍵在於教學的有效性。當前有效課堂教學缺失的現狀表現在:僵化套用一種課堂教學模式,致使不同學生學習機會差異懸殊;對教學方法的選擇,盲目崇尚新異;學生主體意識缺乏,學習效率低下,淺於學、苦於學、倦於學、厭於學的現象普遍存在。有效教學是一種現代教學理念,強調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關注教學的有效性,注重教與學的統一,提倡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和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因此,開展有效課堂教學就要進行課堂教學改革,讓課堂教學有效優質,探索在有限課堂教學時間內,用最少的時間使學生獲得最大的進步與發展。
三、高中地理有效課堂教學的重大意義 1、有效課堂教學可以增強高中地理課的魅力
沒有知識就難以生存,就難以發展,就難以探索世界的奧秘。因此求知慾是生來就有的。但是學生的求知慾是盲目的。因此,有效課堂教學能使學生在教師
探索高中地理有效課堂教學,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實踐不僅重視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而且重視學生成功與發展的過程,對於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益,對於促進教師專業化的發展,對於推進中小學課程改革,對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對於培育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和價值。
二、高中地理有效課堂教學的基本內涵 1、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可以說是教學永恆的主題,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標准。有效教學的關鍵是要關注學生發展的自主性、主動性,尊重學生發展的差異性,強調學生發展中的體驗與交往過程,使他們成為發展與變化的主體,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主動發展、個性發展。
2、有效課堂教學
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使每一位學生不斷地獲得新的知識和能力。然而同一內容,不同的教師施教,效果則可能會截然不同,其差異的關鍵在於教學的有效性。當前有效課堂教學缺失的現狀表現在:僵化套用一種課堂教學模式,致使不同學生學習機會差異懸殊;對教學方法的選擇,盲目崇尚新異;學生主體意識缺乏,學習效率低下,淺於學、苦於學、倦於學、厭於學的現象普遍存在。有效教學是一種現代教學理念,強調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關注教學的有效性,注重教與學的統一,提倡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和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因此,開展有效課堂教學就要進行課堂教學改革,讓課堂教學有效優質,探索在有限課堂教學時間內,用最少的時間使學生獲得最大的進步與發展。
三、高中地理有效課堂教學的重大意義 1、有效課堂教學可以增強高中地理課的魅力
沒有知識就難以生存,就難以發展,就難以探索世界的奧秘。因此求知慾是生來就有的。但是學生的求知慾是盲目的。因此,有效課堂教學能使學生在教師
探索高中地理有效課堂教學,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實踐不僅重視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而且重視學生成功與發展的過程,對於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益,對於促進教師專業化的發展,對於推進中小學課程改革,對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對於培育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和價值。
二、高中地理有效課堂教學的基本內涵 1、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可以說是教學永恆的主題,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標准。有效教學的關鍵是要關注學生發展的自主性、主動性,尊重學生發展的差異性,強調學生發展中的體驗與交往過程,使他們成為發展與變化的主體,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主動發展、個性發展。
2、有效課堂教學
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使每一位學生不斷地獲得新的知識和能力。然而同一內容,不同的教師施教,效果則可能會截然不同,其差異的關鍵在於教學的有效性。當前有效課堂教學缺失的現狀表現在:僵化套用一種課堂教學模式,致使不同學生學習機會差異懸殊;對教學方法的選擇,盲目崇尚新異;學生主體意識缺乏,學習效率低下,淺於學、苦於學、倦於學、厭於學的現象普遍存在。有效教學是一種現代教學理念,強調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關注教學的有效性,注重教與學的統一,提倡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和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因此,開展有效課堂教學就要進行課堂教學改革,讓課堂教學有效優質,探索在有限課堂教學時間內,用最少的時間使學生獲得最大的進步與發展。
三、高中地理有效課堂教學的重大意義 1、有效課堂教學可以增強高中地理課的魅力
沒有知識就難以生存,就難以發展,就難以探索世界的奧秘。因此求知慾是生來就有的。但是學生的求知慾是盲目的。因此,有效課堂教學能使學生在教師
探索高中地理有效課堂教學,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實踐不僅重視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而且重視學生成功與發展的過程,對於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益,對於促進教師專業化的發展,對於推進中小學課程改革,對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對於培育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和價值。
二、高中地理有效課堂教學的基本內涵 1、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可以說是教學永恆的主題,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標准。有效教學的關鍵是要關注學生發展的自主性、主動性,尊重學生發展的差異性,強調學生發展中的體驗與交往過程,使他們成為發展與變化的主體,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主動發展、個性發展。
2、有效課堂教學
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使每一位學生不斷地獲得新的知識和能力。然而同一內容,不同的教師施教,效果則可能會截然不同,其差異的關鍵在於教學的有效性。當前有效課堂教學缺失的現狀表現在:僵化套用一種課堂教學模式,致使不同學生學習機會差異懸殊;對教學方法的選擇,盲目崇尚新異;學生主體意識缺乏,學習效率低下,淺於學、苦於學、倦於學、厭於學的現象普遍存在。有效教學是一種現代教學理念,強調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關注教學的有效性,注重教與學的統一,提倡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和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因此,開展有效課堂教學就要進行課堂教學改革,讓課堂教學有效優質,探索在有限課堂教學時間內,用最少的時間使學生獲得最大的進步與發展。
三、高中地理有效課堂教學的重大意義 1、有效課堂教學可以增強高中地理課的魅力
沒有知識就難以生存,就難以發展,就難以探索世界的奧秘。因此求知慾是生來就有的。但是學生的求知慾是盲目的。因此,有效課堂教學能使學生在教師

㈥ 地理中,偏心率,焦點問題

地球是在一個橢圓軌道上公轉的,太陽在其中一個焦點上

㈦ 對地理教學中幾個常見問題的思考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綜合性是其顯著特回點之一。對答學科特點認知不足、經驗欠缺的教師不容易准確把握教學目標與任務,從而使地理課平庸乏味、效率低下。地理課堂精彩與否,教學過程高效與否,一個重要的衡量標准在於教學是否抓住了地理學科的特點和中心任務。

㈧ 當前初中地理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哪些方面問題如何避免出現這些問

地理教學評價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1、形式化問題
地理教學的評價者多是工作在一線的地理學科教師,受個人素質及理論根基等因素的影響,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與把握程度並不統一,導致對地理教學的評價在很多時候還停留在表層的「形式」,而尚未觸及「實質」和「內涵」。
(1)關注課堂上是否設計了探究活動和小組合作學習,卻忽視了對探究問題的設置是否具有一定的啟發性、趣味性、時代性、層次性和思維含量;探究活動的時間是否充足;合作學習時主題是否具有合作的意義;學生小組的分工是否明確、組織是否嚴謹等具體情況的評價。
(2)課堂上教師的「鼓勵性評價」意識濃厚,評價水平卻有待提高。
①「很好」、「你真棒」、「你太聰明了」…頻繁與貧乏或過於簡單的評價語言,使表揚變得廉價,學生表現得不痛不癢,失去應有的「鼓勵」作用。
②重復學生的回答,對答案不置可否,使學生在回答問題過後仍是不明所以,既無法認識自己的不足,又得不到應有的鼓勵,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迷失方向。
③一味的誇獎或誇大其實的評價,對學生的知識誤區沒有正確的引導,短時間內滿足了學生的虛榮心,卻對學生長期發展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
④評價的單向性。多數課堂的教學評價只限於教師評價學生,缺少互評的評價方式,使學生欠缺了認識自我、發展自我、激勵自我的過程,不利於學生主體性的發揮,也使教學評價少了全面性和民主性。
⑤評價的單一性。多是教師的口頭評價,對目光、表情、動作手勢等評價介質的利用不充分,致使評價缺少更大的感染力。
(3)教學評價中對教師如何處理「教學生成」、怎樣把握「生成資源」?等問題的理念性引導不足,導致教師不敢放手,不少課堂仍很大程度的束縛在固有的教學設計之中,難以進一步深化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4)教學評價中意見多、建議少,無法為學生的發展和教師的成長提供更多的幫助。
(5)過程性評價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被「簡化處理」,未能在**常學習過程中關注學生的點滴進步和變化,評價、反饋不及時,師生間缺少必要的溝通和交流,只局限於期末一次性給出的過程性評價成績,難以記錄學習軌跡,改進學習。
2、理想化問題
(1)追求大而全的教學評價。拋開了教師和學生原有的基礎和起點,要求過高,面面俱到卻主次不分,缺少循序漸進的完善過程。
(2)過於追求單位時間內結果有效性和過程有效性的協調統一。有些課堂上,評價者在下課時以檢測題的形式對學生當堂學習內容進行測試,並以此作為教學評價的首要依據。這種評價手段,恰恰忽略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回顧與內化過程、忽視了對應有技能的運用與熟練過程和情感的領悟與升華過程。因為這些過程很難在課堂有限時間內統統完成。所以,個人認為,就一節課的時間而言,如果以知識點檢測的形式來考察學生,那麼關注三維目標,注重思維及探究過程的課堂,很可能不如「灌輸」、「強化」下的課堂效果更明顯。因此,這種評價手段,如果只作為教師當堂反饋,了解學生學習狀況的途徑尚可,而如果成為教學評價的標准,則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誤導教師,影響課改的進一步深化。
3、功利化問題
課堂教學評價的主陣地多在各種評優、觀摩及研討活動的現場,使得教師對最關鍵、最重要的常態課重視不夠,**常教學中缺少積極主動的態度和及時反思、專研的精神,未能實現教學評價功能的最大化。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