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邊的地理試卷題目
Ⅰ 誰有七年級上學期地理試題
第一章 讓我們走進地理
第一節 我們身邊的地理知識
解開地理之「謎」
地理與日常生活
地理與生產建設
荷蘭的風車 荷蘭靠近北海地,勢低窪,沼澤湖泊眾多,是一人「低地之國」,有將近40%的土地低於海平面。
荷蘭人將風車視為幫助他們發展的「功臣」,確定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風車日」,這一天,全國的風車一齊轉動,舉國歡慶。
地理與風土人情
阿拉伯人的服裝 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那裡氣候炎熱,很少下雨。男子的傳統打扮是身著長袍,頭戴頭巾。長袍多為白色,十分寬大。
乍一看,這種服裝似乎與沙漠氣候有點兒不協調,其實並不是這么回事。那裡風沙很多,頭巾、長袍可以擋住風沙對身體的襲擊;寬松的白色長袍能反射陽光,又能很好地透氣,否則,在烈日照射下,人真會受不了。
第二節 我們怎樣學地理
學會看地圖 在龐大的地圖家族中,有自然地圖和社會經濟地圖(按性質分類)。
打開各種地圖,盡管它們所表示的內容不同,卻都具備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等要素。
方向 閱讀地圖,一定要學會辨別圖上的方向。地平面上有東、南、西、北四個基本方向,在此基礎上,又分出東北、東南、西南、西北,共八人方向。地圖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有的地圖用指向標指示方向,指向標箭頭的指向一般為北向。使用這種地圖,要根據指向標來確定方向。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採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定確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圖時,應手持地圖,面朝北,背朝南,這樣方向與實際方向就一致了。
比例尺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圖例和注記 閱讀地圖要先看地圖上的圖例,看看各種地理事物在地圖中是用哪些符號表示的。圖例一般附在地圖上。地圖上的文字說明,如山脈、河流、國家、城市等的名稱,以及標明山高、海深的數字等,叫做注記。在不同的地圖上,圖例和注記往往不同。看地圖時必須先熟悉一下圖例和注記,然後就可以在地圖上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了。
學會收集地理信息
學會思考地理問題
在野外旅行中學習地理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一節 認識地球
地球的形狀 地球的真實形狀是不規則的球體,科學家經過長期的精密測量,發現地球並不是一個規則球體,而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地球的赤道半徑約長21千米,這點差別與地球的平均半徑相比,十分微小,從宇宙空間看地球,仍可將它視為一個規則球體。如果按照這個比例製作一個半徑為1米的地球儀,那麼赤道半徑僅僅比極半徑長了大約3毫米,憑著人的肉眼是難以察覺出來的,因此在製作地球儀時總是將它做成規則球體。
地球有多大 地球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
地球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
地球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
地球儀 用手指撥動地球儀,使它繞著一根固定的軸轉動。這根從地球內部穿過地心的假想的軸,叫地軸。
人們為了區別各條緯線,分別為它們標定了度數,這就是緯度。人們規定,0º~30º為低緯度地區,30º~60º為中緯度地區,60º~90º為高緯度地區。
在南美洲厄瓜多首都基多以北24千米處,有一座建於1936年的赤道紀念碑。
1884年國際經度會議決定,以通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舊址的經線,作為經度的起點線,即本初子午線,或稱0º經線。從這條經線向東為東經,向西為西經,東、西最大度數為180º。
格林尼治天文台舊址 英國首都倫敦東南的格林尼治天文台舊址,是國際科學界確定的計算地理經度和世界時區的起點。
國際上習慣用西經20º和東經160º這兩條經線組成的經線圈,作為劃分東西半球的界線,因為這個經線圈基本上是從海洋通過,避免了以0º和180º經線劃界,將歐洲和非洲的一些國家分隔地兩個半球上。
經緯網 由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路,叫做經緯網。利用經緯網,我們可以很方便地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
第二節 世界的海陸分布
海洋與陸地 由於海洋面積比陸地面積大得多,宇航員從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大部分是蔚藍色的。因此,把地球稱為「水的行星」,一點兒也不過分。
七大洲 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分割成六大塊和無數小塊,以大陸和島嶼形式散布有海洋中,其中面積廣大的陸地叫大陸,面積較小的陸地叫島嶼。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稱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個大洲,它們是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極洲。
大小口訣: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我國所在的大洲是亞洲。亞洲的西面是歐洲。亞洲和歐洲的大陸部分是一個整體,稱為亞歐大陸。它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塊大陸,占陸地總面積的1/3以上。
四大洋 地球上,廣闊的海洋彼此相通,連為一體。洋(或稱為大洋)是海洋的主體部分,一般離大陸較遠;面積廣闊,深度多在2000米以上。習慣上,人們把大洋劃分為四大部分,分別命名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
第三節 世界的地形
陸地地形 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總稱為地形。陸地表面的地形多種多樣,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
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點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較高,邊緣比較陡峻。
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點是地面崎嶇不平;不同的是山地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較陡,溝谷較深,而丘陵較低,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
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環繞,中部相對低平。也有些盆地中部為起伏的丘陵,但比四周的山地、高原要低得多。非洲的剛果盆地是世界是面積最大的盆地。
陸地上高峻的冊脈主要分布在兩大地帶。一是環太平洋沿岸山脈帶。太平洋東岸自北向南縱貫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主要由北美洲的落基山脈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組成。太平洋西部的日本群島、台灣島和菲律賓群島等一系列呈弧形分布的島嶼山體,構成了沿太平洋西岸山脈帶。二是橫貫亞歐大陸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脈帶。這個山脈帶主要呈東西方向延伸,由喜馬拉雅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和阿特拉斯山脈等著名山脈組成。
中國青藏高原平均海拔約45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世界著名的大平原有亞馬孫平原、東歐平原等。
海底地形 起伏不平
學看地形圖 等高線:海拔高度相等的各點連接起來的線。
第四節 海陸變遷
地表形態變化 科學考察發現,我國喜馬拉雅山地區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證明這里曾經是一片海洋,後來由於地殼隆起並抬升成為高山。最新測定的數據表明,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平均每年增高1厘米多。
岩層在運動的過程中,還會引起地面的震動,也就是發生地震。當熾熱的岩漿沿著地殼裂口沖出地表,就叫做火山噴發。火山是由火山口噴發的物質堆積而成的高地。地震和火山活動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改變地表的形態。
大陸漂移假說 大陸漂移假說認為,地球上原先只一塊叫「泛大陸」的龐大陸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廣袤海洋所包圍。大約兩億年以前,泛大陸開始破裂,「碎塊」像浮在水上的冰塊一樣向外越漂越遠。距今大約兩三百萬年前,這些漂移的大陸漂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現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板塊構造學說 地質學家經過長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塊構造學說。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塊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幾乎全部是海洋,其餘板塊既包括大陸,又包括海洋。海洋與陸地的相對位置不斷變化的。
火山與地震
大西洋擴張,太平洋縮小;紅海擴張,地中海縮小。
火山地震帶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美洲板塊
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亞歐板塊、非洲板塊、
印度洋板塊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一節 世界的人口
世界人口的數量與增長 人類有漫長的發展歷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長得相當緩慢,此後世界人口進入迅速增長的時期。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總數已突破了60億大關。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較快的速度在持續增長。
Ⅱ 我要找一些初中地理試題帶答案的
自己去書店買
Ⅲ 研究主題:「我們身邊的地理——青島地理」小論文
試論地理美
當我們徜佯在地理大觀園的時候,無不為其美麗所折服!
一、人地關系的和諧美
地理把人地相關性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為我們揭示出: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類與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人與自然平等、共生、共存,人和自然的關系是和諧的關系。強調人地關系的和諧發展。通過對地理人地相關性的學習,使我們能夠理解到人與自然間的正確關系,理解尊重自然,才能和諧共處的理念,從而體味出一種和諧美。
二、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多樣美
地理以區域環境為研究對象,具有廣闊的空間性,上及天,下達地,藍天、白雲、大海、森林、草原、日月星辰、花鳥魚蟲、沙漠、冰川、城市、鄉村……山水之間,陰陽相配, 冥冥之中剛柔相濟。宇宙的神秘與詭譎,萬物的多樣與和諧。面對一幅幅絢麗的世界圖景,無不為大自然的和諧美麗而震憾!「智者樂山,仁者樂水」,「靈性出萬象,風骨自高潔」,窮極於山水間,盡享世界的和諧與美麗。
三、地理倫理道德美
古人有「天人合一」的觀念,其中就含有啟蒙的人地關系的合理內涵,而儒家主張「禮樂合一」、「美善相樂」又把「仁」當作審美理想的核心,強調人類社會中人與人間的和諧,含有更多的人倫成分和濃厚的封建、政治色彩,因而缺乏對環境、對生命的廣泛關注。道家主張「游於自然之道」、「返樸歸真」、「清靜無為」,試圖在人與自然間建立起混沌的和諧。因其處世消極最終被排斥到主流社會之外。
地理學則要求我們在處理好社會關系的同時,還應處理好人與自然的一系列關系,對自然講倫理道德,特別是要處理好人與其他生命的關系。因而,在一定的層面上也包含著豐富的環境倫理和生命理性。強調在人與人、人與其他生命之間建立起平等、公平的秩序,因而具有一定的倫理道德美。有人預言:生態文化必將成為未來社會的主流文化,一場群眾性的環保運動正在世界各地興起。
四、地理智慧美
地理智慧主要指:人與自然相處的智慧和人類自身生存的智慧。學習地理,重要的是可以給人們裝上一個「地理頭腦」,教會人們用地理的思想和方法來看待世界,更科學地選擇、安排生活和生產,指導人類理性地生產和消費。在對物質資源的消費方面,呼籲人類改變舊的思維方式和生產、生活方式,放棄高消耗、高增長、高污染的粗放型生產方式和高消費、高浪費的生活方式。
地理智慧要求人們在消費時,盡可能多地提高自然資源的利用率,盡量減少對廢物的排放,以保持人地復合系統結構和功能的良好狀態。在人的自身生產方面,主張人口的增長要與社會經濟發展適應,與生態環境保護和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相協調。傳統發展模式是以片面追求經濟的增長為特徵的,常常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增長,把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資源對立起來。地理對人地復合系統開放性和戰略性的研究,為我們建立了正確的人口觀、環境觀、資源觀等,從而樹立一種觀察、處理當代事物的整體觀和系統觀,教給人類與自然相處的智慧和生存的智慧。
五、地理人文精神美
地理「把地球作為人的世界來研究」(J.O.M.克羅克《地理學的范疇》),主張給人以及其他生命更多的人文關照。人文素質的核心是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重點在情感和價值觀。地理能賦予我們更高的人文精神。在價值觀方面地理能幫助我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人口觀、種族觀、環境觀和資源觀。在情感方面,通過地理國情教育能增強我們的國家意識,培養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在世界地理的學習中,利用綜合、分析和比較的方法去解釋空間效應,展現全球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結構和特徵,展現與之相關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文明、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特別是在此差異基礎上形成不同的文化景觀。在欣賞豐富多彩的文化景觀時,幫助我們形成對他人他物和異質性、多樣性的寬容心。地理能強化我們的全球意識,教會我們用全球視野的角度去認識和把握世界現實,並將本國、本地區、本鄉、本土置於國際大背景下加以思考和分析,從而學會尊重與理解、競爭和合作、關心和交往。理解並增進與其他國家、其他民族及其他文化間的交往交流,用以培養和平共處並具有世界大家庭、不同膚色、不同種族、不同語言文明為一體的人。
地理教育目的的重點是實現「從能力到責任感的轉變」。強調關心他人、關心集體、關心人類面臨的共同的問題,注重社會責任感的培養,不僅重視對他人、對民族、對國家的責任感,也重視對世界、對人類的責任感。地理使我們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人。
六、地理規律美
地理的規律可分為地理事物分布規律、地理事物的演變規律等。地理的規律美表現為秩序美、節奏美、數學美等。想像是分析,也是綜合(波德萊爾:《想像力》)。分析和綜合是地理重要的思維方法。聯想是知覺和想像的基礎(朱光潛:《美感與聯想》)。地理規律的認識,離不開高度的想像,在想像中體味到地理的規律美。面對精美的地圖,在欣賞一件藝術品的同時,張開自由想像力的翅膀,與之展開極富情趣的對話。跨越時空,縱橫馳騁,於是一個富有色彩、聲音、輪廓、香氣和生命的世界便活躍於眼前。
在認識太陽系中九大行星的運動規律時,使人聯想到一張巨大的光碟,它們同向、共面、近圓,彷彿在演奏著一曲壯美的宇宙樂章。在認識非洲氣候分布規律時,我們聯想到了對稱。在認識城市中心學說時,不禁使人聯想到蜂房構造。在學習農業區位論中的杜能環時,會使人想到水中的漣漪。在認識海水鹽度的緯度分布規律時,使我們聯想到如「M」形的山峰。高度的想像,總是與熱情同在。「一個冷淡、淺薄的、尖刻的人是不常具有堅強雄厚的想像力的」(郁達夫:《想像的功用》)。
學習地理需要熱情,在熱情中產生豐富的想像,在不斷地創造、聯想、解釋中,在對地理事物的分析、比較、歸納、演繹中,必將感受到地理規律美的無窮魅力。通過對地理規律美的認識,能賦予我們更多理性,使我們從中不斷向自然界學習、模仿和借鑒,以此創造美的環境、美的生活。從一個小的盆景,一座假山,一座山水城市,大到建設一個寬敞、富裕、干凈、安全的地球,都體現了人類對大自然的學習和模仿。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目前我國正在建設小康社會,在庭院經濟的發展、小流域的治理、農業生態模式的建立、小城鎮和工業小區建設等方面,都需要進行科學決策,而地理在各種決策中會提供廣泛的人文咨詢、人文設計和人文論證。並用美的地理規律去創造和諧而美麗的世界。
七、地理科學知識體系的球狀結構美
褚大健先生對復雜的科學知識體系進行梳理,獨具慧眼,發現了科學知識體系具有的球狀結構。認為:地球的內部結構從外向內,由地殼、地幔和地核組成,與此相似,科學知識從內到外,由知識內核、知識幔層和知識外殼組成。知識外殼由事實性知識組成,重點說明「是什麼」。知識幔層由定律性知識組成,側重說明「怎麼樣」,知識內核由原理性知識組成,側重說明「為什麼」。地理科學知識體系也是如此,對地理科學知識體系的探討,我們會感到地理科學知識體系的球狀結構美。
席勒說過:「若要把感性的人變成理性的人,惟一的途徑是先使人成為審美的人」。地理的審美能賦予我們對地理更多的學習熱情,更重要的是通過地理審美能陶冶我們的情操,並用地理美去創造和諧而美麗的世界。
Ⅳ 求地理高考真題。。。包括題目,解析,過程,答案(要求為文本。。。。詳細者必採納)
41.非洲是最早遭受西方殖民者入侵的地區之一,以下各圖反映了殖民地的歷內史變化過程容。回答下列問題。(30分)
17~18世紀非洲形勢圖 20世紀初非洲形勢圖 20世紀60年代末非洲形勢圖 圖10 圖11 圖12
(1)讀圖10,說明西方殖民者占據地區的分布特點和A地區的自然環境對當時殖民區域擴大的限制。(8分)
(3)圖11中標號B的獨立國家是 (2分)
分)
41.答案要點:
(1)主要分布在非洲沿海。(2分)A地區及其附近地帶熱帶雨林茂密,難以深入內地。(6 3
(3)衣索比亞(2分)
Ⅳ 地理試題怎麼能新穎點,體顯能力就好了
利用最近的實事,來改編成地理題目。地理背誦大都是基礎知識,能把背誦的知識靈活的運用到現實的問題中,也不失是一種體現能力的方式
Ⅵ 七年級地理試卷是什麼急
一、單項選擇題(選最合理的一個,共40分)
1.讀右面經緯網示意圖1,圖中的字母代表經線或緯線,全部都是緯線的一組是( )
A.abc B.aDE C.DEF D.cEF
2.人類認識到地球是球體形狀有一個漫長歷史過程,下列現象能證明地球為球形的是( )
①日、月都從天空東方升起,西方下落
②在海邊眺望駛近的帆船,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到船身
③1519—1522年,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成功
④觀察日食現象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3.在比例尺為1:5000的地圖上,量得甲乙兩地的直線距離是4厘米,兩地的實際距離是( )
A.0.2千米 B.2千米 C.4千米 D.20千米
4.地球自轉產生了( )
A.晝夜現象 B.晝夜更替現象 C.四季變化 D.地球上的五帶
5.一年之中,我們當地白晝時間最長的季節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圖中箭頭所在地是相鄰兩座山峰之間的連接部位,它是( )
A.山谷 B.山脊 C.鞍部 D.陡崖
讀部分板塊示意圖4,回答7~8題。
7.下圖中,C是( )
A.亞歐板塊 B.非洲板塊 C.太平洋板塊 D.印度洋板塊
8.按照板塊學說的觀點,右圖4中( )
A.E山脈會消失 B.F山脈會消失 C.地中海會消失 D.紅海會消失
9.測量氣溫的儀器要用到 ( )
A.溫度計 B.濕度計 C.雨量器 D.氣壓計
10.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降水概率為100%,表示肯定有雨
B.污染指數小,對人體的健康有害
C.世界第一張天氣圖的誕生,與一次戰爭有關
D.在衛星雲圖上,綠色表示陸地;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綠色表示平原
11.立春以來,我省雨雪天氣頻繁,雨量大,光照不足,導致田間作物苗情長勢差。這反映了天氣對人類的哪方面的影響( )
A.生活 B.交通 C.生產 D.軍事
12.一般來說,一年中北半球大陸上最高氣溫出現在( )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13.右圖6表示某地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地全年高溫多雨 B.該地極有可能是在赤道地區
C.該地一定在南半球 D.該地一定在北冰洋內
14.青藏高原緯度較低,但氣候寒冷,主要是受到下列哪一因素的影響( )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地形 D.人類活動
15.下列地區,人口分布最為稀少的是( )
A.亞洲東部和南部 B.亞馬孫平原
C.歐洲西部平原 D.北美洲東部
16.右圖現象所示的原因有( )
①鄉村人多地少,收入少,生活困難
②城裡有好學校,教育衛生等服務設施完善
③城裡有更多更好的就業和發展機會
④城市交通擁擠,居住條件差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7.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是( )
A.阿拉伯語 B.漢語 C.聯合國語 D.英語
18.在中東、北非、東南亞及阿拉伯國家,有數以億計的穆斯林信徒,他們受伊斯蘭教規的約束,有著自己獨特的禮儀習俗。進入這些國家進行商貿、旅遊等活動,一定要對那裡的生活習俗有所了解,否則會帶來很大麻煩。結合你的課外知識,穆斯林信徒飲食禁忌較多,( )是禁食的。
A.豬肉 B.牛肉 C.草魚 D.雞肉
19.對不同地區聚落景觀的敘述,下列正確的是( )
A.東南亞的高架屋樓上住人,樓下飼養牲畜,主要受炎熱少雨氣候的影響
B.西亞村莊的房屋具有牆厚、窗小的特點,主要是受極地寒冷大風天氣的影響
C.我國黃土高原的窯洞,建築時充分利用了當地黃土土質疏鬆、直立性很強的優點
D.因紐特人的冰屋主要分布在非洲高山地區,主要是受海拔高的影響
20.下列國家中,人口超過1億以上的發展中國家是( )
A.加拿大 B.巴西 C.新加坡 D.韓國
第Ⅱ卷
二、填空題 (16分)
21.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 和 組成的經線圈。
22.每年3月21日前後是北半球的 日(節氣);此時,太陽直射在 上。
23.比較圖幅一樣大小的蕉嶺地圖與世界地圖,蕉嶺地圖的比例尺較 (大、小),蕉嶺地圖表示的范圍較 (大、小),內容較 (詳、略)。
24.地球上有 個大洲, 個大洋。
25.某地某年7月平均氣溫是23.3℃,1月平均氣溫是 —20.1℃,那麼該地的氣溫年較差是 ℃。
26.海南島氣候終年炎熱,而黑龍江省北部冬季漫長,多冰雪,這主要是因為兩地 的不同;受地形影響,迎風坡上降水較 (多、少)。
27.非洲北部、亞洲西部分布的人種主要是 ,亞洲東部分布的人種主要是 。
28.阿位伯人信仰 教, 教是泰國的國教。
三、繪圖、填表題10分
29.根據下表某地各月氣溫、降水資料,在下圖2中繪制該地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6分)
30.結合你對世界國家和首都的了解,填表。(4分)
國家
英國
日本
首都
華盛頓
莫斯科
四、讀圖題(每空1分,共34分)
31.讀某地等高線示意圖,回答問題。(3分)
(1)虛線AB表示( )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山頂
(2)丙處的地貌形態名稱是 。
(3)根據圖中等高線的數值變化規律,乙地的海拔高度是 米。
32.右圖表示的經緯網示意圖中,回答問題。(7分)
(1)A點的經緯度是( , )。
(2)已知B地的經緯度坐標是(0°,20°E),請在圖中用字母「B」標點出來。
(3)點A在C的 方向。
(4)經線指示 方向;緯線指示 方向;圖中箭頭D表示 方向。
33.讀東西半球海陸分布圖,回答問題。(10分)
(1)寫出大洲名稱:A.____ B. C._____ D.______ E.______。
(2)寫出大洋名稱: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3)A洲和B洲分界線是__________運河。
(4)海陸面積對比來看,____分是陸地,____分是海洋。
34.讀世界氣候類型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5分)
(1)⑥位於北極圈以北,它屬於 (熱、溫、寒)帶的氣候。
(2)寫出氣候類型名稱:⑤ ⑦ ⑧ 。
(3)請寫出圖中屬於熱帶氣候類型的序號: 。(全對得1分)
35.讀下面4個國家的輪廓圖,回答下列問題。(9分)
(1)按序號寫出幾個國家的名稱:① ②
(2)四個國家中,屬於發展中國家的有: 。1分(可以填圖中的序號)
(3)4個國家中,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是 。
(4)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合作是不平等的。請把下列選項填入A、B關系圖中。(5分)
a.富國更富 b.出售石油、礦石、木材、橡膠等原材料 c.出售轎車、輪船、飛機、高檔日用品等
d.賺到的錢少 e.產品的價格高
七年級上冊第一學期期末試題 參考答案
(說明:本套試題突出考查經緯網、方向、圖表技能的掌握。從考查的情況來看,難度稍大)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
1~5:ACABB 6~10:CDCAB 11~15:CCCCB 16~20:CDACB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6分)
21.20°W 160°W 22.春分 赤道 23.大 小 詳
24.7 4 25.緯度位置 43.4℃ 26.緯度 多
27.白種人 黃種人 28.伊斯蘭教 佛教
三、連線填表題(12分)
29.見下圖(6分)
30.見下表:
國家
美國
英國
日本
俄羅斯
首都
華盛頓
倫敦
東京
莫斯科
四、綜合題(每空1分,共34分)
31.3分 (1)A (2)陡崖 (3)470
32.7分 (1)(20°W,40°N)或(40°N,20°W)(不寫括弧和逗號不扣分,全對得2分,否則不給分)
(2)如圖B點所示
(3)正北 (4).南北 東西 正南
33.10分 (1)A北美洲 B南美洲 C歐洲 D亞洲 E非洲
(2)太平洋 大西洋 (3)巴拿馬運河 (4)三 七
34.5分
(1)寒 (2)⑤溫帶海洋性氣候 ⑦溫帶大陸性氣候 ⑧溫帶季風氣候 (3) ①②③⑩
35.9分
(1)①俄羅斯 ②加拿大 (2)①③ (3)中國(或③)
(4)見下圖所示
Ⅶ 全冊地理—經典試題…誰有
你不應在乎錢,買一本復習資料就行(金榜學案)
Ⅷ 關於地理的500字作文的題目
舌尖上的地理課
初二 記敘文 1203字
看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讓我想起中學時代的一位地理老師和她那一堂堂生動誘人的地理課。用「生動」二字,贊美老師課講得好,是很常見的,但用「誘人」來形容老師的課,是否有些不倫不類呢?NO,看了下面的內容,您就明白這詞兒,是多麼的貼切了。
中學的地理老師姓董,是師范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小小的個頭,大大的嗓門,將原本很是枯燥的地理課,講得聲情並茂、出神入化。最有特色的是她的「美食記憶法」,調動起同學們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讓大家輕而易舉地記住和了解了全國各地豐富的人文物產常識。
這一堂課,講到山東地區——「煙台的蘋果、萊陽的梨;威海的對蝦、肥城的桃」;「德州的扒雞、章丘的蔥;臨沂的煎餅、黃河口的蟹」,諸多的瓜果梨桃、蝦蟹餅雞,真的讓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念念不忘。
下一堂課,跟著她的教鞭,沿著京廣線,一同前行,來到廣東地區。「汕頭的荔枝、惠州的橘;東莞的香蕉、梅州的柚;廣州的早茶、珠海的藕;湛江的海蟹、潮州的菜,」豐富的特產、美食美味,讓我們在「饞蟲」歡騰中,記憶清晰。
最經典的是,那年月,從北京到上海,還沒有高鐵。在教同學們畫「京滬線」的時候,列車運行沿線共有十七個站點,很多同學畫著畫著,不是丟了滄州、就是少了棗庄,彎彎曲曲地總是畫不全,很是糾結。這時候董老師就會再次使出她的「殺手鐧」,教你一次搞定!她在黑板上,邊示範便講述:你們看,從北京出發,一經廊坊買小棗、二經天津品麻花、三經滄州吃驢肉、……八經棗庄喝羊湯,十五途經無錫一定要吃醬排骨……講著講著,就到了第十七個站點,那就是終點上海啦。一條完整、誘人、令人嚮往的京滬線,深深地記在同學們的腦海里,想忘都難矣。
當然,董老師的「美食記憶法」中,不僅有美食,還穿插了不少與美食有關的歷史典故和古代名人詩句。印象最深的是,在講到四川時,她繪聲繪色地講述了著名文人學者,同時也是著名美食家蘇東坡「蜀人貴芹芽膾,雜鳩肉為之」的歷史故事。講到鎮江時,「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蘇東坡這首逍遙自在的七言絕句,讓我們記住了江南地區的風土人文。還有古代畫家鄭板橋的「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纖手炙魚頭」,「揚州鮮筍趁鰣魚,爛煮春風三月初。」彷彿將揚州風土美景,映入大家的眼簾。一堂堂內容豐富多彩的地理課,寓地理知識、歷史典故、名人名句於其中,真可謂寓教於樂,讓所有學生大開眼界。
如此一來,原本是副科的每周三堂地理課,成了全班同學翹首以盼的最愛。無論是課間休息,還是宿舍夜談,地理課上的林林總總,都是大家津津樂道的談資。當然,董老師的粉絲也遍布校園的各個角落……
許多年過去了,如今,每逢校慶和同學聚會,「舌尖上的地理課」總是一道永不乏味的話題,而精神矍鑠的董老師依然是同學們心中的偶像,崇拜至今,永不褪色。
Ⅸ 高中地理試卷簡析題目
一:
1.非洲板塊和亞歐板塊相互碰撞,迫使亞歐板塊抬升而形成。
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碰撞所引起的地質運動形成的
2.青藏高原光照強 晴天多 晝夜溫差大 白天氣溫高光合作用強 晚上氣溫低 呼吸作用弱,
3.都是乾燥少雨或者缺水的荒漠半荒漠地區,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十分嚴重,因此繼續保護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退耕還林、退耕還牧可以有效的含蓄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二:
1.河床增高的原因是黃河中游北沖刷下來的泥沙,在下游平緩的地區大量沉積而成。
上游的水土保持和植樹造林
2.人類對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對環境的破壞 人口增多,經濟發展,工農業城市用水量增多 水費低廉,水資源利用率低 人們對黃河沿岸植被的破壞
三:
1.最主要原因天氣反常,上游洪水提前,中下游洪水延後,江湖底水過高,上游洪水接 踵而來,洪水過程重疊,干支流洪水反復遭遇, 圍湖造田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2.交通便利 河流交匯處 鐵路公路完善 是一個直轄市 政治中心 人口多
四:
1.但是由於鐵路運輸運費較貴,所以選擇海運,這也需要北方的幾個海港,如天津,秦皇島,大秦線就是一條專門的煤炭運輸路線。所以多呈現東西走向。
2.課本鐵路的意義原話套搬
五:
1.龍門石窟 麥積山石窟 莫高窟
2.①基礎產業先行,有利於東西部之間的物質和信息的交流;②推動沿線各國的經濟與國際貿易發展;③創造有利於我國經濟建設的和平的周邊環境。
六:
1.三江源:長江 黃河 瀾滄江
主要保護對象為江河源頭的生態系統、高原濕地、高原特有野生動物、高原原始地貌和世界第三極自然景觀。
2.困難有:凍土層 氣候惡劣 高原氣候 極度缺氧 保護生態野生動物植被。最大困難是凍土層~
意義:一;促進西藏經濟發展。二;促進民族交流、了解。三;鞏固邊防。四;向世界展示我國鐵路建設的科技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