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健康地理學家分類

健康地理學家分類

發布時間: 2021-03-12 20:55:33

Ⅰ 健康分為幾大類

寓言單是一種文學體裁
文學體裁的形成 文學體裁是指文學作品的具體樣式,它是文學形式的因素之一。一切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都要通過這樣或那樣的體裁來表現,沒有體裁的文學作品是不存在的。這猶如人們做衣服,必定要量體裁衣,選擇一定的樣式。在文學發展的歷史上,出現了多種多樣的文學體裁,例如神話、史詩、寓言、行情詩、敘事詩、短篇小說、中篇小說、長篇小說、悲劇、喜劇、正劇、抒情散文、雜文、報告文學等等。這些名目繁多的文學體裁的產生和演變,都有一定的社會根據和它本身的發展規律。

文學是一定的社會生活在作家頭腦中的反映的產物,文學體裁作為文學形式的一個要素,它的形成歸根到底也是適應了一定社會生活的需要。由於社會生活的發展,人類認識活動的日益深化,就必然要求適於反映這種生活內容的文學體裁的產生;而在一定的社會發展階段所形成的技術條件以及其他因素,也影響著某些文學體裁的產生。馬克思在談到希臘藝術時曾經指出:「任何神話都是用想像和藉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隨著這些自然力之實際上被支配,神話也就消失了」;「從另一方面看:阿基里斯能夠同火葯和彈丸並存嗎?或者,《伊里亞特》能夠同活字盤甚至印刷機並存嗎?隨著印刷機的出現,歌謠、傳說和詩神繆斯豈不是必然要絕跡,因而史詩的必要條件豈不是要消失嗎?」①馬克思這些話雖然不全是從文學體裁的演變著眼的,但它卻同時生動他說明了:神話、史詩這兩種文學體裁只能在生產力水平和人們的認識水平都還十分低下的社會階段產生,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隨著自然力的被支配和科學技術的發達,它們就必將逐漸在內容和形式上發生各種演變,產生新的體裁。報告文學這種體裁的形成,也說明社會生活同文學體裁產生的關系。隨著革命斗爭的深入展開,人民群眾要求作家迅速而及時地反映現實,報告各條戰線上的動人事跡,或揭露生活中的丑惡現象,報告文學這種體裁恰好能夠在這方面發揮較大的作用,這就是報告文學產生和發展的社會根據。如果離開了近代社會的變革和人民群眾革命斗爭的需要,離開了近代印刷出版事業的發展所提供的物質條件,報告文學也就不可能產生,不可能形成一種獨立的文學休裁。

文學體裁的形成,除了歸根到底為社會生活所決定之外,還與文學傳統的繼承、革新和歷代創作經驗的積累以及創造能力的發展有密切的關系。世界各民族文學中最早出現的體裁是詩歌,以後小說、戲劇文學才逐漸發展起來。這一方面固然是由社會生活內容的日趨豐富和發展所決定,另一方面也同作家繼承前代的文學傳統、積累創作經驗和發揮創造性分不開。一個時代、一個作家,如果不能以前人的文學遺產作為基礎,長期地積累創作經驗,井適應時代的要求,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那麼,新的文學體裁就不可能產生。歷史上的中篇、長篇小說、多幕劇以至電影文學等篇幅較大的文學體裁,都是在這樣的條件下逐步產生的。例如,我國最早產生和發達的文學體裁是詩歌和散文,而小說和戲曲文學則出現較晚。在詩歌的發展過程中,搜集在最早的詩集《詩經》里的,大都是比較簡單的四言體的詩歌,隨後五言體、七言體的詩歌才陸續產生,到了隋、唐前後則逐漸出現了對偶整齊、音韻和諧的絕句和律詩。這些發展和演變,無疑是反映著社會生活的發展和與此相適應的藝術表現技巧的發展。

作家適應著反映一定社會生活的需要,在批判地繼承前人遺產的基礎上加以革新和創造,便會不斷地形成某些新的文學體裁,也會促成某些體裁本身的發展和變化。例如,我國最早的小說,產生於魏普南北朝,源出於上古神活和傳說。這時期的志怪小說篇幅短小,大多隻有簡單的故事梗概,表現方法也比較簡單,實際上只是短篇小說的雛型。到了唐代,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和城市經濟的繁榮,以及隨之而來的社會矛盾和階級斗爭的尖銳化,給小說創作提供了豐富的材料,擴大了題材的范圍;同時,由於繼承了前人小說創作和史傳文學的經驗,傳奇小說便進入成熟、發展階段唐代的傳奇小說,不僅在篇幅上比魏晉六朝的志怪小說長得多,而且情節復雜生動,敘述委婉曲折,在人物形象的刻劃上也有了許多新特色。魯迅說:「小說到了唐時,卻起了一個大變遷。我前次說過:六朝時之志怪與志人底文章,都很簡短,而且當作記事實;及到唐時,則為有意識的作小說,這在小說史上可算是一大進步。而且文章很長,並能描寫得曲折,和前之簡古的文體,大不相同了,這在文體上也算是一大進步。」①顯然,從志怪小說到傳奇小說的發展,既有一脈相承的繼承關系。也有適應時代的需要而進行的革新和創造。

各種文學體裁的形成和發展,總是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隨著作家對文學傳統的繼承、革新和創作經驗的積累,而逐漸由簡單變為復雜,由粗糙趨於完美。像最原始的詩歌,就是如魯迅所說的「杭育杭育」的勞動呼聲,以後才慢慢地發展成為音調鏗鏘、節奏鮮明而義能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和人們的思想感情的一種文學體裁,並且逐漸發展出四言、五言、七言和絕句、律詩、長短句(詞)等多種樣式。所以,各種文學體裁由簡單變為復雜,由粗糙趨於完美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它的推陳出新、逐步發展成熟的過程。我國戲劇文學的成熟,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早在漢代的百戲里,就有像「東海黃公」那樣的故事演述。據《西京雜記》的記載:「有東海人黃公,少時為術,能制蛇御虎。佩赤金刀,以絳繒結束發,立興雲霧,坐成山河。及衰老氣力贏憊,飲酒過度,不能復行其術,秦未有白虎見於東海,黃公乃以赤刀往厭之。術既不行,遂為虎所殺。三輸人俗用以為戲,漢帝亦取以為角之戲焉。」②這種演述故事的伎藝表演,不能不說是我國戲劇的萌芽,但由於缺少資料,今天也很難說其中有多少戲劇文學的因素。從漢代起,經過了數百年,我國戲劇文學隨著音樂、舞蹈、雜技、說唱文學等的發展,才逐漸成熟起來。唐代出現了「參軍戲」,宋代更有了雜劇和戲文,最初的雜劇和戲文的劇本還是非常粗糙的,有的只是一個簡略的梗概,相當於近代的幕表。有的只有唱詞而沒有說白。宋元以後,雜劇等戲曲劇本才完善起來,有唱詞、有賓白,有提示人物動作的「科」,既可供演出,又可作讀物,這才到了我國戲劇文學的成熟階段。

由於社會生活和人們藝術創作經驗日益豐富,文學懷裁也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多種多樣。文學體裁的多樣化,是社會生活多樣化的反映。壯烈的歷史場面、狂風暴雨式的矛盾斗爭,需要有容量大、篇幅長、表現力強的文學體裁來反映,而生活里的小浪花、小漣滴,則要求以靈活輕巧的文學體裁來表現。這猶如十八般武器,各有各的特點、作用,相互不能代替的。當然,在文學發展的過程中,也有一些體裁、樣式只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存在,或由於當時統治階級的竭力提倡而一度繁榮,隨後由於失去了生活基礎或歷史條件的演變而很快地趨於消亡。但是,大多數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的體裁,卻往往在新的文學體裁產生以後,經過一定的革新、改造,仍然會被保留下來,並且獲得新的發展。例如,我國古代的八股文、試帖詩等為統治階級所提倡的文體,由於內容空洞,形式呆板,缺乏藝術生命力,缺乏生活基礎,往往事過境遷,便趨於衰竭。而像我國古典詩歌中的律詩、絕句、詞等樣式,則經過不同程度的革新、改造之後,直到現在仍然可以為表現新內容服務。所以,新體裁的產生,並不意味春;日體裁的全部消亡;舊體裁只要在表現現實生活上確有它獨特的長處,就會繼續得到發展。隨著時代的推移,文學體裁日趨豐富多樣是必然的。

總之,各種文學體裁的形成、發展、演變、消亡,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客觀的規律的,即歸根到底是受社會生活的制約的,同時也與文學創作經驗的積累和文學體裁本身的繼承革新有密切的關系。

歷史上各種新的文學體裁的形成,最初往往產生於民間,由勞動人民所創造,然後才受到統治階級和文人的注意,為他們所運用,並在他們手中獲得進一步的發展或者逐漸失去生命力。這是因為在已往的階級社會里,勞動人民總是在與統治階級的斗爭中,創造著自己的文化,創造著自己的文學,其間也根據不斷發展的社會生活的需要,創造著各種各樣的文學體裁。但是,由於勞動人民被剝奪了享受文化的權利,他們所創造的文學體裁盡管生動活潑,卻難免比較粗糙,有待於進一步地加工改造。在這過程中,有的文學體裁由於經過文人的加工改造,會逐漸趨於完美,有的也可能由於統治階級及其御用文人的改造而逐漸僵化。其關鍵就在於那些文人是否或多或少地接近人民、和人民群眾保持一定的聯系,是否能根據社會生活的需要和人民群眾的要求不斷地予以改進、提高,我國古典文學中起源於民間的四言詩、五言詩、詞、曲、雜劇、話本等樣式,都是經過許多藝術修養較高而又和人民群眾保持一定聯系的作家的加工改造而發展、成熟起來的。就以五言詩體的形成和演變過程來說,較有成就的作家們的勞動便不可忽視。在西漢時代,是辭賦的全盛期,新體詩正在民間醞釀,五言詩體尚未成熟。到東漢時,班固的《詠史》,雖已是五言,但尚未獲藝術上的高度成就。此後,張衡的《同聲歌》、秦嘉的《贈婦詩》、蔡的《飲馬長城窟》等,從當代樂府文學中汲取了剛健清新的養料,逐步使五言詩體趨於完美。又如雜劇這一戲劇樣式的成熟,也同關漢卿、王實甫等雜劇作家的辛勤勞動分不開來。關漢卿共作雜劇六十多種,王實甫曾作雜劇十餘種,他們的豐富藝術實踐,對這一藝術樣式的完善和成熟,作出了獨特的貢獻。作家的加工改造,對於文學體裁的發展,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由於過去不少作家和人民群眾的生活總存在著一定的距離,因此,有些人在對文學體裁進行加工改造時,也不可能完全適應群眾的愛好和社會生活的要求,甚至往往只是從少數剝削階級文人的藝術趣味出發,脫離生活,脫離群眾,專在形式技巧上用功夫,因而使得某些源於民間的文學體裁、文學樣式,逐漸走向僵化。像我國唐代的宮廷詩,宋代的西昆體詩以及宋以後的某些文人詞,就是明顯的例證。正如魯迅所指出的:「歌,詩,詞,曲,我以為原是民間物,文人取為己有,越做越難懂,弄得變成僵石,他們就又去取一樣,又來慢慢的絞死它。譬如《楚辭》罷,《離騷》雖有方言,倒不難懂,到了揚雄,就特地『古奧』,令人莫名其妙,這就離斷氣不遠矣。詞,曲之始,也都文從字順,並不艱難,到後來,可就實在難讀了。」①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文學體裁最初由國外傳入,由於適合反映本國社會生活的需要,並易為人民群眾所接受,於是逐漸地和本民族的文學傳統相結合而生根、成長起來。例如,「五四」以後發展起來的自由體詩、話劇和新小說等文學樣式,就是最明顯的例證。

總之,文學體裁是表達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的具體樣式,它是適應於反映社會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的,同時又受制於作家對文學傳統的繼承、革新,藝術經驗的積累和創造能力的發揮。各種文學體裁只有適應於反映社會生活的需要和廣大群眾的要求,並和民族的優秀文學傳統結合起來,才能健康地發展,並逐步地趨於完美。

文學體裁的分類 各種文學體裁在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逐步地形成了各自的特點,這些特點具體地表現在形象塑造、組織結構和語言運用等方面。各種文學體裁由於在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方面,具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和效能,因而使得它們彼此相互區別開來。歷來的作家、文學評論家,為了研究、掌握各種文學體裁的規律、特點,以推動文學創作和文學評論的發展,不斷地對各種文學作品進行歸納分類,於是出現了一些文體分類的理論、著作。歷來對文學體裁的分類,有各種不同的標准,因而也有各種不同的分類法。我國最早的分類法是兩分法,即把文學體裁按有韻無韻分為韻文與散文兩大類。但是,「五四」以來國內最常見的分類法則是兩種:一種是「三分法」,一種是「四分法」。

「三分法」就是把各種各樣的文學體裁依據塑造形象的不同方式劃分為三個大類:敘事類,抒情類,戲劇類。這種分類標准在外國相當流行,從亞理斯多德到別林斯基都是採取這種分類法。亞理斯多德(公元前384一前322年)早就明確地指出:文學模仿現實有三種方式,「既可以像荷馬那樣,時而用敘述手法,時而叫人物出場〔或化身為人物〕,也可以始終不變,用自己的口吻來敘述,還可以使摹仿者用動作來摹仿」①。這是「三分法」最早的說明,所謂「像荷馬那樣」指的就是敘事(史詩)類;「用自己的口吻來敘述」指的是抒情類;「使摹仿者用動作來模仿」指的就是戲劇類。亞理斯多德以後,西歐一些著名的文學評論家,都沿用這種分類標准。例如,賀拉斯(公元前65一前8年)雖然沒有專門討論文學體裁的分類,但當他說到「用什麼詩格來寫」時,實質上也是按亞理斯多德的說法分成三大類。②波瓦洛(1636一1711年)就談得更加明確,他在《詩的藝術》中,專章地討論了被他看成是「次要的詩類」的抒情作品的寫作,文專章地討論了所謂「主要的詩體」悲劇、喜劇同史詩作品的寫作③,同樣是採取了「三分法」。到了別林斯基(1811一1848年),「三分法」這種分類標准就得到更詳盡、更充分的說明。別林斯基不但明確地把文學體裁劃分成史詩類、抒情類和戲劇類,而且研究它們的各種具體樣式及其演變,認為「詩只有三類,再多就沒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了」④。

依據「三分法」,敘事類指的是通過事件的描述來刻劃人物性格,藉以反映現實、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作品。在這類作品中,作者的思想觀點滲透在對具體事件的描述中,「一切內在因素深刻地滲入外在因素,以致這兩方面——內在的和外在的——彼此不分,在直接的融和中呈現為一確定的、自成一體的現實——事件。這兒看不見詩人;一個造型明確的世界自己發展著,詩人彷彿只單純他講述那自動完成的一切」①。由於這類作品的作者是從旁敘述的,同時它又可以讓人物作自我展示,不受什麼限制,因此,它對現實生活的反映可以達到很廣闊、很充分的程度。這類作品包括敘事詩、小說、寓言等。

抒情類指的是那些通過作者抒發某種思想感情來反映現實的作品。在這類作品中,作者直抒胸臆地表達了他對現實生活的感受及其愛憎的感情,並透過它去反映現實,感染讀者。「在這兒,詩停留在內在因素、感覺和思索階段的思想中;精神從外在現實退居為其自身,並且把自己內在生活(它把一切外在的東西轉變為自身)之無盡紛繁的色彩賦予了詩。在這兒,詩人的個性是佔主要地位,我們只有通過詩人的個性去感受和理解一切。」②這類作品一般都沒有什麼完整的情節,篇幅往往比較短小。它包括抒情詩和抒情散文等。

戲劇類指的是那些把人物安置在舞台上,讓人物通過行動來表現性格的作品。在這類作品中,「和在史詩類中一樣,也有由各種主觀和客觀力量所促成的某種現實事件在發展;不過,這種事件不是純外在性的。在這兒,事件不是突然對我們呈現,而是有所准備:它從對我們隱秘的主動力出發,經歷自己一段自由的行程,然後回落於其自身中,——是的,在這兒,我們看到了發自個人意志及性格的事件之起源和發生的過程。從另一方面說,這些性格並不停留在自身里,而是不斷地外顯,並且要在實際利害中不斷地暴露自己精神的內在一面的內容」①就是說,這類作品既具有敘事類作品的特點——有完整的情節,又具有抒情類作品的因素一一可以通過人物來抒情;但是它既不同於抒情類,也不同於敘事類,亦不是兩者簡單的湊合。它具有自身的特點,正因為這樣,它才可以獨立存在。這類作品,包括悲劇、喜劇、正劇等。

「以上是「三分法」的基本理論。至於「四分法」,就是把一切文學作品,根據它在形象塑造、體制結構、語言運用和表現方法等方面的不同的基本點,進行歸納分類,分別歸人四個大類,詩歌、小說、散文、戲劇文學。這種分類法在我國比較普遍地被採用。由於在我國的文學發展過程中,詩歌、散文這兩種體裁出現得最早,小說、戲劇是以後才逐步成熟起來的(世界各國文學的發展大體也是如此),因此,我國最早的文學體裁分類只有詩歌和散文西大類,不過,歷代的文學批評家往往又把它們細分為若干類。曹丕在《典論·論文》中說:「夫文本同而未異: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諱尚實,詩賦欲麗」②這說明,曹丕根據他對文章的「本同」和「未異」的認識,把文章(當時人們還沒有把一般文章和文學作品區別開來)分成四類:奏議、書論、銘誄、詩賦。從現在的觀點來看,這四類歸並起來,其實也只有詩歌和散文兩類而已。曹丕之後,隨著創作成果的進一步豐富和創作經驗的逐步積累,隨著人們對文學本質、特徵的進一步認識,文學體裁的分類也就有了某些發展。例如,陸機的《文賦》、摯虞的《文章流別志論》、蕭統的《文選序》、劉勰的《文心雕龍》等等,都對文學體裁分類提出了見解。只是由於人們沒有能夠很好地從實質上去掌握文學體裁的分類標准,因而有些分類仍不免流於形式,有的人甚至把它們分成一、二百類,弄得十分繁瑣。宋元以後,小說、戲劇文學有了發展,但在文學分類上卻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注意,因為在那時,無論是小說還是戲劇,都是被封建統治階級的文人排斥在文學之外的。晚清時期,由於資產階級改良派和革命民主派對小說、戲劇的重視與倡導,外國的小說、戲劇作品翻譯漸多,同時本國創作的小說、戲劇作品也逐漸引起社會的重視,當時各雜志和文學論著中對文學體裁的分類,實際上已開始採取了四分法。五四運動以後,隨著文學革命運動的開展,新詩歌、新小說、新劇本以及散文小品的創作,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那時國外關於文學體裁分類的理論也被介紹過來,於是,「四分法」就在繼承過去文學分類法的優點和吸取外來分類法的長處的基礎上明確地確定下來。魯迅在論小品文時說,「五四」以來「散文小品的成功,幾乎在小說戲曲和詩歌之上」①。這就是採用「四分法」的分類標准。三十年代魯迅、茅盾等所編的《新文學大系》,也是按小說、詩、散文、戲劇四類來編的。

在「四分法」中,詩歌一類包括著「三分法」抒情類中的抒情詩和敘事類中的敘事詩,其所以把這兩者合在一類稱為「詩歌」,乃是因為兩者在塑造形象、組織結構和語言運用上都有著很多共同點。小說一類,在「三分法」中是屬於敘事類中的一部分。由於它是以人物形象的塑造為中心,在性格刻劃、情節敘述、環境描寫、結構安排和語言運用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的特點,與詩歌、散文比較起來有明顯的區別,加以這種體裁在現代最為流行,因此,在「四分法」中就把它獨立出來作為一個大類。散文一類,是指小說、詩歌、戲劇文學之外的一切文學體裁。它的范圍很廣,屬於抒情類的抒情散文可以歸人這一類,屬於敘事類中的游記、雜記、報告文學、傳記等也可以歸入這一類,甚至還包括夾敘夾議的雜文、小品等。耙散文作為獨立的一個大類,是因為這類體裁的作品題材廣闊,風格多樣,它既不同於詩歌、小說和戲劇文學等類的作品,又確具文學的基本特徵。同時,這也可以糾正某些對於文學的狹隘理解,防止把一些富有文學價值、具有文學特點的作品排斥於文學之外。至於戲劇文學一類,同「三分法」中的戲劇類完全一樣。

在文學體裁的分類上,不論是「三分法」還是「四分法」,都只是相對的。因為,有些文學體裁在它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往往吸收了其他文學體裁的某些因素,因而形成了這一體裁和那一體裁互相交叉的情況。例如,散文詩這種體裁,按它所表現的內容來說,它具有詩的素質,飽含著作者強烈的感情和想像,但它又是以散文的形式出現的,在體裁上同詩歌頗有區別,不如說更接近於散文。這種體裁,如果用「四分法」來劃分的話,是既可以歸人散文也可以歸人詩歌的。這是一種情況。其次,有些文學體裁,作者在運用的時候,為了更好地表現生活和吸引讀者,往往吸收和運用了別的文學體裁的特點。例如,詩劇就是明顯的例證,就整體看,詩劇是屬於戲劇類的,但它中間的唱詞卻是用詩的形式寫的,獨立出來也就是詩歌。此外,有些體裁,由於大家對它的內涵解釋不一,因而在涉及到具體作品的歸類時就有些困難。例如,寓言可歸入小說,也可歸人散文;而報告文學和短蔚小說有時就不那麼容易分得清楚。至於在同一類中的具體名稱或界限不易劃清(如長篇小說和中篇小說的界限),那就更是司空見慣的事了。別林斯基在談到「三分法」時說:史詩、行情詩、戲劇「彼此有別地存在著,但是,當它們呈現在個別詩作里的時候,它們並不總是明確地劃分著的。相反地,它們常常混合在一起,以至有的在形式上是史詩類的作品,卻具備戲劇的特性,或者相反」①。這種情況在「四分法」中也是同樣存在的。這就充分他說明了文學體裁分類的相對性,說明分類只能是大體的,而不是絕對的。

文學體裁的分類不但是相對的,而且也是隨著文學創作實踐經驗的豐富發展而不斷地發展的。前面已經說過,文學體裁在歷史上是有它的形成、發展過程的,當創作實踐中某種文學體裁還沒有產生或者還沒有成熟的時候,它在體裁分類的理論上也就不可能反映出來。例如,在我國的文學史上,由於小說、戲劇成熟較晚,所以在文學體裁的分類理論上,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只分為詩歌、散文兩大類。其次,某一種文學體裁產生之後,仍然處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因此,研究文學體裁的分類,也需要注意它們在不同時期的不同情況。例如,我國的小說這一體裁,就經過了六朝志怪、唐宋傳奇、宋元話本到明清章回小說和「五四」以後的新小說等不同的發展階段,而各個階段都有著不同的特點。現在人們對文學體裁進行分類,普遍地採用「三分法」或「四分法」,這除了有歷史原因以外,主要是從當前實際情況出發的。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和創作經驗的積累,為了表現新的生活,新的文學體裁必定會不斷地產生,因而文學體裁的分類法,也就不可能是固定不變的。比如,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特別是攝影技術與錄音技術的發展,在戲劇藝術的基礎上,產生了電影藝術這一綜合藝術的新形式,因而又相應地誕生了電影文學這一新體裁。其他如廣播小說、電視劇、科學幻想小說等等,都是近代以至現代才出現與發展起來的新體裁。因此,倘若凝固不變地看待「三分法」、「四分法」,則無法適應新體裁不斷涌現的形勢。

以上我們著重地介紹了兩種最常見的文學體裁的分類法——「三分法」和「四分法」那麼,這兩種分類法的優缺點何在呢?在本書中,我們又將採用哪種分類法呢?

「三分法」根據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不同方法來分類,抓住了各類體裁的文學作品的一些重要的基本特點,具有相當強的概括力。但是,它僅僅從敘事的、抒情的、戲劇的這三個不同的方面來分類,忽視了各類體裁的文學作品在體制、結構、語言等其他方面的特點,因而把一些基本特點相同的、本來應同屬一類的文學體裁,分割開來了。例如,把詩歌中的行情詩和敘事詩,散文中的抒情散文和敘事散文,生硬地割裂開來,分別歸人兩類。這樣做的結果,抒情詩和敘事詩、抒情散文和敘事散文的共同特點,反而易於被忽視。

「四分法」的長處歸納起來,主要有下列幾點:一、劃分時不但注意到塑造形象的不同方式,而且也注意到體制上的差別,比較符合我國的傳統習慣。在定名上比「三分法」具體,容易掌握,容易把它的名稱同它的特點聯系起來。二、小說這種體裁從產生以後,發展很快,特別是近代以來,它在文學創作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把它獨立劃分為一大類,符合文學創作的實際情況。三、散文是一種很靈活的體裁,在我國文學發展歷史中,有著光輝的傳統和豐富的遺產。從先秦以來到「五四」以後,散文領域中出現了很多優秀名篇,產生了很多偉大作家,把散文列為獨立的一類,既符合文學創作的實際情況,也有利於批判地繼承我國文學的優秀傳統,繁榮社會主義的文學創作。因此,在本書中,我們採用了「四分法」。

Ⅱ 什麼是健康地理學

健康地理學主要研究人群健康狀況和生命現象或過程的空間模式及其專與環境因素的關系。這是新近屬提出和發展的一個研究方向。健康意味著環境與人體處於生態「平衡」狀態,疾病就是這種「平衡」遭破壞。要保持健康,就要保持這種「平衡」。健康地理既研究「平衡」破壞的原因、趨勢及其空間模式,也要研究維持「平衡」的最佳條件。許多人類生理現象、遺傳特性、血液學特徵、人類活動的危害影響,以致太陽黑子活動都可以成為它所關注的問題。

Ⅲ 一共有些什麼學家,按學科分類有科學家,數學家,地理

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生物學家,歷史學家,政治學家,地質學家,社會學家,經濟學家

Ⅳ 現代的地理學家都有哪些

著名地理學家:1、裴秀 2、酈道元 3、徐霞客 4、魏源 一、裴秀 西晉時,中國出現了一位著名的地理學家、制圖理論家裴秀(公元223-271)李約瑟稱他為「中國科學制圖學之父」,與歐洲古希臘著名地圖學家托勒密(Ptolemaeus Claudius,約公元90-168)齊名,是世界古代地圖學史上東西輝映的兩顆燦爛明星.裴秀(223-271年)字季彥,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自幼好學,知識淵博.出身官僚世家,官至司空.接觸到不少的地理和地圖資料.由於才華出眾,所以青少年時代就受到社會知名人士的贊賞.春秋戰國時期地圖已廣泛用於戰爭和國家管理,秦漢以後損失嚴重.出於政治和軍事需要,裴秀立意製作新圖.他領導和組織編製成《禹貢地域圖》18篇,這是中國和全世界見於文字記載的最早歷史地圖集.為了便於應用,他還將一幅篇幅過大(用娟八十匹繪制)的《天下大圖》縮製成以寸為百里(比例尺1:1,800,000)的《地形方丈圖》,圖上載有名山都邑,為軍政管理提供了科學依據.裴秀在地圖學上的主要貢獻,在於他第一次明確建立了中國古代地圖的繪制理論.他總結我國古代地圖繪制的經驗,在《禹貢地域圖》序中提出了著名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制圖理論--"制圖六體".所謂「制圖六體」就是繪制地圖時必須遵守的六項原則,即:即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離)、高下(地勢起伏)、方邪(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前三條講的是比例尺、方位和路程距離,是最主要的普遍的繪圖原則;後三條是因地形起伏變化而須考慮的問題.這六項原則是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的,它把制圖學中的主要問題都接觸到了.這是他對中國地圖學作出的巨大貢獻,是中國古代唯一的系統制圖理論.直至今天地圖繪制考慮的主要問題除經緯線和投影外,裴秀幾乎都扼要地提到了.裴秀提出的這些制圖原則,是繪制平面地圖的基本科學理論,為編制地圖奠定了科學的基礎,它一直影響著清代以前中國傳統的制圖學,在中國地圖學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世界地圖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二、酈道元 字善長,范陽涿州(今河北涿州)人.生年有皇興三年(469),延興二年(427)之說,但都缺乏可靠依據,卒於孝昌三年(527).生於仕官家庭,父親酈范作過青州刺史,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出任尚書郎,以後歷任潁川太守,東荊州刺史,御史中尉等職,看來他一生在政治上還是有所建樹的.孝昌三年任官右大使時,在陰盤驛(今 希臨潼附近)為雍州刺史蕭寶寅殺害.酈道元一聲生勤於讀書和著述.《魏書》卷八十九說:"道元好學,歷覽奇書.撰注《水經》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為《七聘》及諸文,皆行於世."但除《水經注》外,其餘著作都已亡佚.酈道元從少年時代起就有志於地理學的研究.他喜歡游覽祖國的河流、山川,尤其喜歡研究各地的水文地理、自然風貌.他充分利用在各地做官的機會進行實地考察,足跡遍及今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安徽、江蘇、內蒙等廣大地區,調查當地的地理、歷史和風土人情等,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每到一個地方,他都要游覽名勝古跡、山川河流,悉心勘察水流地勢,並訪問當地長者,了解古今水道的變遷情況及河流的淵源所在、流經地區等.同時,他還利用業余時間閱讀了大量古代地理學著作,如《山海經》、《禹貢》、《禹本紀》、《周禮職方》、《漢書·地理志》、《水經》等,積累了豐富的地理學知識,為他的地理學研究和著述打下了基礎.通過把自己看到的地理現象同古代地理著作進行對照、比較,發現其中很多地理情況隨著時間的流逝發生了很大變化.如果不及時把這些地理現象的變遷記錄下來,後人就更難以弄明白歷史上的地理變化.因此,應該對此時的地理情況進行詳細的考察,同時查閱古代文獻,與古代的地理學著作相印證,將地理面貌的歷史變遷盡可能詳細、准確地記載下來.為此,酈道元決定以《水經》為藍本,以作注的形式寫一本完整的地理學著作.《水經》是三國時代桑欽所著的一部地理學著作,此書簡要記述了137條全國主要河流的水道情況.原文僅1萬多字,記載相當簡略,缺乏系統性,對水道的來龍去脈及流經地區的地理情況記載不夠詳細、具體.為此酈道元利用自己掌握的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在《水經》的基礎上,酈道元終於完成了《水經注》這一地理學名著.三、徐霞客 徐霞客(1587-1641),原名弘祖,字振之,別號霞客,出身於江陰的天資聰穎.童年上私塾時,即聽背經書,作八股文.但徐霞客偏偏沒興趣,有興趣的是看古今史書,尤其是地方誌,從而立下遍游名山大川的志願.幼年好學,博覽圖經地誌.因見明末政治黑

Ⅳ 健康分類有 哪些

在這個標准框架下,衰老(aging)被定義為一種健康狀況。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狀況各要素的含義解釋為:人體功能(functions)指的是人體的生理功能,包括心理功能;人體結構(structures)指的是人體各個解剖部位和器官,比如四肢等;活動(activities)指的是某個體執行某種任務或行動;參與(participation)是投入到現實生活中去;環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則包括組成人們生存和生活的物理、社會和看法的環境。

與這些術語相反的是損傷(impairment)、限制活動(activity
limitation)和禁止參與(participation
restriction)。世界衛生組織表明,這些因素之間的關聯是多方面的,比如加強參與可以幫助康復某種損傷;這個模式同時也表明環境和個體因素對人體功能、結構、活動和參與等各方面會產生影響,因而構成人類生活的社會大背景。

Ⅵ 地質學家有幾種分類

地質學的研究對象是地球。地球包括固體地球及其外部的大氣。地質學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及其區別固體地球包括最外層的地殼、中間的地幔及地核三個主要的層圈。目前,主要是研究固體地球的上層,即地殼和地幔的上部。
研究對象有:
礦物和岩石
地層和古生物
地質構造和地質作用

研究分支:

除了地質學以外涉及地球科學的還有地理學(geography)、生物學(biology)、氣象學(meteorology)、天文學(astronomy)等。地質學著重研究地下,地理學著重研究地表,生物學著重研究地表有機界,氣象學著重研究地球的大氣圈,天文學著重研究天體並從天體的角度研究地球及地球的起源。地球,包括固體地球及環繞著它並與其密切聯系,相互影響的水、生物與大氣,是一個復雜的天體,需要從不同的側面對它加以研究,研究成果都有著密切的聯系

動力地質學是研究各種地質作用,包括引起這些作用的動力在地球各圈層活動的規律的學科。火山地質學、地震地質學、冰川地質學等均屬這個學科中有特殊內容的分支。
構造地質學是研究地球岩石圈的構造變形,包括斷裂、褶皺等各種構造形跡及不同類型構造單元的分布、形成、演化和發展,是從總體上研究地質體的構造在時間上及空間上的發展規律及成固和動力來源的學科。大地構造學也屬於構造地質學范疇。
地貌學是研究地表形態特徵及其發生、發展和分布的規律的學科。又稱地形學,是地質學與自然地理學之間的邊緣學科。
地球物理學是研究各種地球物理場和地球的物理性質、結構、形態及其中發生的各種物理過程的學科,是地質學與物理學之間的邊緣科學。地球物理學在狹義上只研究地球的固體部分,又稱固體地球物理學;廣義的地球物理學還包括對水圈、大氣圈的研究。
地質力學是運用力學原理研究地殼構造和地殼運動規律及其起因的學科。
以地質歷史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學科,包括下列分支:
古生物學是研究地球歷史上的生物界及其進化過程的學科。主要是對保存在地層中的化石的研究。
地層學是研究成層岩石的時空分布規律,包括地層的層序和時代及其地理分布、地層的分類、對比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的學科。
歷史地質學是研究地球的發展歷史和規律,包括地球上生物的進化歷史,古沉積相的分析和古地理面貌的復原,以及地殼地質構造和有關地質作用的演變等方面的研究,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
古地理學是研究地球歷史上的海陸分布及其他自然地理特徵與發展過程的學科。
地質年代學是研究地質歷史時期的順序及其延續的年代數據,地質年代表是其研究的最終成果。
綜合一個地區的地質調查成果,研究闡明該地區地質的總體特徵,探討各種地質作用的相互關系的學科稱為區域地質學。
此外,將地球及其他星球作為一個天體來研究,形成了行星地質學、天文地質學。對地球深部的研究,是剛剛開拓的新領域。
地質學為了開發利用地下資源及改善和利用地球環境,解決人類社會發展中的實際問題,形成了既有理論意義又有生產應用價值的下列各分支學科。
水文地質學是研究地下水的形成、分布和運動的規律,以合理開發地下水、防治地下水的危害,以及利用地下水的化學、物理特徵找礦、預報地震和防治地方病、保護環境。
工程地質學是以調查研究和解決各類工程建設中的地質問題為任務,包括評價地基的地質條件,預測工程建設對地質環境的影響,選擇最佳場所、路線,為工程設計提供可靠的地質依據。
環境地質學是研究地質環境質量和人類活動與地質環境的相互關系的學科。
災害地質學是研究地質災害的發生、分布規律、形成機制和對人類的影響及其預測預防的學科。
金屬礦產地質學、非金屬地質礦產學、石油地質學、煤地質學是把地質學基礎理論用於研究這些礦產資源的成因、分布規律等的學科。這些學科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同時又有基礎研究性質。
找礦勘探地質學是綜合運用地質學理論和現有的找礦方法、手段尋找礦藏的學科。
礦山地質學是以解決礦山開發過程中遇到的地質問題為任務的學科。
還有些自成體系、自有理論、與地質學相輔相成,對地質學的發展有重要作用的技術學科,屬於廣義的地質學或地質科技的范疇。它們包括:運用物理的、化學的方法去取得野外地質資料的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球化學勘查;運用鑽探或坑探的手段直接向地下取得地質樣品的探礦工程;對各種地質樣品進行實驗測試的實驗室技術;為地質調查提供地形底圖並繪制地質圖件的測繪學;能在遠距離處取得地質資料的航空測量技術和遙感技術以及用於處理地質資料的數學方法和計算機技術等。

Ⅶ 中國的地理學家有哪些人

中國地理學家 聽語音
古代
中國古代地理學家眾多,體現在旅遊、方誌、建築、測量測繪、天文學等多個方面。[1]例如:
酈道元
沈括
徐霞客
張衡
一行
南宮說
郭守敬
裴秀
徐光啟
樂史
羅洪先
賈耽
朱思本
晏謨
王士性
何秋濤
嚴如煜
顧炎武
徐繼畲
楊守敬
於欽
另外有一些人物,也對古代地理學發展產生了重大作用,例如:
張騫父子
班超父子
法顯,晉代高僧
玄奘,唐代高僧
鄭和
近現代
中國近現代地理學發展迅速,涌現出一批著名地理學家。以下列舉部分:
白光潤
白眉初
白永平
包安明
寶音
保繼剛
鮑覺民
蔡建霞
蔡孟裔
蔡強國
蔡運龍
曹桂發
曹延藩
曹有揮
陳百明
陳朝輝
陳傳康
陳爾壽
陳發虎
陳廣庭
陳國階
陳漢欣
陳靜生
陳俊合
陳可馨
陳立人
陳能
陳沈良
陳述彭
陳曦
陳效逑
陳亞寧
陳永勤
陳永森
陳振樓
陳忠暖
諶湛溪
成升魁
承繼成
程國棟
程和琴
褚廣榮
褚亞平
崔功豪
崔鵬
代合治
鄧輝
鄧先瑞
丁四保
丁永建
董治寶
杜德斌
段漢明
範文紀
方創琳
方鳳滿
方俊
方修琦
馮德顯
馮起
馮學智
傅伯傑
傅先蘭
甘枝茂
高峻
高前兆
高全洲
高抒
高泳源
葛劍雄
葛全勝
葛綏成
宮輝力
龔勝生
穀人旭
顧朝林
顧祖禹
郭來喜
韓茂莉
韓昭慶
何秋濤
賀燦飛
侯仁之
侯甬堅
胡煥庸
胡序威
華林甫
黃秉維
黃國璋
黃健民
黃錫疇
景才瑞
藍勇
李春芬
李德仁
李國平
李吉均
李潤田
李四光
李小建
李小文
李旭旦
梁溥
林炳耀
林超
劉東生
劉科偉
劉培桐
劉興詩
劉興土
陸大道
陸林
羅洪先
羅開富
馬溶之
滿志敏
寧越敏
秦大河
任美鍔
沙學浚
沈玉昌
施雅風
石泉
史念海
宋家泰
孫鴻烈
覃成林
譚其驤
唐曉峰
塗長望
王成組
王恩涌
王鴻禎
王緝慈
王乃昂
王乃梁
王守春
王穎
王庸
伍光和
魏清泉
翁文灝
吳傳鈞
吳殿廷
吳尚時
吳松弟
吳中倫
徐建華
許學強
許學工
嚴德一
嚴如煜
閻小培
楊紉章
楊吾揚
葉嘉安
尤聯元
曾剛
曾世英
曾昭璇
張其昀
張偉然
張文忠
張相文
張曉虹
張修桂
趙榮
周立三
周尚意
周廷儒
周一星
周振鶴
朱鶴健
朱思本
朱震達
竺可楨
鄒代鈞
鄒逸麟
左大康

Ⅷ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地理學家

1 安芷生 第四紀地質學家。原籍安徽六安,生於湖南芷江。196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1966年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生畢業。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院長,黃土與第四紀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研究員。為確立中國黃土-古土壤序列及其與深海沉積序列的對比,以及黃土堆積演化與環境變化關系的研究作出重要貢獻;首先引入了第四紀磁性地層學,最早指出我國240萬年前發生的重大地質氣候事件,測定了藍田猿人和澳洲沙漠化年代;重建了晚新生代不同時間尺度東亞季風變遷的代用序列:對控制我國中東部環境的古季風首次提出了較為系統的理論,指出了東亞季風氣候的不穩定性。合著《黃土與環境》一書。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2 常印佛 礦床地質學家。江蘇泰興人。195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地質系。1994年選聘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安徽地質礦產局技術顧問、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礦產地質勘查和科研,對目前世界上不同成礦環境中的幾個主要銅礦類型有著相當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發現了銅陵近東西向隱蔽基底斷裂帶,提出了一個有關陸內成礦帶的構造背景、地質環境、成礦特徵和富集規律的系統的理論認識,豐富了陸內成礦理論,指導了找礦預測。所提出的「層控(式)矽卡岩型」礦床的分類建議,及相應的成礦模式,發展了矽卡岩成礦理論,指導了找礦實踐。提出了安徽沿江地區第二輪普查和立體填圖的建議,並獲一批成果。在直接指導找礦方面,為銅陵有色冶煉基地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後備資源。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3 巢紀平 氣象學家。江蘇無錫人。1954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氣象系。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名譽主任研究員。在我國數值天氣預報、長期預值天氣預報、中小尺度大氣動力學、積雲動力學和熱帶大氣動力學熱帶海氣相互作用以及海洋環境數值預報等領域中取得了開創性研究成果。 1957年發表了我國第一張48小時數值天氣預報圖。60年代建立中小尺度大氣動力學方程組。70年代首次建立我國海氣耦合的濾波矩平長期天氣數字預報模式,成功地進行了月季天氣預報試驗。近十多年來,提出了Rossby波相互作用後可激發出一類向東西兩個方向傳播的不穩定波,以及在非線形作用下可激發出2-3年ENSO型振盪等,提出了熱帶大氣和海洋運動的半地轉適應和發展理論,領導創建了我國第一個海洋環境數字預報業務系統。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4 陳旭 古生物與地層學家。1936年生於江蘇南京。1959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即到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工作至今。從1987年開始曾先後擔任國際筆石工作組主席、副主席,國際奧陶系分會選舉委員、副主席。 60年代師從穆恩之院士,參與《中國的筆石》的編著和建立和完善中國奧陶紀、志留紀及包括早泥盆世筆石帶的劃分和對比研究,80年代以來,主持多個研究項目,在國內外發表了較多的論著。1997年以他為主的國際工作組在我國浙江常山黃泥塘建立達瑞威爾階的全球層型剖面和點位(GSSP)的研究被國際地科聯批准,是第一個在中國確立的「金釘子剖面」,為我國的地層學爭得了榮譽。近年來研究筆石大滅絕及倖存的過程和機制,在理論和研究方法上有一定的創新。與美國布科(A. J. Boucot)和斯科梯斯(C. R. Scotese)兩位教授合作,編制了寒武紀至中新世共26幅全球氣候緯向分帶重建圖,系統闡述顯生宙氣候帶的演變。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5 陳 顒 地球物理學家。江蘇宿遷人。 1965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地震局研究員。曾任國家地震局副局長、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長期擔任國際地震預測和災害委員會主席。70年代從事高溫高壓下岩石物理學實驗研究。發展了測量岩石變形的激光全息技術,研究了應力途徑對岩石性質的影響。發現的岩石熱開裂現象已被應用於核電站的安全性監測。90年代致力於地震預測和地震災害研究。將地震學、工程科學和經濟學結合在一起,首次編輯了全球地震危險性圖和全球地震災害預測圖。該圖已被聯合國等機構用於減災規劃。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6 陳國達 地質學、大地構造學家。廣東新會人。1934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中南工業大學顧問,中國科學院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員,中國地窪學會理事長,國際地窪構造與成礦研究總中心主席。最大貢獻是於1956年創立地窪學說,突破1959年以來美澳學者創建的地槽地台學說,為進一步認識地殼演化規律及找礦開辟了新思路。從60年代起這一學說被陸續介紹到十幾個國家,推動了有關學科的深入發展。1991年又提出了殼體(歷史-因果論)大地構造學,即把岩石圈的演化與運動統一研究的學術思想。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7 陳俊勇 大地測量學家。原籍浙江寧波,生於上海。1960年畢業於武漢測繪學院。1981年獲奧地利格拉茨技術大學獲科學技術博士學位。國家測繪局特邀顧問、科技委員會主任、研究員。在幾何大地測量、衛星大地測量、地球重力場參數計算及地球動力學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推導出大地測量中許多重要計算公式;首次結合衛星大地測量資料對中國參考橢球定位進行了詳盡研究。推導的世界「1980年大地參考系」全套參數計算公式被國際組織IUGG通過採用至今。主持推算和提供了中國首次民用的地心坐標轉移參數。主持了1975年和1992年珠穆朗瑪峰高程的計算工作。對建立和完善我國測繪基準作出了重大貢獻,其中比較重要的有:三維地心坐標基準、重力測量基準、經度基準、消除精密水準測量系統誤差、航測檢定場、長度野外檢定基線等。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8 陳夢熊 水文地質學家。原籍浙江上虞,生於江蘇南京。1942年西南聯合大學地質系畢業。國土資源部科技咨詢研究中心咨詢委員、高級工程師。長期在地礦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局擔任副總工程師職務,主管水文地質科技業務,領導完成全國區域水文地質普查工作。80年代以來,開始致力於地下水資源與環境水文地質問題的研究。完成國際水文計劃(IHP)兩項國際合作研究課題。除對水文地質研究作出重要貢獻外,對環境地質,以及地貌、第四紀地質等方面,也造詣較深。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9 陳慶宣 地質力學家。湖北黃陂人。194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國土資源部地質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在中國首次在實驗構造方面研究了扭裂隙的形成條件和過程以及長期應力作用下岩石非彈性變形。提出了在分析岩石變形與應力場的關系中應注意的一些問題和東西向構造帶形成機制。為中國西南地區地震地質、重大工程選址、北京、深圳等城市地殼穩定性評價作出重要貢獻。發現銅官山外圍鐵帽,擴大了銅官山銅礦儲量;為包鋼找到優質耐火粘土;首次發現西康系中含三疊紀菊石化石的海相復理石沉積,解決了其地層時代問題;發現酒泉盆地早第三紀火燒溝組與白楊河組間不整合,重新釐定了盆地第三系地層,為該區石油遠景評價打下了基礎;首次發現祁連山震旦系和海相三疊系,為該區以後區測找礦作出貢獻。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0 陳述彭 地理學、地圖學、遙感應用專家。江西萍鄉人。1941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史地系。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名譽所長、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50年代積極推動我國國家地圖集的編制。60年代倡導航空像片系列制圖與計算機輔助制圖。70年代致力於開拓遙感應用,組織自然資源與城市環境航空遙感實驗。80年代負責研製我國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規范,籌建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開放實驗室,曾任第一任主任、設計黃河、長江中下游洪澇災情評估信息系統,兼任中巴資源衛星應用分系統總設計師(1987—1992)。90年代積極參與地球信息科學及全球變化及數字地球戰略研究,著有《地學的探索》文集4卷(1990—1992),《石堅文存》(1999);合著《遙感地學分析》(1985,1990)、《地理信息系統導論》二種教材,主編《地球系統科學》及《遙感大詞典》(1990)二種工具書;主編《地球信息科學》(1997一)及《遙感信息》(1986一)兩種期刊。曾參加編制《中國地形烏瞰圖集》、《國家自然地圖案》、《衛星遙感分析圖集》等地圖集10餘種。任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科學技術咨詢委員會主席、國家遙感中心顧問。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1 陳永齡 大地測量學專家。北京人。1939年獲德國柏林理工大學工學博士學位。國家測繪局科學技術委員會顧問、教授。早期著有大地測量學、測量平差法、實用天文學等大學叢書。主持制定了我國大地測量法式。1965年制定測量珠穆朗瑪峰海拔高程的技術方案,測定其高程為8848.13米,為世界所公認。70年代推動採用衛星多普勒定位技術,初步建立了我國地心坐標系統。80年代建議採用全球定位系統(GPS),並提出研究地殼運動和地球動力學的技術方案。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2 陳運泰 地球物理學家。原籍廣東潮陽,生於福建廈門。196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1966年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生畢業。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名譽所長。從事地震波和震源理論的研究。改進和應用了哈斯克爾矩陣法。提出了測定中、小地震震源參數和介質品質因數的實用方法;應用與發展了靜力學地震位錯理論;在中國最早綜合利用地震波、「零頻」和重力資料求得中國一些大地震的發震構造和破裂過程;提出了大地震震源過程中「質量遷移」、「震前蠕動」等新觀點。定量地分析論證了滑動弱化在地震不穩定性中所起的作用,震源區介質的流變性對地震自身的重復性及地震序列類型的控製作用,介質與應力的不均勻性對地震斷層的不穩定擴展與地震輻射的控製作用。獲取了一批高質量的近震源強地面運動的記錄;在國際上最早用近震源地面加速度記錄反演天然地震的矩張量並揭示了中、小地震破裂過程的復雜性。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3 程純樞 氣象學家。浙江金華人。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地理系。中國氣象局科學技術委員會顧問、研究員。長期從事氣象業務技術工作。60年來,為我國氣象事業的建設、發展和現代化做出了貢獻。早期從事天氣預報業務研究工作,1949年後在從事氣象業務技術領導工作的同時,致力於大氣探測、氣候資源及農業氣象等方面的研究,並帶領和指導開拓這方面業務服務和研究的領域。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4 程國棟 凍土學家。上海人。1965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院長、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青藏高原凍土研究,解決工程問題。完成青藏鐵路東線工程地質調查。在熱水煤礦論證富冰高溫凍土路段應採用保護凍土原則修築路堤,並提出有效措施。結合青藏公路改建,提出高含冰量凍土分布規律和識別標志。創造性地提出近地面厚層地下冰形成的重復分凝機制(程氏假說)和凍土三向地帶性理論。前者解決了凍土學界長期懸念,被廣泛應用於解釋多種冰緣和寒區水文現象。後者指明凍土隨緯度、海拔和乾燥度變化。近年來從事冰凍圈與全球變化、西北水資源形成、變化及與社會協調發展研究。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5 程裕淇 地質學家。浙江嘉善人。193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38年獲英國利物浦大學博士學位。中國地質科學院名譽院長、研究員。曾任地質部副部長。早年在英國蘇格蘭提供了國際間系統研究交代型混合岩的範例,闡明其交代機理:發現川西丹巴遞進變質帶;發現昆陽富磷礦(1939),是中國尋找沉積磷礦床的突破。長期從事和領導中國鐵礦的研究和勘查以及早前寒武系的研究和總結,指出鐵礦找礦方向;提出鐵礦類型組和鐵礦成礦系列以及所有礦床的成礦系列的概念,促進了成礦學和早前寒武系研究。提出混合岩系列和混合岩化成礦的觀點,進行混合岩化作用的地質背景分類和區域變質岩石的詳細分類,闡明中國各時代變質岩系、岩帶的特徵,從而促進了變質地質學的發展。近年來關於變質岩深熔作用方面有初步開創性成果。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6 池際尚 岩石學家。女。湖北安陸人。 1941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 1947年和1949年獲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布侖茂學院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中國地質大學教授。50年代初發表的岩組學論文具有當時國際水平。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先後負責山東等地區域地質調查及北京南口花崗岩科研工作,特別是山東金剛石原生礦的科研工作,發表了大量論文,提出了我國金伯利岩的分類、命名的原則和方案,總結了各類金伯利岩的岩石學特徵,對尋找金剛石原生礦有重要指導意義,至今被沿用。80年代完成了獲獎成果《中國東部新生代玄武岩及上地幔研究(附金伯利岩)》。主編的《岩漿岩岩石學》和《費德洛夫法簡明教程》反映了當時國內外的最新成果,至今仍是重要的教學參考書。1980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7 丑紀范 大氣科學家。湖南長沙人。 195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北京氣象學院教授。早年從事數值天氣預報基礎理論和方法的研究,提出將數值天氣預報問題由原來的初-邊值問題推廣為廣義初-邊值問題,使問題更為可解和易於求解;將變分法和泛函分析引入數值天氣預報問題中,提出使用過去資料的理論和方法。論證了准地轉模式大氣溫壓場的演變與下墊面熱狀況的等價性,提出由歷史資料反求大氣要素和參數並使之與長期預報模式相匹配的方法。近年,研究大氣動力學長期演變的漸進性質,得到在特定情況下大氣動力運算元向外源的非線性適應特性,得到定常外源作用下大氣運動的自由度縮減的結果。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8 戴金星 天然氣地質與地球化學家。浙江瑞安人。1961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地質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70年代後期,在我國首先從事和倡導煤成氣研究,開辟了我國煤成氣勘探新領域。在全面系統研究我國天然氣的碳氫氦同位素特徵、建立鑒別各類天然氣理論及天然氣的成因分類、完善和發展煤成氣(烴)模式、煤成氣的富集規律、氣藏類型、天然氣聚集帶和聚集域、我國大中型氣田形成條件和控制因素,從而為中國第一大氣田——長慶氣田的發現提供了科學依據和預測、在研究中國東部(松遼盆地、渤海灣盆地、蘇北盆地和三水盆地等)無機成因氣及其氣藏形成條件,特別是無機成因CO2氣藏及烷烴氣藏等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成果。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 鄧起東 地質學家。1938年生於湖南雙峰。1961年畢業於中南礦冶學院地質系。曾任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副所長,現任該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主要從事活動構造和地震地質研究,對我國華北、山西、天山、阿爾泰山和青藏高原的活動構造和大地震區地震構造有深入的研究;對走滑、擠壓和拉張等不同類型構造的幾何學、運動學和形成機制有創造性發展;建立和發展了活動構造大比例尺填圖技術,發展了古地震研究,領導了全國活動構造地質填圖和研究工作,推進了定量活動構造學研究;系統編制了我國活動構造圖,總結了我國活動構造和應力場特徵,提出了新的運動學和動力學模式;主編完成了我國第一份經國家批准使用的地震烈度區劃圖,成為全國抗震設防標准;完成了大量城市和大中型工程活動構造及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為經濟持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這些不夠的話留郵箱,我這有文檔,還有一些

Ⅸ 一共有些什麼學家,按學科分類有科學家、數學家、地理學家、地質學家……等等,一共有多少個家怎麼分

以歷史學舉例說說吧!
概括的:歷史學家。
專業的:
歷史地理學
家、回考古學家、
民俗學答家
、甲骨文專家、清史大家等。
更專業的:漢代青銅專家(考古學家的一個小分支)、洋務運動史專家(清史大家的一個小分支)等。
。。。。。。
理論上,學科可以不斷細分,因此,各種專家數不勝數。

Ⅹ 關於地理學的問題應該問哪個分類

地理學(geography)是關於地球及其特徵、居民和現象的學問。它是研究地球表層各圈層相互作用關系,及其空間差異與變化過程的學科體系,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大部分。
地理學家在傳統上被視為和地圖學家(cartographers)同一類,認為兩者都研究地名與數字。雖然很多地理學家都經歷過地名學及地圖學的訓練,但兩者都不是他們的關注重點。地理學家研究眾多現象、過程、特徵以及人類和自然環境的相互關系在空間及時間上的分布。因為空間及時間影響了多種主題例如經濟、健康、氣候、植物及動物,所以地理學是一個高度跨學科性的學科。
地理學作為一個學科可以粗略分為兩個較小的領域:自然地理學及人文地理學。自然地理學調查自然環境及如何造成地形及氣候、水、土壤、植被、生命的各種現象及她們的相互關系。人文地理學專注於人類建造的環境和空間是如何被人類製造、看待及管理以及人類如何影響其佔用的空間。因為以上兩者的原因,使用不同的方法令第三領域出現,為環境地理學(environmental geography)。環境地理學在自然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成果上,評價人類與自然的相互關系,並提出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適應自身永續發展的安全狀態和技術(包括生產技術和制度技術)條件。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