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新產業區經濟地理學

新產業區經濟地理學

發布時間: 2021-03-12 02:41:59

1. 新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內容

新經濟地理學所研究的主要內容大體可以分為兩個方面:經濟活動的空間集聚和區域增長集聚的動力。 新經濟地理學以收益遞增作為理論基礎,並通過區位聚集中「路徑依賴」現象,來研究經濟活動的空間集聚。收益遞增、完全競爭和比較優勢是傳統經濟學中三個基本的假設條件,最早運用報酬遞增來解釋地理上的集聚的也並不是克魯格曼,從某種程度上說,可以將「新經濟地理學」看作是經濟學中對收益遞增興趣復興的一部分。在空I訓集聚的過程中,不同的學者強凋收益遞增的不同形式,新經濟地理學中的收益遞增是指經濟上相互聯系的產業或經濟活動,由於在空間上的相互接近性而帶來的成本的節約,或者是產業規模擴大而帶來的無形資產的規模經濟等。克魯格曼在他的著作中比較系統地闡述了收益遞增思想,並試圖在報酬遞增基礎上建立一種新經濟區位理論。在他看來,收益遞增本質上是一個區域和地方現象。空間聚集是收益遞增的外在表現形式,是各種產業和經濟活動在空問集中後所產生的經濟效應以及吸引經濟活動向一定區域靠近的向心力。
除了用來解釋產業活動的集聚或擴散以外,作為「新經濟地理學」的基礎,報酬遞增模型還被用來解釋城市增長動力機制。絕大部分新經濟地理學的研究都集中於產業活動的區域分布,討論為何特定產業在某些區位集中,尤其是在城市中,克魯格曼在解釋城市中人、財、物的聚集時指出:人們向城市集中是由於這里較高的工資和多樣化的商品,而工廠在城市集中是因為這里能夠為他們的產品提供更大的市場。新經濟地理學者認為,空間聚集是導致城市形成和不斷擴大以及區域發展的基本因素。
在收益遞增規律及相應的集聚或擴散模型的影響下,「新經濟地理學」將區域和城市的發展定性為「路徑依賴」和「歷史事件」。與新古典的經濟均衡模型相反,克魯格曼使用歷史方法,強調影響集聚的力量的持續和積累。也就是說,存在向「路徑依賴」和「歷史事件」發展的趨勢。總之,在「新經濟地理學」中,區域的優勢被認為是由一些小的事件所導致的自身的加強。 新經濟地理學的第二個主要研究內容是區域的長期增長與空間集聚的關系。標準的新古典主義增長模型假定資本和勞動是收益遞減的,依據這個框架對集聚(特別是國家之間)的產生進行預測,一個相對貧窮、資本儲備較低的國家將有更高的資本邊際生產率和資本利潤率。新古典增長模型的預言結果是,較貧窮的國家增長較快,最終能趕上較富裕國家。而根據巴羅和沙拉馬丁(Sala—I—Martin,1995)的研究顯示,區域收斂率在整個美國、歐盟、加拿大、Et本、中國以及澳大利亞范圍內是十分相似的,但是,區域收斂速度卻相當緩慢,每年大約1.2%,這要比簡單的新古典模型緩慢得多。區域收斂率較慢的事實以及對新古典長期增長模型有效性的懷疑,引出了與收益遞增的模型之間的聯系。
按照新經濟地理學,資本外部性的相對規模(市場作用的范圍)、勞動力的可移動性和交通成本將決定經濟活動和財富在空間配置上的區域整合程度。一方面,當資本外部性及勞動力的遷移通過區域整合增加時,新經濟地理學模型將預言更大規模的空間集聚,富裕中心和較差的邊緣區之間的差距將加大,經驗結果也似乎支持這個預測;另一方面,如果區域之問仍然存在著不可流動性(由於語言和文化等方面的障礙),那麼中心地區的勞動力和由於擁擠而帶來的成本就會增加,並有利於經濟活動的擴散和區域集聚的減弱。

2. 新經濟地理學的理論基礎

和採用報酬不變與完全競爭假設的傳統經濟理論和經濟地理研究不同,新經濟地理學研究以報酬遞增和不完全競爭理論假設為基礎。按照規模報酬不變和完全競爭的假設,傳統經濟地理學理論預測,在區域之間不存在基本差異的情況下,經濟活動最終將沿空間均勻分布。產品和市場的競爭為廠商舍近求遠的區位抉擇提供了解釋。但是,不同層次的經濟活動在空間上的高度集聚,在現實世界卻屢見不鮮,甚至連20世紀初的馬歇爾也不曾迴避這廠現象。由於規模報酬不變是馬歇爾新古典經濟學說的基本假設之一,他只好用「外部經濟」一詞來籠統地解釋各種生產活動的集聚。這種外部經濟表現為公司水平的規模報酬不變,而社會性的報酬遞增。在規模報酬不變的假設下,用外部經濟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釋產業集聚,但是,人們卻仍不清楚這種外部經濟來源於何方。而且,問題並不僅僅在於用外部經濟解釋產業集聚本身,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感到,對規模報酬不變和完全競爭假設的有效性其實大有進行一番反思的必要。
然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報酬遞增和不完全競爭對經濟學家們來說都是難以駕馭的。直到1977年狄克斯特和斯蒂格利茨將張伯倫的壟斷競爭概念用數學模型形式化之後,關於報酬遞增的研究才真正在經濟學界掀起一場實質性的革命。按照D—S模型的假設,消費種類和生產分工程度內生於市場規模。一方面,一個經濟中的消費者喜好多樣化消費,因而,消費品種類越多,效用水平越高;另一方面,消費品的生產具有廠商層次上的規模經濟,而資源的有限性導致規模經濟和多樣化消費之間的兩難沖突。如果人口規模或可用資源增加,則有更大酌市場空間來平衡上述沖突,廠商為滿足消費需求實行進一步分工既能實現規模經濟,消費者又能有更多的品種選擇,效用亦隨之上升。D—S模型也為解決復雜的經濟地理問題提供了一個不可多得的分析框架。在一個引入了報酬遞增和不完全競爭的世界,經濟活動的演化不再是線性的,而是由非線性動態所支配的。經濟活動的空間集聚所呈現出的循環累積因果關系,不就是一幅活生生的非線性的蛛網圖嗎?假定存在足夠強的規模經濟,任何廠商都會選擇一個單個的區位來為一國的市場提供服務。為使運輸成本最小,他無疑會選擇一個有大的當地需求的區位。然而,恰恰只有大多數廠商都在那兒選址經營的某個區位才會有大的當地需求。因此,一個產業帶一旦建立,在沒有外部擾動的情況下,這一循環將會長期持續下去,這就是布賴恩·亞瑟所謂的集聚的路徑依賴(path—dependent)特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產業集聚很可能始於一種歷史偶然。如果專業化生產和貿易是由報酬遞增而非比較利益所驅動,則什麼樣的產業在什麼樣的區位形成集聚一般來說是不確定的,而是「歷史依賴(history—dependent)」的。但是,不管屬於什麼樣的原因,某種專業化生產與貿易格局一旦建立,從貿易獲得的好處將累積循環,從而使得這一格局因進一步強化而被鎖定(locked—in)。因此,在新經濟地理學研究中採用報酬遞增和不完全競爭假設乃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情。

3. 新經濟地理學的產生背景

20 世紀80 年代以來,西方社會科學進入了一個相互交叉與互動的新時期,各學科內在理論互動中對區域容與空間產生了濃厚興趣。特別是20 世紀90 年代以來,經濟地理學與經濟學研究領域的交織更加明顯,以克魯格曼等為代表的主流派經濟學家重新審視了空間因素,以全新的視角,把以空間經濟現象作為研究對象的區域經濟學、城市經濟學等傳統經濟學科統一起來,構建了「新經濟地理學」。
主流經濟學以往常常對空間置之不理,除了城市經濟學和區域經濟學以外,其研究基本上是非空間的,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經濟學家們知道無法把空間因素模型化,所以不去研究經濟的空間問題。然而,在現實中,如果忽視空間因素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很多經濟問題的研究就難以得到理想的答案。因此,新經濟地理學的發展,為經濟學家研究區位提供了一種新方法。

4. 新經濟地理學與區域經濟學到底有沒有區

新經抄濟地理學又名空間經濟學。由於世界經濟全球化與區域一體化的發展,主流經濟學理論在解釋現有經濟現象時遇到越來越多的問題。因此,以克魯格曼( Paul Krugman) 為代表的西方經濟學家又重新回歸到經濟地理學視角,以邊際收益遞增、不完全競爭與路徑依賴為基礎,拓展分析經濟活動的空間集聚與全球化等經濟現象,藉此開創了「新經濟地理學」。

5. 新經濟地理學核心內容

新經濟地理學又名空間經濟學。由於世界經濟全球化與區域一體化的發展,主流經濟學理論在解釋現有經濟現象時遇到越來越多的問題。因此,以克魯格曼( Paul Krugman) 為代表的西方經濟學家又重新回歸到經濟地理學視角,以邊際收益遞增、不完全競爭與路徑依賴為基礎,拓展分析經濟活動的空間集聚與全球化等經濟現象,藉此開創了「新經濟地理學」。
中文名
新經濟地理學
外文名
New Economic Geography
定義
地理學發展中的一門邊緣性分支學科
學科
地理學
快速
導航
產生背景興起原因研究傳統理論背景理論基礎研究內容模型類別理論含義學科局限學科創新學科發展
內容簡介
本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讀者全面介紹了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的理論、思想及其巨大影響。
克魯格曼通過建立各種模型將規模經濟、不完全競爭市場結構引入國際貿易,指出規模經濟是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從而成功解釋了戰後國際貿易發展變化的新格局,建立了國際貿易新理論。同時,克魯格曼考慮了運輸費用問題,突破了傳統國際貿易理論運輸成本為零的假定,提出了經濟活動的區位問題。克魯格曼以規模經濟和產品差異為出發點,將國際貿易模式和經濟活動區位分析結合起來,創造性地提出了新經濟地理學理論,開創了經濟地理學研究的新時代,被譽為「新經濟地理學之父」。
本書把高深的理論進行通俗解釋,使讀者能輕松領略經濟學大師的思想理論,同時學會用大師的智慧來觀察和指導生活,藉助巨人的肩膀,站得更高,看得更遠。[1]
產生背景
20 世紀80 年代以來,西方社會科學進入了一個相互交叉與互動的新時期,各學科在理論互動中對區域與空間產生了濃厚興趣。特別是20 世紀90 年代以來,經濟地理學與經濟學研究領域的交織更加明顯,以克魯格曼等為代表的主流派經濟學家重新審視了空間因素,以全新的視角,把以空間經濟現象作為研究對象的區域經濟學、城市經濟學等傳統經濟學科統一起來,構建了「新經濟地理學」。
新經濟地理學
主流經濟學以往常常對空間置之不理,除了城市經濟學和區域經濟學以外,其研究基本上是非空間的,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經濟學家們知道無法把空間因素模型化,所以不去研究經濟的空間問題。然而,在現實中,如果忽視空間因素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很多經濟問題的研究就難以得到理想的答案。因此,新經濟地理學的發展,為經濟學家研究區位提供了一種新方

6. 區域經濟學,區域經濟地理學,經濟地理學,新經濟地理學這四個有什麼區別啊。。。

區域經濟學,比較好就業,「地理經濟學」的話,你到工作的時候容易把用人單位搞蒙圈了,可能會受誤解,有點麻煩。另外區域經濟學相對於其他你說的幾個專業的涵蓋面更廣泛,其實更推薦產業經濟學。

7. 新經濟地理學有什麼經典文獻嗎

克魯格曼發表於1991年的"收益遞增與經濟地理"一文被視為空間經濟學向主流經濟學回歸的標志,專也是新經濟地屬理學發展的開端。
20世紀90年代,以克魯格曼為代表的新經濟地理學家將馬歇爾的外部性理論、哈里斯的市場勢理論、繆爾達爾的因果循環積累效應納入到了一個統一的框架,通過廠商層次上的報酬遞增、運輸費用、要素流動和相互作用分析,為傳統的空間分析和區域科學分析產業空間集散提供了新的啟發。

8. 新經濟地理學的主要觀點,

陸大道的點軸理論及復其實踐應用」制T「字型發展戰略,據此,國家重點開發了東南沿海經濟帶和長江沿岸經濟帶。
大意是:國家和地區的發展過程中,大部分社會經濟要素都在」點「上聚集,點與點之間由線狀基礎設施聯系而形成」軸「。點是指各級居民點和中心城市,軸是指有交通、通信干線和能源、水源通道連接起來的基礎設施束。軸線對附近區域有很強的經濟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時在軸線上集中的社會經濟設施通過產品、信息、技術、人員、金融等向附近區域擴散,並與附近區域的生產力要素相結合,形成新的生產力,從而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隨著區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點-軸必然發展為點-軸-聚集區,這里的聚集區也是一個點。
顯然工業的整體布局是依此理論來開展的。

9. 演化經濟地理學的優勢與不足有哪些

主流經濟學主要關注區域經濟收斂與發散。理論上,主流經濟學內部不同學派往往基於不同假設,得出不同結論,有時甚至相互矛盾。新古典經濟學理論構建一種市場會自發糾正區域發展不平衡的世界觀,即要素自由流動會導致區域經濟收斂。國際貿易理論與新古典增長理論都推斷出區域人均收入水平將在長期內趨於一致,盡管其實現機制並不完全一致。國際貿易理論多運用比較靜態的方法,在一定假設條件下推導出自由貿易將導致兩國相對工資水平與相對利率趨於一致。若要素可自由流動,則地區間的真實工資與真實利率也將一致。新古典增長理論則運用動態模型方法,指出不同封閉經濟體盡管初始條件有差異,但由於資本報酬遞減,會導致地區間增長率的條件收斂,並最終在長期內導致收入水平的絕對收斂。總體而言,新古典經濟學理論多從供給側要素出發,推導出區域經濟收斂。

另外一些理論則展現區域經濟發散的景觀。如循環累積因果理論指出循環累積因果和規模報酬遞增將導致區域經濟發散。具體而言,發達地區較大的總需求會導致更多的總生產,在規模報酬遞增的條件下,資本不會轉移到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地區。經濟一輪又一輪的循環累積因果,發達地區總需求和總供給都不斷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也不斷提高。最終,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收入差距趨於發散。這時市場不會自發縮小區域差距,政府幹預才能縮小區域發展不平衡。此外,區域內生增長理論,強調規模效應、集聚經濟、干中學、知識溢出效應、人力資本溢出效應等,區域經濟發展將呈現「馬太效應」,區域經濟不但不收斂,反而差異不斷擴大。

在經濟地理學中,20世紀60年代末期,馬克思主義地理學興起,提出了區域不平衡發展理論,旨在闡述資本主義條件下區域經濟體系的增長與衰退。馬克思主義地理學認為,區域經濟體系的收斂與分散是偽問題,因為從長時段來看,資本出於不斷增值目的會在地區之間不斷來迴流動,就像坐在蹺蹺板上一樣,導致地區之間增長與衰退的循環往復以及周期性的產業重構。資本出於增值目的會大量湧入盈利率更高的地區,資本湧入地經濟快速增長,資本退出地經濟相對衰退。隨著資本在湧入地不斷積累,盈利率不斷下降,這時資本會再次回到上一輪的退出地,因為上一輪資本退出導致勞動力與土地價格下降,這反而為下一輪資本盈利提供了條件。因此,從長時段來看,為了實現最大資本積累,資本會在地區之間不斷來迴流動,不同地區會在增長與衰退之間不斷進行角色轉換。馬克思主義地理學不僅關注資本空間過程,還關注勞動力空間過程及其與資本積累與區域不平衡發展之間的關系。Massey(1984)研究了20世紀六七十年代英國的勞動力空間重構,指出舊有勞動地域分工表現為不同地區產業結構的差異。不同地區盡管產業結構不同,但都布局有企業總部、研發機構和生產車間,分布在各地區的不同產業的企業總部和研發機構都開始向特定地區匯集,而生產車間留在了邊緣地區,形成了新的勞動地域分工。實現最大資本積累同樣是勞動力空間重構的根本原因,這一過程強化了區域不平衡發展。因為經過勞動力空間重構,更多利潤留在了總部與研究機構所在地,而生產型地區所留的利潤變少。可見,馬克思主義地理學更多地從資本的空間過程和勞動力的空間重構角度理解區域不平衡發展問題。

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增長迅速,穩定的經濟環境為福特式生產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法國調節學派分析了在福特主義下由大生產和大消費構成的積累模式如何與由貨幣制度、勞資關系、競爭形式、國家干預和國際經濟體系構成的調節模式相適應。但是,20世紀70年代後,資本主義國家經常遭遇社會騷亂、匯率浮動、石油價格波動和國際債務危機,並且出現了市場飽和、消費者需求多樣化等新變化。充滿不確定性的、快速變動的外部市場環境使得僵化的福特式生產不再適用,而要求出現一種能夠快速應對市場變化的新型生產組織模式,即彈性專業化生產。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在美國和西歐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許多以福特主義生產為特點的地區陷入衰落,而一些以後福特主義為特點的地區開始快速興起。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經濟地理學對產業集群或新產業區展開了大量研究,探究其對地區產業競爭力提升和創新的影響,關注地方的特定製度、社會基礎與文化因素如何與產業集群網路式的生產組織形式相適應,從而靈活應對快速變動的市場。一些過於宏大的分析工具,如貨幣制度、競爭形式、國家干預和國際經濟體系這類宏大調節模式逐步被摒棄。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常變動的市場環境,企業家需要靈活調整勞動力、資本投入、工資、價格、上下游產品供應量以及產品設計等。產業集群網路式的生產組織模式與這些新需求相適應。在網路式的生產組織中,企業等經濟主體往往需要及時共享信息,共同解決問題,共擔風險,加強合作與互惠等,這時正式合約不再重要,以信任為代表的社會文化因素開始突顯其重要性。以信任為代表的社會文化因素往往是地方性的,需要在較長時間的日常生活與社會互動中形成。經濟地理學還研究其他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影響,如地方風俗習慣、行為規范和法律法規等。總之,經濟地理學的制度與文化轉向基於非經濟因素理解區域發展,強調了地方尺度特定製度、社會基礎與文化因素與產業集群網路式的生產組織模式相結合,可以更好地應對充滿不確定性的、快速變動的市場環境。
20世紀90年代初,伴隨著西方發達國家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經濟地理學開始將知識、學習和創新看作是區域競爭力的源泉,形成了區域創新系統和學習型區域等理論。這些理論也多受經濟地理學制度與文化轉向的影響,強調信任和緊密的社會聯系會將創新主體粘連在一起,這有助於降低創新不確定性,促進區域內隱性知識傳播和集體學習。經濟地理學的加利福尼亞學派將交易成本概念應用到新產業區研究中。在企業層面,企業在權衡內外部交易成本後會採取垂直分散化生產組織方式。在地區層面,大量處於同一產業領域的生產商和銷售商保持地理臨近,有助於應對市場風險和降低交易成本。
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經濟地理學認識到新區域主義的不足,開始將全球力量納入區域發展研究,形成了全球—地方聯系視角(賀燦飛和毛熙彥,2015)。最初,一些超級全球化論者認為,隨著交通和通信技術進步,資本將跨越國界在世界范圍內「游牧」,搜尋成本最低或收益最大地點。區位變得不再重要,地理將走向終結。然而,新區域主義者卻認為地方獨特的制度、社會與文化要素仍將吸引經濟要素向特定地區匯集,導致持久的地理發展不平衡。在與全球化論者的爭論中,經濟地理學者逐步認識到全球化和地方化實際上是並行不悖的過程,經濟活動一方面在全球范圍內水平展開,另一方面在特定地區得到深化。新區域主義的不足在於其僅從區域內部尋找區域競爭力的源泉,卻忽視了全球化力量對區域發展的影響。實際上,在全球化背景下,區域內部力量與區域外部力量相互交織共同推動區域發展。因此,只有全面考察全球力量、地方力量及其復雜互動關系才能更好地認識區域發展。這一時期,區域發展仍然主要體現為產業集群發展,只是研究視角由新區域主義向全球—地方聯系視角轉變。

21世紀初,隨著經濟全球化不斷推進,全球價值鏈與全球生產網路不斷形成且日益深化,經濟地理學開始關注地區企業價值鏈升級等問題。20世紀八九十年代,伴隨著新自由主義盛行,國家力量下降和國家邊界打開,在跨國公司主導下,全球范圍內不同地方微觀經濟主體直接聯系在一起。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對象開始由區域產業集群轉變為全球生產網路及其價值鏈。在分析方法上,經濟地理學摒棄了全球—地方聯系的分析方法,採取了立體網路化的研究方法。經濟地理學試圖對全球范圍內不同地方的微觀行為主體、制度及其復雜關系做全景展示,從而細致描繪全球生產網路背景下地區企業價值鏈升級。

在理論層面,經典區域發展理論未觸及區域產業演化的歷史軌跡,未能提供有效分析工具,以研究區域產業演化路徑以及區域新產業發展路徑的形成。主流經濟學雖然強調區域要按比較優勢發展產業,但要素稟賦較為相似的地區往往可以形成迥異的產業演化路徑,主流經濟學對這類問題無法提供較為詳盡的回答。馬克思主義地理學的區域不平衡發展理論多在較為抽象的層面上探討資本在空間上的矛盾運動,實際上很少涉及具體產業發展問題。20世紀80年代後,經濟地理學的制度與文化轉向考察了非經濟因素對區域產業集群增長的影響。全球—地方聯系視角突出了外部聯系對增強產業集群活力的作用。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經濟地理學開始在企業層面考察跨國公司與後發地區企業之間的關系,區域發展基本等同於後發地區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中位置的攀升。就區域發展而言,制度、文化和關系轉向的共同點在於,其都將區域發展看作是現有產業或現有企業的增長,卻忽視了區域發展還包括新產業進入和舊產業退出。經濟發展是一個「創造性破壞」過程,新經濟活動不斷出現而舊經濟活動不斷消亡。從這個意義上說,區域發展是一個新產業不斷出現而舊產業不斷消亡的動態過程,這是演化經濟地理學的肇始。經濟地理學要分析區域產業演化的歷史軌跡,挖掘區域現有產業發展路徑如何規制或約束著新產業的產生空間,探索區域產業演化中的非線性變化。

10. 空間經濟學與新經濟地理學有何淵源關系

克魯格曼發表於1991年的"收益遞增與經濟地理"一文被視為空間經濟學內向主流經濟學回歸的標志,也是容新經濟地理學發展的開端。20世紀90年代,以克魯格曼為代表的新經濟地理學家將馬歇爾的外部性理論、哈里斯的市場勢理論、繆爾達爾的因果循環積累效應納入到了一個統一的框架,通過廠商層次上的報酬遞增、運輸費用、要素流動和相互作用分析,為傳統的空間分析和區域科學分析產業空間集散提供了新的啟發。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