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理學者
1. 文化地理學的發展簡史
文化地理學是人文地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經過近90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穩定的學科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作為人文地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與遠在希里多德、公元前五世紀希臘歷史學家和斯特雷波(古希月邵地理學家)時代的學者有重大關系。被稱為現才劃也理學之父的德國地理學家卡爾·里特爾(1822年),關心人類文化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里特爾以後的幾十年,美國學者G .P.馬什『1864年)研究了人類活動改變陸地的方式。可是另一位地理學家弗里德里克·拉采爾(1 891年)為人類文化的地理研究或給他創造的人類學一詞提供了一個線索。他在1866一1875年考察了美國和墨西哥,被美洲生活方式的各種文化類型(德國人、中國人、印度人和非洲人)的貢獻所感動。他闡述了由文化的結合所引起的地理模式的總的思路。與拉采爾泊兔國發現了人類地理學的同時,法國地理學家維達爾(1899年)帶動了法國文化地理學的發展。維達爾在他開辟的索幫被任命為主席,他提出了人類文化與他的地理特徵。他發展了作為繼承人類集聚特徵的生活方式的概念。
1822年,李特爾便對人類文化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發生了興趣。幾十年後,拉采爾倡議研究人類文化地理,提出了「人類地理學」一詞,論述了歷史景觀,認為文化地理區是一個獨特集團的、各種文化特徵的復合體,而且很重視對文化傳布的研究。與此同時,維達爾·白蘭士在19世紀末提出生活方式的概念和人類文化及其地理影響的思想。
20世紀初,美國人類學家克羅伯認為地理因素替代時間居於突出地位。在他的這一思想和早期的文化地理學思想影響下,索爾提出了關於文化地理的重要論點,主張用文化景觀來表達人類文化對景觀的沖擊。他認為文化地理學主要通過物質文化要素來研究區域人文地理特性,文化景觀既有自然景觀的物質基礎,又有社會、經濟和精神的作用,他還強調人文地理學是與文化景現有關的文化歷史研究。受索爾影響的美國文化地理學者們被稱為文化地理的伯克利學派。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文化地理的研究除了對文化景觀、區域文化的歷史的探討之外,瑞典地理學家哈格斯特朗將空間擴散分析法應用到文化傳播的研究中,形成了文化地理的瑞典學派。
中國文化地理的思想起源很早,歷代各類著作、方誌中有大量文化地理資料記載,但很少有人專門從事這方面的研究。當代的中國歷史學家、民族學家、人類學家等只從本學科研究的需要出發考慮文化的地區差異和文化起源的地理背景,歷史地理學、聚落地理學、地名學等地理學研究中亦有所涉及,但文化地理學尚未成為獨立研究的學科。
2. 地理方面的書籍推薦
1、《房龍地理》
關於世界的故事:黑白插圖版
這是一本關於「人的」地理書。房龍獨到地從地理的角度來講述各國的歷史演變,分析不同人群的性格特徵,闡釋人與地球——我們惟一的、共同的家園——的關系。既然我們的行星「已經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運轉當中的公司」,生活於其中的人們只有合作——而不僅僅是「拿走」,也不僅僅是「給予」——才能和平而有序。
這可能不算是一本嚴格意義上的地理學著作,但是讀起來卻頗有趣味。
2、《地理學與生活》
原作名:IntroctiontoGeography,11e
相對於其他地理學書籍,本書特別突出了地理學與生活的相關性。對人體有害的天氣現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形態的變化、城市垃圾與危險廢物的處理等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均有涉及。平實、生動的文字與豐富的實例,使本書極具可讀性,讀者通過本書亦會獲得一種新的思維方式。
3、《46億年的地球物語》
約翰H.布瑞德雷/
這本書既是一本科普讀物,又是一本文化讀物:它講大氣的運行、地貌的變遷、河流的緣起與影響、海洋、火山、地震、金屬礦物,還講亞里士多德對生命的看法、人類文明的更迭、諾亞的方舟、人的慾望、大航海時代等。在介紹地球知識、普及科學的同時,也帶我們體驗了一場人類文明的形成之旅。
4、《古老陽光的末日》
搶救地球資源
本書始於描述世界現況:人口成長、資源涸竭,以及我們如何一路破壞我們的「窩」。在此部分,特別重要的是對一個少有人發覺的要素之新洞察:食物和燃料的能量源頭,以及我們正在耗盡這個源頭的證據。我們將談及現況是如何造成的,以及為何明明山雨欲來,很多人卻無所警覺。
5、《所有可能的世界》
地理學思想史
這是一本地理學史和地理思想史的經典著作。作者在書中提供了古代、中世紀以及現代西方主要國家與地區的地理觀念的演變史,並且介紹了它們的地理學與地理學者的概況,有助於讀者對世界范圍的地理學研究和實踐的跨文化理解。
6、《王恩涌文化地理隨筆》
王恩涌先生的這本隨筆集,共收錄隨筆文章76篇,涉及人文地理學、政治地理學和地理教育三個方面。全書以強烈的人本主義思想,從建築、飲食等角度,以小見大,闡釋文化地理學的思想和內容;同時從大的時空尺度上,從人地關系、地緣政治等角度,對文明變遷、大國興衰,以及文化現象如宗教、語言、習俗等等進行分析和解釋。全書有史有識,內容豐富,兼具知識性和可讀性。
7、《大地記》
原作名:LaTerre
《大地記》是一本關於地理學的科普類書籍,由法國科學家法布爾撰寫。全書分25章,講述了我們安居的地球的方方面面,行文生動而又嚴謹:大到從地球的宏觀環境,小到到一塊陸地、一條山脈、一處河流海洋,極地、地心、崩落的山丘,作者皆系統、詳致地講述了相關知識。法布爾的文字歷來通俗易懂而十分有趣,對讀者有著極強的吸引力,《大地記》即秉承並凸顯了這樣的風格,是一部難得的科普佳作。
3. 文化地理學的五大主要研究主題不包括哪個
人文地理學經過長期發展已形成一個較完整的學科體系。一般可以分為綜專合理論部分屬、通論部分(部門人文地理學)和專論部分(區域人文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綜合理論部分主要指對人地關系理論的研究。人文地理學通論部分可分為經濟、政治、社會文化3個大的方面,也有一些學者將其分為社會文化和經濟兩個主要方面。
人文地理學專論部分則包括對各種
4. 跪求一篇(人文地理專題講座學習心得) 字數500以上 最好在1000字左右
人文地理專題講座--文化景觀 2005-4-29 10:29:28 433
1、文化景觀在人文地理學中的地位與意義:
文化地理學是人文地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研究人類各種文化現象的空間分布、地域組合及文化區形成、發展、演變規律(李慕寒等,1995,第2頁),探討文化事物和現象的形成及發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喬丹和羅文垂(Jordan&Rowntree)認為文化地理學有五大主題,即文化源地與文化擴散、文化生態、文化整合、文化區和文化景觀。
2景觀內涵的嬗變與豐富:
宗教題材繪畫的背景(陪襯)到風景畫(主角)到建築到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借鑒、引入,賦予其新的豐富的內涵,如地理學家、文學家等。
景觀一詞來源於德文landschaft,指風景畫,指景物、景色。後被引入地理學,表達地域綜合體。基於地理現象有兩大類:自然現象與人文現象,景觀相應分為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
7.2.人文景觀(文化景觀)
景觀的研究始於德國近代地理學。德國地理學家拉采爾首次注意文化景觀的研究。美國人文地理學家索爾(蘇爾)主張文化景觀是人文地理的核心。對其概念索爾、李旭旦等給出了不同的解釋,本書做一綜合(43頁)。
2、景觀與文化景觀研究的歷史發展
景觀一詞來自德語,原意是指風景、景物。自從景觀一詞被引入地理學後,就被賦予了特殊含義,即指地球表面各種地理事象的綜合體。景觀可以分成兩大類,即自然景觀和文化景觀(也稱人文景觀)。自然景觀指完全未受直接的人類活動影響或受這種影響的程度很小的自然綜合體。文化景觀是指居住在地球上的人類集團為滿足社會經濟需要所創造的景觀,如農田、城市、荒漠中的綠洲等。
早在1885年,溫默(Wimmer,J)在《歷史景觀學》一書中指出,應把注意力集中於景觀的全貌。拉采爾(Ratzel,F,1844-1904)在《人類地理學》、《民族學》等著作中第一個系統地說明文化景觀概念(他較多地稱為歷史景觀)。把景觀作為地理概念在1906年以後就被普遍採用了。施呂特爾(Schluter,O,1872-1952)於1906年在慕尼黑大學任職演說中提出,地理學者應著眼於地球表面可以通過感官覺察到的事物,著眼於這種感覺——景觀的整體;把景觀作為地理學的主題將給地理學一個合乎邏輯的定義;探討人類創造的景觀(即文化景觀)的變化過程是地理學的主要任務(詹姆斯和馬丁,1989,第219頁)。帕薩格(Passarge,S,1867-1958)不僅在小區域的詳細考察方面,並且在全球范圍內對景觀學作出了貢獻(詹姆斯和馬丁,1989,第224頁)。他反對把景觀作個別的描述,認為必須把景觀看作一種類型;把一種景觀類型看作一種空間體系,即相關要素的集合體;主張劃分景觀類型的最好指標是植被,他據此劃分了地球上的景觀帶(《地球景觀帶:自然與文化》);1913年他創立了「景觀地理學」一詞;於20年代出版了《景觀學基礎》(3卷本)、《比較景觀學》等巨著,提出了城市景觀、空間景觀等概念,成為著名的景觀地理學家。
本世紀20年代,「文化景觀」一詞在地理學中已經被廣泛使用,這與蘇爾(Sauer,CO,1889-1975)創立的文化景觀學派是分不開的。他的「景觀的形態」繼承了施呂特爾和帕薩格的思想,主張用實際觀察地面景觀來研究地理特徵;他在1927年發表的「文化地理學的近今發展」一文中給出了一個簡單而容易使人誤解的文化景觀定義,即文化景觀是「附加在自然景觀上的各種人類活動形態」(DeBlij,HJ,1986,P142)。1931年蘇聯著名景觀學家貝爾格(Berg,LS,1876-1950)發表了《蘇聯景觀地帶》一書,認為景觀「是佔有一定地域並相互聯系的一組環境要素(地方氣象、地形、土壤、植物和動物)所組成的統一體,並認為景觀是地理學的主要研究對象。1939年生物地理學家特羅爾(Troll,C)提出了「景觀生態學」概念,把景觀學與生態學結合起來,推動了景觀理論的發展。
二戰以後,德國地理學者重視研究社會地理學,認為社會地理學的目的在於解釋文化景觀,明確主張景觀變化的主力是人類集團的態度、目的和技能。1964年勞滕扎克(Lautensack,H,1886-1971)在研究伊比利亞半島時,對作為一個連續統一體(半島)的各地段的景觀變化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半島的連續性景觀變化是緯度、高度、距海路程以及最近海岸的方向4個變數的函數。這種「更為精確的分析方法為景觀學提出了新的方向」,「就是這種創新的方向使得區域地理(景觀學)成為大多數德國學者的中心旨趣」(詹姆斯,1989,第230頁)。
在美國,斯賓塞(Spencer,JE,1907-)和霍華斯(Horvath,RJ)、喬丹(Jordan,TG,1938)、德伯里(DeBlij,HJ,)等人分別從農業、文化、行為角度研究了文化景觀。1986年德伯里在《人文地理學:文化、社會與空間》一書中給出了文化景觀的廣義定義,即「文化景觀包括人類對自然景觀的所有可辨認出的改變,包括對地球表面及生物圈的種種改變」(DeBlij,HJ,1986,P142)。沃姆斯利(Walmsley,DJ)和劉易斯(Lewis,GJ)把景觀看作是人們周圍能見到的連續平面,它是人類利用環境的一種產物。我國已故著名人文地理學家李旭旦教授認為,「文化景觀是地球表面文化現象的復合體,它反映了一個地區的地理特徵」(李旭旦,1984,第223頁)。
2文化景觀在人文地理學中的地位及研究內容
喬丹等人認為,由於文化景觀反映了創造景觀的獨特文化,因而景觀是文化的一面鏡子。文化地理學者通過觀察、研究某地的文化景觀,可以獲得關於該處人類集團的許多有用信息。基於這一原因,有的地理學者把文化景觀研究看成是地理學的核心,地理學的中心課題;國內有人把文化景觀研究看成是人文地理學的三大支柱之一。[15]由於蘇爾等人的努力,創立了地理學中的一個重要流派——景觀學派。文化景觀之所以會成為人文地理學特別是文化地理學的一個研究主題,也許部分原因就在於文化景觀較形象地反映了人類最基本的需求,即衣、食、住、行和娛樂。文化景觀也反映了人類集團改造世界的態度。此外,文化景觀還包含著有關文化起源、文化傳播和文化發展諸方面有價值的證據。因此,研究文化景觀不僅要對文化景觀的演變過程作全面分析,而且要對景觀的形態、構成、特徵及其反映的文化特徵進行探討,甚至還要探討如何引導文化景觀建設,使之向和諧的方向發展。由於文化景觀是地球表面各種文化現象所組成的統一體,它的構成非常復雜,既包括景觀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又包括景觀構成的主體,即人文因素。景觀的物質外貌,如聚落的形態與格局、土地利用劃分的現狀與配置、建築物的式樣風格、人類活動的形式等,是表現文化景觀的最重要因素。
目前,國外大多數學者對文化景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即聚落型式、土地利用類型和建築。研究聚落型式時,文化地理學者描述並解釋當地居民建造的房屋、道路及其它建築物布局的空間差異。土地利用類型反映了人們劃分土地的方式,人們把土地劃分成經濟用地和社會用地等。從全球來看,土地利用類型的地區差異極大,包括從綜合經營的大農場,到僅有成百上千塊相互隔離、規模很小土地的家庭經營農場,也包括美國郊區私人擁有的、用籬笆圍起來的一塊塊土地、到城市的公共廣場。在文化景觀中可以區分出兩大類建築,即民間建築和職業建築。前者指沒有職業建築師的幫助而建成的所有建築物,其建築風格和建築方法來源於民間文化。後者則在不同的技術水平上反映了其文化特徵,如職業建築師設計的摩天大樓和大量的可移動房屋的存在反映了北美的物質文化和生活方式。
3文化景觀的主要研究方向
31文化景觀構成
文化景觀存在於地球表面,並占據一定的地理空間。自然因素為人類物質文化景觀的建立和發展提供了各種條件;自然因素本身的獨特組合能構成奇特的自然旅遊景觀,在此基礎上形成獨特的文化景觀;自然環境具有地帶性特徵,使文化景觀中的許多人文要素(如民居等)具有明顯的地帶性。構成文化景觀的自然因素包括地貌、動植物、水文、氣候和土壤等,各種因素在景觀形成中的作用中不相同。地貌條件常常對景觀的宏觀特徵產生巨大的作用,影響到景觀的人文化程度。岩石圈是文化景觀的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場所,是文化景觀賴以存在的基礎。而在森林景觀、草原景觀、鄉村田園景觀、園林景觀中,生物因素是文化景觀中最鮮明的要素之一。
文化景觀構成中的人文要素包括兩類,即物質因素和非物質因素。物質因素是指具有色彩和形態,可以被人們肉眼感覺到的有形的人文因素,包括聚落、人物、服飾、街道、交通工具、栽培植物、馴化動物等。其中聚落最顯而易見,是文化景觀的核心。農村聚落的規模和密度反映了農村地區人口密度及人口分布特徵,也反映了民族的生產生活習慣、區域文化特色、經濟發展水平、土地利用狀況和農業生產結構。依據物質因素的活動性程度可將其劃分為活動性因素和相對穩定因素。活動性因素主要包括人、馴養的動物、交通工具等;相對穩定因素則主要指文物古跡以及其它具有固定位置的建築物。非特質因素不被人們直接感知的、無形的,但對景觀的發展有重大作用的人文因素,包括思想意識、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審美觀、道德觀、政治因素、生產關系等。對這些因素進行研究,可以透過文化景觀的物質外貌,深入文化景觀內部,探究「景」中之「意」、「景」中之「情」,並與具體物質景觀相呼應,使文化景觀的研究不斷深入。
除此之外,文化景觀還有一種凌駕於各物質因素和非物質因素之上、可以感覺到但難以表達出來的「氣氛」,它象區域個性一樣是一種抽象的感覺,是文化景觀構成的非物質成分。英國的哥德曼(Gottmann,I)教授在《歐洲地理》(1969)一書中寫道:「……一個區域要和它的四周區別開來,除了需要突出的山水、語言和技藝外,還必須有一種基於某種宗教教義、社會觀念、政治模式(有時是三者的結合)的強烈信仰。因此,區域化必須以景象作為基礎,每一個社會都有它的特有景象,一種和它的鄰區稍稍不同的標記……」。
32文化景觀的發展
文化景觀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其發展變化服從於其自身的發展規律。文化景觀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每一個時代都對文化景觀有所貢獻,當然每個時代的人都是按照其文化標准對景觀施加影響的。由於民族遷移等因素,一地文化景觀往往並非由一個民族創造的。美國地理學家惠特爾西(Whittlesey,DS,1890-1956)在1929年曾提出「人類佔用說」,認為地理學不應是研究人類對環境的適應,而是要去描述和解釋人類的居住空間,研究一個地區人類社會佔用的歷史演變過程,並稱為「相繼佔用」。文化景觀源於農業,人類農業最早發展的地區成為文化源地,全球五大古文明中心莫不如此。斯賓塞(Spencer,JE)和霍華斯(Horvath,RJ)1963年在《農業的起源》一書中研究了三個近代農業區——美國玉米帶、菲律賓椰棕區和馬來西亞橡膠區——的發展與文化變遷,得出了形成這些農業文化景觀的六個要素:心理要素(對環境的感應與反映)、政治要素(對土地的配置與區劃)、歷史要素(民族、語言、宗教與習俗)、技術要素(利用土地的工具與能力)、農藝要素(品種與耕作方法的改良等)、經濟要素(供求規律與利潤等)。對這些要素進行綜合分析,就可以劃分出農業文化區。
33文化景觀類型的劃分
對於文化景觀類型劃分的原則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國內一些學者對此作了探討。金其銘等於1985年在劃分江蘇省高淳縣的文化景觀類型時,採用的劃分原則有:文化景觀產生的基礎(自然環境、人口密度與分布等)具有相似性;具有基本相同的發生發展過程;文化現狀特點相似;經濟和社會文化的今後建設方向大致相同。董新於1990年提出劃分鄉村文化景觀的五條原則,即相關原則、同質原則、外觀一致性原則、共時原則、發生演化一致原則。由於文化景觀的構成復雜,分類的方法很多。如根據可視性可以把文化景觀分為物質文化景觀和非
物質文化景觀;根據人口密集程度、就業構成、建築物密集城市等可以把文化景觀劃分為農村聚落景觀、人口景觀、政治景觀、語言景觀、宗教景觀、建築景觀、流行文化景觀、城市景觀等較具體的類型。筆者認為,在劃分文化景觀類型時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不能把劃分自然景觀的方法套用到文化景觀上。雖然文化景觀與自然景觀有密切的發生學關系,且都屬於地理綜合體,但在組成要素上前者以人文因素為主,後者為純自然要素,故不可能相互套用,文化景觀應該有其獨特的劃分方法。但是,由於人們對文化景觀概念的認識有差異,對文化景觀的劃分原則和劃分方法存在不同的看法。
其次,文化景觀的劃分必須採取定量和主觀感知相結合的方法。景觀的劃分本身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因此,必須採取定量與主觀感知相結合的方法,即把影響區域文化景觀的主要組成要素以量的規定性來加以限定,結合主觀感知,從而劃分出不同的文化景觀來。再次,劃分文化景觀要注意景觀要素在組合上的相關性。文化景觀是自然因素與人文因素的綜合統一體,在空間上應視為一個整體。盡管聚落是文化景觀最顯而易見的部分,但它並非孤立存在,它必然與景觀的其它要素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在農村地區,農村聚落與另一種文化景觀要素土地利用結合成一個統一體。在我國農村地區,山區與平原的文化景觀迥異,耕作區與牧區、林區的文化景觀也截然不同。江南水鄉磚瓦結構住宅,屋旁有雜樹竹林、村前有河溝池塘,小村莊散布在一望無際的稻田之中,拱橋……構成了特有的統一的水鄉農村文化景觀畫面。這種畫面如果沒有水網、拱橋、稻田,就不是水鄉農村文化景觀了。
34文化景觀的解釋
對文化景觀進行解釋是文化景觀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盡管文化景觀是由作為整體的人類的影響而產生的,但它卻可以由單獨的人以其特有的方式加以解釋。例如,可以賦予景觀以象徵性的評價標准,而這種評價標准又能依次產生一些令人信服的結果。與此類似,如何解釋景觀也反映了有關人員的評價標准和態度。例如,資本家可以從金錢角度解釋景觀,藝術家可以從美學角度解釋景觀,科學家可以從生態角度解釋景觀,社會活動家可以從混亂和非公正解釋景觀。[14]目前,對文化景觀的解釋主要有四種模型。1畫家式模型。它擅長於描述世界,且這種描述具有相當真實的政治後果。但該模型僅局限於歐洲。2民間景觀起源模型。其長處在於它能提供詳細的描述和景觀的歷史,但它難以揭示社會再生產和變革時景觀是如何被利用的。3書本模型。在該模型中,文化被看作是一系列相互聯系的交流符號,景觀被看成是文化的、政治的價值觀得以交流的許多文化書本的一本。該模型的長處在於,它既保持了景觀是一種物質現象的定義,又看到了景觀得以產生和變遷的社會過程。但在許多情況下,該模型所假定的復雜的書內聯系很難探索。4劇本作法模型。它把景觀解釋成劇院,它在捕捉市民宗教儀式的可見的、常規的性質上很有作用,但建立在戲劇比喻上的人類動力模型可能因戲劇腳本和角色表演的固有概念而受到局限(Duncan,1995,P414-415)。GJ劉易斯假定,所有的人均以類似的方式體驗環境且對環境的反應可由社會和文化進行傳輸。之後,他提出了景觀解釋和研究的七條原則[14],即1景觀是文化的線索,可以提供占據景觀的人的類型的證據;2景觀的所有要素都反映文化,從這個意義上講,所有要素同等重要;3通常被看作理所當然的普通景觀很難通過傳統的學術方法進行研究,因而需要新方法,如人文主義觀點所提供的那些方法;4考察景觀的意義需要考察該景觀的歷史;5某一文化景觀的各要素只有放在其地理背景中進行研究才有意義;6因為絕大多數文化景觀與自然環境關系密切,所以景觀的解釋依賴於對該處自然景觀的認識;7景觀中的幾乎全部客體都可以傳輸某種信息,盡管不一定以明顯的方式傳輸。
35文化景觀的應用研究
本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性的生態惡化、資源短缺、人口激增等問題日益嚴重,景觀生態研究受到重視。美國、荷蘭等國在景觀生態設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1]我國的景貴和、傅伯傑等學者在景觀生態和生態規劃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16,17]此外,文化景觀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受到了相當的重視,在旅遊開發、區域規劃與城市規劃、農業發展、環境保護等領域已經得到開發利用,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國內外學者對文化景觀的保護已經達成了共識,尤其是在城市規劃中。我國著名生態學家馬世駿等提出的復合生態系統[18]及生態工程理論為城市景觀規劃提供了新的思路。宗躍光把文化景觀論、景觀生態應用於城市規劃,認為城市景觀規劃將實現四種轉變,即由物理規劃向生態規劃的轉變,土地利用規劃向景觀功能單元規劃的轉變,由點線規劃向景觀網路規劃的轉變,由靜態規劃向動態規劃的轉變。
7.文化景觀
7.3.關於文化景觀含義的拓展與解釋
7.3.1.聚落是最重要的文化景觀。
包括生產與生活設施,內容豐富,反映的人地關系全面。是文化景觀的典型、縮影、載體。
7.3.2.自然條件、自然景觀是基礎。
自然條件對文化景觀的物質內容的基礎作用,同時對文化景觀的形成的潛移默化的背景影響。
7.3.3.人文因素是文化景觀主體(自然是被動的,人是主動的;自然變化慢,人文變化快)
7.3.4.文化景物(物質因素)是文化景觀軀干(形),非物質因素是血肉(神)
文化景觀的外在形式、物質原料組成、裝飾色彩等,是物質的,而其所反映的價值趨向、折射的追求等內在的含義與意義,是文化景觀的神、氣所在。
文章閱讀:
文章1
讀者2002、23期《風格與耐性》、劉元舉《我的家在哪裡》灕江出版社。
文章2
2002、22期《大師的敗筆》、梅資《新華日報》 2002年8月31日
評價:城市規劃專業的優勢,或者說要塑造的優勢的城市軟體、內涵的側重,以及在此基礎上的軟硬並舉、兼施和整合。
7.3.5.文化各因素要個別分析,又要綜合考慮;既有獨立性,又有依賴性,形成景觀綜合體
7.3.6.文化景觀反映人地關系
7.3.7.文化景觀有地域分異,又有時間變化。
美國地理學家惠特爾西的「文化史層」(sequent occupance)。景觀的時空動態變化要求景觀生態、景觀保護、景觀規劃。如果說,文化景觀反映人地關系,那麼,「文化史層」反映動態人地關系,反映人地關系的動態變化。有時,文化景觀由於演進的連續性,形成了很集中的景觀動態變化,如廣州市的「千年古道」、不同時代的北京城,但共多的時候,研究「文化史層」,形成「文化史層」,或者說,從「文化史層」角度研究文化,可能要進行跨時空聯系、集中,如聚落、城市的縱向演進。(詳細內容見最後一章的第三節 文化景觀研究與文化景觀建設)。
從文化景觀到文化史層,從靜態人地關繫到動態人地關系,從瞬間、或時代性的「照片」到歷史「連續劇」,從文明的碎片到文明整體,反映人地關系的演化與組合,反映文明的演進,社會的「進化」。
以下資料來源:徐州師范大學淮海發展研究院 徐州市規劃設計院 豐縣縣城舊城區人口容量與結構調整研究
5. 研究中國歷史地理學的著名學者有哪些分別擅長的方向是什麼
作者:知乎用戶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19936693/answer/2894527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復旦歷史地理最強,所以學者雲集。周振鶴,歷史政治地理、歷史文化地理、中外交流史等;葛劍雄,人口史(含移民史);吳松弟,歷史經濟地理(港口—腹地),人口史(含移民史);安介生,人口史(含移民史),山西區域歷史地理,歷史民族地理;滿志敏,歷史自然地理(歷史時期氣候變化,歷史時期土地利用與覆被變化,歷史地理信息系統);張偉然,歷史文化地理(尤其佛教地理);張曉虹,歷史城市地理、歷史文化地理;李曉傑,歷史政治(政區)地理;王振忠,歷史社會地理,徽學;侯楊方,人口史(含移民史),人口地理信息系統,側重清代。王建革,歷史農業地理,環境史,側重農學。韓昭慶,歷史自然地理,中國地圖學史,環境史。朱海濱,歷史文化地理。傅林祥,歷史政治(政區)地理。楊偉兵,中國歷史環境與社會變遷,清代沿革地理,明清西南區域史。楊煜達,中國歷史氣候變化,西南邊疆史地。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唐曉峰,古代地理思想、先秦地理、歷史城市地理;韓茂莉,歷史農業地理,歷史環境變遷等;鄧輝,歷史時期環境變遷。闕維民,世界遺產,現在不搞歷史地理了。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辛德勇,歷史文獻(不僅限於地理文獻),多研究漢唐地理問題兼及其他。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華林甫,擅長地名學、沿革地理、歷史地理學術史,目前主要研究清史地理問題(清史地圖集)。
中央民族大學:黃義軍,歷史城市地理;歷史瓷業地理(結合考古學方法)。
6. 文化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的關系
文化地理學的研究,旨在探討各地區人類社會的文化定型活動,人們對景觀的開發利用和影響,人類文化在改變生態環境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該地區區域特性的文化繼承性,也就是研究人類文化活動的空間變化。
除此之外,文化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也是文化地理學研究的內容,例如乾旱、半乾旱地區不適合發展耕作業,因此就發展了牧業,進而形成了游牧文化。社會組織作為制度文化,也是文化地理學研究的對象。所以說,文化的產生與發展,與自然地理環境有很大的關系。
狹義的文化地理學是指研究語言、信仰、風俗、文學藝術等精神文化的空間分布及特點的科學,屬於人文地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廣義上的文化地理學,等同於人文地理學。即是研究地球表面人類活動所創造的各種文化事象的分布與變化規律,以及人類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廣義的文化地理學將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社會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等都視為文化地理學的研究范疇。其中政治地理學包括政治地理、軍事地理;經濟地理學包括農業地理、工業地理、交通運輸地理、商業地理、旅遊地理;社會地理學包括人種地理、人口地理、聚落地理、社會地理、(狹義)文化地理。
社會地理學是研究各種社會集團的區域分布、空間利用類型及其地域類型形成過程的學科。社會集團具有不同的類型,起源於特定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方式。這些生活方式代表了不同的社會集團對不同自然環境的反應,具有一定的空間分布。居住在世界上的人們有不同的方式生活,他們的民族祖先、文化習俗、宗教信仰、語言、社會制度、經濟發展水平等都有很大差異,因而可以劃分成不同的社會集團。而社會集團不論大小都佔有地球表面的一部分,都在不同程度上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形成不同的空間布局。
7. 社會文化地理學的著名理論
各地的人口數量、分布和遷移是重要的地理現象,人文地理學者十分關注。維達爾-白蘭士的《人文地理學原理》第一章即論述了人類在地球上的分布、密度以及各洲的人口狀況。第一次世界大戰後,I.鮑曼分析了中歐的人口地域分異現象 ,瑞典地理學家 S.德·耶爾深入研究瑞典人口分布並制出人口分布圖。從此,人口地理學成為人文地理學的一門分支學科。聚落是一種重要的文化景觀,既反映自然環境的特徵,也表現人類文化的差異。德國地理學家J.G.科爾最早對聚落作系統的研究,他於1841年發表了《人類交通居住與地形的關系》。白呂納則把房屋這一聚落現象列為人文地理事實的第一綱第一目,包括房屋類型、村落形式、都市位置及其與環境的關系。此後,聚落地理研究在一些國家形成各自的風格。如德國著重聚落景觀,法國重視經濟對聚落的影響,英國偏重聚落歷史地理,美國則關注白人拓荒者居住問題。聚落地理學形成後,最初包括在其中的城市地理學由於發展迅速,逐漸獨立成為人文地理學的一個分支,使得聚落地理學現在實際上是研究鄉村聚落地理。以鄉村地區的經濟、社會以及資源和環境問題為研究對象的鄉村地理學也是在聚落地理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其研究內容已超出鄉村聚落地理范疇。
8. 為什麼文化生態學是文化地理學的核心理論
文化生態學研究的是文化與環境的關系.研究地域文化的組成、功能、結構、空間特性和時間動態,系統要素之間與系統內部發生的各種過程極其互相作用機制.系統的相互作用關系包括:文化與文化之間、文化與環境之間、各種過程之間的相互關系.文化生態是用生態學的觀點研究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既研究自然地理環境在文化發展中的作用,也研究人的文化作用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一、直鏈型文化生態關系對應的人地關系思想流派:
①環境決定論:強調自然環境對社會發展的決定作用.人是環境的產物,其活動、發展、分布都受環境的嚴格限制.代表學者有亞里士多德、孟德斯鳩、黑格爾、拉采爾等.
積極意義
反對唯心主義神決定論
客觀上尊重和保護自然環境
消極意義
束縛人對自然的開發利用
自然宿命論,助長種族主義,發達國家的侵略擴張
這種直鏈型研究方法中環境以單向因果關系強有力地限制文化,環境對文化的作用是因果直鏈型.這種環境決定的思潮雖然流行時間長,當是過分強調環境的作用,忽視了各種因素之間的復雜關系,人類社會不僅受環境影響,也受社會、歷史諸因素影響.環境並不起決定作用.
二、網路型文化生態關系對應的人地關系思想流派:
①可能論:注重人對環境的適應與利用方面的選擇能力 .
觀點 :人與地理環境相互作用,互為因果
自然地理環境為人類社會發展提供多種可能性,由人類能動地擇.學者:維達爾·白蘭士和白呂納.
積極作用
批判人地關繫上的必然論、決定論
有助於人類發揮主觀能動性,推動社會發展
局限性
尚未找到人類社會發展和人地關系的決定因素
尚未發現人類改造利用自然的合理途徑
將人地關系仍視為因果關系,不利於認識人地關系的復雜性
②適應論:
1、觀點
人地關系是人類對地理環境在利用中的適應
人對地理環境的適應具有多種可能性
2、代表學者:
英國人文地理學家 羅克斯比(1880—1947年)
人文地理學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人群對他們的自然環境的適應;二是居住在一定區域內人群及其和地理區域之間的關系.
(1)人的生理適應自然地理環境形成種族地理現象
(2)人類生產活動適應自然地理環境形成經濟地理現象
(3)人類社會組織適應自然地理環境形成社會地理現象
(4)人類政治活動適應地理環境形成政治地理現象
③生態論:
1、觀點:
人地關系是人類對地理環境的選擇性反應
地理學統一的主題是人地關系--人類生態
2、代表學者:
美國地理學家 巴羅斯(1877—1960年)
生物學借用「生態」術語關注生物與自然地理環境的關系,社會學將「生態」還原為人類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地理學為「人類生態學的科學」,其目的不在於考察環境本身的特徵和客觀存在的自然現象,而在於研究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反應.
歷史學是研究人類在時間上的關系.地理學側重於分析人類在空間上的關系.
④文化決定論:認為隨著科學的發展,現代技術條件使人類可以按照自己的願望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人地關系中人取決定作用.
相同的自然環境+不同的文化系統=不同的文化景觀:傳統社會-文化的多樣性,「十里不同風」
不同的自然環境+相同的文化系統=相似的文化景觀:現代社會-文化的趨同,「千城一面」現象
積極作用
批判自然地理環境決定論
客觀上激發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
危害
破壞自然環境
破壞生產力
否定自然地理學
三、和諧文化生態關系對應的理論:
人地關系協調論 (和諧論)
觀點:人類社會與地理環境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形成一個復雜的人地巨系統
人類社會與地理環境對立統一
社會發展與地理環境應協調發展
人類必須約束自身行為來協調人地關系
代表學者與論著
莊子 齊物論 李特爾 M.J.懷特 吳傳均
9. 社會文化地理學研究的什麼
社會文化地理學是人文地理學的分支學科。社會地理學分析空間中的社會現象,研究各種社會類型的區域分布並分析比較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在探討人地關繫上強調社會因素對地區文化景觀、生活方式的影響。研究內容包括人口、聚落、民族、宗教、語言、行為和感應等方面的地理問題,並致力於解決社會問題。文化地理學則從人類文化的空間組合的角度,解釋各種文化要素如何使不同地區具有各種區域特徵,研究對象和內容與社會地理學有許多相同之處。但前者主旨是研究人類不同社會集團的地域特徵及其與環境的關系,後者則是研究人類創造的文化地域。有些學者將社會地理學和文化地理學的內容合稱為社會文化地理學。很早以來,地理學的著作中已注意到種族和民族的分布以及自然環境對人類的影響。拉采爾的人文地理學代表著作即以人類地理學 命名。在維達爾- 白蘭士和白呂納的人文地理學著作中,也都包含種族和民族地理的內容。不過,現在人種地理學和民族地理雖然仍是介於人種學、民族學和地理學之間的邊緣學科,但研究者則多為人種學和民族學者。
著名理論:
各地的人口數量、分布和遷移是重要的地理現象,人文地理學者十分關注。維達爾-白蘭士的《人文地理學原理》第一章即論述了人類在地球上的分布、密度以及各洲的人口狀況。第一次世界大戰後,I.鮑曼分析了中歐的人口地域分異現象 ,瑞典地理學家 S.德·耶爾深入研究瑞典人口分布並制出人口分布圖。從此,人口地理學成為人文地理學的一門分支學科。聚落是一種重要的文化景觀,既反映自然環境的特徵,也表現人類文化的差異。德國地理學家J.G.科爾最早對聚落作系統的研究,他於1841年發表了《人類交通居住與地形的關系》。白呂納則把房屋這一聚落現象列為人文地理事實的第一綱第一目,包括房屋類型、村落形式、都市位置及其與環境的關系。此後,聚落地理研究在一些國家形成各自的風格。如德國著重聚落景觀,法國重視經濟對聚落的影響,英國偏重聚落歷史地理,美國則關注白人拓荒者居住問題。聚落地理學形成後,最初包括在其中的城市地理學由於發展迅速,逐漸獨立成為人文地理學的一個分支,使得聚落地理學現在實際上是研究鄉村聚落地理。以鄉村地區的經濟、社會以及資源和環境問題為研究對象的鄉村地理學也是在聚落地理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其研究內容已超出鄉村聚落地理范疇。
10. 文化地理學的研究框架
文化景觀是某一群體利用自然景觀的產物。包括不同區域的文化景觀差異、形成過程以及形成因素的研究。聚落是組成文化景觀的一個主要部分,文化地理學對房屋的形式、布局以及它們同交通、建築材料、田地類型、自然障礙和自然資源的關系等作了很多研究。
文化是驅動力,自然區是媒介,而文化景觀則是結果。在某一特定文化的作用影響下,由於文化本身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因而文化景觀所經歷的發展變化則經過不同的發展階段,或許最終將達到其發展循環的終點,但隨著某種不同外來文化的介入,便開始某一文化景觀的更新,或進行某一新的文化附加在原有景觀殘余之上的演化過程。 區域是地理學的核心概念,文化區則是文化地理學的核心概念,文化區或地域文化歷來是區域地理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1920年代,文化地理學在美國加利福尼亞伯克萊大學誕生。自此地域文化成為文化地理學的研究內容。文化地理學之父索爾(Carl O. Sauer)從景觀入手,分析文化區的特徵和范圍。地域文化以文化區(cultural region)的概念形式列為文化地理學研究的5大主題之一。在傳統文化地理學中,文化區被劃分為形式文化區(formal region)、機能文化區(functional region)和鄉土文化區(vernacular region)。這些文化區已明顯不同於區域地理中的「地域」。例如漢語區為形式文化區,它覆蓋了很多傳統的地域文化區;再如嶺南文化區或美國迪克西(Dixie)文化區作為鄉土文化區,比人類學研究的鄉土文化單元要大得多。
地球表面盛行一定文化特徵的地區。一個文化區具有一個特定的文化體系,包含許多文化綜合形成的文化復合體。劃分文化區並確定其界限,探討當前的和歷史時期的文化區,研究文化區的演進過程及其內涵,其范圍可包括全世界,也可限於個別國家或地區,都是文化地理學的重要內容。
雖然文化地理學的文化概念一般是指物質文化,但如今已包容一定的作為社會集團的文化標記或組成工具的非物質文化。形成語言地理、民俗地理、民族地理、宗教地理等。
以漢語為例,漢語以中原地區為其產生的源地,通過歷史上多種形式的文化擴散,形成了今天世界上大小不同的漢語文化區。
不同文化區的文化可以通過人口的遷居、戰爭等形式相互滲透。例如游牧文化區與農耕文化區的文化交流和不同宗教區之間的文化交流。有時這種交流是相互融合的,有時又是沖突的。而文化區重疊時的文化整合,也是文化地理學的研究范疇。 即地理環境在文化發展中的作用。如探討古文化中心的地理環境,近代文化發展與溫帶氣候的關系等。有些學者過於強調環境對文化的作用,如E.亨廷頓強調人類文化進步主要取決於氣候,溫帶氣旋區遠比地球上其他地區為優越」,認為西歐和北美具有促進文化發達的理想氣候。英國的F.馬卡姆所著《氣候與國力》(1947)中,認為地中海文化從埃及、希臘到羅馬,是冰川後退以後幾千年氣候變遷的結果。這種環境決定論曾為地理學家所拋棄,歷史學家也曾不再為人類文明尋找地理的答案。但是自然環境對社會發展有推動和延緩的作用,所以作為影響因素的一個側面也還是值得研究的。
環境不僅僅指自然地理環境,一定地域或民族的文化是多種環境因素制約的結果,探索文化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可以正確掌握該地區或該民族文化特點的形成過程,文化的復雜的傳播和擴散影響的范圍,它對該地區和民族物質和精神生活的作用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