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高中地理學科素養教學設計

高中地理學科素養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 2021-03-10 10:20:54

㈠ 初 高中地理 學科素養一樣嗎

追根溯源,中國古代教育智慧中雖未明確提及人才培養的核心素養,但從《禮記·專學記》到癸卯學制,兩千年來屬教育不乏素養方面的內容,如墨家的賢能、節儉、平和,儒家的仁、禮、德、教、中庸,尤其是朱熹倡導的仁民愛物、責任擔當和王陽明之「致良知」……其不同角度倡導的「交集」,都認可素養是教化、體驗的結果,素養靠訓練和實踐而習得,涉及能力和品格。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頒布之後國家關於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布局的「總開關」,也是後《綱要》時代對課程「三維目標」的發展與深化,預示著國家對教育指導思想從教書向育人方面的傾斜和邁進。 傳統課程目標的3個維度是,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然而,許多學校更關注對學生「知識與能力」和「過程與方法」的培養,「情感態度

㈡ 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

從2019年秋季開始全國范圍內啟動中小學生教程改版,地理學科也不例外。教材最大的改變就是為了適應不同學生學習地理的目的。第一部分學生學習高中地理的想法就是為了通過高中地理學業水平考試,更直白點說,就是拿高中畢業文憑用的。第二部分學生學習高中地理的想法是把高中地理當作一門選考課程,參加高考用的。還有第三部分學生對地理感興趣,高中畢業後還想在大學里繼續深造地理專業。所以高中地理教科書就分成必修和選擇性必修兩大類。因此,高中地理教學中對學生的地理素養的要求也差異較大,但不管怎麼說,傳道授業解惑的本質是不變的,前一輪新課程提出四大能力的要求還是不變的,下面簡單談幾點:
1、我們要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從生活角度說,現代社會每個人都需要地理基本知識。比如說,有些人開了導航,還是迷了路,開錯了路線,就是因為他們的方向感太差。學了地理,卻認不出天上的一個星星,不知道地質災害的基本避險知識,沒有形成地理綜合性思維方式等等。
2、我們要提高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從高考角度說,地理信息題是這幾年常考常新的出題方式。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就應該多收集新素材,讓學生的知識面更廣,眼界更高。對選擇性必修的內容,要做到講深、講透、講全,著重開展邏輯思維的訓練和綜合表達的訓練。
3、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人地關系理念。對未來社會來說,公民的地理素養是不能缺失的。

㈢ 新課改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

地理學科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是中學各個學科中惟一以探索人類可持續發展為目的的學科,在解決當代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等問題上具有重要作用。面對新一輪的課程標準的全面實施,《高中地理課程標准》將「培養未來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作為核心理念,無疑會對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等地理素養方面的提高起到巨大的作用,同時使學生具備較強的社會觀察力和競爭力,能夠迅速適應當前瞬息萬變的社會。面對新課程改革,如何改變以往傳統的地理教學模式,精心地設計新穎而有效的教學方法以促使學生能夠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探究課本及課外知識發展自己的地理綜合素養能力,成為當前和今後地理教學的重點和趨勢。通過多年的地理教學實踐,作者認為主要通過以下三個方面的策略方式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能力。 一、改變傳統的地理教學觀念,樹立現代地理教學新理念 傳統的閱讀教學其實存在著很多弊端。比如在傳統的中學地理教學中,主要是通過「填鴨式」或「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靠學生的機械記憶能力來記住所學知識,然後通過閉卷考試來考察學生的學習結果。課堂教學方面在課堂上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以教師為中心和以課本為中心」的情況,卻忽視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這種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往往使學生對學習生活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負擔較重。 現代中學地理教育的核心是素質教育,中學地理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內涵實際上是注重對學生地理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的知識、能力協調融合,開發潛能,發揮特長。正如體現素質教育理念的新課程所倡導的地理教學方式那樣,在這種教學方式中教師不是單向的將現成的地理知識、地理原理與地理規律的結論傳輸給學生,而是在教給學生地理知識的同時,將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指導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上,更注重強調過程性學習,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教師則成為這些學習方式得以實現的合作者、引導者和促進者,使課堂教學應當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轉變為能力培養和非智力因素的開發。這些素質教育的理念體現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就表現在課堂中師生的互動,表現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學習能力、思維能力、運用能力等能力的有意識培養。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思維意識 所謂創設「問題情境」就是在教材內容與學生求知心理之間創造一種「不協調」,把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中的過程。學生要擺脫這種「不協調」,就必須進行創新活動,運用以前沒有用過的方法解決現在遇到的問題,從而使學生養成樂於思考的習慣,學習和積累地理思維的方法。根據新課標大綱要求,學生必須學會運用相關地理規律和原理進行探究性的學習。這就要求地理教師在教學中必須精心地設計問題,為學生設置「問題情境」,提供探究性學習的平台,進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所以,在地理教學中教師不要急於把現成的知識硬灌給學生,而是要善於啟發學生,幫助他們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善於聯系新舊知識間的相似點和不同點,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己學知識探求新的知識,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認識水平,盡可能地創造條件,使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總結,形成他們自己的概念比如在講中亞這一章節時,可以列出以下過程讓學生思考填寫:中亞距離海洋(遠),深居亞歐大陸(內部)———海洋水汽(難以到達)———致使氣候(乾旱半乾旱)———導致植被以(草原、荒漠)為主———為發展(畜牧)業提供了條件,(畜牧)業比較發達———紡織業和畜產品加工業發達———河湖多(內流河、內流湖)。通過這個過程使學生認識到地理位置影響了自然環境,自然環境又影響了經濟發展,它們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從而學生在判斷、分析、推理的過程中提高了能力。還有在講授「分析熱帶雨林氣候的形成」時首先讓學生閱讀世界氣候圖,然後設問:「是不是世界上只有赤道附近才有熱帶雨林氣候,世界上還有哪些地區具有這種氣候?是不是赤道沿線均為熱帶雨林氣候,為什麼?」 這種探究問題的設置,不但幫助學生探究、發現,解決問題,更是對學生的一種激勵,從而達到對創造性思維能力和素養培育的目的。 三、積極開展地理課外活動,培養地理知識應用的能力 地理知識應用的能力既表現在野外實踐和日常生活中地理知識的應用,又表現在綜合分析、解決地理問題等諸多方面。學習地理不能僅僅以書本為中心,必須走出課堂,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實踐中去,以增強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感性認識,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和學校要盡一切可能,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走出課堂參加實踐。如參觀工廠,調查工業「三廢」的排放與治理,考察當地土地利用狀況,參加鄉土地理調查、氣象觀測、地震測報、天象觀測等活動,舉辦地理知識競賽、地理主題會等。當然,這些活動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明確目的、任務、意義,避免盲目性和被動性。這樣的地理活動可以使學生能夠在實踐活動中增長知識、培養能力、獲得樂趣、增強信心,從而提高其地理素養的能力。

㈣ 什麼是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地理科學能力是學生智力、能力與地理學科的有機結合,是地理科學素養的核心。

地理專科學能力屬既應該包括一般科學能力,也應該包括地理學科特有的科學能力。美國《國家地理標准》將地理能力目標確定為培養五項核心地理技能:

(1)提出地理問題的技能;

(2)收集地理問題的技能;

(3)整理地理問題的技能;

(4)分析地理問題的技能;

(5)回答地理問題的技能。

(4)高中地理學科素養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面對學科核心素養,基於課程功能與價值的以社會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和以學科為中心的主題教學探索;基於學科內容整合的「單學科—主題」「多學科—主題」和「跨學科—主題」的主題教學探索,等等,給我們「彷彿若有光」的期待。

我們願意將主題教學視為情境教學。但如果按照「真正進入到真實情境」的復雜情境的要求,也許其路漫漫。學科核心素養與復雜情境的挑戰,何止是教學環節,包括政府的「管」、學校的「辦」、教師的「教」、學生的「學」,以及專業機構的「評」和社區社會的「議」各個方面。

借用也是沿用懷德海的話說:「這是教育的金科玉律,也是一條很難遵守的規律。」

㈤ 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實現核心素養的培養

教育部《關抄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要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其中提出"核心素養體系"這個詞.地理核心素養包括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等.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通過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結合,促進學生個人能力和素質水平的不斷提高.

㈥ 淺談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實現素質教育

在中學教育中,素質教育被提升到了一個嶄新的歷史高度,無論是對於德育認識,還是審美能力,抑或創新精神等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尤其是人類面臨的環境、資源、人口問題逐漸引起人們重視的今天,中學地理顯得尤其重要。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更好地踐行素質教育理念,對於提高國民素質,培養21世紀「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全面發展的人才,促進國家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一、提高教師素質
1.提高教師的文化素養。在教育領域,有一句話很是得到大家的肯定,要想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這句話延伸到現在,就演變成了朱熹的一句話:「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意思就是說教師的文化素養需要跟隨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我們的知識結構,無論是地理方面的專業知識,還是其它學科的業務知識,我們需要更廣泛地博覽,更深刻地把握。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課堂上對於知識的講解旁徵博引,游刃有餘,在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也使得我們的教學藝術趨於完善。
2.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在教師具備強大的專業知識能力的基礎上,要做一名出色的地理教師,強化素質教育的極力實施,我們還需要在教育專業的能力提升方面下大力氣,提升自己的教學藝術性。對於提升課堂教學藝術,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都有著極大的好處。
3.提高教師的師德。教師職業的本質,就是奉獻,也就是說,教師的職業價值不能簡單地用幾千塊錢的工資來衡量,教師對於學生的影響也不僅僅在地理方面的專業知識,更是對於學生人生態度、情感價值觀施與榜樣性的影響。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必須樹立堅定的愛國愛生,奉獻教育事業的信念與理想,另外,我們還要在師生關系,以及個人魅力方面來潛移默化地施與學生正面的積極影響,使學生在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的同時,還要給他們的人格養成注入強大的活力。
二、注重教學細節,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愛國之情
在地理教材所編入的知識體系當中,很多內容都滲入了一定的愛國主義因素,這既是當前課程改革的一大特色,同時也是學生成才,知識成長的一個必需環節。教師在講解這些章節時,要以情動人,注重語言的感染力,與學生情感共鳴。教師自身在教學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民族自豪感與自尊心,需要通過教師的言行舉止、神色情態來進行無形的滲透。眾所周知,我國的地理常識中蘊含著豐富多彩的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教學中教師要適時對比、比較,增強學生愛國之情。比如講到中亞南亞西亞嚴重的民族宗教沖突時,可與我國進行對比。我國對民族關系較好的處理,我國政府對少數民族的照顧,政策的優惠,是很多國家難以做到的。從民族關繫上看,中國是世界上多民族國家中最團結最和諧的國家。這樣對比,就更加增強了學生的愛國之情。再比如通過新中國成立前後的對比,使學生了解到我國社會主義的建設成就。特別是通過學生熟悉的家鄉的發展變化來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並使之升華為對祖國的熱愛,這種有血有肉的愛,更容易被學生接受,更能激發他們的報國之情。

㈦ 如何實現高效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

重要的就是引起學生的興趣,高中地理重要的是理解+記憶的哦。要把原理跟同學們講清楚,舉例說明和根據實際中遇到的題目相結合就可以的。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