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課改地理教學總結

課改地理教學總結

發布時間: 2021-03-10 08:24:00

七年級地理上冊教學總結

七年級上地理復習提綱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
第一節 地球和地球儀
1、 地球的形狀:球體。
2、 運用生活中的自然現象說明地球是球形:(1)海邊看到遠處帆船駛來,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到船身。(2)月食現象。
3、 經緯線特點。
緯線 經線
緯線 經線
定義: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定義:連接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指示方向:東西方向。 指示方向:南北方向。
長度:長度不一,赤道最長。 長度:所有經線長度相等。
形狀:除極點外,緯線圈都是圓。 形狀:所有經線都是半圓。

緯度 經度
起止度數 0O ( 0O 緯線叫赤道 )—90 O N/S 0O ( 0O 經線叫本初子午線)—180 O
代號 北緯—N,南緯—S 東經—E,西經—W
如何區分 區分南、北緯(兩種方法):
1、赤道(0O 緯線)以北為北緯N,
赤道以南為南緯S;
2、緯度向北遞增為北緯N,
緯度向南遞增為南緯S。 區分東、西經(兩種方法):
1、本初子午線(0O 經線)以東為東經E,
本初子午線以西為西經W;
2、經度向東遞增為東經E,
經度向西遞增為西經E,
半球劃分 赤道分南、北半球 20 O W和160O E分東、西半球

4、 主要的經線:本初子午線、180°。主要的緯線:赤道、北極點90°N、南極點90°S。

5、 東西半球的劃分界線:20°W、160°E。

6、 南北半球的劃分界線:赤道(0°)
7、 利用經緯網定位。
參照《地理填充圖冊》第7頁,第5題。要會判斷A、B兩點的經緯度。
8、
第二節 地球的運動
1、 地球的自轉
地球運動 繞什公轉 運動方向 運動周期 地理現象
面對赤道 面對北極 面對南極
自轉 地軸 自西向東

逆時針

順時針

一天 1、晝夜更替
2、時差
3、日月星辰東升西落

2、 地球的公轉

地球運動 繞什麼轉 運動方向 運動周期 地理現象
公轉 太陽 自西向東 一年 四季的變化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日期 3.21 6.22 9.23 12.22
太陽直射點位置 赤道 北回歸線 赤道 南回歸線
北半球晝夜長短 晝夜平分 晝長夜短 晝夜平分 晝短夜長

3、 地球上的五帶

第三節 地圖
1、地圖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
2、會判別方向、運用比例尺計算實際距離、比較比例尺大小、判斷山體的不同部位。
參照《地理填充圖冊》第8頁,第2題、第4題、第5題。

第二章 陸地和海洋
第一節 大洲和大洋
1、 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七大洲:亞洲(面積最大)、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跨經度最大)、大洋洲(面積最小)
四大洋:太平洋(面積最大)、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面積最小)
2、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峽。
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蘇伊士運河。
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

第二節 海陸的變遷
1、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地殼的變動、海平面的升降、人類活動(如填海造陸)。
2、板塊運動特點: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
3、世界六大板塊的名稱、分布

4、能夠運用板塊運動的觀點,解釋現象。
參照《地理填充圖冊》第15頁,第④小題。例如解釋珠穆朗瑪峰升高的原因、日本多地震的原因。
第三章 天氣與氣候
第一節多變的天氣
1、天氣與氣候的區別:天氣多變、短時間、不穩定,氣候是長時間的、穩定的。另外氣候包含氣溫和降水兩方面。(了解即可)
2、衛星雲圖上綠色——陸地,藍色——海洋,白色——雲雨。在圖上看到地面一處是綠色,表示當地天氣晴朗(衛星雲圖如右圖)
3、(右圖)風向的判斷:在沒有尾羽的一端箭頭。右圖的風向是西北風
風力的判斷:一個尾羽=2級。右圖的風力是4級風
4、 常用的天氣符號(識記)

第二節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第三節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5、
氣溫日變化:氣溫最高(14時),氣溫最低(4時左右)
氣溫的變化
(課本p51圖) 氣溫年變化:北半球陸地(7月最高、1月最低)
南半球陸地(1月最高、7月最低)
氣溫、降水的分布都受緯度位置、海陸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響。

氣溫的分布 降水的分布
緯度因素 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 赤道到兩極遞減
海陸因素 夏季陸地氣溫,冬季海洋氣溫高 沿海多於內陸
地形因素 海拔越高,氣溫越低。
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0C 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另外要知道: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西岸和內陸降水少
另外氣溫還要掌握地理填充圖冊P17的1、2兩大題。降水主要還要掌握課本P56活動題
第四節世界的氣候
6、世界的氣候類型分布 (主要掌握下面幾種氣候類型的特點和分布)
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
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乾燥,分布於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西岸和內部
地中海式氣候——夏季高溫乾燥,冬季低溫多雨;分布於溫帶大陸西岸
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分布於溫帶大陸東岸,揚州就是這種氣候類型
溫帶氣候類型中大陸內部是溫帶大陸性氣候,這種氣候類型在溫帶區域的分布最廣。
掌握地理填充圖冊上P19的第1題、第2題的①(畫圖尤其要掌握)、③、④ P21的第4題
第四章 居民與聚落
第一節 人口和人種
1、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課本P65頁活動題2(計算四個國家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並完成題目)
2、世界人口稠密區從緯度位置分析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地區;從海陸位置分析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內陸地區人口稀疏);從地形因素分析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區。
3、人口增長過快的問題:就業困難、住房擁擠、交通堵塞、人均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等。
人口增長過慢的問題: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等。
4、白色人種主要分布於歐洲、美洲、大洋洲、
黃色人種主要分布於亞洲東部
黑色人種主要分布於非洲
非洲是黑人的故鄉,但為什麼美國(屬於美洲)這些不是非洲的國家會有黑人分布?是因為歐洲殖民者發現美洲新大陸,要開發美洲,從非洲擄掠了黑人販賣到美洲為奴隸,所以現在美國的很多黑人的祖先都是當時的黑奴。
掌握地理填充圖冊P23第2題 ,P24的第4題的②、③ ,P25的①、②

第二節 語言和宗教
5、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
漢語(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俄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
6、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區和特點
如 阿拉伯地區(即西亞和北非)的人信奉伊斯蘭教,如沙烏地阿拉伯這些國家,宗教活動場所是清真寺;
歐洲和美洲的人多信奉基督教,如英國和美國等,宗教活動場所是教堂;
東亞、東南亞一些人(如泰國人)信奉佛教,佛教多佛寺。
地理填充圖冊P26頁第1題、第2題的②

第三節 人類的居住地——聚落
7、 自然條件:氣候、地形、水源、自然資源、土壤、交通、位置
聚落的形成條件
(課本P80圖) 人文條件:歷史文化、宗教、政策

聚落的形成條件了解即可,主要會使用聚落形成條件來進行分析
8、讀右圖,思考下面的問題
1、三地為什麼能形成聚落?
2、假設你是本地區的城市建設局長,你會選三地中哪個建設城市?並且闡明你的理由?
答:1、三地地形平坦、水資源豐富、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有河流)
2、選2.因為2位於河流交叉口,交通更加便利;位置佳,距離1和3都很近,便於人力和物力的集散,方便溝通;平坦的地表更多,比1和3更加開闊,發展空間較大。
9、聚落分為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現有鄉村聚落,後有城市聚落。
人口密度 人員職業構成 經濟特點 聚落規模 建築特點
鄉村聚落 小 農業為主 不發達 小 密集(高層建築)
城市聚落 大 非農業為主 發達 大 稀疏(低層建築)

第五章 發展和合作
一、國家和地區
1、世界面積位居前六位的國家: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
2、世界人口位居前三位的國家:中國、印度、美國。
3、地跨兩洲的國家,例如埃及(跨亞非)、土耳其(跨亞歐)、俄羅斯(跨亞歐)。
二、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比較
1、世界上主要的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例如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紐西蘭、亞洲的日本等。
2、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例如中國。
3、發展中國家經濟較落後的原因。
4、名詞解釋:「南北對話」、「南南合作」。
三、國際合作
1、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國際組織與他們的職責宗旨、倡導精神。(參照《地理填充圖冊》第30頁。)
2、聯合國成立時間(1945年)、總部(美國紐約)、基本宗旨(「促進國家發展,維護世界和平」)、5個常任理事國(中國、美國、法國、俄羅斯、英國)。

❷ 新課改下高中地理教學的幾點反思

新課改更加註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不僅要學習新知識更要提高學習的效率、改進學習的方法、提高應用新知識的能力。這對高中教師來說又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面臨這一挑戰,高中地理教師要反思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首先,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個體帶動整體。作為高中地理教師,首先要了解班級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在授課一段時間之後,可以進行一個小的測試,主要目的是了解學生的水平,知道哪些學生學習能力比較強,哪些學生學習能力比較弱,也要知道教師講的知識對學生來說,哪一方面接受起來比較困難,哪一方面比較容易,在初步了解學生的情況之後,就可以與學生進行交流,看看是哪些原因造成的這樣的結果。在之後的教學中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學習能力較高的學生可以幫助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大家互相交流,共同進步。這樣學生分層的現象就會逐漸減弱,即使是學習能力比較低的學生也能感覺到自己是被關注的,從而也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
其次,豐富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地理產生興趣,才會有探索下去的慾望,才有可能成才。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教學的要求,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多利用教學工具,比如在學習地形地勢的時候,要多讓學生接觸地圖,教師可以利用地圖教學,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各種地形的差異和特點。在學習各個國家的地理位置、文化特點的時候,要利用地球儀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各個國家的位置,還要多設置一些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了解各個國家的特點。比如在學習非洲的氣候特點時,教師可以設置情境:"如果要到非洲去旅遊的話,沿途的植被會有怎樣的變化?"等等,這樣身臨其境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讓學生把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感會到地理學習枯燥乏味。
最後,多引導學生將課本知識應用到實踐。高中地理雖然分為人文和自然兩個系統,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把這兩個系統完全孤立開來,在學習自然環境的時候也要考慮人的活動會對自然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人應該怎麼做才能保護自然環境。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多進行一些實驗,比如模擬地震發生的過程,讓學生深刻了解地震發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以及怎樣降低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在學習比較抽象的知識時,要多藉助教學工具,比如在學習區時的計算時,教師要多讓學生觀察地球儀,幫助學生提高空間想像能力;在平時的教學中還可以加入一些課外實踐課

❸ 淺談新課程改革下怎樣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效率

新課程大力倡導有效教學理念,也就是要求教師在堅持基本教學規律的前提下,盡可能節省物力、精力和時間的投入,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相關研究表明,教師的研究行為從根本上決定了課堂教學質量,由此,初中地理教師要改進教學行為,顯著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實現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有效性。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出了相關的策略和措施。
一、切實轉變師生觀念
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是各項政策和規定的實施者,教師觀念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教師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入領會新課標的各項指導思想,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翁。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者的角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實踐中,顯著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具體來說,教師要注重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發揮,引導學生參與地理教學活動,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過程,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同時,教師要強化自身知識內涵,增強自身的職業素養和專業素質,切實轉變教學觀念,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最大化。此外,要將高效課堂的理念傳達給學生,幫助學生養成勤於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引導學生大膽探究,挖掘出地理事物間的有機聯系和規律,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再創造能力。總而言之,轉變師生觀念,有利於建設初中地理高效課堂。
二、增強教學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
有些地理活動題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思維性,部分學生會感到無從下手,這時,教師就要以各種趣味方式啟發和引導學生,拓寬學生的思維面,確保活動題討論環節的有序開展。比如,將時事新聞引入課堂教學中,以身邊現象、生活實例為基本切入點,引入趣聞、典故、漫畫、名人詩詞、歌謠或者民間諺語等,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講解《中國的氣候》這一章節知識時,要求學生討論「季風氣候對我國工農業有何影響?」初接觸這個活動題時,學生感到一籌莫展,課堂氣氛較為沉悶,不利於教學環節的有序開展,這時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了季風氣候影響我國工農業的具體資料和圖片,引導學生從降水和氣溫兩方面思考,將南平農業現象和氣候作為基本切入點。這些材料真實可感,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著一定的交叉,能引起學生的共鳴,課堂氛圍瞬間活躍,小組長帶領小組成員展開激烈討論,並將觀點匯總,與全班同學交流、討論,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三、進一步明確教學目標
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作為支撐,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但是教學目標的實現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漸進的第一,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了解,制訂出針對性強、可操作的教學任務,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機會,讓學生充分感受地理學習的樂趣和魅力;第二,大力倡導自主學習理念,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成就感和自豪感;第三,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和主體差異,為優秀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平台,鼓勵學困生,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應有的發展。
四、注重教學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相比較於其他階段的地理學習,初中地理學習與現實生活有著更加緊密的聯系,就教材內容而言,地形、氣候等知識既是學習的重點,又與現實生活環境有著密切聯系。例如,教師在講解氣候這一章節的知識時,既要保證教材教學的順利完成,又要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點運用到所處城市中,讓學生總結教材內容與本地氣候特點之間的共性和個性,我國氣候大陸性、季風性較突出,其中兼有熱帶、亞熱帶以及溫帶氣候,學生要明確自己所處的氣候帶,然後以此進行拓展延伸,熟記類似地區的氣候特點。在教學中,教師將教學與實際進行有機結合,不僅能使學生產生認同感和共鳴,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和學習。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和幫助學生構建行之有效的解題技巧和解題思路,以便在考試中獲得好成績。傳統教學中,教師占據著主導地位,學生處於被動接受地位,課堂中教師採用滿堂灌的形式,導致教學時間多但有效性不強,由此,教師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摒棄傳統的、落後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找到問題的關鍵點和突破口,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地圖、地球儀等教學輔助工具的優勢,給學生更為直觀的課堂感受,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五、發揮榜樣的力量,構建高效課堂
要確保地理導學案的成功應用,就要充分發揮組長的作用。假若缺乏得力組長的支撐,導學案的完成效果會大打折扣,該組的學習效率也會下降,時間一長,組員就會喪失學習興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抓住機會,增強組長的進取意識和競爭意識,提高組長的組織協調能力,為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創造有利條件。教師要走進學生,多與組長進行溝通和交流,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導學案,為組長創造展示自我的機會和平台。在遇到難度較大而又有探究價值的問題時,教師應鼓勵分析能力較強的組長參與競爭,每到精彩處,學生便鼓掌,教師要給予贊賞和肯定,並鼓勵其他同學以他們為榜樣。只有這樣才能顯著增強組長的責任感和自豪感,也才能使小組成員信服組長的能力。比如,在講解地震的有關知識時,教師可以以日本大地震為例,引導學生探究引起日本海嘯的原
因,並嘗試尋求避震方法。為了顯示小組實力,組長會在課前帶領組員讀報或者上網查閱相關信息,為合作學習的開展做足准備。課堂上,組長會組織組員整理和分析資料信息,並將結果進行記錄,向全班同學展示學習成果。此時,教師要鼓勵組長闡述觀點,其中不少組長得出日本地處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地質活躍、多火山地震等結論,並就生活實際提出了不同的避震舉措,組長們的表現無疑是小組成員爭相學習的。
六、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好課堂45分鍾時間,組織學生開展有效的課堂探究和討論。教師要善於把握課堂教學進度,切實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和探究能力。在激烈的討論環節,教師要有一定的時間限制,允許優先完成任務的3~4先小組發言,初中生普遍有著較強的好勝心,為了獲得發言機會,他們會快速地進行分析和整理;而對於完成速度較慢的小組,教師可視情況給予一定的懲罰;但是,為了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承諾對進步特別明顯的小組予以加分獎勵。如此一來,學生的學習熱情會被點燃,有利於加快導學案的完成效率,而教師也能在既定時間內完成教學目標和任務,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七、創新教學手段和方法
教師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利用音響、監控器、實物展示台、計算機以及投影儀等現代化教學工具,將枯燥、晦澀的形聲教材轉化為趣味性較強的形聲影像,給學生更為直接的感官體驗,提升課堂學習效果。部分地理現象的形成過程較為抽象、復雜,學生難以在短時間內理解和接受。這時,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優勢,將靜態知識以動態的形式展現出來,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授《中國的氣候》這一章節知識時,筆者為了加快學生的理解過程,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季風氣候顯著」這一重難點知識,我在課前製作了形象的Flash動畫,以動態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季風的發源地、影響范圍以及風向等知識,這很好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教學效果明顯。
總而言之,將初中地理教學與實際相結合有著顯著的優勢,而且初中地理學科的難度不大,大部分學生能夠掌握,但是教師仍要不斷解放思想,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而鞏固學生的學習基礎,切實增強學生的地理運用水平和能力。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走進學生,多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和心理特質,適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方式,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❹ 新課改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

地理學科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是中學各個學科中惟一以探索人類可持續發展為目的的學科,在解決當代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等問題上具有重要作用。面對新一輪的課程標準的全面實施,《高中地理課程標准》將「培養未來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作為核心理念,無疑會對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等地理素養方面的提高起到巨大的作用,同時使學生具備較強的社會觀察力和競爭力,能夠迅速適應當前瞬息萬變的社會。面對新課程改革,如何改變以往傳統的地理教學模式,精心地設計新穎而有效的教學方法以促使學生能夠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探究課本及課外知識發展自己的地理綜合素養能力,成為當前和今後地理教學的重點和趨勢。通過多年的地理教學實踐,作者認為主要通過以下三個方面的策略方式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能力。 一、改變傳統的地理教學觀念,樹立現代地理教學新理念 傳統的閱讀教學其實存在著很多弊端。比如在傳統的中學地理教學中,主要是通過「填鴨式」或「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靠學生的機械記憶能力來記住所學知識,然後通過閉卷考試來考察學生的學習結果。課堂教學方面在課堂上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以教師為中心和以課本為中心」的情況,卻忽視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這種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往往使學生對學習生活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負擔較重。 現代中學地理教育的核心是素質教育,中學地理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內涵實際上是注重對學生地理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的知識、能力協調融合,開發潛能,發揮特長。正如體現素質教育理念的新課程所倡導的地理教學方式那樣,在這種教學方式中教師不是單向的將現成的地理知識、地理原理與地理規律的結論傳輸給學生,而是在教給學生地理知識的同時,將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指導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上,更注重強調過程性學習,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教師則成為這些學習方式得以實現的合作者、引導者和促進者,使課堂教學應當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轉變為能力培養和非智力因素的開發。這些素質教育的理念體現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就表現在課堂中師生的互動,表現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學習能力、思維能力、運用能力等能力的有意識培養。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思維意識 所謂創設「問題情境」就是在教材內容與學生求知心理之間創造一種「不協調」,把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中的過程。學生要擺脫這種「不協調」,就必須進行創新活動,運用以前沒有用過的方法解決現在遇到的問題,從而使學生養成樂於思考的習慣,學習和積累地理思維的方法。根據新課標大綱要求,學生必須學會運用相關地理規律和原理進行探究性的學習。這就要求地理教師在教學中必須精心地設計問題,為學生設置「問題情境」,提供探究性學習的平台,進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所以,在地理教學中教師不要急於把現成的知識硬灌給學生,而是要善於啟發學生,幫助他們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善於聯系新舊知識間的相似點和不同點,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己學知識探求新的知識,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認識水平,盡可能地創造條件,使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總結,形成他們自己的概念比如在講中亞這一章節時,可以列出以下過程讓學生思考填寫:中亞距離海洋(遠),深居亞歐大陸(內部)———海洋水汽(難以到達)———致使氣候(乾旱半乾旱)———導致植被以(草原、荒漠)為主———為發展(畜牧)業提供了條件,(畜牧)業比較發達———紡織業和畜產品加工業發達———河湖多(內流河、內流湖)。通過這個過程使學生認識到地理位置影響了自然環境,自然環境又影響了經濟發展,它們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從而學生在判斷、分析、推理的過程中提高了能力。還有在講授「分析熱帶雨林氣候的形成」時首先讓學生閱讀世界氣候圖,然後設問:「是不是世界上只有赤道附近才有熱帶雨林氣候,世界上還有哪些地區具有這種氣候?是不是赤道沿線均為熱帶雨林氣候,為什麼?」 這種探究問題的設置,不但幫助學生探究、發現,解決問題,更是對學生的一種激勵,從而達到對創造性思維能力和素養培育的目的。 三、積極開展地理課外活動,培養地理知識應用的能力 地理知識應用的能力既表現在野外實踐和日常生活中地理知識的應用,又表現在綜合分析、解決地理問題等諸多方面。學習地理不能僅僅以書本為中心,必須走出課堂,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實踐中去,以增強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感性認識,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和學校要盡一切可能,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走出課堂參加實踐。如參觀工廠,調查工業「三廢」的排放與治理,考察當地土地利用狀況,參加鄉土地理調查、氣象觀測、地震測報、天象觀測等活動,舉辦地理知識競賽、地理主題會等。當然,這些活動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明確目的、任務、意義,避免盲目性和被動性。這樣的地理活動可以使學生能夠在實踐活動中增長知識、培養能力、獲得樂趣、增強信心,從而提高其地理素養的能力。

❺ 如何在新課改中體現地理教學對能力的培養

如何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體現新課改的要求
地理新課程標准指出: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改變地理學習方式;構建開放式地理課程;培養現代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注重學習過程評價和學習結果評價的結合[1]。地理是高級中學的一門必修課,它以人類所生存的地理環境、人地關系和可持續發展為主要內容,在素質教育中承擔著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任務,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必不可少的。地理教師必須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高度,從提高民族素質、增強綜合國力的高度,來認識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增強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認真進行好新課改的實踐,扎扎實實地搞好新課改工作。
地理新課改必然要求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地理課堂教學模式,必須充分發揮地理課堂優勢,優化課堂教學模式,使高中地理教學能夠體現新課程理念、落實課程目標、達到課程標准、完成時代賦予地理教育的神聖使命。
一「創設情境」式教學模式
地理課堂教學應該是師生互動的過程,既包括老師的「教」、也包括學生的「學」,兩者缺一不可。因此,教師創設能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教學氛圍,引導他們質疑、調查、探究、辯論,在良好的心境下完成學習過程。對於學生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情境的創設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一)運用試驗和演示
通過演示一些小實驗,來創設一個新穎生動的問題情境,引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思考。例如講到海陸熱力差異知識時,可以在夏日的中午准備一盆水和一盆土,在相同的時間內體驗溫度的不同,然後討論海陸熱力差異,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利用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想像
在講到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時,可以提出大家都很熟悉的,但又解釋不清的現象來進行分析。「晴朗的天空呈蔚藍色,陰天為什麼呈灰白色,日出日落時為什麼呈紅色」,指出這些都是由於大氣對波長不同的太陽光散射,吸收狀況不同造成的。提問為什麼在交通信號中以紅燈作為停車信號,引導學生與所學的知識聯系並解釋其中的道理,利用這些身邊的地理現象使學生感到學習地理的必要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三)利用直觀的多媒體演示
媒體展示本身就具有很強的直觀刺激能力,再加上展示手段的多樣性與高效性,很容易為學生創設一種積極的思考氛圍,如演示火山爆發、泥石流、地形地貌等,可以直接的引發學生的學習趣。
(四)結合時事
實際在地理課堂上引入時事性的內容,不是地理學科所特有的,許多學科的老師們也都有這萬面的實踐。可以就熱門的時事問題來引導學生探究問題,還可以培養學生與實際問題結合,靈活運用並掌握地理知識。
二 地理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
高中各科目的設置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各個方面的思維能力,每個學科的學習都需要培養學科思維,地理教學也不利外,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維方式是地理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要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使其行成習慣,自然而然的運用地理思維和方法去分析和解決問題,這就要求地理教師必須注意從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培養。
(一)「地圖式」閱讀法——培養區域思維
地圖是地理科學的重要工具,善於運用地圖是學習地理的最有效辦法。地理課本上有很多插圖,還有學習地理知識的重要工具---地圖冊。
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要求學生閱讀自學地理知識的時候,還應充分重視地圖的作用,認真讀圖,分析地圖,理解、記憶地圖,從地圖上獲取地理知識、地理信息,並能夠做到圖文轉換,應用地圖說明地理問題,尋求各種地理規律、地理特徵和地理成因的答案,也能把圖轉換成文,用語言文字准確敘述圖所揭示的地理事物的分布、地理規律和地理成因等,以提高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2]。這樣長期堅持,在學生腦海里就會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區域地理框架,形成區域性思維方式。例如在講《地理必修1》中的「地球的圈層結構」內容時,先讓學生閱讀課本上有關地球各圈層的插圖,把圖上的信息逐一找出,再讓學生閱讀課本對各圈層的文字介紹與圖兩相對比,這樣學生對各圈層的特點、所處的位置就認識得比較深刻了。然後再布置學生完成畫圖作業,要求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在同一幅圖上把各個圈層都標示出來,這時學生會比較完整地畫出地球的圈層圖,以後只要提起地球的各個圈層,學生腦海里就會很快浮現出完整的畫面,進而分析和解決問題。
(二)收集、整理地理筆記和資料——培養綜合思維
課堂教學中,由於學生緊跟教師的教學思路,思考並回答教師提出的各種問題,所以在做筆記方面可能會做得比較凌亂。教師可以通過檢查筆記的形式,督促學生課後整理、補充筆記,尤其在每個單元學習之後,要引導學生做好單元知識網路的構建,從中把握主幹知識,明確基本知識點,關注知識之間的聯系,做到「既見樹木,又見森林」,在把書由「厚」讀「薄」的同時,還可以在分析問題時知識明確、綜合、清晰。因此,要讓學生養成整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