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中的生態系統循環原理
Ⅰ 什麼是循環生態系統
建設永久性月球基地、月球工廠或月球村,需要解決封閉循環生態系統問題,以便能夠提供給人體長期所需的食物、水和空氣,並長時間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
科學家在國際空間站的實驗表明。在發光二極體的光照下,植物能夠進行正常的光合作用,釋放出氧氣。人可以吸入植物釋放出的氧氣,呼出二氧化碳,為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提供條件。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又將光、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碳水化合物並釋放出氧氣,碳水化合物可作為人的食品。同時,人類排泄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可形成降解物,其中的養分可供植物生長,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人造的「小生物圈」,為建立密閉的循環生態系統提供條件。
Ⅱ 稻田養魚是運用了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這個原理嗎
應該是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關系:水稻的旺盛生長招來眾多以水稻為食的昆蟲,而稻田中的魚可以以掉落水中的昆蟲、水中雜草為食,水稻即向魚提供了食物,而昆蟲、雜草被魚採食後減少了影響水稻生長的不利因素,而且魚的排泄物則為水稻的生長提供了肥料,使作物生長更旺盛,這構成一個食物鏈的關系。
Ⅲ 怎樣理解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舊人教版的話可以參考。因為本來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進行的。物質循環就是組成生物體的各種化學元素在生態系統中的循環過程,包括在生物群落中和在無機環境中兩方面。主要在考試中會涉及到的就是碳循環,氮循環。也有可能會考到硫循環,不過可能性不大。
Ⅳ 如何評價生態系統循環規律
生態系統(ecosystem)是英國生態學家Tansley於1935年首先提上來的,指在一定的空間內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構成的一個生態學功能單位。它把生物及其非生物環境看成是互相影響、彼此依存的統一整體。生態系統不論是自然的還是人工的,都具下列共同特性:(1)生態系統是生態學上的一個主要結構和功能單位,屬於生態學研究的最高層次。(2)生態系統內部具有自我調節能力。其結構越復雜,物種數越多,自我調節能力越強。(3)能量流動、物質循環是生態系統的兩大功能。(4)生態系統營養級的數目因生產者固定能值所限及能流過程中能量的損失,一般不超過5~6個。(5)生態系統是一個動態系統,要經歷一個從簡單到復雜、從不成熟到成熟的發育過程。
生態系統概念的提出為生態學的研究和發展奠定了新的基礎,極大地推動了生態學的發展。生態系統生態學是當代生態學研究的前沿。
Ⅳ 在生態系統所遵循的基本原理中的「物質循環再生原理」和系統學和工程學原理要怎麼區別
物質循環再生原理:生態系統中, 生物藉助能量的不停流動, 一方面不斷地從自然界攝取物質並合成新的物質, 另一方面又隨時分解為原來的簡單物質, 即所謂「再生」, 重新被系統中的生產者植物所吸收利用, 進行著不停頓的物質循環。
系統學和生態學是兩個重要的工程學原理,物質循環再生原理是最重要的生態學工程學原理之一。
Ⅵ 生態學的五個原理是什麼,求舉例分析
為個體生態、種群生態、群落生態和生態系統生態。
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包括四方面的內容個體生態、種群生態、群落生態和生態系統生態。一個健康的生態系統是穩定的和可持續的,在時間上能夠維持它的組織結構和自治,也能夠維持對脅迫的恢復力。健康的生態系統能夠維持它們的復雜性同時能滿足人類的需求。
生態學的基本原理的應用思路,模仿自然生態系統的生物生產、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而建立起人類社會組織,以自然能流為主,盡量減少人工附加能源,尋求以盡量小的消耗產生最大的綜合效益,解決人類面臨的各種環境危機。
(6)地理學中的生態系統循環原理擴展閱讀:
生態學的相關內容:
1、在群體的水平上研究某種因素與疾病之間的關系,以群體為觀察和分析的單位,通過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狀況與疾病的頻率,分析該暴露因素與疾病之間的關系。
2、生態系統中能量輸入、傳遞、轉化和喪失的過程。能量流動為生態系統的重要功能,在生態系統中,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間的密切聯系,可以通過能量流動來實現。
3、生物多樣性為一定范圍內動物、植物、微生物有規律地結合所構成穩定的生態綜合體。這種多樣包括物種多樣性、遺傳與變異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
Ⅶ 生態系統循環的原理是什麼
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由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質(包括陽光、土地、水源、氧氣等)組成,生產者利用太陽能,固定CO2,產生有機物,消費者依靠直接或間接捕食生產者為生存,生產者和消費者死亡後,其屍體由分解者利用,分解者通過呼吸作用將有機物轉化為無機物,回歸大自然。
Ⅷ 生態系統循環 的基本定律是什麼
1,物質不滅定律:物質既不能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能在物體之間轉移,或者在不同狀態(物質三態:固淤氣態)中轉化。在物質的轉移和轉化中,物質的總量不變(守恆)。
2,能量守恆定律:能量既不能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能在物體之間轉移,或者在不同形式中轉化。在能量中轉移和轉化中,能量的總量不變(守恆)。
這兩個定律,與其說出於物理研究,不如說出於人類對哲學的思考。當人類開始進行抽象的思維活動,也就開始了脫離動物界的進程。
人類一旦開始思考,困擾人類的最大問題就是"生與死"的問題。人類可以很愉快地接受新生和生活,卻非常不願意接受疾病和死亡。在生與死的問題上,人類經常要面臨重大的心靈沖擊。
不管如何想不通,人類的群體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接受一個個體死亡的殘酷事實。尤其在獰獵活動的過程中,一個活生生的人,突然間,說沒有就沒有了,怎麼會這樣呢?
循著這樣的思維切入點,發生了嚴重的分歧。一個方向是強調物體可以消亡,但物質不滅,這個方向產生唯物論。另一個方向強調生命力,靈魂在維持生命力。新生就是靈魂進入了物質,死亡就是靈魂離開了物質。但是靈魂從哪來,到哪去?總量會不會發生變化?於是就進入了神秘的困境。從這個方向,產生唯心論。
這兩種理論顯得極端對立,以致進入敵對狀態。當人類的科學知識水平很低時,唯心論佔了上風。宗教不但從精神上迫害唯物論,而且從肉體上消滅堅持唯物論的人。當科學知識達到一定水平時,唯物論佔了上風,同樣開展過某些階段,從精神上迫害唯心論,而且從肉體上消滅堅持唯心論的人。
敵對狀態使這兩種理論無法和平共處,和諧相處。
使唯物論搶占上風的一個偉大發現,就是焦耳實驗。焦耳實驗定量地證明了,機械能和熱能之間可以定量地進行轉化,這個"定量",就是焦耳測定的功熱當量1/J=0.24卡/焦。這個實驗非常漂亮地證明了,在物質之間進行轉移和轉化的,是能量,沒有靈魂的份量!
唯心論無法用實驗證明靈魂的存在,也就沒有了神的地位。沒有神秘也就沒有神。
可是,科學家在研究功熱當量的倒數:J=4.2焦/卡,卻發現一個事實,一卡的熱量不可能變成4.2焦的機械能,轉化過程必定有發熱的現象,有一部分熱能仍然"轉化"為熱能。熱能"轉化"為熱能,能量的形式並沒有轉化,這就是機械效率的問題。
這是很困惑的問題,從此分化出兩個方向,一個是不斷改良機械,使人類踏上現代化的進程。另一個是發現熱力學第二定律,就是熵增加的原理:隨著熱能的總量不斷增大,最終沒有了機械能的地位,也就沒有了人類存在的地位。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發現,必然的後果就是"世界趨於死寂"這樣悲觀的結論。
愛因斯坦提出了質能方程E=CCm,其必然的推論就是ΔE=CCΔm,就是說,只要我們把一點點質量轉化為能量,夠用了。
如果物質能夠轉化為能量,質量守恆定律(物質不滅定律)就不成立,能量守恆定律也不成立。成立的是質能守恆定律:能量和質量可以互相轉化,在轉化過程中,總量守恆。
對於這一定律,愛因斯坦解釋說:質量和能量並沒有本質的不同:(實物)物質就是凝聚起來的能量,能量就是彌散開去的物質。
因此,我們可以用質量的單位千克,來定質能的總量,那麼在這個意義上說,質能總量就是物質的總量(凝聚+彌散),所以,質能守恆定律又可以重新命名為物質守恆定律。那麼,當然也可以用能量的單位焦,來定質能的總量(凝聚+彌散),所以,質能守恆定律又可以重新命名為能量守恆定律。原來分立(各自獨立)的兩條定律,合成一個新的、有兩個名字的定律。
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指出了一個方向,必定引導人類進入和平利用原子能的路,可以讓人類有獲得無窮無盡的能量的機會,把"死寂的未來"的悲觀情緒一掃而空。
類似於焦耳測定功熱當量1/J=0.24卡/焦,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CCm,立即可以得到質能當量1千克=9 X10的16次方(焦)。10的16次方是什麼概念呢?就是一億個一億。
一塊磚頭就有兩三個一千克的物質。
但是,"生與死"的問題仍然困擾著人類。不管科學如何發達,人類每天都面對著大量"生與死"的問題。所以唯物論和唯心論"誰也不能消滅誰"。這就是憲法規定,公民有信仰自由的原因。
大約,唯物論和唯心論之間的爭斗,只能到人類滅亡之後,才能停止。
既然如此,何不拋開這些爭斗,活著就享受生活,同時面對所有苦難?
Ⅸ 物質循環的基本原理是怎麼樣的
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遵循物質不滅定律和質能轉化與守恆定律,並存在物質的生物放大作用。
物質不滅定律認為:與能量相似,物質在轉化過程中只會改變形態而不會自行消滅。但是,物質循環不同於能量流動,能量衰變為熱能的過程是不可變的,它最終會以熱能的形式離開生態系統,而物質雖然在生態系統內外的數量都是有限的,並且是分布不均的,但由於物質在生態系統中能永續地循環,因此它就可以被反復多次地利用。
質能轉化與守恆定律認為,世界上不存在沒有能量的物質質量,也不存在沒有質量的物質能量;質量和能量作為一個統一體,其總量在任何過程中都是保持不變的守恆量。能量是生態系統中一切過程的驅動力,也是物質循環運轉的驅動力。物質是組成生物、構造有序世界的原材料,是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載體。能量的生物固定、轉化和耗散過程,同時就是物質由簡單可給形態變為復雜有機結合形態,再回到簡單可給形態的循環再生過程。因此任何生態系統的存在與發展,都是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共同作用的結果。
生物放大作用主要是指有毒物質的生物富集現象,是指物質在生態系統中沿食物鏈流動時,一些化學性質比較穩定的物質,被生物吸收固定後可沿食物鏈積累,濃度不斷升高的現象。如DDT、六六六等在自然條件下難於分解轉化的農葯和某些有毒的有機化合物,在生物圈內表現出很強的生物富集作用。
環境污染與食物鏈的生物濃縮有著直接的關系。1953年,日本九州鹿兒島的水俁市出現了病因不明的「狂貓症」和人體的「水俁病」。成群的貓亂跳,集體跳入水中,病人則感到骨痛難忍。直到1965年才查明,這種病是由該市60千米以外的阿賀野川上游的昭和電氣公司排出的含汞廢水所引起的。污水中的部分汞被硅藻等浮游生物吸收,再轉入食硅藻的昆蟲體內;這些昆蟲死亡後被活動在水底的石斑魚吞食,汞再一次從昆蟲體內轉入石斑魚體內;石斑魚被肉食性的鱘魚、鯰魚吞食,使汞沿著食物鏈逐級富集,最後鯰魚體內含汞量達10~20毫克/千克,最高者達50~60毫克/千克,這一濃度比原來含汞廢水中的汞濃度高1萬~10萬倍。當地人長期食用含高汞的魚和貝類,使汞在人體內積累,當腦中汞濃度達20毫克/千克時即可發病,出現中樞神經破壞的水俁病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