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中人口老齡化的含義
㈠ 人口老齡化的含義
兩個方含義: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對增多,在總人口中所佔比例不斷上升的過程;二是指社會人口結構呈現老年狀態,進入老齡化社會。國際上通常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老齡問題包括老年人問題與老齡化問題,而老年人問題與老齡化問題相聯系,但又不完全相同,一般把有關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和權益保護看作"老年人問題",把有關老年人增加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稱為"老齡化問題",這是從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范疇來認識老齡問題。
目前,全世界60歲以上老年人口總數已達6億,有60多個國家的老年人口達到或超過人口總數的10%,進入了人口老齡化社會行列。人口老齡化的迅速發展,引起了聯合國及世界各國政府的重視和關注。80年代以來,聯合國曾兩次召開老齡化問題世界大會,並將老齡化問題列入歷屆聯大的重要議題,先後通過了《老齡問題國際行動計劃》、《十.一國際老年人節》、《聯合國老年人原則》、《1992至2001年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全球目標》、《世界老齡問題宣言》、《1999國際老年人年》等一系列重要決議和文件。提醒各會員國"銘記著二十一世紀的社會老齡化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對任何社會都是一項重大的挑戰",吁請各會員國"加強或設立老齡化問題國家級協調機構","在國家、區域和地方各級制定綜合戰略,把老齡問題納入國家的發展計劃中","為老齡化社會的來臨做好各項准備工作",提出了"建立不分年齡人人共享的社會"的口號,以期增強人們對人口老齡化問題和老年人問題的重視。
老齡化為什麼會成為問題?根據美國普查的研究,世界性的人口老齡化是"歷史上未曾出現的社會現象"。人們可以把這一現象當作歷史進步來慶祝。從根本上講,這種人口轉變是醫療進步、教育水平明顯提高和經濟發展的直接成就,也是公共衛生事業,例如飲用水衛生、克服營養不良、克服傳染病和寄生蟲疾病,以及降低母嬰死亡率的結果。
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主要特點是:第一,人口老齡化提前達到高峰。本世紀後期,為控制人口的急劇增長,國家推行計劃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加快了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進程。由於下世紀前半葉人口壓力仍然沉重,還要繼續堅持計劃生育的國策,其結果將不可避免地使我國提早達到人口老齡化高峰。第二,在社會經濟不太發達狀態下進入人口老齡化。先期進入老齡化社會的一些發達國家,目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20000美元以上,呈現出"先富後老",這為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奠定了經濟基礎。而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時,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約為1000美元,呈現出"未富先老",由於經濟實力還不強,無疑增加了解決老齡化問題的難度。第三,在多重壓力下渡過人口老齡化階段。下個世紀前半葉,我國在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改革和發展的任務繁重,經濟和社會要可持續發展,社會要保持穩定,各種矛盾錯綜復雜,使得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相對發達國家和人口少的國家更為艱巨。由柳洪平創建。
人口老齡化的影響
由於扶養老年人與扶養少年人所需社會資源不同,負擔也大不相同。各國研究結果都得到相類似的結論:撫養一位老人的平均費用與兒童的費用大體上為2∶1—3∶1。盡管中國兒童人口比例的下降抵消了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被扶養人口總比例增加不多,但社會費用的支出仍將穩定地增長。醫療費用及退休金是社會對老年人主要的支出項目。在西歐的一些國家中,由於實行高所得稅、高社會福利的政策,社會保障費用已接近國民收入的1/3。美國某些年的養老金開支超過國防費用,成為主要的財政支出項目。我國1978年離退休職工支出為17.3億元,1990年上升到388.9億元,2003年已達到4088.6億元;醫療費用從1990年的76.2億元增長到2003年的271.3億元。我國上世紀90年代社會保障費用也曾高達GDP的13%,近年穩定在5%左右。
老年人需要豐富的精神生活。許多經濟發達國家老年人自殺率居高不下,各種類型精神疾病困擾著廣大的老年人群,其原因在於這些國家家庭聯系鬆散,喪偶以後獨居的老人尤其感到孤立無助。我國則強調尊老愛老,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家庭和社區組織等部門在關愛老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老年人需要充實的物質生活。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老年人的收入明顯增加。據統計部門調查,2000年城市老年人平均收入比1992年提高3.1倍,同期農村老人收入增長1.7倍。我國城鄉老年人口一次性抽樣調查顯示,城市75.6%和農村55.6%的老人感到自己的生活有保障。在農村,86.1%的老年人認為比起過去在生產隊里的老人,自己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城市也有70.3%的老人認為自己比過去離退休職工「經濟上更加有保障」。城市中的老人家庭現代生活設施從1992年的4種增加到2000年的8種,50%的城市老人有獨立的煤氣、電話、電冰箱和室內廁所設施,戶均住房面積達到70多平方米。農村老人50%有兩種現代化家庭設施,戶均住房面積達到80多平方米。需要指出的是,雖然我國老年人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其消費額占社會消費總額的比例還很小,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他們的家庭財產也明顯少於青壯年。國家統計局2002年對4000戶城市居民調查顯示,60—70歲老年戶家庭財產平均為16.2萬元,70歲以上者15.7萬元,比35—40歲青壯年戶家庭財產少43%。
我國老年人醫療費用負擔隨年齡增加而迅速加重。據1993年和1998年國家衛生服務調查,城市居民每年住院費用0—4歲為817元,10—19歲增加到2244元,40—49歲為4577元,65歲以上則增加到5096元。可見,老年人疾病多,病情往往比較嚴重,需要消耗更多的資源。據國內外大量資料分析,退休職工醫療費用與在職職工相比約為3∶1,有的國家甚至達到5∶1。我國正在深化醫療制度改革的過程之中,這些數據還有待於進一步觀察、研究。一些城市重視加強社區建設,使老年人在社區中得到方便的醫療、保健咨詢服務,降低了醫療開支,這些都是有益的經驗。從管理體制上,還可實行社會保障與商業保險相結合,進一步加大保障的力度。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已在一些地區試點,對大病治療給予有力的支持。據調查,貧困農民在脫貧後又返貧的,有60%是因病,在疾病、災害等方面完善社會保障、商業保險,將為農村的共同富裕,尤其是為農村老人的生活保障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撐。
結論與意見
對中國和世界人口老齡化的展望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結論和意見:
1.21世紀我國出現的人口老齡化現象是20世紀50到60年代高生育、低死亡的必然後果,與世界人口發展趨勢一致。
2.計劃生育這一基本國策從20世紀70年代起實施至今,使我國少生3億多人,降低了21世紀中期老齡人口的數量,從而減輕了社會撫養老人的負擔。
3.成功的計劃生育工作使我國的勞動力總量直到老齡化嚴重的21世紀30年代前後,仍可保持在總人口50%以上,在21世紀20年代前勞動力總量最豐富時甚至可達總人口的65%,目前仍有1.5億以上的富餘勞動力。因此,今後數十年內都是我國勞動力充沛的黃金發展時期。我國的主要任務是發展經濟,增加就業,不會發生經濟發達國家勞動力缺乏的問題。
4.人口多、土地少、資源相對缺乏仍將是我國長期存在的基本國情。盡管日本人均耕地只有7分,但勞均耕地卻有13畝,遠遠高於我國。因此,只有提高勞動生產率、加快發展,才能更好地滿足扶養老人的各種需求,才是解決老齡化問題的根本出路。
5.我國經濟發展正在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未來扶養老人的社會能力的提高,應從培養高素質人口著力,採取各種措施使我國從人口數量大國轉變為人力資源大國。為此,我國應採取穩定低生育水平,培養高素質人口,完善經濟、社會制度,提高服務、保障能力,重視人的全面發展的政策,統籌人口、經濟、社會、資源、生態、環境發展。
6.我國各個地區人口差別巨大。上海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出生率已低於死亡率,從1993年起即進入人口自然負增長階段,人口平均期望壽命已達到世界最長壽國家的水平,個別區早在10多年前老人比例已接近1/4。同時,也有少數省份人口仍然十分年輕,還需要十年左右的時間才能達到人口零增長。鑒於這種情況,我國在人口及其相關的政策上不宜一刀切,應當採取分類指導,因地制宜的原則。
7.我國的家庭結構正在發生迅速的轉變。這種轉變的影響將反映在社會結構及功能、人際關系及代際關系、家庭內經濟流動、生活方式及價值觀念等許多方面,這些變化也會對老齡工作產生深刻的影響。政府應當相應地在社區建設、養老保障、醫療體制、社會服務等方面作出適當的安排。
8.老年人不僅需要社會的扶養,同時也有很高的社會價值。我國許多老人年老志不衰,仍然在各個領域繼續作貢獻。老人的知識、經驗、威望、品德、能力等都是社會的寶貴財富,提倡「老有所為」是我國特有的老齡工作方針之一,充分體現了對老年人的重視、尊重,仍應繼續作為我國老齡工作的重要方針。
9.近年來,健康老齡化的觀念日益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聯合國提出,將健康老齡化作為全球解決老齡問題的奮斗目標。健康老齡化是指個人在進入老年期時在軀體、心理、智力、社會、經濟五個方面的功能仍能保持良好狀態。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老年人中若有較大的比例屬於健康老齡化,老年人的作用能夠充分發揮,老齡化的負面影響得到制約或緩解,則其老齡化過程或現象就可算是健康的老齡化,或成功的老齡化。為實現健康老齡化需要社會各方面協調一致的努力,也需要老年人的積極參與。我國在這方面應當大有作為,努力為世界提供範例。
㈡ 地理人口老齡化是什麼意思
就是說,
某地區的嬰兒出生少了,
人口歲數都比較大,
歲數小的少
㈢ 人口老齡化的定義
指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動態。國際上通常把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作為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准。兩個含義: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對增多,在總人口中所佔比例不斷上升的過程;二是指社會人口結構呈現老年狀態,進入老齡化社會。國際上通常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
主要特徵
1.老齡人口絕對值為世界之最
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大,加上20多年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醫療衛生條件得到明顯改善,人口預期壽命日益延長,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到目前已接近1.41億,我國成為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佔世界老年人總數的1/5,占亞洲老年人口的1/2。
2.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快,來勢猛
老齡化可能是由於年齡金字塔底部少兒人口增長減慢所造成,也可能是頂部的老年人口增長加速所導致,人口學中稱之為底部老齡化和頂部老齡化。發達國家經歷了由底部老齡化到頂部老齡化的漫長演變過程。而我國,由於計劃生育政策和人口預期壽命的延長,底部老齡化與頂部老齡化同時「夾擊」,人口老齡化的速度發展很快,我國人口年齡結構從成年型進入老年型僅用了18年左右的時間,與發達國家相比,速度十分驚人。
3.人口未富先老,對經濟壓力很大
發達國家人口老齡化伴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呈漸進的步伐。當它們的60歲以上老齡人口達到10%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一般在1萬美元以上。發達國家的人口是先富後老,我國是未富先老。
4.老年人口在區域分布上不均衡
在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人口已經進入老齡化階段。如上海市、北京市等都大大超過現在發達國家人口老齡化的程度。而在中西部地區,人口老齡化的程度低於東部。
5.老齡人口高齡化趨勢十分明顯
人口學中認定,60-69歲為低齡老年人口,70-79歲為中齡老年人口,80歲以上為高齡老年人口。過去說「人活70古來稀」,現在說「活到70不稀奇」。我國高齡老年人口正以每年5.4%的速度增長。
㈣ 網上說中國目前是人口老齡化國家,怎麼定義的,有什麼含意嗎
人口老齡化是指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數量增加內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容例相應增長的動態。兩個含義: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對增多,在總人口中所佔比例不斷上升的過程;二是指社會人口結構呈現老年狀態,進入老齡化社會。國際上通常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
㈤ 人口老齡化的意義是什麼
2006年2月23日,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發布了《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這是全國老齡辦首次發布關於人口老齡化的報告。該報告介紹了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現狀和壓力、發展趨勢和特點,以及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與政策建議。
報告指出,21世紀是人口老齡化的時代。中國已於1999年進入老齡社會,是較早進入老齡社會的發展中國家之一。中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的人口老齡化不僅是中國自身的問題,而且關繫到全球人口老齡化的進程,備受世界關注。
報告認為,21世紀的中國將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老齡社會。從2001年到2100年,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齡化階段。這一階段,中國將平均每年新增596萬老年人口,年均增長速度達到3.28%。到202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2.48億,老齡化水平將達到17.17%,其中,8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達3067萬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
第二階段,從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齡化階段。伴隨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期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進入老年,中國老年人口數量開始加速增長,平均每年增加620萬人。到2023年,老年人口數量將增加到2.7億,與0~14歲少兒人口數量相等。到2050年,老年人口總量將超過4億,其中,8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達9448萬,占老年人口的21.78%。
第三階段,從2051年到2100年是穩定的重度老齡化階段。2051年,中國老年人口規模將達到峰值4.37億,約為少兒人口數量的2倍。這一階段,老年人口規模將穩定在3億~4億,老齡化水平基本穩定在31%左右,80歲及以上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重將保持在25%~30%,進入一個高度老齡化的平台期。
該報告提出,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具有老年人口規模巨大、老齡化發展迅速、地區發展不平衡、城鄉倒置顯著、女性老年人口數量多於男性、老齡化超前於現代化等六個主要特徵。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可以概括為四點:人口老齡化將伴隨21世紀始終;2030年到2050年是中國人口老齡化最嚴峻的時期,人口總撫養比將最終超過50%,有利於發展經濟的低撫養比的「人口黃金時期」將於2033年結束;重度人口老齡化和高齡化將日益突出;中國將面臨人口老齡化和人口總量過多的雙重壓力。
該報告指出,人口老齡化必將帶來一些新的矛盾和壓力,對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提出新的挑戰:在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社會保障制度方面,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的壓力巨大;在建立滿足龐大老年人群需求的為老社會服務體系方面,加快社會資源合理配置、增加為老服務設施、健全為老服務網路的壓力巨大;在處理代際關系方面,解決龐大老年人群和勞動年齡人群利益沖突的壓力巨大;在協調城鄉和諧發展方面,解決農村老齡問題,特別是中西部落後和老少邊窮地區老齡問題的壓力巨大。同時,中國政府和社會還必須付出巨大成本來調整消費結構、產業結構、社會管理體制等,以適應人口年齡結構的巨大變化。
該報告強調,目前中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思想、物質、制度等各種准備嚴重滯後,要全方位地作好應對人口老齡化高峰的准備,時間十分緊迫。
報告建議,要把老齡社會作為21世紀中國的一個重要國情認真對待,樹立老齡意識,增強應對人口老齡化和老齡社會挑戰的緊迫性和自覺性。在研究制定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時,要切實從老齡社會這一基本國情出發,把應對老齡社會的挑戰列入未來中國的發展戰略之一。
㈥ 人口老齡化的內涵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人口老齡化帶來了什麼問題
口老齡復化是指總人口中因年輕制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動態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過程。國際上通常把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作為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准。兩個含義: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對增多,在總人口中所佔比例不斷上升的過程;二是指社會人口結構呈現老年狀態,進入老齡化社會。國際上通常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
㈦ 人口老齡化是什麼意思
人口老齡化兩個含義:
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對增多,在總人口中所佔比例不斷上升的過程;
二是指社會人口結構呈現老年狀態,進入老齡化社會。國際上通常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
(7)地理學中人口老齡化的含義擴展閱讀
一、中國人口老齡化的主要特點
1、人口老齡化提前達到高峰。20世紀後期,為控制人口的急劇增長,國家推行計劃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加快了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進程。
2、在社會經濟不太發達狀態下進入人口老齡化。先期進入老齡化社會的一些發達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20000美元以上,呈現出"先富後老",這為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奠定了經濟基礎。
3、在多重壓力下渡過人口老齡化階段。下個世紀前半葉,中國在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改革和發展的任務繁重,經濟和社會要可持續發展,社會要保持穩定,各種矛盾錯綜復雜,使得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相對發達國家和人口少的國家更為艱巨。
二、中國老齡化現狀
據2002年人口抽樣調查,65歲及以上佔全國人口比重,平均為8.2%,比2000年人口普查7.0%高1.2個百分點;按地區分,老齡化程度以上海最高達13.4% ,進入8%以上的地區是浙江11.2%,北京10.8% 、天津10.7%,江蘇9.9%,重慶9.2%,湖北8.8%。
湖南、廣西、四川均為8.6%,山東8.5%,安徽8.2%,遼寧8.1 %,陝西8.0%,共14 個省市總人口達6.9億人,佔全國總人口54%。西北地區和雲貴藏等17個省區均在8%以下,呈現了經濟發達地區率先跨入了老齡化社會。
按城鄉分組,2000年人口普查,城鎮老齡化比例為7.3%,高於農村6.3%的一個百分點。2002年全國平均老年撫養比為11.6%,以上海為最高,達17.7%,浙江15.4%,天津14.4%。
北京13.9%,江蘇13.9%,湖北12.9%,重慶12.8%,廣西12.5%,在12%以上的還有安徽、四川、湖南; 以青海、寧夏為最低,在8%以下。
㈧ 人口老齡化是什麼意思什麼意思哦
意思是,將來老年人會越來越多,因為現在都是單身子女多,以後的一對夫妻有可能要養4個老人,還有兒女,這就是中國的老齡化問題
㈨ 人口老齡化的科學含義是什麼
人口老齡化是指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版老年人口比例相權應增長的動態。國際上通常把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作為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准。兩個含義: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對增多,在總人口中所佔比例不斷上升的過程;二是指社會人口結構呈現老年狀態,進入老齡化社會。國際上通常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
㈩ 名詞解釋人口老齡化
人口老齡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壽命延長導致的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動態。
兩個含義: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對增多,在總人口中所佔比例不斷上升的過程;二是指社會人口結構呈現老年狀態,進入老齡化社會。國際上通常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
(10)地理學中人口老齡化的含義擴展閱讀:
人口老齡化對經濟有重大影響。老年人均儲蓄比年輕人更多,但在消費品上花費較少。根據轉變出現時的年齡段,老齡人口可能會帶來利率和經濟通貨膨脹降低的好處。日本一些經濟學家認為這種變化有利,特別是自動化和技術發展進步所帶來的機遇而不至於產生失業。他們強調從國民生產總值向個人幸福的轉變。
不過,人口老齡化也會增加某些開支,包括公共財政方面。現在,許多國家最大的開支是醫療衛生,並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大幅增加。這導致現政府面臨艱難抉擇:要麼高稅收,包括可能對從收入到消費的稅收進行在衡量,要麼減少政府對醫療保健的職責。
然而,最近一些國家的研究顯示醫療保健成本大幅上升更多是由葯品提價和看病成本導致的,高診斷費用與所有年齡人群有關,而非常常所宣稱的老齡化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