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學論文範文6
① 初中地理探究性學習小論文
關於舉行揚州市中學生地理研究性學習小論文競賽活動的通知
各縣(市、區)教研室、市直各有關中學:
2000年,教育部將研究性學習作為一門課程正式列入國家課程方案,此後研究性學習便成為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大亮點與一個熱點。地理研究性學習對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培養問題意識與創新意識、提升地理思維能力、促進地理課程發展等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為推動地理研究性學習課程與方式的有效開展,經研究決定舉行「揚州市中學生地理研究性學習小論文競賽活動」。現將具體事項通知如下:
一、參賽對象
揚州市所有初級中學與普通高級中學的在籍學生,參賽學生一律由各校的地理教師組織預賽。
二、參賽內容
學生參賽論文突出地理學科特點,主題不限,可以是地理實驗與觀測報告、野外考察與社會調查報告、地理活動項目設計、地理探究學習論文等。
三、活動組織
1、各學校先行組織預選,最終報送揚州市教研室的參賽論文每校不超過10篇。
2、各縣(市、區)教研室、市直各中學將參評論文的列印稿一份於2010年5月30日前統一報送揚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朱雪梅處,電話87347846,郵編225009;電子稿發送至Email:[email protected]。
3、參賽論文的文稿頁面採用標准單倍行距、字間距、頁邊距等WORD軟體默認的版式;題目用小三號宋體加粗居中,文中一級標題用四號黑體,二級標題用小四號楷體加粗,正文用小四號宋體。
4、參賽論文進行統一評審,分別設立一、二、三等獎。對獲一等獎論文的指導教師將頒發優秀指導獎。
揚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② 初中地理論文範文
我國是世界上主要的「氣候脆弱區」之一,自然災害頻發、分布廣、損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20世紀的觀測事實已表明,氣候變化引起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乾旱、洪澇、雷暴、冰雹、風暴、高溫天氣和沙塵暴等)出現頻率與強度明顯上升,直接危及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因此,我認為,現在應該非常重視防災減災的問題。在防災減災中應該堅持「預防為主」的基本原則,把災害的監測預報預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並高度重視和做好面向全社會,包括社會弱勢群體的預警信息發布。 氣象災害是可以有較長預警時效、較高預測預報准確率的一類突發公共事件,加強災害性天氣的短時、臨近預報,加強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製作工作,加強氣象預警信息發布工作,是提高防災減災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災減災的綜合素質。通過加強防災減災領域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採用與推廣先進的監測、預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及設施,並充分發揮專家隊伍和專業人員的作用,提高應對自然災害的科技水平。
政府與社會團體應組織和宣傳災害知識,培訓災害專業人員或志願者。有關部門通過圖書、報刊、音像製品和電子出版物、廣播、電視、網路等,廣泛宣傳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等常識,增強公眾的憂患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過開展「防災減災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進村莊」行動,使最基層的社區居民、廣大中小學生、企業員工、廣大農村特別是偏遠地區的農民、社會弱勢群體增強防災減災意識,掌握基本的避災、自救、互救技能,達到減災目的。防災減災需要從娃娃抓起,把災害、災害應急知識納入中小學教學內容。 有關部門應編寫自然災害防禦宣傳手冊與宣傳材料,廣泛宣傳與普及災害知識、應急管理知識、防災減災知識,提高基層群眾參與應急管理能力與自救能力。
會公眾要充分認識災害預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類預警信息含義,在收到災害預警信息時,根據不同預警信息、不同的預警級別,採取積極有效的應對。需要建立廣泛、暢通的預警信息發布渠道。利用廣播、電話、手機簡訊、街區顯示屏和互聯網等多種形式發布預警信息,重要預警信息在電視節目中能即時插播和滾動播出。有關部門能確保災害預警信息在有效時間內到達有效用戶手中,使他們有機會採取有效防禦措施,達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目的。
自然災害風險指未來若干年內可能達到的災害程度及其發生的可能性。開展災害風險調查、分析與評估,了解特定地區、不同災種的發生規律,了解各種自然災害的致災因子對自然、社會、經濟和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影響的短期和長期變化方式,並在此基礎上採取行動,降低自然災害風險,減少自然災害對社會經濟和人們生命財產所造成的損失。自然災害的風險評估包括災情監測與識別、確定自然災害分級和評定標准、建立災害信息系統和評估模式、災害風險評價與對策等
③ 七年級下地理論文4000字
初中地理教學論文
一、把地理形象思維作為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切入點
地理教學中的地理形象思維是通過典型的地理現象,反映和把握地理事物本質的思維活動。地理形象思維不僅是思維過程中的一個閃念、一顆火花,而且是可以經常地存在於教與學的過程中。在教學中,進行地理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與訓練,對於全面開發學生大腦(特別是右腦)、全面培養學生學習地理、認識地理並在實踐中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提供給學生的地理形象內容從形式上看可以分為三類:一是通過實物、模型、幻燈照片、聲像資料等表現具體可觀的地理形象;二是通過教師生動豐富的語言,描繪出具體的地理情境;三是通過簡潔的線條符號和地理示意圖形附加少量的說明文字表達一定的地理知識內容的形象化圖示。它們都為教學中構成地理形象思維的豐富材料。
二、利用感性材料,強化語言表達,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感性認識是思維的起點,思維就是對形象、直觀的感性材料進行加工整理,上升到對事物的本質及規律的理性思考。初中生的時空抽象能力有限,教師必須從初中學生實際出發,教學中充分運用形象思維的豐富材料,把一些地理事物或現象通過直觀的形式予以展示,教師進行必要的點撥、講解,引發學生思考、探究,必要時進行適當的暗示或提醒,同時要求學生對這些感性材料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強化表達能力。例如:在「黃河水系」的教學中,幻燈片上黃河下游的流域面積明顯地比中、上游縮小,這種一反常態的現象可以作為讓學生從直觀的視覺中進一步訓練其抽象思維能力的一種素材。我們都知道黃河因中游流經黃土高原,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地平水緩的華北平原沉積,使河床抬高而成為「地上河」,高出地面的河床再也不可能接納支流入黃河幹道(水往低處流的道理人盡皆知,但這一點僅從流域的平面圖中是不可能直接觀察到的,學生必須通過抽象思維才能得出的結論)。而在講解黃河中游特點時,教師事實上已把原因告知了學生,因而,這一要求對初中生而言並不太難。
三、聯系生活實際,活躍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在水產業和野生動物及自然保護區等章節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死記硬背去掌握水產品的種類及分布、自然保護區的分布及所保護的珍稀動物,出現張冠李戴、移花接木的現象在所難免,甚至比比皆是,但教學中如能與學生日常生活實際結合,則效果就大不相同。例如:利用溫州地處東海之濱的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的優越性,讓學生憑自己的生活經歷講出所吃過、見過或了解的魚類,再把這些魚類按生活在淡水或海洋進行分類,這就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如,把野生動物的分布情況與國內的旅遊景點有機地結合起來,許多學生原本對珍稀野生動物本身並不感興趣,但因為平時的一次旅遊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念念不忘,利用這種潛意識去識記野生動物或自然保護區就成了他對以往旅遊的美好回憶。效果自然也不同凡響。人類學、心理學、生理學、邏輯學的新發現證實:人類具有巨大的潛能。人類儲存在腦內的潛能驚人,平常只運用到潛能資源的10%。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喬瑟夫·摩蘇博士說:「人的潛意識好比一座『冰山』,浮出水面一小部分是意識,而潛意識隱藏在水下大部分。……人只要適當地加以運用,記憶就變得十分輕松。」
實踐證明,教學中注重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越貼近,其學習的興趣和識記的效果就越好,期間的思維活動也越活躍。
四、結合地理學科特點,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誠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為引發學習熱情,可以從郵票、旅遊、動物世界等多種角度進行切入,以充分激發、活躍學生的思維和參與整個教學過程,使之成為學習的主體,但一切形式總是為內容服務的。地理教學本身旨在通過這些載體,讓學生學會思考,結合地理學科特點,將看似繁雜、互不相關的地理事物與現象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揭示出來,這需要學生具有一定邏輯思維能力。例如:長江大堤上的「萬壽塔」塔基為何要「建」在九米多深的地下?你知道原因何在?從中可以揭示哪些相關的地理知識?
粗粗一看,萬壽塔與地理知識能有什麼關系,至多因為塔身太重而江堤地質不硬陷入地下的吧!如果沒有仔細思考,這一結論很迎合常人心理,但事實上,眾所周知,塔基原本是在高出河面數米的江堤上,因年代久遠,長江受泥沙淤積,河床抬高並超過塔基,為了保護塔身免受江水浸蝕而在四周築土疊磚,年復一年,四周越來越高,塔基便「越陷越深了」。那麼這個原因本身又是怎樣形成的?這就可以聯繫到長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點植被情況:長江上游多穿行高山深峽之中,水流湍急,落差大,植被情況相對較好,即便有泥沙入河,也因流速快而不能沉積。中下遊河道流經平原地區,地勢低平,使流速減緩,必然使泥沙沉積,抬高河床。通過「萬壽塔」塔基低於地面這一普通現象,引發學生進行地理方面的邏輯思考,從而達到深化教學的目的。
五、精心設計問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在教學中,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可以特意對一些問題進行設計,以定向培養和訓練學生創造性思維中的某一方面的能力。
④ 關於地理學科類論文範文參考文獻,與如何進行地理教學
何為有效教學?有效教學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教學理念,是指教師在遵循教學活動客觀規律的前提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作為教師,我們在地理課堂中要善於創設教學情境、培養讀圖能力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調動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並且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和學法指導,促進其有效學習,最終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下面結合自己的實踐談談在地理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教學的幾點做法。
一、 在地理有效教學中要創設教學情境,提高課堂有效性
地理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也是一門很有趣味性的學科,地理知識豐富而精彩。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充分研究學生,鑽研教材,充分利用現代化輔助教學手段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以提高地理課堂的有效性。以湘教版七年級上冊「世界的火山地震帶及其分布」為例,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美麗的地球」「地震破壞」的圖片,讓學生形成鮮明的對比,然後短片回顧我國汶川地震、日本3.11地震、四川雅安地震的場景,把學生帶入教學情景中,讓學生在深受震撼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地震的強大破壞力,激發了學生的憂患意識,從而調動了學生探索地震相關知識的極大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師的有效性。
二、在地理有效教學中要注重讀圖能力的培養,提高課堂有效性
地理教材中除了用常規的文字語言來對地理知識的描述外,還有另外一種語
言,就是我們常說的地圖語言。對初中學生而言,教會他們讀圖、用圖,不僅能幫助理解、記憶地理知識,而且能幫助學生建立形象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讀圖、析圖、用圖、畫圖,培養學生的空間意識,盡量把地理知識融入到地圖中去理解,使圖上內容與文字描述相互結合,相互補充,從而使「死」圖「活」起來,「靜」的文字「動」起來,久而久之,學生在地理學習中自然就養成了讀圖、用圖的良好習慣。例如我採用形象比喻法來教育學生記住一些圖形的輪廓形狀:黑龍江的輪廓像一隻美麗的天鵝,湖南的輪廓像美人頭,英國的輪廓像一隻正在吃一堆青草的兔子,義大利的輪廓像一隻女士的靴子等等;又如,學習分層設色地形圖觀察地勢起伏時我採用剖面觀察法等等。
此外,地理教師應教給學生一些繪制各種圖表的方法,適當的統計分析知識以及地理問題的歸納方法等,然後指導學生通過資料的表達,地圖、各種圖表對地理信息進行全面、深入的歸類整理和分析。同時教師要特別注意去引導學生分析各種地理信息的聯系、差異,力圖發現新的更有價值的地理信息。
三、在地理有效教學中要實施探索性教學,培養學生探究能力,提高課堂有效性
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對於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意識十分淡薄,學生一直處於被動學習狀態,教學質量和學生聽課質量難以提高,而探索性地理教學就是主張讓學生通過自主參與知識獲得的過程、掌握科學研究必須具備的科學方法,探究性的獲得科學概念,並逐步形成探究能力和科學態度。例如,在「海陸變遷」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科學家在喜馬拉雅山發現海洋生物化石的一系列圖片,並進行分析:喜馬拉雅山在地質年代是怎樣的地理環境?我們利用科學史來培養學生的科學觀及科學興趣和探究精神,具有很高的價值。此外,地圖的運用在地理教學中是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其中略圖的運用尤為重要。在地理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地理略圖,加強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例如,學習湘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七大洲、四大洋」一節的內容時,教師可讓每個學生都參與「七大洲、四大洋」簡圖的繪制;又如學習湘教版八年級上冊「中國的行政區劃」時,學生也可以參與到每個省級行政區輪廓的繪畫中來,在這過程中學生會不知不覺
地掌握了它們的相對地理位置。地理略圖不僅能揭示地理事物的相互聯系,還能顯示出它們之間的因果關系。地理略圖的運用培養了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 在地理有效教學中要進行學習評價,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提高課堂有效性
學習評價是促進學生發展的一種評價方式,其中包括學生個人自評、同學互評和教師評價。自我評價培養學生養成自主學習,自覺思考的習慣,同伴的評價和教師評價有助於學生進行反思,有助於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新課程倡導賞識教育,無論學生的成就大小,教師都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之處並及時給予肯定、鼓勵和表揚,這樣學生會感受到教師的鼓舞和信任,體會到學習所帶來的樂趣,自然會產生極大的學習動力,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五、在地理有效教學中要注重情感交流,提高課堂有效性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就是提出了「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地理教學只有做到「三維目標」的統一才是真正的高效課堂。可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地理教師往往注重知識目標而忽視了情感目
⑤ 初中地理教學論文《讓快樂走進地理課堂的幾點做法》
針對地理課的特點,
老師要多用地圖講學,把地理課講活了,講有趣了,就成為了快樂的課堂。
⑥ 初中地理教學論文 淺析教學難點突破的幾種方法
基本信息 淺析地理教學難點突破的幾種方法
教學難點是指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它猶如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絆腳石,往往成為教學活動的嚴重障礙,但地理教學難點的突破方法應當因教學內容、教學時間、學生認知能力、學校所在環境和學校的辦學條件等而各有選擇。
關鍵詞:理解性;記憶性;運用性;難點;突破;方法。
教學難點是指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教師難以講清的教學點,是學生認知矛盾的焦點。其實質是學生與教材之間較為突出的矛盾。它猶如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絆腳石,往往成為教學活動的嚴重障礙,使學生在學習中「知難而退」,喪失信心,阻礙著學生進一步獲取新知識。教學難點是一個相對的教學概念,同一教學內容,因學生的知識基礎、認識水平、思維能力的狀況不同,有的易於接受,有的則感到難以理解和掌握。教學難點的「難」處不同,突破的方法也不同。
一、抽象性的教學難點及其突破方法
中學地理教學中,抽象性難點主要是地理概念、地理事象的成因和地理原理等內容,這些知識的高度抽象性、或對學生空間想像能力和空間聯系能力的高要求,以及說明事實的材料過於簡單是導致學生理解困難的關鍵。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難點,使感性知識理性化,實現知識的長久記憶和靈活運用,教師在突破抽象性難點時,要講究教法的直觀、形象和具體,要講究新舊知識之間的前後聯系,要補充相關的感性素材。
⑦ 初一地理論文例文
一篇關於非洲的,非洲的圖網上很好找的,你自己找找吧。
---------------------------------------------------------------------
非洲位於東半球的西南部,東接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以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同歐洲相望,東北隔蘇伊士運河、紅海和曼德海峽與亞洲相鄰。面積3029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洲。
非洲的地理位置非洲是一個高原大陸,全洲平均海拔在600米以上。整個大陸的地形從東南 向西北稍有傾斜。東部和南部地勢較高,分布有衣索比亞高原、東非高原和南非高原;世界著名的東非大裂谷就在東非高原和衣索比亞高原上。東非大裂谷全長6000多公里,被稱為「地球上最大的傷疤」。
非洲中部和西北部地勢較低,分布有剛果盆地和撒哈拉沙漠。撒哈拉沙漠面積達800多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中廣布著沙丘、礫石戈壁,只有少數地方由於地下水流出地表而形成綠洲,是沙漠中人煙比較稠密的地方。
非洲的水力資源豐富,蘊藏量佔世界總量的20%以上。尼羅河、剛果河、尼日河和贊比西河是非洲的四條主要河流。尼羅河全長6600多公里,是世界流程最長的河流。在乾燥的沙漠里,由於尼羅河的泛濫而形成了一條帶狀的「綠色走廊」。這里是農業生產條件最好的地區 。
非洲地跨南北兩個半球,赤道橫貫中部,氣候帶南北對稱分布。通常氣溫高,降水少,乾旱地區廣,有熱帶大陸之稱。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在茂密的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地區,生長著許多珍稀動物,如猩猩、獅子、羚羊、長頸鹿、斑馬和大象等等。咖啡、棗椰、劍麻和丁香是非洲著名的經濟作物。
非洲的地下資源也非常豐富,素有「世界原料寶庫」之稱。黃金和金剛石的產量一直佔世界首位;石油、天然氣及銅、錳、鈾、鋁土、鎢、鉻等礦產儲量也很大,常被稱為「富饒的大 陸」。
非洲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在非洲發現的大約200萬年以前的人類化石。是迄今所見的人類最早的化石,非洲現有55個國家和地區,全洲人口5.53億(1985年),人種以黑種人為最多。
非洲經濟呈現持續增長勢頭
近年來,非洲經濟呈現持續增長的勢頭,增長的速度也高於全球經濟平均水平。今年以來,許多國際機構對非洲整體經濟的預測依然樂觀,認為非洲經濟的整體表現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出色。非洲經濟正以30年來最快的速度向前發展。自2003年以來,非洲經濟擺脫了長期低迷的狀態,開始進入穩步增長階段。2003年非洲經濟增長率為4.3%。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06年非洲經濟增長率為5.4%,與去年的增速相同,但明年的增長速度可望提高到5.9%。
非洲經濟快速發展主要得益於以下四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非洲國家近年來政治穩定,並實施了宏觀經濟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措施。這些改革措施客觀上促進了非洲國家經濟的穩定發展。大部分非洲國家的財政平衡得到改善,非洲平均財政情況已從赤字變為盈餘。同時,通貨膨脹也得到較好控制。
第二,非洲人口中勞動力數量在未來十幾年裡將會有較快增長,將促使國民收入增加和內需擴大。國際組織普遍認為,非洲國家對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對投資環境的不斷改善,加上經濟的持續增長,必將加速創造新的就業崗位。
第三,全球經濟強勁增長,為非洲經濟增長提供了動力。中國、印度等國家經濟的快速增長,對非洲經濟增長產生了拉動效應,帶動了非洲國家加工業和出口的增長。同時,初級產品商品價格的上漲,刺激了非洲國家的出口,改善了非洲國家的貿易狀況。僅2005年一年,非洲的貿易順差就翻了一番以上。
第四,援助和外國投資增加。僅2003年和2004年,援助就增加了100多億美元。與此同時,外國直接投資也在逐年增長。近年來,流入非洲的外國直接投資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長。數據顯示,在上述兩年期間,經濟增長速度較快的東非地區外國直接投資增加最快。
當然,非洲經濟在加速發展的同時也還有一些困難有待克服。首先,面臨全球高油價的挑戰。如高油價持續下去,大多數非洲國家的通貨膨脹將會上升,經濟增長將會受到抑制。對石油靠進口的多數非洲國家來說,經濟增長會受到影響。其次,面臨美元貶值的威脅。如果美元進一步走低,致使美國進口減少,那麼以美國為主要出口市場的非洲國家經濟將受到嚴重影響。同時,美元貶值對非洲的石油出口國來說意味著收益的減少,因為大部分石油交易是以美元來結算的。另外,非洲農業始終面臨著自然災害的威脅。非洲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薄弱,基本上靠天吃飯,自然災害隨時可能給脆弱的非洲農業造成巨大損害,進而導致經濟下滑。
世界經濟已進入新的增長階段,對非洲國家的經濟振興是一個良好的機會。人們有理由相信,非洲經濟是大有希望的。
課程是一個動態的、發展的概念。我國中學地理課程在近50年間一直隨社會的進步和科學的發展不斷改進 。目前,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變化著,人類社會及其教育均面臨著21世紀的挑戰。雖然從20世紀邁入21世 紀是個漸進的過程,但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對教育的期望,使我們不得不經常反思已做過的工作,用發展 的眼光看待中學地理課程,使它能夠根據社會的進步適時調整自己的方向。
許多因素影響地理課程的發展。比較重要的有:社會對環境及可持續發展的關注、基礎教育價值觀的轉變 和信息技術的發展。綜合這些因素的影響,本文認為,中學地理課程的發展大致有以下幾種趨向:與中學其它 課程綜合、以環境教育和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思路重新定向、在注重人文地理的同時突出地球科學、逐步信息化 。這幾個趨向既是有各自特點的獨立發展方向,又是相互聯系、融合在一起的。
一、融合在綜合課中的地理知識
在基礎教育階段加強課程的綜合化是當今世界課程發展的一個重要動態。課程綜合化主要是解決中學特別 是初中階段課程劃分過細、過多,造成學生學習負擔過重、缺乏綜合掌握和利用所學知識的意識和能力的問題 。現有的綜合方式多種多樣,基本上是按大的科學分類,把中學的課程分為綜合理科(也有稱自然科學或科學 的)和社會科。綜合理科包括分科時開設的物理、化學、生物、地理中的地學部分;社會科則包括歷史、政治 、社會常識、地理等內容(或只包括歷史和地理)。
北京市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改革方案中,也有把原有的地理課和歷史課合並為社會課,原有的物理、生物、 化學課合並為科學課來作為學校課程選擇之一的設想。此外,北京市和廣東省的綜合課方案還納入到高中課程 改革方案之中。
由於我國綜合課還處在實驗階段,內容的綜合問題還沒有很好解決,其中的地理知識往往帶有明顯的分科 課程痕跡,即地理類知識集中安排,其結構與分科地理課程基本相同。這在社會科的綜合中更為明顯。
上海市的綜合課與浙江省不同的地方在於地理知識與其它知識的融合性更強,它並不是全部集中在一冊書 或一個年級中,而是分散在不同階段,特別是在初三安排了地球知識的學習,這是符合學生年齡和能力特徵的 。
綜合課程的發展給地理教育研究提出了新的問題。一方面,中學課程淡化學科概念,會使地理知識與其它 學科知識、與學生生活實踐更有效地融合起來,其結果是中學的課程將更貼近學生發展的需要。因此,地理教 育的研究將更多地針對地理內容學習本身以及地理與其他學科內容之間的關系,而不再是試圖建立更完善的地 理課程體系。另一方面,課程綜合化的結果是實現了文、理科各自內部的綜合而強化了文、理之間的分化。現 行中學課程中的學科分化現象很嚴重,但地理課程的實質卻是綜合的。其一、地理課程涉及各門學科的基礎知 識,並為這些基礎知識提供了一個綜合利用場所。其二,地理課程綜合了自然科學知識和人文科學知識。比較 理想的狀態是在初中文、理科內部分別綜合的背景下,單獨保留地理課,使學生有一個綜合利用所學文理科知 識和進一步學習綜合性較強的知識的領域。然而,地理課如果想承擔起這樣一個獨特的角色,必須進行課程結 構的改革,打破傳統的地理學科體系,建立一種以地理思想為中心的,能被人們廣泛接受的課程結構。
二、地理課程的環境化趨勢
地理課與環境教育的關系是既有重合又有區別。從廣義的環境教育概念看,有關人類生存環境特別是自然 環境的知識,大部分都已含在現有的地理課程之中,因此,地理教育實際就是環境教育。從狹義的環境教育概 念看,環境教育主要是環境問題或環境保護教育,而傳統的地理課內容以環境為組成、要素本身的特點及其演 變為主,如構成環境的各種自然要素及其變化。此外,地理課程中的行政區劃知識等許多內容也不屬於狹義的 環境教育內容。但是,中學環境教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地理課程,這一點為大多數地理教師所認可。中學地理 課近幾年的變化也反映了地理教育界對環境問題的重視。雖然地理課程的歷次改革主要從內容的更新或重新組 合和數量的增減方面進行,在課程結構上一直沒有根本的變化,但地理課程的環境化趨勢已經在內容的更新方 面體現出來,即增加和強化了資源及環境問題的教學。1997年新高中地理課程實驗大綱,也是以加強環境學知 識組織地理課程內容為特點的。
根據國家高中地理試驗大綱編寫的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是「用『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構建教材的框 架」的(韋志榕,1997)。在現行高中地理教材側重闡述人與環境的關系的基礎上,新教材加強了環境與發展 的內容。編者試圖突破地理圈層的框架,從環境的角度組織教學內容的思路,把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由遠及近 分成宇宙環境、大氣環境、海洋和陸地環境,「在這個框架下,教材講各個環境的特點,以及人類與各個環境 的關系。對於人類生存的社會環境,則融入了人類對環境與發展的新認識。」(同上)。編者認為這樣的「教 材具有鮮明的素質教育方向性」,而從實際上看,說這樣的大綱「更具有鮮明的環境教育的方向性」也許更恰 當。
中學地理教育的環境化趨向並不只是從國家制定的教學大綱反映出來,不少大、中學地理教師也提出了同 樣的觀點,認為「面對21世紀的地理,可持續發展應作為地理教學的核心。」(程平,1996):「可持續發展 應該成為21世紀地理教育的內容框架。」(賈國江,1997)。
地理課程的環境化趨向使我們意識到以下一些問題:
1.課程發展的環境化,使地理課程與環境教育之間潛在的或隱性的聯系越來越加明朗和突出。地理課與環 境教育本來就有內在聯系,在某些方面難以劃分界限。有人從中學課程範式的角度論述中學地理課程與環境教 育的關系:「地理學科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它有一些不同的傳統或范型,其中之一是人與環境的傳統,這個 傳統強調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主要是通過人類對資源的利用而衍生的。不少國家包括中國的中學地理 課程內容和知識結構都反映這種以人地關系為主線的范型。」(李子建,1996)。從國家高中實驗大綱和現行 大綱的對比中也可以看出,新大綱的突出特點是將地理教育與環境教育之間的內在聯系明朗化,也是地理學科 內容結構以環境教育為核心的重新組合和轉化。
2.作為上一個問題的必然結果,中學地理課傳統的地理科學體系將被打破。當前意義上的環境教育是以環 境問題為中心的,而目前中學地理課程則是以地理學科體系為中心的。將環境教育的內容和地理教育的內容融 合起來,會生成新的課程結構。即把一些國家或地區的地理背景與當地最重要的地理或環境問題融合在一起, 類似一種區域研究的結構。
3.地理課程環境化的過程中,地理內容選擇中的重要原則之一「地理性」將會有所改變。過去人們強調地 理性,是因為地理教育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很容易將屬於其它學科的內容吸收進來。「地理性」的提出,對 於保證地理課程內容的學科特性和精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地理性」是個模糊的概念。更重要的是, 當地理課程趨向於環境教育或可持續發展教育時,再來過分強調「地理性」,將無法真正達到預想的教育目標 ,例如:當我們進行能源問題學習時,只是簡單介紹一下能源的概念、能源的種類、能源的特點、能源的分布 和使用數量(傳統意義上的地理內容),而缺乏必要的能源生產的知識,如核電站的內部結構怎樣,它是如何 工作的,核能使用中的社會性和心理性問題、核能污染是如何防治的等,學生很難真正理解能源問題並對它產 生興趣。所以,地理課程的環境化趨勢需要更多的「開放性」而不是「地理性」。
總之,地理教育的環境趨向是人類社會發展趨勢在學校教育中的必然反映,也將使學生對區域地理、部門 地理知識的理解更為深刻、更有學習興趣。
三、「地球」課程的設立與地理課程的分化
北京市21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方案准備在高中階段開設「地球」課程,同時仍保留地理課,後者將以人 文地理為主。我國在中學還沒有開設過「地球」課。當今人類社會出現的大量環境問題、生態問題、人口問題 、資源問題使人類的生存受到威脅,也使教育工作者逐漸認識到,僅僅讓學生懂得分子、原子、物理過程、化 學過程是不夠的,他們還應該懂得地球本身的一些知識,地理課程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例如:美國正在進行 以地球科學為核心的課程改革實驗。
「地球」課程的設立在我國雖然剛剛處於設想階段,但我們可以在這個基礎上探討一種新的地理課程的分 化模式。
首先,高中開設「地理」課,實際上是將現行高中地理課程中的自然地理部分分化出來(雖然「地球」課 程不同於自然地理),高中地理課將以人文經濟內容為主。
其次,現在的初中地理課程以區域地理為主,自然地理內容很少,可以將區域內容大幅度減少。增加學習 自然地理的時間。加強自然地理內容學習至少有下幾點好處:一是具有一定的自然地理基礎知識,對理解環境 問題是必不可少的;二是為高中學習「地球」課做些准備;三是給那些不準備上高中的學生一些基本的認識自 然環境的知識和科學方法。
第三,適當加強一下小學高年級的社會課程中的地理部分,把一些簡單的區域地理知識放在小學高年級, 其實,現在小學社會課中的內容許多與初中有重復,初中地理課只是在小學社會課的基礎上更為詳細和系統。
四、地理課程的信息化趨向
在面向21世紀所作的地理課程改革中,不能忽視社會信息量的激增和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可能帶來的影響, 地理教育界應為基於信息技術平台上的地理課程開發及早做出適當的思考。
1.基礎教育階段地理課程在學生發展中的獨特功能日益顯現。關於地理教育在培養學生能力中的獨特功能 到底是什麼,其實一直不甚明了。傳統的認識是掌握地理知識、發展地理思維能力、發展地理技能等,似乎在 一般知識和能力前面加上「地理」就是地理教育的特殊功能。也有的在這些功能上又進行了提煉,就有了「空 間想像能力」等特殊地理能力的提法。這些提法也有一定道理,但僅僅把「空間想像能力」的培養作為地理課 程能力培養的特點還遠遠不夠。到底什麼是地理教育在培養學生能力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的獨特功能呢?傳 統地理學是一門發現、記錄、描述、解釋(含定性、定量)和尋找規律的學問,它幫助人們不斷擴大對世界和 對人地關系的認識,並運用在發現和研究中形成的地理思想指導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實踐。現代地理學增強了理 論體系的建設、現代技術的應用和與經濟發展更為直接的聯系,形成了理論、技術和應用三個層面。不論地理 學如何發展,它都是建立在大量地理信息基礎之上的。把地理學研究的對象和方法與學校地理課程聯系起來, 可以認為,獲取、處理、使用和評價地理信息的能力應作為現代地理課程中學生能力培養的重要方面。這個特 點的逐漸顯現是和社會信息及信息技術的發展狀態直接相關的。
2.大眾媒體的發展將分散部分中學地理教育的功能。傳統地理課程中的不少內容屬於地理常識,例如:地 名、地理事物的分布、常見的地理現象等,以這些內容為主體的地理課程(以初中為主)體系,與現代地理學 的內容相距甚遠,對地理學研究工作者來說,中學地理課程似乎過於陳舊;對一般人來說,又會以為地理學就 是如此。這裡面的矛盾在於既要充分考慮學生發展需要,又要考慮地理學自身的發展。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 ,基礎教育的任務是為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和今後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而不是培養科學家;也不可能承擔 起培養科學家的重任。所以,地理課程內容是否與現在地理學研究的內容一致,並不很重要,重要的是開設的 課程是否是學生發展需要的。在信息量不是很大、信息技術不很發達的時代,學生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地理 常識,如世界各大洲、各地區、各個國家的分布、特點都要通過地理課程一一傳授給學生,否則,學生很可能 無處去獲得這些知識。現在或未來不太遠的社會中,信息量如此之大,由學校地理課程傳授給學生的地理知識 只能是現有知識的極小一部分,而且很可能若干年後這些知識就會發生變化。此外,大眾媒體的發展也擴大了 學生課外知識面。當學生需要知道某個國家的位置時,只要查查地圖就可輕易找到,地圖冊或大量圖書、報刊 雜志、光碟和網路中都可以獲得有關一個國家的地理情況,這樣獲取的信息不僅符合學生的需要,而且可能比 從地理課上獲得的豐富和有趣的多。學校地理課程將集中精力幫助學生學習地理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幫助 他們科學地理解地理現象和地理問題;培養學生主動獲取地理信息的意識和能力;引導他們熱愛自然、熱愛科 學並樹立科學道德和科學精神。
3.地理課程將更有效地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展。當地理課程內容過於依賴地理課本和教師講授時,學生的 主體性是無法得到很好發展的。首先,學生獲取地理信息的唯一可視來源是地理課本,會使學生的視野和想像 力受到很大限制。特別是目前常見的現象:學生大都從課本尋找現成答案,只能滿足教師提問的要求,而無法 激勵學生探究更多的問題。其次,過於貧乏的地理信息會限制學生的學習活動方式。而適當豐富的教學信息環 境將使學生以多種形式參與學習活動成為可能,例如:除了聽教師講授外,學生可以進行資料查詢、社會調查 等活動,用自己找到的地理信息進行獨立學習、網路學習、合作學習、批判性學習、創造性學習等多種學習方 式。學生將由對地理知識的被動記憶和存儲者變成積極主動的學習者。
開發基於信息技術的地理課程,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它將體現一種現代地理教育觀,會帶來一種 全新的學校地理教育方式
⑧ 獲獎論文《初中地理教學應如何精心設計課堂活動》
義大利教育專家、蒙特梭利教育法創始人的這段話強調學生的學習不能只內是聆聽和接受容,而應該使學生調動多種感官,使聽、說、看、思、做有機地結合,獲得最大程度的發展。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倡導構建開放的地理課程,要著眼於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倡導多樣的地理學習方式,其建議的重心在於「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積極探究」,而課堂教學中的「合作、交流、探究」主要是通過課堂中的活動開展來實現的。
⑨ 初中地理論文600字
一、服飾與地理
1、人類服飾的材料與地理環境有密切的關系。遠古時代,人類生活在森林裡,披掛的樹葉、獸皮就成為衣服。後來,人類慢慢懂得了以植物纖維與動物皮毛為原料,紡織各種布匹,出現了原始的服裝。絲、麻、棉就是人類利用最早的纖維材料。我們的祖先早就在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養蠶織綢了。但由於北方環境惡化、氣候變得乾燥,蠶絲的生產逐漸向南方移動。如浙江的杭嘉湖地區、廣東的珠江三角洲地區都是我國重要的蠶絲產地。
2、服飾的樣式與地域特徵有關。不同的地區,氣候條件不同,風俗習慣也不同,其服飾的式樣也各不相同。例如,在炎熱乾旱的阿拉伯地區,人們喜歡穿白色而寬松的長袍;在北方寒冷地區,尤其是冬季,人們喜歡深色的皮製品服裝;在氣溫日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藏族牧民往往穿一條胳膊可以露在外面的「藏袍」。
3、服飾的變化與季節更替有關。隨著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更換,人們的服飾也隨著之變化。特別是四季分明的地區,人們一般要准備幾套與季節相適應的服裝。夏季男士的短袖襯衫、T恤,女性的連衣裙、短裙等,春秋季節的休閑裝、羊毛衫,冬季的滑雪杉、皮夾克等。
二、飲食與地理
1、菜餚方面。中國的菜餚在烹飪中有許多流派,其中,影響最大的是魯、川、粵、閩、浙、蘇、湘、皖等「八大菜餚」。每個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歷史與獨特的烹飪特色是分不開的,同時,也受到這個地區的自然環境、氣候條件、地方特產、飲食習慣等影響。我國的西南地區味偏辣,江浙一帶偏甜,北方菜味濃香並喜歡放蔥蒜,而廣東菜偏鮮偏淡。飲食和各地方的氣候與地形等因素有關,如西南地區較濕,尤其冬季更加陰濕,吃辣是為了驅寒去濕。
2、主食方面。由於地域差異,水熱條件不同,農作物的種植也不同。我國北方乾旱少雨,以種植小麥、甜菜為主;南方雨量充沛,以種植水稻為主。所以,形成了「北方麵食為主,南方米飯為主」的格局。
3、茶、酒方面。我國的茶葉品種繁多,如綠茶、紅茶、烏龍茶、黃茶、白茶、菊花茶等,由於各地在品茶方面有較大的差異,江南一帶喝綠茶居多,寒冷地區喝紅茶偏多。喝茶受地區的影響特別大,如氣候、地理條件、地勢差異等。酒文化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制酒業的興衰也反映了農業生產的起伏與自然災害的程度。由於地區氣候、地理位置不同有不同的飲酒習慣,酒的品種也不同,如寒冷地區的烈性白酒、少數民族地區的米酒等。
三、住房與地理
傳統民居的樣式、材料大多受當地自然條件的影響。例如,草原上的牧民為適應游牧的需要,通常居住在搭卸方便的蒙古包里;黃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黃土直立性好的特點開鑿窯洞來居住;根據降雨的特點,北方農村以平房、土房為主,南方以斜面瓦房為主,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以竹樓為主。現在,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城裡購買商品房時,更需要綜合考慮地理因素。例如,居住區的交通、周邊的配套設施、環境質量狀況、居住區的內部環境設計,以及房子的朝向、採光、通風、層高、間隔等因素。
四、出行與地理
人們的出行與地理環境密切相關。在高山峽谷中,人們用峽谷的急流乘皮筏漂流;在冰天雪地的高原地區,人們有時坐雪撬出行;在茫茫沙海中駱駝成為「沙漠之舟」。無論是旅遊還是出差,都要天氣與環境情況,決定出發的時間或交通方式。如雷雨天一般不宜乘坐飛機,可選擇乘坐火車;易發泥石流的地方,適逢雨季,就不能到這樣的地區去旅遊。外出要會閱讀地圖,通過讀圖迅速了解與熟悉新的環境,從而形成正確的空間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