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區域地理試卷分析
『壹』 地理試卷分析1000字數
高一地理試卷分析
一、命題的主要意圖和試題質量的分析
本次測試僅是對高中教學的初期階段性總結,是監測學科教學的重要手段。目的是監控階段性教學質量,分析教學問題,總結教學經驗,及時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1、面向全體學生,突出對基礎知識與原理的考查,體現水平考試特點。 試題立足於高中起始年級教學的實際,面向全體學生,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避免讓學生在「起跑」階段就失去信心。目的是引導老師在教學中重視基礎知識、基礎原理,並在此基礎上形成和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釋地理問題的技能和能力。整卷無偏題、怪題。
2、重視對學生學科能力的考核。 試題強調了以下能力的考查:
①地理認知能力:對地理基本事實材料的了解,包括地理事物的名稱、空間位置、結構和演變過程等。認知不是死記硬背,
②讀圖和用圖和繪圖能力:包括對各種地圖、地理圖表的判讀和簡單繪制能力以及利用地圖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第31、32、33題是考查基於對圖示信息的解讀,並運用相關知識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3、題量適中、難度適當並有一定的梯度。
本卷滿分100分,共33題,主要是基礎性題目,以保證試卷有較高的合格水平。預計總體難度是0.70左右。
4、知識覆蓋率較高,但又突出主幹知識的考查。
二、試卷得分分析及存在問題
最高分:100分, 平均分70左右, 及格率70%左右,優秀率30%左右 試卷反映出學與教的總體情況:
1. 學生在課堂上閱讀課文的能力較差;在課後作練習不看書復習,導致基礎知識不牢,對教材不熟悉。
2. 很多學生習慣「記憶知識」,缺少理解,學習方法不正確。
3. 讀圖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非常薄弱。這次考試以基礎知識為主,很多題目都是直接來自於書中課文,但學生卻在很多地方失分,可以看出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還是欠缺。同時也發現了學生的很多知識遺漏點,這為後期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三、教學建議及整改措施
1、重視基礎知識,夯實根基。
針對簡單問題出錯的問題一定讓學生引起足夠重視。
2、要強調教學的規范。如經緯度的表示方法等。 3、注意區域地理的補充。
高中地理主要反映的是地理原理、規律、特點、成因等知識,教學時常常要結合具體的區域地理知識來分析,而義務教育階段地理知識相對缺乏系統性,加上中考地理知識不做要求,高一時學生的地理知識基礎較弱,對深刻領會、理解高中地理知識有一定的制約。考試中也反映出這方面知識一直是學生的薄弱環節。因此,教學中有必要及時、適時地補充一些區域地理知識。
4、重視讀圖、析圖技能的培養。
地圖在地理學科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但地圖被老師作為重要的教學手段運用於課堂教學卻並不被重視,特別在高一地理課堂教學中將知識通過圖表的形式傳授給學生更是少見。
注意通過以下途徑:
①教會學生讀圖,要讓學生能讀懂圖中的信息;
②教會學生用圖,要讓學生能夠利用圖中的顯性信息來解決問題; ③教會學生析圖,要讓學生能夠挖掘圖中蘊含的隱性信息,並用以輔助問題的解決;
④培養學生文、圖轉換的能力,要讓學生能夠利用圖表來闡析課本中文字所包含的內容。
5、注重地理綜合素質的養成。
平時教學要注意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知識遷移和綜合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注重探究,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高一地理組
關於尖子生培養的措施和建議
1、先做人,後做事---------注重對尖子生的情商培養
尖子生學習成績優異,但不能任其發展,我覺得有必要加強對尖子生的情商的培養,針對性地解決他們突出的問題。讓尖子生懂得約束自己,才會管理好自己並保持作風嚴謹和不斷進步。 2、寬嚴適度--------關心尖子生的自主學習
尖子生一般具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思路,自製能力較強,按正常教學計劃、教學進度,尖子生吃不飽,所以自習時間應該留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同時各科任教師需給與一定的拔高要求,布置作業應當有一定梯度,盡可能還學生主體地位,創設寬松的學習環境。 3、獨木不成林-------樹立群體意識,關心尖子生之間的互相促進
目光不集中於某一個或幾個目前的優秀生源,能盡快發現並培養一批尖子生隊伍,造就一個尖子生群體,形成優生優培的良好氛圍,將尖子生的座次相互靠近,能使尖子生更能互相激勵和借鑒。 4、加強溝通,注重師生交流
教師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傳送給學生,與尖子生有針對性的談話,尤其是針對學生的較薄弱項提出期望值,不斷給尖子生暗示,挖掘尖子生內在潛力,調動尖子生的非智力因素。
『貳』 全國百所名校單元階段檢測示範卷-高三-地理卷(2) -高考第一輪復慣用卷 世界區域地理
去淘寶上看看,或者網路文庫裡面。
『叄』 高中區域地理的中國地理部分的知識點
【高考區域地理24個出題點】
1. 歐洲地形的基本特徵
以平原為主,地勢起伏不大,冰川地形廣布,山脈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
2.影響中歐平原(波德平原)、東歐平原的主要外力作用及其表現
地質時期的冰川侵蝕。平原呈波狀起伏
3.歐洲地形對氣候的影響
歐洲多為平原,且山脈走向為東西向;海岸破碎,多伸入內陸的海灣;有利於海洋濕潤氣流進入內地形成海洋性氣候
4.歐洲氣候的主要特徵及成因
溫和濕潤,海洋性特徵明顯;自西向東由海性氣候過渡到大陸性氣候。
①歐洲地形低平、山脈多東西走向;西臨大西洋,且多伸入大陸的海灣,在西風作用下,濕潤氣流容易伸入內地,降水較多;
②大部分地區位於溫帶緯度范圍內,且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溫增濕作用,氣候溫和濕潤;
③常年盛行西風,從大西洋帶來的水汽自西向東減少。
5.比較分析英國本島東西兩側農業地域類型的差異及形成原因
西側乳畜業發達,為西風迎風坡,降水多,日照較少,且緯度高,熱量不足,只適合多汁牧草長的生長;東側發展種植業,為背風區,降水稍少,日照較多,氣溫較高,生長期較長,能夠滿足種植業對光熱的需求
6.英國是世界上工業化最早的國家,分析其發展條件
①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航海業發達;
②煤、鐵、石油等工業原料豐富,開發早;
③侵佔殖民地,掠奪資源,佔領市場,工業積累早,資本雄厚
7.法國的地勢特徵
東南高,西北低;東南以山地和高原為主,西北以平原和丘陵為主
8.分析巴黎盆地做為重要農業區的區位因素(法國成為糧食出口國的區位條件)
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比較平坦,耕地面積廣;氣候溫和濕潤;土壤較肥沃;河網密布,水源充足;政府鼓勵農業發展的政策;交通便利、科技發達;高度機械化和現代化為農業發展提供物質保障
9.注入地中海的羅訥河是法國水力資源豐富的河流,其上建有無數低壩,分析低壩的好處
農田淹沒少,移民減少甚至不需要移民;船隻過閘時間短,過閘用水也少;對生態和景觀的影響小;潰壩等造成的威脅小
10.德國地勢特徵
南高北低,呈階梯狀分布;南部為高原和山地,中部為丘陵和中、低山,北部為平原
11.萊茵河是歐洲最重要的航運河流,分析其航運價值大的原因
①大部分在溫帶海洋性氣候區,水量豐富,水量大,全年可通航;
②所流經地區大部分地勢低平,水量平穩;
③氣候溫和,無結冰期;
④干支流流經國家多,且都是經濟發達國家,航運需求量大;
⑤河口處為著名港口鹿特丹,又與多瑙河等河流有運河相通,航運價值高)
12.試比較德國南北農業發展的差異和形成原因
北部地勢平坦,但氣候夏季溫涼,冬季陰冷,土壤較為貧瘠,只生長牧草,主要發展畜牧業;南部的高原和山地主要為森林和牧場,南部的河谷地帶,土壤肥沃,日照時間長,熱量充足,主要發展種植業
13.分析德國魯爾區工業發展的區位條件
豐富的煤碳資源、附近有豐富的鐵礦區(法國洛林)、便利的水陸運輸條件、充足的水源、雄厚的技術力量、廣闊的市場
14.分析義大利新興工業的特點
以中小企業為主;輕工業佔主導地位;生產過程分散,多實行家庭承包;資本集中程度低;工業多分散在小城鎮,成為「分散型工業化」
15.義大利中小企業發展的條件
廉價勞動力豐富;20世紀70年代世界原料和能源漲價,大企業和重工業發展利潤小;發達的銀行信貸體系;國家政策的引導與支持,經濟高度開放
16.「陽光·海難」是西班牙在西歐旅遊宣傳的主題,從地理角度分析這現象的成因
西班牙大部分處於地中海氣候區,夏季少雨,晴天多,陽光充足;海域水靜浪小,海灘廣布,適合海浴;西歐大部分地區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多雨,陽光不足,不適合海浴,對陽光和沙灘有強烈的嚮往;西班牙投其所好,做此宣傳
17.冰島是世界上大氣質量最好的國家之一,從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上分析其成因
冰島處於亞歐板塊和美洲板塊的張裂處,地熱資源極其豐富,減少了石化燃料的使用;該國經濟結構以旅遊、金融等為主,幾乎沒有重工業的發展,降低了廢氣的排放量
18.俄羅斯瀕臨三大洋,但海運並不發達,分析成因
除摩爾曼斯克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終年不凍外,大多數海港因緯度高都有較長的封凍期;除北冰洋外,其它各海沿岸港口與外洋聯系,都必須經過別國的海域;國內工業與資源的空間分布特點,決定鐵路運輸比海運的成本要低,距離也更近
19.俄羅斯大河(自南向北流向)眾多,但下游的農業卻不夠發達,分析原因
大河下游緯度較高,熱量不足;氣候濕冷,土壤較貧瘠
20.俄羅斯大河(自南向北流向)眾多,但航運能力較弱,分析原因
所處緯度較高,河流結冰期長;地形起伏較大,流速快,開發航運難度大;河流自南向北流,且緯度多,常有凌汛發生;大河所處地域,人口少,遠離經濟中心,開發價值不大
21.分析俄羅斯西西伯利亞沼澤的形成成因
①所處緯度位置高,氣溫低,蒸發微弱;
②地下有較厚的凍土層,地表水不易下滲;
③河流眾多,地表不分充足;
④地勢低窪,不易向外排水,長期積水形成沼澤
22.俄羅斯大河眾多,但只有伏爾加河下游形成農業區,分析其自然區位條件
緯度相對較低,熱量充足;位於沖積平原和裏海沿岸平原,地形平坦;耕地面積廣,且土壤較為肥沃;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23.俄羅斯鄉村居民多用圓木建築居所,分析這一現象形成的地理原因
俄羅斯地處高緯度,冬季漫長寒冷,木屋可有效隔冷;古代鄉村居民多以游牧業為主,木屋便於拆卸;俄羅斯森林資源豐富,可就地取采
24.分析俄羅斯與中國的能源合作可能存在的障礙
俄羅斯的能源外交戰略使兩國能源合作面臨嚴峻的挑戰;世界各國對能源的爭奪使中俄能源合作面臨激烈的競爭;俄羅斯的政策環境、經營環境和社會治安環境也阻礙著中國對俄能源投資的積極性
『肆』 全國100所名校單元測試卷.高三.地理卷 中國區域地理 16 g3dy 地理-r-qg
去下一個學霸君,拍照就有答案了
『伍』 高三學生數學試卷分析總結的第一句怎麼寫
你好,我確實是復制狂人,但是復制的是我的東西,這套學習方法我已經和很多人分享過了,通過交談、網路知道、郵件。我總結了關於高中學習、英語、數學的學習方法十多篇文章,我特意總結得很全面(比如這篇文章在我的word文檔中有8頁),看到情況合適的就粘貼上相應的內容,跟人家說說我的心得,希望能夠幫助至少能夠啟發一些人。你如果覺得靠譜,你就去試試,如果有效果,你就堅持,加油! 我是同濟大學的在校生,前幾天回答了幾個即將參加高考和中考的學弟學妹的問題,突然之間感覺很希望盡可能地幫助初高中的學生。所以最近一直在網路知道裡面回答類似的問題。 【合理分配學習時間】 好了,說了那麼多廢話,我想你快要不耐煩了,開始聯系你的實際吧。讓我們來看一下,你在復習迎考的過程中可以養成什麼好習慣。首先是運用時間。 假如你上課的時候會感覺很累,有時候自修的時候也會感到疲憊,原因肯定在於你平時的時間安排不夠合理,雖然效率不算很高,但是你依然很累,因為你平時在學校休息的時間並不多。 1建議:每天定時睡覺 這個可以是你要養成的第一個好習慣。我有一個妹妹,現在准備高考,以前復習也沒有什麼效率,而且總把自己搞得很累,因此我給她提了諸多建議,其中有一條就是每天晚上要在12點之前睡覺,後來她跟我反映說,為了每天趕在12點之前睡覺,他必須使勁地完成當晚的計劃,頭腦飛速運行,效率高了一些,並且在這個過程之後,睡覺特別踏實,因為睡覺之前她特別努力、勤奮,幹嘛不能安心睡覺,給自己一個獎賞呢。(並且為了明天繼續高效率復習,也應該給自己充足的休息) 2.分配自己的學習時間 就比如做一個項目,我們怎麼弄?先要考慮我們項目的要求是什麼,我們需要做的是哪些事情?再考慮我們手頭有多少資源可以利用。最終我們來確定怎麼分配這些資源來做我們需要完成的各項任務。 同理,我們一般先考慮,每個月/周,我們在做學習計劃的時候,A.我們考慮,各科有多少需要學習的內容、另外有多少需要這個月/周復習的,除了學習之外,這一周我還要干什麼事情?B.這一個月/周,我除了上課、吃飯、睡覺、必要的休息時間,並且扣除了一些客觀必須花費的時間,我們還剩下多少空閑?C.那麼,我應該安排給語文多少時間、數學多少時間……D.那麼,這周一、周三的早上我讀語文各花一個小時,周二、四、五讀英語各花一個小時,周四晚上數學習題一個半小時…… 或者每天你根據作業量的多少以及自己的復習進度來安排每天的,也行。(注意事項:保證我們的任務要完成,不能安排得一個科目最終只完成了計劃量的一半甚至三分一,但是一旦沒有及時完成,那麼就要及時趕上) 或者你覺得每一天安排很麻煩很麻煩,那麼你就在一段時間內將時間安排固化(在這個月內,每一三五早上讀語文一小時、沒周二四六早上讀英語半小時,每周三、五晚上做英語閱讀理解訓練……) 【樹立信心,注重各科學習方法】 要有信心啊,高考復習才剛起個頭呢,只要注重方法,結果一定會很好的。我們先來看一看各科的學習方法。這都是我中學期間應對無數習題、考試總結得來的,這一些心得體會我已經跟很多人分享過了(通過交談、郵件、網路知道),希望對你也有所幫助。 【1.英語】 英語是我初高中時候最有把握的一門課,在高手如林的重點高中,英語卷面成績第一總能幫我拉一拉總分,所以我們先給你講講高中英語的學習吧。只要你真的花時間了,肯定可以較快提高。 A.閱讀: 堅持每天做閱讀理解,做上一兩個月,每天都做,每天測時,提高速度和正確率。(當你有每天有必修科目時,你必然有成就感。) 那麼,我想在這個月內提高英語閱讀理解的速度,那麼我每天晚上(或者每隔一天晚上,雙休日休不休息自己看著辦,但是一旦規定下來,堅決執行)做兩篇閱讀理解,以我現在的水平,應該兩篇花個12分鍾沒有問題,那麼我晚上就只給自己20分鍾(包括對答案的時間),堅持一兩個禮拜,也許發現自己的速度已經穩定在10分鍾,然後你找下一個目標,12分鍾內做三篇,再堅持一兩個禮拜,完成這個目標,再堅持一兩個禮拜,可能15-18分鍾就可以做五篇了。那麼這個時候,即便不練了,基本上你也可以保持這個速度了。 以上講的是關於閱讀速度的問題,那麼現在我們來講提高准確率,如果英語成績不是班級里最好的那一群,最好是去買一本階梯式訓練(題目一套一套由易到難)的參考書(或者圖書館借就可以了),先用一個禮拜做初級習題,做完以後好好看答案和解釋,覺得基本都懂了,這個層次的習題沒問題了,那麼可以了,再花兩個禮拜做中級試題……訓練過程中有時候要對題型進行思考,1.據我的經驗,英語閱讀的很多題目在原文都可以找到答案,然而為什麼經常找不到呢?原因在於很多時候選項中會運用同義詞、句型轉換、敘述人稱變換等手段來偽飾,明白了這一點也許你會比較清楚怎麼去找這類問題的答案了。2.像「inference」「indicate」這類的題目經常出現在一篇文章的最後一題,多總結幾篇,看看他們的正確選項規律如何。3.有一些文章類型比如新聞報道、表格形式、菜單形式的,或許可以直接看題目,但是要注意邊角。 (PS:完形填空的訓練方法可以參照閱讀理解,但是完形填空有所不同的是必定會考一部分關於語法、詞性、詞語搭配的問題,所以有時候要分析分析不同類型題目的應對策略) B.聽力: 練聽力,一個月內,每隔一天聽一次,最好是階梯式訓練(題目一套一套由易到難)的那種,先用一個禮拜聽初級,聽完好好看聽力原文,對答案思考,覺得基本上90%到95%都聽得懂了,那麼可以了,再花兩個禮拜聽中級試題…… 這樣的訓練方法簡單而卓有成效,而且你每天都有事乾的。(關鍵問題在於每天安排20分鍾就是20分鍾,不要超額支付時間成本,不然你其餘的安排亂套了) C.語法: 語法題不太一樣,這個就要靠你們一個一個語法點去攻克了,建議買一本語法書,要知識點簡明而全面,不要啰啰嗦嗦講很多例子的,但是練習題要多一些的。(記得高考前我們一律用一本書《英語語法實踐指南》(郭鳳高主編),那本書的習題高考前一共做了3遍,後面兩遍基本上飛快,整本書就花了六七個小時。結果做單選題訓練,20道題目往往兩分鍾就搞定了,很多題目都是重復的。) D.作文 初高中的英語作文重在展現你自己的水平:1.語法,盡可能不出現語法錯誤。2.書寫,書寫盡量工整,這個一方面能夠讓老師看得舒服,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你寫作的思路流暢。3.從句、長句、優美的句子、高級詞彙的靈活運用。我高二的時候買了一本書《王長喜十句作文法》講的是關於四六級考試的,應用優美的模板來寫作的技巧(說實在的這個有點兒投機取巧,但是應對考試綽綽有餘)。我分析了一下平時的考卷,發現作文的題材有六七成都和裡面所介紹的五種相關,我就把他裡面提供的相同題材的幾個不同模板做了一下整理,每種題材整理出一個我自認為最完美的模板(模板中不乏顯擺自己高超語法技巧的閃光點)然後每一次考試盡量套上一個適合的模板,結果是十有八九我的作文會成為範文之一。 【萬金油句子舉例】 1.___has been brought into focus,and ____ always aroused the greatest concern 2.Among the various reasons contributing to this phonomenon, ____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3.There is no complete agreement among people as to ____ .Some people take it for granted that _____________ while others hold the opinion that ___________ . E.背單詞 背誦英語單詞,我見過很多人很沒有效率地背,wonderful,w- o- n- d- e- r- f- u- l,精彩的,(幹嘛要一個字母一個字母讀出聲來呢,字母是最最沒有意義的,還要重復好幾遍)。我的意見是,只背兩遍,第一遍,看這個單詞後面的讀音,讀出聲來,然後看一下單詞拼寫(按照音節一個一個音節記下來)won- der- ful,然後看一遍詞性和中文注釋。第二遍,這個時候眼睛要離開書本啦,一定要離開,然後想起來那個讀音,讀一遍,在心裡按照音節拼寫出來這個單詞。如果記住了,趕快繼續下一個單詞,如果沒記住,再看一眼課本的拼寫(記住,只給自己一次補充的機會),最多兩三遍就能記住一個單詞,我的經驗是,一個單元有50個單詞的話,要花個15分鍾來背單詞。 另外,要記得復習,關於記憶的問題,復習最重要。可以養成這樣一個習慣,比如,我每一周的周六下午(我不知道你們補課不,如果周六補課,周六下午應該是你們過得最輕松的一個時間段)放學後都要好好復習一下這一周的英語單詞。 [ 同理,你在復習其他科目時。背誦其他的材料也是如此、政治、歷史、地理,先讀一遍或者看一遍,讀懂了嗎?然後用筆稍微標記一下這段話總共有幾個要點1.2.3.4總共四點,OK,離開書本/材料,試著背背看,你背出了1.3,好的,那麼再看一遍,背出了1、2、4,怎麼這么粗心,3給忘了?最後一次機會!這樣子,對自己要求高一點,「只有一次機會!」你會提高不少效率。 ] 【2.語文】 語文好弄,關鍵是作文,我不知道你是哪個地方的,但是哪個地方的作文都至少佔40%的分數。作為應試作文,能寫出思想深度當然是最好的,但是重要的還是文采要好,建議多看看優秀文章,多背幾段描述歷史人物的優美的散文,以後碰到什麼樣的題目只要你懂得轉化,你的作文總是會文采斐然的。 不知道你能不能接受這種看法,我們的文章如果要發表,那麼必須表達出我們真實的觀點、展現出我們的風格,而應試作文,一個方面他的讀者基本上只是老師,而閱卷老師幾乎都是先看重形式,因此,即便我們不喜歡那種煽情的虛浮的文風,但是為了讓老師了解我們的思想的深刻性,我們總得先讓他看得下去吧,等他讀完文章之後才知道這篇文章的真正閃光點是其思想深度。因此,作文內容是必須重視的,風格是因人而異的,但是形式上還是需要加以考慮的。 你如果不喜歡散文的話,那麼你寫作的范圍就局限在記敘文和議論文了,而議論文要在短期內練得較為出彩是可能性比較大,那1.你的想法要犀利,盡量與眾不同,盡量加上較多的自己思考的成分,而不像有些人的文章論據是抄的就罷了,連論點也是抄襲的。2.背幾段類似於歷史人物的論據,以後碰到什麼樣的題目只要你懂得轉化,你的作文總是會文采斐然的。3.總結一下類似於駁論文的形式,至少自己要有一個套路,以備時間倉促的時候你可以輕車熟路地完成作文。 像什麼名著啊,這種混混就過去的,還有背誦千萬不要丟分。 閱讀(科技文閱讀啦、古文啦參照上面介紹的英語閱讀的訓練方法) 【3.數學】 數學,關鍵是掌握解題方法,相同題型的找幾道出來好好研究解法。然後找些相同題型的題目來練習,至少把解法背下來,你文科總體上還行,背誦應該不算很難,而且這種背誦比背文綜容易,文綜還要自由發揮,數學背誦題目的解法是的,舉個例子。1.找什麼條件;2.由1的條件推出什麼結論;3.由2的結論突出正道題目的答案。值得注意的是,數學是鍛煉一個人思維和邏輯的學科,因此,無論你用什麼方式來應付考試,希望盡量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如果一味題海戰術而不求理解,對你的發展會有害處。 諸如英語的答題、語文的作文、文綜的背誦啦,都是可以通過訓練提高分數的。但是類似於數學這種科目,你要想補,首先得知道自己的缺漏在哪裡,對吧。而要知道自己的缺漏在哪裡,我們首先得好好了解一下我們高中數學總體上都講了些啥,知識點有哪些,考點又有哪些,要有整體感,要有一個清晰的框架,這個樣子你哪個懂了哪個不懂你才會心知肚明,繼而有的放矢,查缺補漏。 1.先了解高中數學的整體框架,比如其中一條主線是由集合發展到映射,再發展到函數,而另一條主線是笛卡爾坐標系用數軸來表示函數,接下來通過數形結合能夠把這兩塊知識聯接起來,一定要完整。(說實在的,要是你平時一直在補課,但是你在復習的一開始並沒有對整體框架瞭然於胸,那麼你會感覺很慌、心裡不踏實,即便某個知識點你突然補上了,懂了,你也覺得很奇怪,總覺得有什麼東西沒有弄明白,又說不出是什麼原因,對吧)。 接著,按照課本上順序典型的考題(是考題,不一定是課本上的例題),一冊一冊過關,考題類型不算多,我給我妹妹這么講過,差不多六七個小時能講完一冊數學課本。接下來你自己試著去做相同類型的題目。題型一個一個掌握。 2.這是第二種方法,找出幾份你們的模擬考卷(或者高考模擬考卷,或者歷年高考題),整理出一兩套最完整、最典型的試卷題型,一題一題來看,每一題的解法就像背公式一樣記下,如果某道題目的解法你實在聽不明白(甚至記硬背解法都不成),那麼這個時候就要翻開課本上相應的概念和例題,從最基礎的題目看起。這個樣子,一個考點一個考點通過。 數學學習幾個小點子: 1、上課認真聽講,記數學筆記,特別是對概念理解的不同側面和數學規律。並且對反復評講的題目做典型歸納。 2、建立數學糾錯本。把平時容易出現錯誤的知識或推理記載下來,以防再犯。爭取做到:找錯、析錯、改錯、防錯。達到:能從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確東西;能由果溯因把錯誤原因弄個水落石出、以便對症下葯;解答問題完整、推理嚴密。 3、記憶數學規律和數學小結論。 4、與同學建立好關系,爭做「小老師」,形成數學學習「互助組」。 5、反復鞏固,消滅前學後忘。 6.每次考完試把試卷好好分析一下,從題型(哪一個知識點考試分值高低)、得分率、粗心錯誤、知識缺漏這幾個方面來分析,一定要堅持看考卷的習慣,只要你全身心地適應了這種習慣,必然會有收獲的。 【地理】 我高中的時候是讀理科的,但是我妹妹學文,所以在給她輔導的時候我稍稍總結了一下,地理主要有兩大塊, 一塊是需要熟記的,比如區域地理、人文地理,這一些需要我們自己安排計劃完整地復習課本、並最終能夠自己梳理主線,用一個框架把他聯接起來,一定要有規劃有效率(不要讀到哪兒算到哪兒,而是對自己的要求有任務感,完整感)比如,你規定自己元旦三天假期要把地理第二冊總共五章看完,不能只看兩章甚至半章,當然,規劃首先要有合理性。但是你也應該清楚,你的時間是有限的,你不能規定每天看一節,萬一到高考結束都沒有完整復習過一遍怎麼辦?你至少要復習課本和練習題、考卷整整3遍!必須要有可行的計劃,安排計劃的時候要安排出寬放時間,並且希望在一段時間後能有時間做一次總結和梳理。(比如復習了五六個小專題以後做個總的復習。) 另一塊就是需要分析的,比如地球轉動、氣壓等等,這一塊就像前面講的數學題型一樣,分析幾套考卷,按照不同的題型,找出每個小問的答題方式,不懂的就去翻書本、去問老師,問完後自己靜下心做一遍,還是不懂繼續問,就這個樣子,一個一個題型補,各個擊破。 歷史、政治的內容和學習方法大體上和地理的第一部分(需要背誦的那部分)一樣,你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摸索學習方法。比如歷史的學習,很簡單的一種復習梳理方法是,不按課本編排的專題來復習,而是按照每冊課本後面的大事年表,按照時間順序,將每件大事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結果、影響、歷史意義等整理出來,然後再逐步熟悉直至最終能夠背誦。你會發現很簡單(這就是學習任何科目都需要有清晰的框架和脈絡的緣由。) 【堅持好的學習習慣】 跟你分享一下整體復習的某些技巧: 1.先去買一個「風琴包」就是那種有十多層的皮包,或者是文件袋也行,找出你們所有模擬考試的試卷,按科目和先後整理好,每個科目放一層或兩層,以便以後查閱。 2.接著安排一個計劃,每天一定花半個小時(或45分鍾)的時間看某一科的一張或者幾張考卷,甚至就幾道題目,但是這張考卷要一張一張看完(最多就最後一道太難了不看),看不完寫一次輪到這個科目的時候接著看。星期一到星期六每天一科(最好你今晚安排的科目明天早上或者晚上有課,以便今天看完不懂的明天問老師),星期天你愛看哪一科就看哪一科,每個星期都這個順序。堅持住,天天要做,堅持三個禮拜你肯定知道自己有進步了。加油啊。。 3.每次考完試把試卷好好分析一下,從題型(哪一個知識點考的分值高低)、得分率、粗心錯誤、知識缺漏這幾個方面來分析,一定要堅持看考卷的習慣,但是只要你全身心地適應了這種習慣,必然會有收獲的。 特別是下學期你們開始模擬考試了,這個階段很重要,(事實上很多同學都浪費了,他們考完以後總是覺得原先很累,突然變輕鬆了,什麼都不做)每一次剛考完試,你會突然明白什麼知識點很重要,你有什麼地方的缺漏,然後你可以趁熱打鐵,好好復習一下這一些知識點,至少從課本的例題開始看,並且找來以前做過的考題、練習題,把這些東西好好掌握了。 4.一定要有規劃有效率(不要讀到哪兒算到哪兒,而是對自己的要求有任務感,完整感)比如,你規定自己元旦要把地理第二冊總共五章看完,不能只看兩章甚至半章,當然,規劃首先要有合理性。但是你也應該清楚,你的時間是有限的,你不能規定每天看一節,萬一到高考結束都沒有完整復習過一遍怎麼辦?你至少要復習課本和練習題、考卷整整3遍! 5.一定要全神貫注,也就是對自己要求嚴格一點,要求自己一遍記住!要求自己跟上老師上課的步伐!要求自己半個小時之內做五篇閱讀理解,不能偷懶,不能夠做了一篇就感到累! 6.必須要有可行的計劃,安排計劃的時候要安排出寬放時間,並且希望在一段時間後能有時間做一次總結和梳理,要堅持一些好習慣,規劃時期內(比如一個月)要堅持把任務完成好,每天如此,晚上按時安心睡覺(因為你白天認真了,充實了),累了周末回家一趟,放鬆一下. 【多定一些有規律性的學習和復習要求】 1.比如,我每一周的周六下午(我不知道你們補課不,如果周六補課,周六下午應該是你們過得最輕松的一個時間段)放學後都要好好復習一下這一周的英語單詞。 2. 再如,我每一次考試試卷評講以後都要把數學做錯的解答題抄一遍題目,再自己做一遍。3.有時候不妨讓自己放鬆一下啦,比如,我規定每周六晚上我可以花三個小時看看自己喜歡的雜志、書籍(如果你喜歡的雜志不是種類繁多的話,估計一周三個小時的量,一個月你可以看四五本月刊啦,呵呵) 4.有時候養成鍛煉的習慣真的是很不錯,比如,每周一、三、五傍晚和同學相約跑步,每次跑三圈(一千米左右),不求快,只求堅持、放鬆。讀書的事情可以暫不考慮,而身體更加強壯了就能更好應付學習啦。 【關於學習內容、重點】 以上跟你說的,都是學習方法的問題,至於學習內容,我認為1.我不知道你是什麼地方的學生,你們高考的知識重點在哪裡,我們也不知道,胡亂給你指導是不負責任的。 2.你自己要將高考考好,那麼你首先必須自己去搞清楚重點、考點,這個你們的任課老師最清楚,不知道的時候多跟老師交流一下。並且根據一次全面的復習你才知道自己缺漏的地方在哪裡啊。所以,你要做的事情還是有很多的哦。 【考試技巧】 考試技巧還是很重要的,你們一定不止一次聽說過哪一位優秀學生在中考、高考心態不好或是發揮失常什麼的。下學期開始你們應該要有五六輪的模擬考試,要好好珍惜這樣的機會,每一次總結一下學習經驗,比如不同科目的不同策略啊,考前幾個小時看什麼內容啊。 比如我讀初中高中的時候,有這么一些經驗: 1.考前要把自己所有要看的都看一遍,才放心去睡覺(不然往往最終會復習不完),然後好好補充了睡眠以後,醒來再一次粗略地瀏覽一遍,加深印象。 2.考試前幾個小時有三種材料最值得看,A.以前幾次考試的錯題,後來懂了的論述題、計算題,或是還未弄懂的選擇題; B.這幾天復習過程中標記為重點、畫了紅線的少數內容; C.課本的基本概念、邊邊角角。 3.考完一科放下一科,考得好了乘勝前進,考得差了一定要爭氣在下面幾個科目中補回來。 4.考試過程中如何做檢查,比如英語科目:首先發下來先一遍做完,不會做的先留空,但是要做顯著標記以免漏答;接下來答完全卷返回來好好思考剛才不會做的那幾道題目,補充完整;接著塗卡;接著從頭到尾檢查一遍自己每道題是否思考對了,「做」對了沒有,有錯誤馬上改正過來,相應的答題卡也要更正;接著思考你每道題目是否選了你所要選的題目(這是為了防止有時候考試注意力不集中導致筆誤)。那麼基本上可以了。 (不過,這要取決於你前面的答題速度,答題速度慢了,應對策略就要相應更改,以前我高中的時候英語考試120分鍾基本上70分鍾就回答完了,你的方法自己歸納,一定要適合自己)。 真希望說了這么多對你有實質性的幫助,加油啊,期待你的復習取得良好進展,如願以償,加油!
『陸』 求高中地理區域地理高考題
專題八 區域地理三年高考題回顧
(2010年安徽卷)今日水資源嚴重短缺的西安市隋唐時期用水充足,有「陸海」(指湖泊和沼澤很多)的美稱。圖7古長安(今西安市長安區)「八水」位置。完成25~26題。
25.「八水繞長安」的地質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殼
A.水平諸斷 B.褶皺凹陷 C.斷裂陷落 D.水平張裂
26.古長安「陸海」今日不復存在的重要原因是
A.秦嶺北坡森林植被被破壞 B.渭河流域水體污染嚴重
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 D.秦嶺南坡耕地面積增加
解析:第(1)題,主要考查內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渭河平原是由於岩層發生斷裂,地殼下沉形成的。第(2)題,西安古時河網密布,湖泊點點,一派河旁綠柳成蔭,湖內荷香魚躍的水鄉澤國景象。後來隨著歷史的變遷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秦嶺北坡森林植被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曾被西安人引以自豪的「八水繞長安」的美景也隨之悄然消失。
答案:(1)C (2)A
(2010年安徽卷)目前我國每年需要通過遠洋貨輪進口大量鐵礦石。圖8所示區域是我國重要的鐵礦石進口地。完成27~28題。
27.7月份將該地鐵礦石運往
上海,貨輪在航行過程中總體上
A. 順風順水 B.順風逆水
C. 逆風順水 D.逆風逆水
28.圖示區域鐵礦開采引發的
生態環境問題主題要是
A.森林銳減 B. 土地沙漠化
C.土地鹽漬化 D.物種滅絕
解析:第(1)題,由圖中的經緯度和海陸分布情況可看出,該地為澳大利亞的西海岸。由此向北至上海,沿途均為偏南風,故貨輪順風航行;沿線主要經過西澳大利亞寒流、日本暖流,故貨輪順流航行。第(2)題,圖示區域主要為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降水較少,氣候乾旱,鐵礦開采過程中極易造成土地沙漠化問題。
答案:(1)A (2)B
(2010年安徽卷)石英是一種穩定物質,廣泛存在於岩石、沙土中,深海沉積物中的石英短時期內不會自生自滅。圖10北太平洋沉積物種中石英含量分布。完成31~32題。
31.北太平洋沉積物中的石英主要源自
A、北美西部荒漠地區
B、日本東側海底火山
C、亞洲內陸荒漠地區
D、北美西側海底火山
32.石英粉塵從源地到達北太平洋主要通過
A、大氣環流 B、大洋環流
C、水循環 D、岩石圈物質循環
解析:第(1)題,根據材料知,石英廣泛存在於沙土中,深海沉積物中的石英不會自生,可推斷石英並非在海底自生,而是來自別處。在遠離大陸的大洋中,石英基本為風塵來源,在圖中的緯度范圍中,太平洋東岸主要是盛行西風,因此北太平洋沉積物中的石英最可能主要源自亞洲內陸荒漠地區。第(2)題,石英粉塵從亞洲內陸荒漠地區到達遠離大陸的大洋中,能將他們帶到海洋中的力量只能是風,從這些地區的盛行風來看,亞洲大陸冬季的西北季風能將這些物質帶到太平洋中。
答案:(1)C (2)A
(2010年安徽卷)
材料一:國家《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指出,我國紡織服裝工業產業布局不盡合理,80%的生產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區。鼓勵中西部地區發揮資源優勢,承接產業轉移,發展紡織服裝加工基地。
材料二:《安徽省人口發展「十一五」規劃和2020年遠景目標》指出,2005年全省外出人員達1000萬左右。把人口發展納入城鄉經濟、社會規劃統籌考慮,利用區域規劃引導人口有序流動和合理分布。
(1) 分析圖示服裝加工基地轉移和人口遷移的原因。(15分)
解析:(1)由圖知,服裝加工基地主要由廣東、福建、浙江等沿海經濟發達省份向安徽省轉移。其內在原因可從兩個方面歸納總結,一是廣東等沿海發達省份發展服裝加工業的優勢逐漸喪失,生產成本提高,二是安徽具備承接、發展服裝加工業的有利因素。由圖,人口遷移的主要方向是由安徽省向廣東等經濟發達省份,其內在原因主要是經濟發達地區就業機會多,收入高,教育等各種保障服務體系好,同時,安徽又存在大量剩餘勞動力。
答案:(1)安徽與廣東等省相比,原材料、勞動力、土地、能源等供給充足,生產成本低;廣東等省產業結構升級、生態環境壓力增大;安徽臨近沿海發達地區,對外交通日益完善,市場廣闊,政策扶持力度大。
與安徽相比,廣東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就業機會多,收入水平高,教育、醫療等社會保障服務體系完善。
(2) 據此說明產業轉移對安徽省未來人口遷移和城市化的影響。(13分)
解析:(2)新承接的產業將直接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因此,產業轉移將加快本省農村人口遷入城市,使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從而促進城市化的發展。同時也會使本省外出人口減少,同時可能還會吸引其他地區人口遷入。
答案:(2)安徽省工業化進程加快,就業機會增多,收入水平提高。向發達地區遷移的人口減少,其他地區的人口人數增加。省內農村人口向城鎮遷移加快,城鎮規模擴大,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
(2010年安徽卷)
34.(32分)根據材料和圖12,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地理環境是一個整體,一個區域地表形態的變化往往受另一個區域物質運動的影響。
(1)描述圖示期間該區域陸地變化特點,並指出其泥沙主要來源區。(10分)
解析:該題以黃河三角洲為區域背景,綜合考查了該區及黃土高原地區的區域整體性特徵及區域可持續發展狀況。第(1)題,讀圖例可以看出黃河三角洲地區陸地擴張方向及速度。黃河三角洲的泥沙來自於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答案:⑴陸地面積擴大;向東北方向(海洋或河口方向)擴展;延伸速度越來越快。黃土高原
(2)泥沙主要來源區哪些氣象災害會加速該區域陸地面積變化?為什麼?(10分)
解析:該題以黃河三角洲為區域背景,綜合考查了該區及黃土高原地區的區域整體性特徵及區域可持續發展狀況。第(2)題,考查學生的審題及綜合分析能力,黃土高原的氣候災害主要有乾旱和暴雨洪澇,但乾旱對水土流失影響不大,因此題目應著重分析暴雨洪澇是如何加劇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
答案:⑵暴雨、洪澇 黃土高原土質疏鬆、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溝谷發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對地表的侵蝕強度大,形成的徑流搬運能力強,攜帶大量泥沙在該區域沉積。
(3)簡述該區域或泥沙主要來源區如何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12分)
解析:該題以黃河三角洲為區域背景,綜合考查了該區及黃土高原地區的區域整體性特徵及區域可持續發展狀況。第(3)題,是一道開放性試題,對黃河三角洲和黃土高原地區均可做答,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可以從多個角度加以分析,如農業結構的調整、農業技術的提高、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農業生態環境的改善等等。
答案:⑶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如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改善排灌條件、推廣節水技術和優良品種等;加強農業生態環境建設:如退耕還林還草、保持水土、治理鹽鹼地和風沙地、建設農田防護林等;實現農業綜合開發,轉變經營方式:如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延長產業鏈等;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如農林牧漁相結合、宜林則林、宜牧則牧等;加強農業生產專業化、地區專門化:如建設各種商品農業基地等。(選擇一個區域從以上5個方面分析,具體措施要結合區域特點)
(2009年安徽卷)圖7為某地區港口分布示意圖。完成29~30題。
29.導致a港口解凍日期比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經度 C.緯度 D.洋流
30.b.c.d三港口封凍期由長到短排序正確的是
A.c>d.>b B.d>c>b C.c>b>d D.b>c>d
【命題意圖】:該題考查考生讀圖、析圖、空間定位、運用所學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等能力。
【關聯考點】:經緯網地圖的判讀、水文特點的比較、洋流分布、氣候分布。
【解題思路】:(29)讀圖,分析a地與其他地區的位置關系、沿岸洋流分布,尤其是緯度位置。緯度高、氣溫低,是其封凍期長的根本。B、c、d三地維度大致相當,要分析封凍期的長短還需考慮氣候、洋流等因素;c點處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區、d處於溫帶季風控制區、b地處大陸西側的中高緯度海岸,受暖流控制、溫帶海洋性氣候。
【答案】:29.C 30.A
(2009年安徽卷)33.(30分)根據材料和圖9,結合所學
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新疆羅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經超過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乾涸。塔里木河曾經是羅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紀後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庫200多座,耕地面積擴大約1倍。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勢的變化,並說明理由。(8分)
【命題意圖】:以羅布泊的消亡為背景材料,通過示意圖呈現,綜合考察考生讀圖、析圖能力,運用相關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關聯考點】:地勢判讀、整體性、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解題思路】:(1)湖泊面積萎縮、湖岸向內收縮、新岸低、舊岸高。盆地地形。
【答案】:
(1)地勢逐漸降低。自A地至B地湖岸線由老到新,湖面逐漸萎縮,老湖岸線海拔高,新湖岸線海拔低。 (也可根據水流方向或湖盆地勢特點判斷)
(2)運用地理環境整體性原理,說明三角洲位置變化的主要過程。(10分)
【命題意圖】:以羅布泊的消亡為背景材料,通過示意圖呈現,綜合考察考生讀圖、析圖能力,運用相關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關聯考點】:地勢判讀、整體性、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解題思路】:(2)氣候乾旱、蒸發旺盛、過度引水灌溉----入流水量減少----水位下降----河口向湖心移動----三角洲向湖心前進。
【答案】:(2)地理環境是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和相互影響的整體;受氣候和人類活動等因素的影響,注入羅布泊的水量減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人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後來,河流水量銳減,搬運作用顯著減弱,三角洲位置後退。
(3)簡述羅布泊的乾涸對乾旱區流域開發的啟示。(12分)
【命題意圖】:以羅布泊的消亡為背景材料,通過示意圖呈現,綜合考察考生讀圖、析圖能力,運用相關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關聯考點】:地勢判讀、整體性、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解題思路】:(3)仍然要以整體性的思想貫穿思考的始末,保護生態、合理開發利用。
【答案】:
(3)充分考慮流域地理環境整體性,因地制宜進行綜合開發。統籌上、中、下游用水,協調生活、生產、生態用水關系;控制人口過快增長和資源開發規模,調整產業結構,節約和合理利用水資源。
(2009年安徽卷)34.(30分)根據材料和圖10,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圖10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佔全年的61.4%;1月平均氣溫-12℃,7月平均氣溫24.6℃。
(1)簡述流經A地河流的水文特徵。(8分)
【命題意圖】:區域地理命題的關鍵,首先在於考查區域定位,其次區域特徵分析。
【關聯考點】:河流的水文特點、氣候類型及特點、氣象水文等災害的成因、地域差異比較。
【解題思路】:題干文字定氣候-----溫帶季風氣候;經緯網、等高線地圖判讀,定區域----東北地區;聯系所學的區域特徵----分析、歸納特徵、原因、差異。
【答案】:
(1)河流流量季節變化較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結冰期,含沙量較小。
(2)分析圖示區域乾旱、洪澇災害多發的主要自然原因。(10分)
【命題意圖】:區域地理命題的關鍵,首先在於考查區域定位,其次區域特徵分析。
【關聯考點】:河流的水文特點、氣候類型及特點、氣象水文等災害的成因、地域差異比較。
【解題思路】:題干文字定氣候-----溫帶季風氣候;經緯網、等高線地圖判讀,定區域----東北地區;聯系所學的區域特徵----分析、歸納特徵、原因、差異。
【答案】:(2)溫帶季風氣候,降水年際和季節變化大。長時期降水偏少、氣溫偏高,易引發旱災;降水過多且強度較大, 在地勢低平、排水不暢的地區,易引發洪澇災害。
(3)說明圖示區域西北部與東南部農業生產自然條件和類型的差異。(12分)
【命題意圖】:區域地理命題的關鍵,首先在於考查區域定位,其次區域特徵分析。
【關聯考點】:河流的水文特點、氣候類型及特點、氣象水文等災害的成因、地域差異比較。
【解題思路】:題干文字定氣候-----溫帶季風氣候;經緯網、等高線地圖判讀,定區域----東北地區;聯系所學的區域特徵----分析、歸納特徵、原因、差異。
【答案】:(3)西北部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土壤較肥沃,雨熱同期,灌溉條件較好,有利於發展種植業;東南部以低山丘陵為主,地形起伏較大,土層較薄,易發生水土流失,不宜發展種植業,有利於發展林業和果業。
(2008年全國Ⅰ卷)36.(36分)讀圖6,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斷G河自N點至M點流經地區的地形類型,並說明判斷的理由。(9分)
做該題最好還是准確判斷出區域所在地,便於准確推理後面題目。根據圖中經度緯度和河流特點可以得出是非洲剛果盆地和剛果河流域。
河流流向有地形決定,水都是由高處向低處流,在圖中直接看不出流向,但可根據干支流關系(支流要匯入幹流)可推斷出流向,然後反推地形,另外圖中給的500m等高線也可作為判斷依據。
(1)9分所以答案可以是:盆地
從水系關系呈現眾多支流向中心幹流匯入,可以判斷四周高,中間低;且圖中500m等高線相對較閉合,內部登高線稀疏,地勢較平坦,而四周較密集,坡度大,符合盆地地形特點。
(2)說明G河水量豐富的原因。(11分)
本題較簡單,只要稍微熟悉當地氣候地形就可以做出。
答案是:河流流域主要分布於赤道地區,常年受赤道低氣壓上升氣流控制,全年多雨,降水豐富;位於盆地,形成眾多支流匯入幹流,匯水面積大,匯水量大。
(3)指出G河沒有形成明顯三角洲的原因,並加以分析。(16分)
3本題難度一般,對當地環境熟悉的話一般能找到2到3點原因。
答案可能是:①植被:流域內為熱帶雨林,植被繁茂,水土流失較輕②地形:河流M點以上流經盆地地形區,內部平緩,河流中所帶泥沙大部分在盆地內部即沉積,到河口泥沙少;③該河流流量大,而河口又位於盆地出口,地勢落差較大,流速較急,泥沙容易被沖走而不是沉積。
(2008年全國Ⅰ卷)39.(60分)根據材料和圖7,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一位西方史學家說,土爾扈特人回歸的悲壯之舉,「是值得我們傳誦的一篇偉大的敘事史詩」。
1629年
漠西蒙古土爾扈特部首領和鄂爾勒克率部徙牧伏爾加河。
1632年
俄國政府派使者前往土爾扈特部活動。
1644年
和鄂爾勒克返回准噶爾參加東西蒙古各部王公會盟,制定《蒙古一衛拉特法典》,該法典成為各部蒙古共同遵守的根本大法。
1644年
土爾扈特部與俄國軍隊發生沖突,傷亡慘重,和鄂爾勒克陣亡。
1645年
俄國要求土爾扈特部臣服,遭到拒絕。雙方商定土爾扈特游牧區域。此後十餘年間,土爾扈特汗國逐漸形成。
1655年
土爾扈特汗國與俄國談判,同意聽命於俄國沙皇。
1657年
土爾扈特向清朝「貢駝馬二百餘」。
1672年
俄國指令土爾扈特汗國派兵參加克里木戰爭。此後數十年間,俄國多次向土爾扈特徵兵。
1696年
土爾扈特汗國阿玉奇汗派人向清朝入貢,慶賀清軍擊敗噶爾丹。
1712年
土爾扈特汗國使團抵達北京,康熙帝派遣使團出訪土爾扈特,途中為俄國所阻。
1714年
清朝使團抵達土爾扈特汗國。阿玉奇表示「滿洲、蒙古,大率相類,想起初必系同源」;蒙古「衣服帽式,略與中國同,其俄羅斯乃衣服、語言不同之國,難以相比」。
1731年
雍正帝派使團抵達土爾扈特汗國。
1756年
土爾扈特汗國使團到熱河行宮覲見乾隆帝。
1765年
土爾扈特汗國渥巴錫汗抗議俄國人對土爾扈特的侵擾和掠奪。
1770年
俄國征調土爾扈特汗國2萬餘人參加對土耳其的戰爭。秋,渥巴錫從前線歸來,秘密召開會議,決定東歸祖國。
1771年
1月17日,渥巴錫率領近17萬人踏上東歸征程。2月7日,沙皇命令堵截東歸的土爾扈特人。7月8日,土爾扈特前鋒抵達伊犁河流域。16日,清軍總管會見渥巴錫等人。此時東歸的土爾扈特部僅剩6萬餘人。10月15日,渥巴錫在木蘭圍場覲見乾隆帝。10月27日,乾隆帝立《土爾扈特全部歸順記》和《優恤土爾扈特眾記》兩碑,以資紀念。
(1)土爾扈特汗國和伊犁河谷地都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但水草豐美,適合游牧業的發展。分別說明兩地水資源豐富的原因。(12分)
考到中亞及其周邊(我過新疆天山地區),本區實在因其地理環境等特殊性,非常容易出題。所以經常考。關於這個民族的故事在前一段時間直到現在,電視還在熱播《東歸英雄傳》,出試卷的人可能也看了這不電視劇,然後產生靈感的。
(1)12分
土爾扈特汗國從給的圖中明顯可以看出位於裏海北岸,現在的俄羅斯南部,中亞哈薩克西北部;伊犁河谷地位於中亞東部,按位置伊犁河發源於我國新疆天山地區,谷地也能反映兩側是高山。問為什麼水多,要麼是降水,要麼是河湖水(圖中有伏爾加、烏拉爾等),地下水(地下水不是主要的)和高山的冰川冰雪融水(要有明顯的大山脈或高原,如新疆天山)等等,抓住這個思路然後結合實際可以得出
答案:土爾扈特汗國:河流較多(伏爾加、烏拉爾等);距大西洋較近,且與大西洋間地形比較平緩,無高大山脈阻擋,大西洋水汽可以由西風帶到當地形成較多的降水。
伊犁河谷地:深居內陸,北東南三面距海遙遠又有山嶺阻隔,但西側向西到大西洋雖也較遠,但無高大山地阻隔,西風帶可以帶來少量水汽,在天山西側因地形抬升,形成一定的地形雨/山地降水;另外天山是高大山脈,可以為谷地形成高山冰川冰雪融水補給;本身位於河谷,還有河流水源供給。
(3)土爾扈特在回歸途中歷經艱辛,其中來自自然的威脅主要有哪些?(8分)
土爾扈特人回歸過程中來自自然的威脅可以從材料中看到回歸是從1月17日開始東歸,從地圖上還可以看出土爾扈特汗國本身和回歸路徑所處緯度均位於中高緯,冬季寒冷是一項,途經中亞內陸乾旱區,缺水,多風沙。無水就無草(草的缺少,對游牧民族威脅大)無食物都是。但不需要回答地形等,因為地形只是障礙,而非威脅,何況也無高大山地或不穩定斷層等。
所以總結答案可以是:寒冷(凍害)、缺水(乾旱)、缺草料和食物、風沙等。
『柒』 高中地理大題回答技巧
一、前提——熟悉區域地理,掌握雙基和主幹知識
進行地理主觀性試題答題能力提升專題講練的前提是在對地理學科的區域地理,雙基和主幹知識學習已經完備後。功夫在平時,能力的提升在三年功課的積累,也是高考備考的最後沖刺。
二、基礎——明確高考22類地理常見簡答題標准答題思路
三年功課的積累已經見了無數的主觀性試題。厚積薄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早有能者將高考22類地理常見簡答題標准答題思路歸納成輯,供參考。當作我們提高解答主觀題性試答題能力的起點。所以我們第一步便是熟讀該資料,掌握常規解題方法。
三、關鍵——熟悉近幾年地理考題常見的答題模式
有了以上的准備,便進行歸納概括,以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我們的第二步便是總結考題常見答案的組織模式和常見的地理特徵描述答案組織模式。
近幾年地理考題常見答案的組織模式之歸納:
1) 原因(自然、人為)
2) 條件(有利、不利)
3) 影響(正面、負面)
4) 區位(自然、社會、經濟)
5) 效益(經濟、社會、環境)
6) 措施(生物、工程、技術)
7) 重大工程意義(兩端、中間)或(政治、經濟、民族、國防)
8) 要素(總量、結構)
9) 評價( 積極、消積)
10)降水量多少成因(大氣環流、地形(迎、背風坡)、洋流、距海陸遠近、下墊面)
11)氣溫高低成因(緯度位置、冷氣流影響、洋流、地形-海拔高低與陽坡陰坡、下墊面)
12)大漁場成因(有無較寬闊大陸架,是否為實寒暖流交匯處或上升流,是否是大江大河的入海口)
近幾年考題常見的地理特徵描述答案組織模式之歸納:
1) 自然地理特徵(地形、氣候、土壤、水源、生物、礦產或其它資源)
2) 位置特徵(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半球位置、相鄰位置)
3) 水系特徵(支流、流程、流域、流向)
4) 水文特徵(流量、水位變化、流速、含沙量、結冰期)
5) 降水特徵(降水總量、雨季長短、季節變化)
6) 氣候特徵(氣溫、降水、季節組合)
7) 地形特徵(地形類型、地勢起伏、主要地形區、海拔狀況)
8) 農業生產特徵(主要從農業地域類型、農作物種類、種植歷史經驗和單位面積產量、農業各部門結構(所佔比重)、農業機械化水平、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和專門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9) 工業生產特徵(主要從工業的發達程度、工業部門結構、工業技術水平、工業產品的銷售和工業原料能源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等方面概括)
10)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徵和分布規律(主要從空間分布(是否均勻、空間變化規律)和時間分配(季節和年際變化的大小)兩方面概括)
◇分布規律問題:
從總體上看是把握"點""線""面"是哪種分布趨勢
1) "點"狀分布一般有"沿某個方向區域較稀或較密";或該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
2) "線"狀分布應說明其沿哪個方向的走勢及其稀密特點。
3) "面"狀分布應說明該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圍,即東南西北的界限;或該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積。
4) "點、線、面"綜合考慮解答。
四、提升——明確常見行為之答題要領
地理考題常見的答題模式,指明了答題方向。為了提高答案的質量,我們還要研究提問中的謂語動詞。
新課標的可操作性很強的主要原因在於其指令性的明確,用語文的話說就是"謂語明確"。在我們教學生審題時候要特別注意的也是這個"謂語"部分,明確答題之要領。
簡述--簡單扼要敘述,須把握要點;
簡析--簡單分析,提出論點即可;
描述--對事物的外部特徵予以描述;
綜述--對事物的總體特徵予以概括敘述;
說明--對原理、成因、規律進行說明;
寫出--對圖像或事實的主要內容予以呈現;
分析--對地理事物或現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如分析區域發展的優勢與不足,分析事物間的聯系等;
對比(比較)--列表比較相同、相異、相反、相似的地理事物,可先後對比或並列對比;分析相同事物間的差別、不同事物間的聯系;
評價--對地理環境、措施、對策、布局進行實施可行性評價或優勢與不足評價,這需要平時樹立科學的觀點,具備正確的地理思想;
概括--對文字材料或圖像內容予以概括要點等。
地理高考試題中經常考查的行為動詞有描述、說明、分析、對比、評價等
五、實踐——主觀性試題答案之要求
「簡明扼要、條理分明、切中要點」是文綜規范答題的宗旨。
1.注意從圖中和材料中提取全面、准確、有效的信息,並能夠適當地遷移知識
2.規范用語,回歸教材;
3.有多少問,分多少(段)答題,分段分點答題,每個要點盡量序號化。有條理,分點答題,形成「知識鏈」,做問答題首先要了解答題的步驟,問什麼就回答什麼,問幾個問題就分幾節寫。可根學題目的給分來組織答案,一般一個要點是2分或3分.這樣如果是8分的題至少就得答出四個要點。
4.要點不自相矛盾、不重復; 『
5.書寫整潔,不留空缺,字跡工整,反映思維的邏輯性,卷面整潔,從形式上達到卷面的完美,因為清晰的卷面能贏得閱卷者好感,也許會給你帶來意外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