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科人地協調觀的滲透
1. 什麼是高中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
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
(1)人地協調觀
指人們對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關系所持的正確價值觀。人地關系是地理學科最為核心的研究主題和基本的思維視角。面對人口、資源、環境、發展問題人類社會要更好的協調好人類活動與環境的關系。
(2)地理實踐力
指人們在考察、調查模擬實驗等地理實踐活動中所具備的行動能力和品質。野外考察與室內試驗、模擬相結合,是現代地理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高中地理課程特有的學習方式。 具備地理實踐力有助於人們更好地在真實情境中觀察、感悟、理解地理環境,以及他與人類活動的關系,增強社會實踐能力和責任感。
(3)綜合思維
地理學科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既包括自然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綜合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的綜合研究,也包括地貌水文氣候植被土壤人口聚落工業交通等要素之間的綜合研究。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決定了對地理問題的分析和對人類活動的評判必須藉助綜合思維。 將地理的綜合思維確認為地理核心素養是基於對地理學科內容和學習思維綜合性的考慮。
(1)地理學科人地協調觀的滲透擴展閱讀:
培養高中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的方法
1.課前教學設計培養意識的滲透
在地理教學中,要做到對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首先需要地理教師樹立地理核心素養教育的理念,地理教師是地理教學工作的主導者,是推進地理核心素養培養進程的主力軍,也是地理教學過程的設計師,這個課前的設計對於整個地理課堂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決定的了整個課堂的培養方向和重點。
因此在課前的地理教學設計中教師首先要有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意識,並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設計課堂,這樣才能有效地在教學的過程中有的放矢,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例如,在上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節「宇宙中的地球時」。
在設計教學時,可以滲透培養學生空間視角這一核心素養的意識,通過設計讓學生觀察和分析宇宙各星球的分布和運動規律這樣的活動以達到這一培養目的。
2.課中培養方式和學科教學內容和邏輯的結合
核心素養包括地圖技能、空間視角、綜合思維和人地觀念等多個方面,教材中的各個地理知識點都有其側重的方向,一個地理知識點往往不能兼顧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科知識自身的特點來選擇相應的教學方式方法。
例如,在學習各類地圖時,主要側重培養學生的識圖、繪圖、用圖的地圖技能,在設計教學的時候首先應該讓學生學會利用地圖三要素區分各類不同的地圖類型、能夠繪制簡單的地形等高線圖、通過對圖的分析正確的運用地圖解決地理問題等。
另外地理的學科知識是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載體,在運用學科知識培養地理核心素養的時候也需要符合學科的邏輯性,使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和相應的學科邏輯相結合,有效培養出符合需要的地理核心素養。
3.課後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既然地理教學的大方向是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因此在教學評價上就要以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的發展為側重點,而不僅僅是以往的對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或是對三維目標的評價。
在設計時不能僅僅局限在知識的記憶,要更加關注學生對知識的遷移應用及其在解決地理問題過程中的應對能力,如在設計對地理必修一「大氣的運動—熱力環流」這一章內容的評價量表時,不能單純地設計「請繪制出熱力環流模式圖」而應該設計成「請根據熱力環流模式圖,繪制出白天和夜晚的海陸間的熱力環路模式圖」,這樣就完成了知識的遷移。
測量到了學生的綜合思維及人地觀念的核心素養。由於地理核心素養具有其內隱性,在評價時具有一定難度,所以建立可量化的對地理核心素養的評價體系和開發出信效度高的測量工具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建立了相應的評價測量工具,對教學活動中地理核心素養進行測量才能精確的把握住培養的動態以及時調整教學活動中的相應的策略。
2. 地理學科四大核心素養
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
(1)人地協調觀
指人們對人類與回地理環境之間關系所持的正答確價值觀。人地關系是地理學科最為核心的研究主題和基本的思維視角。面對人口、資源、環境、發展問題人類社會要更好的協調好人類活動與環境的關系。
(2)地理實踐力
指人們在考察、調查模擬實驗等地理實踐活動中所具備的行動能力和品質。野外考察與室內試驗、模擬相結合,是現代地理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高中地理課程特有的學習方式。 具備地理實踐力有助於人們更好地在真實情境中觀察、感悟、理解地理環境,以及他與人類活動的關系,增強社會實踐能力和責任感。
(3)綜合思維
地理學科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既包括自然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綜合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的綜合研究,也包括地貌水文氣候植被土壤人口聚落工業交通等要素之間的綜合研究。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決定了對地理問題的分析和對人類活動的評判必須藉助綜合思維。 將地理的綜合思維確認為地理核心素養是基於對地理學科內容和學習思維綜合性的考慮。
3. 淺談在地理教學中如何滲透生命教育
一、通過認識自然災害,學會珍惜和保護生命
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守護者,既要關注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又要教給學生生存的方法,逃生的技能,以及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要教育學生,生命的價值高於一切,每個生命都只有一次,所以每一個人都要千方百計地保護自己的生命,保護他人的生命,保護大千世界的一切生命。例如在學習地震、海嘯、洪水、颶風、滑坡和泥石流等地理知識時,讓學生意識到,在大自然面前,生命是很脆弱的,自然界任何一個微小的環境變化,都可能會使生命受到傷害。進入新世紀以來,重大自然災害頻發,破壞強度大,僅汶川大地震就奪去了幾萬人的生命,給中國帶來巨大的創傷。
雖然我們無法預知和躲避所有的災難,也無法將學生置於不存在任何傷害的安全地帶,但我們能從現在做起,把所有學生培養成知危險、懂安全、能自救的最強生命力者,這也必將使他們終生受益。
二、通過理解人地協調,懂得尊重和敬畏生命
教育的目的是應當向人類傳送生命的氣息。教育之「育」,正是應該從尊重生命開始,使人性向善。尊重生命,既要尊重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又要尊重自然界其他所有的生命。
我國地理教材是以人類生存發展所依賴的地理環境為出發點,以當代人類所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問題為主線,以人地協調理論為依據來編寫內容的,其中蘊含著大量的生命教育素材。如全球變暖、生態破壞、水體和大氣污染、水土流失、南極「空洞」、酸雨、赤潮等環境問題,都是人類不合理利用自然造成的,教師應運用這些素材培養學生尊重自然,善待自然,進而滲透環境教育。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每年的世界環境日,教育學生保護環境,善待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及其生存環境,是地球公民的共同責任;利用每年的世界地球日,教育學生,地球是人類的共同家園,喚起學生愛護地球、保護家園、促進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意識,最終使人和自然和諧相處,實現可持續發展。
敬畏生命的教育要求學生對所有的生命保持最基本的善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避免傷害生命,努力救助生命。在學習「青藏高原」「青藏鐵路」時,要補充介紹不法之徒對藏羚羊的殘酷獵殺和保護藏羚羊的紀錄片;在修築青藏鐵路時,為了盡量減少對藏羚羊生存環境的破壞,克服了極大的困難,架起路橋,形成生命的通道。
三、通過體驗自然之美,真誠欣賞和熱愛生命
生命教育就是「從生物自然界的生命現象開啟希望之光」。地理學科中強調對生物的保護,對生態平衡的維持,實際上是要引發學生內心中對綠色、陽光、生命和自然的熱愛之情。認識世界尤其是祖國的大好山河,增進學生與大自然的親密感情,培養學生的生態情感,使他們欣賞並感激自然,讓他們感受到自然界的美,這樣才能逐步養成無條件的、主動的、帶情緒色彩的生態行為習慣。
總之,生命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教育是張揚生命、提升生命價值的事業,它承載著人類最美好的期許與願望,引領著受教育者走向美好的生活。在地理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無論從地理教學改革的角度出發,還是從時代呼籲生命教育的角度出發,都是勢在必行的。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切實把握好生命教育的結合點和切入點,使地理教學真正成為生命教育的重要渠道。
4. 如何找到各學科間的共通點,做到互相滲透,互相促進
各學科互相滲透理解
地理是一門既屬社會科學又屬自然科學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它內容廣泛文理兼備,在中學各學科的學習中如能做到互相滲透,理解,無疑會使各學科的學習如虎添翼。
1.在詩情畫意中感受鮮活的地理環境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凈,惟見長江天際流。」季風區的長江中下游春天富有生機,能見度好,下游水文江闊水深。
「羌笛何須怨《揚柳》,春風不渡玉門關。 」同是春天,非季風區的西北寸草不長,荒漠景觀。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正月十五滿月日,明月高懸整夜晝,情景交融氣氛濃,一地文化一地生。「春城」、「冰城」、「矽谷」、雷州半島等一城一地,地理特色一言以蔽之。
2.用數學思維的方法學習地理
地球表面經緯度的確定如同數軸,東經和西經北緯和南緯度數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唯不同的是數軸上表示的量是無限的,而類似數軸的經度緯度數都有極限。時區的劃分也是如此。我們進行區時換算時,如採用數軸的計算方法就要方便多了。用經緯度表示點的位置具有唯一性,這對航空、航海、地震、天氣的報告都很重要。地球表面上點與點之間的最短距離是通過兩點的地球大圓的弧線。正因為如此,難怪北冰洋上空的航線成為亞歐與北美的捷徑。用數學方法思考太陽高度與影子長短等的計算可擺脫公式的記憶,何樂不為。
3.用物理化學原理解釋自然地理現象
無論是季風、海陸風還是山谷風均是同一水平面上兩種不同下墊面組成物質的熱容量不同而造成的氣壓差異所形成。地形雨、鋒面雨、台風雨、對流雨,形成的共同原因則是暖濕氣流在上升中降溫導致水汽的飽和差減小而增加降水的幾率所致。其他如自流井、風力、密度流等同理可釋。省力的學習,難忘的記憶由此而成。
4.用陰陽學說解釋地理變化規律
自然界所有現象發生發展變化均有規律可循,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間和時間。一切事物都在沿著時間維不斷演變。有規律性,也有周期性。萬事萬物,陰陽互動,陰極陽生,陽極陰生,我們應該用物極必反的觀念來認識自然規律。
如:由於地球運動,一年中上海夏至日晝最長夜最短,正午太陽高度最大。該天過後陽極陰生或物極必反,到冬至日上海晝短夜長,正午太陽高度之小均達到一年中的極值,以後陰極陽生上海晝漸長夜漸短,正午太陽高度一天比一天大,抵夏至日達全年之最。重蹈上述規律。其他如月相的變化,潮汐的變化,地球公轉速度的變化等周而復始的動向都擺脫不了陰陽互動物極必反的規律。有了陰陽的認知觀念,加上完善的時空觀,你的思維脈絡就清晰了。當然特殊情況因地而異,同樣不違背哲學思想。
中學各學科中地理學科親朋好友眾多,一個好漢三個幫,應充分考慮學科之間的助推劑作用,互動共長,平衡發展,共同提高。
5. 如何在地理教學中滲透傳統,加強責任意識
責任是一種能力,又遠勝於能力,責任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品格;責任就是對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毫無怨言地承擔,並認認真真地做好,這就是責任。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生水平的提高,環境問題也越來越嚴重。環境問題已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如何保護環境,恢復生態,已成為全人類共同關注的話題。新的地理課程標准以資源、人口、環境為中心,圍繞可持續發展進行探討,能夠使學生全面了解人類面臨的種種環境問題,樹立人與自然協調的可持續發展觀念,培養學生正確環境觀及全球意識,並能自覺地保護環境,改善環境。地理教師也有責任和義務擔當起提高全民族環保素質的教育任務,充分利用地理教學,採取多種有效措施,在傳授地理知識的同時,有意識地聯系環境保護的知識,巧妙地把環保教育滲透於地理教學之中。
一、課堂為主渠道,培養學生正確的環保意識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認識到:大自然為人類提供了賴以生存的土地、陽光、空氣和水以及廣闊的空間與活動場所,沒有了環境也就沒有我們人類。如果盲目、掠奪式地發展生產和消費,必將導致資源的缺乏和枯竭、環境的污染和惡化,其結果將危害人類自身。如我國黃河流域的西北,曾經是我們祖先的發祥地,4000多年以前,這里覆蓋茂密的原始森林,由於在長期的生產過程中濫砍濫伐,過度開墾,如今已成為千淘萬壑、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僅一條黃河每年流失的泥沙就有16億噸。為了讓學生有深刻的感受,教學中製作了許多課件,把人類社會破壞自然資源從而遇到報復的情景展現在學生眼前,從而使學生受到震撼,感到自已身上的責任和義務。
又如在講述「資源型城市的轉型」時,要特別注意講授一些資源型城市的發展過程和面臨的問題,並就這些問題與同學深入探討,這種互動無疑更有利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比如,東北的石油城市大慶,在為全國的石油輸出方面作了巨大的貢獻之後,必然面臨著一個石油枯竭的問題;林業城市伊春,在為全國輸出了大量的木材之後,如今的森林覆蓋面積已經大幅度降低,雖然森林是可再生能源,但是短時間內同樣不能無限制地採伐;煤炭城市鶴崗,在開采出了大量的「黑色黃金」之後,很多廢棄的煤礦已經成了壓在人們心頭巨大的難題。在這種情況下,城市的轉型是一種必然。如何在今後的資源開發中科學而合理地開展環境保護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
二、組織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提高環保意識和環保能力
組織活動,通過角色模擬討論有關地理問題。例如扮演政府官員、熱帶叢林土著居民、世界環保組織成員、開發商等角色,討論亞馬孫流域熱帶雨林的開發和保護問題;召開地理專題研討會,對某一專題進行探討,例如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主要整治措施等。這些都是教師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的最好資源,教師要充分地加以利用。
在講到「自然資源的利用和保護」時,可結合各地的特殊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霧都重慶曾是全國酸雨污染最為嚴重的地區。據新聞媒體介紹,重慶主城區附近南山上的馬尾松就曾因酸雨侵蝕引起大面積病蟲害,死亡率達2O 。經重慶市政府採取「藍天工程」等一系列綜合措施治理,酸雨污染程度有所減緩,但酸雨污染仍然存在。開展酸雨的監測、預報、影響評估等工作,對減少酸雨的危害、保護人民的健康、有效地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等都將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於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隨意排放,這些物質經過一系列的化學反應,溶於水變成了具有腐蝕性的酸性物質,然後隨著雨水降到地面,對地面建築物和農作物都產生巨大的破壞作用。污染物是如何被隨意排放的?答案是我們人類自己的行為。比如,排污工廠的選址不合理和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較差等歷史原因,必然在現在和未來逐漸去解決。
又如組織環境保護小組,環境保護小組可調查當地的生態環境情況。如對所在縣(市、鄉、村等)耕地10年間的縮小程度,山區森林、草地的縮減情況,大河流域水土流失及兩岸農田水毀面積進行調查。如用雜訊監測儀測量附近工廠或工程場地的雜訊是否超標,建議對方採取消防措施;水泥廠、火力發電廠等附近煙塵、粉末較多,學校可使用除塵器來清潔空氣;水質被污染,可用凈水器,使污濁的水源變得潔凈起來。
三、關注生活中的環保熱點,在教學中及時滲透環保熱點的
動態信息
除了充分挖掘教材,筆者還經常從電視、報紙雜志上搜集一些與環境問題相關的報道、環保的成功案例及環保方面的科研新成果,並在教學中及時滲透給學生,使學生增強環保的信心,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如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從事件的發牛原因、造成的影響到解決的措施,筆者都全程關注,及時講給學生,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千畝土地難復耕村民忽視租地後果盼解決」的專題報道,引發學生深深的思考:「敦煌將建全球最大太降1能發電站」的新聞,又使學生的環保激情空前高漲。
四、聯系實際生活,喚起環保意識
人類只有一個可生息的村莊——地球,可是這個村正在被人類製造出來的各種環境災害所威脅,如:水污染、空氣污染、江河斷流、垃圾圍城、植被萎縮、物種瀕危、土地荒漠化等。作為居住在地球上的村民,我們不能僅僅擔憂和抱怨環境問題,而必須行動起來,選擇有利於環境的生活方式來善待地球。如:
(1)節約用水,減少水污染。
(2)拒絕使用一次性製品,保護地球資源。
(3)不隨便丟棄垃圾,減少白色污染。
(4)愛護花草樹木。
(5)使用節能燈。有人計算過:一般鎢絲燈所消耗的能源90%都會變成效能,只有10%轉化 光,而用節能燈,既可使屋內光線充足,又可節約75%的電力,並且比普通燈泡耐用5~10倍。節電既是節能又是減少空氣污染。節約1度電就會少消耗330~ 400 克煤當量的煤,少排放1千克左右的二氧化碳和30克左右的二氧化硫。注意隨時關掉不用的燈和電器,不開長明燈,白天盡量利用自然光。也許你並不在意那點電費,然而你一定希望用自己細小的行動會減緩地球變暖,阻止酸雨危害,防止大氣污染。
(6)垃圾分類回收—— 戰勝垃圾公害。我們每天都在製造垃圾。這些混雜著各種有害物質的垃圾被拉去填埋,會侵佔土地、污染環境。垃圾不分類就是污染環境、耗竭資源的魔鬼;分類回收,則是造福於人類和自然的寶貝。垃圾分類創造的最終是一個無垃圾社會、一個資源循環再生的社會。垃圾分類不僅僅是政府的事,新聞界、民間環保機構和每個公民,特別是中學生,對此同樣負有重要的責任。垃圾分類只需我們的舉手之勞。「增強對環境、資源的保護意識和法制意識,初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逐步養成愛護環境的行為習慣」,不僅是地理課標對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是時代發展的迫切要求,更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發展的要求。我們地理教育工作者應該始終把環境保護教育貫穿於教學之中,讓人類生存的家園— —地球更加美麗、和諧、健康,讓人類的生活更加美好!
五、學生的感想
學生通過學習也有一些想法和感想:
例如:高一三班有位學生在談到植物時談到:一棵樹每天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它的有害氣體,放出同樣多的氧氣,可供一個工廠的人一天的呼吸。而花草可吸取噪音,如果栽一片花草坪的話,那就可以大大降低噪音的污染了。由此可見,植物對人類是多麼重要。可是有些人卻還不知道這些,每當我看見草坪被那些人踐踏,愛護花草的標語牌被踢倒,我的心就像刀割似的,難受極了。如果失去了花草樹木,我真不敢想像世界將變成什麼樣子!我三年級時學過《一個小村莊》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美麗的小村莊,因為人們過度砍伐樹木,使得大地裸露,大水沖沒了村莊。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啊!難道還能讓這種事情再發生在我們城市中嗎?
還有學生談到世界末日:周知,2012世界末日是假的。許多相信此事的人有的家破人亡,有的終日惶惶,或多或少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而不相信的人也只是將它當做了飯後談資。
但我想說,這是上帝對全人類提出的警告,而期間不斷發生的自然災害就是證據。
地球上的自然變異,包括人類活動誘發的自然變異,自然災害孕育於由大氣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組成的地球表面環境中。無時無地不在發生,這種變異給人類社會帶來嚴重危害。地震、火山爆發、泥石流、海嘯、台風、洪水等突發性災害;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乾旱、海岸線變化等在較長時間中才能逐漸顯現的漸變性災害;臭氧層變化、水體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災害。 在2012年頻頻發生,就是因為這樣,造成了本應是無稽之談的2012,變成了人們相信2012的根據。
所以我認為,保護環境已經是刻不容緩。而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要第一時間提高廣大群眾的環保意識。
還有學生談到環保問題:當前人類普遍面臨的大氣污染、氣候變暖、淡水資源面臨枯竭、森林銳減、土地沙漠化、物種滅絕、臭氧層耗損等一系列環境問題,並未能引起小學師生的警覺。絕大多數人對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和危害性缺乏足夠的認識。有相當一部分人未能樹立改善和保護環境必須立即「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的緊迫意識,未能樹立起「環境保護,教育為本」的教育奠基意識。不少學校也把環境教育擺上應有的位置,但認為它與升學率不掛鉤,抓不抓一個樣,抓得好不好一個樣,將它放在了可有可無的地位。
6. 如何在中學地理教學中滲透因地制宜觀
地理教材的思想性在地理教材中的體現,有的可明顯看出,容易分析;但有的則是潛在的、深藏在教材之中的,如不深加分析,就不易發現.地理教師
在分析和發掘地理的思想時,必須下大功夫.因為教學的思想性都體現在教材之中,所以地理教師在地理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最重要的是要用科學的
地理觀點闡明各種地理現象.所謂正確的地理觀點,在中學地理教學中,主要是正確的人地觀、正確的種族觀和正確的因果觀.正確的人地觀,就是科學地說明自然
環境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正確闡明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要尊重自然規律,合理的、因地制宜的
利用自然,不能濫用自然、摧殘自然,破壞自然的生態平衡.例如,講授我國土地資源時,可通過一些具體的數據,讓學生知道:雖然我國土地面積寬廣,但我國人
口眾多,特別是人均耕地資源嚴重不足,因此,「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至關重要.長期以來,我國部分地區的不合理開發利用土地導致了我國嚴重
的荒漠化問題.同時還可以結合我們當地沿海灘塗的過度開發利用,所導致的海岸生態遭破壞,物種減少等實例,培養學生正確的人地觀.正確的種族觀,就是要科
學的說明各人種和民族的科學、文化、風俗、習慣等特性,反對種族優越論,大民族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樹立各人種、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觀念.正確的因果觀,就
是要科學地解釋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因果關系.要正確的運用唯物辯證法,反對主觀唯心論和形而上學.只有如此,才能使學生真正了解各種地理規律和地理成
因,進而培養學生樹立科學的宇宙觀.
7. 如何在地理學科教育中滲透環境教育
地理學科教育中滲透環境教育方法:
一、地理學科教學是實現環境科學教育的主渠道
在中學各科中,涉及環境教育的主要有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其中地理學科與環境科學有較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首先,兩大學科都是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三大科學領域交接帶上的邊緣學科;其次,兩大學科的研究對象都是以人類為中心的地理環境;第三,兩大學科以人地關系為主線,以協調人地關系,尋求人類可持續發展為主旨;第四,兩大學科都涉及全球環境問題及其防治。
諸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使地理課程中有著豐富的環境教育素材,是中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初中地理新課程教材中,滲透了大量環境教育的題材和內容。因此,在地理學科中滲透環境教育是當前地理教學的基本任務之一。進行環境教育可以從不同方面、各個層次、多個角度展開。多年來,中學地理教學主要依據課本進行教學,學生的思維空間被局限與課本知識中。筆者根據近幾年初中地理新課程的教育教學的實踐,初步總結了把地理教育與環境教育相結合的方法。
二、捕捉教材中的環境知識,時刻結合生活中的環境問題,加強學生的環境意識。
初中地理新課程採用把地理要素單獨列出和與區域地理結合的兩種方式,其中滲透了大量環境教育是內容,尤其在八年級上冊中,環境教育的內容滲透在了地理教學的每一個角落。教材安排的人口分布、地勢地形、水土資源以及經濟發展等板快,都把環境問題作為一個重點。我一方面利用書本提供的素材,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在學生中進行環境教育,如對教材中的一些環境教育的漫畫,我採用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看圖即興談感想等方式,加深環保意識;另一方面,結合當地當時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根據書本知識以及自己所調查搜集到的資料,就對書本上提出達到問題寫一些小論文,學生的這些作品也就作為他們的平時成績記載下來。如結合八年級上冊73頁的《小鳥的悲哀》等一組漫畫,組織學生開展討論,在發表自己的感想後的基礎上,讓班級沒一個組合作選題寫出一篇相關的小論文,並進行評比。由於貼近生活,又加入了評比競爭機制,學生的積極性大大提高,環境意識也得到了加強。
三、加強地理教學和環境教育信息的開放性,體現教學結論的開放性,增強學生的環保觀念。
在環境問題普遍存在的今天,環境問題的發展變化是非常迅速的,詳實生活中源源不斷地為我們提供著新的信息。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時,僅限於地理課本中的環境知識內容是遠遠不夠的,也不利於學生真正了解和理解生活中的環境問題及其動態。這就要求在教學中加強教學信息的開放性。一方面,教師應從現實生活中選擇多元化的環境信息,豐富教學內容;另一方面,教師也應教會學生如何尋找並利用現實生活中的環境信息來學習和探索。
造成環境問題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這些因素在不同的地區和時間有著很大的差異,因此,對環境問題的認識也因時因地而異,解決環境問題的重點和方法有因時因地而異。由此可見,環境教育結論應是開放性的。在地理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時,教師不應該也不可能強求學生對每個問題都得出完全一致的看法,而應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獨特的意見,教師再根據一定的科學原理引導學生討論所得結論的合理性,最後得出一個或多個較為合理的結論。更主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學生對環境問題的認識水平、辨證全面分析環境問題的能力和嚴謹的科學態度。達到環境教育的真正效果。如在對水污染的環境問題的研究中,就帶領學生著重對無錫市區河道內水體污染的原因進行了調查,得出了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河道上游水質的日益惡化;二是河道周圍有些工礦企業的污水未經任何處理就直接排放到河道中;三是河道周圍的各種餐飲業排放污水;四是河道內各種機動船隻的污染;五是生活污水的污染。同時,組織學生參觀蘆村污水處理廠,了解本市排污現狀以及污水處理的狀況和具體過程。然後就這幾種原因及了解到的污水處理知識組織學生討論應該採取的措施,讓每個學生都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樣學生的環保觀念得到了增強。
四、增強地理環境教育的活動性,提高學生的環境能力。
地理科學和環境科學都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地理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時,應該沖破傳統的課堂授課方式,增強教學的實踐性和活動性。在教學中,應該更多地以活動的思路設計教學,把學生的活動有機地引入到地理課堂教學中來。這樣可以改變課堂中學生總是「坐著聽」的局面,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使整個課堂教學充滿活力。如上課時讓學生交流自己的社會調查資料;就某個問題讓持不同意見的雙方進行辯論;對某些環境問題的產生進行模擬實驗等等都會有很好的效果。
相對而言,環境科學比地理科學更具有實踐性和社會性,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尤其需要走出課堂,走向社會,在課外活動與現實生活中獲取資料、分析問題、提出方案,並在實踐活動中應用和檢驗。在組織環境教育的課外活動時,應突出應用性、可操作性和形式的多樣性。比如在對家鄉水資源環境調查中,第一次進行實地調查時就先讓學生對太湖的環境有一個感性的認識,然後根據他們各自的觀察和各自的興趣,讓他們就一個很小的側面來具體調查家鄉水資源的情況。如有的同學專門研究市區河道內水質情況,有的同學專門研究污水防治的問題,有的同學專門研究遊客對水環境的看法的問題等等。同時,還特意組織部分學生到野外山區,進行了為期4天的山區野外考察,對水源頭的水質狀況的進行探究調查,讓學生親身體驗水質日益惡化的現狀。然後根據調查匯總成為一篇調查報告。這些活動可以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和主人翁意識,幫助學生掌握一些環保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應用能力,使學生在發展智力的同時,學會生存,學會合作,學會交往。這也正是在新課程素質教育的要求。
五、學以致用,加強環保宣傳和環保行動。
在進行一個階段的環境教育或開展了一次比較大的環境教育的活動後,每一個同學要把自己的體會或在活動中的體驗感悟寫下來,再配以大家在活動中的照片,在學校以專題牆報的形式進行廣泛的宣傳。還走出校門,到社區中以標語和專欄的形式向社會進行環保宣傳。學生們在進行宣傳的過程中,自己又得到了一次自我的再教育,又一次的強化了環保理念。為了讓大家的環保理念真正落實到每個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在學生中開展徵集《每日環保一件事》的活動,每個學生都要求自己提出一條必須做到的環保措施,由學生相互監督,比如有些同學提出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不使用一次性筷、節約用水等等,這樣,也就真正促進了學生的環保行動。
總之,環境教育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整體素質極其重要的內容。地理學科在環境教育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應該在教學中始終貫徹。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後,都應使環境教育滲透到地理學科教學每一個細節。同時,環境教育還應該落實到課外探究活動之中,讓學生在採用課堂與課外相結合的方法,提高學生環境意識和環境能力,加強學生的環保行為,使環境教育真正成為中學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