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高地理學科基地
Ⅰ 請問地理科學基地班的就業前景如何謝謝啦
我學地質,,還可以吧,進去以後分專業,,不要學地理,要學地質,或者工程地質之類的,油藏也好
Ⅱ 嘉興的具體地理位置是什麼(文字)
嘉興位於浙江省東北部,東鄰上海,南瀕杭州灣,介於北緯30度19分-31度1分,東經120度17分-121 度15分之間,回面答積5828.56平方
嘉興市位於上海、江蘇、浙江三省(市)交界處,是離上海最近的城市,可以說嘉興已成為上海的衛星城市
東接上海,北臨蘇州,西連杭州,南瀕杭州灣,距上海、蘇州、 杭州均不到百公里,區位優勢明顯,是長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
嘉興位於環杭州灣的最北端,擁有浙北唯一的出海口
夠了么?
Ⅲ 嘉興的地理位置,地形,氣候
嘉興市位於浙江省東北部、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帶,是長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市境介於北緯30度21分至31度2分與東經120度18分至121度16分之間,東臨大海,南倚錢塘江,北負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運河縱貫境內。市城處於江、海、湖、河交會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與滬、杭、蘇、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區位優勢明顯,尤以在人間天堂蘇杭之間著稱。
嘉興市境陸域東西長92公里,南北寬76公里,陸地面積3915平方公里,其中平原3477平方公里,水面328平方公里,丘陵山地40平方公里,市境海域4650平方公里。市境地勢低平,平均海拔3.7米(吳淞高程),其中秀洲區和嘉善北部最為低窪,其地面高程一般在3.2米~3.6米之間,部分低地2.8米~3.0米。全市有山丘200餘個,零散分布在錢塘江杭州灣北岸一線,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市境最高點是位於海鹽與海寧交界處的高陽山。市境為太湖邊的淺碟形窪地,地勢大致呈東南向西北傾斜,由於數千年來人類的墾殖開發,平原被縱橫交錯的塘浦河渠所分割,田、地、水交錯分布,形成「六田一水三分地」,旱地栽桑、水田種糧、湖盪養魚的立體地形結構,人工地貌明顯,水鄉特色濃郁。
嘉興年平均水量為1155.7mm。一次暴雨持續時間16d,一次暴雨最大雨量217.7mm。雨水豐沛,多在夏季,比較長的降水過程都發生在3~8月份,雨熱同季,全年積溫較高,無霜期較長,年平均氣溫16℃,極端最高氣溫38.7℃,最低氣溫-10.6℃。年平均相對濕度80%。全年主導風向為ESE。年平均風速3.1m/s;極端最大風速35.5m/s。平均雷暴天數39.5d。
Ⅳ 為什麼上不了嘉興市地理學科基地
第一件事,你要評論的規范下,和一個人經常告訴學生談論當前的事件,證明你專是一個政治人才。
如果屬你喜歡經常去玩,喜歡旅遊,你的地理。
事實上,許多次,以高考真的沒有找到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只是一味地追求的最高分,這種教學系統,殺了很多學生,但是,你真的要自然首先是看你喜歡融入你的紀律性,然後根據自己的喜好,不僅要學習,但也讓你的生活快樂,學得更好。
Ⅳ 為什麼嘉興市高中英語學科基地網站進不去
進去也學不到什麼的,全是一些榮譽炫耀
Ⅵ 嘉興高中歷史學科基地怎麼上不了
秀州書院(1900—1918):裴來儀任校長,定名為秀州書院。 嘉興秀州中學校(1918—1928):為當時嘉興七縣最高學府。 嘉興私立秀州中學(1928—1937):歷史上的發展期和鼎盛期,學校教育以「培養高尚人格,增進學生智能,預備研究高深學術及從事各種職業,以適應社會需要」為宗旨,校友遍及天下。 華東基督教聯合中學(1938—1942):八年抗戰時期,秀州師生流亡贛縣基督教聯合中學(1942—1945):後方,從秀州而華聯,再由 華東基督教聯合中學(1945—1946):華聯而贛聯,再由贛聯而華聯,最後又回到秀州,八年循環一線牽。在此期間,秀中師生輾轉求學,磨礪了意志和品性,師生同甘共苦,學校聲名倍增。 嘉興私立秀州中學(1946—1952):戰後復校。新中國成立後,學校掀起了抗擊美帝侵略、保家衛國的新高潮。 嘉興市第二中學(1952—1958):學校改為公立。並更名為嘉興第二中學。 嘉興工業專科學校(1958—1960):學校改建成為嘉興工業專科學校。 嘉興工學院(1960—1962):升格為嘉興工學院。 嘉興市第二中學(1962—1982):嘉興工學院停辦,重建嘉興市第二中學。 嘉興市秀州中學(1982年至今):經嘉興市人民政府批准,恢復秀州中學校名。1995年,學校被評為浙江省首批「綜合高中」; 2002年9月,學校遷入嘉興穆湖新址;2005年11月,學校被命名為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
Ⅶ 把嘉興的高中的排名說下
1、嘉善縣第二高級中學
嘉興市嘉善縣第二高級中學於2001年7月與嘉善三中初中部分離並整體搬遷至縣城,並命名為嘉善第二高級中學。嘉善縣第二高級中學前身系創辦於1943年的嘉善縣第三中學高中部,於2001年7月遷址建校,是省一級重點中學。學校先後獲得「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國家課題實驗基地」。
2、嘉善高級中學
嘉善縣高級中學創建於1926年9月,是嘉善縣創辦最早的一所中學。80年來,學校先後培養了近三萬名優秀中學生,為國家輸送了大批棟梁之材,其中有黨和國家的領導人、科學巨擘、學界泰斗,如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黃菊,中科院院士、上海交大沈天慧、張仲俊教授,地質學家袁硅榮教授,北京大學著名計算機專家吳良芝教授、著名作家徐磊等。
3、海寧市高級中學
海寧市高級中學,又稱華東師范大學附屬海寧市高級中學,由海寧市人民政府舉辦;1996年,被評為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2014年,被評為浙江省一級普通高中特色示範學校,為浙江省深化課程改革五所樣本學校之一;金庸先生曾為學校題詞:「行見人才如潮自此湧出」。
4、海鹽高級中學
海鹽高級中學位於杭州灣畔——浙江嘉興海鹽,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省級重點中學。2014年4月順利被評為浙江省首批一級特色示範普通高中,鹽高發展進入一個新時代。
5、新塍鎮中學
新塍鎮中學創辦於1970年,1998年以來歷經三次合並,2001年正式遷入新校舍。學校周邊環境優雅,文化氣息濃厚。學校總佔地面積62698平方米,建築面積28605平方米,綠化面積33286平方米。
Ⅷ 我需要關於「嘉興本地地理環境、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方面的優勢」的知識
嘉興是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的發祥地,距今7000年前市境就有先民從事農牧漁獵活動。春秋時,此地名長水,又稱槜李,吳越兩國在此風雲角逐。戰國時,劃入楚境。秦置由拳縣、海鹽縣,屬會稽郡。兩漢時煮海為鹽,屯田為糧。三國時吳國雄踞江東,析由拳縣南境、海鹽縣西境置鹽官縣。吳黃龍三年(231)「由拳野稻自生」,吳大帝孫權以為祥瑞,改由拳為禾興,赤烏五年(242)改稱嘉興。兩晉、南北朝時,嘉興得到進一步開發,「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飢」。隋朝開鑿江南河,即杭州經嘉興到鎮江的大運河,給嘉興帶來灌溉舟楫之利。唐玄宗天寶十年(751)析嘉興縣東境及海鹽、崑山等縣部分轄地置華亭縣。唐代嘉興屯田27處,「浙西三屯,嘉禾為大」,嘉興已成為中國東南重要產糧區,有「嘉禾一穰,江淮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為之儉」的說法。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在嘉興設置開元府,領嘉興、海鹽、華亭3縣,是為嘉興首次設州府級政權。後晉高祖天福五年(940),因吳越王錢元瓘 之奏請,在嘉興置秀州,領嘉興、海鹽、華亭、崇德4縣。北宋改秀州為嘉禾郡,南宋寧宗慶元元年(1195)升郡為府,後改嘉興軍。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嘉興軍為嘉興府安撫司,旋升為嘉興路總管府。宋元時,嘉興經濟較發達,被稱為「百工技藝與蘇杭等」,「生齒蕃而貨財阜,為浙西最」。乍浦、澉浦、青龍等港口外貿頻繁,海運興隆。明宣德五年(1430)析嘉興縣西北境為秀水縣,析東北境為嘉善縣;析海鹽縣置平湖縣;析崇德縣置桐鄉縣,嘉興府下轄7縣,稱一府七縣。此後四五百年內嘉興府縣體制基本未再變動。其時,在農業和手工業發展的基礎上,商品經濟日漸繁榮,棉布絲綢行銷南北,遠至海外,嘉興王江涇鎮的絲綢有「衣被天下」的美譽,嘉善有「收不完的西塘紗」的諺語,桐鄉濮院鎮絲綢「日產萬匹」,名聞遐邇。明弘治《嘉興府志》記載:「嘉興為浙西大府」,「江東一都會也」。明末清初,清軍攻破此處進行後進行了屠殺,使嘉興損失慘重,不復當年繁華。清朝中期,清政府進行了賦稅改革和整頓,並多次對杭州灣沿岸海塘進行修築,嘉興社會經濟才逐漸好轉,市鎮恢復繁榮。清咸豐十年(1860),太平軍攻克嘉興,建聽王府為當地軍政領導機構。清朝中期以後,受帝國主義掠奪和封建主義的剝削,嘉興的經濟和城市面貌日漸衰落和凋敝。1911年11月7日,辛亥革命黨人光復嘉興,成立嘉興軍政分府。民國初廢府存縣,改稱嘉禾縣,後復稱嘉興縣。1921年8月初,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閉幕,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 1949年5月7日嘉興解放,分設嘉興縣、嘉興市,後撤並頻繁。1983年8月,撤銷嘉興地區行政公署,分設嘉興、湖州市,嘉興市設城區和郊區,下轄嘉善、平湖、桐鄉、海寧、海鹽5縣。1985年1月,經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嘉興市區及所轄嘉善、桐鄉、海寧縣被列為長江三角洲經濟開放區,至1988年,嘉興市及所轄5縣均被列為經濟開放區。1993年11月,嘉興城區更名為秀城區;1999年6月21日,郊區更名為秀洲區,2005年嘉興秀城區更名為南湖區。 嘉興市境地處太湖流域,水鄉澤國,為古越人聚居地。春秋時地跨吳越,史稱「吳頭越尾」,因此兼有吳「泰伯辭讓之遺風」與越「夏禹勤儉之餘習」。楚並越後,又接受了百餘年楚文化的影響。自秦(前222)實行郡縣制至五代(907-960)以前,嘉興一直歸屬會稽吳郡,語言亦屬吳方言區,故民間習俗以吳俗為主流,江南水鄉特色鮮明,有別於省內山區、半山區。西晉末與北宋末,國家二次動亂,北方衣冠之族多渡江而南,帶來了中原文化,優勢互補,使嘉興民風融合了中原風俗的成份,獨特性與多元性並存。
嘉興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為中國江南文化的發源地。早在六、七千年前,先民們就在此孕育了長江下游太湖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的代表——馬家浜文化,這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源頭之一。嘉興歷代名人輩出,僅近現代就涌現出了文壇巨匠茅盾、國學大師王國維、新月派詩人徐志摩、漫畫家豐子愷和張樂平、著名數學家陳省身、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等一大批名家大師。 嘉興自古為富庶繁華之地,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美譽。建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嘉興承載著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的輻射、蘇南開放型經濟和浙南民營經濟的交匯影響,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目前所轄縣(市)均進入中國百強縣前30強和「浙江省小康縣」行列。2008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15.30億元,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 嘉興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環境優美,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嘉興的自然風光以潮、湖、河、海並存馳譽江南,境內有革命聖地南湖、「天下第一潮」海寧錢江潮、「江南水鄉古鎮」嘉善西塘和桐鄉烏鎮,以及海鹽南北湖、平湖九龍山等一批著名景點,構成了獨有的江南水鄉特色。目前全市擁有國家AAAA級景區4個,AAA級景區1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 嘉興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是廣大創業者的投資熱土。交通便捷,鐵路、公路、水路四通八達,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滬杭鐵路復線、320國道、滬杭高速公路、乍嘉蘇高速公路等貫通境內,全市境內的高級和次高級路面鋪裝率居浙江省之冠,實現了嘉興市到所轄縣(市)的半小時交通圈和嘉興到上海、杭州、蘇州的一小時交通圈。到2010年,嘉興將投入1000多億元,基本建成杭州灣跨海大橋、嘉興紹興跨江大橋、杭浦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等一大批重大基礎設施,屆時嘉興的交通環境將更為改善。被孫中山先生譽為「東方大港」的深水良港——嘉興港,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年吞吐量已超過1700萬噸。嘉興是中國華東地區重要的能源基地,擁用全國第一個自行設計建造的秦山核電站和國家「八五」期間的重點建設項目——嘉興發電廠,目前秦山核電站和嘉興發電廠總裝機容量超過600萬千瓦。
地理位置
嘉興市位於浙江省東北部、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帶,是長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市境介於北緯30度21分至31度2分與東經120度18分至121度16分之間,東臨大海,南倚錢塘江,北負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運河縱貫境內。市城處於江、海、湖、河交會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與滬、杭、蘇、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區位優勢明顯,尤以在人間天堂蘇杭之間著稱。 市境陸域東西長92公里,南北寬76公里,陸地面積3915平方公里,其中平原3477平方公里,水面328平方公里,丘陵山地40平方公里,市境海域4650平方公里。 市境地勢低平,平均海拔3.7米(吳淞高程),其中秀洲區和嘉善北部最為低窪,其地面高程一般在3.2米~3.6米之間,部分低地2.8米~3.0米。全市有山丘200餘個,零散分布在錢塘江杭州灣北岸一線,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市境最高點是位於海鹽與海寧交界處的高陽山。市境為太湖邊的淺碟形窪地,地勢大致呈東南向西北傾斜,由於數千年來人類的墾殖開發,平原被縱橫交錯的塘浦河渠所分割,田、地、水交錯分布,形成「六田一水三分地」,旱地栽桑、水田種糧、湖盪養魚的立體地形結構,人工地貌明顯,水鄉特色濃郁。
民俗民風
秉禮勤勞——嘉興介蘇杭間,「土膏沃饒,風俗淳秀」,「不憂凍餒」。「其俗少陰狡」,「能秉禮義,務耕織」,「尺寸之土必耕,機軸之聲不絕」。 秀慧工巧——嘉興「士美民秀」,「人性柔慧」。其智秀不僅表現在人的聰慧文雅上,而且表現在精於勞動製作。歷史上,嘉興的農業、手工業技術水平高,且多創造。元代,除絲綢製品以外,漆器和金銀器皿都精美絕倫,如傳世的西塘派剔紅漆器,朱碧山銀槎杯都是國寶,形成了「百工技藝與與蘇杭等」的局面。 崇文好學——嘉興自古「罕習軍旅,尤慕文儒」, 「文賢人物之盛前後相望」,「在宋為文物之邦,至今士多興於學,處廛者亦類皆鴻生碩彥」。 「衣冠之物,煥然可觀」。「好讀書,雖三家之村必儲經籍」,「田野小民皆教子孫讀書」。 進取求新——嘉興因地處兩省交界,且多移民,具有包容並蓄的特質,樂於接受新生事物,適應潮流,開通風氣。南宋時嘉興成為畿輔之地及 「龍興之地」,嘉興人抓住這個機遇「善進取,急圖利,而奇技之巧出焉」。明清時期文學藝術的開宗立派,也是這種進取求新傳統的延續。 嘉興民間習俗與當自然地理條件和民風民性有著巨大的關系,是當地民風的在生產、生活等社會實踐中的特定表現形式,也是地方文化、民間文學的一種重要載體。這些風俗習慣有的是勞動人民創造的,有些是官方推行、約定俗成的。 嘉興民俗大致可以分為生產習俗、生活習俗、禮儀習俗、歲時習俗、廟會習俗等幾大類。由於嘉興古代農業發達,稻作習俗和蠶桑習俗最為普遍且最具特色。 香樟為常綠喬木,樹冠廣展,枝葉茂密,綠蔭蔽日,氣勢雄偉,為優良的庭院、行道樹種。香樟植物全身均有樟腦香氣,可提取樟腦和樟油,供工業及醫葯等用,木材堅硬美觀,是良好的傢具用材。樟樹廣布於我國長江以南各地,嘉興種植也比較普遍,而且還存有百年以上的大樹,市區內列入大樹、名木檔案的樟樹有90株。 2010年,浙江省嘉興市申報的「嘉興灶頭畫」,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美術項目類別,序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