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學大陸漂移
『壹』 有沒有地理學家研究過為什麼赤道附近陸地比較少
這個太有深度了。不是一兩句話就可以說清楚的、
個人感覺和地球的歷史演化、地球自轉。黃赤交角、大陸漂移、海路分布、洋流運動等等有關系吧
『貳』 自然地理學的簡答題:海底擴張說
海底擴張說(sea-floor spreading hypothesis)是海底地殼生長和運動擴張的一種學說,是對大陸漂移說的進一步發展回。答 它是20世紀60年代,由美國科學家H.H赫斯和R·S·迪茨分別提出的。
『叄』 德國地理學家魏格邁提出的大陸漂移學說
早在1620年的時候,英國的哲學家、政治家弗朗西斯·培根就在地圖上觀察到,南美洲東岸和非洲西岸可以很完美地銜接在一起。雖然培根喊出了著名的言語「知識就是力量」,但他不是真正的科學家,他只是將自己關於兩塊大陸的想法說了出來,而沒有試圖去尋找證據,來證實兩岸曾經是相連的。在培根之前的人們沒有想到這一點是有情可原的,因為哥倫布在1492年才發現了美洲,當時的地圖錯誤百出,只是到了培根的時代,大西洋兩岸的海岸線才繪製得像模像樣。但是培根之後將近300年的時間里,竟然沒有一個科學家認真思考過,為什麼大洋兩岸的陸地竟可以嚴絲合縫地拼在一起。許多人也許在心裡有過疑問,但是卻都沒有去行動。最終,歷史將榮譽授予了一位德國人。
1910年的一天,年輕的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身體欠佳,躺在病床上。百無聊賴中,他的目光落在牆上的一幅世界地圖上,他意外地發現,大西洋兩岸的輪廓竟是如此相對應,特別是巴西東端的直角突出部分,與非洲西岸凹入大陸的幾內亞灣非常吻合。自此往南,巴西海岸每一個突出部分,恰好對應非洲西岸同樣形狀的海灣;相反,巴西海岸每一個海灣,在非洲西岸就有一個突出部分與之對應。這難道是偶然的巧合?這位青年學家的腦海里突然掠過這樣一個念頭:非洲大陸與南美洲大陸是不是曾經貼合在一起,也就是說,從前它們之間沒有大西洋,到後來才破裂、漂移而分開的?
第二年,魏格納開始搜集資料,驗證自己的設想。他首先追蹤了大西洋兩岸的山系和地層,結果令人振奮:北美洲紐芬蘭一帶的褶皺山系與歐洲北部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褶皺山系遙相呼應,暗示了北美洲與歐洲以前曾經「親密接觸」;美國阿巴拉契亞山的褶皺帶,其東北端沒入大西洋,延至對岸,在英國西部和中歐一帶復又出現;非洲西部的古老岩石分布區(老於20億年)可以與巴西的古老岩石區相銜接,而且二者之間的岩石結構、構造也彼此吻合;與非洲南端的開普勒山脈的地層相對應的,是南美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附近的山脈中的岩石。
對此,魏格納作了一個很淺顯的比喻。他說,如果兩片撕碎了的報紙按其參差的毛邊可以拼接起來,且其上的印刷文字也可以相互連接,我們就不得不承認,這兩片破報紙是由完整的一張撕開得來的。除了大西洋兩岸的證據,魏格納甚至在非洲和印度、澳大利亞等大陸之間,也發現有地層構造之間的聯系,而這種聯系都限於中生代之前即2.5億年以前的地層和構造。看來,報紙的版面規模巨大。
沉浸在喜悅中的魏格納又考察了岩石中的化石。在他之前,古生物學家就已發現,在目前遠隔重洋的一些大陸之間,古生物面貌有著密切的親緣關系。例如,中龍是一種小型爬行動物,生活在遠古時期的陸地淡水中,它既可以在巴西石炭紀到二疊紀形成的地層中找到,也出現在南非的石炭紀、二疊紀的同類地層中。而迄今為止,世界上其它大陸上,都未曾找到過這種動物化石。淡水生活的中龍,是如何游過由鹹水組成的大西洋的?
更有趣的是,有一種園庭蝸牛,既發現於德國和英國等地,也分布於大西洋對岸的北美洲。蝸牛素以步履緩慢著稱,居然有本事跨過大西洋的千重波瀾,從一岸傳播到另一岸?當時沒有人類發明的飛機和艦艇,甚至連鳥類還沒有在地球上出現,蝸牛是怎麼過去的?
再來看一看植物化石——舌羊齒,這是一種古代的蕨類植物,廣布於澳大利亞、印度、南美、非洲等地的晚古生代地層中,即現代版圖中比較靠南方的大陸上。植物沒有腿,也不會游泳,如何漂洋過海的?
為解釋這些現象,魏格納之前的古生物學家曾提出「陸橋說」,他們設想在這些大陸之間的大洋中,一度有狹長的陸地或一系列島嶼把遙遠的大陸連接起來,植物與動物通過陸橋遠涉千萬里,到達另外的大陸;後來這些陸橋沉沒消失了,各大陸被大洋完全分隔開來。這種觀點被稱為「固定論」,即大陸與海洋是固定不動的。而魏格納的解釋則是「活動論」的,各大陸之間古生物面貌的相似性,並不是因為它們之間曾有什麼陸橋相連,而是由於這些大陸本來就是直接連在一起的,到後來才分裂漂移,各奔東西。固定論與活動論的爭論,與火成論與水成論的爭論、漸變論與災變論的爭論一道,被人們稱為地質學三大論戰。作為活動論的先驅,魏格納一開始幾乎是孤軍奮戰。
古代冰川的分布也支持魏格納的想法。距今約3億年前後的晚古生代,在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亞、印度和南極洲,都曾發生過廣泛的冰川作用,有的地區還可以從冰川的擦痕判斷出古冰川的流動方向。從冰川遺跡分布的規模與特徵判斷,當時的冰川類型是在極地附近產生的大陸冰川。而且南美、印度和澳大利亞的古冰川遺跡殘留在大陸邊緣地區,冰川的運動方向是從海岸指向內陸,顯然冰川是不會登陸向高處運動的,這說明這些大陸上的古冰川不是源於本地。面對這種古冰川的分布及流向特徵,過去的地質學家一籌莫展。然而正是這些特徵,卻為大陸漂移說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
在魏格納看來,上述出現古冰川的大陸在當時曾是連接在一起的,整個大陸位於南極附近。冰川中心處於非洲南部,古大陸冰川由中心向四方呈放射狀流動,這就很合理地解釋了古冰川的分布與流動特徵。我們現在看到的冰川向陸地內部運動的表象,其實是因為原來巨大的大陸分裂開來,原來的內陸變成了沿海的緣故。
除古冰川遺跡外,蒸發鹽、珊瑚礁等古氣候標志,也可用來推斷它們形成時的古緯度。古緯度與現在大陸的位置是沖突的,這也說明以前的大陸不在今天所處的地方。
證據似乎已經很充分了。在嚴謹的科學研究的基礎上,魏格納的代表作《海陸的起源》於1915年問世了。在這本書里,魏格納闡述了古代大陸原來是聯合在一起、而後由於大陸漂移而分開,分開的大陸之間出現了海洋的觀點。魏格納認為,大陸由較輕的含硅鋁質的岩石如玄武岩組成,它們像一座座塊狀冰山一樣,漂浮在較重的含硅鎂質的岩石如花崗岩之上(洋底就是由硅鎂質組成的),並在其上發生漂移。在二疊紀時,全球只有一個巨大的陸地,他稱之為泛大陸(或聯合古陸)。風平浪靜的二疊紀過後,風起雲涌的中生代開始了,泛大陸首先一分為二,形成北方的勞亞大陸和南方的岡瓦納大陸,並逐步分裂成幾塊小一點的陸地,四散漂移,有的陸地又重新拼合,最後形成了今天的海陸格局。
魏格納這一「石破天驚」的觀點立刻震憾了當時的科學界,招致的攻擊遠遠大於支持。一方面這個假說涉及的問題太宏大了,如若成立,整個地球科學的理論就要重寫。必須要有足夠的證據,假說的每個環節都要經得起檢驗;另一方面,魏格納在大學中獲得的是天文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氣象,他並非地質學家、地球物理學家或古生物學家。在不是自己的研究領域發表看法,人們對其假說的科學性難免會產生懷疑。
魏格納理論最主要的弱點是:巨大的大陸是在什麼上漂移的?驅動大陸漂移的力量來自何方?魏格納認為硅鋁質的大陸漂浮在地球的硅鎂層上,即固體在固體上漂浮、移動。對於推動大陸的力量,魏格納猜測是海洋中的潮汐,拍打大陸的岸邊,引起微小的運動,日積月累使巨大的陸地漂到遠方;還有可能是太陽和月亮的引力。根據魏格納的說法,當時的物理學家立刻開始計算,利用大陸的體積、密度計算陸地的質量。再根據硅鋁質岩石與硅鎂質岩石摩擦力的狀況,算出要讓大陸運動,需要多麼大的力量。物理學家發現,日月引力和潮汐力實在是太小了,根本無法推動廣袤的大陸。
大陸漂移學說以轟動效應問世,卻很快在嘲笑中銷聲匿跡。雖然魏格納找到的證據很多,但是如果別人找出一個反對這個科學理論的證據,比如大陸漂移的動力不足,這個學說只能叫做假說,而不是真正的理論。當人們解釋中龍、舌羊齒等古生物的分布時,依然用陸橋說來搪塞,雖然陸橋說顯得很荒唐,但是當時人們認為,還有一種理論更加荒唐,那就是魏格納的大陸漂移學說。有人開玩笑說,大陸漂移學說只是一個「大詩人的夢」而已。
只有魏格納還孤獨地吟唱著自己的詩篇。1930年魏格納第三次深入格陵蘭島考察氣象時,不幸長眠於冰天雪地之中,年僅50歲,他的遺體在第二年夏天才被發現。他離去的早了一點兒,因為德國的一艘科學考察船剛剛從大西洋回國,帶來了一個消息,在大西洋中間存在一條很長的洋中脊,那裡有巨大的裂谷。憑著魏格納廣博的學識,他將有可能找到解決大陸漂移動力問題的方案,洋底的移動會提供大陸漂移的線索。可惜他與這個消息永遠地隔絕了。同許多超越時代的科學家一樣,他又出生得早了一點,未能等到他的學說被世人接受的一天。也許,只有人跡罕至的冰雪大陸,才能理解魏格納生前的孤獨吧。魏格納的靈魂被冰封在格陵蘭的積雪中,大陸漂移學說則被塵封在圖書館的書架上,無人問津。
『肆』 大陸漂移學說和板塊構造學說之間的關系
板塊構造學是由大陸漂移學說延伸來的。正是有了大陸漂移學說,才啟發人們創作了板塊構造學說。可以說,他們倆的關系可以說是祖先與後代的關系。(*^__^*) 嘻嘻……,這是偶滴個人見解 !
『伍』 自然地理學的簡答題:板塊構造說
板塊構造學說是抄在大陸漂移襲學說和海底擴張學說的基礎上提出的。根據這一新學說,地球表面覆蓋著不變形且堅固的板塊(岩石圈),這些板塊確實在以每年1厘米到10厘米的速度在移動。
由於地球表面積是有限的,地球板塊分類為三種狀態:其一為彼此接近的匯聚型板塊邊界;其二為彼此遠離的分離型板塊邊界;其三為彼此交錯的轉換型板塊邊界。板塊本身是不會變形的,地球表面活動便都在這三種狀態下集中發生。
板塊構造學說是由法國地質學家勒皮雄與麥肯齊、摩根等人於1968年提出的。
『陸』 提出大陸漂移學說的魏格納是哪個國家的地理學家
大陸漂移說認為,地球上所有大陸在中生代以前曾經是統一的巨大陸塊,稱之為泛大陸或聯合古陸,中生代開始,泛大陸分裂並漂移,逐漸達到現在的位置。 這就是主要的觀點。
『柒』 跪求伍光和編著的自然地理學2010年的資料和筆記
緒論
一、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和分科
(一)地理學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自然環境、經濟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的科學。
地理學的「三分法」——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人文地理學
地理學的「三層次」——統一、綜合、部門
地理學的「三重性」——理論地理學、應用地理學、區域地理學
(二)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對象
自然地理環境(包括天然環境和人為環境)的組成、結構、功能、動態及其地域分異規律。
(三)自然地理學的分科
綜合自然地理學、部門自然地理學
二、自然地理學的任務
三、自然地理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四、本書的內容和結構
第一章 地球
第一節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第二節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第三節 地球的運動
第四節 地理坐標
第五節 地球的圈層結構
第六節 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態和特徵
教學重點 認識地球的宇宙環境及其形狀、大小、圈層結構及表面形態結構特徵,掌握地球運動規律及其地理意義。
教學難點 地球運動規律及其地理意義。
教學活動
實習與實驗:在野外或者實驗室認識地球的宇宙環境及其形狀、大小、圈層結構、表面形態結構特徵以及地球運動規律。
檢索分析:在圖書館文獻信息系統或者網路上,檢索「地球運動」、「地球圈層結構」,分題名檢索和關鍵詞檢索,看有哪些圖書、論文和網站與之有關,並了解該領域的新進展。
參考文獻
1. Arthur N Strahler, Pysical Geography, John Wiley & Sons, 4th. Ed 1975.
2. 王維.地球的形狀——人類對它認識的歷史.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
3. J.H.塔齊. 地球的構造圈.北京:地質出版社,1984.
4. 弗蘭克.普內斯等.地球.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
第一節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宇宙和天體
二、太陽和太陽系
9大行星、50個衛星、50萬個小行星、少數彗星
三、地球在天體中的位置
第二節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一、地球的形狀及其地理意義
旋轉橢球體 黃赤交角 太陽高度角 自然現象的地帶性分布
二、地球的大小及其地理意義
地球的巨大質量,使它能夠保持一個具有一定質量和厚度的大氣圈,擁有海洋和河湖,擁有生命……
第三節 地球的運動
一、地球的運動
(一)地球自轉的規律性
(二)地球公轉的規律性
二、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首先,地球自轉決定了晝夜更替,使水平運動的物體發生偏轉(北半球右偏而南半球左偏),並使地球上同一時刻、不同經線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時間,而且由於月球和太陽的引力差使地球體發生彈性形變——潮汐作用,地球的整體自轉運動同它的局部運動(地殼運動、海水運動、大氣運動等)密切相關。
同時,地球運動時,它的自轉軸傾斜於其公轉軌道面(黃赤交角),這影響著太陽輻射能在地面上的分布和變化,從而決定了地球上有四季的遞變和五帶的區分;其次,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周期,提供了兩個時間的自然單位——日和年,認識和利用它們的周期性規律,人們創造了歷法制度和計時制度。
第四節 地理坐標
一、緯線與緯度
二、經線與經度
第五節 地球的圈層構造
一、地球的圈層分化
二、地球的內部構造 地殼、地幔、地核
三、地球的外部構造 大氣圈、水圈、生物圈
第六節 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態和特徵
一、海陸分布
二、海陸起伏曲線
三、島嶼
四、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徵
(一)地球表面是太陽輻射和太陽能轉化的主要場所。
(二)地球表面是固態、液態和氣態物質相互滲透、相互轉化的兩相或三相界面。
(三)地球表面具有獨特的物質現象,如生物、風化殼、土壤層、粘土礦物、沉積岩以及各種地貌形態。
(四)地球表層具有復雜的、高速度和高強度的物質、能量交換、轉化和循環過程。
(五)地球表層存在著復雜的強烈的內部分異過程。
(六)地球表層是人類社會發生、發展的環境。
第二章 地殼
第一節 地殼的組成物質
第二節 構造運動與地質構造
第三節 大地構造學說
第四節 火山與地震
第五節 地殼的演變
教學重點 認識地殼的物質組成及其演變,掌握構造運動、地質構造、大地構造學說以及地震、火山的概念和理論。
教學難點 構造運動、地質構造、大地構造學說以及地震、火山的概念和理論。
教學活動
實習與實驗:在野外或者實驗室、地質博物館認識構造運動、地質構造以及地震、火山。
檢索分析:在圖書館文獻信息系統或者網路上,檢索「地殼」、「構造運動「火山」、「地震」,分題名檢索和關鍵詞檢索,看有哪些圖書、論文和網站與之有關,並了解該領域的新進展。
參考文獻
1. 夏邦棟等. 地質學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 J.H.塔齊. 地球的構造圈.北京:地質出版社,1984.
3. 傅承義.大陸漂移、海底擴張和板塊構造.北京:科學出版社,1974.
4. 周廷儒. 故地理學.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2.
第一節 地殼的組成物質
一、化學成分與礦物
(一)化學成分 克拉克值
在已知的108種化學元素中,自然界存在92種,並有300餘種同位素。
(二)礦物
是單個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質條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理化性質的化合物,它是構成岩石的基本單元。
(三)主要造岩礦物與常見礦物
岩石 是造岩礦物按照一定的結構集合而成的地質體,按成因可分為岩漿岩、沉積岩和變質岩。
二、岩漿岩
岩漿岩 是上地幔的高溫熔融岩漿沿岩石圈破裂帶上升侵入地殼甚至噴出地表形成的岩石。
(一)岩漿岩的礦物組成
硅酸鹽、金屬硫化物、氧化物、揮發物。
(二)岩漿岩的產狀、結構和構造
1. 產狀
2. 結構:玻璃質結構、隱晶質結構、顯晶質結構、斑狀結構
3. 構造:塊狀構造、斑雜構造、流紋構造、氣孔構造、杏仁狀構造
(三)岩漿岩的主要類型
1. 按化學成分與礦物組成: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
2. 按結構、構造與產狀:深成岩、淺成岩、噴出岩
3. 綜合分類:
三、沉積岩
沉積岩是由成層堆積於陸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膠體和有機物質等疏鬆沉積物固結而成的岩石。
(一)沉積岩的基本特徵
沉積岩具有層理,富含次生礦物、有機質和生物化石,有碎屑結構或非碎屑結構之分,具有印模(波痕、雨痕、乾裂、槽模、溝模等)、縫合線或結核等原生構造特徵。
(二)沉積岩的主要類型
1. 碎屑岩類
2. 粘土岩類
3. 生物化學岩類
四、變質岩
(一)變質作用與變質岩
固態原岩因溫度、壓力及化學活動性流體的作用而導致礦物成分、化學結構與構造的變化統稱為變質作用,其形成的岩石即為變質岩。
(二)變質作用類型與常見變質岩
1. 動力變質作用
構造運動引起的定向壓力使原岩碎裂、變形及一定程度的重結晶,稱為動力變質作用。代表性岩石:構造角礫岩、碎裂岩、糜棱岩
2. 接觸熱變質作用
發生於侵入體與圍岩接觸帶,圍岩受熱後礦物發生重結晶、脫水、脫碳、形成變晶結構結構與新礦物。
代表性岩石:斑點板岩、角岩、大理岩、石英岩
3. 接觸交代變質作用
發生於侵入體與圍岩接觸帶,高溫下岩漿分泌的揮發性物質與熱液通過圍岩的交代作用使後者化學成分發生變化形成新礦物。
代表性岩石:矽卡岩
4. 區域變質作用
區域性構造運動導致的深廣范圍的變質作用。
代表性岩石: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變粒岩、麻粒岩
5. 混合岩化作用(超變質作用)
區域變質與岩漿作用間的一種過渡性地質作用。
代表性岩石:混合花崗岩
第二節 構造運動與地質構造
一、構造運動的特點與基本方式
構造運動主要是地球內動力引起的使地殼發生變位與變形的機械運動,經常涉及更深的構造圈。
(一)構造運動的一般特點
構造運動特點:普遍性、永恆性、方向性、非均速性、幅度與規模差異性等
(二)構造運動的基本方式
1. 水平運動 地殼或岩石圈塊體沿大地水準面切線方向的運動
2. 垂直運動 地殼或岩石圈塊體垂直於大地水準面切線方向的升降運動
二、構造運動與岩相、建造和地層接觸關系
(一)岩相
海相(深海相、淺海相)、陸相(河流相、湖泊相、沼澤相、濱海相)、過渡相
(二)沉積建造
沉積建造 是彼此有共生關系的地層(岩相)組合或岩性大致相同的沉積物組合。
1. 地槽型建造 主要由海相地層組成的、厚度很大,無沉積間斷或僅有極短間斷、產生於強裂構造下降區,岩漿岩與火山碎屑岩分布較廣。
2. 地台型建造 以陸相碎屑沉積為主,厚度不大,未受強烈構造變動,地殼升降幅度均較小的地台上的建造,岩漿岩分布較少。
3. 過渡型建造 兼有地槽型與地台型建造特徵但以碎屑岩占優勢,陸相沉積與瀉湖相沉積分布廣泛。
(三)地層的接觸關系
1. 整合 相鄰新老地層產狀一致且相互平行,時代連續,無沉積間斷。
2. 假整合 又稱平行不整合,相鄰地層產狀平行但時代不連續。
3. 不整合 又稱角度不整合,相鄰地層產狀既不一致,時代也不連續,有地層缺失。
4. 侵入接觸 侵入體邊緣有捕虜體,接觸帶界面不規則,圍岩有變質現象。
5. 侵入體的沉積接觸 後期沉積岩覆於前期侵入體所形成的剝蝕面之上。
二、地質構造
地質構造 岩層或岩體經構造運動而發生的變形與變位。
(一)水平構造 丹霞地貌
(二)傾斜構造 單面山
(三)褶皺構造 背斜、向斜
(四)斷裂構造 節理、斷層
第三節 大地構造學說
一、板塊構造學說
(一)大陸漂移學說
(二)海底擴張學說
(三)板塊構造學說
板塊邊界:擴張型、俯沖型、轉換斷層型
六大板塊:歐亞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澳洲板塊、南極板塊
二、槽台說與地窪說
槽台說認為:地殼運動主要受垂直運動控制,其驅動力為地球物質的重力分異作用,其構造單元分為活動的地槽區和穩定的地台區。
地窪說認為:地殼發展過程中,活動區(地槽)和穩定區(地台)可以相互轉化。
三、地質力學學說
地質力學學說認為:全球地質構造的展布具有一定的方向和方位,即緯向構造體系、經向構造體系和扭動構造體系。
第四節 火山與地震
一、火山
(一)火山的類型與分布
1. 火山類型
2. 火山分布
(二)火山地貌
二、地震
第五節 地殼的演變
一、地質年代
(一)相對地質年代
依據地層下老上新的沉積順序,地層剖面中的整合與不整合關系,標准古生物化石與生物群體進行對比,確定某個地層或事件的相對年代的方法。
(二)絕對地質年代
通過礦物或岩石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測定,依據放射性同位素蛻變規律計算其距今年代的方法。
二、地殼演化簡史
第三章 大氣和氣候
第一節 大氣的組成和熱能
第二節 大氣水分和降水
第三節 大氣運動和天氣系統
第四節 氣候的形成
第五節 氣候變化
教學重點 認識大氣的的組成、特性及其運動,掌握氣候的形成和變化規律。
教學難點 氣候的形成和變化規律
教學活動
實習與實驗:在野外或者實驗室認識大氣的組成及氣候變化規律。
檢索分析:在圖書館文獻信息系統或者網路上,檢索「大氣」、「氣候」,分題名檢索和關鍵詞檢索,看有哪些圖書、論文和網站與之有關,並了解該領域的新進展。
主要參考書
1. 周淑貞主編.氣象與氣候學(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 潘守義等.現代氣候學原理.北京:氣象出版社,1994.
3. 王紹武.氣候系統引論.北京:氣象出版社,1994.
4. 張家誠著.氣候與人類.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5. 譚冠日.氣候變化與社會經濟.北京:氣象出版社,1992.
第一節 大氣的組成和熱能
一、大氣的成分
大氣由干潔空氣、水汽、懸浮塵粒或雜質組成,在近地表85km以下,其成分可分為兩類,定常成分(氮、氧、氬和微量惰性氣體氖、氪、氙、氦等)和可變成分(水汽、二氧化碳、臭氧、一氧化碳、甲烷、硫化氫、二氧化硫等)。
二、大氣的結構
(一) 大氣質量(圖3-1)
(二)大氣壓力
氣壓 是指從觀測高度到大氣上界單位面積上鉛直空氣柱的重量,它隨著高度的上升而降低;但是,由於地表的非均一性及動力、熱力因子影響,同一水平面上實際氣壓的分布並不均勻,因此,各地同一時刻的海平面氣壓值存在差異,可分為低氣壓、高氣壓、低壓槽、高壓脊及鞍形等氣壓場類型。
(圖3-2-3)
(三)大氣分層
按照溫度和運動情況,可將大氣分為五層。
(圖3-4)
三、大氣的熱能
(一)太陽輻射
地球及大氣的熱狀況是天氣變化的基本因素,輻射交換是決定熱狀況的能量交換方式之一,而太陽輻射從根本上決定地球、大氣的熱狀況,從而支配其他能量的傳輸過程。
(二)大氣能量及其保溫效應
大氣本身對太陽輻射的直接吸收很少,而水、陸、植被等下墊面卻能大量吸收太陽輻射,並經潛熱和感熱轉化供給大氣。
(圖3-5)
(三)地-氣系統的輻射平衡
輻射平衡 是指地-氣系統內部某一時段內,地面與大氣以輻射和熱量輸送形式進行的能量交換的收支差值。
(圖3-6、3-7)
四、氣溫
(一)氣溫的周期性變化
1. 氣溫的日變化
氣溫日較差 是指一天中最高溫度與最低溫度之差,它與緯度、季節、地表性質、天氣狀況等因素密切相關。
2. 氣溫的年變化
氣溫年較差 是指氣溫的年變化幅度。
(圖3-8)
(二)氣溫的水平分布
(圖3-9-10)
(三)氣溫的垂直分布
氣溫主要隨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同時受到緯度、地面性質、大氣環流等因素的影響。
第二節 大氣水分和降水
一、大氣濕度
(一)濕度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水汽壓、飽和水汽壓、絕對濕度、相對濕度、露點溫度
(二)濕度的變化與分布
二、蒸發和凝結
(一)蒸發及其影響因素
溫度、性質、性狀、空氣濕度、風
(二)凝結和凝結條件
三、水汽的凝結現象
(一)地表面的凝結現象 露、霜、霧凇、雨凇
(二)大氣中的凝結現象
霧:輻射霧、平流霧、蒸汽霧、上坡霧、鋒面霧
雲:積狀雲、層狀雲、波狀雲
(圖3-13-14-15)
四、大氣降水
(一)降水的形成
雲滴凝結增長 → → → → 雲滴的沖並增長
(二)降水的類型
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台風雨
(三)降水的時間變化
1. 降水強度、降水量、降水變率
2. 降水的日變化:大陸型、海洋型
3. 降水的年變化:赤道型、熱帶型、副熱帶型、溫帶及高緯型
(四)降水量的地理分布
降水量的空間分布受緯度、海陸位置、大氣環流、天氣系統、地形等多種因素制約,全球劃分為四個降雨帶:赤道多雨帶、南北緯15o-30o少雨帶、中緯多雨帶、高緯少雨帶。
(圖3-19)
第三節 大氣運動和天氣系統
一、大氣的水平運動
(一)作用於空氣的力
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地面摩擦力、慣性離心力
(圖3-20-21-22)
(二)自由大氣中的空氣運動
地轉風、梯度風
(圖3-23-24)
(三)風隨高度的變化
1. 地轉風隨高度的變化——熱成風
(圖3-25-26-27)
2. 摩擦層中風隨高度的變化
(圖3-28)
二、大氣環流
大氣環流 是指大范圍內具有一定穩定性的各種氣流運行的綜合現象,它構成了全球大氣運行的基本形勢,是全球氣候特徵和大范圍形勢的主導因素與各種尺度天氣系統活動的背景條件。
水平尺度可涉及某個大地區、半球甚至全球;垂直尺度有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或整個大氣圈的大氣環流;時間尺度有數日、月、季、半年、一年直至多年的平均大氣環流。
大氣環流的主要表現形式包括全球行星風系、三圈環流、定常分布的平均槽脊和高空急流、西風帶中的大型擾動、季風環流。
(圖3-30-31-32-33-34-35)
三、主要天氣系統
天氣系統 是指大氣中引起天氣變化的各種尺度的運動系統,包括溫壓場和風場中的大氣長波、氣旋、反氣旋、鋒面、台風、龍卷風等。
(圖3-38-42-43)
第四節 氣候的形成
一、氣候和氣候系統
(一)氣候的概念
氣候 是指某一地區多年間大氣的一般狀態及其變化特徵,按空間尺度大小可分為全球氣候、區域氣候、小氣候等。
(二)氣候系統
氣候系統的組成:大氣圈、海洋、冰雪圈、岩石圈、生物圈
(圖3-44)
二、氣候的形成
(一)氣候形成的輻射因子
太陽輻射是氣候系統的能源,又是一切大氣物理過程和現象形成的基本動力。
(圖3-46-47)
(二)氣候形成的環流因子
大氣環流是熱量和水分的轉移者,也是氣團形成的基本原因。
沃克環流、厄而尼諾、南方濤動
(圖3-48-49-50)
(三)氣候形成的地理因子
地理因子通過對輻射因子與環流因子的影響而作用於氣候,使得氣候既具有緯度地帶性,又具有非地帶性特徵。
三、氣候帶和氣候型
(圖3-51)
『捌』 請問 誰有伍光和《自然地理學》和陳慧琳《人文地理學》考研復習資料和講義啊!書買了就差點重點對照了!
你考貴師大還是雲師大 ,一般學校人文地理學不用陳慧琳的,用高教版的。我有自然地理的 ,自己整理的,人文我沒整理 。我已經發給你,請查收。
『玖』 近代天文地理學的發展有哪些
歐洲在文藝復興以後,科學有了極大的發展。在天文地理學方面的代表人物有「版近代天文學始祖」稱號的丹麥權天文學家第谷,有奠定天體力學的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有科學的天才——義大利天文學家、力學家、哲學家伽利略,有現代美國天文學家哈勃,有提出「大陸漂移說」的德國地質學家魏格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