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福建地理教學計劃簡述

福建地理教學計劃簡述

發布時間: 2021-03-06 06:24:36

① 高一地理教學計劃

http://www..com/?q1=%B8%DF%D2%BB%B5%D8%C0%ED%BD%CC%B0%B8&ft=all

和那復個教制案的一樣吧

② 關於福建的地理知識和介紹

1、位置境域

福建地處中國東南部、東海之濱,陸域介於北緯23°33′至28°20′、東經115°50′至120°40′之間,東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省相望,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北橫貫武夷山脈與江西省交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連接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與台灣隔海相望,是中國大陸重要的出海口,也是中國與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

2、地形地貌

福建境內峰嶺聳峙,丘陵連綿,河谷、盆地穿插其間,山地、丘陵佔全省總面積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地勢總體上西北高東南低,橫斷面略呈馬鞍形。因受新華夏構造的控制,在西部和中部形成北(北)東向斜貫全省的閩西大山帶和閩中大山帶。

3、氣候

福建靠近北回歸線,受季風環流和地形的影響,形成暖熱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豐富,全省70%的區域≥10℃的積溫在5000-7600℃之間,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7-21℃,平均降雨量1400-2000毫米,是中國雨量最豐富的省份之一。

4、水系

福建水系密布,河流眾多,河網密度達0.1公里/平方公里。全省河流除交溪(賽江)發源於浙江,汀江流入廣東外,其餘都發源於境內,並在本省入海,流域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683條,其中流域面積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河流有閩江、九龍江、晉江、交溪、汀江5條。

福建,簡稱「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福州,福建省陸地總面積12.14萬平方千米。截至2017年底,福建省下轄9個省轄市,12個縣級市,44個縣,29個市轄區。

(2)福建地理教學計劃簡述擴展閱讀:

福建的自然資源:

1、土地

根據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數據,2010年全省土地總面積1239.34萬公頃,其中:農用地面積1095.55萬公頃,建設用地面積72.92萬公頃,未利用地面積70.87萬公頃。農用地中,耕地面積133.85萬公頃。

2、海洋

陸地海岸線長達3752千米,居全國第二;海岸線曲折率1:7.01,居全國第一位。曲折的海岸線形成大小港灣125個,其中深水港灣22處,可建5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的天然良港東山灣、廈門灣、湄洲灣、興化灣、羅源灣、三沙灣、沙埕港等7個,重要的海港有福州港、廈門港、泉州港等。

3、森林

福建的森林覆蓋率為65.95%,居全國首位。擁有1.15億畝的森林面積,全國六大林區之一。有的已辟為自然保護區,如三明莘口格氏栲保護區、建甌萬木林保護區、福建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福建林區可分為中西部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和東部亞熱帶季風雨林區。

4、礦產

福建省屬於環太平洋成礦帶中的重要成礦區之一,礦產資源比較豐富。截至2001年底,福建省已發現礦種118種,主要礦產有鐵、錳、銅、鉛鋅、鎢、鉬、鈮鉭、金、銀、無煙煤、石灰岩、螢石、葉蠟石、石英砂、高嶺土、飾面用花崗岩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福建

③ 福建地理概況有哪些

福建簡稱「閩」,地處祖國的東南,素有「東南山區」之稱。

她西負武夷山脈,東臨大海巨濤,與祖國的寶島台灣隔海相望,地理位置獨特而優越。境內群山連綿,林海廣袤,海岸曲折,良港眾多,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如春,自然條件十分優越。加上悠久的歷史,眾多的名勝古跡,美麗的自然風光,使福建成為一個十分有特色的旅遊地區。

福建是中國最早對外交往的基地和窗口之一。泉州港(刺桐港)早在宋元就成為東方第一大港,與埃及的亞歷山大港齊名,泉州因此成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目前,廈門港是福建最大的港口,廈門、福州被定為台灣同時「落地簽注」的口岸,同時又是台灣海峽兩岸海上直航試點口岸。

全省森林面積約4.5萬平方公里,居全國首位。武夷山、龍岩梅花山、三明格氏拷林和龍棲山、建鷗萬木林等自然保護區都保存有連片的原始森林,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

世界三大宗教的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在福建都有比較深厚的基礎,另外,福建還有印度教、摩尼教、天主教、道教。

福建木偶戲頗負盛名,以漳州「布袋木偶戲」和泉州「提線木偶戲」為最。

福建的飲食獨具特色。以福州菜和閩南菜力代表的閩菜,是全國八人名菜之一。其中閩菜精品「佛跳牆」、「雞湯永海蚌」等,列為國宴佳看。福建還有品類眾多的地方風味小吃。

福建是烏龍茶的故鄉。安溪「鐵觀音」、武夷岩茶「大紅袍」是烏龍茶的伎伎者,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福建盛產荔枝、龍眼、批把、香蕉、柑桔等。

福建一年四季有不謝之花,尤其是漳州水仙花,有「凌波仙子」之譽。有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福州脫胎漆器、壽山石雕、軟木畫等。

福建省內群山連綿,海岸曲折,氣候溫和濕潤,青山綠水,四季如春,加之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眾多,使福建成為一個旅遊資源豐富的省份。

福建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武夷山是境內的名山。閩西和閩東山區分別為客家人和畲族人的聚居地,他們仍保留了不少傳統風俗,民風淳樸。沿岸島嶼星羅棋布,風光綺麗,其中鼓浪嶼被譽為「海上花園」,是著名的旅遊勝地。

福建的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約佔全省總面積的百分之八十五,主要集中於西部和中部。

西部有武夷山脈、杉嶺山脈,中部則有戴雲山、洞宮山、博平嶺、鷲峰山、太姥山等。

福建擁有長達三千三百多公里的海岸線,漫長的海岸線分布不少旅遊景區,如以風動石馳名的東山系,有「海上花園」之稱的廈門鼓浪嶼,以老君岩聞名的泉州清源山,惠安系的石城,以及東北海濱區寧德、霞浦等。此外,沿岸還有不少海蝕岩洞、摩崖石刻、古寺廟。

閩西和閩東山區分別為客家族和畲族的聚居地,也是別具特色的旅遊景點。

④ 福建地理概況有哪些

福建簡稱「閩」,地處祖國的東南,素有「東南山區」之稱。她西負武夷山脈,東臨大海巨濤,與祖國的寶島台灣隔海相望,地理位置獨特而優越。境內群山連綿,林海廣袤,海岸曲折,良港眾多,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如春,自然條件十分優越。加上悠久的歷史,眾多的名勝古跡,美麗的自然風光,使福建成為一個十分有特色的旅遊地區。

福建是中國最早對外交往的基地和窗口之一。泉州港(刺桐港)早在宋元就成為東方第一大港,與埃及的亞歷山大港齊名,泉州因此成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目前,廈門港是福建最大的港口,廈門、福州被定為台灣同時「落地簽注」的口岸,同時又是台灣海峽兩岸海上直航試點口岸。

全省森林面積約4.5萬平方公里,居全國首位。武夷山、龍岩梅花山、三明格氏拷林和龍棲山、建鷗萬木林等自然保護區都保存有連片的原始森林,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

世界三大宗教的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在福建都有比較深厚的基礎,另外,福建還有印度教、摩尼教、天主教、道教。

福建木偶戲頗負盛名,以漳州「布袋木偶戲」和泉州「提線木偶戲」為最。

福建的飲食獨具特色。以福州菜和閩南菜力代表的閩菜,是全國八人名菜之一。其中閩菜精品「佛跳牆」、「雞湯永海蚌」等,列為國宴佳看。福建還有品類眾多的地方風味小吃。

福建是烏龍茶的故鄉。安溪「鐵觀音」、武夷岩茶「大紅袍」是烏龍茶的伎伎者,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福建盛產荔枝、龍眼、批把、香蕉、柑桔等。福建一年四季有不謝之花,尤其是漳州水仙花,有「凌波仙子」之譽。有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福州脫胎漆器、壽山石雕、軟木畫等。

福建省內群山連綿,海岸曲折,氣候溫和濕潤,青山綠水,四季如春,加之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眾多,使福建成為一個旅遊資源豐富的省份。

福建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武夷山是境內的名山。閩西和閩東山區分別為客家人和畲族人的聚居地,他們仍保留了不少傳統風俗,民風淳樸。沿岸島嶼星羅棋布,風光綺麗,其中鼓浪嶼被譽為「海上花園」,是著名的旅遊勝地。

福建的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約佔全省總面積的百分之八十五,主要集中於西部和中部。西部有武夷山脈、杉嶺山脈,中部則有戴雲山、洞宮山、博平嶺、鷲峰山、太姥山等。

福建擁有長達三千三百多公里的海岸線,漫長的海岸線分布不少旅遊景區,如以風動石馳名的東山系,有「海上花園」之稱的廈門鼓浪嶼,以老君岩聞名的泉州清源山,惠安系的石城,以及東北海濱區寧德、霞浦等。此外,沿岸還有不少海蝕岩洞、摩崖石刻、古寺廟。

閩西和閩東山區分別為客家族和畲族的聚居地,也是別具特色的旅遊景點。

初中地理教學計劃

一、更新教學觀念,將知識學習要求的程度降低,是開展悟性教育的前提條件。
初中地理作為次科存在教學時間不足,學生學習重視程度不夠的實際情況。地理科要求知識點掌握的程度,雖然每年都有所下降,但實際上一些知識點還是比較難於掌握,遺忘率非常高,如資源中礦產的分布、降水的分布規律等,如果硬要學生去死記硬背,會嚴重打擊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因此要做到教學上使學生通過「悟」來學習,就必須要求教師在教學思想上放下包袱,對一些難懂的知識點只要求學生知道便可以了。教師通過讓學生自己去感悟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其學習慾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也即是開發學生的潛力,在此基礎上就能更好地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提高對地理科的好感,為將來高中地理的高層次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自主的學習方法是「悟」的要決。
各學科的學習基礎都是興趣。地理作為次科,一直處於被動的地位,其教學更需要引起學生的學習慾望,否則學生會放棄地理這一科。但地理課本的知識編排過於嚴肅,趣味性不足,故事性不強,這就需要教師想辦法開展一些有趣味的活動和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觸類旁通,做好引導,理論聯系實際來理解。
初中地理知識基本上是與實際聯系得較為緊密的,很多的理論都可以在實際生活中找到例證,如太陽、月亮的東升西落引證了地球的自轉;一年四季的更替引證了地球的公轉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充分利用這些體驗來引導,如講到環境保護時,我們不應單純講應如何做,更應讓學生親身體驗家鄉黑水河的可怕、廢氣嗆人的滋味,同時讓他們寫上一份調查報告,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又如講述南方地區的自然特徵時,就可以讓學生根據番禺地區的自然特徵去理解。
2、情景感悟是一種比較好的教學方法。
由感性思維轉入理性思維是一種比較好的教學途徑,而地理知識的直觀感悟更是比較可用的。如講述到沙漠地貌時,讓學生從一張清晰度高的實物景觀照片中感悟出沙漠氣候乾燥特徵,其效果比老師講一萬句有用得多。又如講述南北氣候異同時,用兩張南北方特色景觀的圖片進行對比,再加上表格練習,學生「悟」性便能加深。再如講西歐和北美氣候和地形關系時,運用寥寥數筆的簡筆畫畫出兩個地區的差異,再由學生進行思考討論效果更好。
3、教學中運用對比的方法來使學生有所「悟」。
運用對比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從中找出知識間帶規律性的東西,如說到南方地區時,可讓學生用北方地區來對比,找出南方地區獨有的自然特徵;又如講到北美的氣候與地形的關系時,可用歐洲氣候和地形的關系來比較,就能使北美的氣候特徵鮮明突出。通過對學生進行對比思維的培養,就能使他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自覺進行知識的橫向或縱向聯系,樹立地理知識的全局感。
4、合理的討論是啟發學習的好方法。
過去,我們的教學一直強調提問、講授、嚴肅的課堂紀律,卻從來沒有安排學生討論,其實這是個誤區,其實,只要教師調控得當,預留一定讓學生自主學習、進行討論的時間,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講述南極大陸的氣候特徵時,列出幾個引導性的提綱,如:對氣候影響的四大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因素、洋流因素)對南極氣候的影響等,讓學生討論其成因,通過過去積累下來的思考方法,引導學生推導出正確的結果。
5、培養外展思維是「悟」的提高。
地理教學的感悟還在於舉一反三。地理課本的知識內容與一些時事問題密切相關,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地理知識去解決一些熱點問題,在增加地理知識的可用性的同時,又可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如講到西北地區時,就可由西北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徵延伸至開發大西北的熱點問題,讓學生根據所學有關西北地區的地理特徵,討論研究開發西北地區要解決一些什麼問題。通過討論,學生紛紛表示真正感到地理知識的實用性,學習的興趣更濃了。
6、開展多種多樣的地理課外活動,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地理的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有益的補充,如果設計安排得當,則會極大地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我每年都組織學生進行觀星,面對滿天繁星,細聽星座的動人傳說,通過高倍放大望遠鏡觀察月亮上的環形山,學生的興致未曾如此高漲過。雖然,對於星座的知識,他們不一定會懂,但他們對地理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都被激發起來。
7、動手製作效果更佳。
自己設計並動手製造小道具或者收集地理小標本、地理小資料,會使學生從中悟出更多的地理知識。如講到南方的水稻土、紅壤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到郊外收集標本並進行觀察記錄,就會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又如講到經緯線的分布時,在課前讓學生動手製作一個小地球儀,再進行觀察後完成表格練習,效果比教師費力講解效果好。
8、讓學生設計一些小表演或演示也能提高學生的悟性。
在地理教學中,有一些本來很有趣的知識內容卻被課本講述得非常枯燥,此時,可以讓學生收集一些圖片、聲像資料或文字資料,進行自己設計的演示,效果也不錯。如講到旅遊時,課本的風光圖片非常有限,文字內容太過嚴肅,會做成學生感到難記的現象,這時可由學生擔任導游的角色,讓他們自己收集資料來講述祖國河山壯麗的風光和旅遊名勝分布的位置(可聯系交通中鐵路的分布),又或者讓他們製作相關內容的手抄報,以及風光照片進行演示等。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這些活動中感悟知識。又如講述廣州地區「三年一中變」的成果,就可以讓學生收集資料自主編輯,進行演示性講解,教學效果比老師講授好得多。
9、增強學生的閱讀機會,讓他們學會發問、懂得看書、學會查找資料,成為學習的主人。
地理的科普讀物有很多都是形式生動、圖文並茂、內容豐富的,如《少年科學》、《世界奇觀》等。教師應鼓勵學生多看書、多思考。安排一定的時間讓他們在課堂上講述課外所學的知識,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閱讀能力,提高他們的悟性。
三、要「悟」關鍵在於教者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地理知識之間帶有一定的邏輯聯系和規律性,學習上要悟,則要求教者教會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懂得知識間一般的聯系,引導他們去發掘課本上的知識,不要包辦一切。如在區域地理中,氣候一般都受地理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因素、洋流因素等的影響,氣候和地形等又決定了區域的自然特徵,而經濟特徵、人口分布和生活特色又受環境(包括政治環境和自然環境)、交通和資源分布的影響。教師可以在講課的基礎上,總結出區域地理學習的一般規律,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即綜合法),為他們將來的自主學習打下基礎。好像講述青藏地區的特點時,由於前面已講述了多個區域特點,學生已大概掌握了區域特徵分析方法,此時,就不應再由教師講授太多,教者可列出幾個提綱式的引導問題,讓學生分小組研究解決,再由教師整理出思路。另外,也可以設立一個地理主題,讓學生按小組收集資料進行講解,效果也好。
小結
前面所講述的只是個人的粗淺見識。在實際教學當中,還需要對地理的教學要求進行一次全面的改革,特別是考試制度和內容的改革(現在有關部門已進行了很多有益的嘗試),使教師擺脫教材的困擾(初中地理教材編排過於嚴緊,缺乏輕松)以及作為次科的制肘(教學時間不足、課外活動時間和資金嚴重缺乏,教學用具欠缺等),做到教者放心、學者輕松的良好局面,只要使學生在初中階段真正對地理知識產生興趣就可以了。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