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2016年旅遊地理高考試題

2016年旅遊地理高考試題

發布時間: 2021-03-05 17:50:39

① 自考旅遊地理試題

課程代碼:0019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1分,共12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根據心理學家羅伯特•麥金托什的分類方法,下列哪種旅遊活動屬於交際動機?( )
A.保健旅遊 B.刺激旅遊
C.民俗旅遊 D.展覽旅遊
2.2003年我國SARS傳染病爆發,它屬於影響我國旅遊客流因素中的哪一類因素?( )
A.來自旅遊客源地的因素
B.來自旅遊目的地的因素
C.來自客源地—目的地相互作用的因素
D.突發因素
3.沿海與內陸的差異屬於自然地理環境中哪個等級的差異?( )
A.一級 B.二級
C.三級 D.四級
4.我國下列景區中不是賞梅勝地的是( )
A.北京香山 B.無錫梅園
C.南京梅花山 D.杭州孤山
5.中國大規模修築長城的三個朝代是( )
A.秦、隋、明 B.秦、漢、唐
C.秦、唐、明 D.秦、漢、明
6.上海和平飯店是哪一類西式建築的代表?( )
A.羅馬式建築 B.巴洛克建築
C.哥特式建築 D.文藝復興式建築
7.下列有關皇家園林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多奇石秀水,輕盈秀麗
B.一般面積比較大,並保持自然景色
C.力求在較大的水域上布置三個島嶼,以形成「一池三山」的意境
D.為了滿足政治活動的需要,常有局部的中軸線
8.下列因素中不會影響到遊客人均佔用空間的是( )
A.旅遊活動的性質 B.旅遊者的社會經濟地位
C.旅遊活動時間 D.旅遊者的文化背景
9.國家旅遊規劃、省市旅遊規劃、市地旅遊規劃、縣市旅遊規劃、鄉鎮旅遊規劃等是按照下列哪種分類角度分類的?( )
A.地域范圍 B.規劃的層次
C.規劃涵蓋面 D.規劃的歷史沿革
10.下列刺綉作品中哪個是蘇綉的代表作?( )
A.虎 B.雙面綉《小貓》
C.《芙蓉鯉魚》條屏 D.金銀綉《百鳥朝鳳》
11.下列不屬於我國「文房四寶」之精品的是( )
A.湖筆 B.徽墨
C.宣紙 D.臨洮硯
12.廣州的別稱是( )
A.蓉城 B.榕城
C.羊城 D.泉城
二、雙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13.屬於我國入境旅遊洲內一級客源市場范圍的國家是( )
A.德國 B.新加坡 C.美國
D.日本 E.越南
14.下列哪兩座名山屬於花崗岩地貌景觀?( )
A.華山 B.武夷山 C.雁盪山
D.江郎山 E.泰山
15.下列湖泊中從成因上看屬於潟湖的是( )
A.千島湖 B.鄱陽湖 C.新疆喀納斯湖
D.太湖 E.杭州西湖
16.我國下列陵墓中屬於山陵式墓葬的是( )
A.明十三陵 B.唐乾陵 C.紹興越王陵
D.明孝陵 E.長沙馬王堆漢墓
17.根據羅惠斌的環境影響評價方法,下列屬於自然環境評價范圍的要素是( )
A.氣象 B.水質 C.水文
D.噪音 E.動植物
三、判斷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
判斷下列各題,正確的在題後括弧內打「√」,錯的打「×」。
18.相對於中老年旅遊者而言,青年旅遊者的旅遊消費特點較為模糊。( )
19.中山和低山的旅遊價值主要體現在大眾性的登山旅遊和滑雪旅遊兩個方面。( )
20.泉水中水溫高於當地平均氣溫的泉叫溫泉,而超過當地沸點的泉被稱為「沸泉」。( )
21.在江浙一帶,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伍子胥而設立的紀念日。( )
22.在旅遊容量的概念體系中,旅遊心理容量是惟一一個反映旅遊供給的容量概念,其餘均為涉及需求的容量概念。( )
23.長期以來我國國內遊客較遠距離旅遊的主要交通方式是鐵路旅遊交通。( )
24.我國當前的名茶是以紅茶為主的。( )
25.蘇州的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四大名園分別代表了我國宋、元、明、清歷代園林的不同風格。( )
四、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空1分,共13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26.目前我國將國內旅遊者定義為:我國大陸居民離開長住地在境內其它地方的旅遊住宿設施內至少停留一夜、最長不超過_____________個月的國內遊客。
27.旅遊資源評價就是選擇某些____________,運用一定的方法對旅遊資源的___________作出評判和鑒定。
28.我國的避暑名山主要有「奇秀甲天下」的江西_____________、有「清涼世界」之稱的浙江_____________、「東南第一山」雁盪山以及「海天佛國」普陀山。
29.古城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古城旅遊景觀的代表,西安可以說是典型代表。
30.可持續旅遊發展的實質就是要求旅遊與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成為一個整體。
31.旅遊交通差價主要有批零差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質量差價等。
32.旅遊商品可以分為旅遊實用品、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大類型。
五、名詞解釋(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3分,共9分)
33.旅遊地理學
34.近鄰效應
35.旅遊資源容量
六、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36.簡述我國入境旅遊者的流向特徵。
37.試述旅遊景觀的審美方法。
38.簡述旅遊飽和與超載給旅遊地帶來的負面影響。
39.簡述目前我國旅遊度假區規劃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七、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40.試述旅遊資源評價的基本內容。
41.請結合實例說明旅遊交通的特性。

② 旅遊地理試題,誰知道答案請回答:多謝了!

【摘 要】大湘西民族文化獨特性、不可替代性、多樣性等特點和以大湘西自然風光作依託、文物古跡作支撐,伴隨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使得大湘西人文旅遊資源開發機遇成熟、條件具備可行。21世紀,大湘西旅遊發展必將以文化旅遊作為主旋律。

【關鍵詞】人文旅遊資源;文化旅遊;大湘西;民族旅遊業;發展

一、前言

在以往的資源觀念中,人們更多的是從經濟增長與發展要素的角度,關注那些與人類經濟活動密切相關且易於感知的各種資源,而那些由人類文明所創造出來的,與經濟社會發展共生、同構、互動的人文資源卻經常易被人們所忽視。隨著旅遊業的蓬勃興起,一個全新的旅遊分支——文化旅遊正呈現出迅猛發展的勢頭,旅遊活動歸根結蒂是一種文化活動。據專家調查,英、美、日、德、法、澳等國的旅遊者無一例外地把「與當地人交往,了解當地文化和生活方式」當作出境旅遊的三大動機之一。各國去歐洲的旅遊者中,65%的人是進行文化旅遊。在國內,文化旅遊也因其獨具的文化底蘊和特有的文化氛圍而受到廣大遊客的青睞。各旅行社在編排旅遊線路、組合旅遊產品時,不斷推陳出新,用各種豐富多彩的文化節目滿足不同遊客的精神需求。大湘西地區(包括湘西自治州、張家界市、懷化市)不僅是自然資源的富集區,而且也是人文資源的富集區,擁有大量的歷史文化遺存和豐富多彩的文化資源。這正是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中大資源觀念確立的基本依據和大湘西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源。

二、人文旅遊資源開發對大湘西民族旅遊業發展的作用

所謂人文資源,就是在人類文明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通過文化的創造、積累和延續所構築起來的可供人類繼續發展的文化基礎。著名學者費孝通認為:「所謂的人文資源就是人工的製品,包括人類活動所產生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是人類從最早文明開始一點一點地積累、延續和建造起來的,它是人類的文化、人類的歷史、人類的藝術。」
人文旅遊資源是人文資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亦稱「人文景觀旅遊資源」,是對旅遊者形成文化吸引,為旅遊者在文化旅遊過程中使用和消費並促使文化旅遊感受形成的各類要素,是人類歷史與文化的結晶,是民族風貌與特色的集中反映。從旅遊資源開發和旅遊規劃實踐的角度可以分為三類:實體人文旅遊資源,主要指一切以景觀實體為存在形式並可供旅遊者直接作為旅遊目標地的民族文化部分,如建築、交通、特色城鎮和村落、節慶場所、紀念地等;社會氛圍文化旅遊資源,主要指一切以旅遊者可以感受到的由物質、行為、觀念等構成的文化氛圍部分,如器物、飲食、服飾、習俗、語言、思想觀念等;精神文化旅遊資源,主要指狹義的精神創造部分,如民間文化、神話、戲劇、歌舞、音樂、繪畫、工藝、哲學、宗教等部分。旅遊文化與旅遊和旅遊業有著密切不可分的關系,尤其是在自然風景區,開掘地方歷史文化和民族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會大大提高其文化品位,加速旅遊業的發展。

(一)文化對大湘西旅遊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旅遊研究專家在一次抽樣調查中得知,外國旅遊者心目中的中國旅遊第一吸引物,認為是風光名勝的佔30%,認為是民族文化的佔70%。日本人來華旅遊的興趣分類大體是:了解中國歷史文化、古跡的49%,體察民俗風情的22%,觀賞文藝美術的7%,品嘗風味佳餚的17.5%,其他4.5%。在美國人中,27%的人每年要把數十億美元花在文化旅遊上。文化是旅遊和旅遊業的靈魂,旅遊業經營的就是文化,銷售的也是文化。從旅遊者角度看,其多種多樣的旅遊活動類型可歸納為:觀光旅遊、尋根旅遊、休閑旅遊、會議旅遊、探親訪友旅遊、宗教朝聖旅遊、度假療養保健旅遊、體育與探險獵奇旅遊、海底文化沙漠旅遊、以及各種專項旅遊、興趣旅遊等。那麼,無論旅遊者參加哪一種類型的旅遊活動,其旅遊目的都是了解世界、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因此,旅遊的主旨和內涵,主要是文化,具有文化才是一壺醇酒,耐人尋味。

(二)人文旅遊資源開發是大湘西自然風景區所必需的
追求文化底蘊和文化含量,已經成為中外旅遊業的共同行為。旅遊業行家提出要抓四個注重,即:注重文化內涵,注重文化形式,注重過程的文化性,注重細節的文化性。英國著名地理學家紐拜說:「風景不是自然物,而是存在於自然和人類生活的交接面上。」世上並無絕對意義上的自然風景,一處風景的魅力長存,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其豐厚的文化底蘊的維系,沒有文化賦存的旅遊資源是沒有生命力的。藝術大師劉海粟說:「黃山風景絕佳,我九次登臨,但缺少碑刻,歷史文化氣息薄弱,風光雖比泰山美,終輸一籌。」將優秀的大湘西地方民族人文旅遊資源以恰當的形式奉獻於遊人,使他們充分領略其濃郁的文化氛圍,受到啟示和教育,獲得體驗和熏陶,旅遊者就會得到一種滿足,就會將旅遊業推向新的層次和高度。

(三)增添旅遊文化含量可以加速大湘西旅遊產業化進程
如果下功夫提高人文品位,挖掘文化內涵,就會有這樣的效果:(1)旅遊資源的文化內涵越豐富,人們前來獲取和共享知識、信息的慾望就會愈強烈,從而增大客流量。(2)增加旅遊消費項目,提高旅遊消費水平。如在大湘西景區修復寺觀廟宇向遊客開放,在夜晚安排大湘西民族文化娛樂項目等,就可能會使旅遊收入大幅度增長。(3)開辟境外客源,發展國際旅遊。「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全人類的。」對大湘西民族文化差異進行探索的價值情趣,是引導現代旅遊業客流走向的神奇魔棒,以名山、名水為依託,充分開發利用民族文化旅遊,會吸引大量境外旅遊者。(4)民族人文旅遊開發和再生產所需投入不多,是一種低耗高效的經營途徑,極有利於大湘西旅遊產業化的發展。

(四)人文旅遊資源開發是實現大湘西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與自然旅遊資源相比,人文旅遊資源是一種可再生和可增質的資源,是真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資源,它具有極大的經濟開發價值。著名學者費孝通指出,開發和利用人文旅遊資源不僅能產生新的人文精神,同時也能創造新的經濟價值,人文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是一種投資不多,又不破壞自然生態的朝陽產業。大湘西人文旅遊資源開發勢在必行,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愈是稀缺的物品,其價格就愈昂貴,並且越是市場所需要的,就越具有開發利用的價值,人文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可以說是實現大湘西可持續發展的明智選擇;從大湘西自身的自然與人文條件來看,人文旅遊資源開發是最能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產業,也是最具前景的可持續發展產業。

三、大湘西人文旅遊資源開發條件的可行性

大湘西人文旅遊資源豐富多彩,魅力無窮,是祖國文化寶庫中璀璨奪目的奇葩,在中外遊人中已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大湘西開發利用民族人文資源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1.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在此繁衍生息,經過不斷的傳承和發展,並與其他兄弟民族交流融合,使大湘西傳統民族文化獨具特點。
(1)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如土家族的茅古斯、擺手舞、打溜子、咚咚奎、硬氣功、吊腳樓、織綿、粘貼畫、社巴節、黑神會、六月六等;苗族的以歌為媒、木葉傳情、玩龍、舞獅、踩鼓、椎牛古俗、賽馬、唱苗歌、跳苗鼓、踩花鞋、趕秋、四月八等;侗族的鼓樓、風雨橋、大歌、合攏宴等;白族的服飾、神話、傳話、寓言等,這些都是不同於其他民族的獨具特色的文化。如果把這些原始性文化加以開發利用,其吸引力將會勝於國內外隨處可見的高爾夫球場、保齡球館、歌舞廳等娛樂設施。而且這種民族傳統文化不可替代,在其他地方不可能真切地欣賞到,旅遊者來此既飽覽山水風光,又領略民族文化異趣。

③ 求地理高考真題。。。包括題目,解析,過程,答案(要求為文本。。。。詳細者必採納)

41.非洲是最早遭受西方殖民者入侵的地區之一,以下各圖反映了殖民地的歷內史變化過程容。回答下列問題。(30分)


17~18世紀非洲形勢圖 20世紀初非洲形勢圖 20世紀60年代末非洲形勢圖 圖10 圖11 圖12

(1)讀圖10,說明西方殖民者占據地區的分布特點和A地區的自然環境對當時殖民區域擴大的限制。(8分)

(3)圖11中標號B的獨立國家是 (2分)

分)

41.答案要點:

(1)主要分布在非洲沿海。(2分)A地區及其附近地帶熱帶雨林茂密,難以深入內地。(6 3

(3)衣索比亞(2分)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