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與人類文明
1. 人類文明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從人類的起源來看,優越的自然地理環境是孕育人類文明的必要條件。由於地理環境的差異,古代中國實行專制統治,而古希臘卻確立了民主政治。當然不能因此就陷於環境決定論之中。
2. 地理環境與人類文明發展之間的關系
世界著名的研究文明的歷史學家A·J·湯因比採用實證主義方法來檢查大河文明因果聯系。他說:「格蘭德河流域(在美國與墨西哥的邊界上)和美國科羅拉多河流域同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的環境條件是完全一樣的。……卻沒有讓它們兩岸原有的居民創造這種奇跡……。」
「安第斯文明是在一片高原上出現。」
「在非洲東部的高原」並未能『創造』文明『社會』。」
「中國文明有時被稱為是黃河的產物,因為它正巧是在黃河流域出現的,但是多瑙河流域雖在氣候特點、土壤、平原及山地面貌上同黃河非常相似,它卻沒有產生相似的文明。」基於這些論述,他認為環境在文明起源上「不足以成為積極因素。」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白克爾在其《英國文明史》中提到,地理條件優越的地方,生產的糧食必然豐富,糧食豐富了,就可以使一部分人從體力勞動中脫離出來從事智力活動。所以,在地理條件優越的地方,它的文明也就越發達。在這里,我們看到文明的產生是與農業生產情況聯系了起來,而農業生產又與其作物所需的地理環境有關。可見,地理條件優越不優越是以是否滿足某種農作物的需要而言,不是人們的主觀條件所決定的。同時,地理條件發揮作用是以人的社會、經濟與技術條件相結合時而表現出來的。上述三類文明的出現充分說明它們是在地理環境與人的有關條件形成最佳結合的結果。
從我國文明起源占重要地位的夏、商、周三朝的都城核心區所在地來看,恰好在從安陽到鄭州,再經洛陽到西安,成為一個馬蹄形。這個馬蹄形恰好又與氣候及土壤、地貌有一種巧合。在氣候上,它與600毫米-650毫米的等雨線一致;在地貌上,它又是黃土高原的邊緣。因小米是旱作,屬耐旱作物,低於600毫米,仍可以生長、發育,但因供水少於需要,產量就會下降。如果多於650毫米,則易引起洪、澇不利夏季小米生長。降雨多,雨季長,不易於小米秋季的結實與收獲。總之,降雨過多或過少都會使產量下降,只有在600-650毫米才獲得最佳結合。在土壤上,黃土母質本身不僅礦物質含量相對豐富,有利作物生長;而且黃土質地疏鬆,有利於耕作。在農業發展早期,人們既未掌握洪、澇災害規律,又無技術與能力克服災害,農田多位於山麓與河谷高地。所以,馬蹄形反映了氣候、土壤,以及耕作技術之間的最佳結合。與埃及一樣,由於最佳結合取得了高產提供的物質基礎,才使文明在該地首先出現。它與埃及不同的是,它不是靠灌溉技術迅速獲得高產。也許由於這個原因,這需要一個緩慢發展過程,使其與其他三個小麥文明起源時間上出現差異。
在埃及,氣候條件炎熱而乾旱,降雨遠遠低於小麥原產地的土耳其高原,成為小麥生長的限制因素。可以說,作為原始的自然環境來說並不利於農業的發展。但是,埃及尼羅河的特點使其條件發生變化,不僅克服了氣候的乾旱產生的水份的不足,還帶來了植物的營養,保證了農業的豐收。
文明起源於某地,與該地農業起源與發展有關。只有將其所選的農作物與其地理條件優化結合才能促進物質生產發展,從而導致文明出現。因此,埃及、巴比倫、印度可稱為小麥文明,中國是小米文明,美洲的文明則可稱之為玉米文明。
地理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當然也是人類的意識或精神的基礎.因此,地理環境對人類社會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決定意義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為人類的生產,生存,發展,消亡或離開這個環境提供了物質基礎. 決定這個環境中的一切生物(包括人類)及其活動(包括人類活動),都不可避免地有一個產生,發展以至消亡的過程. 在這個環境中的一切物質和由物質產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會減少,只能是各種形式的轉化或傳遞,除非來自這個環境之外(例如其他星球),或者離開這一環境. 人類的一切活動必須順應這一環境的內在規律,在此前提下利用這一環境,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加速,延緩或制止物質的某些轉化和能量的某些傳遞. 人類對地理環境的利用從來沒有達到極限,今天離極限也相當遙遠.而且,不同地區,不同時間的人們對地理環境的利用程度存在著相當懸殊的差異,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這就是為什麼人類的歷史和文化會如此豐富多彩,千差萬別,為什麼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環境中,在不同地區和不同時期,人類的活動會出現如此不同結果的緣由所在.
3. 大河流域的地理環境與人類文明的產生有什麼關系
【答案復】D【答案解析】試題分析制:此題考查的是大河流域的相關史實。學生要注意此題是否定式的選擇題,要選擇不正確的。亞洲西部,有一條新月沃地。沃地東部,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並行奔流,被稱為大河流域。這里有古巴比倫王國,這里用楔形文字,這種文字從外形上看有些古怪,它的筆畫都是由一頭粗、一頭細的直線構成的。故ABC都正確的;古代希臘文明發源於希臘半島的愛琴海,故西方文明之源是海洋。故不正確的是D。考點:人教新課標九年級歷史上冊·人類文明的開端·西方文明之源。
4. 地理環境與人類文明的關系。
馬克思認為生產力是歷史發展的終極原因,地理環境有著重要影響,作為生產力發展所必不可少的自然環境,在特定的時期和地區甚至具有決定意義。普列漢諾夫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也有較為深入的研究。他認為:地理環境在人類的形成、工具的製造、生產的種類、生產力發展速度等方面,無不具有巨大甚至決定力量。對於人類社會關系、經濟制度性質的影響則通過生產力來實現間接影響。英國著名歷史學家巴克爾也在其《英國文明史》中提到,地理條件優越的地方,生產的糧食必然豐富,糧食豐富了,就可以使一部分人從體力勞動中脫離出來從事智力活動。所以,在地理條件優越的地方,它的文明也就越發達。由此,我們看到文明的產生與農業生產情況聯系了起來,而農業生產又與其作物所需的地理環境有關。所以文明的起源和發展也就與地理環境產生了莫大的聯系。
所謂地理環境是指地球岩石圈表層與大氣圈對流層頂部之間的地表環境。是岩石、土壤、水、大氣、生物等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形成的社會因素的總體。廣義上包括自然環境、經濟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同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密切相關。而文明是一種社會發展水平較高的有文化的狀態,農業文明則是在栽培農作物和飼養牲畜的這一生產事業上發展水平較高的狀態。以湖南為例,湖南山清水秀,沒有北方的天寒地凍,也沒有西域的戈壁沙灘,這里自古就是中國最重要的糧食產地,「湖廣熟,天下足」和「魚米之鄉」是對她的由衷贊美。中華民族的三維始祖炎帝、黃帝、舜帝中炎、舜的歸屬均在湖南。那麼為什麼湖南會有如此發達的農業文明呢?這與當地的地理環境是密不可分的,接下來,我將從自然環境、經濟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三個方面淺析瀟湘農業文明與當地地理環境的關系。
其一,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包括了水源、地貌、氣候等多個方面。從水源上來說,河流似乎總是與人類文明,特別是遠古文明的發展相伴相隨,人類四大文明發祥地,認識上最為統一。這四大流域分別是兩河流域,恆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和黃河流域。湖南位於長江中游沿岸,境內有湘、資、沅、澧四大河流,為瀟湘文明的起源創造了最基本的條件,特別是「八百里洞庭」更為境內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從地貌上說,湖南處於長江中下游平原,尤其是湘北肥沃的洞庭湖平原成為了該地農業發展的溫床。從氣候來說,湖南為大陸型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氣候具有三個特點:第一、光、熱、水資源豐富,三者的高值又基本同步。第二,氣候年內與年際的變化較大。第三,氣候垂直變化最明顯的地帶為三面環山的山地,尤以湘西與湘南山地更為顯著。充沛的水源以及河流沖積而成的平原,還有優越的氣候條件,這些都極大地促進了這一地區古代農業的發展,農業發展了才能為其他文明的前進提供人力,物力的保障。
其二,經濟環境。
早期農業文明的發展帶動了湖南經濟的發展,而良好的經濟環境有反過來進一步促進了農業的發展。早在5000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已在湖南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過著定
居的農業生活。因受到中原諸部落的影響,當時的湖南就有了種植水稻的經驗。同時,湖南是上古時期比較開發的地區,這主要反映在夏禹治水、黃帝軒轅氏等神話傳說和部分遺跡上。農業發展後,部分人逐漸從農業中分離出來從事商業活動,促進了湖南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又對農業提出了更高層次的需求,促使人們改進技術,提高農業生產能力,春秋戰國時代,位於江南的句吳、於越、東越和東甌以及楚國並「通渠三江、五湖」,改善了水利條件,同時較多地使用了青銅農具,並在春秋晚期鑄造了一定量的鐵制農具,除此之外還注意田間管理和耕作技術的改進,在很大程度上開發了當地農業。考古發現的材料表明,春秋晚期,楚人在湖南已開始使用鐵質工具。在當地出土的鐵制農具足以證明了春秋楚湘農耕開始進入鐵犁時代,雖然沒有像北方一樣大面積的普及,但是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改進了農業生產工具開發並促進了湖南的農業經濟的發展。
其三,社會文化環境。
一個地區某一時期內社會文化環境的好壞對農業也有重大的影響,如戰爭往往造成農業生產水平的下降,和平易帶來農業文明的繁榮等。
就社會文化環境這一要素而言,湖南處於南方地區,因為有長江天險從而得以迴避許多災難性的戰爭,總體的社會文化環境良好。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北方人大舉南遷,秦國攻打楚國時,許多楚人移居湖南墾殖,給湘水流域一帶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當時的長沙已成為楚國的重要糧食生產基地。在大量的北人南遷後,江南鐵器和牛耕的使用與推廣日益。湖南出土的鐵農具有鋤,鍤,斧等,其中長沙地區發現的鐵農具尤多,達100件以上。此時,牛耕作為生產動力也已受到重視。當地官吏往往能「教用犁耕」,並採取「官貸耕牛」等措施,以利牛耕的推廣,而且南方地區還將北方傳入的旱地牛耕技術轉化為適宜南方水田耕作的技術。可見北人帶來的先進的鐵器和牛耕技術的使用,不論是對當時江南農業生產效率,還是在加大墾田力度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北人南移後還帶來了江南農業科技水平的提高。南方地區開始大規模地興建坡塘閘壩,推廣蓄泄排灌的技術,同時重視耕作技術,講求精耕細作。強調農業必須「深耕細鋤,厚加糞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
由於農業生產迅速發展,水運交通相當發達,常來往於湘、資、沅、澧四水,與江漢各地進行貿易。北方移民不僅與湖南的土著民族共同創造了燦爛的物質文化,也創造了新興的村建制度文化與充滿著神奇色彩的精神文化。由此看出,湖南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對其農業文明的發展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從楚湘農業文明這一例中就可以看到地理環境對整個人類文明的影響:沒有尼羅河的滋潤,就不會有古埃及燦爛的文化;沒有兩河流域優越的地理環境,也就不會有古巴比倫文明;沒有印度河的哺育,古印度將不復存在;沒有滔滔黃河、滾滾長江,華夏文明又怎能得以發揚光大?…… 自人類出現以來,環境就對人類文明的形成產生了重大影響,農業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地理環境又從方方面面影響著農業的發展。當然地理環境決定論還是有它的不足之處的,我們應該相信人類可以在適應環境的同時合理地改變自然環境,從而謀求進一步的發展。望採納
5. 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的關系
樓主你好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隨著人口的增長,生活需求的增大以及工業的迅猛發展,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受到了污染,生態遭到破壞,環境問題已成為當今人類面臨的全球性問題之一。他應該引起全人類的普遍關注。我們作為社會一員,應該積極行動起來,來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環境問題實質是發展問題。要實現人類的協調發展,就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漫長的人類文明演變過程中,由於生產力不斷發展,人類與地理環境關系在不斷的變化。從而使環境問題呈現出不同的歷史階段。
一 原始社會-------崇拜自然的階段
人類社會在早期,以自然界的千百種生物為採食對象,完全靠天吃飯。集體採集和狩獵給生物資源造成嚴重的破壞,甚至引起物種滅絕。但這種環境問題,對人類威脅並不嚴重。因為這一階段人類的生產力低下並且緩慢,環境制約著人類的活動。人類對環境的改造作用微弱。這階段人與地理環境的關系是一種依賴關系。
二.農業社會--------改造自然階段
隨著人類步入農業社會,可以開始大規模的改造自然,開發利用土地,水,氣候等自然資源,農耕技術有了一定的發展,食物有了一定的穩定和儲存。人口開始迅速增長。同時,人對自然的依附性大大減弱,對抗性增強,導致地理環境逐漸惡化。這一時期,人類還不能正確認識人地關系的不協調,只能機械的進行遷移,以此逃避大自然的懲罰。但是古代中國已經出現了人地關系科學的萌芽。例如:《荀子王制篇》斬伐養長,不失其時,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餘林也!;《呂氏春秋義賞》涸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
三 工業社會---------征服自然階段
18世紀,各國先後走工業化道路。科學和技術突飛猛進,生產力水平飛速提高。人類開始去試圖改變世界,試圖成為自然界的主宰,甚至出現「人定勝天」的理論。以犧牲自然為代價而積累物質財富,從而失去人與自然的和諧,人地關系呈現不協調,矛盾迅速激化。各種自然災害頻發,洪澇,乾旱,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等危及人類的生存。這就是地理環境反作用於人類社會。是對人類社會過度索取的報復。
四. 信息社會----------謀求人地協調的階段
20世紀中年代以來,生產力急速發展,人口急速增長,從而出現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問題。人類被迫重新審視自己的經濟行為。開始認識到對自然界的過度索取要付出慘痛代價,開始關注環境和發展的問題。可持續發展的思想開始逐步形成並且得到公認。不能再走先污染,後治理的道路,必須走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相互協調的道路。
在這四個階段中,人類從弱變強,從依賴大自然到控制大自然。大自然是人類社會的生存之本,人類要關心,愛護它,和它和平友好相處!
6. 自然地理環境對人類歷史發展與文明演進有何作用
自然環境是人類的立足之地和活動場所, 與人類歷史的發展息息相關。正因如此, 自然環境對歷史發展的重要影響是無人能否認的。但是, 自然環境與歷史發展的關系卻是思想史和史學史上反復探討的一個問題。法國政治哲學家孟德斯鳩被公認為是地理環境決定論的集大成者。1784 年他的《論法的精神》一書用五章篇幅集中闡述了他的決定論。他所以強調地理環境對法律精神的重要性,只是「認為地理環境,尤其是氣候、土壤等,和人民的性格、感情有關系,法律應考慮這種因素」。但「他認為法的『精神』地理因素而外,還有教育、風俗習慣???等許多因素。他所謂的地理因素並不是絕對化的」。俄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普列漢諾夫在《論一元論歷史觀之發展》中強調了地理環境的決定作用,因而被批評為「在歷史觀上誇大地理環境的作用」[9 ]298 。普列漢諾夫對地理決定論有較大的發展,指出:「自然環境之成為人類歷史運動中一個重要的因子,並不是由於它對人性的影響,而是由於它對生產力發展的影響。」
《斯大林地理環境觀的再認識》一文中,作者認為「在人類歷史的初期, 人類對自然之母的依賴, 就如同剛間世的嬰兒對母親的依賴程度一樣, 幾乎沒有任何自主權。這時候不同種族的不同命運當然只能由他們各自所處的自然環境來決定。」「世界歷史發展的多樣性主要是地理環境的多樣性造成的。地理環境的巨大影響在這里表現的最為充分。至於某個國家、地區、民族本身的歷史發展、變化和跳躍, 如果全用地理環境來解釋, 則是很荒唐的。」確實如此,在早期工業革命以前,人類的生產力水平低下,機器生產也未普及,自然地理環境在人類歷史發展中起到了主要作用。以世界四大文明中心為例,其文明區域幾乎都分布在河流沖積平原的中下游,氣候適宜,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等優越的自然條件,文明在此衍生而非沙漠戈壁,道理就如此簡單。世界歷史發展的多樣性主要是由自然地理環境的多樣性造成的,即使在一個國家內,也呈現出歷史發展、經濟發展的多樣性,在美國早期歷史中,自然地理環境是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對今天美國的經濟布局乃至社會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隨著近代工業革命的興起,特別是二十世紀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自然地理環境對人類歷史的發展有所減弱,所以對自然地理環境在人類歷史發展中的作用要分階段來看,不同的階段呈現出不同的作用形態。而且,隨著科學技術在人類歷史發展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自然環境決定論在近代受到了批判,主要是誤解所致,單被中國許多近代學者所接受:。近代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梁啟超(187321929) 、中國第一個綜合性自然科學刊物的創辦者杜亞泉、中國共產黨締造者之一李大釗等人「在追求中西文化差異性的原因時,主要運用孟德斯鳩提供的『地理環境決定論』的理論和方法」。
7. 如何認識自然地理環境與人類文明的關系
自然地理環境會影響人類文明發展,具有好的方面壞的方面
譬如中國有黃河長版江於是形成大河文權明,古希臘多山三面臨海形成海洋文明.
由於地理環境的差異,古代中國實行專制統治,而古希臘卻確立了民主政治.
當然不能因此就陷於環境決定論之中.
自然災害對人類文明的破壞等,破貝末日
8. 地理環境與人類文明的關系
地理環境 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當然也是人類的意識或精神的基礎.因此,地理環內境對人類社會所容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決定意義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為人類的生產,生存,發展,消亡或離開這個環境提供了物質基礎. 決定這個環境中的一切生物(包括人類)及其活動(包括人類活動),都不可避免地有一個產生,發展以至消亡的過程. 在這個環境中的一切物質和由物質產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會減少,只能是各種形式的轉化或傳遞,除非來自這個環境之外(例如其他星球),或者離開這一環境. 人類的一切活動必須順應這一環境的內在規律,在此前提下利用這一環境,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加速,延緩或制止物質的某些轉化和能量的某些傳遞. 人類對地理環境的利用從來沒有達到極限,今天離極限也相當遙遠.而且,不同地區,不同時間的人們對地理環境的利用程度存在著相當懸殊的差異,利用的方式也 迥然不同 .這就是為什麼人類的歷史和文化會如此豐富多彩,千差萬別,為什麼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環境中,在不同地區和不同時期,人類的活動會出現如此不同結果的緣由所在.
9. 你認為應如何認識自然地理環境與人類文明的關系
自然地理環境會影響人類文明發展,譬如中國有黃河長江於是形成大河文版明,古希臘多權山三面臨海形成海洋文明。由於地理環境的差異,古代中國實行專制統治,而古希臘卻確立了民主政治。當然不能因此就陷於環境決定論之中。舉個例子,日本也是臨海國家,但古代日本和中國一樣實行專制統治。
10. 地理與人類生活有哪些關系
舉例說一些吧
下面,我就從地理環境對人類的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的發展歷程產生什麼楊的制約作用,以及制約強度的大小進行評述。
自然條件對生產活動和生產力的制約表現在,不同的自然條件為物質生產活動提供的水土資源,動植物資源,礦產資源以及能源資源的種類和數量各不相同,從而使不同地區的人們的生產活動和生產力發展狀況出現差異。這是因為自然資源作為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本來就是生產力的構成要素,當然要對生產力的發展狀況和速度產生一定的影響,而且還會對勞動生產方式的變化產生一定的影響。如馬克思所說,在人類歷史初期,「不同的共同體在各自的自然環境中,找到不同的生產資料和不同的生活資料。因此他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產品,也就各不相同。」實際情況正是如此,人類從事物質生產活動以求得生存和發展,但人們不是隨心所欲地去從事物質生產活動的,特別是在人類文明初期,人們只能因其所生存的地理環境所提供的條件,形成自己的物質生產類型和具體的內容和方式,固有農耕世界,游牧世界之區別,而生活在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臘人,腓尼基人,則因其自然環境,在主要從事農業的同時,商業,航海,殖民則較為發達。
馬克思的以上論述表明,在人類文明初期,地理環境對於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和社會生產活動具有決定性的影響。這種影響主要是地理因素通過作為人類物質生產活動要素之一的勞動對象而實現的。作為勞動對象,地理環境因素決定這物質生產活動的類型,方式等。並通過決定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進而影響到人類的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如此,世界葛地區不同的地理環境就使不同地區的人類文明產生許多差異,呈現出不同的面貌,形成了不同的類型。這些不同類型的文明,在具體的,特定的社會內部矛盾運動的推動下,基本上是「各自循著自己獨特的道路發展」。這就不能不帶有其文明初期在不同的地理環境影響下形成的,具有各自特徵的社會生活所打上的深刻烙印。
由此,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觀的地理環境學說就與孟德斯鳩的「地理環境決定論」形成了較大區別。孟德斯鳩認為,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的關系是這樣的:地理環境決定人的氣質性格,人的氣質和性格決定法律及政治制度。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觀關於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的關系則是這樣的:地理環境決定人的物質生產活動方式,人的物質生產活動方式決定社會,政治及精神生活。
由此可見,兩者的區別不在於地理環境是否決定著人類的生活,而在於前者怎樣決定後者。孟德斯鳩認識不到物質生產對於人類社會生活的極端重要性,而不適當地強調人的氣質性格及心理狀態的作用,使其「地理環境決定論」帶有濃厚的唯心主義色彩。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觀科學的揭示了物質生產活動在人類社會中的地位,從而正確地說明了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的關系。
那麼,地理環境對於人們的心理狀態、氣質性格就沒有任何影響嗎?回答應該是否定的。在人類文明起源時期,某個人類共同體從事於何種物質生產活動,主要是由其生存的自然環境決定的。如生活在草原地帶的人們主要從事畜牧業,生活在平原地帶的人們多過著農耕生活。而當人們在從事某種具體的物質生產活動。「作用於他身外的自然並改造自然時,也就同時改變他自身的自然」。「通過生產而發展和改造著自身,形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觀念,形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語言。」正是這種由某種特定的地理環境的制約而形成的物質生產實踐中,某個民族才形成具體的,具有某種特點的氣質性格和心理狀態。此外,一個民族的氣質性格的形成,還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受到社會、政治及精神生活的影響。但是,這些社會、政治及精神生活也是建立在物質生活的基礎上的。「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及精神生活的過程。」
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觀特別強調,物質生產活動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正是在物質生產活動中,在於自然界進行物質交換的過程中,人類社會與地理環境發生了最直接、最主要的聯系。地理環境作為生產過程之一的勞動對象,在人類文明初期,對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產生著直接的、決定性的影響,並通過對物質生產活動的影響,進而間接地影響到人類社會生活的其他方面以及整個社會的發展進程。馬克思、恩格斯的這一學說是符合人類社會歷史發展實際情況的,是唯物史觀在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關系問題上的科學表述,這也為我們解釋為什麼不同地區的人類文明呈現出不同的特點,走著不同的發展道路,提供了重要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