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地理學新貿易理論
❶ 克魯格曼對新貿易理論是什麼
20世紀90年代以克魯格曼為代表的新經濟地理學理論為產業集聚的產生提供了很好的解釋。克魯格曼以規模報酬遞增、不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為假設前提,在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Dixit-Stiglitz,簡稱D-S模型①)壟斷競爭模型的基礎上,認為產業集聚是由企業的規模報酬遞增、運輸成本和生產要素移動通過市場傳導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克魯格曼的產業群模型是基於以下事實:企業和產業一般傾向於在特定區位空間集中不同群體,不同的相關活動又傾向於集結在不同的地方,空間差異在某種程度上與產業專業化有關。這種同時存在的空間產業集聚和區域專業化的現象,是在城市和區域經濟分析中被廣泛接受的報酬遞增原則的基礎。當企業和勞動力集聚在一起以獲得更高的要素回報時,存在本地化的規模報酬遞增為產業群的形成提供了理論基礎。本地化的規模報酬遞增和空間距離帶來交易成本之間的平衡,被用來解釋現實中觀察到的各種等級化的空間產業格局的發展。克魯格曼(1991)設計了一個模型,假設工業生產具有規模報酬遞增的特點,而農業生產規模報酬不變,在一個區域內,工業生產活動的空間格局演化的最終結果將會是集聚。這從理論上證明了工業活動傾向於空間集聚的一般性趨勢,並闡明由於外在環境的限制,如貿易保護、地理分割等原因,產業區集聚的空間格局可以是多樣的,特殊的歷史事件將會在產業區形成的過程中產生巨大的影響力。現實中的產業區的形成是具有路徑依賴性的,而且產業空間集聚一旦建立起來,就傾向於自我延續下去。克魯格曼的模型為人為的產業政策扶持提供了理論依據,產業政策有可能成為地方產業集聚誕生和不斷自我強化的促成因素。也就是說,克魯格曼將最初的產業集聚歸於一種歷史的偶然,初始的優勢因路徑依賴而被放大,從而產生鎖定效應,所以集聚的產業和集聚的區位都具有歷史依賴性。克魯格曼將貿易理論和區位理論相結合,用模型化的方法通過嚴密的數學論證從深層次上揭示了產業集聚發生的機制,彌補了馬歇爾和韋伯觀點的不足。但是,他比較強調大型公司的內部增長和組織間能量化的市場聯系,而忽視了公司活動所產生的難以量化的非物質聯系(如信息、技術聯系)和非正式聯系(如人際關系間基於信任的聯系)。
❷ 經濟地理學的理論核心
新經濟地理學的理論基礎主要是報酬遞增思想、復雜科學所強調的路徑依賴和「專鎖定」等概屬念以及D-S 模型。新經濟地理學的研究主題主要有兩個,即經濟活動和經濟增長的「空間集聚」和「區域集聚」。研究方法主要是採用數學定量分析,將現實中的現象高度抽象化、模型化,建立了大量的數學模型,這些模型包括:中心—外圍模型、國際專業化模型、全球和產業擴散模型、區域專業化模型及歷史和期望對區域發展影響的模型。
新貿易理論認為,不完全競爭和收益遞增的存在,為國家和區域採取戰略性貿易政策,創造競爭優勢提供了可能。比如,有一些部門規模經濟十分突出,區域可以通過促進這些部門的出口和發展,獲得競爭優勢。也就是說,戰略性貿易政策,可以使一個國家改變其在國際經濟中的專業化格局,向有利方向發展。
❸ 新經濟地理學派的學術觀點是什麼
新經濟地理學派的宗旨是將經濟地理學,即區域經濟學帶進主流經濟學的殿堂。正是從這里出發,其分析區域問題的模型框架基本上是經濟學的,其理論的基石建立在三個命題之上: 其一是收益遞增。其二是不完全競爭模型。其三是運輸成本。
1、收益遞增。由於生產規模的誇大帶來產出的增加,從而帶來生產成本的下降,各國或區域間通過發展專業化和貿易,提高其收益;集中是經濟規模的反映,地理上的集中形成大型的聚集地區,其規模優勢遠遠大於某一個部門或產業的集中優勢,從而為地區獲得競爭優勢創造了前提。
2、不完全競爭模型。由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創立的不完全競爭模型,被克魯格曼引入到區域經濟的分析當中,例如,由於不完全競爭的存在,當某個地區的製造業發展起來之後形成工業地區,而另一個地區則仍處於農業地區,兩者的角色將被固定下來,各自的優勢被 「鎖定」,從而形成中心區與外圍區的關系。
3、運輸成本。假設以保羅·薩繆爾森引入的「冰山」理論的形式存在,即假設只有製成品有運輸成本,任何製成品的價值在運輸中都有一部分丟失了,而不是設計一個單獨的運輸業的存在。由這三個基石,設計出區域經濟的「中心一外圍模型」。這個模型是新經濟地理學派對區域經濟學的主要貢獻。
「新增長理論」。據該理論,新古典集聚理論在區域尺度上比在國家尺度上更適用。經驗顯示:如果資本和勞動的報酬減少很慢,或者根本就沒有減少,結果將導致區域的擴散或極低速率的集聚。如同「新貿易理論」引起了對空間集聚的興趣一樣,主張勞動和資本報酬遞增的「新增長理論」也引起了「新經濟地理學」對區域集聚的興趣。根據「新經濟地理學」,資本外部性的相對規模、勞動力遷移的動力和交通成本將決定經濟活動和財富在空間配置上的區域整合程度。
以上為相關論述,僅供參考,希望對你
❹ 經濟地理學有哪些經典理論學說
1950-60年代的計量革命來的新自古典經濟學模型解釋
1970年代的政治經濟學派(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結構剖析(社會-空間辯證法)
1980年代以來的新區域主義區域發展獨特性和創新能力的分析。
1980年代以來基於「生物學」類比而興起的「演化經濟學」
1990年代以來文化和制度轉向
2000「年代以來演化經濟地理學」的學術思潮
❺ 新經濟地理學的理論背景
按照傳統的新古典經濟理論,在一個規模報酬不變的世界,比較利益決定國際貿易模式,而人口增長等外部因素則決定經濟的增長水平。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國際貿易和長期經濟增長的現實表現展示出一個與新古典理論所預測的相當不同的經濟圖景。以不完全競爭和報酬遞增理念為基礎的新的方法開始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特別是在迪克西特(Dixit)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將張伯倫壟斷競爭形式化之後。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新貿易和新增長理論在解釋行業內貿易、專業化和無限增長方面獲得長足進展,對傳統貿易與增長理論做出了具有重大意義的補充。新貿易理論所揭示的專業化與貿易機制及新增長理論所闡明的「無限增長」原理與傳統經濟地理研究中的集聚現象的相似性,一下子拉近了這三方面理論之間的距離。
新貿易和新增長理論所採用的報酬遞增假設及賴之而建立的分析框架為解釋經濟活動的集聚現象提供了新的可能途徑。但是,新貿易和新增長理論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在各,自的框架內不能完全解釋的問題。比方說,新增長理論雖然對投資促進長期增長的時間動態機制——循環累積因果關系的時間版本——做出了一定的解釋,但它卻缺少空間維度,並不涉及要素流動,不能對集聚現象——循環累積因果關系的空間版本——提供解釋,亦不能預測經濟發展的空間演化規律。新貿易理論(Krugman,1980)雖然聚焦於市場結構,但它與傳統理論有一個相似之處,即通過基本特徵方面的差異來說明生產結構上的差異——它一開始就假定有市場大小不同的國家存在,但並沒有說明為什麼會出現這一大小差異,特別是為什麼原本非常相似的國家會發展出非常不同的生產結構;它也並沒有說明為什麼一個部門的廠商趨向於群集在一起,導致區域專業化。此外,它將工業發展描述成是在所有發展中國家逐漸且同時發生的,而事實上工業化常常採取快速的波浪形式,在工業化的波浪中產業從一個國家依次向另一個國家擴散。
上述問題的研究往往涉及報酬遞增、運輸費用、要素流動性以及這三者之間通過市場而傳導的錯綜復雜的相互作用,這與傳統經濟地理學的研究范圍有許多相重合的地方。這類復雜而棘手的問題對新增長與新貿易理論構成相當的挑戰。
由於新增長與新貿易理論不能將運輸成本內生,主流派經濟學家不得不將研究的觸角進一步擴展到經濟地理學領域,以期從新的視角得出一些新的啟示。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及由此引發的一些投資、貿易、要素流動和區域政策問題也對經濟地理學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新經濟地理學藉助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Dixit—Stiglitz)壟斷競爭模型(簡稱D—S模型)和新貿易、新增長理論研究的三次波濤的強大推動,作為經濟學領域報酬遞增理論革命的第四波迅速成長。如果說,赫爾普曼(Helpman)與克魯格曼(1985)關於不完全競爭和國際貿易的著作《市場結構和對外貿易》和格羅斯曼(Grossman)與赫爾普曼(1991)關於內生增長的著作《世界經濟中的創新和增長》促成了這一新的研究領域的形成並為其發展指明了方向,那麼,克魯格曼(1991)在《政治經濟學雜志》上發表的《報酬遞增和經濟地理》和藤田(Fujita,1988)在《區域科學和城市經濟學》上發表的《空間集聚的壟斷競爭模型:細分產品方法》,則完成了對D—S模型空間意義的解釋,可被視為新經濟地理學研究的開山之作。
❻ 新經濟地理學的主要觀點,
陸大道的點軸理論及復其實踐應用」制T「字型發展戰略,據此,國家重點開發了東南沿海經濟帶和長江沿岸經濟帶。
大意是:國家和地區的發展過程中,大部分社會經濟要素都在」點「上聚集,點與點之間由線狀基礎設施聯系而形成」軸「。點是指各級居民點和中心城市,軸是指有交通、通信干線和能源、水源通道連接起來的基礎設施束。軸線對附近區域有很強的經濟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時在軸線上集中的社會經濟設施通過產品、信息、技術、人員、金融等向附近區域擴散,並與附近區域的生產力要素相結合,形成新的生產力,從而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隨著區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點-軸必然發展為點-軸-聚集區,這里的聚集區也是一個點。
顯然工業的整體布局是依此理論來開展的。
❼ 新經濟地理學的理論基礎
和採用報酬不變與完全競爭假設的傳統經濟理論和經濟地理研究不同,新經濟地理學研究以報酬遞增和不完全競爭理論假設為基礎。按照規模報酬不變和完全競爭的假設,傳統經濟地理學理論預測,在區域之間不存在基本差異的情況下,經濟活動最終將沿空間均勻分布。產品和市場的競爭為廠商舍近求遠的區位抉擇提供了解釋。但是,不同層次的經濟活動在空間上的高度集聚,在現實世界卻屢見不鮮,甚至連20世紀初的馬歇爾也不曾迴避這廠現象。由於規模報酬不變是馬歇爾新古典經濟學說的基本假設之一,他只好用「外部經濟」一詞來籠統地解釋各種生產活動的集聚。這種外部經濟表現為公司水平的規模報酬不變,而社會性的報酬遞增。在規模報酬不變的假設下,用外部經濟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釋產業集聚,但是,人們卻仍不清楚這種外部經濟來源於何方。而且,問題並不僅僅在於用外部經濟解釋產業集聚本身,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感到,對規模報酬不變和完全競爭假設的有效性其實大有進行一番反思的必要。
然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報酬遞增和不完全競爭對經濟學家們來說都是難以駕馭的。直到1977年狄克斯特和斯蒂格利茨將張伯倫的壟斷競爭概念用數學模型形式化之後,關於報酬遞增的研究才真正在經濟學界掀起一場實質性的革命。按照D—S模型的假設,消費種類和生產分工程度內生於市場規模。一方面,一個經濟中的消費者喜好多樣化消費,因而,消費品種類越多,效用水平越高;另一方面,消費品的生產具有廠商層次上的規模經濟,而資源的有限性導致規模經濟和多樣化消費之間的兩難沖突。如果人口規模或可用資源增加,則有更大酌市場空間來平衡上述沖突,廠商為滿足消費需求實行進一步分工既能實現規模經濟,消費者又能有更多的品種選擇,效用亦隨之上升。D—S模型也為解決復雜的經濟地理問題提供了一個不可多得的分析框架。在一個引入了報酬遞增和不完全競爭的世界,經濟活動的演化不再是線性的,而是由非線性動態所支配的。經濟活動的空間集聚所呈現出的循環累積因果關系,不就是一幅活生生的非線性的蛛網圖嗎?假定存在足夠強的規模經濟,任何廠商都會選擇一個單個的區位來為一國的市場提供服務。為使運輸成本最小,他無疑會選擇一個有大的當地需求的區位。然而,恰恰只有大多數廠商都在那兒選址經營的某個區位才會有大的當地需求。因此,一個產業帶一旦建立,在沒有外部擾動的情況下,這一循環將會長期持續下去,這就是布賴恩·亞瑟所謂的集聚的路徑依賴(path—dependent)特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產業集聚很可能始於一種歷史偶然。如果專業化生產和貿易是由報酬遞增而非比較利益所驅動,則什麼樣的產業在什麼樣的區位形成集聚一般來說是不確定的,而是「歷史依賴(history—dependent)」的。但是,不管屬於什麼樣的原因,某種專業化生產與貿易格局一旦建立,從貿易獲得的好處將累積循環,從而使得這一格局因進一步強化而被鎖定(locked—in)。因此,在新經濟地理學研究中採用報酬遞增和不完全競爭假設乃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情。
❽ 對克魯格曼新國際貿易理論的評價
克魯格曼新經濟地理學理論。20世紀90年代以克魯格曼為代表的新經濟地理學理論為產業集聚的產生提供了很好的解釋。克魯格曼以規模報酬遞增、不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為假設前提,在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Dixit-Stiglitz,簡稱D-S模型①)壟斷競爭模型的基礎上,認為產業集聚是由企業的規模報酬遞增、運輸成本和生產要素移動通過市場傳導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克魯格曼的產業群模型是基於以下事實:企業和產業一般傾向於在特定區位空間集中不同群體,不同的相關活動又傾向於集結在不同的地方,空間差異在某種程度上與產業專業化有關。這種同時存在的空間產業集聚和區域專業化的現象,是在城市和區域經濟分析中被廣泛接受的報酬遞增原則的基礎。當企業和勞動力集聚在一起以獲得更高的要素回報時,存在本地化的規模報酬遞增為產業群的形成提供了理論基礎。本地化的規模報酬遞增和空間距離帶來交易成本之間的平衡,被用來解釋現實中觀察到的各種等級化的空間產業格局的發展。克魯格曼(1991)設計了一個模型,假設工業生產具有規模報酬遞增的特點,而農業生產規模報酬不變,在一個區域內,工業生產活動的空間格局演化的最終結果將會是集聚。這從理論上證明了工業活動傾向於空間集聚的一般性趨勢,並闡明由於外在環境的限制,如貿易保護、地理分割等原因,產業區集聚的空間格局可以是多樣的,特殊的歷史事件將會在產業區形成的過程中產生巨大的影響力。現實中的產業區的形成是具有路徑依賴性的,而且產業空間集聚一旦建立起來,就傾向於自我延續下去。克魯格曼的模型為人為的產業政策扶持提供了理論依據,產業政策有可能成為地方產業集聚誕生和不斷自我強化的促成因素。也就是說,克魯格曼將最初的產業集聚歸於一種歷史的偶然,初始的優勢因「路徑依賴」而被放大,從而產生「鎖定」效應,所以集聚的產業和集聚的區位都具有「歷史依賴」性。克魯格曼將貿易理論和區位理論相結合,用模型化的方法通過嚴密的數學論證從深層次上揭示了產業集聚發生的機制,彌補了馬歇爾和韋伯觀點的不足。但是,他比較強調大型公司的內部增長和組織間能量化的市場聯系,而忽視了公司活動所產生的難以量化的非物質聯系(如信息、技術聯系)和非正式聯系(如人際關系間基於信任的聯系)。
❾ 新經濟地理學核心內容
新經濟地理學又名空間經濟學。由於世界經濟全球化與區域一體化的發展,主流經濟學理論在解釋現有經濟現象時遇到越來越多的問題。因此,以克魯格曼( Paul Krugman) 為代表的西方經濟學家又重新回歸到經濟地理學視角,以邊際收益遞增、不完全競爭與路徑依賴為基礎,拓展分析經濟活動的空間集聚與全球化等經濟現象,藉此開創了「新經濟地理學」。
中文名
新經濟地理學
外文名
New Economic Geography
定義
地理學發展中的一門邊緣性分支學科
學科
地理學
快速
導航
產生背景興起原因研究傳統理論背景理論基礎研究內容模型類別理論含義學科局限學科創新學科發展
內容簡介
本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讀者全面介紹了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的理論、思想及其巨大影響。
克魯格曼通過建立各種模型將規模經濟、不完全競爭市場結構引入國際貿易,指出規模經濟是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從而成功解釋了戰後國際貿易發展變化的新格局,建立了國際貿易新理論。同時,克魯格曼考慮了運輸費用問題,突破了傳統國際貿易理論運輸成本為零的假定,提出了經濟活動的區位問題。克魯格曼以規模經濟和產品差異為出發點,將國際貿易模式和經濟活動區位分析結合起來,創造性地提出了新經濟地理學理論,開創了經濟地理學研究的新時代,被譽為「新經濟地理學之父」。
本書把高深的理論進行通俗解釋,使讀者能輕松領略經濟學大師的思想理論,同時學會用大師的智慧來觀察和指導生活,藉助巨人的肩膀,站得更高,看得更遠。[1]
產生背景
20 世紀80 年代以來,西方社會科學進入了一個相互交叉與互動的新時期,各學科在理論互動中對區域與空間產生了濃厚興趣。特別是20 世紀90 年代以來,經濟地理學與經濟學研究領域的交織更加明顯,以克魯格曼等為代表的主流派經濟學家重新審視了空間因素,以全新的視角,把以空間經濟現象作為研究對象的區域經濟學、城市經濟學等傳統經濟學科統一起來,構建了「新經濟地理學」。
新經濟地理學
主流經濟學以往常常對空間置之不理,除了城市經濟學和區域經濟學以外,其研究基本上是非空間的,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經濟學家們知道無法把空間因素模型化,所以不去研究經濟的空間問題。然而,在現實中,如果忽視空間因素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很多經濟問題的研究就難以得到理想的答案。因此,新經濟地理學的發展,為經濟學家研究區位提供了一種新方
❿ 聚集經濟的新經濟地理學與聚集經濟
(一)新經濟地理學與聚集經濟的形成動力
1.新經濟地理學的形成。標准國際貿易理論主要以新古典經濟學所假設的世界為基礎,即標准化的靜態均衡模型、規模報酬不變和完全競爭,這對以不完全競爭、規模報酬遞增和歷史積累作用為基礎的聚集經濟沒有任何理論上的解釋空間。以克魯格曼為代表的經濟學者在20世紀80年代接受了規模報酬遞增和不完全競爭的概念,並將這兩個概念與地理因素納入了標准貿易模型之中,形成了新經濟地理學。克魯格曼曾說「天賜神物或來自真實世界的神物很驚喜地在經濟地理和國際貿易理論這個獨特的領域中被發現。」新經濟地理學主要是通過離心力和聚集力的互動,來模擬聚集經濟的形成過程,解釋了受這兩種力量影響的經濟地理分布和這兩種力背後廠商的微觀決定。
2.新經濟地理學與聚集經濟的形成動力。從新經濟地理學的角度來解釋聚集經濟是一種全新的思路。1991年克魯格曼提出了完善的中心外圍理論,它揭示了經濟地理聚集的內在運行機制。該模型假設有南方和北方兩個地區,每個地區都生產農產品和製造品兩種產品,農產品是同質的,生產是規模報酬不變和完全競爭的;製造品包括許多差異產品,每種差異產品的生產都是規模經濟,進而形成了壟斷競爭的市場結構;每種生產要素都用於特定生產部門,農業工人只生產農產品,工業工人只生產製造品。在中心外圍理論模型中克魯格曼認為行業地理集中主要受三種效應驅動。一是市場准入效應,即壟斷廠商總是將其生產安排在大市場同時並向小市場出口的趨勢;二是生活成本效應,它分析了廠商區位對當地生活成本的影響,在有大量廠商集中的地區商品價格相對較低,從而會吸引大量的消費者聚集在該地區,進而節約了消費者的生活消費支出;三是市場擠出效應,在存在競爭的情況下,廠商總是向競爭者相對少的地區集中,也就是說,大量廠商集中在一起的結果,就會使得該地區的一些廠商向廠商相對較少的地區移動;前兩種效應的合力形成聚集力,它有利於廠商和消費者在地理上的集中,並且相互促進;後一種效應則形成離心力,促使廠商在地理上的擴散。
根據中心外圍理論,假設「南」、「北」兩個地區的初始狀態是相同且對稱的,並假設初始狀態的對稱關系被一個單一的工業工人從南向北移動所打破,由於移出的工人在當地(北方)消費,所以南方市場因勞動力的北移而變得相對狹小,北方市場因勞動力的移入而變得相對較大,這進而導致南方工業部門廠商整體移址到北方,此時北方大量工業廠商的集中會導致廠商之間的競爭進一步加強,工業產品的價格就會下降,北方的生活成本效應就會起作用,使得北方名義工資因商品價格的下降而更具吸引力。也就是說,市場准入效應和生活成本效應所帶來的北方與南方工資的相對改變,將進一步激勵南方勞動力向北方移動,從而形成循環積累因果效應,而且這種循環積累因果效應是自我加強的。
當然,廠商向北方移動的同時也會增加北方廠商之間的競爭,日益集中的廠商將會以更低的名義工資來打破已有的均衡點,北方工業的過度競爭使得北方的地理區位對工人和廠商越來越失去吸引力,此時「市場擠出」效應就會顯現。因此,市場准入效應、生活成本效應與市場擠出效應之間存在沖突。當市場准入和生活成本效應(聚集力)大於市場擠出效應(離心力)時,則勞動力的移動就會啟動並自我加強,從而導致所有工業工人和所有工業都集中在一個地區(中心地區);當離心力大於聚集力時,勞動力移動的沖擊將會相對降低北方的實際工資,企業就不會再有離散的動力。總之,當聚集力佔主導作用時,移民沖擊將會自我加強,導致農業和工業分別在「南」「北」的聚集;當離心力起主導作用時,移民沖擊會自我校正,不會發生產業聚集現象。
(二)新經濟地理學與聚集經濟的形成機制
1.新經濟地理學與聚集經濟形成動力的決定因素。行業的地理集中主要取決於聚集力和離心力的相互作用,但是什麼因素決定了這兩種力的大小呢?
克魯格曼認為,聚集力與離心力的大小主要取決於南方和北方之間的貿易成本。離心力主要受南北方之間貿易自由化水平高低的影響,一般說來,離心力是隨著貿易自由化的加強而逐漸下降的。當南北方貿易完全自由化時,來自另外一個地區廠商的競爭和來自於當地廠商的競爭是一樣的,此時,競爭不是當地化的,從南到北的勞動力移動對廠商收入和對工人所付工資是沒有影響的;如果南北之間禁止貿易,兩地之間的貿易成本很高時,當地企業數量對當地競爭和工人工資的支付水平有很大的影響。
聚集力同樣也受南北之間貿易自由化水平的影響。如果兩地之間的貿易自由化水平很高,貿易成本就相對較低時,不管廠商生產的空間如何布局,兩地商品的價格就沒有太大的差別,廠商生產區位的轉移對相對生活成本的影響就較小;如果兩地之間的貿易自由化水平很低,兩地之間的貿易成本就相對較高時,當地生產商品的市場份額對市場價格的影響很大,廠商生產區位的轉移就會影響對當地的生活成本,當地生活成本的下降對另一地區的勞動力來說就越具有吸引力;與此同時,隨著該地區勞動力的增加,生活成本效應將導致當地名義收入的提高,對另一地區廠商也有吸引力,則該地區的市場准入效應就越強。
根據以上的分析可知,聚集力和離心力都隨兩地貿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斷下降,但它們隨著貿易自由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斷下降的幅度是不同的。當貿易成本很高時,離心力比聚集力要大得多,但隨著貿易成本的遞減,離心力下降程度比聚集力下降的程度快得多(如下圖,這一現象可用數學模型求解得出的結果來證明)。當貿易成本下降到某種程度(均衡點)時,聚集力將會超過離心力,並且會自我啟動循環積累因果效應,使得所有工業都位於一個地區,進而形成行業的地理集中。
中心外圍模型揭示了行業地理集中形成的重要特徵:在初始均衡的兩個地區,隨著貿易成本的逐漸降低,當聚集力大於離心力時,勞動力的移動最終會導致行業的不對稱地理分布。在這一過程中,最初貿易成本的削減對廠商生產區位並沒有任何影響,當貿易成本一旦下降到「均衡點」,聚集力將起主導作用,所有的工業則會移到一個地區,而此時勞動力和工業區位的轉移並不是逐漸發生的,而會發生突變,這種現象雖然在經濟學中很少見,但在物理學中這種突變卻是很常見的。中心外圍理論以同樣的方式來塑造地球上的經濟地理,其根本力量是逐漸積累的,就如地球上的地震和火山沉寂了幾十年或上百年,一旦爆發就能迅速改變地貌一樣。
2.新經濟地理學的意義及其最新發展。新經濟地理學的核心是說明規模報酬遞增和運輸成本如何互動,從而影響生產活動的地理分布的。在資源不可流動的假設下,生產總是聚集在最大的市場,從而使運輸成本最小並取得遞增報酬,但經濟地理集中的形成是一個力量積累的歷史過程。中心外圍理論意義在於它可以預測一個經濟體中經濟地理模式的漸進化過程,初始狀態時,一個國家的地理區位可能有某種優勢,它對另一地區的特定廠商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並導致這些廠商生產區位的改變,一旦某個區位形成行業的地理集中,該地區的聚集經濟就會迅速發展並獲得地區壟斷競爭優勢。
新經濟地理學的出現又進一步引起了人們對中心外圍模型中特定產業的關注,開啟了對垂直生產地理聚集和水平生產地理聚集的研究,巴瑞特(Barryt)和埃克赫姆(Ekholm,2003)等人認為,垂直聚集和水平聚集主要與貿易自由化程度、兩地距離、兩地要素價格差異和潛在市場的大小相關。如果兩地貿易自由化程度越低、距離越遠、兩地要素的價格差異越大,就越容易導致生產的垂直聚集;如果兩地貿易自由化程度越高,兩地距離越近,兩地要素價格差異越小,潛在市場越大,就越容易導致生產的水平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