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學科本質地理教學

學科本質地理教學

發布時間: 2021-03-04 21:30:03

① 如何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1、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給思維以動力
中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望高。而中學地理教材既包括自然地理,又涉及到人文地理,內容豐富多彩,這就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興趣是學生學習和發展思維能力的巨大推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思維活動往往和解決問題聯系在一起,教師要適時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積極思維,促使學生去思考、去理解、去尋找問題的正確答案。例如:講經緯線方向時提出:「一個人沿某緯線一直走能否回到原地?為什麼?」「一個人沿某經線一直向北走能否回到原地?為什麼?」又如講青藏高原時提問:「青藏高原地勢高、太陽輻射強,為什麼氣候天寒地凍?」等等。這些問題學生都很感興趣。學生對學習內容最有興趣的時候也是學習狀態最佳的時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計劃地創設各種問題情境,設置一定困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引導學生運用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理解和掌握概念,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培養。
2、 密切聯系各種實際,充分利用各種手段,使形象思維發展到抽象思維
人的認識過程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思維的發展規律是從生動的直觀形象思維發展到抽象思維。由於中學生年齡和見聞的局限,很多地理事物和現象學生是從未感知過的,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向學生提供盡可能豐富的感性材料,聯系學生的知識和實際生活,並藉助各種直觀教具,引導學生在形成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從直觀形象思維通過積極的思維過程――分析、綜合、概括上升到理性認識,理解、掌握地理概念、地理規律、地理成因和原理。如在學習季風形成時,提問「盛夏的中午、傍晚游泳時在水中和岸上各有什麼感覺」來啟發學生,聯系實際經驗,理解海陸熱力差異,推導出季風的形成。
3、 結合地理學科特點,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地理教材的內容有不同的屬性,在學習中要運用不同的思維方法,採用不同的思維形
式。由於中學地理教材是以地理概念、地理判斷和地理推理材料為主,因此,地理教學中就要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為主。邏輯思維能力的方法有多種,地理教學中最根本、最常用、最重要地方法是比較法及分析綜合法。
比較方法在地理教學中運用極其廣泛,無論地里表象、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基本技能的形成和掌握及地理事物的分布、演變、數據、景象等教學,都離不開比較法的運用。它可在學生已知地理知識的基礎上去認識未知的地理事物,有助於學生認清地理事物間的相互聯系,明確地理事物發展的過程規律:可使學生掌握的知識更加系統化、條理化,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如對大陸冰川和山丘冰川的比較,秦嶺――淮河一線南北農業的對應比較等。
分析綜合法是地理教學運用廣泛的邏輯思維方法之一。分析就是把復雜的地理事物分解為簡單要素、分別加以認識和研究的邏輯思維方法。綜合是把地理事物各個要素或各個方面的特徵綜合起來考慮的邏輯思維方法。分析的目的在於透過現象把握本質,綜合是要揭示地理事物的總體特徵。分析和綜合是不可分的,只有在分析的基礎上才有綜合的可能,只有通過綜合才能透徹地理解地理事物各個要素的總體特徵,從而獲得正確完整的地理知識。
4、 充分利用地圖,培養讀圖能力,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地理學科研究的對象是地理環境。要研究地理環境中各種地理事物的分布規律及他們的相互關系,立體思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立體思維能力的重要方式是利用地圖。地圖是無聲的語言,是地理知識的載體和地理教學的工具。地圖是各種地理事物在時空分布上形象直觀的概括,運用地圖可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具體化。他不僅可以告訴學生許多地理知識,也可反映出各種地理事物的分布規律、區域特徵及地域差異,還可以找出各類地理事物之間的有機聯系。如指導學生讀「澳大利亞氣候圖」,看東西岸氣候類型的差異,然後結合地形、氣壓帶、風帶、洋流等分布圖,分析其差異的成因。這些內容的獲得,是要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歸納等方法,是要通過學生積極思維才能完成。所以指導學生運用地圖的過程不僅是培養學生讀圖和分析地圖能力的過程,更重要的是發展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的過程。
5、 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在地理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能力表現為學生能依據地理規律,對新的地理問題進行獨特分析與解決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首先要擺脫教學中習慣性認識的束縛,開拓思維,挖掘教材中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意識的因素和材料,抓住教材中「擴點」、「補充」、「延伸」,進行創造思維訓練;抓住教材的「異點」,進行擴散思維訓練;藉助插圖、附圖,培養學生的發現能力和想像能力;通過教材中的「想一想」、「做一做」、「讀一讀」,進行「一題多解」和「一解多題」訓練,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其次,要勇於打破教學上的老框框,鼓勵學生質疑提問,探索求異。創設一種自由思考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調動全體學生創造的積極性,形成開放的課堂
總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要密切聯系實際,結合地理學科特點,多角度、全方位地進行大膽嘗試,最大限度地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收到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最佳教學效果。

② 我對地理教學的幾點建議

一、依據課標、整合教材
新課程背景下各地教材出現了四種版本,包頭市高中地理教材選用了湘教版教材,包括必修教材三冊,選修教材七冊。在目前自治區實施的高考方案中,選修部分採取三選一,高考分值是10分。自治區學業水平考試只考查必修內容。因此,無論對於高考,還是學業水平考試,必修的三冊教材都是最重要的教學內容。
從2009年9月內蒙古自治區開始進入新課程教學實驗,到2012年,新課程的教學在包頭完成了一輪的教學實踐,目前進入第二輪實驗時期。一輪實驗中出現許多問題,有待探討解決,有相當一部分教師還沒有完成第一輪的教學實踐,因此,對於如何搞好新課程教學還有很大的探索空間。從已經進行的教學實踐經驗看,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建議一:教師要通讀、研磨課標與教材。
教師只有通讀、研磨課標與教材,才能對湘教版教材的編寫思路、知識框架、教學理念有整體的把握和認識。
建議二: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重新整合教材。
新課程的改革,不再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對教師而言,他們具備完整的地理專業知識儲備,在以往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知識的系統和框架始終存在於教師的頭腦中,不需要重新建立。但對學生而言則不然,沒有構建系統的知識框架,在他們的認知中,知識是零散的,是一個一個片段,不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
教材的整合可以在一章內進行節次的整合,也可以是一節內各標題的調整,總之,教材的整合為了讓學生容易構建知識框架,梳理知識,使教學過程更加流暢。如,在湘教版必修II第三單元的教學中重新整合教材。
湘教版教材原來的順序是:第一節地域聯系 第二節農業區位 第三節工業區位 第四節 交通運輸布局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經調整後改為第一節農業區位 第二節 工業區位 第三節 地域聯系 第四節交通運輸布局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這樣安排,在農業、工業區位學習的基礎上,不需要再重復學習原第一節的產業活動區位條件,在地域聯系的教學中,學生自學交通運輸,為第四節的教學作鋪墊。教學中注意區分工業聯系和地域聯系。
新課改採取一標多本,教師在運用湘教版教材的同時,也可以參考其他版本的教材,目前高中地理教材有四個版本,湘教版、人教版、魯教版和中圖版,每套教材都有精彩的章節可以作為平時教學的素材,值得借鑒,通過教師的整合和創新提升,抓住教學核心。
建議三:強調教學是依據課標教學,而不是教教材。
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教材不再是教學的唯一教學依據,課標才是教學的指導性綱領,教師應該有「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認識,備課時,一定先研究課標,依據課標的要求,制定教學目標,至於教材,只是教學的素材,教學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鑽研新課標中的「內容標准」,決定教材內容的取捨,只要教學沒有偏離課程目標就可以。

③ 求「地理學科教學技能和教學設計」的上交作業,專業高手懂得哈……呵呵

中學物理教學的課堂設計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原則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堂教學改革,課堂教學改革的重點是課堂教學的設計。因此,課堂教學中的科學,合理性,有效性的初中物理課程的教學任務,教學任務的實施,直接影響學習的基礎知識在物理和科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學習應用知識解決問題,並建立科學的角度來看,科學精神,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思考規范教學行為或更少的教材出土的精神,思想和方法的物理內涵,能力建設,組織教學的重點關注較少,無法實現現代課程觀對學生的發展需要。 「建構主義學習概念只是補充這方面的不足。

建構主義建構主義學習理念的哲學理解,它可以追溯到至少有三百年前,義大利哲學家維柯(G,B.Vim ,1668-1744),他強調,知識和行動是密切相關的,「真實的東西是建造出來的東西」,因此,只能清楚地了解他們的建築。後來,德國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I.Kant的主題,1724 - L840),不能向外界直接訪問,但只有通過使用組織經驗,形成知識的基本認知原則的內部構造。上世紀初,推動發展的建構認為,它直接鏈接到學習是最重要的三個杜威,皮亞傑和維果茨基。美國哲學家,教育家約翰·杜威(J杜威,1859-1952)的觸點動作的理解,真正了解做什麼用的人東西如何行動和活動的性質有關。因此,他將根據「行動」,明朗的情況下與探索的學習,斷言是固有的態勢獨特的積極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導致學習者的探索,並激勵和引導學習者探索。他還指出,在同一時間,發生這些情況,必須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以創建學習型社區中,學習者建構他們的知識社會。今天,建構主義主張:世界是客觀存在的,但為世界,以了解和給予的意義給大家,根據他們自己的經驗,以構造或解釋現實,每個人的世界是建立以自己的頭腦,經驗和不同的經驗,信念,帶領人們了解外面的世界它是也不同;為了得到真相,人們學習自己的了解,通過合作,這樣更深刻和全面的認識,因此,他們更關心如何比其他學校的學者,原有的經驗,心理結構和信念建構知識的基礎,更加註重建構主義學習性,主動性,目的,情境。
的物理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物理教學過程本質上是一種社會建構「學習型社會」的統一過程由學習者個人構建教師和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理解過程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顯示出主動性,這一舉措應統一形式的教學活動。

初中物理教育物理任務,並提出了建構主義學習觀教學設計原則初中高中物理教學設計應遵循的五個原則:
1學生發展為宗旨
教育的核心,最重要的功能是促進發展的一個特定的生活的人士,根據學生發展的教育的改革的目的,應該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因此,初中物理教育應專門設計,以提高學生的智力和能力上的優先順序是智能發展的開始和結束點的教學設計,教學方法在一定的階級,知識結構的設計應反映學生的智力發展可能。作為一個老師講兩種力的平衡條件,她講課,讓學生春季資產負債表,滑板,汽車對動手實驗室,彈簧秤的讀數力的大小,方向,通過觀察,分析,討論後,總結了兩種力的平衡條件,所以,不要對學生參與程度較高,它的指針動口討論的大腦思維,感性法,有利於提高培訓的質量和抽象能力,然後引導學生從二力平衡條件相關的平衡問題,引導學生圍繞同學們發現,這樣做不僅突出了主導地位學生,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這一課中,老師沒有說話的內容作為一個現成的知識轉移,但激活過程知識的探索,有效地提高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
2。中心
傳統的課堂教學的學生,學生主要是聽中學,中學,學生聽老師的教具,圖片或視頻,看到老師在聽或看的過程中,思維和記憶。新課程提倡「做中學」,這是美國進步教育家約翰·杜威,活動所倡導的方法,學生的學習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或在深入現實生活中,讓學生學會從自己的直接經驗,即「以學生為本」。 「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還需要進行物理課堂教學設計應充分考慮到考慮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並考慮到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的水平,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在平等基礎上,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要達到的目的的教學和以學生為中心的一致性。
3。建構主義教學情境,激發興趣在學習
物理課程的改革,許多地方在物理課的調整,那麼如何在這短短的小主人,讓學生在40分鍾內完成學習任務?這就要求學生能積極主動學習,並完成練習,但初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能調動積極性。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中學物理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良好的身體狀況氣氛。中學物理教學情況可分為兩種類型:身體情況和故事的情況下。 />(1)物理情景
身體情況可以分為實驗上下文和多媒體情景。新的教材和教科書要,而不是項目和實驗的數量有所增加,教師精心設計了一個小實驗,小生產和課外實驗的效果,直觀,形象,有趣的小實驗,以獲得比任何語言的描述。廣播應用多媒體課件在物理教學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課件創建一個立體多維的身體活力的教學情境,增加了豐富直觀的感性材料的學生,調動學生思維活躍,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2)故事情境
教師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興趣在教學設計中,要掌握的知識點,選擇「激活劑,一流的開發過程中,適時推出。要做到這一點,老師准備喲重要的是要注意以下幾點:(1)采礦做代言的知識和生活,生產的實際接觸。 (2)了解發展的過程中,科學家的知識和軼事。 (3)知識的懸念。例如,老師說:很久很久以前,北風刺骨,千里冰封,沿著冰在河對岸的石油供應商,不小心掉了下來,「啪」一聲,這可慘了,油流,更糟糕的是,他怎麼能不起床了,一摔,這時候銀行的狗「汪,汪」地叫著,氣不打一個石油商人拿起周圍的空油桶打的狗去,哦奇跡發生了,(中止,掃了一眼學生)接著說:「,他滑下岸邊,爬上了岸。」學生們笑了,老師問:「這里涉及多少學校在物理知識類,找出一個教訓回味,不完全的輕松和快樂,並留下深刻的印象。
4。整個建築的原則
建設性的原則,包括建造和結構的課堂教學內容的結構。
(1)建築的課堂教學內容
學習這一課,和每一個知識點雲的教學設計適當的整體知識,不應該是孤立的,分裂主義的觀點教的知識和實踐技能,這要求物理教師應該有一個完整的知識的物理結構,在整體的知識需要一個明確的立場,清除生活和社會實際應用的知識。只有這樣,知識設施,在教學後,為了讓學生了解,主動學習。
(2)課堂教學結構的施工建造
物理課堂結構是不等價的順序的幾個教學環節的安排,或多45分鍾的簡單的劃分,確定和響應教活動的過程中進行檢查,以確定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認知過程的特殊性,因此不同的教學方法,這個原則是不能違背學生的認知規律,在課堂教學設計。第二,我們必須注重課堂教學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反映了不同的教學理念,吸取能消化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在整個的教訓,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思考。
5。及時反饋補償
物理教學設計,考慮各種教學方面的教學,學生可以
產生懷疑,會提到的問題,即課堂反饋,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做的做好補償措施,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所以不會影響到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形成錯誤的觀念,例如,談到浮力,老師說:「由於對象是浸在液體中的浮力的作用為什麼有些物體浮在水面上,而有些對象確實沉到底部?「很多學生取得了個別學生沒有把正確的解釋的角落繪制對象的運動是否向什麼方向運動,通過讓拉車的實例分析,決定是不是力,但也都決定,盡管該對象的浮力,但比重也受到影響,學生們終於明白了。同時准備漂流條件。客觀的認知規律,性格上的差異是不可避免的,全面調查和案件調查和處理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教學設計的反饋補償是非常重要的。
你想幫助,如果任何幫助,請採納,謝謝你

④ 如何凸顯學科本質

在新課標人教版數學四年級教材(上冊)「數學廣角」里,編排了一個語文課常見的內容:「田忌賽馬」, 「田忌賽馬」作為語文閱讀課要學習的內容,又安排在數學課本里。數學老師困惑著,不知該從何入手。
關於「田忌賽馬」,語文課該教給孩子們什麼?數學課又該教給孩子們什麼?這是一個涉及到學科本質特點的問題。筆者帶著這個問題,與語文方面的專家進行過切磋。語文老師談到,語文課教「田忌賽馬」,教學過程會著眼於對故事情節的理解、對人物心理的感受、對語言藝術的體會、以及字詞句的運用等等,顯然這些是語文課所承載的任務。那麼數學課的教學過程應該側重在哪裡呢?筆者站在數學教研員的角度,認為,側重點應講對陣方式,讓學生經歷把生活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抽象過程:
這是一個游戲。田忌與齊王賽馬,第一輪比賽田忌輸給了齊王,如果田忌在比賽中想取勝,有沒有可能呢?如果可能,又有多大的可能呢?如果要取勝,又與哪些因素相關呢?從這個角度,我們把故事引向數學。當我們意識到賽馬的結果可能會與對陣的方式有關時,我們就考慮應該把所有可能的對陣方式一一列舉出來,再考慮如何實現對我們自己有利的對陣方式,最後得出結果:「避免先出、以最弱對最強」,至此,這個游戲問題就被我們當成一個數學問題給解決了。
這個過程可以被理解為弗蘭登塔爾所說的「數學化」的過程。

⑤ 如何增強中學地理教學中學科能力培養

一、初中地理學科能力的內容
無論就初中地理教學內容、體現形式、思維方式特點而言,還是以國外中學地理學科能力培養的進展走勢來看,亦或是以我國現行的初中地理課程標准(或教學大綱)地理知識、地理技能和地理能力培養的要求來看,運用地圖能力(當然讀圖能力)是地理學科有別於其他學科能力的顯性特點;綜合淺析能力、地理預測能力是地理學科能力的特點。另外,空間想像能力地理學科能力的內容。
1.運用地圖能力。地圖是按數學法則、運用符號系統,地將地球上自然和社會現象縮小後表示在平面上的圖形,哪門學科像地理這樣與地圖牢固、密分。地理學科探討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環境范圍大到整個地球,小到某局部區域。單憑人的肉眼能在同一時間把如此廣闊宏遠的世界盡收眼底,即使是小局部也全面,地圖才能一覽無余,這就決定了地圖能力的重要量。地圖運用,地理的空間性,地圖教學是地理教學最的策略論文範文,地理教學特殊性之所在。
2.綜合淺析能力。綜合淺析指對地理信息加工處理,揭示地理事象的本質特點和分布、進展規律的能力,是地理邏輯思維的思維形式。淺析是把較復雜的地理事物分解成該事物的個別要素、個別屬性、個別特點,淺析地理事物的形原因素常常採取思維形式。綜合是把地理事物的個別要素、個別屬性或個別特點在頭腦里整體,通常淺析地區的區域地理特點綜合的思維形式。,說思維能力是學科能力的核心,而對於地理學而言,綜合淺析能力是核心的核心。
3.推斷和評價能力。地理學科的前瞻性使得預測能力地理學科能力特有的內容。但對初中學生而言,是對地理現象判斷、評價和對某些地理原理的推理。現實世界中地理事物經過漫長的歷史時期(是地質歷史時期)進展演變而來的,地理學中論述也還停留在推論的;加之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之間的作用的復雜性,使地理事物的演變方向和人類對其影響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如太陽系的起源、地球板塊運動學說、全球變暖的理由等等。地理學的很的內容推斷地理事物的演變,預測未來進展方向,評價人類的對地理環境的可能影響。,推斷和評價能力初中地理學科能力內容。
4.空間想像能力。空間想像是認識地理事象、解決地理理由缺少的思維方式。地理想像是地理智力結構中最活躍的因素。地理學的探討在空間上與時間上極其廣闊,地理要素的構成異常復雜,地理事物和現象都親身過觀察到的,對於這些地理事物或地理現象想像能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習地理空間想像能力。
二、初中地理學科能力的結構
綜合來看,地理能力是運用地理知識、地理技能和地理智能淺析解決地理理由的能力,是地理知識、地理技能和地理智能的綜合。它們之間形成聯系、作用和轉化的地理知能系統。,地理知識是地理智能系統的;地理技能是地理實踐的操作能力。地理能力與地理知識、地理技能聯系密切,不論是「智力」技能還是「操作」技能,在地理能力形成作用置疑的。但它並地理知識與地理技能的簡單相加,在學生學習地理知識和地理技能的中掌握它們的上形成與進展的。實際上,地理知識、地理技能的掌握,相應的地理能力也就開始形成與進展。
三、初中地理學科能力的培養對策
地理學科能力培養是系統工程,涉及地理課程、教材、教學方式、教學策略論文範文、教學對策、教學評估及測試系統等眾多

⑥ 地理課程是如何體現地理學科的綜合性和區域性的

地理學科屬於一門綜合性的科目,兼具綜合性和地域性的特點,內容包含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兩大部分。在教學中運用區域地理材料,有利於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特別是學生的應變能力。在講述華北地區環境問題時,結合淮北地理向學生提出一系列的問題 ,以及整改的措施有非常深刻的認識,同時對於家鄉發展旅遊業和特色果樹種植有了清晰的認識,提高了他們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新課程理念突出了地理的學科特色,重視在新課程實施中對學生綜合能力、地理素養的培養。因此,利用區域地圖為載體,要求考生在有限時間內,完成對題目負載信息的提取、認定、分析、判斷的思維過程,以考查學生的空間定位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是地理學習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考生在高考中要順利、有效、正確地解答區域類綜合題,教師必須做好針對性的復習,重視對學生進行該類題目解題策略的培養。在學習中,只有把學到的地理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解決實際問題 ,才能達到課標對地理學科的教學要求「教給學生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識;形成地理素養」,才是真正掌握了知識。因此,在地理學習過程中教師一面要鼓勵學生多讀報,多關心國家的時事政治之外,也要將知識向生活中延伸。如在復習交通運輸這部分內容時滲透近年來我國的一些重要鐵路工程,如分析青藏鐵路建成後對西藏經濟的促進作用;南昆鐵路的修建的經濟意義和對我國邊境貿易、聯系珠三角等方面作用;在復習農業問題時結合世界糧食問題等。表達是思維的外在體現,學生對任何題目的思維狀況和思維能力如何,最終都要用文字來反映,而教師對學生思維的判斷也只能藉助單一的文字來完成。近年來,學習地理的綜合題基本上都是以簡述題的形式出現,而地理簡述題能夠很好地拓展了學生答題的空間,能夠加大學生自己組織答案的自由度,可見學習地理試題對學生的文字表述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了。所以, 「進行文字准確、條例清楚、邏輯嚴密的表述」也是地理學科的一項重要能力,而實際上學生普遍存在對文字表述能力不重視,往往出現答案思維方向正確,但無法用文字准確、完整、規范地表達出來,或表述缺乏層次性、邏輯性,要點不突出,不能科學准確地應用地理術語等情況。在復習中,教師要耐心、持之以恆地督促學生注重基本原理的表述、文字的錘煉、答題的層次,以幫助學生突破文字表述的鴻溝,提高得分率。 新課程標准下區域地理是初中地理綜合性學習的載體,更體現了地理課程的區域性。地理教學強調「以人為本」,引導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和掌握「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所以地理教學中利用區域地理中的材料和知識作為地理綜合學習的載體,把地理知識與當地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的同時引導學生學以致用,進而提升地理素養和人地和諧觀念。 區域地理教學是用區域地理知識培養教育中學生的教學活動 。它作為中學地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綜合性學習的載體,教學過程中通過多途徑、多方式、多內容、多層次的實踐活動 ,讓中學生直接感知家鄉的地理環境,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也為學生提供將書本知識用於實踐的機會和條件,真正實現《地理課程標准》中「學習對生活有用」、「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功能,並在實踐與探究中「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所以區域地理教學應該能在「幫助學生認識學校所在地區的生活環境,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增強愛國、愛家鄉的情感,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等,有著重要而特殊的作用」。 區域地理進入課堂會激發學生興趣 ,調動學生積極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求知慾發起的原動力,是思維培養和理論提高的最好「誘餌」。並且,培養興趣 ,促使學生主動學習,也是中學地理對課堂改革的基本要求。另外,處於初中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強、愛追問,如果在這個時候適當加入客觀存在於學生生活之中的生動、有趣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在很好的滿足學生的好奇心之時,又能激起學生的興趣 ,從而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同時也有利於發展學生智力,提高地理課的質量。 例如,在講述不同地形類型的不同利用——山地的利用時,可以結合當地的土地利用類型情況,因為我們區山區面積廣大,佔全區的95%以上,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山地的利用特點(優點和缺點),再結合教材內容進行分析,最後教師小結。這樣,不僅使學生對於課本知識有了深入的理解和牢固的掌握,而且將身邊的事物和理論相連接,同時活躍了整個課堂的氣氛,特別是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從而達到了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的教學效果。初中的孩子在理性認識上還處於一個較低的水平,在理解一些較為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時存在困難,而教材所選擇的事例往往離學生比較疏遠。這就需要教師重新搜集資料,而在我們周圍就有許多學生非常熟悉的、實實在在的地理材料,把它們作為事例講解,學生就對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講到垂直地帶性分布時,為了讓學生認識海拔高度對自然環境及其成分的影響,我就以我們相山為例,給出大家熟悉的圖片景觀,從現象講到本質,這樣就有使學生很好的理解了此內容,並且對本地的自然環境有了更深層次認識的基礎上具備了理論依據。 區域地理的教學和材料運用,都是從身邊的事物入手,然後分析總結出相應的地理規律,久而久之就培養了學生敏銳的觀察力。觀察是思維最重要的能源,只有具備了敏銳的觀察力,才能獲得更多具體的感性材料來幫助學生解決一些抽象的地理現象和原理。在講解「華北地區的氣候」時,給學生講解了該區域的氣候特徵後,讓學生自己去查閱資料:在這種氣候條件下,種植了哪些農作物,種、收的時間為何時,影響農作物生長的主要因素是什麼?一年四季中河流的水文特徵怎樣,主要影響因素是什麼?最後通過學生匯總,知識點基本全面,因為是自己動手獲得的知識,所以印象深刻,教學效果良好。另外,通過區域地理知識在教學中的運用,能使學生親身感受到家鄉伴隨自己成長而發生的變化,這些學生切身感受到的生動的事實,遠勝於一般地理教學中那些只有文字描述、圖片展示或錄像等音像展現的還面。這就使得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自己的家鄉,了解家鄉人民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前因後果,並明了家鄉的發展方向。從而培養學生熱愛自己的家鄉,繼而熱愛自己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情,樹立建設家鄉、建設祖國的雄心壯志。 總之,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區域地理材料綜合地進行教學,可以使地理課堂更加貼近生活,變得豐滿而具有趣味性。它對於活躍地理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培養學生地理空間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發現地理問題、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等方面都是有益的。同時還可以使學生更加透徹的認識自己的家鄉,增強對家鄉的熱愛,繼而喚起學生對祖國和世界環境的熱愛,從內心深處產生人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的可持續發展觀念。

⑦ 地理課堂教學應該體現地理學科的特點

(1)突出地理學的「地域性」和「綜合性」特徵.地理教學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系,強調地理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特別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對地理現象和地理過程的綜合影響,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現象和問題,逐步形成對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和「綜合性」特徵的認識.(2)選擇多種多樣的地理教學方式方法.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學生年齡特徵和學校條件,選擇地理教學方式方法.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基本地理事實、概念和技能,增強地理學習能力,形成正確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提倡探究式學習,引導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逐步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3)重視地理教學信息資源和教學媒體的利用.地理圖象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教師應重視利用地理圖象,通過閱讀、使用地理圖象和繪制簡易地圖,幫助學生掌握觀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發展對地理圖象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像、分析等思維能力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在有條件的地方,積極利用地理信息資源和信息技術手段優化和豐富地理教學,提高學習效率.(4)重視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需要為學生創造寬松的學習環境,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地理教學的開放性,鼓勵學生對所學地理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保證教學的彈性,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條件.

⑧ 簡述中學地理課程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第一條基本理念是「培養現代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設計具有時代性和基礎性的高中地理課程,提供未來公民必備的地理知識,增強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生存能力。關注人口、資源、環境和區域發展等問題,以利於學生正確認識人地關系,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珍愛地球,善待環境」。

第二條基本理念是「滿足學生不同的地理學習需要。建立富有多樣性、選擇性的高中地理課程,滿足學生探索自然奧秘、認識社會生活環境、掌握現代地理科學技術方法等不同學習需要」。
第三條基本理念是「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開展地理觀測、地理考察、地理實驗、地理調查和地理專題研究等實踐活動」。
第四條基本理念是「強調信息技術在地理學習中的應用。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對地理教學的影響,營造有利於學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識和能力的教學環境」。

⑨ 淺談如何體現地理學科教學的智慧性

一、 運用地理圖示教學法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
作為一名地理教師,大家都知道,地圖是最重要的工具,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圖示教學法,就是一種通過圖形或圖象來揭示地理事物現象或本質特徵,以激發學生跳躍式思維,加快教學過程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用形象化的圖形、圖象或表格講授地理概念或規律,揭示地理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這樣有利於增進學生的記憶力,有利於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大家都深有體會,離開了地圖上好一節地理課是比較困難的,為了提高地理課堂效率,我們地理教研組在圖示教學方面作了深入探討,為此我們積極研究圖示教學在地理課堂中的運用,傳統的地圖教學主要是藉助教學掛圖和模型,多媒體進入課堂為地理圖示教學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較傳統的掛圖教學,多媒體具有信息量大、重點突出、分層展示、動畫更易於學生理解等優點。但並非越花哨越好,因此本年度我們主要在課件的實用性上進行了研究,製作並修改了許多優質課件,並在區級以上單位獲獎。我們申請的「地理圖示教學法」研究課題,已順利通過了區級的驗收,現在正在進行市級課題的研究並積累了很多這方面的材料,特別是我們已經整理完成了初中地理的所有課件和備課參考如教學設計等,在教學中我們充分利用課件中所呈現的地圖,教給學生讀圖用圖的方法,在教學中特別注重指導學生學習畫地圖、並使用地圖這一工具,教學中,凡是能從地圖上獲取的地理知識,都盡量運用讀圖的方法來完成。解決地理問題時,要首先想到與之相關聯的地圖。只有這樣,才能學好地理,才能以圖增知,以圖啟智,才能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地理能力。
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越來越多的地理老師體會到圖示教學所帶來的優勢,為了大家使用的方便,我們實現了資源共享,所有的課件都放在了學校的ftp上,在上課的時候,只要打開學校的ftp,就能把相關的課件下載到自己的電腦上,無論是上課用還是備課用,都非常方便,這樣大大提高了備課效率,更極大的提高了課堂的效率。每次上地理課,同學們興趣都很高漲,因為我們每一節都配有精美的課件,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非常高漲,有了興趣,再加上老師的精心講解,課堂效率自然就提高了,我們學校這幾年的地理教學之所以走在全市前列,與我們積極研究圖示教學是分不開的。
二、創建切實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本保障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能高質量的完成學習任務,切實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是非常重要的。隨著我校學案教學以及生命化課堂教學的實施,並按照《萊城區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指導意見》的要求,我們地理組全體任課教師積極努力,探索出自主、合作、探究下的「目標導學,以學為主,以學定教」這一有效教學模式。其一般程序是:情景導入、認定目標-----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交流展示、拓展目標-----小結提升、訓練達標
1、情景導入、認定目標
學習興趣是學生最現實的學習動機 ,學生對所學知識感興趣主要取決於教師的情景創設,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置引發興趣的問題導入新課,導課導得好,可以先聲奪人,抓住學生的思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進入最佳學習狀態。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在恰當的時間以恰當的方式把三維目標呈現給學生,明確學習任務和學習要求。
2、 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能否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教師是關鍵。教師要在研究教材和了解學生實際的基礎上,提供豐富的感性和理性的材料,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生成問題,以便於讓學生帶著問題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簡單的問題由學生個人獨立完成,難一些的問題由小組內交流完成,解決不了的問題提供到班上共同探討。
3、交流展示、拓展目標
讓學生展示其學習情況,一方面是為了解決學生自學中不明白的問題,另一方面是為教師精講作準備,教師根據學生展示交流情況, 適時講解學生不明白的地方,講解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地理現象和問題,以達到拓展知識,培養能力,升華情感的教學目標。
4、小結提升、訓練達標
學習完本節課之後,根據教材內容,可由學生小結本節課內容,也可由教師小結本節課內容,小結完了之後,要進行當堂訓練測試,以便檢驗學生學習效果。
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是在新課程理念下學生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夠喚醒學生沉睡的潛能,激活封存的記憶,開啟幽閉的心智。教師在新的課程環境下,必須積極營造適合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環境,時刻把握以學生發展為本這根主線,我們的課堂教學才能煥發出生命活力,才能讓學生在探究中自主,在探究中合作與交流,在探究中快樂地成長。
以上教學模式是經過多年的實踐總結而成,這一模式既得到了 我校師生認可,更得到了我區教研室的高度贊揚,實踐證明,通過以上幾個環節的教學,學生的自學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能力都得到了鍛煉、提高,地理課堂效率大大提高。
三、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利用小組學習是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最佳措施
新課程最注重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那麼課堂上如何體現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學習小組,小組合作的方式是我們學校現正在研究的,也是課程標准積極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我們在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時,總是進行明確的分工,讓每一組的每一個學生都各司其職。明確了自己的職責,每一個學生都表現得積極主動。在教學中我們是這樣建立學習小組的,一般是以8人為一個小組,合理的編組是合作學習得以實現的前提,編組時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如學生的學業成績、學習態度、性別、家庭背景等,這樣小組成員之間可以優勢互補,才能較好地完成了學習任務。
小組學習中,學生合作技巧的培養是合作學習得以實現的重點,因此在小組學習實施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學會合作,要引導學生養成合作的好習慣,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對小組的調控,不能任意發展,特別是在小組討論中,不能什麼問題都討論,要討論有價值的有意義的問題,也不能讓個別學生鑽了空子,趁機說話,因此注重小組的評價是很重要的,教師要做到評價的及時性和公正性,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加強教研教改是提高地理課堂有效教學的基本前提
教學科研是教研組的生命線,只有加強教研教改,才能提高整個教研組的教學水平,按照教研組計劃,我們定期舉行教研活動和集體備課。教研活動一般定在每周三的下午三、四兩節,我們地理組主要是通過專題討論、說課評課、案例分析等多種方法,圍繞教學實踐中的熱點問題和下一階段課改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大家各抒己見。這種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教研活動切合了教學的實際和需要,給予組內老師莫大的幫助。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每個人都精心設計教學方案,並通過一周一節的公開課現場示範,供全組交流研討。每次公開課地理教師都全員參與,在聽課過程中我們要求教老師寫好聽課記錄,內容包括教學實錄、隨機點評、教學發現和教學建議四大方面。實踐表明,這種「一周一組一節公開課」形式下的全員「參與式」活動,在地理組內掀起了一場場「頭腦風暴」, 教師自我發展的積極性大幅度增高,自我反思意識和能力增強,並在反思、學習中書寫了大量的案例。使地理組的的常規性教研由此落到了實處,真正解決了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同時積累和挖掘了大量的教育教學資源。
集體備課活動一般定在每周四的第1節,集體備課我們有一定的程序(1)備課組長分工—(2)教師分頭備課,撰寫集體備課草案—(3)集體備課時間教師說課、其他教師補充、修改—(4)根據集體備課意見教師完成個人的備課詳案。對於教學中的共性問題,我們在集體備課中集思廣益,然後著手將深入探討的結果在日常教學中加以嘗試和運用,讓這些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地理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展示風採的大舞台,課堂教學煥發了真正的生命活力。
我常常想,也許我們學校的地理老師的素質不是最高的,但是我們通過集體教研,通過這樣的集思廣益,通過相互學習,通過培訓,集我們集體的智慧,那麼我們的任何一個老師就不僅僅代表的是自己的水平,而是我們整個教研組的水平,事實證明,通過加強教研教改,地理課堂效率大大提高。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