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地理學的發展
㈠ 政治地理學對世界社會的發展有哪些積極作用
政治地理學對世界社會的發展有哪些積極作用?因為我理論反作用於實踐,所以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㈡ 西方地理環境絕對論的發展過程
是地理環境決定論吧
萌芽於古希臘時代,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認為人類特性產生於氣候;柏拉圖(Platon)認為人類精神生活與海洋影響有關。
公元前4世紀亞里士多德(Aristoteles)認為地理位置、氣候、土壤等影響個別民族特性與社會性質;希臘半島處於炎熱與寒冷氣候之間而賦予希臘人以優良品性,故天生能統治其他民族。這些論點無法解釋當時希臘半島各民族的歷史進程,但卻影響深遠。
16世紀初期法國歷史學家、社會學家博丹(Jean Bodin)在他的著作《論共和國》中認為,民族差異起因於所處自然條件的不同;不同類型的人需要不同型式的政府。
近代決定論思潮盛行於18世紀,由哲學家和歷史學家率先提出,被稱為社會學中的地理派,或歷史的地理史觀。法國啟蒙哲學家孟德斯鳩(Mon-tesquieu) 在《論法的精神》一書中,將亞里士多德的論證擴展到不同氣候的特殊性對各民族生理、心理、氣質、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的決定性作用,認為「氣候王國才是一切王國的第一位」,熱帶地方通常為專制主義籠罩,溫帶形成強盛與自由之民族。這些論點對照歐洲中古以來近代政體沿革也難於自圓其說。1881年英國歷史學家巴克爾(H.T.Buckle)在《英國文明的歷史》一書中認為個人和民族的特徵服從於自然法則。哲學與物理學中的機械決定論思潮亦給地理學中的決定論以有力的推動。這種從外部自然條件中尋找人類社會發展根本動因的荒謬的外因論,在當時卻起著積極的進步作用。
啟蒙運動的思想家用地理唯物主義反對唯神史觀,以地理環境特點說明君主專制制度的不合理性;這一特定時期的歷史作用也決定了這一思潮的廣泛影響。傳統的地理學家們程度不同地受到決定論思潮的影響,如洪堡寫道:「我要努力證明自然條件對道德和人類命運的經常的、無所不在的影響。」李特爾認為由於英國「位置在眾港灣從各方麵包圍的中央,所以自然地成為海洋的統治者。」
第一個系統地把決定論引入地理學的是德國地理學家拉采爾(F. Ra-tzel),他在《人類地理學》一書中機械搬用達爾文生物學觀念研究人類社會,認為地理環境從多方面控制人類,對人類生理機能、心理狀態、社會組織和經濟發達狀況均有影響,並決定著人類遷移和分布。因而地理環境野蠻地、盲目地支配著人類命運。這種環境控制論思潮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里,成為歐美地理學的理論基石。
在德國地理學界中,宣揚並推崇這一理論的有赫特納、魏格納(A.Wegener)、施呂特爾(O. Schlter)等。拉采爾的學生地理學家辛普爾(E.C.Semple)將這一思潮宣揚於美國,在《美國歷史及其地理環境》、《地理環境的影響》等書中一再加以發揮,認為人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是特定自然環境造成的。
美國地理學家亨丁頓(E. Huntington)於1903~1906年間在印度北部、中國塔里木盆地等地考察後發表《亞洲的脈動》一書,認為13世紀蒙古人大規模向外擴張是由於居住地氣候變乾和牧場條件日益變壞所致。1915年他又出版《文明與氣候》,創立了人類文化只能在具有刺激性氣候的地區才能發展的假說。1920年他在《人文地理學原理》一書中,進一步認為自然條件是經濟與文化地理分布的決定性因素,受到了巴羅斯(H.H.Bar-rows)的抨擊。在20世紀20年代,從地理哲學角度看,決定論已非地理學的唯一基礎,露骨的地理環境決定論思潮已漸趨沒落,隨後為索爾的文化景觀論以及與法國人地關系中的或然論相孿生的美國的地理調節論所沖擊;後者由於仍然滲透著許多決定論觀點,陷入理論上的軟弱性,因而不能從實質上否定決定論。有深刻社會背景和影響的「地理環境虛無論」、「地理環境不變論」以及「文化決定論」思潮,均力圖取代自然決定論。正確地闡明地理環境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作用,有助於發展地理學理論研究和指導實踐應用。毫無疑問,主宰人類社會歷史演變的是其固有的內在規律;地理環境是社會發展的客觀物質條件而不能上升為主導的或決定性的因素。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過,封建社會之解體與資本主義的產生是一個合乎邏輯的過程,「並非自然的恩賜」。但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也或多或少地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當人類社會活動與地理環境發生聯系並能加以利用與改造時,才能顯示其特性並對社會發展產生加速或延緩的影響。社會發展階段越古老,人類對地理環境的依賴性越大;即使在原始階段,社會發展速度也並非與地理環境優越性程度成正比。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均處於不斷運動變化而又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之中。走向另一極端主張無視地理環境和隨心所欲地踐踏地理環境的地理環境虛無主義,均與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相違背,也必然在實踐中碰壁。
㈢ 地緣政治學的發展趨向
冷戰後,經濟利益和經濟地位已成為世界各大國追求的戰略目標。
美國一些從事戰略和國際問題研究的學者認為應放棄以軍事實力作為全球稱霸的主要手段,而轉向以國際投資、自由貿易等經濟手段作為維護美國經濟利益與經濟地位,確保世界霸主地位的主要手段。
這種以經濟利益和經濟關系取代軍事對抗和政治關系作為國際關系主要理論的學說即被稱之為「地緣經濟學」 。
在各國追求經濟利益和經濟安全的同時,也有共同利益和共同要求促使它們進行協調與合作。在地緣經濟學的作用和影響下,一方面,地區經濟合作增強,區域經濟集團化進程加快。這主要表現在歐、亞、美三大經濟區域集團化由小到大,由初級到高級,不同發展水平並存。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加快,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
主要表現在:
①世界貿易快速增長;
②國際資金流動異常活躍;
③生產與經營全球化不斷增強;
④科技信息傳播全球化;
⑤經濟困境的全球化不斷加深。
綜上所述,地緣經濟正在推動國際經濟關系發生重大變化,並促進和加速世界經濟向著多極化方向發展。 1993年美國政治學家亨廷頓發表了《文明的沖突》一文(1993年美國《外交》季刊夏季號),對國際政治的演變特徵進行了獨特的分析論述,構建了一個較完整的國際政治理論。亨氏認為,世界政治正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新的世界沖突的根源不再是意識形態或國家間的經濟摩擦與政治對立,而是截然不同的文化。亨氏解釋了冷戰後文明沖突上升為主要矛盾的原因,預言文明沖突將左右全球政治,文明之間的斷層線將成為未來的戰斗線。不僅如此,他還認為相同文明的集團或國家將在未來的全球文明沖突中團結在一起,而且儒家文明將同伊斯蘭文明聯合起來反對西方文明,形成非西方文明與西方文明對抗的局面。
亨廷頓還認為,冷戰後將出現一個多極和多文化的國際體系,西方僅為其中之一。西方的文化價值不具普適性,其影響力已呈下降趨勢,因此西方文化缺乏同化、整合其他文化的力量。同時,非西方社會也將越來越伸張自己的文化價值,拒絕西方強加給它們的文化價值。如果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硬要向全世界推銷自己的價值觀,其結果將適得其反,將會激化矛盾,引起文明沖突。當然,亨氏宣揚他的觀點,絕非反對西方文明的統治,他只是善意地提醒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的決策者們,不要被冷戰的勝利沖昏頭腦,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力量,以免把戰線拉得過長,樹敵過多,陷入被動境地。顯然,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並沒有擺脫冷戰的思維方式,在冷戰後西方國家內部凝聚力下降的情況下,他企圖樹立起非西方文明作假想敵,以維護西方的內部團結和美國的霸權地位。《文明的沖突》面世以來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不斷惡化的巴以沖突、9.11事件、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特別是9.11事件)似乎驗證了亨氏理論,也使得亨廷頓「文明沖突論」再次引起廣泛注意。
9.11事件後,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面對新形勢,基於對恐怖主義、武器擴散等現實威脅的認識,全球加大了反恐和防擴散的力度,但世界各國都極力地避免把反恐斗爭與「文明的沖突」相聯系。當今世界某些不同文明的國家或地區之間似乎存在著矛盾與沖突,但也存在著不同文明之間和平共處、共同繁榮,甚至相互融合的現象。文明或文化的多樣化是當代國際體系一個重要特徵,這使得不同文明之間的關系成為當今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成為正確認識國際形勢的重要方面。
㈣ 中國人文地理學的發展
1,理論體系鬆散作為一門邊緣學科,人文地理學的研究領域非常廣泛,涉及到區域經濟、國土整治、生產力布局、城鎮體系、文化景觀、環境保護、旅遊規劃、人口問題、種族歧視、生活福利等方方面面的問題。各分支學科均以人地關系地域系統作為其研究的基礎,但大部分的分支學科相互間缺少必然的聯系。同時,也沒有一個系統的理論與成套的模式將它們聯系起來。換句話說,人文地理學不像自然地理學的氣候、土壤、岩石等組成要素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和聯系的環扣,它至今仍然缺乏把各研究要素、各分支學科連成一個有機整體的理論基礎,即使其組成要素部分有密切的聯系,而從整體來看,大部分仍缺乏相互間的聯系。人文地理學理論體系鬆散,影響了它的綜合發展。
2各分支學科的發展不平衡人文地理學的研究領域,較原來傳統的小區域、區域經濟的研究擴大了,但仍主要集中於國土整治、區域規劃、城鎮體系布局、旅遊等方面。換句話說,與社會經濟發展聯系密切的經濟地理學、城市地理學、旅遊地理學等人文地理學的分支學科發展較為迅速,在理論與實踐應用上都有所創新,基本上建立了既具有中國特色又與國際接軌的地理學科體系。一些薄弱的分支學科如鄉村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社會地理學、行為地理學等,雖也有論著出版,其理論建樹與實踐應用都明顯落後,發展相對較緩慢。我國至今仍有64%的人口生活在農村,有關農村聚落的產生、發展、地域特徵、建築類型及其與環境的關系,聚落的合理分布與規模及節約用地等急需解決的問題,都迫切要求鄉村地理學快速發展,但它的發展卻跟不上形勢的需要。因此,吳傳鈞院士認為,今後應大力拓展包括政治地理學、鄉村地理學、社會地理學等在內的第二類人文地理學分支學科的實踐領域,它們是至今沒有真正復興起來或尚待開發的一些新領域。
3人文地理學創新艱難一門學科的獨立性在於具有自己的特殊領域、方法和理論,其理論發展為該學科存在的前提。沒有這個前提,這門學科的發展就是無源之水。隨著研究內容的拓展,越來越多的學科介入,勢必會在發展中形成競爭。當前,西方「以人為出發點」的人本主義和「注意問題的特殊性」的後現代主義的出現,對人文地理學理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沖擊。美國有許多人文地理學者將文化地理學作為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核心,並以它為理論基礎來闡釋各種人文地理現象。20世紀80年代中期,北京大學的王恩涌教授第一個將文化地理學的現代理論體系引入了中國。西方人文地理學的理論發展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中國人文地理學理論該如何發展?在各種挑戰面前,中國人文地理學的理論應本著理論指導實踐,為社會經濟發展能作出正確指導的原則,結合我國的國情,借鑒國外的發展經驗,使它不斷完善。創新為一門學科的靈魂,是一門學科持續發展的基礎。然而,人文地理學的理論研究向來重視學科性質的探討與工作方法的總結,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理論建設、人與環境相互作用過程與機理的規律研究等尚待加強。在這些年的發展過程中,人文地理學再也沒有出現像中心地理論那樣的重要基礎理論,不難看出人文地理學創新之艱難。
㈤ 簡述地緣政治學理論及其發展過程
理論概念:抄
從傳統意義上講 , 地緣政治學一般都認為是政治地理學的一個重要流 派 , 兩者學科內涵的區分相當困難 , 地緣政治學的學科定義更因研究者的不同而有異。德國地理學家 F · 拉采爾通常被認為是現代政治地理學的奠基者和創始人,但其並未給緣政治學下自己的學 科定義。創 立地緣政治學術語並將 其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瑞典政治家R · 謝倫定義其為「一種將國家類比為一個地理有機體 , 或是一種地理空間中的現象 ( 土地 , 領土 , 區域 , 國家 ) 的理論」。另外,還有s · B · 科恩 ,D · 森 、G · 帕克等學者所提出的不同概念。
盡管概念存在差異,其研究集中於 一個變化中的 國際 環境下地理學與國家外交政策之間的關系 。 正因為如此 , 地緣政治的理論與分析是各國制定國家外交政策 , 軍事 , 政治 戰略的最重要理論依據 , 而不管其國家的性質如何。
進一步資料請參考文獻: 地緣政治學理論 、方法 與九十年代的地緣政治學,發表於《人文地理》,1995年,10卷,2期。
㈥ 地緣政治學的起源
拉采爾是德國慕尼黑工業學校教授和萊比錫大學地理學教授,一生著說繁多,他著書立說之時,正是達爾文的劃時代學說——「進化論」廣為傳播的時期。達爾文的「進化規律」應用於人類社會的學說,產生了社會達爾文主義。例如,英國學者斯賓塞認為,人類社會與生物有機體間在三個方面具有相似性:一是兩者都有調節系統,生物是中央神經系統,人類是政府系統;二是兩者都有產生能量的系統,生物是消化系統,人類社會是經濟系統;三是兩者都有分布系統,生物有血管和動脈,人類社會有電訊和道路。拉采爾深受斯賓塞關於人類社會與動物有機體有相似性這一思想的影響,提出了有機體的國家理論。
概括起來包括以下內容:
1.一個特定社會的人群集團或民族在特定的土地上所形成的組織——國家是一種單細胞的國家有機體。
2.國家是置於土地的基礎上的,國家就是一群人和一片土地的有機體。國家離開土地即失去了國家生命的存在基礎。國家是土地上人類的最大勞動成果。
3.把國家比作人體,邊疆屬於末端器官;生長中的地域為其四肢;公路、鐵路、水道為其循環系統;國家首都則為頭腦、心臟和肺腑。同時,國家又屬於一個空間性的有機體,它是生命的物體,不斷增長,國家的向上發展,就是土地與人民結合關系的增長。所謂生存競爭,即是爭奪空間的競爭。國家的發展也就是國土地域的發展。
4.有機體是生長的,國家也是不斷生長的,一個國家必然和一些簡單的有機體一樣地生長或老死,而不可能停滯不前。當一個國家侵佔別國領土時,就是其內部生長力的反映,強大的國家必須有生長的空間。空間有機體的國家存在自然的增長趨勢,如果沒有強大的鄰國給予有效的反對,它就會超越這些界限。
因此,有人把拉采爾的國家有機體的運動論歸結為「國家有機體」、「生存空間」和「邊疆動態論」的統一體。拉采爾的政治地理學理論對後世產生了久遠的影響,特別是對地緣政治學的發展影響尤為突出。盡管他並未提出「地緣政治學」這一概念,但後人還是根據拉采爾的國家理論確認他為地緣政治學的鼻祖。 「海權論」最先是由美國海軍史學家馬漢(1840—1914)提出的,1890年發表的著作《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海權思想」。他認為,在現實世界中,分析國家的力量時首先應重視海洋。
影響各國海上力量的主要因素有:
1.地理位置
一個國家要想發展「海權」,首先必須在地理上便於進入世界的海洋。
2.自然結構
只要一個國家擁有無數得到保護的優良港灣和深入腹地富庶地區的大河,這個國家發展海權的動力在一定時期就會爆發。
3.領土范圍
因為領土范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口的分布,如果擁有同海岸線長度成正比的人口分布,那麼這個國家海權發展的主要內部障礙就不存在了。
4.人口數量
一個海權國家必須擁有足夠的人口,才能有大批水手以及從事製造海軍設備的勞動力。
5.民族素質
建立一支強大海軍,關鍵在於全體公民對海上商業利益的渴望和需求。
6.政府性質
即政府有發展海上力量的決心。
馬漢進一步分析,海陸的增長或削弱,還受制於下列因素:
(1)一國國內生產力水平,它必須要不斷擴大生產可供對外貿易的產品;
(2)必須擁有進行海外貿易的大規模運輸船隻;
(3)殖民地和基地應能保障擴大和保護船隻的運輸;
(4)必須有一支海上武裝力量——海軍來保護海外基地和殖民地與本國基地間的交通線。
關於海上武力與一國的海權之間的關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海上武力因競爭而生並導致更加激烈的競爭;
(2)海軍的存在就是為了參加海上戰斗,保衛國家海權體系的完整和正常運轉;
(3)海軍創立後,不僅要將國家的海權推廣到地球上的各個角落,而且它逐步演變成了國家推行其外交政策的有力工具。
馬漢的思想對美國、英國、日本、德國的外交政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他創建的海權學派導致了全球「新海軍」的崛起;美國史學界稱他為「帶領美國海軍進入20世紀的有先見之明的天才」。當時,美國完全征服了內陸,馬上就要由內陸國變為海洋國,馬漢的著作成了這種發展的理論基石。 19世紀末,隨著工業的迅速發展和陸地機械運輸革命的發生,使海權逐步讓位於陸權。最早闡述這一觀點的是英國地理學家麥金德(1861—1947),他曾任牛津大學地理學教授和皇家地理學會會員。麥金德一生從事教育和研究的目標之一,就是要通過對國際和各國局勢的變化的歷史觀察和思考,尋找一種「至少能表明世界歷史中某些地理因素的公式」,而「這個公式具有透視國際政治中的一些對抗勢力的實用價值」。1904年,他在皇家地理學會宣讀了《歷史的地理樞紐》這篇著名的論文,首次提出了「心臟地帶」這一戰略概念,成為第一個以全球戰略觀點來分析世界政治力量的人。此後,麥金德又分別於1919年和1943年發表了《民主的理想和現實》和《全世界贏得和平》兩篇論文,對他的理論進行了論證。在麥金德看來,整個世界的歷史就是大陸強國和海洋強國相互斗爭的歷史,盡管海權強國占過優勢,但從長遠的觀點來看,由於陸權國家人力和物力資源豐富,並且交通日益改善,海權國家終將被陸權國家所壓制。因此他提出,世界力量重心所在的歐、亞、非三洲由於陸上交通發達,已變成一個世界島;世界島的中心位於歐亞大陸中部的心臟地帶,其范圍大致西起東歐,東至中西伯利亞和蒙古,南起小亞細亞、亞美尼亞、波斯和中國的西藏,北至北冰洋。其外圍則依距離的遠近和人力,除東歐這個門戶外,其餘方向海權國家均不易進入,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堡壘,而占據心臟地帶的國家卻屢屢向歐亞大陸邊緣地帶擴張。據此,麥金德斷言,占據東歐是控制心臟地帶的關鍵,並把他的全球戰略思想歸納成著名的三段警句:
誰統治東歐,誰就控制了心臟地帶;
誰統治心臟地帶,誰就控制了世界島;
誰統治世界島,誰就控制了全世界。
麥氏分析認為,最有可能控制心臟地帶的是俄國和德國,因此警告西方防止俄國的擴張和俄德聯盟。麥金德提出陸權論的本意是想提醒作為海權國的英國,它正面臨著陸權國家興起的嚴重挑戰,需要修改戰略和外交政策,然而由於德國所處的大陸位置,它比麥金德的祖國更能從該理論中獲益。麥金德晚年時根據世界戰略地理形勢的變化,意識到「企圖支配世界的威脅,與其說來自東歐,不如說來自心臟地帶本身,即來自蘇聯」 ,而單憑西歐國家的力量遠不足以遏制蘇聯,因此提出了以北大西洋及其領海和與之相連的江河流域為區域范圍,以英國為海島航空港,法國為橋頭堡,美國和加拿大為強大基地的「地中洋」 概念,認為「地中洋」 地區可以同心臟地帶分庭抗禮。從其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建立(1949)不難看出他的這一新思想的影響:該組織的成員國基本都是「地中洋」地區的國家。
麥金德的陸權論在其後半個世紀中成為西方地緣政治學的通行理論,直到今天,多數西方戰略家還是按照麥金德的描述來觀察世界。事實上,人們從二次大戰後西方集團從未放鬆對東歐的爭奪這一事實中,就不難找到麥金德地緣政治思想的痕跡。 杜黑(1869—1930)是義大利空軍戰略理論家,他把地理環境與戰略結合在一起研究的思想方法使其理論在地緣政治學佔有重要地位。杜黑在《制空論》一書中全面闡述了他的基本理論觀點。
1.「航空為人類開辟了一個新的活動領域,結果就必然成為一個新的戰場」。今後「空軍極有可能單獨完成戰爭使命,不必有陸、海軍參與」。尤其重要的是,空中力量具有比海上和陸地力量更為有利的機動性,飛機在行動和方向上享有充分的自由。它可以用最短時間(沿直線)沿任何方向的路線向任何地點往返飛行。由於這種獨特武器的出現,未來戰爭的樣式必然發生深刻的變化,戰爭的主要特性將與以往戰爭根本不同。空中力量的發展將使陸權和海權受到嚴重削弱。
2.制空權的獲得是取勝的關鍵。「掌握制空權,能阻止敵人飛行,同時保持自己飛行」 。奪取制空權一般通過兩個途徑:①在空中與敵方空軍交戰而取勝;②摧毀敵方地面空軍及其基地。
3.空戰中進攻作戰是最重要的。空中進攻的目標包括工商業設施、重要公私建築、運輸干線和交通樞紐以及某些特定的居民區。
總的看來,杜黑的論點主要是圍繞「制空權」這個中心主題展開的。事實證明,制空權的確是戰爭中一個非常有力的手段,特別是在太空武器飛速發展的今天,杜黑的理論與核時代的戰略在很多方面不謀而合。 德國地緣政治學是西方地緣政治學中的一個極端主義思想流派。它發展於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戰敗又急於復仇的歲月里。代表人物是納粹地緣政治學家豪斯霍費爾(1869—1946)。
豪斯霍費爾在一次大戰中曾任德國陸軍少將,納粹時期官至德國科學院院長。他在慕尼黑創立了地緣政治研究所,還於1924年創辦了《地緣政治學雜志》(月刊),使之成為納粹德國對外侵略擴張的重要支持者和倡導者。
豪斯霍費爾及其創立的德國地緣政治學派深受拉采爾、哲倫和麥金德理論的影響,並在此基礎上綜合發展成以下幾個論點:
(1)國家是一個有機體。
生長的意志、生活的意志、獲取權力的意志,決定國家的命運。
(2)生存空間。
指足以供養一國人口的土地面積和自然資源。國家既然是一個有機體,它必須進行擴張。出於其生命的本能追求,國家必須向其領土之外進行擴展,即擴張其生存空間。大國即是擴張的國家,沒有一個大國真正處於「飽和」狀態。新的國際法應確認生存空間擴張的必要性。
(3)國家經濟自給自足。
經濟自給自足是國家獨立存在的需要,為生存而進行的戰斗要求經濟的邊界不可超越防禦的邊界線。如果生存的需要依賴外部世界,將在戰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4)泛地區。
豪斯霍費爾認為,現代世界中成功的擴張將最終導致具有地理意義的大國組織形式——泛區的出現。1941年,豪氏將當時的世界劃分為四個各由一強國控制的地區:以美國為主導的泛美利堅區、以日本為主導的泛亞細亞區、以德國為主導的泛歐非大陸和正在形成中的以蘇聯為主導的泛俄羅斯。最後,德國應當強大到接管泛美和泛亞地區。
(5)海權和陸權。
豪斯霍費爾認為,相對於俄國而言,德國同樣享有控制世界權力「樞紐」地區的有利條件,而且比俄國更易接近海洋,因此,德國應追求雙重的世界權力,既控制心臟地帶,又奪取海上霸權。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的失敗,也標志著德國地緣政治學派所倡導的理論和戰略的失敗。戰後,德國地緣政治學受到譴責和擯棄是理所當然的,但這並不是地緣政治學理論本身的錯誤,更不是地緣政治學關於軍事戰略思想方面觀點的終結。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這種思想重新在西方大國的外交戰略制定中占據重要地位,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㈦ 政治地理學有前途嗎
如果你是以就業為導向的話,這個最好就不要學了,就業門路窄,非常不好搞,可能的就是政策研究室,或者當老師之類的,但是這兩個行當都不是那麼好進的。差點的學校不舒坦,好的學校難度大。
但是作為一門學問或者是你自己興趣研究下,這還是非常有學頭的。
㈧ 闡述文藝復興時期之後西方社會政治思想的發展軌跡
有好一段時間,文藝復興被認為是簡單地恢復了古典文化.其實,文藝復興並不是真正要「恢復」古典的文化,而是藉此抨擊當時的文化和制度,以建立新的文化,為建立新的社會制度體系造輿論.
文藝復興是一次逐漸發展的時期,沒有明確的分界線和事件.但文藝復興使當時的人們思想發生了變化,導致了宗教改革和激烈的宗教戰爭.後來的啟蒙運動以文藝復興為自己的榜樣.19世紀的歷史學家認為後來的科學發展、地理大發現、民族國家的誕生都是源於文藝復興.文藝復興是「黑暗時代」的中世紀和近代的分水嶺,是資產階級革命的輿論前提.文藝復興是使歐洲擺脫腐朽的封建宗教束縛,向全世界擴張的一個前奏曲.
文藝復興運動與宗教改革運動的不同.
文藝復興運動與宗教改革運動是相繼發生的,它們都反映了歐洲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產生經過,新興資產階級在意識形態領域內反封建、反教會的斗爭.兩者的不同也是顯而易見的.
文藝復興是一場光彩奪目、百花齊放的思想文化運動.它涉及到文學、思想、自然科學等眾多學科,並取得了豐碩與輝煌的成就,展示出資產階級在上升時期的革命熱情和首創精神.但同時也應該看到,它雖然對舊制度和神學進行了猛烈的批判,但並沒有就基督教義和教會改革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而且,許多人文主義者與教會和教皇的關系密切,它們在抨擊教會的同時,又主張以溫和的改革鏟除教會的弊端,以達到教會的純潔、振興和統一.
宗教改革運動不僅對宗教神學作了深入的批判,而且提出了符合資產階級需要的神學體系,即新教教義.其核心內容是「信仰得救」和「預定論」.這種新型的宗教觀認為,《聖經》是教徒信仰的唯一依據和權威,人的靈魂得救依靠對基督的信仰,從而推翻教會長期鼓吹的善功救贖論和教皇最高權威論.宗教改革後,各國擺脫了教廷的政治干涉和經濟剝削,國家機構走向世俗化.一種新的世俗制度在西歐興起.
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
文藝復興促進了歐洲近代文化的發展、自然科學的興起.啟蒙運動推動了以法國大革命為核心的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開展,並且超越國界、超越時代,對美洲和亞洲的革命產生了深遠影響.
共同點:都是在歐洲大變革時期,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新興資產階級掀起的思想解放運動,都沖擊了封建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會.
區別:文藝復興是歐洲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它宣揚人文主義,其核心是肯定人,
笛卡爾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從宗教束縛中解放出來,對解放人們思想,發展文化、科學,起了巨大歷史作用.它是14-16世紀反映歐洲各國正在形成中的資產階級要求的思想、文化運動.啟蒙運動是17-18世紀繼文藝復興之後歐洲發生的第二個思想解放運動.它將文藝復興提出的以"人性"為中心考察一切提高到用"理性"去思索,批判專制主義、教權主義,號召消滅專制王權、貴族特權和等級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權利平等和個人自由.它在政治上產生了巨大影響,為法國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備.啟蒙思想家宣傳的天賦人權、三權分立、自由平等博愛等思想對歐美資產階級革命起了影響和推動的作用.啟蒙運動最初產生在英國,而後發展到法國、德國與俄國,此外,荷蘭、比利時等國也有波及.法國的啟蒙運動與其他國家相比,聲勢最大,戰斗性最強,影響最深遠,堪稱為西歐各國啟蒙運動的典範.
原因:14-16世紀,歐洲資本主義處於萌芽狀態,資產階級正在形成之中,新興資產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經濟和政治利益,要求在意識形態上打破教會的神學觀,改變維護封建制度的各種傳統觀念.17-18世紀,歐洲資本主義得到發展,資產階級力量不斷壯大,政治上漸趨成熱,要求在政治上擺脫封建專制壓迫.
㈨ 什麼是政治地理學
研究世界政治事象的分布、聯系和差異形成的規律,以及政治地域體系形成與內地理環容境之間關系的人文地理學分支學科。
研究內容主要包括政治疆界、政治區域的形成與演變;劃分政治地區類型 、論述其相似性與差異性;探討國際關系、國際政治集團的形成、發展和變化,以及其對當代世界政治趨勢的影響等。
㈩ 政治地理學的發展歷程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已對國家與其地理區域的關系進行探討。在其著作《理想國》中,提出了理想國家的模式。以後,古羅馬學者斯特拉波在其著作《地理學》中,也論述了大政治區域有效功能的必要條件。
古代所有主要區域地理著作中,政治地理的內容都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著重記述國家疆域、邊界、首都、行政區劃、人口、民族、城市、交通以及與鄰國的敵友關系等有關政治現象及其發展變化的過程。例如,中國東漢歷史學家班固所撰《漢書·地理志》,以及後來歷代史書和方誌中,都有這方面記述。
明末清初的學者顧炎武、顧祖禹分別撰寫的《天下郡國利病書》和《讀史方輿紀要》,論述了中國古代利用區域地理特點經營邊防、保衛疆土的歷史。到了近代,西方不少地理學家根據大量歷史資料和當時的政治狀況,進行理論探索。
拉采爾1897年發表的《政治地理學》,第一次把政治地理學作為地理學的一個分支進行研究。他還提出了國家有機體學說,以及政治地理學的空間和區位分析因素。瑞典的謝倫進一步發展了國家有機說,並提出了地緣政治學這個名稱。以後麥金德提出了陸心說,斯皮克曼提出陸緣說,鮑曼提出「民族自決論」。他們的政治地理學論述,在不同時期的國際問題討論和國際形勢決策中,起過相當重要的作用。
20世紀20~40年代,豪斯霍弗等德國地緣政治學者歪曲拉采爾的「生存空間」的概念,使地緣政治學成為納粹德國對外侵略擴張的工具,致使政治地理學的名聲一度深受損害。為使政治地理學復興為真正的科學,一些政治地理學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即開始探討新的研究方法。
1950年,哈特向提出政治地理學應當研究政治區域內的區域異同,強調向心力和離心力對政治單元結合的作用。以後,工戈特芒提出引起國家不穩定的流通或運動和促進國家穩定的國家意識,是政治地理學研究的兩個重要因素。70年代以來,研究多集中在政治過程和政治行為方面,更為關注較小的政治區域,如城市政治地理、隔離區、選舉地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