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地理學專家及成果
『壹』 找一下在地理方面有成就的名人的簡介。謝謝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江蘇江陰人。明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他經30年考察撰成的60萬字《徐霞客游記》,開辟了地理學上系統觀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統考察祖國地貌地質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繪華廈風景資源的旅遊巨篇,還是文字優美的文學佳作,在國內外具有深遠的影響。近年,視徐霞客為游聖,步徐霞客足跡,游覽祖國大好河山已成為中國旅遊界的嶄新時尚。
受耕讀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學,博覽群書,尤鍾情於地經圖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的旅行大志。徐霞客的旅遊生涯,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28歲以前的紀游准備階段。重點放在研讀祖國的地理文化遺產,並憑興趣游覽太湖、泰山等地,沒有留下游記。
第二階段為28歲(1613)至48歲(1633)的紀游前段,歷時20年,游覽了浙、閩、黃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華山、恆山諸名山。但游記僅寫了一卷,約佔全書的十分之一。
第三階段為51歲(1636)至54歲(1639)為紀游後段,歷時4年,游覽了浙江、江蘇、湖廣、雲貴等江南大山巨川,寫下了9卷游記。
徐霞客的足跡遍及今19個省、市、自治區。他不畏艱險,曾三次遇盜,數次絕糧,仍勇往直前,嚴謹地記下了觀察的結果。直至進入雲南麗江,因足疾無法行走時,仍堅持編寫《游記》和《山志》,基本完成了60萬字的《徐霞客游記》。55歲(1640)雲南地方官用車船送徐霞客回江陰。56歲(1641)正月病逝於家中。遺作經季會明等整理成書,廣泛流傳。
『貳』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地理學家
1 安芷生 第四紀地質學家。原籍安徽六安,生於湖南芷江。196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1966年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生畢業。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院長,黃土與第四紀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研究員。為確立中國黃土-古土壤序列及其與深海沉積序列的對比,以及黃土堆積演化與環境變化關系的研究作出重要貢獻;首先引入了第四紀磁性地層學,最早指出我國240萬年前發生的重大地質氣候事件,測定了藍田猿人和澳洲沙漠化年代;重建了晚新生代不同時間尺度東亞季風變遷的代用序列:對控制我國中東部環境的古季風首次提出了較為系統的理論,指出了東亞季風氣候的不穩定性。合著《黃土與環境》一書。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2 常印佛 礦床地質學家。江蘇泰興人。195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地質系。1994年選聘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安徽地質礦產局技術顧問、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礦產地質勘查和科研,對目前世界上不同成礦環境中的幾個主要銅礦類型有著相當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發現了銅陵近東西向隱蔽基底斷裂帶,提出了一個有關陸內成礦帶的構造背景、地質環境、成礦特徵和富集規律的系統的理論認識,豐富了陸內成礦理論,指導了找礦預測。所提出的「層控(式)矽卡岩型」礦床的分類建議,及相應的成礦模式,發展了矽卡岩成礦理論,指導了找礦實踐。提出了安徽沿江地區第二輪普查和立體填圖的建議,並獲一批成果。在直接指導找礦方面,為銅陵有色冶煉基地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後備資源。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3 巢紀平 氣象學家。江蘇無錫人。1954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氣象系。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名譽主任研究員。在我國數值天氣預報、長期預值天氣預報、中小尺度大氣動力學、積雲動力學和熱帶大氣動力學熱帶海氣相互作用以及海洋環境數值預報等領域中取得了開創性研究成果。 1957年發表了我國第一張48小時數值天氣預報圖。60年代建立中小尺度大氣動力學方程組。70年代首次建立我國海氣耦合的濾波矩平長期天氣數字預報模式,成功地進行了月季天氣預報試驗。近十多年來,提出了Rossby波相互作用後可激發出一類向東西兩個方向傳播的不穩定波,以及在非線形作用下可激發出2-3年ENSO型振盪等,提出了熱帶大氣和海洋運動的半地轉適應和發展理論,領導創建了我國第一個海洋環境數字預報業務系統。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4 陳旭 古生物與地層學家。1936年生於江蘇南京。1959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即到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工作至今。從1987年開始曾先後擔任國際筆石工作組主席、副主席,國際奧陶系分會選舉委員、副主席。 60年代師從穆恩之院士,參與《中國的筆石》的編著和建立和完善中國奧陶紀、志留紀及包括早泥盆世筆石帶的劃分和對比研究,80年代以來,主持多個研究項目,在國內外發表了較多的論著。1997年以他為主的國際工作組在我國浙江常山黃泥塘建立達瑞威爾階的全球層型剖面和點位(GSSP)的研究被國際地科聯批准,是第一個在中國確立的「金釘子剖面」,為我國的地層學爭得了榮譽。近年來研究筆石大滅絕及倖存的過程和機制,在理論和研究方法上有一定的創新。與美國布科(A. J. Boucot)和斯科梯斯(C. R. Scotese)兩位教授合作,編制了寒武紀至中新世共26幅全球氣候緯向分帶重建圖,系統闡述顯生宙氣候帶的演變。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5 陳 顒 地球物理學家。江蘇宿遷人。 1965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地震局研究員。曾任國家地震局副局長、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長期擔任國際地震預測和災害委員會主席。70年代從事高溫高壓下岩石物理學實驗研究。發展了測量岩石變形的激光全息技術,研究了應力途徑對岩石性質的影響。發現的岩石熱開裂現象已被應用於核電站的安全性監測。90年代致力於地震預測和地震災害研究。將地震學、工程科學和經濟學結合在一起,首次編輯了全球地震危險性圖和全球地震災害預測圖。該圖已被聯合國等機構用於減災規劃。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6 陳國達 地質學、大地構造學家。廣東新會人。1934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中南工業大學顧問,中國科學院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員,中國地窪學會理事長,國際地窪構造與成礦研究總中心主席。最大貢獻是於1956年創立地窪學說,突破1959年以來美澳學者創建的地槽地台學說,為進一步認識地殼演化規律及找礦開辟了新思路。從60年代起這一學說被陸續介紹到十幾個國家,推動了有關學科的深入發展。1991年又提出了殼體(歷史-因果論)大地構造學,即把岩石圈的演化與運動統一研究的學術思想。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7 陳俊勇 大地測量學家。原籍浙江寧波,生於上海。1960年畢業於武漢測繪學院。1981年獲奧地利格拉茨技術大學獲科學技術博士學位。國家測繪局特邀顧問、科技委員會主任、研究員。在幾何大地測量、衛星大地測量、地球重力場參數計算及地球動力學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推導出大地測量中許多重要計算公式;首次結合衛星大地測量資料對中國參考橢球定位進行了詳盡研究。推導的世界「1980年大地參考系」全套參數計算公式被國際組織IUGG通過採用至今。主持推算和提供了中國首次民用的地心坐標轉移參數。主持了1975年和1992年珠穆朗瑪峰高程的計算工作。對建立和完善我國測繪基準作出了重大貢獻,其中比較重要的有:三維地心坐標基準、重力測量基準、經度基準、消除精密水準測量系統誤差、航測檢定場、長度野外檢定基線等。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8 陳夢熊 水文地質學家。原籍浙江上虞,生於江蘇南京。1942年西南聯合大學地質系畢業。國土資源部科技咨詢研究中心咨詢委員、高級工程師。長期在地礦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局擔任副總工程師職務,主管水文地質科技業務,領導完成全國區域水文地質普查工作。80年代以來,開始致力於地下水資源與環境水文地質問題的研究。完成國際水文計劃(IHP)兩項國際合作研究課題。除對水文地質研究作出重要貢獻外,對環境地質,以及地貌、第四紀地質等方面,也造詣較深。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9 陳慶宣 地質力學家。湖北黃陂人。194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國土資源部地質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在中國首次在實驗構造方面研究了扭裂隙的形成條件和過程以及長期應力作用下岩石非彈性變形。提出了在分析岩石變形與應力場的關系中應注意的一些問題和東西向構造帶形成機制。為中國西南地區地震地質、重大工程選址、北京、深圳等城市地殼穩定性評價作出重要貢獻。發現銅官山外圍鐵帽,擴大了銅官山銅礦儲量;為包鋼找到優質耐火粘土;首次發現西康系中含三疊紀菊石化石的海相復理石沉積,解決了其地層時代問題;發現酒泉盆地早第三紀火燒溝組與白楊河組間不整合,重新釐定了盆地第三系地層,為該區石油遠景評價打下了基礎;首次發現祁連山震旦系和海相三疊系,為該區以後區測找礦作出貢獻。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0 陳述彭 地理學、地圖學、遙感應用專家。江西萍鄉人。1941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史地系。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名譽所長、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50年代積極推動我國國家地圖集的編制。60年代倡導航空像片系列制圖與計算機輔助制圖。70年代致力於開拓遙感應用,組織自然資源與城市環境航空遙感實驗。80年代負責研製我國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規范,籌建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開放實驗室,曾任第一任主任、設計黃河、長江中下游洪澇災情評估信息系統,兼任中巴資源衛星應用分系統總設計師(1987—1992)。90年代積極參與地球信息科學及全球變化及數字地球戰略研究,著有《地學的探索》文集4卷(1990—1992),《石堅文存》(1999);合著《遙感地學分析》(1985,1990)、《地理信息系統導論》二種教材,主編《地球系統科學》及《遙感大詞典》(1990)二種工具書;主編《地球信息科學》(1997一)及《遙感信息》(1986一)兩種期刊。曾參加編制《中國地形烏瞰圖集》、《國家自然地圖案》、《衛星遙感分析圖集》等地圖集10餘種。任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科學技術咨詢委員會主席、國家遙感中心顧問。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1 陳永齡 大地測量學專家。北京人。1939年獲德國柏林理工大學工學博士學位。國家測繪局科學技術委員會顧問、教授。早期著有大地測量學、測量平差法、實用天文學等大學叢書。主持制定了我國大地測量法式。1965年制定測量珠穆朗瑪峰海拔高程的技術方案,測定其高程為8848.13米,為世界所公認。70年代推動採用衛星多普勒定位技術,初步建立了我國地心坐標系統。80年代建議採用全球定位系統(GPS),並提出研究地殼運動和地球動力學的技術方案。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2 陳運泰 地球物理學家。原籍廣東潮陽,生於福建廈門。196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1966年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生畢業。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名譽所長。從事地震波和震源理論的研究。改進和應用了哈斯克爾矩陣法。提出了測定中、小地震震源參數和介質品質因數的實用方法;應用與發展了靜力學地震位錯理論;在中國最早綜合利用地震波、「零頻」和重力資料求得中國一些大地震的發震構造和破裂過程;提出了大地震震源過程中「質量遷移」、「震前蠕動」等新觀點。定量地分析論證了滑動弱化在地震不穩定性中所起的作用,震源區介質的流變性對地震自身的重復性及地震序列類型的控製作用,介質與應力的不均勻性對地震斷層的不穩定擴展與地震輻射的控製作用。獲取了一批高質量的近震源強地面運動的記錄;在國際上最早用近震源地面加速度記錄反演天然地震的矩張量並揭示了中、小地震破裂過程的復雜性。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3 程純樞 氣象學家。浙江金華人。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地理系。中國氣象局科學技術委員會顧問、研究員。長期從事氣象業務技術工作。60年來,為我國氣象事業的建設、發展和現代化做出了貢獻。早期從事天氣預報業務研究工作,1949年後在從事氣象業務技術領導工作的同時,致力於大氣探測、氣候資源及農業氣象等方面的研究,並帶領和指導開拓這方面業務服務和研究的領域。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4 程國棟 凍土學家。上海人。1965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院長、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青藏高原凍土研究,解決工程問題。完成青藏鐵路東線工程地質調查。在熱水煤礦論證富冰高溫凍土路段應採用保護凍土原則修築路堤,並提出有效措施。結合青藏公路改建,提出高含冰量凍土分布規律和識別標志。創造性地提出近地面厚層地下冰形成的重復分凝機制(程氏假說)和凍土三向地帶性理論。前者解決了凍土學界長期懸念,被廣泛應用於解釋多種冰緣和寒區水文現象。後者指明凍土隨緯度、海拔和乾燥度變化。近年來從事冰凍圈與全球變化、西北水資源形成、變化及與社會協調發展研究。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5 程裕淇 地質學家。浙江嘉善人。193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38年獲英國利物浦大學博士學位。中國地質科學院名譽院長、研究員。曾任地質部副部長。早年在英國蘇格蘭提供了國際間系統研究交代型混合岩的範例,闡明其交代機理:發現川西丹巴遞進變質帶;發現昆陽富磷礦(1939),是中國尋找沉積磷礦床的突破。長期從事和領導中國鐵礦的研究和勘查以及早前寒武系的研究和總結,指出鐵礦找礦方向;提出鐵礦類型組和鐵礦成礦系列以及所有礦床的成礦系列的概念,促進了成礦學和早前寒武系研究。提出混合岩系列和混合岩化成礦的觀點,進行混合岩化作用的地質背景分類和區域變質岩石的詳細分類,闡明中國各時代變質岩系、岩帶的特徵,從而促進了變質地質學的發展。近年來關於變質岩深熔作用方面有初步開創性成果。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6 池際尚 岩石學家。女。湖北安陸人。 1941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 1947年和1949年獲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布侖茂學院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中國地質大學教授。50年代初發表的岩組學論文具有當時國際水平。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先後負責山東等地區域地質調查及北京南口花崗岩科研工作,特別是山東金剛石原生礦的科研工作,發表了大量論文,提出了我國金伯利岩的分類、命名的原則和方案,總結了各類金伯利岩的岩石學特徵,對尋找金剛石原生礦有重要指導意義,至今被沿用。80年代完成了獲獎成果《中國東部新生代玄武岩及上地幔研究(附金伯利岩)》。主編的《岩漿岩岩石學》和《費德洛夫法簡明教程》反映了當時國內外的最新成果,至今仍是重要的教學參考書。1980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7 丑紀范 大氣科學家。湖南長沙人。 195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北京氣象學院教授。早年從事數值天氣預報基礎理論和方法的研究,提出將數值天氣預報問題由原來的初-邊值問題推廣為廣義初-邊值問題,使問題更為可解和易於求解;將變分法和泛函分析引入數值天氣預報問題中,提出使用過去資料的理論和方法。論證了准地轉模式大氣溫壓場的演變與下墊面熱狀況的等價性,提出由歷史資料反求大氣要素和參數並使之與長期預報模式相匹配的方法。近年,研究大氣動力學長期演變的漸進性質,得到在特定情況下大氣動力運算元向外源的非線性適應特性,得到定常外源作用下大氣運動的自由度縮減的結果。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8 戴金星 天然氣地質與地球化學家。浙江瑞安人。1961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地質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70年代後期,在我國首先從事和倡導煤成氣研究,開辟了我國煤成氣勘探新領域。在全面系統研究我國天然氣的碳氫氦同位素特徵、建立鑒別各類天然氣理論及天然氣的成因分類、完善和發展煤成氣(烴)模式、煤成氣的富集規律、氣藏類型、天然氣聚集帶和聚集域、我國大中型氣田形成條件和控制因素,從而為中國第一大氣田——長慶氣田的發現提供了科學依據和預測、在研究中國東部(松遼盆地、渤海灣盆地、蘇北盆地和三水盆地等)無機成因氣及其氣藏形成條件,特別是無機成因CO2氣藏及烷烴氣藏等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成果。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 鄧起東 地質學家。1938年生於湖南雙峰。1961年畢業於中南礦冶學院地質系。曾任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副所長,現任該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主要從事活動構造和地震地質研究,對我國華北、山西、天山、阿爾泰山和青藏高原的活動構造和大地震區地震構造有深入的研究;對走滑、擠壓和拉張等不同類型構造的幾何學、運動學和形成機制有創造性發展;建立和發展了活動構造大比例尺填圖技術,發展了古地震研究,領導了全國活動構造地質填圖和研究工作,推進了定量活動構造學研究;系統編制了我國活動構造圖,總結了我國活動構造和應力場特徵,提出了新的運動學和動力學模式;主編完成了我國第一份經國家批准使用的地震烈度區劃圖,成為全國抗震設防標准;完成了大量城市和大中型工程活動構造及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為經濟持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這些不夠的話留郵箱,我這有文檔,還有一些
『叄』 請幫忙收集地理學的最新研究成果!急用~謝謝~
自然地來理學 - 地理自教育網 - www.dili.xueke.cn
運用自然地理學的研究成果,參與解決農業生產、工程建設、資源開發利用、地理環境污染和治理等問題,由此而發展了應用氣候...最新熱點 相關文章 沒有相關文章 網友評論:(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dili.xueke.cn/2006/2006-08-18/20060818204 ... 33K 2007-1-11 - 網路快照
『肆』 外國自然地理學專家
自然地理是研究自然地理環境的組成、結構、功能、動態及其空間分異規律的學科,是地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綜合性的分支科學有綜合自然地理學、區域自然地理學、古地理學等。部門性的分支科學有地貌學、氣候學、水文地理學、生物地理學、冰川學等。狹義的自然地理學僅指綜合自然地理學,部門自然地理學已逐步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狹義的自然地理學僅指綜合自然地理學。
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是自然地理環境,包括只受到人類間接或輕微影響,而原有自然面貌未發生明顯變化的天然環境,和長期受到人類直接影響而使原有自然面貌發生重大變化的人為環境。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環境是指地球表面,具有一定厚度的圈層,即岩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相互滲透的區間內的一個特殊圈層。它是在太陽輻射能、地球內能和生物能作用下形成的,比地球的其他圈層的特徵要復雜得多。在這里各種固體、液體、氣體狀態的物質同時穩定地存在並且相互滲透。只有在地球的這一部分才具有生物產生和繁衍的條件,並成為生物圈進一步發展的強大因素。人類出現後,又成為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的環境。
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內容隨著學科的發展越來越廣泛,但主要還是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的特徵、結構、成因、動態和發展規律;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間的相互關系,彼此之間的物質和能量的循環與轉化的動態過程;研究自然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研究各個區域的部門自然地理和綜合自然地理特徵,並進行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的評價,為區域開發提供科學依據;研究受人類干擾、控制的人為環境的變化特點、發展趨勢、存在的問題,尋求合理利用的途徑和整治措施。
人類的地理知識起源於遠古時代。但自然地理這一術語始用於17世紀,至18世紀後半期已廣為流行。自然地理學作為地理學中的一門學科,出現在近代地理學形成時期。自然地理學的發展大致可分為知識積累時期、近代時期、現代時期三個階段。
19世紀中期以前,地理學以地理知識的描述性記載為主,自然地理知識作為地理學的一個重要方面,主要是了解地球表面的自然現象、記錄山川形勢、游歷探索四方奇勝,進行探險、發現活動等。
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古埃及人就開始觀測尼羅河水位的變化。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希羅多德在《歷史》(又稱《希臘波斯戰爭史》)一書中敘述了尼河夏季洪水的動態規律,並且指出河口三角洲是由河流帶來的泥沙堆積而成。
希臘波斯戰爭
希臘波斯戰爭
以後,亞里士多德把地球表面各種自然現象作為土、水、火和氣四種基本原質的統一體。埃拉托色尼計算了地球的周長,用數學方法研究、確立地球表面經緯度和事物位置的方法,奠定了數理地理的基礎,並且將地球劃分出五個氣候帶。在歐洲,整個中世紀是封建閉塞和宗教觀念統治時期,地理學幾乎沒有取得什麼進步。
15~17世紀是地理大發現時期,人類的地理視野大大地擴展,不但最終證實了大地球形說的正確性和地球存在著一個統一的世界大洋,還發現了洋流,確定了南北半球的信風帶和對季風形成作出科學解釋。這一時期收集的大量地表自然現象資料,為17世紀下半葉探討海陸起源、植物和動物的分類等理論問題,以及綜合地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現象建立了基礎。
德國瓦倫紐斯總結了地理大發現時期的大量資料,發表了敘述和解釋地球表面自然現象一般規律的著作《普通地理學》。18世紀法國布豐研究了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認為人在改造自然界中有著巨大的力量,整個地球表面都有人類作用的烙印。這些都為自然地理學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准備。
在中國,公元前13世紀殷代甲骨文中已有關於天氣情況的記載。公元前11~前6世紀作於周代的的《詩經》記述了數十種地貌形態。戰國時期成書的《尚書·禹貢》依據名山大川的自然分界將當時的疆域分為九州,並就山川、湖澤、土壤、植被等對各州進行區域對比。《管子·地員》篇是首創土地分類的著作,綜合當時關於地貌、土壤和植被的知識,較為系統和詳細地把土地分為5大類20多個小類,並記述了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5)以前成書的《山經》對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自然條件以山為綱作了綜合性記述。公元六世紀初,酈道元完成《水經注》,對中國1252條河流水道的源流、脈絡和流經地區的地理情況作了詳細的注釋。11世紀時,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敘述了海陸變遷的事實,從河流沉積作用解釋華北平原的成因,從流水侵蝕作用論述了雁盪諸峰的形成,還詳細記載了物候現象。
徐霞客
徐霞客
17世紀上半葉,徐霞客對喀斯特地貌、火山地貌、河谷縱橫剖面發育、植物與環境的關系等作了詳盡的記載和科學的分析,特別是對中國西南地區喀斯特地貌的描述非常詳細,其中關於溶蝕窪地分類、鍾乳石和溶洞形成,以及峰林的類型、分布與地質構造之間關系等的論述是當時的最高研究水平。
19世紀初期德國洪堡和李特爾創建近代地理學。自然地理學開始成為一門獨立的分支學科。從這時起,自然地理學由單一的、表象的、靜態的自然地理成分和現象的研究走向把自然地理環境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綜合的、內在的和動態的研究。隨著自然地理學研究的深入,許多分支學科,如地貌學、氣候學、水文地理學、土壤地理學、植物地理學、動物地理學、冰川學、凍土學等迅速發展起來。
洪堡把自然地理環境看成一個整體,應用經驗的和歸納的比較法,對不同區域、不同地理環境進行比較研究,認為地球表面各種自然現象之間存在著因果上和區域上的相互聯系。他根據大量實地考察資料,論證了植物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與氣候的關系,創立植物地理學;還首創世界等溫線圖,研究了氣候的形成和分布,成為近代氣候學研究的開端。洪堡德的貢獻為自然地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分支學科奠定了基礎。
19世紀60年代開始,德國佩舍爾提倡用發生學觀點來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特徵,為自然地理學確立了地理學中分支學科的地位。李希霍芬創立了關於自然現象世界分布的一般概念,把自然地理學的研究論題引向地誌學,即闡明特定地區內務種事物相互因果關系。地誌學的概念受到赫特納支持並加以詳細論述,他的思想對德國自然地理學進展有深遠影響,其重要結果是將注意力轉向研究人類及其周圍自然界與生物環境之間的關系。
阿拉斯加冰川
阿拉斯加冰川
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期,彭克探討了地形的成因和形成過程,創用「地表形態學」 一詞。他還將阿爾卑斯山的第四紀冰期劃分為3個間冰期和4個冰期,對冰川學和第四紀地質學作出重要貢獻。20世紀初,施呂特爾提出景觀研究是地理學的中心目的,用歷史地理學方法探索文化景觀從原始(或自然)景觀演化的現象和過程。他把自然地理學研究的注意力引向研究人類活動所創造的人類居住地。20世紀30年代末期,特羅爾創建景觀生態學,對德國自然地理學的發展同樣有著深刻影響。
19世紀後半期,美國正處在西部大勘測時代,戴維斯在進化論思想影響下提出了侵蝕輪回學說,並提倡用「地形的解釋性描述」來闡述地貌發育過程,對地貌學的建立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以後,德國彭克又提出地貌演化學說。
19世紀後期,在德國地理學思想影響下,俄國沃耶伊科夫從事地球熱量與水分子衡研究,主張重視人類對環境的影響。俄國自然地理學創始人道庫恰耶夫在論述土壤形成時提出自然綜合體概念,並建立了自然地帶學說。以後,他還提出地理景觀概念,認識到人是地球表面的一個主要變動力量。
20世紀前半期。貝爾格、格里戈里耶夫等發展了自然地帶學說和景觀學說,為發展自然地理學基本理論作出重要貢獻。與歐美不同,蘇聯地理學家非常重視自然地理學研究,通常把研究注意力放在自然環境各個要素方面,自然地理學內部分化明顯,在自然區劃、景觀制圖、地球化學景觀、生物地理群落和古地理學等方面研究取得顯著進展。
中國近代地理學是在引進歐美近代地理學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1908年,張相文編著了中國最早的自然地理學教科書《地文學》,開創了中國近代地理教育。從20年代起,竺可楨對氣候學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中國地理學者對中國的地貌、氣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進行廣泛的考察研究,從50年代起對青藏高原、黃土高原、新疆、黃淮海平原和海岸帶,以及冰川、凍土、沙漠等進行了系統考察,自然區域研究迅速發展。
從60年代開始,地理學出現了重大變革,建立了地理系統學說,從學科分化走向新的綜合。在綜合研究的基礎上,又發展了新的分支學科。在研究方法上,引進了電子計算機和遙感技術,加強了定量分析研究。
這時期的自然地理學注重定量分析,並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緊密結合。主要是通過建立綜合性實驗站和使用遙感技術,觀測自然地理系統內的能量和物質的轉換形式、動態過程,獲取范圍廣和連續的各種自然地理信息,應用數學方法和電子計算機處理和分析各種信息,通過模擬實驗建立系統結構模式和動態變化的數學模式等,深入研究自然地理系統的結構特徵,預測變化趨向。
注意運用生態學的觀點對自然地理系統進行研究,注重人類對環境作用的後果,並由此而發展了生態地理學、景觀生態學等。
加強了應用研究。運用自然地理學的研究成果,參與解決農業生產、工程建設、資源開發利用、地理環境污染和治理等問題,由此而發展了應用氣候學、應用地貌學、資源地理學、環境地理學、醫學地理學等應用性分支學科。
『伍』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截至2014年底,地理資源所共有在研項目/課題1160項。其中,主持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項目5項、承擔課題30項,主持中國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重大項目1項、課題9項,主持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項、課題18項,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項目7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1項、課題7項、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項目2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重大研究計劃項目2項、重點項目18項、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1項、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1項、面上項目205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41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5項,「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3項;承擔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項目2項、課題10項,中國科學院重點部署、創新集群及重要方向項目15項,中國科學院STS項目14項,中國科學院科研裝備研製項目2項;承擔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衛星及應用產業專項項目2項,科學技術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4項、科學技術部國際合作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對外交流國際合作項目5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2項;承擔經費在100萬以上國家部委委託項目14項、與地方政府合作項目48項。
2014年,地理資源所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獎11項。其中,第一完成單位的成果「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共享國家平台構建、關鍵技術與應用服務」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二完成單位的成果「南海及周邊地區遙感綜合監測與決策支持分析」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毛烏素沙地砒砂岩固沙造田技術研究應用及其生態改善作用」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重金屬污染農田污染物阻隔技術集成及應用」獲北京市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2014年,地理資源所共發表論文1805篇,其中SCI和SSCI刊物收錄論文750篇,中國國內刊物913篇,EI、ISTP及其他國外刊物論文142篇。出版學術著作(地圖集)50部,獲得受理和授權專利24項,獲得計算機軟體著作權60項,完成區域(全國)發展規劃31項。19份咨詢報告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批示或被中辦、國辦刊物採用。 地理類 《地球信息科學學報》是地球信息科學領域的學報級綜合性學術期刊,主要刊登以地球系統信息流為主要研究對象、以地球信息機理、地球信息認知方法、地球信息時空圖譜、「數字地球」戰略以及全球變化等科學問題為研究內容的原創性學術論文、創新型工程應用論文以及相關評論與簡訊;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資料庫(CSTPCD,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其總被引頻次、影響因子總排序和學科排序逐年上升。在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版)中,《地球信息科學學報》已躋身於先進期刊之列,2010-2013年連續3年影響因子排名測繪科學技術學科領域第二名。
《地理學報》是中國地理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主辦的學報級綜合性學術刊物,主要刊登能反映地理學科最高學術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地理學與相鄰學科的綜合研究進展,地理學各分支學科研究前沿理論,與國民經濟密切相關並有較大應用價值的地理科學論文。
《地理研究》(GEOGRAPHICAL RESEARCH)是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主辦的綜合性地理學學術期刊,主要刊登地理學及其分支學科、交叉學科的具有創新意義的高水平學術論文,以及對地理學應用和發展有指導性的研究報告、專題綜述與熱點報道等。2008年影響因子達到2.246。 資源類 《自然資源學報》是由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主辦的自然資源科學研究的綜合性學術刊物,主要報道自然資源學科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自然資源的數量與質量評價、自然資源研究中新技術與新方法的運用、區域自然資源的管理及可持續發展等研究成果,綜述和簡要報道中國國內外自然資源研究進展和發展趨勢。《自然資源學報》連續7次被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評為「中國百種傑出學術期刊」;2008年和2011年被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評為「中國精品科技期刊」;2012年被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圖書館和中國學術期刊電子雜志社評為2012年度「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2006—2011、2013年獲得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項目資助。
《資源科學》是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刊登資源科學領域具有創新性的論文,報道最新的研究成果,發表相關的學術評論,介紹學科的前沿動態,為建立和發展資源科學理論體系、促進中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資源管理服務。
『陸』 中國古代著名地理學家有哪些分別有哪些成就
裴秀(223~271年),字季彥,西晉時著名地理學家、制圖理論家。他領導和組織編製成《禹貢地域圖》18篇,是中國和全世界見於文字記載的最早歷史地圖集。他第一次明確建立了中國古代地圖的繪制理論——「制圖六體」。而且是中國古代唯一的系統制圖理論。
酈道元(約466~527),字善長,北魏范陽(今河北省涿縣)人。他一生閱讀了大量地理著作,並對我國的自然、地理作了大量的調查、考證和研究工作,以《水經》為藍本,撰寫出了一部地理學巨著——《水經注》,共計40卷,約30萬言,記述了大小河道計1252條。使原先僅記述137條河流、僅一萬余字的《水經》擴大了20餘倍,對於研究我國古代歷史和地理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水經注》也是一部頗具特色的山水游記。
徐霞客(1587~1641),原名弘祖,字振之,別號霞客,江陰人。21歲開始出遊,30年間歷盡艱險,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將其觀察所得,按日記載。被後人編輯整理成60餘萬字的《徐霞客游記》,不但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被譽為「千古奇書」。
魏源(1794~1857),原名遠達,字默深,湖南邵陽人。鴉片戰爭以後,西方列強侵入中國,而中國人對外國知之甚少,於是他決定編寫《海國圖志》。這本書的基礎是林則徐主持編寫的《四洲志》,在朋友的鼓勵下,他僅僅半年就完成了五十卷的《海國圖志》,後來又花四年時間精心擴充到六十卷,到1852年,編成一百卷。這本書是近代第一部由中國人自己編的介紹世界各國國情的著作。包括了政治、經濟、軍事、歷史、地理、文化等各方面,而且在書中魏源還重點介紹了自己抵抗侵略、民族自強的重要思想。
『柒』 地理名家以及他的成就
1、徐霞客
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市)人。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他經30年考察撰成的60萬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記》,被稱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跡遍及今21個省、市、自治區 ,「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處,探幽尋秘,並記有游記,記錄觀察到的各種現象、人文、地理、動植物等狀況。
2、阿爾弗雷德·魏格納
1880年11月1日生於柏林,1930年11月在格陵蘭考察冰原時遇難。德國地質學家、氣象學家,大陸漂移說創立者。
3、莫霍洛維奇
克羅埃西亞地球物理學家。他發現了地殼和地幔之間的界面;後來這個界面就被命名為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簡稱莫霍面)他生於伊斯特拉半島的沃洛斯克。
4、埃拉托斯特尼
公元前276年出生於昔蘭尼,即現利比亞的夏哈特;公元前194年逝世於托勒密王朝的亞歷山大港,希臘數學家、地理學家、歷史學家、詩人、天文學家。埃拉托斯特尼的貢獻主要是設計出經緯度系統,計算出地球的直徑。
5、酈道元
南北朝時期北魏官員、地理學家。酈道元年幼時曾隨父親到山東訪求水道,少時博覽奇書,後又游歷秦嶺、淮河以北和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考察河道溝渠,搜集有關的風土民情、歷史故事、神話傳說。
酈道元撰《水經注》四十卷。且其文筆雋永,描寫生動,既是一部內容豐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優美的山水散文匯集。可稱為中國游記文學的開創者,對後世游記散文的發展影響頗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但均已失傳。
『捌』 國內知名人文地理學研究者有哪些院士、教授等
陸大道: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經濟地理學家、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
顧朝林:
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常務理事,建設部城鄉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地名與行政區劃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教育部地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建設部城市規劃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建設部城市規劃專業評估委員會委員。
保繼剛:
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廣東地理學會理事長、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院長、旅遊學院院長。
袁書琪:
中國地理學會理事暨地理教育委員會副理事長、人文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旅遊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地理交約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林學會森林公園分會常務理事、中國營銷學會旅遊營銷專家委員會專家、中國生態學會旅遊生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區域旅遊專業委員會委員、福建省地理學會副會長、福建省教育學會理事暨地理教學研究會會長、福建省區域地理學會副會長、福建省旅遊學會副會長、福建省交通協會常務理事、福建省政府旅遊發展顧問。
吳傳鈞:
地理學家、經濟地理學家、人文地理學家、地理教育家。他在學科建設、學術組織、人才培養以及地理學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等方面均有重要建樹。是我國經濟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的重要奠基者。在基礎理論建設方面,他提出經濟地理是自然—技術—經濟三結合的邊緣學科,地理學的中心任務是研究人地關系地域系統的形成過程、結構特徵、發展趨向和優化調控等的新論述。
李旭旦:(1911~1985),中國地理學家。1911年9月8日生於江蘇江陰,1985年7月8日卒於南京。1934年中央大學地理系畢業。1936年赴英國劍橋大學進修,獲碩士學位。1939年回國後曾任中央大學地理系教授、系主任,南京大學地理系主任,南京師范學院地理系主任。先後擔任《地理學報》總編輯和《地理知識》主編。1983年任中國地理學會人文地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主要致力於人文地理學、區域地理學和地理教育理論的研究,他在普及地理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譯著有《人地學原理》(與任美鍔合譯)、《地理學思想史》等。著有《白龍江中遊人文地理觀察》、《中國地理區之劃分》等。主編有《人文地理學概說》和《人文地理學論叢》等。
『玖』 華南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的科研成果
序號 教材(教學用書)名稱 作者(排名) 出版日期 出 版 單 位
1 自然地理學 劉南威( 1 ) 2000 科學出版社
2 綜合自然地理 劉南威( 1 ) 2001 科學出版社
3 導游學教程 徐頌軍( 2 ) 2001 中山大學出版社
4 自然地理學實驗與實習 楊士弘( 1 ) 2002 科學出版社
5 《地理圖像系統與信息》 羅壽枚( 2 ) 2003 北京三聯書店
6 《專題制圖原理及其計算機應用》 羅壽枚( 2 ) 2001 湖南地圖出版社
科研成果(我院教師發表的被 SCI 和 EI 刊物收錄的論文目錄)
序號 論 文 名 稱 作者(排名) 發表日期 發表刊物、會議名稱
1 The age of the 「old red sand」 on the coasts of south Fujian and west Guangdong , China Wu Zheng(1)
(吳正等) 2000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45( 13 )
2 Palaeo-Monsoon activities of Mu Us Desert, China since 150ka Li Baosheng(1)
(李保生) 2000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162
3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Sediments in the Yutian-Hotan Oasis, South Xinjiang, China Li Baosheng(1)
(李保生) 2002 Acta Geologica Sinica, 76 ( 2 )
4 Quaternary glaciation in Bailang River Valley, Qilian Shan Zhou Shangzhe(1)
(周尚哲等) 2002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Vol. 97/ 98.
5 Geomorphology of the Urumqi River Valley and the uplift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in Quaternary Zhou Shangzhe(1)
(周尚哲等) 2002 Science in China (D), 2002 ,45(11)
6 Geomprphologic evolu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 Shaluli Mountain region ring the Quaternary Zhou Shangzhe(1)
(周尚哲等) 2004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5,50 ( 1 )
7 A bayhead chenier at Chengwan, South China Wang Wei(1)
(王為等) 2004 Jof Coastal Research
(Special Issue)(43)
8 Possible solar forcing of decades- to century-scale climate change i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arim Basin Zhong Wei(1)
(鍾巍等) 2004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9 (11)
9 An approach to the fluctuation mechanism of Ecotone Sun Wu(1)
(孫武等) 2002 J.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14 (1)( EI)
10 Effects of multiple soil conditioners on a mine site acid sulfate soil for veriver growth Xu Songjun(2)
徐頌軍 2004 Pedosphere , 14 ( 3 ) 序號 著 作 名 稱 作者(排名) 出版日期 出 版 單 位
1 風沙地貌與風沙工程學 吳正(1) 2003 科學出版社
2 風沙地貌研究論文選集 吳正(1) 2004 海洋出版社
3 網路化資源環境信息系統技術、方法與應用 遲國彬(2) 2003 科學出版社
4 珠江口地區風暴潮沉積研究 王為(3) 2002 廣東科技出版社
5 中國沙漠形成演化氣候變化與沙漠化研究 李保生(參著) 2002 海洋出版社
6 中國沙漠與沙漠化研究 李保生(參著) 2003 河北人民出版社
7 廣東古兜山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 徐頌軍等(2) 2004 中國林業出版社
8 城市生態環境學 楊士弘(1) 2002 科學出版社
9 中國的北回歸線 劉南威(1) 2001 科學出版社
10 港澳珠江三角洲可持續發展測評報告 陳忠暖(1) 2005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1 中國日本全新世環境演變對比研究 丘世鈞(章主筆) 2002 廣東科技出版社
12 中國區域地理 韓淵豐(1) 2000 廣東高教出版社
13 專題制圖原理及其計算機應用 羅壽枚 (1) 2001 湖南地圖出版社
14 地理圖像系統與信息 羅壽枚( 2 ) 2003 北京三聯書店
15 Photoshop7.0 技巧與實例 胡偉平 ( 3 ) 2003 冶金工業出版社
16 識花認草 徐頌軍( 1 ) 2002 廣東人民出版社
17 21世紀科技前沿知識100 例 徐頌軍參編 2001 廣東高教出版社
18 《地理景觀》(城市景觀部分) 肖玲( 4 ) 2000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1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大詞典(第五卷) 張加恭(參編) 2002 商務印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