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歷年高中會考地理試卷

歷年高中會考地理試卷

發布時間: 2021-03-04 02:59:31

高中地理會考試卷及答案

網路一下。 網路文庫裡面有的。

② 請問你有近三年的高中畢業會考地理試題嗎

一、生態問題
1、水土流失問題
我國典型地區:
黃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區
產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季風氣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黃土土質疏鬆黃土高原)。
(2)人為原因:植被的破壞;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開礦。
治理的措施:
壓縮農業用地,擴大林、草種植面積;植樹造林;小流域綜合治理。
治理的意義:
有利於因地制宜地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使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可以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當地經濟
發展,改善農民生活條件,提高生活質量;有利於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建立良性生態系統;建立生
態農業模式,有利於促進生態和經濟可持續發展。
2、荒漠化問題
我國典型的地區:
西北地區(新疆、青海、內蒙等地)
產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全球變暖,蒸發旺盛;處於內陸地區,降水少;鼠害;蝗害。
(2)人為原因:過度放牧;過度樵採;過度開墾;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線等工程建設保護不當。
治理措施:
制定草場保護的法律、法規,加強管理;控制載畜量;營造「三北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還牧;
建設人工草場;推廣輪牧;禁止採伐發菜等
治理意義:
有利於因地制宜地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使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可以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當地經濟
發展,改善農民生活條件,提高生活質量;有利於保護土地資源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有利於促進生
態和經濟可持續發展。
3、乾旱缺水問題
我國典型地區:
華北地區、西北、長江中下游地區
華北地區:
產生原因:(1)自然原因:溫帶季風氣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徑流量小;降水變率大;春季蒸發旺盛。
(2)人為原因:人口稠密、工農業發達,需水量大;水污染嚴重;浪費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種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調;修建水庫;控制人口數量,提高素質;減少水污染;減少浪費,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業的發展;發展節水農業;採用滴灌、噴灌農業灌溉技術,提高利用率;實行水價調節,樹立節水意識;海水淡化等。
(思考:我國東北地區為何沒有形成春旱?)
4、土壤次生鹽鹼化
我國典型地區:
黃淮海平原、寧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產生原因:(1)自然原因:頻繁的旱澇氣候(黃淮海平原);地形低窪;大氣降水少,以灌溉水源為主。(2)人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設(渭河平原)
治理措施:引淡淋鹽;井排井灌;生物措施;農田覆蓋;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採取噴灌、滴灌技術等
5、地面下沉、沿海地區鹽澤化
我國典型地區:
北方廣大地區和南方城市
產生的原因:
過度抽取地下水
治理措施:
控制抽取地下水;實行雨季回灌
6、赤潮
我國典型地區:
珠江口、杭州灣、渤海等
產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氣溫高;靜水;靜風;海域相對封閉。
(2)人為原因:沿岸地區人口稠密、經濟發達,排入海洋的工業和生活污水多;農業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化肥、農葯;由於海洋開發程度高和養殖業規模的擴大,嚴重的污染了養殖水域。
二、自然災害(既有天災,又有人禍)
1、洪澇災害
我國典型地區:
東北;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產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降水持續時間長,降水集中(如長江流域的梅雨天氣);夏季風的強弱變化(副高強:南旱北澇;副高弱:南澇北旱);台風的影響;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勢低窪(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樹枝狀水系);河道彎曲(荊江河段);厄爾尼若現象等。
(2)人為原因:濫砍濫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劇,河床抬升;圍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設(渭河流域)
治理措施:植樹造林,建設防護林體系;退耕還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彎取直,加固大堤;開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區;建立洪水預報預警系統等。
2、沙塵暴現象
我國典型地區:
西北;華北地區
產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快行冷鋒天氣影響;氣候乾旱,降水少;春季大風**數多;地表植被稀少等
(2)人為原因:過度放牧;過度樵採;過度開墾
治理措施:
制定草場保護的法律、法規,加強管理;控制載畜量;營造「三北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還牧;
建設人工草場;推廣輪牧;禁止採伐發菜等
3、地震
我國典型地區:
東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區
形成原因:
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動劇烈。
造成重大人員和財產損失的原因可能有:
震級大,破壞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淺源地震發生的時間可能在夜間;誘發其他災
害等
減輕災害的措施:
積極開展防災、減災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環保和減災意識;建立災害監測預報體系;加強地質災
害的管理,建立健全減災工作的政策法規體系;提高建築物的抗震強度;植樹造林,建立防護林體系;
加強國際合作等。
4、西南地區地質災害嚴重
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山區面積廣大,岩石破碎,風化嚴重 ; 干濕季分明、暴雨集中 ;地殼運動強烈、山體中斷層發育。
(2)人為原因:對植被的破壞
治理措施:
恢復植被三、農業區位分析
1、灌溉農業區位分析
典型地區:
寧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分析自然區位因素:
熱量充足,溫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不足:
水資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風雪影響;土壤的鹽鹼化等
2、商品穀物農業
典型地區:
東北地區
分析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地形平坦開闊;耕地面積廣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會經濟因素:地廣人稀,農產品商品率高;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場廣闊;工業比較發達;國家政策扶持。
不足:
熱量不足;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劇;土壤肥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和凍害的影響等。
與美國商品穀物農業比較:
相同點:農業地域類型相同;地廣人稀,農產品商品率高;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場廣闊;工業比較發達;農業生產過程的自然條件相似。
不同點:經營方式不同,美國以家庭農場主生產為主,我國以國營農場位主;科技水平存在差異;專業化水平不同;糧食單產不同,美國糧食單產高
3、我國水稻種植業
典型地區:
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分析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熱量充足,雨熱同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網密布,水源充足。
(2)社會經濟因素:機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場廣闊;工業比較發達;科技發達;國家政策扶持。
不足:
人多地少;受台風、暴雨造成的洪澇災害影響;酸雨危害
4、畜牧業
典型地區:
內蒙古草原(四大草場:內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分析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草場面積廣闊;沒有大型食肉動物;東部地區夏季降水多些,有利於牧草生長(降水從東向西遞減)。
(2)社會經濟因素:牧業生產經驗豐富;市場潛力廣闊;國家政策扶持等
不足:
氣候乾旱,降水少;草場退化;荒漠化加劇;冬季暴風雪、寒潮影響;鼠災、蝗災嚴重。
5、乳畜業
典型地區:
西歐、美國東北部、紐西蘭等地區和國家
分析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氣候溫和濕潤,不利於種植業成熟,有利於多汁牧草的生長;草場面積廣闊;地形平坦,平原面積廣(紐西蘭除外)
(2)社會經濟因素:城市分布集中,人口密集,消費市場廣闊;交通便捷。
6、大牧場放牧業
典型地區:
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分析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氣候溫和,草類茂盛;草場面積大
(2)社會經濟因素: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距離海港近;交通條件改善,冷藏技術的進步。
7、混合農業(見必修下冊書16)
8、郊區農業
典型地區:
上海市郊區農業
分析區位:
(1)自然因素:熱量充足,雨熱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會經濟因素:市場消費量大;交通方便;發展花卉、蔬菜等農作物單位面積的價值高,可獲得更高的經濟利益;土地面積小,有利於集約化生產。
發展方向:綠色農業;觀光農業;生態旅遊
四、工業區位分析
1、遼中南重工業基地
區位分析:
(1)地理位置:瀕臨渤海、黃海;靠近俄羅斯、朝鮮、韓國;地理位置優越。
(2)自然因素:氣候溫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遼河為水源。
(3)社會經濟因素:煤鐵資源豐富;水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農業資源支持;國家政策支持;國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等。
不足:
許多礦產資源瀕臨枯竭,資源相對不足;水資源不足;科技發展水平不高;產業結構相對單一;市場經濟不發達,計劃經濟影響大;區內環境污染大。
調整措施:
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和第三產業;加強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大力發展科技,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改革開放的力度,積極引進外資;治理環境污染。
2、京津唐工業基地(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區位分析:
(1)地理位置:位於溫帶季風區,瀕臨渤海,區內有全國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經濟中心,地理位置重要。(2)自然因素:溫帶季風區,氣候溫和,地形平坦。
(3)社會經濟因素:資源豐富(華北油田、開灤煤田、長蘆鹽場、棉花等);交通便利(海運、鐵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類型齊全);科技發達;勞動力豐富;市場廣闊;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
不足:
水源、能源不足;污染嚴重
發展方向:
資源型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3、滬寧杭工業基地(我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最高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區位分析:
(1)位於亞熱帶地區;瀕臨長江、東海,地理位置優越。
(2)自然因素: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足,降水豐富,雨熱同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網密布,水源充足。
(3)社會經濟因素:歷史悠久;工業基礎雄厚;科技力量強;水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素質高;市場廣闊;經濟腹地寬廣;工業聯系好;政策扶持;浦東開發提供新的發展機遇;豐富的農副產品等。
不足:
能源、資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緊張;污染嚴重。
發展:
高、精、尖方向發展;結構輕型化。
4、珠江三角洲輕工業基地(輕工業為主)
區位分析:
(1)地理位置:位於亞熱帶地區,瀕臨南海,靠近港澳地區。
(2)自然因素: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社會經濟因素:海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靠近港澳地區便於引進外資和技術管理;地處僑鄉, 藉助華僑和華人引進外資和技術;市場經濟發達。
不足:能源、資源不足

③ 高中地理會考考些什麼,

你好,我是大學本科地理專業的,一下是考點,希望對你有用。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和地圖
1.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是宇宙中的一個天體
地球的宇宙環境。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日地關系
太陽系概況。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
太陽能量的來源。
太陽活動及其對地球的影響。
(3)地球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軸。兩極。經線。本初子午線。經度。赤道。緯線。緯度。經緯網及其意義。
東、西半球的劃分。南、北半球的劃分。高、中、低緯的劃分。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
時區的劃分。日界線。國際標准時間。北京時間。區時的應用。
地球自轉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地球公轉的方向、軌道、速度和周期、黃赤交角。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4)宇宙探測
宇宙探測的意義。宇宙探測的現狀。
2.大氣
(1)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
大氣的組成。
大氣垂直分層及各層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2)對流層大氣的熱狀況和大氣的運動
大氣的受熱過程。
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氣溫分布的一般規律
大氣垂直運動和水平運動的成因。三圈環流與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大氣環流與水熱輸送的關系。
(3)大氣降水
降水的時間變化。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4)天氣、氣候與人類
鋒面、低壓、高壓、鋒面氣旋等天氣系統的特點。
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光、熱、水、風等氣候資源及其利用。
寒潮、台風、暴雨、大風等氣象災害的危害及防禦。
地球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酸雨等現象產生的原因及危害。
(5)氣壓、氣溫、降水等值線圖、柱狀圖等圖形語言的解讀和應用。
3.海洋
(1)海水的性質和運動
海洋表層平均鹽度、溫度的分布和變化規律
洋流。洋流的分布規律。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2)海洋開發
海洋資源的主要類型及其開發利用現狀與前景。
海洋空間的重要性、開發利用現狀與前景。
中國鄰近海域,主要漁場和海洋水產,主要鹽場。
(3)海洋環境保護
主要的海洋環境問題。保護海洋環境的主要措施。
4.陸地
(1)陸地的組成要素和地殼變動
主要造岩礦物。三大類岩石。地殼物質循環的組成、過程及其對地表的影響。
板塊構造學說的主要內容。板塊運動對地表的影響。
陸地水體類型及其相互關系。自然界的水循環及其意義。
生物在陸地環境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土壤的形成及其在陸地環境中的作用。
(2)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地域分異規律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地域分異規律。
(3)陸地資源和地質災害
陸地自然資源的特點。陸地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資源問題。
中國主要自然資源的特點。
主要地質災害及其防禦。

5.地圖
地圖上的方向和比例尺。
常用圖例、注記。
海拔(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度。 等高(深)線和地形圖。地形剖面圖。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1.人類的生產活動與地理環境
(1)農業
農業區位因素
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及其特點。
中國主要農作物的分布。中國的畜牧業和水產業。
(2)工業
工業區位因素。工業發展與區位的關系。
不同類型工業區的特點。
中國主要工業基地和工業中心的分布、特點和形成條件。
2.人口與環境
(1)人口的再生產
影響人口增長和分布的主要因素。
世界人口的增長。世界人口的分市。
中國人口的增長和分布。中國的人口政策。
(2)人口數量與環境
人口數量與環境的關系。
不同地區的人口增長狀況。
環境承載力。合理容量。控制人口數量的意義。
(3)人口素質與環境
影響人口身體素質的主要環境因素。
人口的文化素質對環境的影響。
(4)人口遷移與環境
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我國人口遷移的現狀和原因。
3.人類的居住地——聚落
(1)聚落的形成
鄉村、城市的起源及發展。
(2)城市的區位
自然、經濟、社會等因素對城市發展的影響。
(3)城市化
城市化及其進程。
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以及解決途徑。
(4)城市地域結構
城市地域功能分區。不同城市地域結構的特點。
城市的合理規劃。
4.人類活動的地域聯系
(1)人類活動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及作用
人類活動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交通運輸、通信、商業、服務業等)及作用。
(2)交通運輸和通信
主要運輸方式及其特點。
交通運輸線、站的區位因素。交通運輸網的形成與發展。
中國主要交通運輸線、鐵路樞紐和港口。
城市的道路交通網路。
現代通信手段和通信網路的作用。
(3)商業貿易
商業中心的區位因素。商業網點的布局。
中國主要商業中心,主要進出口商品,主要貿易國家和地區。
當代金融、貿易的國際聯系及特點。
5.文化景觀
(1)文化景觀
文化景觀的形成。文化景觀與環境的關系。
(2)文化源地與文化傳播
文化源地。文化傳播、文化擴散的主要途徑。
6.旅遊活動與環境
(1)旅遊活動及其作用
旅遊活動的特點。旅遊活動的作用。
(2)地理環境與旅遊
旅遊資源及其特性。旅遊資源的價值。
中國的旅遊資源。
旅遊景觀欣賞的基本要求。
(3)旅遊活動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旅遊活動中的環境問題。
旅遊活動的規模應與環境承載力相適應。
7.世界政治經濟地理格局
(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世界政治多極化趨勢。國際政治的地緣合作與沖突。
(2)世界經濟地理格局
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經濟全球化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國際經濟的區域合作與競爭。
(3)綜合國力
綜合國力的影響因素。提高綜合國力的途徑。

8.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
(1)環境問題
環境問題的產生。
環境問題的防治。
中國的環境問題與環境保護。
(2)可持續發展
人地關系的演變。
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和原則。
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第三部分 世界地理
1.世界地理概況
(1)世界的陸地和海洋
世界海陸分布。海底地形。陸地地形。
(2)世界的居民和國家
世界主要人種的分布。
世界的國家和地區。
2.世界地理分區
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歐洲西部,歐洲東部和北亞,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極洲。
各區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區域特徵。
3.世界主要國家的地理特徵
日本,印度,埃及,德國,俄羅斯,美國,巴西,澳大利亞。
第四部分 中國地理
1.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劃
地理位置。國土構成。行政區劃。
2.中國的民族
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國民族分布特點及主要少數民族的地區分布。
3.中國的地形
地形的總體特徵。各類地形的特徵和分布。
地形對中國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影響。
中國地震帶和火山的分布。
4.中國的氣候
冬、夏季氣溫分布特點及其成因。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及其成因。季風活動對降水的影響。季風區和非季風區。
氣候的主要特徵。
主要氣象災害及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5.中國的河流和湖泊
外流區和內流區。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徵。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
長江、黃河、珠江的概況;水系及水文特徵;經濟意義;開發利用和治理。
京杭運河概況。
6.中國的區域差異
中國三大自然區的空間位置和基本特徵。
東部季風區內部的差異。
中國自然區域差異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7.北方地區
地理位置和范圍。
氣候、地形特徵及其與農業生產、災害防治的關系。
重工業基地和能源工業基地。
主要城市。
8.南方地區
地理位置和范圍。
氣候、地形特徵及其與農業生產、災害防治的關系。
輕紡工業和有色金屬工業。
主要城市。
9.西北地區
地理位置和范圍。
氣候、地形特徵。農、牧業生產特點。保護草原,治理沙漠。
主要礦產地。
主要城市。
10.青藏地區
地理位置和范圍。
高寒氣候。農牧業生產特點。
能源和礦產資源。
主要城市。
11.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
地理位置和范圍。
經濟發展的特點。
台灣省的地形、自然資源和主要城市。
12.中國國土的整治與開發
水土流失發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
荒漠化產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大型水利工程建設及流域綜合治理。
資源的跨區域調配。
山區開發面臨的問題及綜合開發途徑。
農業低產區存在的原因及綜合治理。
商品農業發展的條件、問題及發展趨勢。
交通建設對區域發展的意義。重大交通工程建設面臨的困難及解決措施。
海島、海域開發的意義、面臨的問題及環境保護。
城市發展面臨的問題,城市新區發展的模式。

④ 求2012-2016高中地理會考試卷

地球表面(包括生物圈,可以和生物掛鉤,從而更好地認識地理):地理殼專-景觀殼-地球表屬層-大氣圈底部-岩石圈表層-水圈-生物圈-人類圈-陸地-海洋-山脈-大陸架-氣候-植被。
人類生活:鄉村-集鎮-城市-人種。
地圖(包括中國地圖和地理,還有氣候地圖,地形圖,經濟社會地圖,自然地圖,地勢圖等)
在西歐,地理學分為通論地理學(即部門地理學)和專論地理學(即區域地理學)兩部分,通論地理學中分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大分支下再分次級分支學分次級分支學科。
自然方面
自然地理學利用生物學來研究,是一種系統的地理學、了解全球性植物群和動物區系樣式,利用數學、物理學來研究地球本身的運動以及它和其他太陽系中星體的關系,是研究位置和空間上地球變化的學科。
屬性

⑤ 高中會考地理知識點匯總

關鍵詞: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的學習技巧,你都知道多少?

在學習初中地理的時候,需要有專業的方式,認真了解,了解所學的知識,明確各部分的知識點及其相互關系之外,我們還必須充分的運用這方面的知識,使我們的初中地理成績更好,使自身得到更好的發展.

並且在學習當中如果有自己解決不了問題,需要和老師進行討論,這樣可以及時的把每一個難點都解決掉,並且加上教科書知識以及可以課外的知識,可以使自己的知識內容更加的豐富,讓自己的初中地理成績有所提高,但是學到的知識需要在一段時間之後進行再次練習,否則可能會出現忘記的情況.

以上就是學習初中地理的技巧,通過以上的內容,學會以上的方式之後自身的成績會有一定的提高.

⑥ 我要福建省歷年的高中地理會考試卷

⑦ 地理會考試卷及答案

2O10年浙江省普通高中會考地理(湘教版) 2010年6月
考生須知:
1、全卷分試卷Ⅰ、Ⅱ和答卷Ⅰ、Ⅱ。試卷共6頁,有兩大題、38小題,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鍾。
2、本卷答案必須做在答卷Ⅰ、Ⅱ的相應位置上,做在試卷上無效。
3、請用藍、黑墨水鋼筆或圓珠筆將姓名、准考證號分別填寫在答卷Ⅰ、Ⅱ的相應位置上。用鉛筆將答卷Ⅰ上的准考證號和學科名稱所對應的括弧或方框內塗黑。
試卷Ⅰ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35小題,每小題2分,共7O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並用鉛筆在答卷Ⅰ上將該選項對應的字母塗黑。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1、地球外部圈層中最活躍的是( )
(A)大氣圈 (B)水圈
(C)岩石圈 (D)生物圈
2、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與等壓線( )
(A)平行 (B)斜交
(C)垂直 (D)重合
3、「一江春水向東流」反映的水循環環節是( )
(A)下滲 (B)蒸發
(C)地下徑流 (D)地表徑流
4、為緩解杭州市區交通擁堵問題,最值得提倡的出行方式是( )
(A)乘火車 (B)開私家車
(C)坐公交車 (D)騎摩托車
5、大量排放二氧化硫容易造成的環境問題是( )
(A)酸雨 (B)全球變暖
(C)土地荒漠化 (D)臭氧層破壞
6、下列屬於氣象災害的是( )
(A)海地地震 (B)「莫拉克」台風
(C)印尼海嘯 (D)希臘森林火災
7、田納西河流域治理的核心是( )
(A)保護生態環境 (B)綜合開發水資源
(C)發展旅遊產業 (D)發展高耗能產業
8、導致20世紀50年代魯爾區煤炭工業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
(A)煤炭資源耗盡 (B)交通條件滯後
(C)廉價石油競爭 (D)產業政策限制
9、城市化的主要動力是( )
(A)人口數量增多 (B)生態環境改善
(C)社會經濟發展 (D)用地規模擴大
10、我國大量農民進城務工、經商的意義在於( )
(A)促進人口的有序流動 (B)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
(C)加速區域城市化進程 (D)提升農業的產業地位
11、近年來,太湖多次發生嚴重的藍藻污染事件,解決該污染的根本措施是( )
(A)引長江水凈化 (B)積極動員市民打撈
(C)控制污染排放 (D)大力發展水產養殖
地質時期廣東丹霞山區是一個大型內陸盆地,沉積了巨厚的紅色岩層。後來由於地殼運動和外力作用形成了一片紅色山群(丹霞地貌)。讀圖1回答12~13題。

12、該地區的紅色岩層屬於( )
(A)砂岩 (B)花崗岩 (C)板岩 (D)玄武岩
13、形成紅色山群陡峭特徵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地殼上升運動 (B)流水侵蝕作用
(C)流水沉積作用 (D)風力侵蝕作用
2009年7月22日上午,我國境內發生了本世紀最為壯觀的一次日全食天象。讀圖2回答14~15題。

14、日全食發生時,被全部遮蓋的太陽外部圈層是( )
(A)平流層 (B)日冕層 (C)色球層 (D)光球層
15、日全食發生時天空仍然是灰濛蒙的,與之相關的大氣削弱作用主要是( )
(A)散射 (B)反射 (C)折射 (D)吸收
圖3為中心地服務范圍示意圖。回答l6~17題。
16、與乙相比,甲中心地( )
(A)級別高 (B)同等級中心地數量多
(C)服務范圍小 (D)提供商品貨物種類少
17、近年來,甲城市工業企業不斷向城市外緣遷移的主要原因是( )
(A)降低運輸成本 (B)減輕城市中心區環境壓力
(C)提高生產效率 (D)拓展城市的地域空間范圍
圖4為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某區域加工製造業重心轉移示意圖。回答l8~19題。
18、我國吸引日本、韓國製造業遷入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條件便利 (B)自然條件優越 (C)工資水平較低 (D)勞動力素質高
19、目前,日本、韓國相關企業主要向海外生產基地提供( )
(A)技術服務 (B)原料供應 (C)基礎設施 (D)能源保障
圖5中寧波到福州的沿海鐵路於2009年9月27日建成通車回答2O~21題。
20、影響該鐵路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氣候 (B)城市分布 (C)河流 (D)資源狀況
21、為了提高該鐵路運輸效率和運行安全,沿線車站都設有列車運行監控系統,該系統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
(A)GIS和RS (B)GPS和RS (C)GPS和VR (D)GIS和GPS
22、漫畫(圖6)所示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擴大濕地面積 (B)大量排放污水
(C)過度開采地下水 (D)大量燃燒化石燃料
圖7為某城市功能分區示意圖。回答23~24題。
23、若數字①一④表示城市各功能區,則①最有可能是( )
(A)住宅區 (B)商業區 (C)綠化帶 (D)工業區
24、若該城市工業布局合理,則該地主導風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
(A)西北風向北流 (B)東北風向南流
(C)東南風向南流 (D)西南風向北流
圖8為2005年一2O08年我國石油生產和消費統計圖。回答25~26題。
25、2005年2008年我國石油( )
(A)生產量大幅上升 (B)消費量基本不變
(C)進口量呈增長趨勢 (D)生產量增長快於消費量
26、目前,緩解我國石油緊缺狀況的措施有( )
①限制汽車工業發展 ②拓寬石油進口渠道
③以新能源全面取代石油 ④提高石油資源利用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表為2OO8年我國四省(區)經濟、人口指標。回答27~28題。
27、四省(區)中,區域發展水平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8、表中③省(區) ( )
(A)處工業化發展階段 (B)位於長江三角洲地區
(C)區域城市化水平高 (D)農業產值高於①省區
圖9為我國某地部分出口工業品比重變化示意圖(內環表示1998年,外環表示2006年)。回答29~30題。
29、與1998年相比,2006年該地出口工業品( )
(A)原料指向型比重上升 (B)勞動密集型比重下降
(C)市場指向型比重上升 (D)技術密集型比重下降
30、工業品出口比重的變化,有利於該地( )
(A)礦產資源開發 (B)緩解人口老齡化
(C)產業結構升級 (D>緩解就業壓力
將一盞電燈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陽,在離電燈大約l米遠的桌邊放一個地球投代表地球,撥動地球儀模擬地球自轉運動。讀圖lO回答31~32題。

31、該實驗能夠演示的地理現象是( )
①晝夜的更替 ②四季的更替 ③運動物體偏向 ④地方時差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圖示季節內,P地( )
(A)盛行東北信風 (B)正午太陽高度達全年最小值
(C)當地時間6時日出 (D)此日過後黑夜逐日變長
33、浙江某山村進行新農村建設,擬新建帶太陽能屋頂的房子。讀該地地形剖面圖(圖11),判斷房子最適宜建設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把甲、乙、丙、丁四份質地不同的土壤堆成形狀大小相同的圓錐體,在其中三個土堆上覆蓋一層相同的草皮。通過模擬實驗觀測相同降水強度下土壤質地、植被覆蓋與水土流失量的關聯性。讀實驗相關數據衷和土壤質地的三角坐標示意圖(圖l2)。回答34~35題。

34、甲土壤屬於( )
(A)砂土 (B)壤土 (C)黏土 (D)粉土
35、實驗結果表明,在相同植被覆蓋條件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土壤質地( )
(A)砂粒與黏粒比重接近 (B)黏粒比重小,砂粒比重大
(C)粉粒與黏粒比重接近 (D)砂粒比重小,黏粒比重大
試卷Ⅱ
請將本卷的答案用藍、黑墨水鋼筆或圓珠筆寫在答卷Ⅱ上。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3小題,共3O分。其中38題分A、B兩題,任選一題作答。若兩題都做,則按A題計分。)
36、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
材料一:北京時間2010年2月27日凌晨,智利發生里氏8.8級特大地震,給智利帶來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材料二:南美洲部分區域圖(圖l3)。(1)智利處於美洲板塊和 板塊的 (生長或消亡)邊界,因此多地震。
(2)此季節,聖地亞哥受 (氣壓帶或風帶)控制,氣候特徵是 。
(3)A洋流按性質分屬於 ,該洋流對從東向西經過麥哲倫海峽船隻航運速度的影響是 。
(4)某考察團從北部的阿里卡沿海岸線向南到麥哲倫海峽進行考察,發現自然景觀有明是的變化,該變化體現自然帶分布的 地域分異規律,其影響的主要因素是 。
(5)聖地亞哥附近發展銅礦開采和冶煉工業的優勢條件有 、 。

37、圖l4為我國某區域海平面等壓線(單位:百帕)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1)重慶此時的風向為 風,圖中虛線為 (冷或暖)鋒的鋒線,該天氣系統到達長沙時,長沙將出現降水、 , 等天氣。
(2)近年來,由於在長江上游實施 生態工程,使進入洞庭湖的泥沙減少;由於在湖區實施 工程,使湖泊面積擴大,從而對長江徑流的 功能得到了加強。
(3)河流對圖中城市形成的作用有 、 。
(4)圖中平原地區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目前該地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社會經濟條件是 、 。

38、本題有A、B兩題,任選一題作答。若兩題都做,則按A題計分。(8分)
A題: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08年初,我國西氣東輸二線工程(干線西起霍爾果斯南至廣州)正式開工並將於2011年建成。圖15為「西氣東輸二線示意圖」。
材料二:近幾年珠江三角洲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相繼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如大量佔用耕地、城鎮和工業過度集中、環境污染嚴重,產業結構層次偏低等。
(1)天然氣從自然資源的自我再生性質來分屬於 資源。
(2)圖中字母A所在省區農業生產主要分布在「綠洲」地區,其有利的自然條件是
和 ▲。該省區目前主要面臨的生態問題是 。
(3)該工程建成後對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積極影響有 和 。
(4)針對珠江三角洲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可採取的有效措施有
和 。

B題: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09年12月7~l9日,有190多個國家參與的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在經歷復雜曲折的協商後,發表了以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為主題的《哥本哈根協議》。
材料二:l979年和2005年北冰洋冰雪覆蓋面積的衛星照片(圖16)。
(1)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召開期間,浙江省的晝夜長短狀況是 ,控制亞歐大陸的主要氣壓系統名稱是 。
(2)與1979年相比,2005年北冰洋冰雪覆蓋面積 (變小或變大),這種變化將導致下墊面對太陽輻射的反射 (減少或增多),從而進一步造成北極地區氣溫升高。
(3)極冰融化造成海平面升高,吐瓦魯、馬爾地夫等國家面臨「滅頂」之災。從可持續性發展的觀點看,工業化國家大量排放溫室氣體的做法,違背了權利的觀念、 的觀念和 的觀念。
(4)為了緩解北冰洋冰雪進一步融化,氣候專家呼籲人們選擇低碳的生活方式,請你從生活角度提出兩條合理化建議 、 。

參考答案:
36、10分
⑴南極洲 消亡
⑵副高 高溫少雨(炎熱乾燥)
⑶寒流 減慢
⑷緯度 熱量
⑸資源豐富 交通便利

37、12分
⑴(偏)西 冷 降溫 大風
⑵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退耕還林) 退田還湖 調蓄
⑶供水 運輸
⑷水稻種植業 市場廣闊 交通便利

38、8分
A題:
⑴非可再生
⑵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沙漠化(荒漠化)
⑶改善環境質量,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等(寫2點)
⑷治理環境污染,建設衛星城和開發新區,合理規劃城市道路等(寫2點)
B題:
⑴晝短夜長 亞洲高壓(蒙古-西伯利亞高壓)
⑵變小 減少
⑶環境 公平
⑷植樹造林、保護植被;減少煤炭燃燒,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等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