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學科教學經驗文章
『壹』 淺談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理論聯系實際
一、讓新聞走進課堂
4月1日看新聞聯播的時候,有這樣一則新聞:二十國的國家首腦將於4月2日會集英國倫敦進行G20國峰會,共同討論經濟危機問題,並要為抑制經濟危機作出努力。在備課時,我把這一內容加進去,融入到教學中,讓學生用地理知識進行解釋,這次峰會說明了什麼問題?現代經濟的發展方向是什麼?學生們積極討論,踴躍發言:了解到國家的實力是促使政治地圖變化的主要因素,中國之所以備受各國關注,是因為中國的實力增強了,在國際上的地位也變得舉足輕重,日趨受人關注。「國際政治的地緣合作和沖突」是「多極化」在當代世界的一種表現形式;「多極化」就是二戰後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結果和趨勢;當前世界政治地理格局是「一超多強」,並呈現向多極化發展的趨勢;合作和沖突是國家間關系的兩種表現形式,等等。有的學生的回答非常到位,收到了極好的效果。課堂效率自然也得到了提高。
二、把社會現象引進課堂
社會每天都在發生重大的變化。如果把其中相關的事件引進課堂,定能引起學生的關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看到一則報道:福建的一家鞋廠到江西落戶。我讓學生用當前學到的地理知識去解釋他們的這種做法。同學們對這種帶有現實性質的問題很感興趣,他們小組合作,根據珠三角工業發展的條件,即珠三角區工業區位分析,從珠江三角洲工業化推進的過程和特點、產生的問題以及應對策略等方面進行討論、分析。結合現實情況,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經濟危機的蔓延,對中小企業的生產有很大的影響。國家政策的變化――發展中西部,對中西部企業的優惠政策。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產業發展、產業升級,勞動密集型產業在民工荒日益嚴重的現在,要麼產業升級,要麼向勞動力富餘的中西部轉移。在討論過程中,深化了對理論的掌握,也學會了利用地理知識去分析社會現象,學以致用,增加了學習的動力。
三、充分開發課程資源
地理課本中的有一些案例並不符合地方學生的經驗基礎,所以在教學中,在必要的時候,根據地方特色和學生已有的經驗基礎、知識背景來創設情景,設計教案。例如,學習《城市的交通運輸》這一節時,就利用灤縣和唐山市的交通道路來代替課本上的其他地區的交通圖,從而來了解掌握城市的交通道路分布原理。教學的目標是一樣的,但方式不同,案例不同,教學效果自然也就不同。因為學生結合自己熟知的地方去學習,有了思維的載體,更直觀,更形象,新知識也被賦予了更鮮活的「生命」,學生學習的興趣被調動起來,探究的心理就更強烈,有利於新的課堂生成,有利於重難點的突破,使學生在「學中用,用中學」,達到主動學習的目的。
『貳』 怎樣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效率
提高教學效率的主要陣地是在課堂上。課堂教學是高中地理教學活動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組織形式,高中學生的課外時間很少,絕大部分地理知識的獲取都來自於課堂。提高課堂教學,講究課堂效率。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已經有不少的人在這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摸索,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總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東西。我在教學中也借鑒和利用他們的一些經驗、方法,自己付出了,但效果不是很明回過頭來進行思考、總結,應該對以後的教學有幫助。顯。
要上一節高效率的地理課,首先教學目標要明確,重難點要分清,詳略要得當,根據不同底內容選用適當的方法和多種方法來講授;其次,還要注意師生互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活躍課堂的氣氛。再次要從語言上進行總結,講究語速、語調,語言的精練和直觀,讓學生聽的懂,聽的明白。1.合理組建地理教學框架2.恰當使用現代地理教學媒體3.發揮地圖冊、圖片、實物等在教學中的作用
4.精心設計生動形象的地理教學語言,努力實施情感激勵,創設良
好課堂氛圍
精心設計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創設良好課堂情境,努力實施情感激勵,有利於形成良好課堂氛圍,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效率。心理學認為,情感是人體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它是人的心理動力機制。為達到師生間的情感共鳴,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學語言的恰當運用就顯得尤為重要。語言既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又是人們的思維工具,有人說語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就教師而言掌握語言工具,有效地發揮它「粘」的作用,對於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非常關鍵的。因為地理教學本質在於通過教師的語言敘述幫助學生形成地理表象和地理概念,進而達到抽象概括出符合地理發展規律的理性認識。地理的這一特點就決定了它對教學語言的特殊要求。地理教學語言是一種以地理知識為基本內容,以學生為主要施教對象,以規范化的語言為傳播媒介的專業語言,實際上是一種地理學、教育學和語言學三者相結合而形成的語言。
『叄』 求中學地理學科見習有感,1000字左右
中學初一地理教學實習總結
2006年9月12日到月22日之間,我來到廣州市第75中學進行教育實習。在75中校領導、老師的支持和指導下,我的實習工作了得了比較圓滿的成功。實習生活是辛苦的,也是很有意義的。我教學對象是初一級的4個重點班。每個班都有他們的特點,讓我在教學過程中獲益不淺。我的指導老師是75中的徐老師和陳老師,她們在地理的教學中有著豐富的經驗,能夠得到老師們的指導,我感到很幸運。在老師們的悉心指導下,我的實踐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實習的第一個星期,為見習的聽課階段,每天我都聽3節課以上,課後,再與任課老師討論,老師們都很耐心地解答我的問題,從中我也吸取了不少經驗。聽了幾天課,老師便給我布置下任務,教的是初一第一章地球與地圖的第二節,分3個課時,教初一級的4個重點班。於是,我便開始備課、寫教案、製作課件。以前在學校試講時,都只是備10—20分鍾的課,所以比較容易,現在要備的是40分鍾的課,內容很多,而且新課標的課本書面內容很少,講課按課程標准,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增加教學內容,這就給我帶來很大的難度。雖然這四個班都是重點班,但每個班的情況都不太一樣,備課內容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同,有效比較難的知識點是否要深入講,我也很難把握。於是,我重點聽著四個班的課,從聽課中去了解他們的掌握能力和掌握程度,同時也可以了解老師教給他們的知識點有哪些,避免重復講解。這四個班分別是初一(1)班、初一(5)班、初一(9)班、初一(13)班。經過觀察我發現初一(1)班是這四個重點班中理解能力最好的班,而且他們對地理這門課的熱情非常高,但對自己知道的知識就不願去聽講;初一(5)班是課堂紀律最好的班,學生都非常認真聽講,但熱情比較欠缺,回答問題也比較不積極;初一(9)班回答問題挺積極的,聽課也是認真的,可就是課堂紀律有點差。初一(13)班是最積極提問的,可是積極過頭了,常常打斷老師講課。根據這些情況,我在備課時,也准備了一些對策。例如根據初一(1)班對自己知道的知識就不願去聽講的情況,我在講課時對一些較簡單,他們可能知道的知識點,准備了一些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思考解答,讓他們在解答過程中發現問題。我在75中上的第一堂課就是在初一(1)班,我發現這對他們挺有效的,他們都變得虛心起來,如果不是我在游戲環節出了點小問題,我的第一堂課可以算是成功的。由於我1個相同的課上4個不同的班,所以上完一個班級,就可以總結修改一次,爭取下一堂課能上得更好。上完第一堂課,我便發現了許多問題,畢竟是第一次,難免會有緊張,有緊張就難免有錯誤,一些口誤還是會有的,而且雖然在課前我自認准備得很充分,但在上課時就發現其實我對學生們的了解還是不夠的,有時我覺得很簡單的問題,他們就是不理解,需要我不斷提示他們才明白,這跟我們在學校試講有很大不同。在課後,我及時找老師評課,在老師們的評課中,我發現了一些自己沒有察覺但實際上存在的問題:如筆記的投影過快,學生還來不及抄就過了;講話的速度過快等問題。我聽取老師的意見和自己上過一堂課後的總結經驗,修改了教案和課件。在不斷的修改和上課經驗的累積,我漸漸掌握了一些講課的技巧,雖然這些技巧在課本上學過,但如果沒有這段時間的實踐,真的要運用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總體上講,這次的教學實習使我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東西,我明白到備課在上好一節課的重要性,在備課中,我們除了單純的准備上課該講什麼,該有怎樣的反應,還要認真鑽研教學大綱和教材,熟悉教學內容,明確本單元及本課在教學大綱中的地位、作用之外,還要做好對學生的課前分析,這樣才能使課堂效果達到最好。在教學實習當中,我對學生的作業進行了多次的批改,在批改當中,我發現學生對地理科並不是太重視,作業很多都是抄答案的,獨立完成的同學很少。同時我還發現學生們對一些地理詞彙不明白,如「東」和「冬」,經常寫錯,說明他們並不理解「東」和「冬」的含義。針對這種原因,我點名表揚了獨立完成作業的同學,並不點名批評作業不認真的同學,同時在講解作業時,把他們經常混淆的詞彙仔細解釋。
在這次的實習當中,我明白了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道理,在教學中,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強教學技能是很重要的,以前我老是抱怨我的專業課學來沒有什麼實際的用處,但是到真正用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根本就不夠,看來,我們還是要好好掌握專業課知識,為以後的教學打好基礎。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像上課對學生的具有個性提問,還是缺乏很好的應對,對一些後進生的關心也比較少。我會不斷努力,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改進和提高教學能力,同時也要不斷鞏固基礎。
『肆』 我對地理教學的幾點建議
一、依據課標、整合教材
新課程背景下各地教材出現了四種版本,包頭市高中地理教材選用了湘教版教材,包括必修教材三冊,選修教材七冊。在目前自治區實施的高考方案中,選修部分採取三選一,高考分值是10分。自治區學業水平考試只考查必修內容。因此,無論對於高考,還是學業水平考試,必修的三冊教材都是最重要的教學內容。
從2009年9月內蒙古自治區開始進入新課程教學實驗,到2012年,新課程的教學在包頭完成了一輪的教學實踐,目前進入第二輪實驗時期。一輪實驗中出現許多問題,有待探討解決,有相當一部分教師還沒有完成第一輪的教學實踐,因此,對於如何搞好新課程教學還有很大的探索空間。從已經進行的教學實踐經驗看,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建議一:教師要通讀、研磨課標與教材。
教師只有通讀、研磨課標與教材,才能對湘教版教材的編寫思路、知識框架、教學理念有整體的把握和認識。
建議二: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重新整合教材。
新課程的改革,不再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對教師而言,他們具備完整的地理專業知識儲備,在以往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知識的系統和框架始終存在於教師的頭腦中,不需要重新建立。但對學生而言則不然,沒有構建系統的知識框架,在他們的認知中,知識是零散的,是一個一個片段,不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
教材的整合可以在一章內進行節次的整合,也可以是一節內各標題的調整,總之,教材的整合為了讓學生容易構建知識框架,梳理知識,使教學過程更加流暢。如,在湘教版必修II第三單元的教學中重新整合教材。
湘教版教材原來的順序是:第一節地域聯系 第二節農業區位 第三節工業區位 第四節 交通運輸布局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經調整後改為第一節農業區位 第二節 工業區位 第三節 地域聯系 第四節交通運輸布局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這樣安排,在農業、工業區位學習的基礎上,不需要再重復學習原第一節的產業活動區位條件,在地域聯系的教學中,學生自學交通運輸,為第四節的教學作鋪墊。教學中注意區分工業聯系和地域聯系。
新課改採取一標多本,教師在運用湘教版教材的同時,也可以參考其他版本的教材,目前高中地理教材有四個版本,湘教版、人教版、魯教版和中圖版,每套教材都有精彩的章節可以作為平時教學的素材,值得借鑒,通過教師的整合和創新提升,抓住教學核心。
建議三:強調教學是依據課標教學,而不是教教材。
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教材不再是教學的唯一教學依據,課標才是教學的指導性綱領,教師應該有「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認識,備課時,一定先研究課標,依據課標的要求,制定教學目標,至於教材,只是教學的素材,教學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鑽研新課標中的「內容標准」,決定教材內容的取捨,只要教學沒有偏離課程目標就可以。
『伍』 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做好與高中的銜接
受當前中考模式局限性的影響,初中生的地理基礎普遍比較薄弱,初高中地理教學脫節,嚴重影響高中地理的正常教學.高中地理老師應該了解初高中《課程標准》和教材,掌握學生的實際水平,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利用靈活多樣的形式激發學生學地理的興趣,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上做好初高中教學的銜接;同時要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適應高中地理的學習特點. 關鍵詞:初高中地理教學銜接 當前的中考模式是只考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政治六科,受中考指揮棒的影響,很多學校對初中的地理教學重視不足,一些學校的地理課由其他科的老師兼任,甚至部分鎮區的初中根本不開地理課.這樣一來,初中畢業生的地理基礎知識普遍薄弱,初高中地理教學嚴重脫節.而在高中的地理教學中,初高中地理知識聯系十分密切,且高中地理與初中地理的要求明顯不同,高中地理與其它科目一樣同屬高考科目,難度上的跨度大,大部分學生初中的地理的知識嚴重缺乏成了高中地理入門的最大困難,因而在平時的教學中,遇到與初中知識聯系的地方,教學難度較大,嚴重影響高中地理的正常教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做好初中與高中地理知識的銜接非常重要.下面,就初高中地理知識的銜接問題,我從學生學習方法和教師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方面,談談自己的一些粗淺認識. 一、學習方法的銜接 初中學生由於年齡較小,學習知識喜歡死記硬背,不注重理解、分析、推理和歸納.進入高中後,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歸納能力,都有所增強.而且,能力的提高和培養是中學教學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思想,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有一個循序漸進、逐漸提高的過程,不同階段不同教學內容擔負著培養不同種能力的任務,教師應抓住各種場合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引導. 1.注重學法引導,減輕學習負擔: 高中教材從培養學生的能力出發,在問題的設計上和知識的傳授上與初中都有很大的區別,如:初中教材在介紹氣候知識時,只要求掌握其最主要的分布地區即可.而高中教材對這部分內容要求很高,不僅要求學生掌握這些主要氣候的特點、成因和分布規律,還要根據文字描述或氣候表格或降水柱狀圖等相關氣候資料,分析、判斷和推理是什麼氣候類型,如何形成、怎樣分布等一系列問題.這時候,如果教師對學生不進行正確的引導,教給他們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會明顯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特別是剛進入高中不久的學生,他們對於地理的學習,還處於一種摸索階段,如果此時能對他們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進行適當的點撥,他們將很快的適應高中知識的學習,並可能會受益終生. 2.倡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初中的地理課堂多數以「師講生受」進行,而新課標理念下的地理學習,建立在學生的主觀願望和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應強調理解的質而不是信息的量,要改變「一言堂」的傳統方法,倡導互動式的學習方式;要鼓勵學生向教師質疑,與教師進行平等的對話與交流;要倡導學生之間為促進學習而進行的各種討論,把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作為重要的學習方式.新課標強調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注重演繹與歸納的結合、知識傳播與獲得知識過程的統一;盡量從實際出發,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論證與抽象;創造機會讓學生參與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並得出結論,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各層次地理知識,同時獲得廣泛的地理活動經驗. 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銜接 初中地理的教學方法由於受到初中生認知水平及初中地理僅作為「次科」的限制,較多的採用講授法.學生進入高中後,教師應抓住學生生理從少年向青年轉變,學習心理自「經驗記憶型」的被動接收知識向「探索理解型」主動學習知識的轉變時期,在教學方法上則應更多地採取啟發式.啟發、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引導學生從本質上理解所學內容.根據教學實踐中的嘗試,個人認為,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學銜接工作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熟悉教材、課標,對學科知識體系要心中有數 高一地理教師不單要了解高中《課程標准》和教材,同時也要了解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標准》和學生學情,這樣才能完整地把握學科體系,高屋建瓴,對整個學科知識體系做到心中有數. 近幾年我省初中地理所採用的教材版本多,初中地理課程標准對學生的要求也在不斷的調整.在教學前應對初、高中教材和課程標准進行對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識在初中講過,哪些知識雖講過但學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識還得在高中加深和拓寬等,所有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數,並作適當的記錄.然後,根據調查研究得到的學生情況和教材變化情況,做到「知己知彼」後,並結合高中教材的教學內容,確立帶領學生復習初中地理知識的起點和重點. 2.進行調查研究,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 可採取課堂提問、問卷調查或進行針對性測驗等方式進行.對學生普遍反映、暴露的問題要記錄下來,隨時掌握的學生學習情況.教師只有了解學生的素質狀況,才能對以後教學的深度、廣度處理做到應付自如. 3.精心設計教學銜接內容,重點突出必備知識 通過調查研究掌握學生的學習的情況後,對普遍存在的問題要徹底解決,高中教材中將要涉及的內容重點復習.例如很多新生對《地球和地圖》內容掌握不牢,一些概念混淆不清,這些重點問題,要徹底解決,特別是經緯線、經緯度知識.又如區域地理圖普遍掌握不好,一方面在學生的頭腦中沒有形成空間概念,拿到一幅地理分區圖,不知道這是地球上的哪個地方或者說這幅圖是用來干什麼的,也不能很好的理解,不能靈活的運用地圖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去分析問題和解答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建議在班上貼上中國政區圖和世界政區圖.平時,給學生提供一些圖文、時事資料,讓學生在了解這些地理事物、地理事件的同時,也去了解該事物事件產生和發生的空間位置.這樣對於進行知識銜接時,把重點放在圖上,用圖來引導學生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事半功倍,同時引導學生學會用圖來分析和推理問題,提高了學生的用圖能力. 利用初、高中知識的內在聯系,拓寬延伸一些概念和規律,對容易忽視和薄弱問題應及時彌補.例如,學生對於初中區域地理掌握不好,高中接觸到的時候就感到突然和陌生.這些知識應在學習中注意彌補.根據高中教學需要,可適當拓寬世界大洲、國家和中國的區域地理知識.一些較高要求的計算(如地方時、區時、日期、氣溫、經度實地距離的計算等),在初中不作要求,但在高中習題中常常接觸到,這些內容要適當加深. 4.合理恰當地使用現代信息技術,深化初中已有知識. 做好初中與高中知識的銜接,需要佔用高中的教學時間,如果在教學中能使用多媒體教學,就可以適當增加教學的容量,提高進行初高中地理知識銜接的效率.同時,地理學科因其本身具有時間跨度大,空間范圍廣,地理事件原理抽象等特點,在教學中有一些復雜的、抽象的問題和現象,如果教師單純採用語言描述學生往往很難理解,如果教師能夠採用多媒體進行模擬演示,這樣可以使抽象問題具體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利於啟迪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的想像力,突破難點. 5.利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習興趣和探究熱情, 培養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是成功教學的關鍵的環.比如利用課本插圖、地圖冊、掛圖、多媒體教學、詩歌、趣事等,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身心愉快中學習.如講地形對氣候的影響時,引用詩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講江淮准靜止峰的時候引用詩句「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讓學生發現自己熟知的詩句中原來還蘊藏了那麼多地理知識. 通過開設研究性學習,師生共同設計地理小實驗,如「正午太陽高度角測量」,「大氣熱力環流」,「檢查學校的太陽能熱水器安裝是否正確」,既讓學生重溫了課本知識,也感受到了自己探究生活現象和地理知識聯系的樂趣和成就感.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結合相關課本知識,多聯系社會實際,啟迪學生思維,開闊學生視野.如教師在講大氣逆輻射時候,可以結合早春的寒潮到來時,如何防止作物凍傷等實例入手提出問題,然後引導學生思考、分析、討論,這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掌握相關知識,還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探索精神,從而達到了培養能力,提高興趣的目的. 總而言之,高一是初高中過渡的關鍵時期,學生高中階段地理學習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一時期教師在對初高中地理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上能否做好銜接以及能否正確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法.因此,高一的地理教師要深刻思考、仔細研究,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學的銜接;同時要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適應高中的學習特點.
『陸』 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
一、認真鑽研精心備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課標。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基礎,認真鑽研教材課標是備好課的基礎。教師必須依據課程標准、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三維目標進行科學定位。了解哪些內容要學生做一般了解,哪些內容要讓學生理解,哪些內容要做詳細掌握;這節課要讓學生達到怎樣的能力,要形成怎樣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有了這些准備之後,上課才能有的放矢、分清主次,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其次,要精心選擇教學方法。教師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與方法,要符合知識的特點,符合學生的實際,不能千篇一律選擇某種固定的教學方式,更不能依葫蘆畫瓢,照搬別人的教學方式。提倡那些依照教學規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親歷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對於陳述性、事實性的知識應用,建議通過學生動手實踐,主動探索,交流合作等方式完成,對於一些難於理解的知識,要圖文結合並運用教具(地球運行儀、掛圖等),通過教師講授的方式完成。
第三,要認真設計教學問題,提高教學活動的針對性、目的性和實效性。所提的問題,既能體現教學的重點,又能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規律。既能引發學生對知識沖突的興趣,又有利於學生思維活動的充分展開。
要做好以上三點,教師備課的立足點,應從傳統的「我想怎麼教」,轉變成站在學生的角度上的「我該怎麼學」的立場上,更多地考慮學法的指導,考慮學生的全員參與,改變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才能從一點一滴中,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有同學認為:「地理課盡學位置、地形、氣候,多沒趣,上課就想睡覺。」可見,想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必須喚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穩定的持久的興趣能使認識過程的整個心理活動積極化,能使觀察更加敏銳,記憶得到加強,想像力更加豐富,使智力活動的效能大大提高。有了興趣就會主動探尋,深入研究。
吸引學生產生興趣的方法多樣,一次充滿激情導入、一個耐人尋味的提問、一串形象生動的比喻,甚至老師幽默風趣課堂語言等等,老師應盡可發揮個人特長,大膽創新,積極嘗試。
例如:在講授「隨州的鄉土地理」時,我要學生為可愛得家鄉製作一張隨州的名片,以表達對家鄉的熱愛之情。一下子就誘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同學們爭先恐後,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教學效果自然與眾不同。
再如:學到中國的政區時,中國的34個省級行政單位要學生記住,難度是非常大的,我就妙用中國政區圖進行如下聯想和想像:把中國的輪廓看成一隻雄雞,東北三省是雞的頭,新疆、西藏是雞的尾,台灣、海南是雞的腳,巍巍群山是雞的骨骼,滔滔江河是雞的血液。北京像心臟,是祖國的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天津像櫻桃鑲嵌在渤海之濱,河北像火炬,北京正好位於火炬的火芯,湖南像男子的頭,江西像女子的頭,他們比鄰而居,創造美好的家園。福建像相思鳥,祈盼台灣早日回歸祖國的懷抱。台灣像紡錘,紡不完的思親線。…….每個省級行政單位都想像成不同的形狀,趣味十足且容易記憶。
興趣是學生求知的不竭動力,只有在興趣的動因之下,學生才會認真地去思考去學習,從而掌握知識。在教學中,我們要不斷挖掘和探索,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的學習化繁為簡,變被動為主動,從而在充滿興趣的學習當中,既掌握了知識,培養了情感,還陶冶了情操。這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課堂教育教學質量。
三、合理安排教學時間,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手段
一節課45分鍾,教師必須精心籌劃、合理安排。
首先做好課前五分鍾的展示秀:九年級地理課一星期只有一節課,學生要學第二課時的時候可能把第一課時的內容給忘了,因此在每節課的前五分鍾完全放手交給學生取名叫「課前五分鍾,秀出你自己」。或要求學生結合將要學習話題,展示與話題相關的課外搜集。如:地理圖片、趣味故事、旅遊見聞等等,只要不游離話題之外均可。通過教師適時引導,學生的積極參與,充分釋放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的自信。或要求學生鞏固前面所學的知識。鞏固方法有多種:小測驗、提問、老師歸納總結、填圖拼圖比賽、知識接龍等等。老師要制定相應的的評價機制,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這項活動,以達到預期的目的。
其次應預留課內的作業時間:講授新課的時候,有的教師講得過多、過細,以為這樣才能講得透徹,讓學生明白,其實這種作法擠掉了學生的大量的寶貴時間,學生訓練時間得不到保證,結果只好把作業留到課外做。而事實上這樣的作業既加重有了學生的負擔,又收效甚微。這樣的課堂教學怎能不低效呢。因此,在教學中一定要精講、少講,講重點、講難點、講易錯易混知識點;不講學生已經會的、不講學生通過自學也能會的、不講老師講了學生也不會的。要留足時間讓學生去思考,讓學生去完成作業。老師要根據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有梯度地制定相應的練習,練習要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當場完成,對於有困難的學生,老師可當場進行輔導。
第三應做好課後的總結記憶:學習完一節課的內容之後,教師適時進行歸納總結記憶是十分必要的。對於要記住的重點內容,要讓學生在書上進行標記,有的在書上畫出,有的記下筆記。有些需要背記的知識內容,要盡可能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當場記住。記憶的方法有多種,有趣味記憶法、圖示記憶法、對比記憶法、歸納記憶法、理解記憶法、字頭記憶法、謎語記憶法等,老師要不斷變換記憶方法,讓學生輕松、有趣地記下該識記的內容。比如:學到地球的形狀和大小時,要讓學生記住地球大小的數據,難度較大,我就根據地球大小的數據特點,把它編成繞口令:地球是個圓球體,赤道周長四萬公里,平均半徑六三七一,面積大約五點一,真理來得不容易,大家一定要牢記。學習地球的自轉方向,經線、緯線的方向時,我這樣編:地球長得真正好,自西向東繞軸跑,豎經橫緯球面靠,指引方向立功牢。學到世界各大洲的界線時,我把各大洲界線編成繞口令:我拉山(烏拉爾山),我拉河(烏拉爾河),高架索(高加索山脈),橫亘亞歐的中央;爸拉馬(巴拿馬運河),媽坐車,悠逛美洲各城鄉;蘇伊土兵(蘇伊土運河)握鋼槍,守衛亞非的邊疆;各國人民齊努力,世界定能現安祥。利用這種方法來記住枯燥無味的地理知識,學生覺得有趣容易接受,而且能很快記住教學重點,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及時進行教學反思,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催化劑
課後反思有助於教師不斷地豐富和完善自我,課會越上越好。有人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教學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教師在課後要及時進行教學反思,回顧總結,通過不斷地調整改進提高。那麼課後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反思呢?主要有:你的教學目標在本次課中是否已經達到了?你預先的教學設計與實際的教學進程之間有何區別?這次課你感到比較得當的地方有哪些? 存在的問題又有哪些? 什麼問題是最突出的問題? 在下次課中你打算如何克服在這次課中存在的問題? 本節課的精彩之處在哪裡?是課堂引導巧妙、應變靈活;還是教學方法創新、教學理念先進等;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做法;還是師生之間情感交流的融洽,智慧和思維火花的碰撞;還是學生某些絕妙的回答、見解及質疑等。教師都必須及時詳細地記錄下來,供以後的教學參考和使用,並且在此基礎上進行不斷的改進、完善、推陳出新,特別是疏漏、失誤之處,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教師更應進行冷靜思考,對它們進行回顧、梳理,深刻的反思,剖析這些疏漏、失誤的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和方法,使之成為以後再教時的經驗教訓,變這次的失敗之處為下次的成功之筆。因此,教學貴在反思,反思貴在堅持。教師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記錄教學過程中的所得、所失和所感,以反思促教學,這樣就能不斷提升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本領,促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柒』 初中地理教學經驗有哪些望賜教!
初中教法很簡單,一些為中考和會考服務就行,不過為了孩子好還是多弄些課回件,再適當放點記錄片答,教育片,我小時候就挺喜歡地理的,因為我們地理要是風趣幽默總能在課堂上深透給我們書本上沒有的知識,而只有那些只是才是我至今都沒忘記的東西
『捌』 淺談如何提升學生的初中地理綜合能力
作為一項文科知識的基礎教學科目,初中地理教學對於學生的未來升學、研究以內及工作都有著深遠容的影響意義.在地理學習的過程中,我們除了要掌握地理學科知識的內在聯系外,還要注意以地理學科知識為中心,聯系和溝通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以某一地理事實為材料,運用相關學科知識綜合分析,培養學生跨學科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教本文筆者就自身的一些教學經驗出發,就如何做好初中地理教學提出一些自己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