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地理學考試題
⑴ 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學歷年真題
去考研bbs上自己找吧,多的是,嚴重推薦。
2004年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學(旅遊方向)旅遊地理學試卷
一, 名詞解釋
1, 丹霞地貌
2, 旅遊增加值
3, 空氣溫度垂直遞減率
4, 華夏文明旅遊帶
5, 《貨值列傳》
6, 生命周期理論
7, 旅遊地區社會容量
8, 心理物理學派
9, PATA
10, 旅遊區劃的主導因素原則
二, 簡答題
1, 簡述影響旅遊決策行為的主要因素
2, 為什麼國內外對旅遊地的綜合評估主要集中在自然風景地
3, 旅遊線路設計必須考慮的基本因素
4, 舉例說明城市RBD的主要類型
三, 論述題
1, 試以旅遊地空間競爭說明為什麼同一地域的石林只能選其最好的一個開發而放棄並保護好其他的。
2, 請解釋旅遊地(旅遊資源)的綜合性評估的意義和特點
3, 試以實例說明影響主題公園布局的因素及他們之間的關系
2003年上海師范大學旅遊地理學
一, 名詞解釋
1, 旅遊時間比
2, 特爾菲法
3, 溫度-濕度指數
4, RBD
5, 旅遊心理容量
6, 旅遊區
7, 旅遊流
8, 旅遊通道
9, 京華古今風貌旅遊帶
10, 旅遊開發規劃
二簡答題
1, 簡述影響旅遊需求的要素
2, 大尺度旅遊空間行為表現那些特點
3, 簡述喀斯特洞穴旅遊資源的特點及在旅遊開發中要注意的問題
4, 簡述主題公園的特點
二, 分析問答題
1, 結合我國西部開發的實際情況,如何利用旅遊對區域的經濟的積極影響,抑制其消極影響
2, 試述近期國外旅遊地理學發展有哪些趨勢
3, 舉例說明旅遊賓館宏觀選址要考慮的因素
上海師范大學2003人文地理試題
1. 填空題(每空1分,共12分)
1.1 地理學的特性主要是( )、( );
1.2 文化由( )、( )|和( )三個層次組成。
1.3 第一產業指( );
第二產業指( );
第三產業指( )。
1.4 高新技術產業主要指( )
1.5 原始宗教主要指( ),民族宗教主要有( ),
世界三大宗教是( )。
2. 解釋下列術語:(每個2分,共10分)
2.1 文化
2.2 拉采爾
2.3 人口容量(人口承載力)
2.4 綜合國力
2.5 領土
3.辨析下列術語(指出相互區別,每個2分,共18分)
3.1 形式文化區、功能文化區、與鄉土文化區
3.2地理環境決定論、文化決定論,可能論
3.3原始農業、傳統農業、現代農業(石油農業、生態農業)
3.4種族、民族、國民
3.5旅遊的客源地與目的地
3.6文化景觀與文化區
3.7城市化與逆城市化
3.8環境、資源、能源
3.9傳統文化與流行文化
4. 辨析題(每個2分,共11分)
4.1指出下列問題研究基本屬於那種研究方法,為什麼?
(1)中國的地方誌;傳統的區域地理學
(2)中心地理論、區位論;
(3)一批激進地理學家研究認為城鄉地域差別是資本主義本身造成的;
(4)行為地理研究,文化地理研究、歷史地理研究
(5)利用數理模型說明區域發展的社會經濟結構
(6)通過研究人的行為偏好,探討生產力布局特點
(7)通過調查研究找出某一區域與其他區域的不同
4.2 指出下列現象屬於那種擴散,說明原因
(1)傳染病的擴散
(2)巴黎、羅馬發布新時裝的流行趨勢,之後在香港、東京、上海開始流行,在以後在各省會大城市開始流行;最後在中小城市乃至農村流行。
(3)在沒有現代媒介以前,新生產技術新生產工藝的流行。
(4)中國飲食文化在歐美、東南亞的流行。
5. 論述下列各題(88分)
5.1 利用文化整合的思想論證推廣普通話的重要性。(6分)
5.2利用人口地理理論說明我國改革開放後人口「孔雀東南飛」的現象的原因,對中西部發展的影響。談談你對解決西部人才匱乏的辦法(12分)。
5.3 我國為什麼南方的方言比北方的方言多。?
5.4分析中東地區和歐洲巴爾乾地域沖突的潛在宗教影響因素。(8分)
5.5分析上海社會經濟發展的地理優勢。(10分)
5.6試論保護文化多樣性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意義。(12分)
5.7為什麼說種族、民族沒有優劣之分?為什麼各種族、民族之間經濟發展狀況、文明程度又有很大差別?(12分)
5.8全球化將產生怎樣的社會影響?反全球化的社會動因是什麼?(12分)
5.9分析西部大開發的社會、經濟與政治意義。(10分)
⑵ 高中地理學考題目
參考如下:
(1)紐芬蘭漁場位於寒暖流交匯處;人類過度捕撈
(版2)增溫權;增濕作用
(3)地中海式農業;水資源缺乏
(4)冰島位於美洲板塊與歐亞板塊的交界處
(5)美國人口向南部和西南部遷移,對東北部工業區的影響:緩解人地矛盾和資源、就業壓力,減輕東北工業區的環境污染問題和交通擁擠問題,改善人們的居住環境等等。
⑶ 近代人文地理學的發展所形成的四大學派及其主要觀點是什麼 這是我們期末人文地理考試題目啊,求解答呀
環境學派
(1)代表人物是德國拉采爾。拉氏的《人類地理學》闡述了地理環境對人類分布和遷徙的作用;
(2)拉采爾的學生、美國森普爾女士在20世紀初系統地闡述了環境對人類的支配作用;
(3)另一個美國地理學者亨廷頓著《文明與氣候》和《人文地理學》,詳述了氣候決定論。
人地相關學派
(1)法國維達爾·白蘭士,維達爾認為地理學的任務是闡述自然和人文條件在空間上的相互關系;
(2)白呂納 白呂納的觀點更為明確,說「環境雖足以影響人類之活動,人類亦有操縱與征服環境之能力」 ,代表作《人地學原理》。
(3)美國巴羅斯,他認為地理學應該人文化,形成人類生態學。他同時也是地理學用生態方法參與實際工作的開創者。
區域學派
(1)地理學區域學派的首倡者是德國的赫特納, 20世紀初李希霍芬及其弟子赫特納提出了地理學的核心應是區域研究,赫特納的代表作是《地理學:它的歷史、性質和方法》。
(2)繼承者是美國哈特向,他認為地理學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域分異特徵,部門地理學是起點、區域地理學是終結。根據赫氏觀點,哈特向分別於20世紀30年代末和50年代寫了《地理學的性質》和《地理學性質的透視》兩本專著。
景觀學派
(1)用發生學觀點和綜合方法劃分地表類型。
(2)德國施呂特爾於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提出景觀學說,認為地理學的中心是對可見景觀的研究。
(3)20世紀20年代中期,美國索爾發表著名論文《景觀的形態》,把景觀看作地表的基本單位。
⑷ 人口地理學的基本內容
人口是物質財富的生產者,也是消費者。一個國家在一定的資源條內件下,人口數容量和增長速度應與經濟發展的規模和速度相適應,合理容量是指一國之內各地區對人口的負載能力。
各個地區的人口容量是隨著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而不斷擴大的,但歸根結柢有一個極限。這個極限的產生來自資源、環境負載能力的有限性。一個地區如果人口盲目增長,對食物、燃料等方面的需求超過大自然的穩定支付能力,將易於導致當地資源枯竭、生態環境惡化。
人口地理學通過全面綜合地研究自然環境,掌握不同地區對人口的最大容量和合理容量,特別是從負載能力的角度探索這種容量。
20世紀60年代以來,全世界人口激增、不可再生資源枯竭、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日益突出,研究人口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研究人口的合理容量,成為人口地理學所面臨的重要任務之一。
⑸ 地理人口自然增長率計算題
6562*(1.15%-0.68%)=30.8414
⑹ 人口地理方面的論文,題目可以定哪些
地理學方面的論文選題可以有很多方面,如:從地理教學的現狀問題來出發,從對地理教學上的新改革方式來研究等等,可以參考的題目如:地理教學創新能力培養研究;地理教學發展學生多元智能的模式與策略;地理教學模式的選擇與應用等等,你可以來,58期刊網,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