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世界地理教學目標

世界地理教學目標

發布時間: 2021-03-03 04:42:53

1. 初中地理教學目標及要求

那你的目標就是考上好大學。

2. 如何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全球觀

在跨世紀的關鍵時期,黨中央國務院召開了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作
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繪制了一幅21世紀振興中國教育的宏偉藍圖。本文從中學地理教學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關系和中學地理教學在學生素質培養中的作用及如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三方面進行論述,指出了中學地理教學應成為中學階段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突破口。
關鍵詞:中學地理教學 綜合素質 作用
地理是中學教學的一門基礎學科,它不僅是關繫到全民素質的提高,也關繫到我國國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生態環境整治及區域發展的基礎學科。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中學地理教學中的地理基礎知識教育,地理基本技能教育,以及愛國主義教育,國情教育,及至可持續發展教育等基本教學任務必將成為推進素質教育的有力工具,從而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
1 中學地理教學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關系
1.1 中學地理教學的現狀
當前,我國初中開設世界地理、中國地理;高中講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一般原理。初中階段的地理教學是使學生掌握世界地理、中國地理的基礎知識,以及為學習世界地理、中國地理需要具備的一些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初步知識和地圖知識,並使學生掌握運用地圖的初步技能;高中階段是在初中地理學習的基礎上,使學生比較全面地、系統地獲得有關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並使他們掌握地理觀察和觀測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發展生產和保護環境的初步技能。
從本學期七年級的實驗教材來看,教材內容更多地偏向於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動腦去慢慢地理解。現有的地理教師隊伍中,他們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由於舊有的知識結構、教育模式、教學理念等的束縛,許多中學還缺乏一支在中學地理教育中全面推進教師隊伍,提高地理教學的軟、硬體水平,已成為當務之急。

中考全科學習資料匯總語文
數學
英語
免費課程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2
總之,在人類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伴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以及人類對大自然無休止的索取與掠奪造成的環境、資源、能源、人口等問題,但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方面,中學地理教學主要還只具有理論價值地,我們要做的就是盡快將理論價值轉化為現實價值。
1.2 學生綜合素質的內涵
素質教育就是:教育者基於個體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利用各種有利條件,通過多種途徑,以適當的方法引導全體受教育者積極主動地最大限度地開發自身的潛能,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並實現個性充分而自由發展的教育。
素質教育要重視中學生個體實現個性化,又要重視其實現社會化。素質教育追求教育對象個體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不是單純的智力發展和知識的儲蓄。
中學素質教育首先必須滿足中學生這個教育主體的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使其個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發展。其次,中學素質教育在實施中,也不再局限於課堂和書本知識這種有限的近封閉的空間,而是積極開拓獵取各種知識來源和自身發展的廣闊的開放的空間。素質教育對象的全體性,即不分種族、出身、年齡都應該有受教育的機會。因此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全體學生全面、主動、健康、和諧地發展,以適應新世紀國家現代化建設對高素質人才的需要。
中學地理教學中素質教育內容十分廣泛,以下幾方面是中學生地理教學中推進素質教育的主陣地:
1.2.1 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即在中學地理學科教學中,以培養學生地理能力、形成地理觀點、掌握和應用地理科學方法為中心議題,完成這幾項重要教學任務,培養學生形成對地理空間格局的敏銳覺察力;發展學生對地理過程的分析、想像簡單預測能力;發展學生的地理信息加工能力;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致力於使學生形成地理觀點和地理學科所特有的思維品格。這些知識、能力、觀點正是中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1.2.2 接受國情與愛國主義教育
任何階段、任何學科的教學,必須有這三個基本的教學目標:基礎知識;能力培養;德育目標。其中德育目標的重要內容就是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中學地理教學中,通過辯證介紹學生所在區域和祖國的情況,對學生進行國情和國

3
策教育,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責任感,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國家意識;介紹國土整治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培養學生的憂患意識,正視國情,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升華學生的愛國熱情。

3. 中外地理教育發展軌跡

國內:當今的教育領域,課程改革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和潮流,現在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已進行了將近10年,小學剛改完一輪,現在又輪到中學了,似乎這是順利成章或水到渠成的事。改革的實質其實和義務教育的新課程改革是一脈相承的,都是對素質教育的落實和實現。
一、初中的的地理教育改革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強調過程與方法
(2) 以現代地理科學知識充實地理教學內容
(3) 電化教學應用於課堂——化虛為實、化遠為近、化靜為動
(4) 突出強化學生的地理技能學習
(5) 強調地理的生活化和趣味化
二、高中的地理教育改革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學生獲得比較系統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礎知識,了解當代中國國地整治和區域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
(2) 培養學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維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夠獨立與人合作,運用地理知識和技能對人類與環境之間的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評價。
(3) 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以及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深化對國情、國力以及國策的認識;積極參與協調人類與環境關系的活動。(4) 深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以及對社會的責任感。 我們通過新舊大綱對比,可以清楚看出,兩個大綱均從知識、能力、思想教育等方面闡述了高中地理的教學的目的,但無論從知識、能力、思想教育等方面其目標都有較大的變化。新大綱除了上述的高中地理課程的總體目標外,還規定了必修課與選修課各自的教學目標。這樣,教學目標的系統化,有利於高中地理教育改革有方向、有層次地進行。
三、大學的地理教育改革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加強啟發式教學
(2) 重視師生互動教學方法
(3) 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和手段
四、我國未來地理教育改革的展望
(1) 轉變教育思想,更新觀念是地理教育改革的先導
(2) 構建嶄新的地理教育理論是地理教育改革的關鍵
(3) 加大地理教育內容改革的力度
(4) 加快推進地理教育方法和手段現代化的進程 國外地理教育改革發展趨勢:
(1) 地理教育理論的系統化、科學化、時代化
(2) 地理教育目的的全面化、綜合化趨勢
(3) 地理課程結構的多樣化和大綱(地理課程標准)教
材結構新穎化趨勢
(4) 教學內容不斷更新(5) 地理教學方法和手段的現代化、智能化
總之,世界各國地理教育伴隨世界教育的不斷發展而表現出諸多特徵,了解這些特點和趨勢對促進我國地理教育改革和實踐,無疑是有借鑒意義的。
目前,提倡學生主體性的地理教學和教育模式在不斷出現,過去的再現型的教學已在逐步向發現型教學轉變,教師科學的教授與學生創造性的學習正在密切結合。教育方法的綜合化將使教育過程更符合教育規律和學習者的需要,使教育更能開發學習者的潛能,提高教學效果。
21世紀的中國地理教育將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事業中實現自身的現代化,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地理教育,這是需要艱苦探索的開創性事業。我們要從展望未來變化的若干趨勢中把握現實,明確改革目標,為迎接未來的挑戰做好准備。

4. 地理教師應該具備哪些教學基本技能

中學地理教師不僅要具有"教師意識",同時還要有"地理教師"意識,因為在培養人才的教育過程中,地理知識的豐富性和外延性,使得地理教師更能體現《中國21世紀議程》的思想,在當今科技、社會、思想飛速發展的今天,地理教師應努力學習新理論,樹立新觀念,努力具備良好的素質,使其自我不斷完善,這是教育發展的需要,也是作為一個中學地理教師所必須具備的。地理教師應努力學習,勤奮進取,爭取使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民教師。中學政治課是培養學生科學世界觀和人生觀的主課堂,是思想教育的重要陣地。如何上好這門課,是政治教師應經常思考的問題。要增強政治課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從課程本身特點入手,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素質,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不斷豐富專業知識是提高業務水平的關鍵
1、地理學科的專業知識
一個合格的地理教師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熟練掌握初中地理的全部教材。這樣,才能居高臨下,從多角度分析與處理教材。同時要把握住地理學科的歷史與現狀,從地理科學、環境科學等角度了解時代的要求與未來的發展趨勢。應該具有正確的「人地協調」發展意識。中學地理教材內容是以當代人類所面臨的環境、資源、人口問題為主線。它以辯證唯物主義的「人地關系協調」理論觀點向學生進行科學的全球觀、資源觀、環境觀和人口觀教育。《中國21世紀議程》中所強調的協調人口、資源、環境關系,求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正是中學地理教育的主題和中心目標。地理教學中教師不僅自己要懂得,更應讓學生懂得協調人地關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懂得協調好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平衡的關系:不能以掠奪自然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去取得短期的經濟效益;不能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人與自然必須相互支撐。也要使學生明確,我國是經濟基礎十分薄弱的發展中國家,目前正面臨著嚴峻的人口、資源和環境形勢,我們只能走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優化經濟與科技的組合,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三者統一。這是我國未來發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選
擇。
2、教育科學知識
地理教師應不斷總結實踐經驗,並與教育理論對照,使經驗上升到理論高度
3、思想教育工作與教育藝術
地理教師要對學生全面負責,寓思想教育於知識教育之中。應該具有高尚的愛國主義思想。愛國主義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靈魂和精神支柱。向學生進行生動強烈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地理教育的責任。地理學科本身是思想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豐富的愛國主義內涵,在國情國策教育方面也有著獨特的優勢。因此,地理教師應首先具有這方面的品德修養因此應掌握思想教育工作的專業知識和教育藝術。並將知識、思想、行為三者有機結合。
4、其他知識
地理教學內容中充滿了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師必須具備這方面的品德素質。例如,組成地理環境的各個要素之間,塑造地表形態與外力,板塊的張裂與碰撞,水利建設與洪澇災害,砍伐森林與植樹造林,資源的開發與限制,人口的增長與控制,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等等,都體現了對立統一關系。再如,流星的墜落、四季的更替、潮汐的形成、地震的產生、日食月食、雷鳴閃電、山崩海嘯、海市蜃樓、血雨腥風、慧木相撞、宇宙黑洞等自然現象,都是物質運動的表現形式。社會上流行的「閏月之年有大災」、「彗星出現預示國家有難」、「十字連星警示世界末日來臨」等謠言,都是不符合科學的主觀臆造。地理教學中,教師應結合這方面的內容,以自己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引導學生科學正確地認識事物,認識世界,並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地理教師應了解物理、化學、歷史等知識。為了教好學生,教師需要不斷豐富自己,擴大知識面。如廣泛的藝術情趣和愛好、對自然和文化景觀的鑒賞、古文和古詩詞的功力等。
(二)自覺培養教學能力和專業技能是工作進步的保證
地理教師的業務水平既與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有關,也和教學能力及基本技能不可分。一名合格的地理教師應以提高下列能力作為自己努力的方向。
1、理解教材、分析教材、處理教材的能力
2、設計教法,特別是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能力
3、觀察、研究和組織教學的能力
4、地理活動的組織能力
5、實驗、演示或製作教具、模型、圖表的技能
6、准確、生動的語言表達能力
7、進行環境能力、國情教育及科學地理教育的能力
8、對學生進行能力培養和思維訓練的能力
9、命題、檢查提問及了解學生情況的能力
10、分析、評議地理課堂教學的能力
11、運用所學地理評價環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具有國際意識、全球意識及參與世界競爭的意識。
現代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信息的社會、充滿競爭的社會。任何國家的發展,都離不開國際大環境。同時,諸如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南極大陸和海洋資源的開發、人類面臨的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世界和平的實現等,都已成為世界性話題,僅靠某個國家無法解決,需要進行全球合作。中國實現現代化,也要參與世界競爭,要借鑒國際上成功的經驗,引進國外先進的科技和科學管理,等等。因此,教師要利用自己這方面的意識和觀念,在教學中啟發學生打破閉關鎖國的思想,立足國情,放眼世界,樹立國際國內兩種政治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市場觀,為日後參與世界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打牢思想基礎。
(四).具有熟練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能力。
信息化社會的出現,創新人才的需求,高考制度的改革僅靠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來教學的方式已遠遠不能滿足教育發展的需要。教學多媒體的出現使教學手段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它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一是改變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認識事物的過程。使課堂從單一的「講解-接收」式向「探索研究」式發展。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能使學生獲得極為豐富的、生動形象的感性知識;二是改變了一些傳統的教學原則。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傳遞語言、文字和靜止圖像所難以傳遞的信息,而且可以促進個別化教學和小組合作學習的實現,從而打破傳統的「師講生聽」的課堂教學基本模式,代之以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在教師的設計、組織、引導、解疑下,實現信息的主動獲取和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並且有充分的實踐活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健康發展的課堂教學基本模式;三是改變了教學內容和教材形式。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將不限於傳統的教材,特別是教科書,學生和教師都將從軟體和網路上獲取大量的可以作為學習內容的信息。因此,推進素質教育,地理教師必須要具備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能力,提高教學效益。
(五)學習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在今天,從教師在教育體系中的作用看,教師與研究人員的職責趨向一致。這意味著未來的教學,需要具有科研素質的學者型教師,而不是傳統經驗型教書匠,這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素質教育對地理教師的要求。
因此,提高地理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師素質的一條必要的途徑,是實施地理教學中素質教育的重要一教師素質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教學水平的高低及學生素質水平的高低,而教師素質水平的高低又取決於教師的學習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教師的學習能力指教師在政治業務和文化素質修養中的進步與提高。作為地理教師應時常充實自己,使教學和學習並重。教育科研能力指以教學研究為中心,教師在教學中既教學,又研究,動心動腦,並努力選好自己的研究課題,並創造出自己的科研成果。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